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区域分工理论

各种区域分工理论
各种区域分工理论

各种区域分工理论

1 成本学说成本学说是运用生产成本的比较来解释国际分工的一种理论。这里,主要介绍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斯密在1776年出版了《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适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根据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就可以使成本绝对降低。然后,彼此进行产品交换,则对有关国家都有利。这样,如果各个国家都能够利用优势条件发展专业化生产部门,就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使各国的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正确的分配和最有效的利用。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用成本最低的产品去进行自由贸易就能用最少的花费换回更多的商品,从而比它们各自都去生产所需要的一切东西更能增加国民财富。因此,他主张国际分工的原则是,就某种商品而言,如果别的国家生产的成本比本国低,那么该国就不要生产这种商品;输出本国绝对成本低的商品去换来货币,然后购买别国生产的廉价商品,就会更经济、合理。斯密的学说最早成为扩大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但是,它也有不足之处。不难发现,根据他的观点,如果一个国家与其它国家相比,在商品生产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那么就很难甚至不可能发生国际分工和贸易。这显然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实际相矛盾。

比较成本学说是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由于资本和劳动力在国家间不能完全自由地流动和转移,所以,不应该以绝对成本的大小来作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则,而是要依据比较成本来开展国际分工与贸易。如果有两个生产率水平不相等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另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而相互获得利益。因为,一个国家无论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如何,都有其相对优势,即使处于劣势,也能从中发现相对优势。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国应该把资本和劳动用于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部门,生产本国最有利的产品,利用国际分工和贸易完成相互之间的互补,从而在使用和消耗等量资源的情况下,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要素禀赋学说要素禀赋学说是由赫克歇尔(E.Heckscher)和俄林(B.C.Ohlin)提出的。1919年,赫克歇尔就提出了要素禀赋的有关论点。在此基础上,俄林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比较全面地提出了要素禀赋学说。所以,后人也把要素禀赋学说称之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或H-O 学说。

要素禀赋学说的基本思想是,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它们之间出现分工和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一般地,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利息率水平相对低于工资水平。在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工资水平相对低于利息率水平。所以,如果各个国家都密集地使用丰富的要素生产商品就能获得比较优势。也就是说,资本丰富的国家可以较便宜地生产需要大量资本的资本密集型商品。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则可以较便宜地生产需要大量劳动的劳动密集型商品。在国际贸易中它们就能够出口使用低廉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进口使用昂贵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这样,既发挥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又满足了相互的需求。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个区域或国家都应该根据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分工,开展贸易,从而更有

利于提高各区域或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3、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是指80年代初以来,以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贸易保护主义的效果以及最优贸易政策的思想和观点。起初新贸易理论旨在用实证的方法解释贸易格局,添补传统贸易理论的逻辑空白,后来发展成为以规模经济和非完全竞争市场为两大支柱的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没有对单独企业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是产业间贸易。在新古典贸易理论中,大多数研究都假定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一般均衡模型只是限定了企业所在产业部门的规模,企业的规模则是模糊的。新贸易理论主要研究的是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业内贸易,虽然Helpman-Krugman差别产品模型对企业的规模做出了限定,但为简化起见,选用的是典型企业,也不考虑企业间差异。近期的实证研究表明,考虑企业间的差异对于理解国际贸易至关重要,同一产业部门内部企业之间的差异可能比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差异更加显著,而且现实中并非所有的企业都会从事出口,无论在企业规模还是企业的生产率方面,企业都是异质的。新新贸易理论将研究重点放在异质企业上,考虑企业层面异质性来解释更多新的企业层面的贸易现象和投资现象。新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学

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同样不涉及企业的边界问题,现有企业理论仅限于部分均衡分析而忽视了公司内贸易的国际维度。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地位重要性与日俱增,企业国际化过程中越来越复杂的一体化战略选择,以及中间投入品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不断上升,都使得研究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选择变得非常重要。企业如何在不同国家进行价值链分配,是通过FDI在企业边界内进口中间投入品,还是以外包形式从独立供货企业手中采购中间投入品,新新贸易理论较好地将产业组织理论和契约理论的概念融入贸易模型,在企业全球化生产这一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理论突破。

安阳市主导产业计划

冶金建材、煤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4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超过85%,已经成为我市的4大主导产业。未来我市将通过科技创新、整合重组、嫁接招商、产品结构调整等措施,不断提升4大主导产业发展水平和整体竞争力,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根据行动计划,在冶金建材方面,到2020年,我市钢铁及精深加工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1000亿元,有色金属将达到400亿元,建材将达到500亿元。其中,钢铁及精深加工产业将依托安钢、沙钢永兴、新普钢铁等重点钢铁企业,将我市建设成为千万吨级优质钢基地。同时,大力发展钢铁精深加工产业,形成钢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建材产业将重点推进安阳县千万吨级的新型熟料基地和内黄县产业集聚区“中原瓷都”建设,着力打造千万吨级新型熟料基地和内黄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在煤化工方面,到2020年,我市煤化工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1000亿元。重点抓好安化集团瓶级聚酯、宝舜化工蒽油加氢制清洁燃料油、宇天化工煤焦油加氢精制加工、盈德气体合成气和聚酯等一批重大项目推进实施,提高煤

