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社会政策分析1--人的需要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社会政策学讲义(ppt)

社会政策学讲义(ppt)

项目与标准:医生服务、医院门诊服务、 家庭健康照顾、其他医疗与保障;补偿正 常开支的80% 工伤保险: 对象:所有工商业的劳动者与大多数政府 雇员 条件:必须从事被保险的职业;必须与工 作有关 标准:医疗照顾、伤残给付、死亡给付、 康复服务 失业保险: 对象:在美工作的绝大多数劳动者
如何解决我国社会保险管理机构设置重叠的问题 (引自《关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法律思考》 罗志先) 我国现在分管社会保障的各部门,都各自成立了专 门的管理机构,都有一支专业队伍。各级劳动部门已设 立专职经办机构数千个,配备管理人员数万人;这些年 民政部在全国各地推行农民养老保险试点时,层层设立 机构,增加编制,意在建立一套自成一体韵农民养老保 险经办体系。人事部门也拟构建起自已的经办机构;如 此众多的机构和人员不仅增加了管理成本,而且加重了 企业负担。根据财政部的有关资料,1993年全国社会保 险机构管理费支出9.95亿元,比1992年增长了24.38%, 人均提取2.99万元,人均使用3万元;支出水平大大高 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 由于社保管理机构重叠,企业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 不仅要跑多个部门,办理不同的手续,而且企业每月都 要向不同的管理部门缴纳保险资金,企业事务性负担加 重。以企业养老保险为例,目前全国企业养老保险费率 平均为23%,个别地区高达30%以上,加上医疗;住房、 工伤、失业等保险费率,平均达到38%以上,企业负担 太重。长期以来,由于统筹只在国有企业中实行,非国 有企业多半采取观望态度,不愿参加保险统筹,因而造
3、什么是政策
韦伯:对某一事情进行有计划的处理和领 导。 拉斯韦尔: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 大型计划. 费雷德里奇:是指行动过程,或有目的的 行动过程。 罗斯:由或多或少的有联系的活动组成的 较长过程。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第四课 人类的需要 课件(共16张PPT)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第四课 人类的需要 课件(共16张PPT)

精神文明含义、内容
• 含义: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 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 和,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 • 内容:科学方面社会知识、文化、教育、 科学、文化、艺术、体育等。 • 思想道德方面,如政治思想、道德面貌、 社会风尚、理想情操、信念等。
• 劳动是精神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1.很多精神文明的成果,起初大都是在人们进 行物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第四课 人类的需要
下图主要说明了什么?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
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没有劳动就没 有人类”? • 人类是由古猿经过千百万年逐步演变和进 化而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是劳动促成了从 猿到人的转化,最终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 因此,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没有劳动就没有 人类。
劳动是如何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的?
●劳动,不断提高着人类自身的生理素质和心 理素质。 ●劳动是培养和发展人的道德品质、提高人 的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 ●劳动,可以锻炼我们的能力,磨砺我们的意志, 强化我们自强自信自立的意识。 ●通过劳动我们能够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 易,学会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易错 辨析
物质文明
物质文明,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所创造 的物质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 础。它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 生活的进步。 例如:工业革命,衣食住行,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小康生活等。
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 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 例如:诚信做人、文学、艺术、中华民 族精神、科技发展,等。
物质文明的含义,重要性
• 物质文明,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所创造的物 质财富,
人类的衣、食、住、行所需 要过发明、 改进劳动工具和 生产技术,提高了 劳动效率,促进了 物质文明的发展

4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及社会问题

4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及社会问题

第四章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及社会问题在当代社会中,政府之所以要制定和实施各项社会政策,其最基本的目的是要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并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因此,从某种角度看,社会政策是对个人、群体、社区的各种需要的制度性回应,是对社会问题采取的应对措施。

社会政策分析的内容之一,是要分析政策的需要基础以及社会政策与社会问题之间的关系。

确定在特定范围内,哪些人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他们有何需要,是政策决策者进行社会政策的基础,也是提供政策执行方案以及对方案进行评估的基础。

