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足的结构及类型

合集下载

昆虫学题目

昆虫学题目

二、简答题1、昆虫纲的特征(1)体躯分头、胸、腹三个体段。

(2)头部有触角1对,复眼1对,单眼1~3个,口器附肢3对(上、下颚、下唇)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

(3)胸部具有3对胸足,有翅1~2对,是运动中心。

(4)腹部是内脏和生殖的中心,腹部末端有尾须和外生殖器。

(5)昆虫的一生还要经过一系列变态过程。

2、触角、足的常见类型和适应性意义(功能)答:昆虫的触角由3节组成,基部的1节称柄节,常粗大,或长或短;第2节称梗节,常短小并有江氏器;第3节称鞭节,常分为若干个鞭小节。

常见类型:丝状、刚毛状、念珠状、锯齿状、栉齿状、双栉状、膝状、具芒状、环毛状、棍棒状、锤状、鳃叶状。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功能:昆虫触角梗节和鞭节上有着非常丰富的感觉器,其功能主要是在觅食、聚集、求偶和寻找产卵场所时起嗅觉、触觉、和听觉作用。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足基本构造:基节、转节、股节、胫节、跗节、前跗节。

类型步行足:较细长,适于步行多数种类具有。

跳跃足:腿节特别发达,肌肉多,胚节细长而健壮,末端距发达蝗虫、跳甲、跳蚤的后足。

捕捉足:基节通常特别延长,腿节的腹面有槽,胫节可以折嵌其内,形似铡刀螳螂、猎蝽。

开掘足:扁平,粗壮而坚硬蝼蛄、金龟甲、蝉的若虫等土栖昆虫的前足。

游泳足:扁平状,生有较长的缘毛,用以划水龙虱。

抱握足:前足第1—3跗节特别膨大,其上生有吸盘状构造龙虱雄虫前足。

携粉足:胫节宽扁,两边有长毛,构成携带花粉的“花粉篮”,第l跗节长而扁,其上有l0一12排横列的硬毛,用以梳理体毛上粘附的花粉,称“花粉刷”蜜蜂总科昆虫后足。

攀握足(攀缘足):前跗节为大形钩状的爪,胫节外缘有一指状突,当爪向内弯曲时,尖端可与胫节的指状突密接,可牢牢夹住寄主毛发虱类的足。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两性生殖、孤雌生殖)的生物学意义两性、卵生的生殖方式应该是最原始的。

其他特殊的生殖方式均由两性生殖演变而来,曾有实验表明,通过人工改变外界因子(如光周期、X光、化学刺激、机械刺激等)可以使某些行两性生殖的昆虫进孤雌生殖。

昆虫触角足翅的类型及代表

昆虫触角足翅的类型及代表

①:在地下跑的,虽然有翅但已不善翔,为了适应其生活上的需要,经过长时期的演变,六条腿变得又细又长,跑起路来十分快速,这种足叫做。

当然昆虫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常见的还是,它们的外形细长;各节也没发生显著的变化,最适于担负行走的功用,如、、等。

②:、、蚤蝼、跳甲等昆虫十分善跳;它们的后足腿节膨大,内有发达的肌肉,可以控制胫节的屈伸,产生跳跃行为。

捕捉这些昆虫时特别需要,否则它们会在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昆虫中的跳高冠军非莫属,它们跳跃的高度,可超过其体长100多倍,可以想象,假如人类能够跳过自身身高的100倍,那么,现存的世界跳高记录简直就了。

③:、猎蝽等捕食性昆虫是一类,不吃庄稼,专门靠捕食小动物生活,它们从卵里孵出来就有一状的前足。

这种前足的延长,腿节腹面有槽,胫节可以折嵌到腿节的槽中,腿节和肠节上还常装备着锐刺,是捕捉猎物的有力武器。

当它捕获猎物时,可以利用腿节和胫节把要吃的东西夹住,再利用胫节内侧和腿节外侧锐利的刺将猎物撕碎吃掉,这种足叫。

④:要在土里生活,挖筑隧道,偷吃庄稼的根、茎,那么它们是怎样钻到地里的呢?原来它们的前足又粗又壮,上面还有几个大齿,象是专门挖土的铲子,掘起土来十分方便,这种足叫做开倔足。

