易经揭示人生的六个阶段
“六”在儒释道经典与俗语中的含义

“六”在儒释道经典与俗语中的含义
俗语:六六大顺。
6的谐音就是溜、顺溜的意思。
两个6就是大顺溜的意思。
儒家:易经六爻。
其中阳爻称作九,阴爻称作六。
坤卦6爻皆阴(皆六),六有顺从九之意。
乾卦6爻则代表人生的六个基本阶段:1、潜龙勿用,2、见龙在田,3、终日乾乾,4、或跃在渊,5、飞龙在天,6、亢龙有悔。
圣人六个阶段。
1、十五有志于学,2、三十而立,3、四十不惑,4、五十知天命,5、六十耳顺,6、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道家:六贼。
由人的眼、耳、口、鼻、身、心产生的六种情绪,即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
道家认为是这六种情绪是人修行的六大障碍。
佛家:六道轮回。
1、天,2、阿修罗,3、人,4、畜生,5、恶鬼,6、地狱。
六度(六波罗蜜)。
1、布施,2、持戒,3、忍辱,4、精进,5、禅定,6、般若。
这是到达觉悟彼岸的六个最佳方法。
其中又以般若(智慧)最为重要,它贯穿于其他五度(波罗蜜)中。
自我修炼的六个阶段

自我修炼的六个阶段傅佩荣近年研究《易经》,对于“六”这个数字备感亲切。
翻开任何一本介绍《易经》的书,都可以看到六十四个卦象,每一个卦象都由六条横线(六爻)组成。
横线有两种:中间没断开的是阳爻,中间断开的是阴爻。
这样的阴阳二爻,组成了六十四卦,描绘了天地万物的变化,也写尽了人生处境的百态。
以大家最为熟悉的“乾卦”为例,六爻皆阳,但是由下往上的六个位置却各有意义。
我们依序念到的六句爻辞,可以简化为:“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
这里提到的“龙”字,是指人的生命力;在古人观念中,龙是海陆空三栖的生物,只有牠能用来象征人的无限潜能与卓越成就。
但是,谁能通过重重考验,最后展现出人性的美妙光采呢?我们可以借用〈乾卦‧六爻〉的说法,来描述自我修练的六个阶段。
首先,“潜龙勿用”,意即:龙潜伏着,不要有所作为。
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最好先多方充实自己,接受良好的教育,尤其要建立正确的观念,累积各种资源,准备接受社会的考验。
其次,“见龙在田”,意即:龙出现在地上。
这时开始崭露头角,表现也可圈可点,像个青年才俊,让大家寄与厚望。
不过,仍须继续努力,安于偏下的位置,因为二在六爻里面只是第二步而已。
有些人少年得志,成名过早,后来反而一事无成。
第三步,“终日乾乾”,意即:整天勤奋不休。
由卦象看来,第三爻是下卦三爻的结束,准备往上接到上卦三爻,这时心中难免戒慎恐惧,不敢稍有松懈。
有些人未到中年就饱经忧患,明白命运与遭遇的不可预测,在苦乐感受的冲击之下,对人生终将一死也得到深刻的体验。
第四步是“或跃在渊”,意即:或往上跃升,或留在深渊。
人到中年,稍有小成,那么究竟要接受现实呢?还是要往上提升呢?在逆境中自我成长,并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也因此陷入困惑之中。
孔子说他“四十而不惑”,正是典型的成功个案,足以做为我们的楷模。
第五步是“飞龙在天”,意即:龙飞翔在天空。
到此地步,总算不负平生的志向,可以大显身手,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
从《易经》64卦中体悟64个人生智慧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儒家四书五经之一,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
据说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学习《易经》,从64卦中体悟64个人生智慧。
学习《易经》从64卦中体悟64个人生智慧,为您的生活解惑,减压,导航。
我们每天的生活起居,工作事业,健康幸福,其实都受这64个哲理的左右。
第一感悟:养精蓄锐把握机会——学会定位《易经》告诉人们,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定位是不同的,而又是承前启后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因而又是不能超越的。
两点之间看起来是直线最近,但人世的道路永远是曲折的,欲速则不达。
所以,我们还必须得按部就班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头走起,该受的苦你得受,该喝的蜜你得喝,不可越雷池一步。
第二感悟:心有乾坤神闲气定——戒除浮躁当人们浮躁的时候,应该想想那浩繁飘渺无穷无尽的宇宙,为什么它能够数亿年的时间仍然坚守着自己的法则,遵循自己的规律不动摇。
要知道黄忠六十才跟了刘备走,德川家康七十打天下,姜子牙八十为丞相,佘太君百岁挂帅,孙悟空五百岁西天取经修成佛,白素贞一千多岁才下山谈恋爱。
年轻人,你说你急什么急?第三感悟:锲而不舍奋发进取——读书明理中国的多数成年人总以为面无表情,一脸死相才是成熟的表现。
而真正的成熟表现应该是读书明理,见心知性,正辩是非,通达世事。
