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庄的姿势最根本的一条

合集下载

站桩的内功功夫秘诀

站桩的内功功夫秘诀

站桩的内功功夫秘诀站桩的姿势最根本的⼀条:头顶百会上提,好像⼀根绳⼦把⼈从天空吊着,尾闾往下垂,⼀个脊柱两头抻,⽬的是把脊柱拉直,虽然⼈们脊柱的⽣理弯曲是为保持⼈体平衡⽽⾃然形成的,但往往是⾝体很弱的⼈脊柱的弯曲度较⼤,脖⼦往前弯。

胸向后凸,腰往前塌;⽽体魄健壮的⼈腰板却挺得很直。

因为⾝体好体内⽓⾜,前⾯有丹⽥⽓充着,能把上⾝撑起来,腰可以不往前塌。

丹⽥⽓不⾜,⾝体撑不起来,就靠腰部的脊⾻前曲到丹⽥部位来撑着,才能保持⾝体平衡。

腰椎前曲,就影响了丹⽥⽓的聚集。

要通过练功,把脊柱拉直,丹⽥那⾥就可以容纳更多的⽓了,⽓⾜了,腰椎⾃然就后凸挺直了。

所以三⼼并不仅是采⽓聚⽓,⽽且是调整形体,改变形体的⾃然弯曲,使它符合健康⼈的结构模式。

站桩时脊柱要直,练功时腰还要往后凸。

三⼼并站桩的姿势有⼏个特点:⼤腿根那⾥空⼀空,尾闾下垂不能往后翘,丹⽥要往回收,但不是瘪肚⼦,腰要往后凸,百会往上领,下颏往回收,⾝体放松。

同志们如果真想出功夫长本事,不要只盯着什么⾼级功,还得从基本功练起来。

我练拳时我的⽼师叫我先练站桩,半年后腰站开了才正式教我练拳。

⾝形要求:百会上领,下颏回收,颈项松直,松肩空腋,两⼿指尖似接⾮接如桃状扣于肚脐(或混元位),也可两臂呈抱⽉式站桩,即站桩时两臂在胸前呈环抱状。

含胸拔背,腰腹部放松,命门向后突,尾闾下垂(以两⾜跟连线为边向后做⼀等边三⾓形,三⾓形中⼼是尾闾指地点)。

两脚成后⼋字(内⼋字)平铺于地,两膝放松微曲内扣,圆裆,两⼤腿根部回收成⼀空虚三⾓并有向两侧撑开之意。

整个⾝体下蹲呈似坐⾮坐状,姿势⾼低依体质⽽定。

⼀般初习者可站⾼些,以后随着练功层次的加深和形体的放松(尤其是腰部的放松),可在保证姿势正确的前提下尽量下蹲。

其它各部⾝形要按静态⾝形要求调整。

姿势合度后,可体会“四上⼀下”,即百会上领,⾆抵上腭、会阴上提、脚⼼上提、尾闾下垂,使周⾝上下⽓机平衡、和畅,然后开始定式站桩。

本功法发动真⽓快,富⼒强⾝、充⾜内⽓、放松形体作⽤明显,不仅适于病⼈锻炼,⽽且是武功基本功,尤其是练动功松腰胯、松尾闾的捷法。

太极站桩标准姿势

太极站桩标准姿势

太极站桩标准姿势太极站桩是太极拳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功练习,它是太极拳的基础,也是太极拳的根本。

太极站桩是通过站立的方式来练习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内功,通过站桩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平衡能力和内力,对于太极拳的学习和修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站桩时,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曲,身体自然挺直,头顶悬一重物,使脊柱拉长,下巴微缩,舌抵上腭,两眼平视前方,双手自然下垂,手指微微张开,手掌心向上,手臂微微放松下垂,身体自然放松,呼吸自然顺畅。

站桩时,要保持身体的放松和自然,不要有额外的用力和紧张感,要让身体感受到自然的重力和气流。

在站桩的过程中,要注意呼吸的调节,呼吸要自然顺畅,不要有意识地去控制呼吸,要让呼吸和身体的运动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站桩的练习,可以增强身体的内力和稳定性,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柔韧性,对于太极拳的练习和修炼非常有益。

站桩的时间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身体状况来确定,一般来说,可以从几分钟到半个小时不等。

站桩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身体的疲劳和不适感,也不宜过短,以免无法达到练习的效果。

站桩的时间可以逐渐延长,但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实际情况来确定,不要盲目追求时间的长短,要以身体的感觉和状态为准。