⑤:蜜蜂每天忙忙碌碌,来回穿梭在花丛中采集和花蜜。

它们用什么携带呢?经过长期的适应,它们的后足胫节得又宽又扁,上面有长对环抱,专门用来携带,被称作。

它的也有了专门的用处,比一般昆虫的要大,内面有10~12排横列的硬毛,用来梳刮在身体上的。

当辛勤的采集劳动结束后。

一满载花粉而归。

这种足叫做。

⑥:、仰蝽等生活在水中的昆虫,能捕捉作为食料,是养的大害。

鱼在水中游得够快了,它们怎么能追上鱼呢?原来、仰蝽的身体接近,很象只快速潜艇,中足和后足又长又扁,向里的一面还长着一排整齐的长毛,这四条腿就象四只划船用的桨,这样游起来就很快了。

这种足叫做。

⑦:如雄性的前足附节特别膨大,上面还有状的构造,交配时用以挟持雌虫,这种足称为。

昆虫腿部结构

昆虫腿部结构

昆虫腿部结构昆虫的腿部结构是其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独特的形态和功能,使得昆虫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移动和适应。

昆虫的腿部结构可以分为多个部分,包括足、节和爪等。

一、足昆虫的足是其腿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通常由数个节组成。

每个节都由外骨骼和内部肌肉组成,外骨骼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而肌肉则负责控制足部的运动。

在足的末端,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叫做爪。

爪可以帮助昆虫在各种地形上行走和攀爬,具有很强的抓握能力。

不同种类的昆虫有不同形状和功能的爪,比如蚂蚁的爪可以用来抓住食物和攀爬,而蜻蜓的爪则适合在水面上行走。

二、节昆虫的腿部由多个节组成,每个节都具有特定的功能。

通常,昆虫的腿部由股节、胫节和跗节组成。

股节是昆虫腿部最基础的部分,它与昆虫身体相连。

股节通常比较粗大,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持力和稳定性。

胫节是昆虫腿部的中间部分,连接股节和跗节。

胫节通常比股节细长,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弹性,可以使昆虫的腿部更加灵活。

跗节是昆虫腿部的末端部分,连接胫节和足。

跗节通常比胫节更加细小,它们上面有很多细小的毛发,这些毛发可以提供额外的附着力和感知能力。

三、功能昆虫的腿部结构与其生活习性和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种类的昆虫腿部结构也存在差异。

一些昆虫的腿部适合在陆地上行走和奔跑,它们的腿部通常比较粗壮,具有较强的支持力和稳定性。

比如甲虫的腿部就非常强壮,可以承受较大的重量和压力。

另一些昆虫的腿部适合在水中或空中行动。

水生昆虫的腿部通常比较细长,具有较强的抓握和划水能力。

空中昆虫的腿部则通常比较细小且轻盈,可以减少空气阻力,提高飞行效率。

除了行动功能外,昆虫的腿部还具有其他的功能。

比如蜜蜂的腿部可以用来携带花粉和蜂蜜,蚂蚁的腿部可以用来搬运食物和建筑巢穴。

总结:昆虫的腿部结构是其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独特的形态和功能,使得昆虫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移动和适应。

昆虫的腿部结构可以分为足、节和爪等多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具有特定的功能。

昆虫的腿部结构与其生活习性和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种类的昆虫腿部结构也存在差异。

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 练习题

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 练习题

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练习题一、填空题(每空/0.5)20分1.昆虫的触角的结构有三节组成,基部第一节称为(柄节),第二节称为(梗节),第三节称为(鞭节);是昆虫的感觉器官,主要有嗅觉、触觉和听觉的功能,用来寻找(食物)和(配偶)。