第四感悟:目标明确果断前行——战胜疏懒我们要找聪慧的“启蒙”老师作为指导,而不是“启蒙”老师来找我们,如果“启蒙”老师指出我们的缺点和错误,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去改正。
第五感悟:等待时机慧眼明察——走向成熟等待是一种智慧。
等待是一种积蓄。
等待是一种信念。
人们之所以等待,是因为时机还没成熟。
第六感悟:冷静反省心安理得——避免争执我们必须学会反省,当我们做事之前反省了,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办事才能得心应手,即使遇到挫折由于预先考虑的明白,心里也会有准备,不至于最后会把事情办砸,甚至走向歧途。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经过梁启超(故居还可见到这八个字)的诠释之后,成为了清华大学的校训,延用至今。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中国文化之源《易经》,象征天和地乾坤两卦的《象》词。
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大意是说:天的运行刚劲强健,君子因此永不停息地发奋图强。
地势是顺承着天的,君子因此要使自己的品德宽厚,能够容载万物。
乾坤两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之首,乾卦的发展变化规律揭示了刚强者的进取哲学;坤卦的发展变化规律揭示了柔顺者的辅佐哲学。
乾卦概括了人生奋斗主动进取的六个阶段的形势特征和最佳策略。
1:初九(九代表阳刚之极),潜龙勿用。
龙潜水中,暂不发挥作用。
是人生奋斗之始,需要养精蓄锐,潜藏待时。
2:九二,见(同“现”)龙在田,利见(同“现”)大人。
龙出现在田野,说明贤人的恩德可以普遍推行。
进取者,既有足够的雄心和魄力,又能守持中道妥善行事,品格已经成熟,具备了成功的素质,可以崭露头角小试锋芒(二多誉)3: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健行不息),夕惕若,厉无咎。
君子整天勤奋不息甚至夜间也时时警惕,虽然面对危险但也无灾祸。
是初获成就的阶段,事业将成未成、不上不下,容易陷入半途而废或者小人得志的危险(三多凶),是人生最尴尬、最难挨的时期更应该倍加努力、精益求精,去经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反复磨练可以体验到“山穷水尽和柳暗花明”。
4: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应相机而动,或跃起上进,或者退处在渊,则无咎害。
是一举成功之机,(四多惧)迫于权威的压力,应该审时度势,灵活处理,不要盲目贪功树敌,以免招受猜忌和陷害打击。
5: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同“现”)大人。
飞龙上天,有利于大德大才之人出现,是大德大才之人,大有作为之时,是事业大成之际(五多功)。
古代皇帝是“九五之尊”就是来源于此。
6:上九,亢龙有悔。
飞龙高飞到了极点,必有过悔,说明盈满过分,不能长久,盛极必衰,盈满则倾。
学易经观人生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随机应变
阴阳和太极是什么关系
阴阳是夜极变化而成癿。 一阴一阳,是为道 (一分为二,二合为一)。 相互离丌开,同一个东西,变 化无常。
目彔
41 2 3
认识易经 八卦探秘 易经精髓 管理乾坤
4
一、《何为八卦》
易有夜极,是生两仪(阴爻和阳爻)。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有阴有阳,亦阴亦阳,而丌是一阴一阳,阴阳分丌开。
二、《何为阴阳》
阳
大拇挃
手往外张 中秋节月亮最大,有点儿阳 的味道—阴极了,就是阳 天 手心 惯用的手 阳是奇数 发芽是阳 阴是偶数 叶子是阴 越强调的,越虚 大拇挃有两个节、阳中有阴 其它挃头三个节,阴中有阳 双手28个节,28个星宿都在掌握乊中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阴
四个手挃头
手向内收缩 阳极了就是阴 地 手背
惕:一表现了,就要警惕,丌警惕,所有缺点都露出来。
诸葛亮下山后,关羽张飞都丌服他,刘备也没有重用他。表现出才能后 ,刘备才拜为军师。 一个人丌表现则已,一表现就要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癿打击。 有癿人觉得奇怩“我做得这么好,怎么老受打击?”正因为你做得好, 才老受打击。如果没人打击你,就是在混日子。很夗事情要反过来想。
变易-丌易
易经有一种说法原本叫变经,丌能常变:有变就有常。 变只是现象,背后一定有丌变。变和丌变分丌开。 过去是无法改变癿(丌必要改变); 未来是变化癿,丌可测癿(世事无常); 现在是有癿变 有癿丌变(最麻烦)。 世事真的无常么? 有些是可以预见癿,家丌会变癿,世界丌会变癿, 人事全非,江山依旧。 夜阳一定东升西落。 要紧的丌是应付那些变的东西, 要掌握那些丌变的东西。
潜就是要表现。 《易经》一阴一阳谓乊道。丌要就是要。 要能做到人家来找你,丌要老是推销自己,把自己弼商品。
《易经》在讲什么?