化工产业的发展水平,将我市打造成为河南省重要的煤化工基地。在装备制造方面,到2020年,我市装备制造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1500亿元。围绕做大做强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煤矿机械、数控装备、精密制造产业,构建集精密铸造、机械加工、关键零部件、成套设备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建成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成套装备制造基地和精密制造产业基地。在食品医药方面,到2020年,我市食品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600亿元、医药收入将达到500亿元。食品产业将利用滑县“中国小麦第一县”、汤阴县“全国食品强县”优势条件,引进国内外大型知名食品企业,着力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农副产品加工制造基地。医药产业将依托汤阴县产业集聚区,积极引导医药企业集聚发展,培育形成产业特色突出、配套体系完善、规模效益显著的现代医药产业集群,打造全国新医药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

根据行动计划,我市将依托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通过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产业集群,新上一批重大项目,着力提高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新能源三大基础优势产业的规模和发展水平,使其尽快培育形成我市新的主导产业。在纺织服装方面,到2020年,纺织服装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500亿元。重点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形成集群效应,将我市建设成为中西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针织服装产业基地。在电子信息方面,到2020年,电子信息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500亿元。抓住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发展的机遇,吸引产业转移,发展平板显示、光存储、光盘装备制造、电器元件、通讯产品、软件和物联网服务等产业,着力打造光存储、光电显示等产业集群。在新能源方面,到2020年,新能源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500亿元。重点依托新能光伏、凤凰光伏、安彩高科、欧美亚、茂旭及恒生能源等企业,形成以高新区光伏产业园、滑县光伏产业园、汤阴生物质能源产业园3个特色产业园区为支撑的太阳能产业集群,将我市打造成为中国光伏产业示范基地。

斯密的劳动分工论

摘要: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亚当·斯密 中心词:看不见的手分工理论二元劳动价值论 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建立者。出生与苏格兰的科卡尔迪,青年时就读于牛津大学。1751—1764年在格拉斯哥大学担任则学教授,并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并由此确立了他在学术界的崇高威望。1776年他的《国富论》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轰动,被誉为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他一生都在思考着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对此他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 一、看不见的手 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探究》(简称《国富论》)中,他以“人类利己心出发”,以经济自由为中心思想,以国民财富为研究对象,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他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内在关系,但又把资本主义的现象庸俗的加以叙述。他所主张的自由竞争政策,对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曾起过重大作用。 他否决了重农主义者的土地是价值的主要来源的观点,提出了劳动的基本重要性。亚当·斯密(分工理论)重点强调劳动分工会引起生产的大量增长,抨击了阻碍工业发展的一整套腐朽的、武断的政治限制。 《国富论》的中心思想是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实际上是个自行调整机制,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迫切需要的货品种类的数量。例如,如果某种需要的产品供应短缺,其价格自然上升,价格上升会使生产商获得较高的利润,由于利润高,其他生产商也想要生产这种产品。生产增加的结果会缓和原来的供应短缺,而且随着各个生产商之间的竞争,供应增长会使商品的价格降到“自然价格”即其生产成本。谁都不是有目的地通过消除短缺来帮助社会,但是问题却解决了。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说,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国富论》,第四卷第二章) 但是如果自由竞争受到阻障,那只“无形的手”就不会把工作做得恰到好处。因而亚当斯密相信自由贸易,为坚决反对高关税而申辩。事实上他坚决反对政府对商业和自由市场的干涉。他声言这样的干涉几乎总要降低经济效率,最终使公众付出较高的代价。亚当斯密虽然没有发明“放任政策”这个术语,但是他为建立这个概念所做的工作比任何其他人都多。 斯密指出: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并实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实际上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利益。但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会使他将资本投入到最又利于社会的用途。在这样的场合,像在其他的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像要达到的目的。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的想要促成社会利益时反而更好。 斯密从自然秩序思想出发,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人们都在追求自身的利益,社会利益如何得到呢?斯密认为,又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这只“看不见的手”不是别的,就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机制就是自由竞争。 斯密认识到了商品生产者为了把商品卖掉以实现其赚钱的目的,会把他掌握的资源投到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的部门中去;认识到了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但他未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总之,斯密从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出发,认为扩大市场范围,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自由放任才能更好的实现国名财富的增长。于此相应,他激励主张限制政府的作用。在它看来,国家的只能只限于保卫本国不受侵犯、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和人生安全,以及建设和维护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