2.昆虫的天敌主要有(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和(致病微生物)三大类。

3.昆虫的腹部一般有9~11节组成,第1~8腹节的两侧常具有(气门)。

腹节具背板和腹板,两侧具有膜质的(侧膜),节与节间有(节间膜)相连。

因此,腹部可以(伸缩弯曲),有利于交配、(产卵)和呼吸等。

4.昆虫蛹的类型有(离蛹),如(金龟甲)和蜂类的蛹(围蛹),如(蝇)和虻的蛹,(被蛹),如蝶(蛾)的蛹。

5.昆虫的分类以(种)为单位,每一种有一科学名称,学名是以两个拉丁文表示,第一个词表示(属名),第二个词表示(种名),最后附上定名人姓氏或其缩写。

6.昆虫的雄性的外生殖器为(交配器),一般由(阳具)和(肛门)组成;雌性为(产卵器),由2~3对(瓣状结构)组成;由这些种类产卵器特化成螯翅,如蜜蜂、胡蜂等。

有的种类无特别的产卵器,直接由腹部末端几节伸长成(细管)来产卵;有的种类已特化成(螯刺)。

7.卵是一个细胞,最外面是(卵壳),内为一层很薄的(卵黄膜),包围着原生质和丰富的(卵黄),卵的中央为(卵核)。

8.对昆虫生长发育、繁殖活动影响最大的三个环境因素是(气象因素)、(土壤因素)和(生物因素)。

9.昆虫一般有(两对)翅,翅一般呈(三角形),有的昆虫后翅以(翅僵)方式连锁。

10.蝉的前后翅为(膜翅),蝶蛾类的翅为(鳞翅),金龟子的前翅为(鞘翅),有革质的复翅的昆虫是(蝗虫),荔枝椿象的前翅为(半鞘翅),蓟马的翅为(缨翅)。

二.单项选择题10分1.在下列昆虫的特征中,后翅变为平衡棒的是( C )。

A.直翅目B.膜翅目C.双翅目D.鳞翅目2.用麦麸作毒谷诱杀地下害虫是利用了昆虫的(B )。

A.食性 B.趋性 C.群集性 D.迁飞性3.摇树震落金龟子进行捕杀,利用了昆虫的( C )。

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测试题

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测试题

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测试题一.填空题(0.5/空)25分1. 头部位于昆虫体躯的最前面,由六个体节愈合而成,形成一个坚硬的半球形头壳。

头壳的上面称为头顶,后面称为后头,前面称为额,两侧称为颊,额的下面是唇基。

2 胸部是昆虫的第二体段,由三节组成,依次称为前胸、中胸、后胸。

每个胸节下方各有一对胸足。

中胸和后胸背面两侧各有一对翅,分别称为前翅和后翅。

足和翅是昆虫的运动器官所以胸部是昆虫的运动中心。

3 腹部是昆虫体躯的第三体段,前段紧接胸部,近末端有肛门和外生殖器,腹部内部有大部分内脏器官。

因此,腹部是昆虫的内脏活动和生殖的中心。

4 昆虫的个体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胚胎发育,又称卵内发育,第二阶段是胚后发育,从卵孵化后开始至成虫性成熟的整个发育期。