本章将主要讨论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的概念及其对社会政策的导向作用、社会问题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及其与社会政策的关系、当代社会问题的主要方面以及社会政策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和有限性。

第一节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当代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是要为不能通过其他途径来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的人提供福利性的帮助。

因此,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在社会政策实践中,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都是社会政策行动的基础。

从理论上看,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社会政策的出发点,从实践上看,各项社会政策行动的范围、水平和实施方式都要从人们的实际需要出发。

然而,人的需要是复杂的,既有基本的需要,也有高层次的需要;既有个人需要,也有集体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

因此,在进行社会政策分析时首先要对人的需要做出仔细的分析和明确的界定。

一、个人需要与社会政策1、个人需要及其社会意义对人类需要(need )的研究涉及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都离不开对人的需要的分析,社会政策的形成以及执行,所依据的也是政策受益人口的需要假设。

因此,研究社会政策离不开对人类需要的研究。

广义的需要概念涉及整个生物界,可以指植物、动物、个人及人类社会的一种摄取状态,以此保证主体的牛存和发展。

社会政策中的需要概念是相对狭义的概念,指个人及社会的需要,即个体和社会为了维系其生存并求得发展而必须设法满足的摄取状态。

人的需要首先表现在个人的需要,即人类个体在其生活中具有的各种需要。

社会政策第四讲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及社会问题

社会政策第四讲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及社会问题

谢谢!
26
❖ 犯罪与越轨行为问题 ❖ 社会歧视问题 ❖ 健康与卫生问题 ❖ 住房与居住环境问题 ❖ 儿童、妇女、家庭问题
(五)社会政策与社会问题:社会政策是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 1、有效性 ❖ 积极回应和干预,促进问题的解决 ❖ 制度化保证,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可操作性 ❖ 科学性和针对性
2、局限性 ❖ 政策选择与覆盖面: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 ❖ 决策视野的局限,不可能完全解决社会问题 ❖ 风险性:有可能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 政策执行的效力与效率问题
小资料
❖ 福利方式:国家、社会、企业、家庭等社会组织以非市场方式为成员提供社会服务或社会福利,满足成 员的需要
❖ 福利方式的特点:非交换关系、非等价、免费 ❖ 福利方式的优点:福利水平高 ❖ 福利方式的缺点:家庭、社区、教会等资源的缺乏性;非制度化;非专业化
3、政府福利的必要性 (1)个人能力的局限性 (2)市场方式的局限性—市场失灵 ◆两极分化 ◆信息不对称 ◆公共物品短缺 (3)传统福利方式的不足 ◆供给不足 ◆供给不平衡 ◆随意性
(二)社会政策是现代社会满足个人基本需要的最基本方式 1、社会政策只能解决人的基本需要满足的短缺问题 (1)人的需要的层次 (2)基本需要的含义 (3)社会政策只能解决人的基本需要满足的短缺问题 为什么?起码有两个理由 ◆能力与资源 ◆工作伦理
小资料
个人需要的基本类型与层次 ❖ 布赖德萧:四种需要 ❖ 规范性需要、感觉的需要、表达的需要、比较的需要 ❖ 马斯洛:需要的五层次 ❖ 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小资料
个人基本需要的刚性与弹性 ❖ 个人基本需要的含义: ❖ 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每个人都必须得到满足的需要。 ❖ 个人基本需要的刚性:人的最低生存状态 ❖ 个人基本需要的弹性:内容与满足程度的社会历史性、差异性

社会政策的价值分析教材(PPT 69页)

社会政策的价值分析教材(PPT 69页)

