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不耐受检测
食物不耐受-临床(儿科)

University of Padua, Italy 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Padova
国内开展情况
• 自2003年中国引入FIgG检测以来,目前80%以 上的三甲医院均开展此检测。
具体应用
• 消化症状:呕吐、慢性腹泻、便秘、胃食管返 流等 • 皮肤症状:湿疹、慢性荨麻疹 • 呼吸症状:过敏性鼻炎、慢性哮喘
常见问题分析
• 为什么要进行3-6个月的忌食期?
长期原则 一般来说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半衰期是3个月,3个月后体内食 物特异性IgG会随着体内代谢而下降。但也因人而因,对于体内 代谢慢的患者,忌食期可延长到6个月。
常见问题分析
• 为什么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饮食后病情没有好转?
多病因原则 一种临床表象下存在不同的致病机制是不奇怪的。食物不耐受只 是有可能成为致病病因的一种,如果在严格忌食3个月后,临床
1、IgG抗体是唯一能在母亲妊娠期穿过胎盘保护胎儿的抗体。它 们还从乳腺分泌进入初乳,使新生儿第一时间得到抗体保护。 2、对于怀孕或哺乳期间的母亲,如果存在食物不耐受阳性食物的, 建议避免阳性食物摄入,以免母亲产生的IgG抗体通过胎盘或乳汁 传递给婴儿,导致婴儿存在IgG抗体水平的升高。但是否表现临床 症状则根据个人体质决定。
2010最新过敏指南
食物不良反应
免疫机制的 (食物过敏或麸质过敏症)
非免疫机制的 (最初的食物不耐受)
IgE介导 (如:急性 荨麻疹、 口腔过敏 综合症等)
混合IgE 非IgE介导 和非IgE (如食物蛋 介导 白诱发肠病 (如:嗜 综合症、麸 酸性粒细 质过敏症) 胞肠病)
细胞介 导的 (如:过 敏性接 触性皮 炎)
– 食物不耐受临床症状涉及的科室多,很多症状很难联系到是由慢性食物过敏引 起的,所以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可以提供一条新的检测途径,针对慢性的疾 病患者进行治疗
食物不耐受儿科

热点——小儿过敏性哮喘
Vance GH, Thornton CA, Bryant TN, et al. Ovalbumin-specific immunoglobulin G and subclass responses through the first 5 years of life in relation to duration of egg sensit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sthma. Clin Exp Allergy. 2004 Oct;34(10):1542-9.
机制(一)
理论上食物在进入消化道后,应当被消化到氨 基酸、甘油和单糖水平,这样才能完全转化为 能量提供人体所需,但事实并非如此。
由于个体体内环境的差异、酶缺乏等,很多食 物无法被完全消化,它们以多肽或其它分子的 形式进入肠壁,引起机体免疫应答,产生食物 特异性的IgG抗体,进而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 合物。
严格遵守饮食计划 避免误食:
– 举例:牛奶不耐受时,应避免误食巧克力、奶 油蛋糕、冰淇淋等含牛奶的食品
理想食谱:
– 应包含多种植物与动物蛋白 正常食谱应包含:肉类和鱼类、水果和蔬菜、 谷物、奶及奶制品、豆类、坚果及种子
症状评分表
标准:3分=很差
2分=差
1分=有改善/可以 0分=症状消失
日期
阳性处理原则——重新纳入
6个月后,复查转阴食物可重新纳入饮食。 重新纳入时应注意:
– 先选择原检测结果+1食物,其次为+2食物, 最后是+3食物。
– 纳入时应选择食物单一形式,若出现症状,则 其他复杂形式不可再尝试,应继续忌食。
什么是食物不耐受检测

健康域检验在人们进食以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为了保护机体,会对系统“自动识别”出的“有害成分”产生抗体,常常为特异性IgG抗体,这种免疫反应可引起所有组织发生炎症反应。
这就是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但常发生于消化系统,主要的临床表现有腹胀、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变态反应等。
致病机制人体无法直接吸收大分子营养物质,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物质经消化酶分解为氨基酸、单糖等可被肠道吸收的小分子物体,成为自身物质为机体供应能量。
但是人们的身体素质不同,有些人可以完全吸收摄入的蛋白质,但也有一部分人的体质无法完全吸收、分解机体所摄入的蛋白质,机体会将这些通过胃肠道的蛋白质分子识别为对机体有害的物质,从而激发免疫系统产生了特异性IgG抗体。
特异性IgG抗体会与食物中无法分解的大分子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胃肠道内,且难以清除,反复的炎症反应会不断使机体发生免疫损伤。
这种慢性免疫炎症反应不停刺激机体功能,造成全身免疫功能紊乱,表现出一系列慢性症状或出现慢性多系统疾病。
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传导系统、皮损、肌肉骨骼病变等各个系统症状的发生。
简言之,食物不耐受的致病机制就是:不耐受食物进入人体→产生特异性的食物IgG抗体→抗体与抗原相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难以清除的免疫复合物造成机体炎症反应→损伤不断累积最终导致各种慢性病或疾病。
食物不耐受检测方法检查前患者可进行正常的饮食,不需要禁食、禁水;抽取患者1毫升静脉血置入血清管内;放入离心机内离心5分钟,离心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检测后得到食物不耐受的结果。
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检测值<50U/ml为阴性;50~100U/ml为+1级,轻度不耐受;100~200U/ml为+2级,中度不耐受;>200U/ml为+3级,重度不耐受。
检测结果为阴性,说明体内未发现该食物的特异性IgG抗体或抗体水平未达到致病水平,可以放心食用这些食物。
食物不耐受正常值范围