站桩时要保持专注和放松,不要让外界的杂念和干扰影响到练习的效果,要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和安宁。

站桩时可以闭上眼睛,也可以保持眼睛微微睁开,但要保持目光平和,不要有过多的眼球活动和视线移动,要让视线自然地停留在一个地方,不要有意识地去观察和注视。

站桩的姿势要保持稳定和舒适,不要有过多的动作和调整,要让身体自然地停留在一个姿势上,不要有额外的摇摆和晃动。

站桩的姿势要保持自然和舒适,不要有过多的用力和紧张感,要让身体感受到自然的重力和气流,要让身体自然地放松和伸展。

通过站桩的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内力,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稳定性,对于太极拳的学习和修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站桩是太极拳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功练习,它是太极拳的基础,也是太极拳的根本。

站桩的八大要领

站桩的八大要领

站桩的八大要领站桩作为一种常见的健身运动,具有很多好处。

然而,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要领。

下面将介绍站桩的八大要领。

第一要领是正确的站姿。

站桩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稍微外扣。

双腿微微弯曲,保持身体的平衡,重心放在脚掌上,背部挺直,头部保持自然的位置。

第二要领是放松身体。

站桩时,要放松身体的肌肉,并专注于呼吸。

深呼吸有助于放松身心,增加氧气供应,提高运动效果。

第三要领是集中注意力。

站桩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要分散注意力。

可以通过闭目或注视远处来帮助集中注意力,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第四要领是保持平衡。

站桩是一种平衡训练,要保持身体的平衡。

可以通过调整重心、控制呼吸和保持专注来提高平衡能力。

第五要领是保持静止。

站桩时,要保持身体的静止,不要有过多的动作。

静止能够锻炼肌肉的耐力和稳定性,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

第六要领是坚持时间。

站桩是一种需要持久力的运动,要坚持一定的时间。

可以从几分钟开始,逐渐增加时间。

坚持时间可以增加身体的耐力和力量。

第七要领是调整呼吸。

站桩时,要注重呼吸的调整。

可以通过深呼吸和缓慢的呼吸来帮助放松身心,增加氧气供应,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第八要领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可以根据身体的感受来调整站桩的姿势和时间,以达到最佳效果。

通过掌握以上八大要领,可以更好地进行站桩运动,达到良好的效果。

站桩不仅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还可以改善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注意力集中能力。

同时,站桩还有助于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提高睡眠质量。

因此,站桩是一种非常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健身运动。

总结起来,站桩的八大要领包括正确的站姿、放松身体、集中注意力、保持平衡、保持静止、坚持时间、调整呼吸和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掌握这些要领,可以更好地进行站桩运动,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平衡能力和注意力集中能力。

希望这些要领对大家进行站桩运动时有所帮助。

陈氏太极站桩标准姿势

陈氏太极站桩标准姿势

陈氏太极站桩标准姿势
首先,站桩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曲,身体重心下沉,两腿发力向外
撑开,膝盖微微分开,双脚着地,保持身体的稳定。

同时,腰部要放松下垂,使气沉丹田,背部挺直,头顶悬吊,颈部挺直,双肩自然下垂,两臂微微张开,手指微微分开,手掌心向下,手腕微微上扬,呈抱球状。

其次,站桩时要注意呼吸,呼吸要自然平缓,不可用力过猛,要保持气息顺畅,慢慢地吸气和呼气。

同时,要用意念调动全身的气血,使气血循环畅通,达到调和身心的效果。

另外,站桩时要保持意念集中,专注于身体的每一个细节,感受身体的变化,
调整身体的姿势,使自己达到最佳的状态。

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受外界的干扰,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

最后,站桩时间要适当,一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练习时间来确定,一
般情况下,可以持续站桩15分钟到30分钟左右,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调整站桩的时间。

总之,陈氏太极站桩标准姿势是太极拳练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正确的站
桩姿势,可以帮助练习者更好地领会太极拳的内涵,提高内功修为。

在练习站桩的过程中,要注意身体姿势的调整,呼吸的平缓,意念的集中,以及站桩的时间掌握,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练习效果。

希望大家在练习陈氏太极站桩时,能够按照标准姿势来进行,不断提高自己的内功修为,领会太极拳的真谛。

太极站桩标准姿势

太极站桩标准姿势

太极站桩标准姿势太极站桩是太极拳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练习,它是太极拳的基础,也是太极拳的核心。

