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法几何A教学大纲.
画法几何教学大纲

画法几何教学大纲画法几何教学大纲绘画是一门艺术,而几何是一门科学。
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和原理。
因此,制定一份画法几何教学大纲,对于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和创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引言绘画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而几何则是研究形状、结构和空间关系的学科。
绘画几何教学大纲的目的在于将几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运用到绘画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绘画技巧。
二、基本概念与原理1. 点、线、面的表现绘画中的点、线、面是构建形象的基本元素。
通过几何的观点,学生可以学习如何运用线条和形状来表现物体的结构和轮廓,从而增强绘画的立体感和逼真度。
2. 透视与比例透视是绘画中的重要原理,通过几何的透视法,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表现物体的远近关系和空间感。
同时,比例是绘画中的基本要素,通过几何的比例关系,学生可以掌握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使绘画更加准确和真实。
3. 对称与平衡对称和平衡是绘画中的重要概念,通过几何的对称性和平衡原理,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在作品中创造和谐的视觉效果,使画面更加稳定和美观。
三、教学方法与实践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几何在绘画中的应用。
例如,可以通过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让学生理解点、线、面的表现,或者通过绘制透视图来让学生掌握透视原理。
2. 创意与创作相结合绘画不仅仅是技巧的运用,更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作能力。
通过几何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他们在绘画中发掘新的表现方式和视觉效果。
3. 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例如,可以使用绘画软件和模型来辅助教学,或者带学生参观美术馆和画廊,让他们亲身感受几何在绘画中的应用和艺术的魅力。
四、评价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评价与反馈是促进学生学习和进步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作品和听取学生的意见来评价他们的学习成果,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画法几何教学大纲范文

《画法几何》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名称:画法几何(Mechanical Drawing)所属专业:教育技术(智能玩教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学分:3学分开课学期:1教材:(1)《机械制图(机类、近机类)》,陆润民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1版(2)《机械制图习题集(机类、近机类)》,许纪旻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1版先修课程:无参考教材:(1)《工程图学(第八版)》,英文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工程图学习题集(第十版)》,英文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画法几何是机械类专业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
课程专门研究绘制、阅读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
画法几何是机械工程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资料,是加工和装配零件的依据,也是进行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学习各种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
3.培养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
4.培养空间思维和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教学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本课程专门研究绘制、阅读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
具体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简单立体的投影、立体与立体相交、组合体、轴测图、表示机件的图样画法。
通过对这些教学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用投影法表达空间几何形体和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用仪器和徒手绘图的能力,以及绘制和阅读投影图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课程内容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学时安排备注1.制图的基本知识 4 课程说明 B投影法 A ☆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B ☆2.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6 点的投影 A直线的投影 A ☆平面的投影 A ☆3.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 6 平行问题 A相交问题 A垂直问题 A ☆更换投影面 C △4.简单立体的投影 14 基本平面体的投影 A ☆基本回转体的投影 A ☆平面体的截切 B △回转体的截切 B △直线与立体相交 B5.立体与立体相交10 平面体与平面体相交 B △平面体与回转体相交 B △回转体与回转体相交 B ☆△多形体相交 C6.组合体 10 组合体的组成分析 A ☆组合体的绘图方法 A ☆△组合体的读图方法 A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A ☆7.轴测图8 轴测图概述 B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B ☆△轴测图的尺寸注法 B ☆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C轴测草图的绘图技巧 B8.表示机件的图样画法 10 视图 C剖视图 A ☆△断面图 B ☆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 B △轴测剖视图的画法 C第三角投影简介 C总学时68( 教学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了解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课内外结合的方法。
