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工作原理
内燃机车基本工作原理理论

内燃机车基本工作原理理论
内燃机车是一种利用内燃机驱动的交通工具,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
1. 压缩:内燃机车使用活塞进行压缩空气和燃料混合物。
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将气体压缩到一个极高的压力,使其达到可燃的状态。
2. 燃烧:混合物被点火,燃烧产生高温和高压气体。
点火可以通过火花塞来实现,当火花塞电极之间形成电火花时,混合物燃烧。
3. 膨胀:高温高压气体的膨胀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燃烧产生的气体迅速膨胀,推动活塞在气缸内做功,转化为机械能。
4. 排气:排气门打开,废气被排出。
排气门在活塞达到最低点时打开,废气通过排气门排出气缸,为下一次循环准备。
5. 往复运动:活塞循环上述4个过程,并通过连杆将动力传递给曲轴。
曲轴将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驱动车轮实现前进。
以上是内燃机车的基本工作原理,通过不断循环这些步骤,内燃机车可以产生动力驱动车辆运动。
内燃机工作原理

内燃机工作特点是,燃料在气缸内燃烧,所产生的燃气直接推动活塞作功。
下面,以图示的汽油机为例加以说明。
开始,活塞向下移动,进气阀开启,排气阀关闭,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进入气缸。
当活塞到达最低位置后,改变运动方向而向上移动,这时进排气阀关闭,缸内气体受到压缩。
压缩终了,电火花塞将燃料气点燃。
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燃气在缸内膨胀,向下推动活塞而作功。
当活塞再次上行时,进气阀关闭,排气阀打开,作功后的烟气排向大气。
重复上述压缩、燃烧,膨胀,排气等过程,周期循环,不断地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进而转换为机械能。
内燃机工作原理简述内燃机(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是一种热机,它将液体或气体燃料与空气混合后,直接输入机器内部燃烧产生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内燃机具有体积小、质量小、便于移动、热效率高、起动性能好的特点。
但是内燃机一般使用石油燃料,同时排出的废气中含有害气体的成分较高。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工作腔称作气缸,气缸内表面为圆柱形。
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的活塞通过活塞销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则与曲轴相连,构成曲柄连杆机构。
因此,当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时,连杆便推动曲轴旋转,或者相反。
同时,工作腔的容积也在不断的由最小变到最大,再由最大变到最小,如此循环不已。
气缸的顶端用气缸盖封闭。
在气缸盖上装有进气门和排气门,进、排气门是头朝下尾朝上倒挂在气缸顶端的。
通过进、排气门的开闭实现向气缸内充气和向气缸外排气。
进、排气门的开闭由凸轮轴控制。
凸轮轴由曲轴通过齿形带或齿轮或链条驱动。
进、排气门和凸轮轴以及其他一些零件共同组成配气机构。
通常称这种结构形式的配气机构为顶置气门配气机构。
现代汽车内燃机无一例外地都采用顶置气门配气机构。
构成气缸的零件称作气缸体,支承曲轴的零件称作曲轴箱,气缸体与曲轴箱的连铸体称作机体。
甲,基本术语1. 工作循环活塞式内燃机的工作循环是由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等四个工作过程组成的封闭过程。
内燃机的功能剖析

一、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气体受热膨胀推动活塞移动,再经过连杆传递到曲轴使其旋转做功。
内燃机在实际工作时,每次能量转变,都必须经历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过程。
每进行一次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叫做一个工作循环。
若曲轴每转两圈,活塞经过四人冲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叫做四冲程内燃机;若曲轴每转一圈,活塞只经过两个冲程就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叫做二冲程内燃机。
重复上述压缩、燃烧,膨胀,排气等过程,周期循环,不断地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进而转换为机械能。
二、内燃机的传动机构组成(画出传动路线图)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组成部分主要有曲柄连杆机构、机体和气缸盖、配气机构、供油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起动装置等。
四冲程汽油机四冲程柴油机四冲程柴油机三、内燃机的传动机构的传动原理(针对内燃机中存在的每种机构,例如:连杆机构,齿轮机构····)气缸是一个圆筒形金属机件。
密封的气缸是实现工作循环、产生动力的源地。
各个装有气缸套的气缸安装在机体里,它的顶端用气缸盖封闭着。