站桩的目的是通过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调节呼吸,集中精神,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太极站桩的标准姿势。

首先,站桩时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膝微屈,身体保持笔直,头顶上提,下巴稍收,目光平视前方。

双手自然下垂,微微向内收拢,手指微微张开,手心向下,手臂微微弯曲,肩部放松,胸部自然挺起。

整个身体要保持松软,不要有任何的紧绷感。

其次,站桩时呼吸要自然平和,不可有意识地去控制呼吸。

通过站桩的练习,慢慢调整呼吸,使呼吸平稳缓和,与身体的动作相协调。

呼吸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身体,平复情绪,达到身心的平衡。

在站桩的过程中,要保持身体的重心在脚底,双脚要紧贴地面,感受身体的重量。

同时要注意腰部和腹部的力量,腰部要放松自然,腹部要稍微用力,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站桩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意念集中,不要让杂念干扰自己的练习,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和呼吸上。

最后,站桩的时间可以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练习情况来决定,一般来说,刚开始练习的人可以选择较短的时间,随着练习的深入,可以逐渐延长站桩的时间。

站桩的过程中要保持耐心和恒心,不要急于求成,要慢慢体会站桩的好处,享受站桩的过程。

总之,太极站桩是太极拳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练习,它对身体和心理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通过站桩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调节呼吸,平复情绪,达到身心的平衡。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练习太极站桩,享受其中的乐趣,感受太极带给我们的健康和快乐。

站桩正确姿势讲解(含真人演示视频)及站桩注意事项

站桩正确姿势讲解(含真人演示视频)及站桩注意事项

站桩正确姿势讲解(含真人演示视频)及站桩注意事项站桩是中国武术练习开始之技法,南拳称为坐马,主要练习股四头肌、腓肠肌等腿部肌肉,以达致身体平衡。

于坐马期间,配合呼吸,采用腹式呼吸法,可锻炼腹直肌及外斜肌等躯干肌肉(气沉丹田)及身体上其他随意肌之硬气功,亦可自然舒气,练习软气功.做到心无杂念,冥站随意之轻松精神状态。

在养生当中也是重中之重,俗话说“万练站桩起”,不管养生还是习武都是从站桩开始的,下面讲的就是养生桩法养生桩法,以松静自然为主。

诚望习者“守平常、莫好奇”。

我们练习站桩,动作这一块,把桩架调整正确,从局部到全身再到局部,反复循环的放松训练,基本已经掌握,做好之后:松静自然,虚灵挺拔,曲折玲珑,浑圆一体。

符合“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基本原则。

诚如王芗斋老先生所言:“养生桩,极容易,深追究,头万绪。

”站桩的姿势要领撑抱式(抱球式):两足平行开立如肩宽,头颈中正,虛领顶正,躯干保持与地面自然垂直,臀部略下坐,膝微曲,二目平视或微闭,唇齿相着、面部放松,双手慢慢移至胸前,手心向内如抱球状,五指放松微曲,两侧手指间约距2~3拳远,高不过肩,低不过肚脐,虚腋,垂肩,坠肘,松腕,基本姿势摆放停当后,要逐步达到各部位的充分放松:(1) 面松:似笑非笑,眉头舒展,额肌充分放松。

面部肌肉找开心的感觉时的状态即可。

(2)口松:唇微闭、上下齿轻合、不要扣紧、舌自然平放,不抵上颚,后续有基础的前提下,可稍加意念舌抵上腭。

(3)目松:凝视平远,微闭。

也就是眼睛在头部保持正直的基础上,目视前方,然后再微微闭上眼睛,留一线光。

闭死则无神,留一线光我们会感到眼睛局部肌肉是放松舒展开来的。

(4)颈松:似头部漂浮在水中。

把颈部放松,也就是我们的头领着颈部肌肉与肩,但是自己却不可强行用力,关键是找到用头领着肩与颈的感觉,会有一些拉伸感,这才是正常的,如此头部才是正直的。

(5)背松:略有拔意,不后驼。

站桩的正确方法

站桩的正确方法

站桩的正确方法
第一篇:站桩的正确方法
站桩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养生功法,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效果。

它不仅可以调理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还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体健康。

