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患儿的三种不同类型

合集下载

自闭症儿童表现与特征

自闭症儿童表现与特征

自闭症儿童表现与特征该症一般起病于36个月以内,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社会交往障碍该症患儿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

在婴儿期,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人的声音缺乏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

在幼儿期,患儿仍回避目光接触,呼之常无反应,对父母不产生依恋,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或玩耍的兴趣,不会以适当的方式与同龄儿童交往,不能与同龄儿童建立伙伴关系,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遇到不愉快或受到伤害时也不会向他人寻求安慰。

学龄期后,随着年龄增长及病情改善,患儿对父母、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明显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行为。

虽然部分患儿愿意与人交往,但交往方式仍存在问题,他们对社交常情缺乏理解,对他人情绪缺乏反应,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

成年后,患儿仍缺乏交往的兴趣和社交的技能,不能建立恋爱关系和结婚。

交流障碍1.非言语交流障碍该症患儿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们的不舒适或需要。

稍大的患儿可能会拉着大人手走向他想要的东西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表情也常显得漠然,很少用点头、摇头、摆手等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2.言语交流障碍该症患儿言语交流方面存在明显障碍,包括:①语言理解力不同程度受损;②言语发育迟缓或不发育,也有部分患儿2-3岁前曾有表达性言语,但以后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③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患儿常常存在模仿言语、刻板重复言语,语法结构、人称代词常用错,语调、语速、节律、重音等也存在异常;④言语运用能力受损:部分患儿虽然会背儿歌、背广告词,但却很少用言语进行交流,且不会提出话题、维持话题或仅靠刻板重复的短语进行交谈,纠缠于同一话题。

兴趣狭窄该症患儿对一般儿童所喜爱的玩具和游戏缺乏兴趣,而对一些通常不作为玩具的物品却特别感兴趣,如车轮、瓶盖等圆的可旋转的东西。

有些患儿还对塑料瓶、木棍等非生命物体产生依恋行为。

患儿行为方式也常常很刻板,如:常用同一种方式做事或玩玩具,要求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出门非要走同一条路线,长时间内只吃少数几种食物等。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自闭症 细心发现五大障碍(专业文档)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自闭症 细心发现五大障碍(专业文档)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自闭症细心发现五大障碍(专业文档)自闭症是一种我们熟悉的疾病,同时,它也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儿的危害也是我们清楚的,我们要对孩子的病情做到及时判断。

自闭症症状1、言发育障碍:自闭症最突出的表现之一:患儿说话较晚,严重者不会说话,同时,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低下,常出现一些刻板、重复、模仿和代词错用(尤其是在指代自身时用“你”代替“我”)等异常语言。

2、刻板重复动作:患儿常坚持重复刻板的游戏模式和生活活动模式,抵抗改变,缺乏变化和想象力,如反复给玩具排队;坐的位置不能改变;东西放的地方不能改变;生活内容的顺序必须保持原样等。

3、人际交往障碍:患儿与人缺乏交往,缺乏情感的联系,如新生儿被抱起时不与母亲贴身;7-8个月时被亲人或其他人抱起时反应无差异;患儿对父母的归来和离去无动于衷,没有依恋之情,该类患儿缺乏与人眼对眼的凝视,常常回避与人的对视,与周围人缺乏情感的交流。

4、感知觉障碍:患儿对听觉、视觉刺激反应迟钝,好似“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对周围环境中出现的人或其他人物似乎没有看到,对他们的讲话也不予理睬。

5、智能障碍:自闭症患儿外貌无明显呆滞,但社会适应能力明显落后,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多数有智力中、重度低下。