活塞可在气缸套内往复运动,并从气缸下部封闭气缸,从而形成容积作规律变化的密封空间。
燃料在此空间内燃烧,产生的燃气动力推动活塞运动。
活塞的往复运动经过连杆推动曲轴作旋转运动,曲轴再从飞轮端将动力输出。
由活塞组、连杆组、曲轴和飞轮组成的曲柄连杆机构是内燃机传递动力的主要部分。
活塞组由活塞、活塞环、活塞销等组成。
活塞呈圆柱形,上面装有活塞环,借以在活塞往复运动时密闭气缸。
上面的几道活塞环称为气环,用来封闭气缸,防止气缸内的气体漏泄,下面的环称为油环,用来将气缸壁上的多余的润滑油刮下,防止润滑油窜入气缸。
活塞销呈圆筒形,它穿入活塞上的销孔和连杆小头中,将活塞和连杆联接起来。
连杆大头端分成两半,由连杆螺钉联接起来,它与曲轴的曲柄销相连。
连杆工作时,连杆小头端随活塞作往复运动,连杆大头端随曲柄销绕曲轴轴线作旋转运动,连杆大小头间的杆身作复杂的摇摆运动。
内燃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解析

内燃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解析内燃机是一种常见的发动机类型,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和船舶等交通工具中。
它通过燃烧内部燃料来产生动力,驱动机械运转。
本文将对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解析。
一、内燃机的构造内燃机的构造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气缸和活塞:内燃机通常具有多个气缸,每个气缸内都放置有活塞。
气缸和活塞的数量决定了内燃机的多缸数量,多缸设计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平稳性。
2. 曲轴和连杆:曲轴与活塞相连,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连杆负责连接活塞和曲轴,使活塞的运动能够传递到曲轴上。
3. 燃烧室和火花塞:燃烧室是燃烧燃料的地方,位于气缸顶部。
火花塞则是引发燃料燃烧的关键部件,通过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体。
4. 进气和排气系统:进气系统负责引入空气和燃料混合物,而排气系统则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
这些系统通常包括进气管、空气滤清器、燃油喷嘴和排气管等。
5. 燃油系统:燃油系统负责储存和供给燃料。
它包括燃油箱、燃油泵和喷油嘴等组件。
二、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四个基本步骤: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1. 进气:在进气冲程中,活塞从上往下移动,气缸内的压力下降,进气阀开启,混合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气缸。
这个过程将空气和燃料混合物引入燃烧室。
2. 压缩:在压缩冲程中,活塞从下往上移动,气缸内的空间减小,将混合气体压缩至高压状态。
这个过程使得混合气体变得更加稳定,为后续的燃烧提供条件。
3. 燃烧:在燃烧冲程中,电火花点燃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体。
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移动。
这个过程释放出能量,推动发动机工作。
4. 排气:在排气冲程中,活塞再次向上移动,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
排气阀门开启,废气通过排气管被排放到大气中。
三、内燃机的工作循环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热力学循环图来表示,最常见的循环是四冲程循环,也称为奥托循环。
1. 进气冲程:活塞从上往下移动,气缸内的容积增大,吸入空气和燃料。
内燃机工作原理

内燃机工作原理
内燃机是一种动力系统,是由发动机构成的机械传动系统。
它将有机燃料(如汽油、
柴油等)、空气和排气气体结合起来,在发动机的内部完成能量转换。
这种能量转换能够
提供给各种内燃机类型的动力驱动和热能,从而促进机械作业。
理解内燃机工作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内燃机的了解,并为内燃机的维护和保养服
务奠定基础。
一般来说,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压缩,燃烧,排气和喷油。
压缩阶段:压缩是内燃机能量转换过程中的第一步,在这一步中,内燃机上的活塞将
最终在缸内空气从低压吸入到高压。
此外,由于紧凑的气体会增加空气温度,因此当活塞
在缸中上下移动时,会产生更多的热量。
燃烧阶段:当空气被完全压缩后,即可开始燃烧。
通常,有机燃料(汽油、柴油等)
由喷油嘴喷射到缸中,形成一个强烈的火焰,从而使缸内的空气和燃料燃烧。
在此过程中,压缩的活塞会立即发挥作用,将热能释放到缸内气体中,从而使活塞和缸体进一步推动。
排气阶段:当有机燃料燃烧完毕后,它将排出组成排气气体的各种有毒物质,例如一
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这些气体都产生了在缸中燃烧时不会改变其空气比热容。
喷油阶段:这一步的功能是将新的有机燃料(汽油、柴油等)送入缸内,以补充之前
已经燃烧的有机燃料。
在喷油嘴喷射的机器中,会主动控制有机燃料和空气量,以保证正
确的混合比例,并使缸内有机燃料火焰合理而有效地发动并迅速完成燃烧。
总体而言,内燃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指机械传动系统在发动机内部完成能量转换,并