昆虫个体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称为成虫期。

5 根本蛹的形态可划分为离蛹(金龟甲、蜂类的蛹)、围蛹(蝇、虻的蛹)、被蛹(蝶、蛾的蛹)三个类型。

6. 根据昆虫食物的特质,可将昆虫的食性分为植食性、肉食性、粪食性、腐食性和杂食性五种。

7.昆虫的趋性按照外界刺激的性质可分为趋光性、趋化性、趋温性。

8.昆虫的天敌主要有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致死微生物三大类。

9.昆虫的分类以种为单位,每一种有一种科学学名,称为学名。

学名是以两个拉丁文表示,第一个词表示属名,第二个词表示种名,最后附上定名人姓氏或其缩写。

10.昆虫的翅一般为膜质,其中的翅脉起着骨架作用;翅脉的排列状况称为脉序是鉴别各类昆虫的重要依据。

11.光周期对昆虫的生命活动节律起着重要的信息作用,它是引起昆虫滞育的主导因子;一些昆虫以长日照出现为信息进入夏眠,另一些昆虫则以短日照的出现为信息进入冬眠。

二.单项选择题10分1.大多数捕食性昆虫的头式为(A )。

A.前口式 B.后口式 C.下口式2.诱杀昆虫成虫的防治措施最好的时间是(B )。

A.羽化期 B.产卵前期 C.产卵期 D.交配期3.下面(B )属于寡食性害虫。

生物 昆虫的足

生物 昆虫的足
游泳足
游泳足
稍扁平,具较密缘毛,形若桨,适于划水。水生昆
虫的足(除有些种类的前足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适 应游泳的形态特化。
稍扁平,具较密缘毛,形若桨,适于划水。水生昆
虫的足(除有些种类的前足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适 应游泳的形态特化。
游泳足
仰蝽
龙虱
昆虫的足
步行足
跳跃足
捕捉足 携粉足
的----比如杀死猎物、对手和抓握猎物
步行足
天牛
瓢虫
昆虫的足
步行足
跳跃足
跳跃足
腿节特别发达,胫节一般细长,腿节内有两根白色
的筋,通过两根筋的配合在杠杆原理下完成爆发式 的弹跳,折在腿节下的胫节又突然伸开而使虫体向 前上方快速运动,如蝗虫、跳甲、跳蚤的后足。
跳跃足
蟋蟀 蝗虫
昆虫的足
携粉足
昆虫的足
步行足
跳跃足
捕捉足 携粉足
开掘足
开掘足
较宽扁,腿节或胫节上具齿,该足非常有力,适于
挖土及拉断植物的细根。或者进行搏斗,如蟋蟀与 螳螂,另外如土栖昆虫中蝼蛄、金龟甲、蝉的若虫 等的前足。
开掘足
蝼蛄
昆虫的足
步行足
跳跃足
捕捉足 携粉足
开掘足
步行足
跳跃足
捕捉足
捕捉足
基节多延长,腿节发达,腿节与胫节上多有相对的
齿或刺而形成一个捕捉机构。
捕捉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螳螂
猎蝽
昆虫的足
步行足
跳跃足
捕捉足 携粉足
携粉足
各节均具有长毛,胫节基部较宽扁,边缘有长毛,
形成花粉篮,跗节甚大,分五节,第一节膨大,内 侧具有数排横列的硬毛,可梳集黏着在体毛上的花 粉,称花粉刷。胫节与跗节相接处有一个缺口,称 压粉器。这种足部的结构适于采集与携带花粉,如 蜜蜂总科昆虫的后足。采粉时,工蜂利用花粉刷将 全身细毛上沾满的花粉粒刷下,混以唾液和采得的 一部分花蜜,粘合成小团块,装入花粉篮中,随后 带回巢内,再进行加工。