极少数自闭症患儿在某一方面可显示出对音乐、计算机和机械记忆领域的特殊能力。

自闭症判断1、当婴儿盯着父母或者照顾他的人时,却没有表现出高兴的反应。

2、5个月左右的孩子,不发出交流的咿呀声。

3、不能辨认出父母的声音,当爸爸妈妈叫他名字时没有反应。

4、不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

5、9个月后才发出咿呀声。

6、说话前很少配合手势,如挥动小手。

7、拿着某样东西,反复重复一个动作。

8、16个月大时还不能说出一个字。

9、一周岁时仍不会发出咿呀声,而且也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势。

10、两周岁不能说两个字的词语。

11、即使会说话了,但却缺乏语言技巧。

自闭症检查1、脑电图检查,异常率在10%-83%,由于一般脑电图的解释标准和选取的样本不同,故存在较大的差别。

常见的自闭症症状及治疗方法

常见的自闭症症状及治疗方法

常见的自闭症症状及治疗方法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也被称为孤独症,通常出现在儿童期,会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语言和行为。

该症状有不同的程度和表现,但是很多家庭会面临相似的问题。

本文将讨论常见的自闭症症状以及治疗方法。

一、社交障碍社交障碍是自闭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患者可能无法和别人互动或建立友谊关系,例如避免与人眼神接触、不理解其他人的情感和表情等。

他们可能对其他人感到陌生或者对与别人互动的方式一无所知。

在家庭和学校中,自闭症患者通常会表现出退缩的行为和自我隔离。

治疗方法:社交技能培训对于自闭症患者来说,社交技能培训是非常有用的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模拟真实的社交场景和情境,帮助患者学会如何正确地和别人互动。

这些技能包括眼神接触、交流技巧、口头和非语言沟通、兴趣和友谊的建立等。

二、语言和沟通障碍自闭症患者通常会有语言和沟通方面的困难。

这可能包括口头和非语言交流。

一些患者可能会重复某些单词或短语,不知道如何发出有意义的语言,或者无法理解别人的语言。

治疗方法:语言语音训练语言语音训练是帮助自闭症患者克服语言和沟通障碍的一种重要方法。

它包括发音训练、语音理解、单词表达和语法教学等。

这种方法可以定制个人课程,帮助患者逐渐克服语言和沟通障碍。

三、刻板和重复行为自闭症患者通常会表现出刻板和重复行为。

这些行为包括做出同样的手势、进行刻板化的行为、培养强烈但不合理的兴趣等。

这些行为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和社交和工作能力。

治疗方法: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帮助自闭症患者改变他们的思维和行为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帮助患者了解他们的刻板和重复行为,逐渐调整这些行为的习惯,让他们更加适应社交和日常生活的需求。

四、感官过敏自闭症患者通常会对感官刺激过敏,例如强烈的嗓音、光线、味道甚至触觉。

他们可能会对这些刺激产生过强的反应,影响日常生活。

治疗方法:感官整合疗法感官整合疗法是帮助自闭症患者缓解感官过敏的一种重要方法。

该疗法通过训练大脑来适应各种感官刺激,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环境和情境。

自闭症有哪些分类,以及等级区别严重程度?

自闭症有哪些分类,以及等级区别严重程度?

自闭症有哪些分类,以及等级区别严重程度?自闭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它会影响儿童的社交能力、语言能力、行为和兴趣爱好。

根据2000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的定义,自闭症被分为以下四种:1. 孤独症(Autistic Disorder)孤独症是最为典型的自闭症类型,也是最严重的类型。

患者通常在3岁之前出现症状,包括社交障碍、语言和交流能力差、受限的兴趣和行为模式,以及刻板重复性的行为和语言。

孤独症会导致严重的沟通和情感障碍,儿童难以与同龄人交往,有时甚至完全没有交往的欲望。

2. 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s Disorder)阿斯伯格综合症也是一种自闭症类型,但与孤独症不同,它通常在3岁之后才出现症状。

患者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能力通常比孤独症患者更好,但他们常常缺乏非言语交流的能力,如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

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的兴趣和行为也会受到限制,他们往往对特定的话题或者物品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3. 儿童痴呆(Childhood Disintegrative Disorder)儿童痴呆是一种罕见的自闭症类型,通常在2到4岁之间出现症状。