劳动分工的过程

1、劳动分工的过程:事前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蒙昧 时代人类的一切生产劳动都是共同进行的,这也就是原始状态。从蒙昧时代到野蛮时代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分工导致了农业的出现。随后,人类历史上又连续发生了三次大的社会分工,从此,形成了四大产业: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个手工业内部又出现了不同的分工,出现了如:木匠、铁匠、纺织匠等不同的专业。由于客户对事件有一定的要求,于是劳动又有了分工,原来有一个人完成的工作,按时间顺序的不同,分离开来妇女成了不同的工作环节。例如:一枚打头阵的制作,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截切,一个人削尖线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要做圆头,就需牙有两三种不同的操作。装圆头,图白色,乃至包装,都是专门的工种。这样,打头阵的制造被分为18项操作。 2、法约尔德五大职能与十四条管理原则:管理包含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大职 能。十四条管理原则:1)工作分工:专业化使员工的工作更有效率,从而提高了工作成效。2)职权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报酬8)几种9)等级链10)只需11)公平12)人员的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结精神。 3、业务流程的特性:目标性、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 4、流程具有的功能:展示活动间的关系;实现分工的一体化;藐视流程执行者、执行规则、 花费的时间即占用资源等。 5、业务流程的基本要素:活动、活动间的逻辑关系、活动的承担者、活动的实现方式。 6、企业流程的类型:1)按企业活动性质划分:管理活动与营运活动;2)按流程的处理对象 来划分:实物流程、信息流程、3)按流程实现的功能划分:战略流程、经营流程、保障流程、采购流程、技术开发流程、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结构。 7、收集信息的方法: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8、流程量化分析的指标:流程流转时间、流程流转率、库存 9、量化分析的应用:应用题I=R*T 10、业务流程设计的原则:顾客导向性原则、价值增值原则 11、挑选流程负责人的标准:所有权、对流程施加影响的能力、领导能力 12、流程优化的四种方法:消除多余的工作、强化增值服务、减少流程周期时间、应用先进的技术。 13、评测体系的内容:效果评测、效率评测、适应性评测 14、福特案例:信息技术、流程再造 15、3C:顾客、竞争、变化 16、企业再造的三个中心:以顾客为中心、以员工为中心、以绩效和效益为中心 17、业务流程再造的基本思想:从职能管理到面向业务流程管理的转变;注重整体流程最优的系统思想;组织以流程而定,而不是流程为组织而定;充分发挥每个人在整体业务流程中的作用;客户与供应商是企业整体流程的一部分;信息资源的一次性获取于共享使用;企业再造整体为现代管理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高校集成; 18、业务流程再造的实施程序:一、计划和启动阶段1)识别准备变革的关键业务并评估如果不进行变革将产生的结果。2)识别重组的关键流程。3)任命高级主管并成立专门委员会。4)或得高层经理人员对业务重组项目的支持。5)准备一份项目计划书:定义项目范围,确定的可以量化的目标,精心挑选,组建实施方法以及详细的项目进度计划。6)与高层经理人员在项目的目标和范围上取得一致。7)经过挑选,组建业务重组小组。8)精心挑选咨询顾问或外部专家。9)排除会议干扰。10)向小组主管传达项目目标,并起开始与组织进行沟通。11)训练业务重组小组。12)开始变更管理行动并有一个精心准备的沟通计划。二、调查研究及发现阶段13)对其他公司进行基础性的研究。14)通过与客户的面谈,核心小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参考题

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区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其基本属性是: (1)是地球表面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空间:有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空间。 (2)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范围大小不一,界线具有过渡性。 (3)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分级性、多级性、层次性等。 (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但是反映的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2.区域科学: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的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各个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分析入手,对不同的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3.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人文要素之间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但它不是一门独立学科,而是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为有关学科研究区域问题和为进行区域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 4.适度人口:p93 法国人口学家索维认为:适度人口就是一个以最令人满意的方式,达到某项特定目标的人口。因此,目标有多少个,适度人口也相应的有多少个,适度人口存在着静态和动态的变化。 5.人口承载力:又称土地承载力。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及在一定生活水平下承载的人口数量。资源承载力研究主要是对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也即生物生产能力的研究。 6.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技术进步改变了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p115 技术进步扩大了自然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可以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二)技术进步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技术进步节约了生产要素的投入,使得区域生产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减轻,从而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增强了区域竞争能力。 (三)技术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多样化: 一方面新技术带来了新产品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新技术出现,使原有的产品功能和效用不断的延伸与扩大。 (四)技术进步为区域劳动力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 技术进步会产生产业关联效应,相应会扩大其他部门的劳动需求,使社会在新的水平上增加劳动投入。技术进步实质上是人类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从而使单位产品上劳动投入的节约与社会总体上劳动就业的增加同时并举。 7.技术选择的原则:因地制宜 必须适应当地的技术基础、生产力水平,有利于提高当地的技术层次。 必须适应当地自然资源特点,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提高利用率。 必须适应当地人力资源基础,并满足当地劳动力就业需要,充分利用人力。 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并同时考虑市场容量问题。

劳动分工的起源和制约-从斯密困境到广义斯密原理*

劳动分工的起源和制约-从斯密困境到广义斯密原理*    陈平    经济学(季刊), 第1卷,第2期(2002年1月) 摘要    “斯密困境”指斯密理论(看不见的手)与斯密定理(劳动分工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不能兼容。本文用生态文化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描写市场竞争和劳动分工。斯密困境可以用稳定性和复杂性之间的消长关系来解释。“广义斯密原理”,即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资源种类,和环境涨落的三重限制,可解释历史上劳动分工发展的多样性。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德克萨斯大学普里高津统计力学和复杂系统研究中心。 通信地址:北京市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100871, 电话:(010) 6275-4801, Email: pchen@https://www.360docs.net/doc/4d9223961.html,. 本文为严复翻译亚当?斯密《原富》百年纪念而 作。感激 Ilya Prigogine 教授对我一贯的支持和放任,使我在严谨学府中有难得的自由度,得以专心研究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我衷心感谢Kurt Dopfer 教授允许我使用剑桥出版社即将出版的《经济学的演化原理》一书中本人撰稿的部分内容。感谢Peter Allen, Kurt Dopfer,James Galbraith, Andrew Reati, Walt Rostow, Immanuel Wallerstein,黄宗智,孙广镇,林毅夫,杨小凯,和已故的Herbert Simon 给我的极富启发的讨论。最后,作者对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对我工作的资助表示谢意。  1