昆虫的足

昆虫的足

携粉足(蜜蜂后足)
胫节宽扁,两边有长毛,构 成携带花粉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花粉篮”
游泳足(龙虱后足)
多见于水生昆虫的中、后足,呈扁平状,生有较长的缘毛, 用以划水。
抱握足(雄性龙虱前足)
其前足第1—3跗节特别膨大,其上生有吸盘状构造,在交配时 用以抱持雌虫身体。
• 腹足
腹足 趾钩
跳跃足(蝗虫后足)
腿节特别发达,肌肉多,胚节细长而健壮,末端距发达。 多为后足所特化,用于跳跃。
开掘足(蝼蛄前足)
形状扁平,粗壮而坚硬。 胫节外缘具坚硬的齿,状似钉钯,适于掘土。
捕捉足(螳螂前足)
基节通常特别延长,腿节的腹面有槽,胫节可以折嵌其内, 形似铡刀,用以捕捉猎物。 有的腿节和胫节还有刺列,以抓紧猎物,防止逃脱。
三、昆虫的胸部
• 胸部(thorax)是昆虫的第2体段,位于头部之后。在胸部 和头部之间有一膜质环,称为颈(cervicum),颈通常缩 入前胸内。 • 昆虫胸部有前胸、中胸和后胸3个体节组成
• 每一胸节各有1对足
• 中、后胸通常还各有1对翅。
(三)昆虫胸足的构造和类型
1.昆虫胸足的构造:昆虫的胸足是胸部 的附肢,前、中、后胸各有1对,分别称 为前足、中足、后足;成虫的胸足分为6 节,即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2—5 节),前跗节。 2.胸足的类型:昆虫的胸足是适应于陆 生的步行器官;在各类昆虫中,因生活环 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足的功能有了相 应的改变.常见胸足类型有步行足、捕 捉足、跳跃足、开掘足、携粉足、游泳 足。
• 1、胸部的一般构造:
在有翅昆虫中,胸部因要承受足和翅的强大肌肉的牵引力, 所以各胸节常常高度骨化,形成发达的背板、腹板和侧板。
• 2、胸足

昆虫足类型及代表

昆虫足类型及代表

A步行足:在地下跑的步行虫,虽然有翅但已不善于飞翔,为了适应其生活上的需要,经过长时期的演变,六条腿变得又细又长,跑起路来十分快速,这种足叫做步行足。

当然昆虫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常见的还是步行足,它们的外形细长;各节也没发生显著的变化,最适于担负行走的功用,如瓢虫、步行虫、天牛等。

B开掘足:蝼蛄要在土里生活,挖筑隧道,偷吃庄稼的根、茎,那么它们是怎样钻到地里的呢?原来它们的前足又粗又壮,上面还有几个大齿,象是专门挖土的铲子,掘起土来十分方便,这种足叫做开倔足。

C跳跃足:蝗虫、蟋蟀、蚤蝼、跳甲等昆虫十分善跳;它们的后足腿节膨大,内有发达的肌肉,可以控制胫节的屈伸,产生跳跃行为。

捕捉这些昆虫时特别需要手疾眼快,否则它们会在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昆虫中的跳高冠军非跳蚤莫属,它们跳跃的高度,可超过其体长100多倍,可以想象,假如人类能够跳过自身身高的100倍,那么,现存的世界跳高记录简直就不足挂齿了。

D捕捉足:螳螂、猎蝽等捕食性昆虫是一类益虫,不吃庄稼,专门靠捕食小动物生活,它们从卵里孵出来就有一对刀状的前足。

这种前足的基节延长,腿节腹面有槽,胫节可以折嵌到腿节的槽中,腿节和肠节上还常装备着锐刺,是捕捉猎物的有力武器。

当它捕获猎物时,可以利用腿节和胫节把要吃的东西夹住,再利用胫节内侧和腿节外侧锐利的刺将猎物撕碎吃掉,这种足叫捕捉足。

E携粉足:蜜蜂每天忙忙碌碌,来回穿梭在花丛中采集花粉和花蜜。

它们用什么携带呢?经过长期的适应,它们的后足胫节特化得又宽又扁,上面有长毛相对环抱,专门用来携带花粉,被称作花粉篮。

它的基节也有了专门的用处,比一般昆虫的基节要大,内面有10~12排横列的硬毛,用来梳刮在身体上的花粉。

当辛勤的采集劳动结束后。

一群群小蜜蜂满载花粉而归。

这种足叫做携粉足。

F抱握足:如雄性龙虱的前足附节特别膨大,上面还有吸盘状的构造,交配时用以挟持雌虫,这种足称为抱握足。

G攀缘足:生活在毛发上的虱类,跗节只有1节,最末一节为一大型钩状的爪,胫节肥大,H游泳足:龙虱、仰蝽等生活在水中的昆虫,能捕捉鱼苗作为食料,是养渔业的大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