患者通常在前两年的生活中发育正常,但之后突然发生重度语言和社交障碍,包括语言能力的丧失、社会互动的减少和习惯行为的改变。

儿童痴呆在临床上得到的关注不多,研究也相对不足,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领域。

4. 未特定的自闭症谱系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PDD-NOS)PDD-NOS是指在DSM-IV中未经分类的自闭症谱系障碍。

这些患者通常显示出自闭症的一些症状,但不能完全符合其他三种类型的诊断标准。

PDD-NOS通常是所有自闭症患者中最常见的类型。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关于自闭症分类和严重程度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自闭症不是一个具有单一因素的疾病,因此每个患者的症状和表现方式是不同的;•自闭症的严重程度可以从轻到重,各个类型的患者之间也存在严重程度的区别;•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种持续存在的疾病,但可以通过早期干预、治疗和康复训练来减轻严重程度。

自闭症儿童症状常见的八种表现形式

自闭症儿童症状常见的八种表现形式

自闭症儿童症状常见的八种表现形式随着医学的进步以及公众认知的提高,人们对于自闭症的了解也越来越多。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自闭症儿童有哪些常见的症状表现形式。

一、核心障碍:社会交往障碍社会交往障碍是自闭症儿童最核心的缺陷,是一个孩子之所以被诊断为自闭症的主要依据!社会交往障碍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的表现。

在婴儿期,自闭症患儿的表现并没有多少的异常行为,而是正常婴儿应该出现的行为在自闭症婴儿身上没有按时出现或明显延迟出现。

可以用“六不”来描述这类能力缺乏,即:不看、不应、不语、不指、不亲、不随。

在幼儿期(一般指一岁到三岁),正常发育儿童在语言、智力和社交方面进步非常大。

社交方面的特征就是孩子会带有明显的情感去感知和应答自己周围的人和事。

对于自闭症患儿,家长逐渐感觉到孩子在社会交往方面与同龄孩子的显著差别。

四岁以后,自闭症患儿社交障碍就非常明显了。

患儿明显缺乏与其他孩子交往的意愿,对周围的人和事不关心或缺乏兴趣,缺乏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反应。

二、家长最关注:语言交流障碍在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和非言语交流障碍、狭隘兴趣与重复刻板行为这三大特征中,家长最关注的是语言问题。

根据孩子的语言发育状况,医生大致可以发现,从重到轻,自闭症儿童有以下不同级别的语言能力。

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看看孩子处在哪一个级别。

第一级:没有任何语言;或仅有一些完全听不懂的语言;有可以听懂的发音,例如发出“ba、ma”的声音,但是没有指向性,没有交流意义。

第二级:有语言,无交流。

有自言自语,常常是电视广告语,例如反复说“送礼就送脑白金”。

第三级:有交流语言,但过于简单。

有简单的提要求能力,例如“糖”、“吃饼”、“上街”、“尿尿”等。

孩子可能会说“你、我、他”,但是会混用,把“我”说成“你”。

第四级:可以对话,回答姓名、年龄、性别、爸爸妈妈的姓名等。

可以叙述外面发生的事情或者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

说话滔滔不绝,但是不注意说话对象。

三、表现最特别: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自闭症的第三个主要表现是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

孤独症分级标准

孤独症分级标准

孤独症分级标准
孤独症分级标准如下:
三级(重度障碍)
表现为存在非常严重的社会交往和语言交流的障碍,也严重干扰日常生活,如完全不能发起社交互动,不能主动喊人,不能主动用言语和非言语的手势交往,无社交性的示意回应,就是通常所说的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需要注意,这类孩子有需求时也会有表达,例如特别想拿喜欢的玩具时会拉着大人的手,但这被认为是没有指向、没有使用已有语言,是一种不恰当的交往方式。