将有机燃料混合、燃烧、释放热量以及排出排气气体,以提供动力和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内燃机基本工作原理

内燃机基本工作原理内燃机是一种将燃料变为机械能的装置,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燃烧燃料在气缸内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驱动活塞做功,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内燃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内燃机的基本构造包括气缸、活塞、曲柄连杆机构和气门控制系统等。
内燃机工作的基本循环是四冲程循环,包括进气冲程、压缩冲程、燃烧冲程和排气冲程。
在进气冲程中,汽缸进气门打开,活塞从上死点向下运动,将空气抽入汽缸。
进气门关闭后,活塞开始向上运动,将进气气体压缩。
在压缩冲程中,当活塞靠近上死点时,活塞上面的火花塞产生一个火花,点燃压缩的混合气。
这个点火称为点火提前角,可以通过调整点火系统来控制。
在燃烧冲程中,混合气受到点火后迅速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这些气体向下推动活塞,活塞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将线性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驱动曲轴。
在排气冲程中,当活塞接近下死点时,排气门打开,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汽缸排出。
排气门关闭后,活塞开始向上运动,进入下一个循环的进气冲程。
总体来说,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利用活塞和曲柄连杆机构将线性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从而驱动机械设备工作。
下面分别介绍内燃机的各个关键步骤。
1.进气冲程:当活塞从上死点向下运动时,进气门打开,此时气缸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空气通过进气阀门进入气缸。
进气门关闭后,活塞向上运动,将进气气体压缩。
2.压缩冲程:当活塞靠近上死点时,进气气体被压缩成高压状态,此时混合气达到最高点火压力。
在这个阶段,燃料喷射器将燃料注入气缸,与压缩气体混合。
3.燃烧冲程:通过点火系统点燃混合气,混合气迅速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这些气体向下推动活塞,推动曲柄连杆机构,将线性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4.排气冲程:当活塞接近下死点时,排气门打开,废气通过排气阀门排出气缸。
排气门关闭后,活塞向上运动,进入下一个循环的进气冲程。
内燃机中的曲轴是一个重要的部件,它通过连杆将活塞的线性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内燃机是一种利用燃料在密闭腔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然后将气体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热机。
它是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中最常用的动力装置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船舶等各种机械设备中。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吸气、压缩、爆燃和排气四个基本过程。
首先是吸气过程。
在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中,气缸下行时,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内的压力降低,气门打开,外界空气通过进气道进入气缸内,充满气缸。
这一过程称为吸气过程。
接下来是压缩过程。
当活塞向上运动时,气缸内的空气被压缩,压缩比增大,空气温度升高。
在压缩过程中,气缸内的燃料也被喷入,与压缩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体。
这一过程称为压缩过程。
然后是爆燃过程。
在压缩结束时,点火系统向燃料混合气体中产生火花,引燃混合气体,使其燃烧。
燃烧产生大量热能,使气缸内的压力和温度急剧升高,驱动活塞向下运动,推动曲轴旋转。
这一过程称为爆燃过程。
最后是排气过程。
在活塞向上运动时,废气通过排气门排出气缸外,气缸内再次充满新鲜空气,为下一个工作循环做好准备。
这一过程称为排气过程。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吸气-压缩-爆燃-排气”这一循环过程。