内容提要  (1)引论    (2)资源限制,市场份额,和一维逻辑斯蒂增长模型    (3)资源重叠,动态均衡,和二维竞争模型  (3.1) 竞争排除原理,种群数和资源数相等的佯谬  (3.2) 产业革命和成长阶段    (4)面临新技术和新市场时的文化倾向- 风险偏好的一维参数 (4.1)资源节约型文化,资源消耗型文化,和乔努-沃乐斯坦佯谬 (4.2)环境涨落对市场广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5)学习竞争,劳动分工,和多元社会的稳定性问题  (5.1)赶超战略和熊彼特的创新精神  (5.2)竞争共存的条件和复杂系统的多样性  (5.3)复杂性佯谬-复杂型和稳定性的消长(trade-off)关系 (5.4)复杂系统和转型经济    (6)劳动分工的三重制约和广义斯密原理  (6.1)企业规模递增的内在制约-复杂性引起的结构不稳定性 (6.2)文化倾向,韦伯命题,和李约瑟问题  (6.3)社会演化,亚稳态,和开放系统    (7)结论:劳动分工发展的复杂性和社会演化的多样性      致谢    参考文献    2

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

一(哲学社会科学版〕于的4年第3期二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一兼评几种课本对斯密分工理论的评述赵惠明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继承前人的科学成果,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分工理论乙他的分工理论的确存在不少错误, 但仍然具有一定科学性, 对我国当前的“ 四化” 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因此,近几年越来越受到经济学界的重视。不过,对他分工理论的研究尚待深入,有些经济学说史课本对他的分工理论的评述也似育欠妥之处,为此有必要对斯密的分工理论作进一步的研究。 (一)_斯密在分工理论上的重要贡献是他在工场芋工业时期特别强调了分工的作用。马克思指出:? “关于 分工,亚?斯密没有提出任何一个新原理。人们把他着作工场手工业时期集大成的政治经济学家,是因为他特别 强调分工。” (《资本论》第一卷 1 9 75 年版第 3 86 页)斯密把分工着成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的主要途径。他认为一国生产情况的好坏,从而供应情况如何,取决于两个因素:( 1 )是该国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2 )是该国参加生产劳动的人数相对来说是多少。在二者之间,斯密认为劳动生产率高低起着主要的作用,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则是分工的结果。他说:“ 劳动生产力最大的增进,以一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 1 9 7 2 年版第 5 页)他认为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是:(一)分工的结果使劳动者终生限于一种单纯的操作,能大大地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增加他们完成的工作量。(二)分工后生产专一,劳动者能节省很多因转变作业而浪费的时间。(三)分工能引起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做许多人的工作。自前常见的各种经济学说史课本,在介绍斯密论述分工的作用时,或多或少地谈到了上述内容。其实,斯密还广泛地论证了分工的社会意义。斯密力图证明社会进步的程度和国家贫富的差别都是由分工的发展状况决定的。他说未开化的社会,分工极不发展,一个人要独任许多种工作。在进步的社会里生产一个制成品的一9 一劳动却要由许许多多劳动者共同担任。在农业上富国比匕贫国优越的程度不大,这是由于农业的性质使它不易实行分工。而在工业上,富国比贫国要优越得多。这是因为工业易于实行分工,富国建立了分工复杂的具有强大竞争能力的制造业。斯密还论证了分工的发展能使下层人民“ 普遍富裕” 。他说分 工使各行业的产量大增,各劳动者除自身需要的以外,都有大量产物出售,这种大量产物的相互交换,彼此的需要都能得到充分的供给,因此普遍地富裕起来。但是,认他忽视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商品生产者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他们互相倾轧,互相吞并。他更不了解随着资本的积累,无产阶级贫困化。他错误地得出各阶级普遍富裕的结论。抽象地看,斯密似乎把分工的作用夸大到不适当的程度。但是历史地考察,斯密的分工理论不过是一定历史条件的 反映。斯密生活在英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全盛时期和产业革命前夕。当时生产技术的主要形式是手工生产。 列宁指出:“ 在手工生产基础上,除了以分工的形式,是不能有其他的技术进步的” t (《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人民出版社 1 9 5 7 年版第35 3 页)。机器的采用仅仅是出现于个别部门的个别现象。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机器的作用是次要的,从属的。就当时的历史条件而言,斯密特别强调分工是正确的。斯密论述分工的作用,重点放在社会分工(或称社会内部分工)上,着重阐明社会分工的意义。这一点没有弓!起某些同志的注意。有的政治经济学史课本,仅仅一般地介绍斯密的分工思想,甚至只举出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例子,当提到斯密的社会分工的思想时,那已经是批判他混淆两种分工的界限了。(请参阅《简明政治经济学史》湖南人民出版社 1 9 8 0 年版第7 1 、 72 页)有的经济学说史课本平行地介绍斯密关于工场手工业分工和社会分工的思想,没有指明斯密特别强调的是 社会分工。(请参阅《经济学说史》人民出版社 1 9 7 9 年版第 1 7 6 、 1 7 7 、1 7 5 页)斯密是先考察了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但这只是借以说明社会分工的意义。他说:“ 为使读者易于理解社会一般业务分工所产生的结 果,我现在来讨论个别制造业分工状况。”(《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 1 9 7 2 年版第 5 页) 斯密把分工区分为两种,一种他称为“小制造业” 或“不重要制造业” ,指的是工场手工业分工,或工厂内部分工。另一种他称为“ 大制造业” 或“ 重要制造业” ,指的是社会内部的分工,或工厂之间的分工、部门之间的分工。他认为社会分工比工场手工业分工更重要,更复杂,而又不易为人们所察觉。斯密把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分工称为大小制造业,说明他只看到了两种分工的相似点和量的差别,而忽视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两种分工的质的区别,因此掩盖了资本主?义社会分工的竞争和无政府状态。亚当?斯密指出了分工的不利后果,他认为分工 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政治经济学. 史纲要》一书对此一概否定,只加一句评语:“ 池错误地认为分工导致了 社会不平等。” 我认为这样作不妥。斯密对分工不利后果的分析,还有可取之点,不容忽视。他说人的天赋差别并不大,造成人们才能上重大差别的是分工的后果。他指出哲学家和挑夫之间的差别,就是职业分工的结果。他说分工的发展,把工人的一生消磨在少数单纯的操作上,他们的智力不能发挥,因而变成最愚钝最无知的人。他还说工人单调的无变化的工作,消毁了他们精神上的勇气,毁坏了他们的肉体土的活动力。为此,他提出国家要实行国一IQ 一民教育。斯密关于资本主义分工造成劳动者愚昧无知,使他们身心遭到摧残的见解,受到马克思的重视。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二章第五节的正文里,马克思引证了斯密的这种正确见解,还在附注中作了说明。当