食物不耐受正常值范围食物不耐受是指人体对某些食物成分的消化、吸收或代谢能力降低,导致摄入这些食物后出现不适症状。
食物不耐受与食物过敏不同,前者是一种生理现象,后者是一种免疫反应。
食物不耐受的症状通常较为轻微,但长期摄入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问题。
了解食物不耐受的正常值范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整饮食结构,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一、常见食物不耐受类型及其正常值范围1. 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是指人体缺乏乳糖酶,无法分解乳糖的现象。
乳糖不耐受者在摄入乳糖后可能出现腹泻、腹胀、腹痛等症状。
乳糖不耐受的正常值范围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摄入乳糖不超过25克,儿童不超过10克为宜。
2. 麸质不耐受:麸质不耐受是指人体对麸质(一种存在于小麦、大麦等谷物中的蛋白质)的消化能力降低。
麸质不耐受者在摄入麸质后可能出现腹泻、便秘、腹痛等症状。
麸质不耐受的正常值范围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摄入麸质不超过30克为宜。
3. 大豆不耐受:大豆不耐受是指人体对大豆中的蛋白质成分(如大豆球蛋白)的消化能力降低。
大豆不耐受者在摄入大豆后可能出现腹泻、腹痛、皮疹等症状。
大豆不耐受的正常值范围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摄入大豆不超过60克为宜。
4. 鸡蛋不耐受:鸡蛋不耐受是指人体对鸡蛋中的蛋白质成分(如卵白蛋白)的消化能力降低。
鸡蛋不耐受者在摄入鸡蛋后可能出现腹泻、腹痛、皮疹等症状。
鸡蛋不耐受的正常值范围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摄入鸡蛋不超过2个为宜。
5. 花生不耐受:花生不耐受是指人体对花生中的蛋白质成分(如花生球蛋白)的消化能力降低。
花生不耐受者在摄入花生后可能出现腹泻、腹痛、皮疹等症状。
花生不耐受的正常值范围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摄入花生不超过30克为宜。
二、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食物不耐受?1. 观察症状:在摄入某种食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如腹泻、腹胀、腹痛等,可能是食物不耐受的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食物不耐受的症状通常在摄入食物后的几小时内出现,且持续时间较短。
食物不耐受检测

食物不耐受检测食物不耐受检测一、什么是食物不耐受(Food Intolerance)?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免疫系统把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当作有害物质,针对其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IgG抗体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Ⅲ型变态反应),可能引起所有组织(包括血管)发生炎症反应,并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通过对食物特异性IgG的检测,可以达到准确判断不耐受食物目的(一般IgG介导发病时间多为进食后2~24小时,而IgE介导发病时间多为进食后2小时内)。
二、食物不耐受在皮肤科:慢性荨麻疹、皮疹、湿疹、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皮肤瘙痒、痤疮及头皮屑等诸多症状都可能与食物不耐受有关。
※统计资料显示有50% 以上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食物不耐受。
三、食物不耐受症状分布:胃肠道症状44%、皮肤症状16%、神经系统症状12%、呼吸系统症状10%、肌肉骨骼症状7%、其它症状11%。
四、为什么食物不耐受难以自我诊断:1.多为一种或多种食物同时不耐受。
2.症状一般在进食后数小时到数天才出现。
3.长期食用引起慢性症状,多数症状无特异性。
五、检测适应人群:1.存在久治不愈的慢性症状患者。
2.无明显慢性症状的健康/亚健康人群。
六、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1.可检测90种食物不耐受,常用检测14种食物:牛肉、鸡肉、鳕鱼、玉米、螃蟹、鸡蛋(蛋白/蛋黄)、蘑菇、牛奶、猪肉、大米、虾、大豆、西红柿、小麦等。
2.检测方法:采血2ml(不需要空腹),用ELISA方法进行半定量、定量检测食物特异性IgG抗体。
3.对阳性结果的处理:免费提供先进的循环饮食指导。
临床研究已经表明,一些疾病的发生与一些食物的摄入有关,不吃这些食物,疾病就会不治而愈,这种现象被称为“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通俗的说,就是人的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内的某种或多种食物当成有害的抗原,针对这些抗原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引起全身各系统出现异常的慢性病症状。
过敏性紫癜患儿食物不耐受检测及其意义