通过这一过程,内燃机能够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机械设备的运转。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虽然简单,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精密的设计和精准的控制,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总的来说,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燃料在气缸内的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然后将气体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它的工作过程包括吸气、压缩、爆燃和排气四个基本过程,通过这一循环过程,内燃机能够驱动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转。
内燃机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动力装置,对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内燃机基本原理

内燃机基本原理内燃机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和工业机械的重要动力装置。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燃烧燃料使气体膨胀,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然后利用这种气体的膨胀驱动活塞,从而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内燃机的基本构造包括气缸、活塞、曲轴、连杆、气门等部件。
在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中,首先是进气工作阶段。
进气门打开,活塞下行,气缸内形成负压,外部空气经过进气道进入气缸。
然后是压缩工作阶段。
进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将气体压缩至高压状态。
接下来是燃烧工作阶段。
当活塞上升至顶死点附近时,喷油器喷入燃料,燃料与空气混合后被点火器点燃,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最后是排气工作阶段。
排气门打开,活塞再次向上运动,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气缸,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用“四冲程循环”来描述。
四冲程循环包括进气冲程、压缩冲程、燃烧冲程和排气冲程。
在进气冲程中,活塞从上死点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气缸内形成负压,外部空气进入气缸。
在压缩冲程中,进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将气体压缩至高压状态。
在燃烧冲程中,活塞上升至顶死点附近,喷油器喷入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在排气冲程中,排气门打开,活塞再次向上运动,将废气排出气缸。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中,需要通过点火器提供足够的能量来点燃混合气体。
点火器通常采用火花塞或者压燃点火系统。
火花塞通过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体,而压燃点火系统则通过高温高压条件下燃料自燃来点燃混合气体。
内燃机的工作效率主要取决于压缩比和燃料的燃烧效率。
压缩比越高,热效率越高,但也容易引起爆震问题。
燃料的燃烧效率取决于燃料的质量和混合气体的均匀程度。
为了提高内燃机的效率,可以采用增压技术、直喷技术、提高燃烧效率等方法。
内燃机的应用广泛,包括汽车、飞机、船舶、发电机组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内燃机不断得到改进和优化,实现了更高的功率输出和更低的油耗排放。
同时,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等替代品也逐渐兴起,对传统内燃机提出了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率的调节 着火方式 适合的缸径 加热过程 压缩比
第二节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
三、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点
2. 各自的优缺点
(1)柴油机比汽油机省燃料,使用经济性更好。由于柴油 柴油机比汽油机省燃料,使用经济性更好。 机压缩比较汽油机大,所以燃气膨胀较为充分,热效率高。 (2)柴油机无点火系统,工作可靠,保养容易,汽油 )柴油机无点火系统,工作可靠,保养容易, 机辅助电器设备多,维修复杂。 机辅助电器设备多,维修复杂。 (3)柴油机与相同功率的汽油机相比,其体积较大,质量 )柴油机与相同功率的汽油机相比,其体积较大, 也大,且运转时噪声也更大。 也大,且运转时噪声也更大。因柴油机气缸内压力较高, 机体受力大,刚度强度要求高。 (4)柴油机起动较困难。因其借助压缩终了时空气的温度 )柴油机起动较困难。 来使柴油自行着火燃烧。 (5)柴油机功率使用范围广。 )柴油机功率使用范围广。
6
第二节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
一、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4. 排气过程
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 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排 进气门保持关闭。 气门开启 ,进气门保持关闭。 膨胀后的废气在自身剩余压力和 活塞的推动下,经排气门排出气缸。 活塞的推动下,经排气门排出气缸。 排气终了的压力约为0.105~ 排气终了的压力约为 ~ 0.12MPa,温度约为 ,温度约为800~1100K。 ~ 。 排气门要早开晚关 。