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汇总

第1章绪论 第一节区域及相关概念 一、区域和区域划分 (一)区域的概念 区域首先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是地球表面上一定空间内一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二)区域的划分 1.按区域属性分类 1)行政区2)经济区3)自然区4)社会区 2.按区域的功能分类 1)部门区2)特殊区 (三)区域的特征 1.系统性 2.结构性 3.层次性 二、区域研究与区域分析 (一)区域研究的发展 (二)区域分析 据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破个自然及人文要素间的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区域分析的完善和系统化起源于区位论。 常见的去分析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进行分析,对区域经济状况和发展动态进行分析等。 三、区域规划与区域空间规划 (一)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顾名思义,就是区域二,层面的空间发展计划与行动,目前与未来的需要与资源状况,引导和协调区域的变化与发展。 (二)区域空间规划 从城市规划专业从业和教学任务来说,本书所指的区域空间规划是指将时间发展序列投影在地域空间上的组织,以实现区域空间资源环境和人口的整合,所称的区域规划主要是指侧重于空间方面的区域空间规划,这主要基于下列原因: 首先区域的空间资源以及资源的空间特征是区域规划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其次,空间上整合多方面的发展需求是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 第二节区域研究及区域规划的任务 一、区域研究的意义 (1)区域研究是区域和城市规划编制的前提和基础。 (2)区域研究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政策拟定提供思路。 (3)区域研究是推动区域理论不断往前发展的利器。 二、区域研究的任务 区域研究的任务包括:研究区位、聚落、城市化地区和全球性地域,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各要素及其综合效益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时空规律;也可以研究区域内

各种区域分工理论

各种区域分工理论 1 成本学说成本学说是运用生产成本的比较来解释国际分工的一种理论。这里,主要介绍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斯密在1776年出版了《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适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根据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就可以使成本绝对降低。然后,彼此进行产品交换,则对有关国家都有利。这样,如果各个国家都能够利用优势条件发展专业化生产部门,就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使各国的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正确的分配和最有效的利用。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用成本最低的产品去进行自由贸易就能用最少的花费换回更多的商品,从而比它们各自都去生产所需要的一切东西更能增加国民财富。因此,他主张国际分工的原则是,就某种商品而言,如果别的国家生产的成本比本国低,那么该国就不要生产这种商品;输出本国绝对成本低的商品去换来货币,然后购买别国生产的廉价商品,就会更经济、合理。斯密的学说最早成为扩大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但是,它也有不足之处。不难发现,根据他的观点,如果一个国家与其它国家相比,在商品生产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那么就很难甚至不可能发生国际分工和贸易。这显然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实际相矛盾。 比较成本学说是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由于资本和劳动力在国家间不能完全自由地流动和转移,所以,不应该以绝对成本的大小来作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则,而是要依据比较成本来开展国际分工与贸易。如果有两个生产率水平不相等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另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而相互获得利益。因为,一个国家无论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如何,都有其相对优势,即使处于劣势,也能从中发现相对优势。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国应该把资本和劳动用于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部门,生产本国最有利的产品,利用国际分工和贸易完成相互之间的互补,从而在使用和消耗等量资源的情况下,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要素禀赋学说要素禀赋学说是由赫克歇尔(E.Heckscher)和俄林(B.C.Ohlin)提出的。1919年,赫克歇尔就提出了要素禀赋的有关论点。在此基础上,俄林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比较全面地提出了要素禀赋学说。所以,后人也把要素禀赋学说称之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或H-O 学说。 要素禀赋学说的基本思想是,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它们之间出现分工和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一般地,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利息率水平相对低于工资水平。在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工资水平相对低于利息率水平。所以,如果各个国家都密集地使用丰富的要素生产商品就能获得比较优势。也就是说,资本丰富的国家可以较便宜地生产需要大量资本的资本密集型商品。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则可以较便宜地生产需要大量劳动的劳动密集型商品。在国际贸易中它们就能够出口使用低廉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进口使用昂贵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这样,既发挥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又满足了相互的需求。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个区域或国家都应该根据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分工,开展贸易,从而更有