edten1i penn sep J . ye esn,97 3 :55 no l - n rgat he[] H pr ni 19 ,0 18 . hi t o
1 R at go , rg M,eu M,ta.pc chp i rcos 5 enr onS Ar oL Sod M e 1S ei emn f tn J a i i f ai
p opdsnmm [』Hm em ,99 1 4 9 hl i yd eJ . nRp d 19 ,4:8 . i 【 rebr G Bkr S Y n e . fcso cniuu fsno 4 GenegS , ae , agD,t Ef t f ot osi ui f J R 1 a e n n o
1 j nue uI V ie C pa M,ta, oe ar ueo nx. 6 Madt , o aM, ar n a n m e lA nvl ti t feoa tb
pr ai n:ih b t n o n e t d e i n t n oh l lc l y a me h - n i i o f mo o ye a h s o e d te i el b c a i o a s
异性 I 水平检测 , N 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 与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6 例 患 儿 均 为 20 . 0 06年 1 2月 至 20 07年 1 2月于 我 院儿科住 院过 敏性 紫癜 患儿 , 均为
A s atO jci T nl et i icneo i ns gteptoei rt e x pc cI l e adt o bt c: bet e oaa s es n ac f a oi a gn s o h s o sei e l n ef d r v y h gf i dg n h h e f e rn i f v h o
食物变应性和不耐受性应该做哪些检查?

食物变应性和不耐受性应该做哪些检查?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食物变应性和不耐受性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食物变应性和不耐受性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食物变应性和不耐受性如何诊断鉴别,食物变应性和不耐受性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食物变应性和不耐受性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过敏原检测、血常规、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便常规*一、检查:
1.抽血做食物耐受性检测
2.过敏源检测
*以上是对于食物变应性和不耐受性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食物变应性和不耐受性应该如何鉴别诊断,食物变应性和不耐受性易混淆疾病。
*食物变应性和不耐受性如何鉴别?:
*一、鉴别:
1.食物过敏
2.食物中毒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食物变应性和不耐受
性应该做哪些检查,食物变应性和不耐受性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食物变应性和不耐受性”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食物不耐受igG的检测原理

食物不耐受igG的检测原理
食物不耐受IgG的检测原理是基于免疫学原理。
首先,从患者身体中提取血液样本。
接下来,将血液加入特殊的试剂盒中,其中包含一系列常见食物成分的抗体。
这些抗体在试剂盒中已经预先固定。
如果患者对特定食物成分产生不良反应(如过敏或不耐受),他们体内的IgG抗体将与试剂盒中的相应抗原结合。
这种结合过程会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接着,将血液和试剂盒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加入检测板上的孔中,检测板上的孔中包含用于检测的特定抗体。
这些抗体可以与IgG抗体结合。
最后,通过添加显色剂,可以观察到是否形成了复合物。
如果复合物形成,检测板上的孔将显示出显色或发光信号。
根据信号的强度,可以确定患者对特定食物成分的IgG水平。
根据检测结果,可以确定患者对特定食物成分是否产生IgG反应,进而评估食物不耐受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物不耐受检测
什么是食物不耐受
1905年,从事环境医学的英国医师Frances Hare博士发现,许多疾病包括痛风、湿疹和绞痛病等都和食物有关,在去除有问题的食物之后,症状就会消失,这就是人们最早认识到的食物不耐受。
目前研究认为,食物不耐受是由于机体不能充分地消化食物大分子并由此引发抵抗性反应,产生特异性IgG,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症状。
由于食物不耐受导致的症状比较隐蔽,而且这一过程又不引发IgE介导的“速发性过敏”反应,所以通常较难意识到它的存在。
食物不耐受的表现
英国YORK营养学实验室在对2567个疑有食物不耐受的人进行检测分析后,发现食物不耐受可引起各系统产生慢性症状,其中胃肠道症状占44%,皮肤症状占16%,神经症状占12%,呼吸系统症状占10%,肌肉骨骼症状占7%。
我们把因食物不耐受而可能引起的症状归纳如下:
检测食物列表
常用14项列表
牛肉、牛奶、鸡肉、猪肉、鳕鱼、大米、玉米、虾、蟹、大豆、鸡蛋(蛋白/蛋黄)、西红柿、蘑菇、小麦
检测结果判断
针对检测得到的每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浓度的不同,可对检测结果进行分级,解释为“阴性、轻度不耐受、中度不耐受、重度不耐受”。
国际亚健康评估指导中心除了提供精确的检测,详尽的结果,还将有由解放军总医院优秀的专业医生根据被检者检测结果制定的饮食调整方案与健康饮食指导,让您真正了解自己,自如的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