第三节 社会政策的意识形态类型
社会政策的意识形态 是指人们关于社会政策的价值、态度和理论体 系的总和。它包括人们对社会政策的基本价值 观,在基本价值观指导下对社会政策的基本分 析视角,以及建立其上的关于社会政策的政治 、经济和社会理论体系。
一、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 (一)传统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理念
哈耶克 (1899-1992)Hayek,Friedrich August,奥地利 裔英国经济学家 。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 。生 于奥地利维也纳。先后获维也纳大学法学和政治 科学博士学位 。
(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价值倾向对社会 政策的影响 吉尔伯特、特雷尔 四个选择视角(分配、供给、传递和财政) 三条分析轴线(可能之选择、价值和理论) 两个分析层次(具体说明选择的视角和说明 一定选择的背后的原因、依据)
四、人道主义与人权 (一)基本含义 1.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 首先,关注人是什么,探讨人的本质、人性和人格 等问题; 其次,关心人和人、社会、世界的关系问题,强调 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尊严和地位。
公平即自身——合理的分享。 公正但有区别的对待个人、家庭或团体,使 人们之间最终有某种平等。 公平即机会平等。
(二)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取向对社会政策的影响 作为两种价值,公平与效率都会对社会政策发生 影响,重视社会公平的人总体上都会把公平作为 优先考虑的的政策目标。
国家干预主义学派:凯恩斯、萨缪尔森、 加尔布雷思认为,公平是一种“天赋权 利”,它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和标价;效率 本身不仅不代表“公平”,因为它可能来 自于“不公平”。
因此,社会控制就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 的行动实现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 会规范保持一致的社会过程。
(二)自由与控制的价值目标对社会政策的影响 极端的个人主义 反对国家、强调个人主义,主张严格限制政府的 权力和大力发展自有市场经济。---警惕国家 英国、德国---社会保险---社会控制---社会稳定

最新第四章社会政策与人得需要及社会问题资料

最新第四章社会政策与人得需要及社会问题资料

从社会政策的角度看,社会问题是众多的个人 或社会群体的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对社 会运行和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的一种社会状 况,而社会政策就是试图用集体的行动去改变 这种社会状况。
2.社会问题的特点 客观性(存在具有客观性) 主观性(人的背景和信仰等) 社会性 过程性(历史的、变化的)
二、当代社会问题的主要方面 社会不平等问题 贫困问题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问题 环境、资源与生态恶化问题 犯罪与其他越轨行为问题 社会歧视问题 健康与疾病问题 居住环境中问题 其他各种社会问题

重点:本章重点掌握社会政策与人的需 要,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了解需要 的含义,社会问题的含义。
难点:分析社会问题对社会的影响,社 会政策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的 作用。
第一节 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 当代社会政策强调以人为本,其基本目标 之一是要为不能通过其他途径来满足基本 需要的人提供福利性的帮助。
第三,社会政策通过资源的再分配缩小了不 同利益群体和地区之间的不平等,从而有效 的消除了社会群体之间的紧张状态,从而满 足了社会稳定及和谐的需要。
第四,通过规划和落实社会政策,可以有效 的调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之间的不平衡 问题,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能同步进行, 使人类社会日益接近既追求“效率”也追求 “公平”的社会目标,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 需要
2.个人需要的产生也是社会性的,它不是纯 粹自然性质的,而往往需要用社会的标准 来衡量,并以社会性的形式表达出来。
3.个人需要的满足往往以社会的途径来实现, 即便是传统的以家庭、邻里、社区为主要满 足手段的那些需要,也因为在社会关系中表 达并得到解决,从而使其带有社会的性质。
个人需要与需求 需求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人们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社会政策主要关注人们的基本需要:对个人来说是 为了达到一个社会中基本的生活水平而必须满足的 条件 社会需要指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所必须满足 的条件