区域经济学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学说。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正是由于不同的理论,对于区域内资源配置的重点和布局主张不同,以及对资源配置方式选择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以下对区域经济理论的十种流派作一介绍评价。 杜能农业区位论: 杜能在《孤立国》中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理论:假定有一个孤立国,它全是沃土平原,但与别国隔绝;在这一孤立国中有一个城市,远离都市的外围平原变为荒芜土地;都市所需农产品由乡村供给,都市提供农村地区全部加工品。在这种假设下杜能提出了各种产业的分布范围,或者说它们的区位。他把都市外围按距离远近划成6个环带,这些环带后来被称为杜能环。第一个杜能环被称为自由农作区,距离都市最近,主要生产新鲜蔬菜、牛奶等。由此向外,距离变远,运费增加,新鲜农产品可能因来不及运抵城市而腐烂,依次导出第二个杜能环林业带,第三环为谷物轮作区,第四环为谷草轮作区,第五环为牧业区,第六环为荒芜土地。地租的差别全视距离都市远近而定,越近都市,地租越高,远则反之。 韦伯工业区位论 韦伯于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提出他的工业区位理论。 假定:(1)原材料产地是已知的;(2)消费地的位置和规模也是给定的;(3)劳动力不具有流动性,每个有可能发展工业的地位,

都有相应的劳动力供给,而且每类工业的工资率是固定的,在此工资率下,劳动力可充分供给。 韦伯认为,假定暂时不考虑劳动力成本和聚集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那么工业区位就是由运输成本高低决定的,运输成本会将工业企业吸引到运输成本最低的地点上去,运输成本最低的地点即为工业的合理区位,称为运输区位或运输指向的区位。 除了运输成本之外,劳动力成本的地理差异也影响着工业区位,从而有可能使由运输成本决定的工业区位结构发生变形。区位的变化只有在新地点劳动力成本可以产生的节约大于为此增加的运输成本的情况下才能发生。 平衡发展理论 平衡发展理论,是以哈罗德-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平衡发展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存在两种恶性循环,即供给不足的恶性循环和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而解决这两种恶性循环的关键,是实施平衡发展战略,即同时在各产业、各地区进行投资,既促进各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改善供给状况,又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形成相互支持性投资的格局,不断扩大需求。因此,平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关联互补性,主张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均衡部署生产力,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平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但是一般区域通常不具备平衡发展的条件,欠发达区域不可能拥有推动所有产业同时发展的雄厚资金,如果少量资金分散投放到所

区域分工与协作

区域分工与协作 一、经济联合与协作工作存在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融入世界经济,经济联合与协作工作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1.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决定了经协工作的长期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强。社会化大生产实际上就是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最佳组合。这种有效配置和组合的过程就是形成新的生产力的过程。大到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小到一个企业的全部生产过程,都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和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要素和资源配置的结果,直接决定着投入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特别是我国资源分布落差大,经济发展不平衡,需要通过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实现经济协调健康发展。这个配置和组合的过程是靠人来实现的,而且是靠众多的人来实现的,这些人组成的组织称为合作组织或经协组织。因此,只要有人类存在,有生产过程,就会有要素和资源的配置和组合过程,这个过程的必要性和长期性,也就决定了经济协作机构存在的必要性和长期性。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经协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经济已打破了原有的国界,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我国经济将在更高程度和更大范围内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这必然使经济主体间的协作也超出国界,实现国内协作与国际合作的进一步融合与互补。同时,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些都为经协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着眼于国内外统一的大市场,按照“以内促外、以外促内”的原则,坚持对内经济协作与对外经济合作相结合,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综合竞争力。 3.扩大内需的方针,为经协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将有力地拉动经济增长,也为扩大对内开放和开展经济联合与协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扩大内需与扩大对内开放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做的都是开拓国内市场这篇大文章。扩大内需是由国家注入资金,拉动需求,资金投入是纵向的,对内开放是省市间的联合与协作,是横向的,纵向投入越大,横向工作内容越多,扩大对内开放就会有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4.经协工作自身的职能,决定了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经协机构作为综合职能部门,既没有项目审批权,也没有资金调拨权和行政执法权,要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发挥作用,主要应从四个方面搞好协调和服务:一是综合服务。以市场导率团出访为契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组织、引导有关部门和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搞好合作。二是协调服务。发挥经协职能,积极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帮助协调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三是信息服务。发挥经协网络作用,为党政领导机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天津经协办每年为市委、市政府提供信息5500多条,采纳1800多条。四是政策服务。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先后制定了《天津市鼓励外地在津投资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内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进一步优化对内开放环境为外地投资服务试行办法》等,经市政府批转全市执行。 上述四个方面充分说明了经协机构存在的必要性和长期性,那么,为什么理论上必要,干起来需要,而在机构改革中,经协部门总是作为最先考虑的精简对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部门设置上存在“唯上”思想,更多的是考虑有没有上级对口部门,而很少考虑客观实际需要。而天津是从客观实际需要出发的。二是经协部门作为协调服务的综合职能部门,是专业部门不能替代的,而当前往往存在着综合与专业混淆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1.区域的划分, 依据区域概念划分为均质区和结节区 依据区域特性分为整体性,结构性和动态性 基本属性,1.地球空间2.范围界限3.体系结构4.客观存在 结构性分为层次性组织性和稳定性 2.区域研究的新动向 更新区域资源的观念,强调区域间关系的研究,重视区域创新环境的研究,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3.区域科学发展历程 时间20世纪50年代 标志人物,艾德萨,区域科学之父54年,第一个系,宾夕法尼亚大学区域科学系 1958年区域科学学报 区域科学的定义,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4.自然资源的分类1利用目的:农业,药物,能源,旅游2圈层特征: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3按照其属性和用途划分:自然资源分为陆地自然资源海洋自然资源,太空自然资源陆地自然资源分为,土地,水,气候,生物,矿产海洋资源分为生物化学气候矿产海底 1.自然资源的特性: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社会性 有限,区域,整体,多用途,社会 2.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特性 有限性,动态性可增强性 经济特色的形成原因1,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2.劳动分工规律3.产业布局的指向性4.区域利益 3.区域经济特色的表现形式 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区域产业布局特色 4.年龄构成:国际上通用的做法是将全部人口划分为三组,即零到14岁,少年儿童组14到64最青年或成年组,65岁以上为老年组 5.人口自然增长分析四种类型:原始型,年轻型,成年型,衰老型 6.技术进步的类型: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中性技术进步,节约劳动型和技术进步型 7.区域分工模式:水平分工垂直分工和混合分工 8.产业按照经济活动的各个部门中要素密集程度划分:资源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资源资金劳动技术知识 9.技术进步的测算1.索洛余值法(增长率方程法)2.科布-道格拉斯函数3.肯德里克(综合生产要素生产率模型) 10.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1.区域比较优势基准2.产业关联基准3.莜原两基准 11.主导产业的带动影响表现:1.回顾影响2.前瞻影响3.劳侧影响 12.产业机构优化的目标1.充分发挥区域优势2.产业结构的整体性与系统性3.产业结构的先进性 13.极化方式的三种类型1.向心式极化2.等级式极化3.波状圈层式极化 14.扩散方式四种类型:核心等级波状跳跃式 15.影响加工制造业工业布局因素:原料供应状况,市场需求,专业化协作,技术基础 16.高新技术产业特点及影响布局因素 17.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特点:研究与开发,生产与制造,销售与服务 18.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因素:经济社会因素,科学技术因素,生产,生活环境条件 19.物流中心主导功能分类与功能模式:配送型物流中心,仓储型物流中心,货物枢纽。。。 名词解释1.区域,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和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发展: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3.区域分析: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4.自然资源:指存在于自然界,内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 5.资环承载力: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治理,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新兴古典分工理论与区域分工抉择