二级(中度障碍)
表现为有明显的社会交往、言语和非言语的交流障碍,同样有明显的功能损害。

他们很少发起互动,很少回应,但对感兴趣的话题会有主动的发起,也会有交往的主动性。

如果不感兴趣、不太理解或不擅长的话题,就很少回应或者回应非常简单。

这类孩子在交往兴趣点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一级(轻度障碍)
表现为不太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

在社交场合中,如果有人帮助、带领、引导、给予支持时,日常的简单交流不存在问题,障碍也不太明显。

但在有来有回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觉察他人兴趣点、理解他人的关注点等方面缺乏灵活性。

如果现场缺乏支持,能觉察到其社会功能受损。

孤独症的分级标准

孤独症的分级标准

孤独症(也称为自闭症)的分级标准主要依据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五版(DSM-5)进
行划分,具体分为三个级别:
1.一级(轻度孤独症):
•具有社交障碍和语言使用障碍,行为刻板。

•启动社交互动存在困难。

•对他人的社交示意有非典型或不成功的反应。

•奇怪且显然不成功的交友尝试。

•能妨碍独立性的自我组织与计划上的困难。

2.二级(中度孤独症):
•交际能力存在明显缺陷,不具备主动社交能力,行为刻板,适应变化能力较差。

•需要更多的支持,社交损害更为严重,这使得进行对话非常困难。

•可能有非语言交流的问题,并可能表现出诸如背向与之交流的人之类的行为。

•行为缺乏灵活性,应对变化有困难,且可能转移注意力或行动有痛苦/困难。

3.三级(重度孤独症):
•拒绝社交和回应,行为极度刻板,适应变化能力极差,无自理能力。

•需要非常大的支持,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都受到严重损害。

•应对改变有极大的困难,有显著影响了各个方面的功能的狭隘/重复性行为,且转移注意力或行动有极大的痛苦/困难。

请注意,这些标准主要用于诊断和专业评估,每个孤独症患者的表现可能不同,且症状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孤独症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和对患者的全面评估。

自闭症的三大典型症状

自闭症的三大典型症状

自闭症的三大典型症状1、社会交往障碍婴儿期不愿被抱起,不愿与人贴近。

幼儿期对父母无依恋,不能与同龄儿童建立伙伴关系,不与他人分享。

学龄期后,对父母有感情,但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行为。

成年后仍缺乏交往的兴趣和社交技能,不能建立恋爱关系和婚姻。

2、交流障碍1非言语交流障碍①该症患儿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们的不舒适或需要。

②稍大的患儿可能会拉着大人手走向他想要的东西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表情也常显得漠然,很少用点头、摇头、摆手等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

2言语交流障碍①语言理解力不同程度受损。

②言语发育迟缓或不发育,也有部分患儿2-3岁前曾有表达性言语,但以后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③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患儿常常存在模仿言语、刻板重复言语,语法结构、人称代词常用错,语调、语速、节律、重音等也存在异常。

④言语运用能力受损:部分患儿虽然会背儿歌、背广告词,但却很少用言语进行交流,且不会提出话题、维持话题或仅靠刻板重复的短语进行交谈,纠缠于同一话题。

3、行为重复方式自闭症患儿常对不是玩具的物品产生兴趣,行为方式也很刻板,并常会出现刻板重复的动作和奇特怪异的行为,如:重复蹦跳、将手放在眼前凝视、扑动或用脚尖走路等。

1、有条件的奖励家长必须能够注意及时奖励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技能和为此所做出的努力,同时要必避免无意奖励不当行为。

2、简短清晰的指令家长与孩子交往提出问题时,首先要确定孩子是在注意自己,然后对他发出简短清晰的指令。

3、分享控制权在生活中往往看到两种不尽人意的情况,一是家长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孩子只能服从指令。

另一种是家长什么都由着孩子。

所谓分享控制权就要防止这两种极端。

自闭症患儿与正常人一样,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特别有动力,如果孩子有要求想玩某种玩具,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玩,并在玩中谈论与这种玩具相关的事,这样,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