社会政策课件 第四章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及社会问题

社会政策课件 第四章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及社会问题
❖ 在当代社会,个人在收入维持、健康、就业、住房、 教育与个人社会服务方面的最低的需要标准一般被 认为是人的基本需要。
8
❖ 社会政策学关心的是如何实现美好的生活,这并不 意味着让每个人快乐,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生命会 给我们带来痛苦和欢乐。它实际要做的,就是系统 地研究不同类型的社会如何尽可能地保证其成员拥 有良好的健康,使他们能够自由地投身社会,并且 有能力自主思考。
14
第二节 当代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
一、社会问题的基本含义及特点 1、基本含义:
❖ 社会病态论:社会问题是违背社会道德的现象,社 会群体的道德病态或社会本身的道德不健康状态就 是社会问题。
❖ 生物社会论:社会问题是由于人类的生理因素造成 的某些行为现象。
❖ 社会解组论:是社会变迁导致的社会失控现象。 ❖ 文化失调论: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相互关联的各部
有效性; ❖ 社会政策具有权威性、严肃性、强制性和可操作
性; ❖ 能调动社会资源、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保证其有
效性; ❖ 国家和政府是社会政策的主体。
21
2、社会政策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局限 对问题的分析、界定和决策层面的障碍: ❖ 政策选择 ❖ 对问题的分析、界定本身可能存在偏差 ❖ 决策模型本身的问题
22
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障碍: ❖ 政策文本是需要解释的 ❖ 政策的落实往往通过科层组织自上而下地实施,在
这个过程中造成政策的走样 ❖ 政府与非营利性的第三部门等组织之间的协调的障
碍。
23
③ 表达的需要:感觉性需要转化为实际行动的结果, 即把自身的感觉通过行动表达出来的需要,例如 申请服务、排队等候服务等。
④ 比较的需要:当一些人所获得的产品和服务少于 同类的其他人时,就会产生需要的感觉。

社会政策概论课件 04 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及社会问题.ppt

社会政策概论课件 04 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及社会问题.ppt


➢ 成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有效组成部分,

能够规范社会成员的社会行动,满足社会秩序需求;

➢ 通过资源的再分配,缩小不同利益群体和地区之

间差别,消除社会紧张状态,满足了社会稳定需求;
➢ 有效地调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问 题,使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能同步进行。
目录
退出
(2)社会政策满足社会需求的局限性


政 治


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征
目录 退出
6.当代社会满足个人需要的方式

➢ 传统社会:

家庭和家族、亲友、邻里以及民间慈善团体

➢ 市场机制:


私立医院、私立学校、商业保险、私人养老院

➢ 当代社会:
主流方式——社会政策
目录
退出
--
7.社会政策在满足个人需要中的作用
凯瑟琳•琼斯:社会政策是国家/政府应对社会问


第四章
政 策
社会政策与

人的需要及社会问题

目录 退出
目录



第一节 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

導 論
第二节 当代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
目录 退出
第一节 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


一、个人需要与社会政策


二、社会需要与社会政策


三、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对社会政策的导向作用
目录 退出
一、个人需要与社会政策