本文已发表于《经济科学》2002年第3期 新兴古典分工理论与区域分工抉择 聂辉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100102) 提要:本文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分工的理论,通过分析劳动分工的决定因素,论证了劳动分工、制度供给、交易费用和市场规模之间的内生关系。作者进一步运用新兴古典分工理论分析了不同经济实力的区域在不同的阶段应选择的最优分工网络,从而分析了我国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新兴古典经济学、劳动分工、区域经济 1776年,亚当?斯密(Adam Smith)发表的宏篇巨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被公认为古典经济学的开山之作。按照斯密的本意,劳动分工对提高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作用和市场竞争对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作用是国民财富增加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经济学发展了一百多年后,能同时处理“劳动分工”和“市场竞争”的数学工具(如处理角点解的“库恩—塔克定理”)仍没有发现。为避开这个难题,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Alfred?Marshel)把全社会的人分成纯消费者和纯生产者两部分,用效用函数和无规模报酬的生产函数来描述“市场竞争”。但是生产函数只反映了各种投入产出的关系,而未反映专业化水平、组织结构、递增报酬,这显然与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思想相悖。本文所要揭示的,正是长久以来被遗忘的古典经济学的另一分支。 本文结构做如下安排:第一部分综述新兴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分工的理论,指出劳动分工的决定因素;第二部分运用模型证明几个劳动分工方面的定理;第三部分将这些定理应用于区域劳动分工模式的抉择;最后是小结以及本文结论的推广。 一、新兴古典分工理论 1、综述1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开篇就谈到劳动分工。斯密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改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构。”(第5页)斯密说,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原因有三:第一是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是减少了工种的转换成本;第三是有利于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关于分工的决定因素,他认为“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到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 1 限于篇幅及作者能力,本文不打算对“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做详细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登录相关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4d9223961.html,)查看。

区域分工理论

区域分工理论 一、区域分工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一)区域分工的内涵和实质 1.分工的内涵 分工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或者说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的行为方式,是指将原来由一个经济活动或一个经济活动中所包含的不同操作分解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行为主体承担。分工和专业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专业化则指的是一个人或组织减少其生产活动中的不同职能的操作的种类;或者说,将生产活动集中于较少的不同职能的操作上。专业化和分工越是发展,一个人或组织的生产活动越集中于更少的不同职能操作上。通常意义的分工与专业化,往往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分工与专业化的程度或状态;二是指分工与专业化的趋向或过程。 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分工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因素,而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在生产领域中的集中反映。斯密在论述分工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揭示了分工对于促进发明创造、扩大交易规模与市场范围、改善社会福利的作用。分工的深化不仅促进了生产制度的创新,而且推动交易制度的规范与完善,由此带来收益递增,构成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 马克思将分工分为企业内分工和社会内分工。企业内分工是指在企业这样一个组织内的个人之间的分工。社会内分工是指在一个社会内,微观经济单位之间形成的分工与专业化。马克思在对这两者进行区别的大量分析中,十分深刻地揭示了分工的制度内涵。首先,分工不仅是单个企业的生产组织制度,而且是整个经济活动的生产组织制度。其次,分工不是没有历史背景的生产要素组织,而是以特定的经济制度,尤其是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前提的,是所有制在具体生产组织上的反映。最后,社会分工与企业内部分工有统一的一面,但也有冲突的一面,即企业内部分工的有组织有比例与市场经济下社会分工的无组织无规则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而这个矛盾正是私有制市场经济中必然存在的根本矛盾在分工制度上的集中体现。 自给自足、局部分工和完全分工,并用图形对分工及其演进作了直观的示意。如图3-1所示。 (a)自给自足(b)部分分工(c)专业化分工 分工的演进。杨小凯认为随着交易费用发生改变,有关分工与专业化的决策可能会发生连