《易经》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学思想的经典著作,它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世界文化的宝库之一。
《易经》的内容涉及哲学、宇宙、人生、社会等方方面面,它不仅是一本占卜书,更是一部关于人生哲学的著作。
那么,《易经》在讲什么呢?《易经》在讲宇宙的运行规律。
《易经》中的“易”字,意为“易于观察”,它通过八卦和六十四卦的排列组合,揭示了宇宙的运行规律。
八卦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六十四卦则是由两个八卦组成的,每个卦象都代表着一种特定的情境和变化。
《易经》认为,宇宙是一个有序的整体,它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和秩序,而这些规律和秩序可以通过八卦和六十四卦来表达和解释。
《易经》在讲人生的哲学。
《易经》认为,人的生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易经》通过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变化来描绘人生的各个阶段和转折点,它告诉我们,人生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来适应这些变化,并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易经》还强调了道德和人格的重要性,它告诉我们,只有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易经》在讲社会的治理和管理。
《易经》认为,一个良好的社会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秩序和良好的治理,而这些都可以通过八卦和六十四卦来实现。
《易经》中的“君子”概念,代表着一种高尚的人格和领袖品质,他们能够以德治国,以德治家,以德治企业。
《易经》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德治,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易经》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学思想的经典著作,它不仅是一本关于占卜的书籍,更是一部关于人生哲学和社会治理的著作。
它通过八卦和六十四卦的排列组合,揭示了宇宙的运行规律,告诉我们人生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来适应这些变化,并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它也强调了道德和人格的重要性,告诉我们只有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它还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德治,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读《易经》谈人生的境界

读《易经》谈人生的境界展开全文文|01一线天地定位、万物生焉。
“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这当是《易经》通达人生的境界。
孔子在《礼记·经解篇》中说“洁静精微,易之教也”。
《易经》的学问是宗教的、哲学的。
洁静是宗教性的,哲学性的,精微是科学性的,那比电脑还要精密。
如果头脑比电脑还要精密,就可以研究《易经》的卦象了。
不但要精密,还要通“微妙”,所以洁静精微,易之教也。
天下人事宇宙万有,皆见于爻象在动。
人的思想动,就是爻象在动;一个念头,就是一个动爻;你思想动了一下,就是爻动了,爻动了就会交变。
人的意念在动,就是爻象始动,爻象在内一变,吉凶从外表就看出来了。
就是说,一个人坐在那里,情绪一动,气色就不同了,内在的情绪一动,外在的象就表现出来了。
一个团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要问它的前途如何,吉凶如何,你只看它内部一动,贤达的人就能看清楚了结果。
这就是“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
《易经》几个关键词,一曰“道”。
“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个哲学概念,道者,自然也,“自然”是宇宙万事万物的总和。
最先提到“道”字的,当然是《易经》,而最先对“道”进行系统阐述的是老子的《道德经》。
《易经》被誉为“群经之始”,而《道德经》只是“群经之一”,《易经》中的“太极”,到了《道德经》中,就变成了“道”;换句话说,“道”是道家之道,其实就是《易经》中的“太极”。
二曰“太极”。
“太极”是《易经》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它指的是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状态,也就是说,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起源于“太极”,“太极”是宇宙万物之母。
所谓“太极两仪生四象”,这句话,倒与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正好印证了“道”就是“太极”的说法。
三曰“阴阳”。
“阴阳”是一种朴素却又博大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最智慧的结晶,它不但有着“对立”、“统一”、“互化”的特点,其本身还蕴藏着“阴阳互体”、“阴阳化育”、“阴阳对立”、“阴阳同根”的这么四组关系。
从周易“乾卦”看人生奋斗的六个阶段和最佳应对策略!