《画法几何》课程教学大纲

《画法几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3110103课程名称:画法几何课程英文名称:Descriptive Geometry课程所属单位:机械系工程图学教研室课程面向专业:土木建筑类本科各专业课程类型:必修课先修课程:无学分:2总学时:36二、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一门研究空间几何问题图示法和图解法的技术基础课。
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平面上用几何作图的方法来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和开展空间想象力和空间构思能力,为今后的相关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一)绪论基本要求: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和任务,了解投影的基本知识。
1.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和任务2.投影的基本知识3.工程上常用的图示法本章重难点内容:投影图的形成原理,各种投影图的特性。
(二)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基本要求:掌握点的投影规律,各类位置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直线上的点,平面上的点和直线,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4.点的投影5.直线的投影6.两直线的相对位置7.平面的投影本章重难点内容:点的投影规律,直线投影特性,平面投影特性,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三)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基本要求:掌握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垂直、相交问题和平面与平面的平行、垂直、相交问题。
1.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2.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3.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交本章重难点内容:平行问题、垂直问题和相交问题(四)投影变换基本要求:掌握换面法的原理及作图方法,熟悉旋转法的原理及作图方法。
1.换面法2.旋转法本章重难点内容:换面法(五)基本体及截交线基本要求:掌握截交线的分析方法和作图方法。
1.平面立体及其外表上的点和线2.曲面立体及其外表上的点和线3.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4.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本章重难点内容:立体外表取点求解的方法,截交线的作图方法。
(六)常用工程曲线与曲面基本要求:了解曲线、曲面的形成方式,掌握几种常见曲线、曲面的特性和画法。
《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A》教学大纲(96-2005[1].2)
![《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A》教学大纲(96-2005[1].2)](https://img.taocdn.com/s3/m/a099c0210722192e4536f690.png)
《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A》课程简介课程代码:101001课程名称:《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A》英文名:Descriptive Geometry and Architectural Drawing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学时学分:96/6先修课程:授课对象:土木、建筑学、城规、园林、环艺、室内设计、给排水、环境、工程管理、工商管理、房地产、财会、监理、路桥等专业开课单位:机电系制图教研室教材:①《画法几何》罗敏雪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8画法几何习题集罗敏雪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8②《土建工程制图》(第二版)司徒妙年李怀健主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1.4土建工程制图习题集(第二版)同济大学建筑制图教研室李怀健司徒妙年主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1.4③计算机辅助绘图罗敏雪编写 2006.2(跟踪编写)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土木、建筑学、城规、园林、环艺、室内设计、给排水、环境、工程管理、工商管理、房地产、财会、监理、路桥等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主要讲解点、线、面、体的投影规律,房屋建筑、结构施工图,及计算机辅助绘图等。
画法几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空间构思能力,论述用二维图形表达空间三维形体的方法;工程图是工程语言,建筑制图培养学生绘图和读图的能力;计算机绘图培养学生学会用计算机绘建筑工程图。
为后续课程和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A》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1001课程名称:《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A》英文名:Descriptive Geometry and Architectural Drawing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学时学分:96/6先修课程:授课对象:土木、建筑学、城规、园林、环艺、室内设计、给排水、环境、工程管理、工商管理、房地产、财会、监理、路桥等专业开课单位:机电系制图教研室教材:①《画法几何》罗敏雪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8画法几何习题集罗敏雪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8②《土建工程制图》(第二版)司徒妙年李怀健主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1.4土建工程制图习题集(第二版)同济大学建筑制图教研室李怀健司徒妙年主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1.4③计算机辅助绘图罗敏雪编写 2006.2(跟踪编写)参考书目《画法几何及土建工程制图》朱育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画法几何及土建工程制图习题集朱育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的内容为①画法几何,②建筑制图,③计算机辅助绘图。
画法几何A教学大纲.