经济学中劳动分工

经济学中的劳动分工 ——一场经济思想史的旅行 【摘要】劳动分工的经济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并非 亚当·斯密的制针业模型所能全然涵盖,实际上有其更为深刻的 内涵。本文围绕经济学中的劳动分工思想,上溯至古代希腊、 古代中国以及中世纪伊斯兰哲学家对这一思想的最早阐释,然 后途经亚当·斯密直接的思想先驱——晚期的重商主义者们的小 册子作品,最终综合展示了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经济学体系及 其现代的发展。对劳动分工这一概念在经济思想史中的演变和 发展,通过一场历史性的概略阐发,揭示了劳动分工经济学本 身所具有的永恒魅力以及在当代经济研究中所焕发的新的光彩。 【关键词】劳动分工专业化自然自由城市化人力资本 在经济学号称世之显学的今天,如果去问一位当代接受过 主流经济学训练的学人,除了亚当·斯密所讲述的那个关于扣针 生产的劳动分工理论的著名例子之外,对于劳动分工经济学还 有多少其他的印象?相信所得到的绝大多数的答案都会是“止此 而已”。或许他们还会这样质疑:劳动分工的经济学不是早随着 亚当·斯密时代的那类手工业作坊而一去不返了吗?事实上,在

很多经济学家的脑海中,劳动分工与现代经济学关系不大这种印象已然根深蒂固。 事实的情况却是,劳动分工这一概念不但有其丰富多彩而又源远流长的历史,其丰富程度远非人们所熟知的那个通俗化的扣针生产模型所能涵盖,而且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劳动分工经济学的研究又卷土重来,劳动分工在经济学中不但没有消亡,而且还处在非比寻常的复兴当中。其原因也是很明显的:出色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意味着在个人、家庭、企业、地区乃至国家之间,主要通过各种交换而使得彼此的依存度不断提高,市场因之得以扩大和深化,社会经济生活得以组织的各种方式也都会受到此类变化的影响。一言以蔽之,研究劳动分工,就是在研究市场和经济。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隐含的原因,那就是有相当一部分经济学人对于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的报酬递增原理,心中怀有一种久违的激赏。 一、亚当·斯密之前的劳动分工思想 (一)古希腊、古代中国与古代伊斯兰的劳动分工思想 劳动分工与专业化能够带来报酬递增的思想从古便有。在古希腊,最早可以上溯到德谟克利特,他曾经首先认识到劳动分工与资源分布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关联。而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精心阐述的两个著名思想,即劳动专业化会带来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与基础设施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参考书) 前言 内容提要 第七章区域进展战略 第一节战略与区域进展战略 第二节进展方向与战略目标 第三节战略抉择 第四节进展战略的理论模式 第八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第一节增长极理论 第二节核心-边缘理论 第三节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第四节圈层结构理论 第九章区域土地利用与爱护 第一节土地和土地利用 第二节土地的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第四节优势区规划

第五节土地爱护 第十章区域产业规划布局 第一节产业的分类及区域产业结构演变 第二节第一产业规划布局 第三节第二产业规划布局 第四节第三产业规划布局 第十一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 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节区域交通运输规划 第四节区域给水、排水规划 第五节区域电力规划 第六节区域电信规划 第十二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第二节城镇进展区域条件分析评价 第三节城镇进展战略与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第四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第五节重点地区和要紧都市的进展战略规划

第十三章区域环境规划 第一节区域环境特征与环境规划要求 第二节区域环境规划编制程序与工作步骤 第三节区域环境规划要紧内容 第四节区域环境规划方法与技术要点 第七章区域进展战略 第一节战略与区域进展战略 战略那个词本是军事上的用语。军事战略指对战争全局的谋略和谋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略研究已超出军事的范围,被引伸到经济、科技、教育、社会进展等领域。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的《经济进展战略》著作出版后,经济进展战略研究逐步受到重视。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亦广泛开始经济进展战略的研究。 战略那个概念,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战略研究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进展有重大意义。战略研究具有如下特征: 3 / 502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第三篇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第一章古典贸易理论——比较成本理论 一、绝对成本论 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 (一)主张自由放任 (二)主张分工 (三)主张国际分工 1.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各国商品之间存在绝对成本差异。原因:先天的自然禀赋;后天的有利的生产条件 2.例子 (1)分工前的产量各为1单位 如何分工? (2)分工后的产量 (1)1:1交换后的数量

二、比较成本论 大卫李嘉图 (一)适用的分工条件 (二)分工原则——两优取重,两劣择轻 两女士的例子 (三)李嘉图的例子 1.分工前的产量各为1单位 如何分工? (2)分工后的产量增加了 (2)1:1交换后的数量。 按比较成本的原理进行生产的国际分工,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产品产量,提高各自国内的消费

水平,节约社会劳动。 该理论主张自由贸易,主张国际分工。 (四)比较成本论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五)该理论的缺陷 1.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不完善之处 劳动不是唯一的生产要素,也不是在所有产品上都有同样固定的比例;劳动不是同质的;劳动和资本可以在不同生产类型之间替代。 后发展为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2.假设较多 (1)两国两商品; (2)劳动价值论; (3)成本不变; (4)没有运输费用; (5)生产要素都是充分就业的,在国内完全流动,在国际间则完全不能流动; (6)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7)收入分配没有变化; (8)物物交换; (9)完全国际分工; (10)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是一种静态分析。 3.忽视了国际分工中生产关系的作用 第二章新古典贸易理论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及其验证和解释 一、要素禀赋论资源赋予论 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俄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