中国⼈⼏乎没有不知道《周易》或《易经》这本千古奇书的,四书五经中的《易经》在古代是⼴⼤学⼦进学的必修课。
在现代,⼤部分⼈对《周易》可能都没有完整看过,更别说熟悉《周应对策略应对策略:我们要像卧龙潜伏在⽔中那样,养精蓄锐,低调⾏事,等待着寻求发展机会,这个阶段切记不可性急。
第⼆个阶段:现龙见龙在⽥,利见⼤⼈:这个阶段已经崭露头⾓,⼼态平和,能守持正道,⾏事稳妥,其才能和见龙在⽥,利见⼤⼈⼈品已经被⼤家了解。
应对策略:这个时期就不必在藏着掖着了,就应该⼀展⾝⼿了。
应对策略第三个阶段:惕龙君⼦终⽇乾乾,⼣惕若,厉⽆咎:⼤家可能有点奇怪了,前⾯现龙阶段已经可以⼀展⾝⼿了,君⼦终⽇乾乾,⼣惕若,厉⽆咎为什么到三个阶段,反⽽要警惕了呢?因为惕龙阶段⽐较特殊,它处于⼀个临界点,将要从⼀个阶过渡到⼀个更⾼的阶段。
好⽐龙刚刚飞起来在半空,下虽然脱离了地⾯,但上还没有直上云霄。
这个阶段,⾃⼰的事业成就还没有得到⼤众公认,不能⼀往⽆前的上进,恐怕被⼈讥讽⼩⼈得志。
退⼜不能退回地上⽽使事业半途⽽废,搞不好还有⽆妄之灾。
创业过的⼈应该都能明⽩这点:当你的事业发展到⼀个阶段,虽然整体来讲在上升,但有瓶颈,这个时候⼀举⼀动都可能招致重⼤影响。
应对策略:这个时期必须居安思危,⼩⼼谨慎、时常反省,需要⼀些如履平地的本事。
应对策略第四个阶段:跃龙或跃在渊,⽆咎:它的意思是说“或者跃起上进,或者退处在渊,说明应该相机⽽动”。
⼤家注或跃在渊,⽆咎意这个“或”字,表⽰不确定的意思,要审时度势、灵活处理。
因为这个阶段也⽐较特殊,惕龙是将要上升到⾼级阶段,所以要警惕。
⽽跃龙则是已经上升到⾼的阶段,但只是⾼级阶段中的初级阶段,也是多忧惧之地,不可轻举妄动,以免遭受疑忌。
历史上⿍⿍⼤名的汉代光武帝刘秀当年屈居在更始帝刘⽞之下,就是采⽤的跃龙的策略。
刘秀已经拥有⼀定的实⼒,但他没有冒然进取,他在更始帝刘⽞杀死其兄刘縯(yan3)的时候,刘秀不得不委屈图存、保存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经揭示的人生六个阶段
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
上述几词均出自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乾卦,“乾为天”。
卦名“乾为天”的卦象是乾上乾下,由六条线段叠合而成。
它象征着天是至高至大,复盖万物又不偏不倚,天行健,君子当以自强不息。
原文:乾:元、享、利、贞。
其意为:天是创造万物的根元,通达顺利,端正适宜。
阳刚开创,无所不利。
原文:初九:潜龙勿用。
其意为:潜龙指隐藏的意思,因为这一爻在最下方,称为“初九”,龙潜于渊,阳之深藏,应忍时待机,不宜施展才好利于下一步行动。
原文: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其意为:九二是指爻在卦中第二位,也就是在下卦的中间,也是阳爻。
龙已出现在田野之上,有利于有才有德的“大人”出头露面,出人头地。
(也有人解说为要主动去接近显贵伟人,必有所为。
)
原文:九三:君于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其意为:君子的德才已经显现,会引人注目,但要奋发努力不懈,日日夜夜警惕戒备,以防灾祸,这样纵处危境,也可无咎。
原文: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解读:龙要么跃而上,要么退于渊中,见机行事即可无咎。
重点在于把握时机。
原文: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解读:龙已飞腾在天上了,有自由自在的意思,居高临下,可以大展鸿图。
原文:上九:亢龙有悔。
解读:“亢”字有穷尽至极的含义。
龙到了极高之处,其趋势必然下降,知进忘退会后悔的。
从这《乾为天》的卦辞中我们可看到世间一切事物都是至极即生变,生生不息,循环反复。
这是符合天地之道的,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亢龙,有悔”是说亢龙(飞向尽头的龙)虽然当世无敌,但力终有尽时,力尽则悔,悔不可及。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的道理,此招重悔不重亢,后尽无穷。
我们可以将此喻为人生的六个阶段,即:潜伏时期—初露头角—勤学苦练—掌握时机—理想实现—功成身退。
人的一生就是在这六个阶段中不断循环,谁能真正做到这几点,自然是完满而幸福,堪称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