题,为满足人们的需要而进行的资源配置,满足全体社

会成员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12
10
2.马斯洛
功能
需要层次
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
自我尊重
被尊重
社会交往 归属和爱的需要
安全
安全的需要
生存
生理的需要
事例 大学毕业 得到提升 结盟关系 法律制度 食物、住房
2020/12/12
11
3.布拉德肖 (1)个人感觉性需要(felt) (2)个人表达性需要(expressed 对某种缺乏的表述) (3)规范的需要(normative 政府官员或专业人员做出
社会人 多次层次 自利和互利结合 理性与感性结合 最适状态 社会群体取向 社会取向
6
二、需要涵义之观点
(一)需要、需求、欲求、欲望
(二)关联概念
1、基本需要(basic need)
2、需要类型(categories)
3、需要系统(system)
4、需要满足(satisfaction)
5、满足测量(measuring need satisfaction )
(一)经济人 1、自利 2、理性 (二)社会人 1、行动支配因素:个人动机、行动环境、手段和 规范 2、个性和社会性
2020/12/12
5
3、有感情的人 4、需要的多层次性
需要层次 利益原则 理性原则 效用原则 关系原则 市场原则
2020/12/12
经济人 经济需要 自利的 理性的 效用最大化 个人取向 市场取向
社会需要的内容与水平对社会福利服务的推行 会产生重要影响,它也是制定和推行相关社会 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 ——熊跃根:《社会政 策:理论与分析方法》
2020/12/12
3
第一节 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
一、需要分析的前提 二、关联概念 三、需要和需求 四、个人需要 五、社会需要
2020/12/12
4
一、需要分析的前提
(2)贯穿于人的生命周期的需要
①生理发育 ②情感及理性能力的提高 ③环境的影响
2020/12/12
14
(二)个人基本需要的刚性与弹性 1、刚性与弹性(关信平)
(1)基本需要 在特定的生活条件下,每个人都必须得到满足的需要 (2)弹性 个人基本需要的相对性
2、界定个人基本需要的因素 经济、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
2、需要(demand):能够用货币支付的需 求,经济学上也称之为有效需求,需要只是 表达了一部分需求
四、个人需要
(一)相关研究
2020/12/12
9
1.塔尔的共同需要 (1)定义 基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为所有人所具有的需要 (2)内容 ①物质条件 ②个人发展 ③情感变化 ④智力形成 ⑤人际关系和精神需求
2、个人和社会为了维系其生存并求得发展而必须设 法满足的摄取状态(关信平)
(二)需求(demand)
指在特定条件下人们现实的、可以指望得到满足的需要 (关信平)
2020/12/12
8
(三)杨伟民《社会政策导论》
1、需求(need):指身体上、心理上、经济 上以及从社会和文化方面对生存、幸福和满 足的要求
的对需要的判断)
(4)比较需要(comparative 对照产生的需要) 4.多亚尔和高夫:人的基本需要和中间需要
身体健康和自立的需要
2020/12/12
12
人的基本需要和中间需要
基本需要
中间需要
健康的身体 自立(主) 妇女的健康和自立
营养充分的食物和水;良 好的住所;舒心的工作环 境;称心的物质环境;良 好的身体保健。
第四章 社会政策分析
一、熊跃根(社会政策:理论与分析方法)
在一定的理论框架指导下,对社会政策的价值观、理论以 及具体政策过程进行的描述与分析,包括:
价值观与意识形态、政策内容、政策过程、政策结果
二、徐永祥(社会工作行政)
社会政策的ANALYSIS分析模型 (approach.need.assessment.logic.support.innovatio n.social justice)
2020/12/12
15
3.满足个人基本需要的方式
(1)自己 (2)家庭、社区、非营利组织 (3)市场 (4)社会政策(政府)
4.社会政策在满足个人需要中的作用
(1)主流(关信平) (2)有效性与局限性
2020/12/12
16
五、社会需要
(一)含义
1、社会整体的需要
2、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个体的某些需要应该被 看作社会需要来对待
6、需要评估(assessments)
2020/12/12
7
7、社会责任和需要(sociad)
1、指人的生存、幸福、充实所必需的物质的、心理 的、经济的、文化的以及社会的等方面的要求(罗伯 特·L·贝克:The Social Work Dictionany)
儿童期的安全感;良好的 亲情关系;物质上的安全 感;经济上的安全感;基 本教育。
安全生育和安全抚养小孩
2020/12/12
13
5.威廉姆·H·怀特科(当今世界的社会福利)
(1)人的需要的差异性
①差异性是人种的基本特征 ②human diversity:指人们在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 上存在的方式,这些差异反过来影响人们的需要得以表 达和满足的方式 ③人的差异性对人们认知自身潜能有一定的影响
三、关信平
2020/12/12
1
社会政策的价值分析、经济分析、政治和社会分析
四、库少雄等(社会福利政策分析与选择)
政策分析模型:过程、理性、渐进主义、精英、公共 选择理论
五、Popple﹠Leighninger(the Policy-Based
Profession: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elfare Policy Analysis for Social Worker)
从全盘性的轮廓到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等面向的 分析及政策的评估和未来的计划
六、(教材57-58)分析框架
制度视角、分析视角、政治视角
2020/12/12
2
需求是问题倾向的概念,说它是问题倾向,意 思是我们不能容易地定义它,只能在意识到它 的缺乏时才能了解它的意义。——(英)肯布 莱克默《社会政策导论》
(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某些需要
多亚尔和高夫
1、社会必须生产和分配充足的商品和服务,以确保其 成员拥有生存和健康必需的最低水平
2020/12/12
17
2、社会必须生育足够的小孩去替代去世的成员 3、社会必须为其成员教授技能和价值观 4、社会必须拥有政治权威,以确保社会规则得以传授、 学习和遵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