画法几何 A 》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7121 课程名称:(中文)画法几何A (英文)Descriptive geometry A 先修课程:无总学时:48(授课学时:48 上机学时:0 实验学时:0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适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机械类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一种能力,即把三维的几何信息明显而准确地表示在图纸上,成为二维几何信息。
因而主要学习空间几何问题的图示和图解方法,同时还学习国家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
为后续的《机械制图》等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因此本课程的任务是:1.学习制图的基本知识,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2.培养学生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图示和图解能力;3.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力;4.学习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1.绪论、制图基本知识(8 学时)基本要求: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任务要求。
熟悉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及绘图工具及使用,学习几何作图和平面图形的分析及画法。
重点与难点:要求重点掌握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及画法。
2.投影与视图的基本知识(4 学时)基本要求:投影法简述,了解三视图的基本原理,学习三视图间的关系及画法。
重点与难点:要求重点掌握“三等”规律和运用。
3.点、线、面的投影(10 学时)基本要求:学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熟悉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重点与难点:要求重点掌握投影规律及直角三角形法的运用和两直线相对位置的判断。
4.投影变换(4 学时)基本要求:了解投影变换的目的与方法,学习变更投影面法。
重点与难点:要求重点掌握投影变换规律及运用。
5.直线、平面的相互关系(6 学时)基本要求:学习线、面的三种关系重点与难点:要求重点掌握直角投影定理及应用,难点是相交关系中可见性的判断。
6.轴测投影图(4 学时)基本要求:学习徒手绘制物体的正等轴测图和物体的三视图。
《画法几何》(艺术设计类32学时)教学大纲

《画法几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画法几何英文名称:Descriptive Geometry课程代码: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 2 学时:32 (讲授学时:32 实训学时:0)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3.适用专业:艺术设计4.适用对象:本科5.先修课程:6.参考书目:《画法几何》,罗臻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画法几何》,谢步瀛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
二、课程介绍1.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以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为中心,以提高读图作图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程主要研究在二维平面上表达三维形体的图示法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法。
工程图学发源于西方,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历来受到工程技术界的高度重视,是工程设计的语言,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已相当完备。
国内工程图学的发展不到百年,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已成为培养学生工程素养的重要专业理论课之一,发挥着重要作用。
2.设计制图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基础,也是完成各项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前提。
与《工业设计工程基础》、《产品设计》、《施工工艺施工图》、《包装》、《服装CAD》等课程有互动性,本课程的学习会利于上述课程的掌握。
3.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视觉思维方式,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构思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用有针对性和一定数量的习题联系课内外,强调自主学习在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
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单元)制图基本知识(共4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部分规定简介知识要点:图纸幅面及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注法第二节几何作图知识要点:普通绘图工具的用法,圆周的等分和正多边形,斜度和锥度,圆弧连接第三节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及画图知识要点: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平面图形的画图步骤,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教学重点:圆周的等分和正多边形,圆弧连接,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平面图形的画图步骤,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
画法几何教学大纲 - 燕山大学教务在线

画法几何A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画法几何A课程编码:01100020英文名称:Descriptive Geometry A学时:32 学分:2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适用专业:机械类各专业(机自、成型、包装、热能、建环、过程等)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无教材:画法几何·机械制图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年8月画法几何·机械制图习题集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年8月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画法几何被喻为“工程界的语言的语法”,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为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为了学习后续制图课打下不可缺少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培养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
3、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4、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5、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二、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方法1、绪论明确本课程的地位、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建立投影的基本知识,建立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概念。
2、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点、直线、平面在第一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平面以点、线,平面图形表示为主)。
直线倾角,线段实长和平面图形实形的求法。
3、点、直线、平面的相对位置3.1 直线上的点投影特性,以及在平面上作点、作直线的方法。
3.2两平行、相交、交叉直线以及一边平行于投影面的直角投影特性。
3.3直线和平面之间、二平面之间的平行、相交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3.4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定位问题和度量问题的解法。
4、投影变换掌握换面法的方法和应用。
5、曲线和曲面常用曲线(圆、螺旋线)和曲面(如柱面,锥面回转面,螺旋面)的投影特性及表示方法,在回转面上作点作线的方法。
6、立体的投影6.1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画法几何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画法几何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画法几何》是现代工程图学的组成部分,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主要研究解决空间几何问题以及绘制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
它《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相结合,构成现代工程图学的完整内容。
本课程任务是:1.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2.培养学生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制图国家标准及有关的基本规定。