但是,站桩在进行时需要注意很多要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站桩的正确方法。

一、站立姿势
站桩前,要选择平整的地面,双脚并拢,身体直立,两腿自然下垂,上身微微前倾。

双手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张开,目光平视前方远处,保持身体平衡感。

二、呼吸方法
站桩的呼吸是很重要的。

在站桩时,要做到口鼻微闭,缓慢而均匀的吸气和呼气。

吸气时要将空气通过鼻子吸入,吸到丹田,慢慢膨胀腹部;呼气时要将气息长长地呼出口中,慢慢收缩腹部。

三、站桩的时间和次数
站桩要求时间长久而有规律。

初学者建议每次站桩10分钟左右,逐渐增加时间。

一般来说,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每次时间从1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30分钟。

四、站桩注意事项
站桩练习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不要使用过大的力量站桩,以免损伤肌肉、筋骨等组织。

2. 姿势保持稳定,不要频繁变换站立姿势。

3. 不要过分紧张或过度放松,尽量保持身心舒适。

4. 不要贪多,如果身体感觉有些疲劳,应当及时停止,并适当休息。

站桩练习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功法,需要不断刻苦练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只要正确练习,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感受到身体的逐渐变得越来越强壮有力。

怎样站桩才正确方法

怎样站桩才正确方法

怎样站桩才正确方法
站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功夫训练方法,它既是一种武术技巧的训练,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功夫。

站桩的动作简单,但对身体的要求却非常高,需要练习者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下面我将介绍怎样站桩才是正确的方法。

首先,站桩的姿势非常重要。

正确的站桩姿势应该是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身体放松,双手自然下垂,微微张开,手心向内,目光平视前方。

站桩时要保持整个身体的放松状态,不要有任何的紧张感,尤其是肩膀、手臂和腰部要放松下沉。

这样才能够让气血畅通,达到修身养性的功效。

其次,呼吸是站桩练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呼吸方式可以帮助练习者更好地调整身体和心态。

站桩时,应该深呼吸,吸气时让气息自然流入丹田,吸到不能再吸为止,然后慢慢呼气,让身体里的浊气排出。

这样的呼吸方式有助于调整身体的气血流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最后,站桩的时间和次数也需要合理安排。

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每次练习站桩的时间不要太长,可以从5分钟开始,随着身体
的适应逐渐增加到15分钟甚至更长。

站桩的次数也可以根据自己的
身体状况来调整,但要保持每天坚持练习,不要间断。

只有坚持不
懈地练习,才能够收到明显的效果。

总之,站桩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功夫训练方法,它可以帮助练习
者调整身心,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但是,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

希望大家在练习站桩时能够认真
对待,坚持不懈,相信你一定会收获满满的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站庄的姿势最根本的一条:头顶百会上提,好象一根绳子把人从天空吊着,尾闾往下垂,一个脊柱两头抻,目的是把脊柱拉直。

一)松腰:腰椎脊柱、腰韧带、腰两侧肌肉、脊关节都要放松。

用百会上顶,尾闾下垂,上下牵拉把腰抻直,不是硬挺。

腰不要向前塌,要向后突,但不能瘪肚子。

一般说身体健壮者丹田气足则腰板直。

体弱者,丹田气量少,脊柱无力支撑难以支撑身体重量,才用腰前塌来维持平衡而产生不正常的生理弯曲。

腰对丹田,丹田气足腰椎脊柱自然可以向后伸直。

松腰的方法,首先应练三心并站庄,可辅助练习面壁蹲墙:即脚尖顶墙,两脚并拢,腰向后放松,胸內含。

起时用百会穴上顶,把身体拉起来。

练气功只有把腰松开,才能使周身气血流通,腰松不开,易导致人体的阳气上升多下降少,会出现虚阳上越,得高血压、脑溢血、半身不遂等病。

腰为肾之外府。

肾中藏有元阴、元阳化生阳气,注入气海以滋养全身。

腰为人体重要支柱,故练功家特别重视。

松腰为三心并站庄中的重点。

(二)尾闾:一般不练气功者,脊柱有生理弯曲,古称“九曲黄河”。

生理弯曲形成颈项向前弯,胸椎后突,腰椎前弯,
骶椎向后,尾椎向前,尾骨尖后翘。

体弱者丹田气弱,弯曲度大以代替丹田气之不足来支撑身体平衡。

练三心并站庄,就是要解决脊柱的不正常弯曲,使之气机通畅,強健身心。

三心并站庄对尾闾的要求是,两脚呈后八字,脚后跟划一连线为边长,向后划一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中心就是尾闾的指地点。