但是,他们有时会做出一些重复机械行为或危险行为,在这些情况下,家长不能任由孩子,而应实行必需的控制或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闭症的三种类型和训练的8个目标层次
迟雅
目前,自闭症患儿的比例呈现为上升趋势。

但是,同为自闭症,却分为不同的类型。

为了帮助自闭症家长了解自闭症,以及了解自闭症的训练要领,我们将自闭症的分型和行为训练的层次提供给大家做参考。

一、自闭症的三种不同类型
自闭症患者有共性的特点,同时又是个性大于共性。

从病因角度考虑,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A.先天不足发育迟缓型:大多数自闭症患儿属于这种类型。

往往表现为囟门迟闭,牙齿迟生,走路较晚,腿脚无力,容易摔跤,吃东西牙齿无力,皮肤过敏......这就是传统中医所说的“五软”和“五迟”。

这类患儿如果早发现,早干预,尤其是运用开窍疗法,回归率会相当高。

绝大多数可以完全康复为正常儿童。

目前,我国自闭症儿童只有少数人能得到及时诊断与治疗,而绝大多数孩子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主要原因是家长及周围的人对自闭症不了解。

B.幼儿精神分裂症型:这类患儿表现为舌头发硬,吐字不清,语言中多为乱码,属于运动性语言障碍。

同时表现为行为乖张,难于听从指令……《电影星星的孩子》中的新新就属于这类。

我正在治疗的孩子当中,就有一位属于幼儿精神分裂症型的患者。

这类患儿的治疗,首先要治好精神分裂症,之后才能够实施系统训练。

否则,训练无法进行,即使进行训练也是劳而无功。

C.先天脑神经缺损型。

这类孩子康复率极低。

导致先天脑神经缺陷的原因很多。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陈代谢疾病:如苯丙酮尿症等先天的新陈代谢障碍,造成脑细胞的功能失调和障碍,会影响脑神经讯息传递的功能,而造成自闭症。

二是遗传的因素:20%的自闭症者中,他的家族可找到有智能不足、语言发展迟滞和类似自闭症的长辈。

此外,自闭症男童中约10%有染色体脆弱症。

三是怀孕期间的病毒感染:妇女怀孕期间可能因麻疹或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使胎儿的脑部发育受损伤而导致自闭症。

四是脑伤:包括在怀孕期间窘迫性流产等因素而造成大脑发育不全,生产过程中早产、难产、新生儿脑伤,以及婴儿其因感染脑炎、脑膜炎等疾病造成脑部伤害等因素,都可能增加罹患自闭症机会。

怀孕期间母亲身体或者情绪状态不好,精神极度紧张,或者外界强烈刺激等,都可能损伤到孩子的脑神经。

另外,还有一类是类似自闭症患儿,他们实质是唐氏综合症患儿或者克汀病患儿,由于智力发育迟滞,也会出现自闭症儿童的一些典型表现。

二、自闭症训练的八个目标层次
1.注意力训练:注意力是基础,有了主意才能关注指令,关注指令才能进行后续的训练。

2.感觉统合训练: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感觉包括听知觉、前庭平衡觉、本体感觉、触觉和视知觉。

3.认知训练:没有词汇,没有概念,就无法发挥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也就无法进行语言交流。

可以通过卡片、实物、生活之际以及
儿童片米卡、三只小猪等来进行认知训练。

4.情境训练:数人,分筷子,倒水,开门,送客,走进生活……
5.对话训练:互相问问题,难为他们一下……
6.故事训练:独立讲故事……
7.结构化训练:游泳,洗澡,购物……将每一项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环节,然后一个一个环节地让孩子掌握,最后链接起来。

比如,去游泳,要先准备好用品,然后到游泳馆,然后看好应该进入的男或者女浴室,然后是开柜子,然后是换衣服,然后……
8.游戏训练:游戏可以促进孩子合群,动脑筋,情感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