2.掌握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本课程包括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投影作图二个部分,具体内容要求如下:绪论明确本课程的地位、性质、任务与学习方法。
介绍我国制图发展简史和工程图学的发展概况。
(一)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了解并遵守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图幅、比例、字体、图线和尺寸注法等。
2.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与平面图形的画法,做到作图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图面整洁美观。
3.掌握徒手画图的基本方法。
(二)投影图学习用正投影法表示空间物体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绘制与阅读投影图的能力。
1)建立正投影的明确概念。
2)掌握点、直线、平面在第一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3)掌握直线上的点的投影特性以及在平面上作点和直线的方法。
4)掌握直线与平面交线的求法。
5)初步掌握用换面法求直线的实长、平面实形的方法。
6)掌握平面立体和回转体的投影特性,以及表面取点的方法。
7)建立辅助平面的概念,熟悉基本立体表面上常见交线的画法。
8)初步掌握正等轴测图的画法,了解斜二等轴测图的画法。
三、课程的难点和重点难点:截交线和相贯线。
重点:点、线、面的投影。
四、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本课程不设实验课,但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注意图面整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法几何A》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7121
课程名称:(中文)画法几何A (英文)Descriptive geometry A
先修课程:无
总学时:48(授课学时:48 上机学时:0 实验学时:0 )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适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机械类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一种能力,即把三维的几何信息明显而准确地表示在图纸上,成为二维几何信息。
因而主要学习空间几何问题的图示和图解方法,同时还学习国家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
为后续的《机械制图》等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因此本课程的任务是:
1.学习制图的基本知识,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
2.培养学生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图示和图解能力;
3.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力;
4.学习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
1.绪论、制图基本知识(8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任务要求。
熟悉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及绘图工具及使用,学习几何作图和平面图形的分析及画法。
重点与难点:要求重点掌握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及画法。
2.投影与视图的基本知识(4学时)
基本要求:投影法简述,了解三视图的基本原理,学习三视图间的关系及画法。
重点与难点:要求重点掌握“三等”规律和运用。
3.点、线、面的投影(10学时)
基本要求:学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熟悉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重点与难点:要求重点掌握投影规律及直角三角形法的运用和两直线相对位置的判断。
4.投影变换(4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投影变换的目的与方法,学习变更投影面法。
重点与难点:要求重点掌握投影变换规律及运用。
5.直线、平面的相互关系(6学时)
基本要求:学习线、面的三种关系
重点与难点:要求重点掌握直角投影定理及应用,难点是相交关系中可见性的判断。
6.轴测投影图(4学时)
基本要求:学习徒手绘制物体的正等轴测图和物体的三视图。
重点与难点:要求重点掌握正等测的画法。
7.立体的视图(6学时)
基本要求:学习基本体的视图及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平面、曲面切割体的视图。
重点与难点:要求重点掌握立体视图的特点及表面取点,难点是切割体的视图。
8.回转体相交的表面交线(4学时)
基本要求:学习相贯线的作图求解
重点与难点:要求重点掌握曲面立体相贯线的投影特点及画法,难点是相贯线求法。
三、能力培养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国家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及画法;
2.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熟练地、正确地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
4.养成自学习惯,逐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5.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四、教材与参考书目
1.教材:
郑家骧.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8月
张慧.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习作.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8月
2.参考书目:
郑家骧刘永田.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内蒙:内蒙古科技出版社,2002年8月
郑家骧刘永田.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习题集.内蒙:内蒙古科技出版社,2002年8月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画法几何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4月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画法几何习题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4月
华中理工大学.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习题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
五、考核形式
本课程为一学期结束课,综合评定总成绩:
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20%(其中小作业10%,大作业10%),期末考试(闭卷笔试)占80%。
六、有关说明
1.应保证完成规定作业和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绘图技能和空间思维能力及创造力。
2.本课程仅能为学生的绘图和图解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还需《机械制图》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得以培养和提高。
3.本课程内外学时比为1:1.5~2。
七、课程建设与改革摘要
1.由于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理科机械类专业,教学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深度。
2.课堂教学应多采用图示法、演示法、启发式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本课程教学中应多注重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4.介于学时少,为加强直观教学,应建立展图室,并将模型室经常让学生参观。
5.建议建立专用绘图室,主要是为了实用和提高教学质量。
编制人:刘永田
审核人:李乃根
批准人:张明勤
编制日期:2006年7月
《画法几何A》简介
课程名称:画法几何A
课程编码:07121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学习国家制图标准的基本知识,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学习空间几何问题的图示和图解方法。
考核形式:闭卷笔试
教材与参考书:
1.教材:
郑家骧.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8月
张慧.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习作.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8月
2.参考书目:
郑家骧刘永田.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内蒙:内蒙古科技出版社,2002年8月
郑家骧刘永田.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习题集.内蒙:内蒙古科技出版社,2002年8月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画法几何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4月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画法几何习题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4月
华中理工大学.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习题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