初练站庄者,姿势可略高一些,尾闾够不到三角形中心,臀部可能有些后翘,待腰放松,能直着向后突,臀就不翘了。

大腿根部要后收成一虚空的三角,有往后坐的意思似坐非坐状,这样身体是整着放松下来的。

腰不松开尾闾就难垂到位置。

与此同时还要把骨盘后面的骶骨客关节分开,站庄的足势和膝内扣使大腿根部往两侧拧掰着,就是用姿势和气要冲开骶髂骨,形神庄第七节开后胯也有此作用。

胯松开尾闾才会动。

腰、尾闾在站庄中十分重要。

站庄姿势正确与否要解决两对矛盾:腰松后突,小肚子不能往回瘪;大腿根部后收呈虚空的三角使尾闾对准指地点,臀部不能后翘。

解决的办法是,百会上顶,尾闾下垂,上顶下坠把脊柱抻直的同时,用丹田气充斥使腰向后放松,臀部后挪,大腿根部虛空,使脊柱的运动范围加大。

垂尾闾的同时必须提肛,免得气机下降而出现下肢静脉曲张或疝气。

《面壁蹲墙功》
蹲功首先是一种练养结合的较好的锻炼方式,其次蹲功对整个脊柱包括颈椎、胸椎、腰椎、抵椎、尾椎都有很好的保健锻炼作用。

面壁蹲墙功是庞鹤鸣《智能气功》中相对独立的一个小功法。

从健身的角度讲,蹲功称得上是一项全身的运动,尤其能增强脊柱的拉抻、强健臀腹部和下身,使下肢富于曲线感,同时能扩大胸腔和增强肺活量。

它最简单最有效,
说它简单,是因为它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在室内练可以,在室外练也可以,且不用任何器械,不学繁杂的招式;
说它有效,是因为它是一项调节全身的运动,运动量可大可小,任人调节,能够对人体起到祛邪安正的作用,还能够配合医生对一些慢性疾病有综合治愈的效果。

面壁蹲墙功的动作要领为:
面壁而立,脚尖抵墙,两脚并拢,周身中正,两眼闭合,全身放松,会阴上提,舌抵上腭,两肩前扣,含胸收腹,腰后突下蹲。

下蹲时头不可后仰、不可倾斜,始终将两脚、两腿并拢,彻底蹲下后再缓缓上起,如此反复多次。

蹲墙功根据其功夫层次由易到难,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初始阶段(快速蹲墙)。

刚开始,有很多人做不到完全合度,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确定两脚的姿势和距离。

脚尖可以先离开墙,离多远以尽自己的力量能蹲下去为度。

每次蹲30个为一组,多多益善。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随着脊柱、腰部松动程度的提高,就能顺利下蹲上起了。

此时就应转入第二阶段的练习。

以我的实践经验看,第一天、第二天只蹲30个,第三天、第四天可增加到60个,以后只能10个为阶梯递增,到一个月头上,可增加到200个左右。

以后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需要提及的是,刚开始蹲墙时,蹲到2至3天,就可能双腿有酸痛感,这时不要停止蹲,每天继续坚持蹲,过七天闯过去也就不痛了,这时候如果不蹲了也一样要酸痛的,如同跑步一样。

二、熟练阶段(可慢可快)。

此阶段在两脚并拢,脚尖抵墙能完成蹲墙动作的基础上,应注意使用快蹲和慢蹲两种方法。

快蹲用自然呼吸即可;慢蹲则可以配合深呼吸(腹式呼吸),即下蹲时往出呼气,上起时往进吸气。

深呼吸可以蹲五至十
个调节一次呼吸,也可蹲一次调节一次。

深呼吸法有鼻入鼻出、鼻入口出、口入口出、口入鼻出等法。

我的经验是,在第二阶段强调身体的柔韧性锻炼和腹式呼吸,使整个脊柱的拉伸得到锻炼,肺活量得到进一步增强,深呼吸我一般用前二种。

三、提高阶段(有兴趣可做)。

按标准姿势能轻松自如地完成整个动作后,就不应再盲目追求蹲墙的数量,而应加大难度,提高质量。

加大难度的方法如下:
1、赤脚蹲墙。

赤脚,脚尖抵墙下蹲,同穿鞋的感觉大不一样,大大加强了对脊柱的抻拉作用。

2、撑臂蹲墙。

这在难度、力度上又加了码。

蹲墙时,两臂保持左右平举成一字形,立丁字掌。

进一步还可以配合手指的分合。

上起时,大、小指分,二、四指;下蹲时,二、四指合,大、小指合。

注意不要使手碰墙壁。

练此式更有利于通透上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