汽油机 燃料 吸入的气体 燃料供给 汽油,辛烷值高 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 柴油机 柴油,十六烷值高 纯空气
用化油器外部混合空气和汽 用喷油泵将燃油以数百个 油或燃油直接在进气管喷射 大气压的压力经喷油器喷 入(内部混合) 式混合(外部混合) 改变节气门开度(量调节) 用喷油量调节(质调节) 点燃式 一般不超过100mm 定容加热过程 较低,一般在6~12之间 压燃式 一般为75~1000mm 混合加热过程 较高,约12~22
4
第二节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
一、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2. 压缩过程
进气门关闭,活塞向上止点移动, 进气门关闭,活塞向上止点移动, 排气门仍保持关闭 。 气缸容积变小, 气缸容积变小,可燃混合气被压 压力与温度随之上升。 缩,压力与温度随之上升。 汽油加速汽化, 汽油加速汽化,在点燃之前全部 汽化完毕。 汽化完毕。 压缩终了时的缸内压力约为0.8~ 压缩终了时的缸内压力约为 ~ 1.4MPa,温度为 ,温度为600~700K。 ~ 。 压缩比不可太大, 压缩比不可太大,太大会引起可 燃混合气爆燃,并产生爆震, 燃混合气爆燃,并产生爆震,一般 之间。 在6~12之间。 ~ 之间
工程机械内燃机
第一章 内燃机基本工作原理
1
内容提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 第三节 二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 第四节 内燃机的有效性能指标 第五节 内燃机型号编制
2
第二节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
工作循环:内燃机每作一次功完成进气、 工作循环:内燃机每作一次功完成进气、 进气 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过程叫一个工作循 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过程叫一个工作循 环。 四冲程内燃机:活塞经过四个行程(进 四冲程内燃机:活塞经过四个行程( 气行程、压缩行程、作功行程和排气行程) 气行程、压缩行程、作功行程和排气行程) 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内燃机。 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内燃机。
12
第二节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
二、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4. 排气过程
排气终了,缸内残余废气压力约 排气终了, 为0.105~0.12MPa,温度约为 ~ , 700~900K。 ~ 。
13
第二节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
二、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14
第二节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
关于四冲程增压柴油机
7
第二节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
一、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
第二节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
二、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四冲程柴油机和汽油机的的工作过程 一样,也是由进气 压缩、作功和 进气、 一样,也是由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 过程组成。但由于柴油的粘度比汽油大, 过程组成。但由于柴油的粘度比汽油大, 不易蒸发,而其自燃温度却比汽油低, 不易蒸发,而其自燃温度却比汽油低, 因此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因此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着火方 燃烧过程以及 以及气体温度压力的变化 式、燃烧过程以及气体温度压力的变化 都和汽油机不同。 都和汽油机不同。
安装增压器的目的: 安装增压器的目的:增加每循环充入 气缸的空气量, 气缸的空气量,由此可以相应增加每工 作循环柴油供给量, 作循环柴油供给量,使每工作循环作功 能力增加,从而增加柴油机的输出功率。 能力增加,从而增加柴油机的输出功率。
15
第二节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
三、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点
1. 主要区别
10
第二节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
二、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2. 压缩过程
柴油机压缩比较大,一般在12~ 柴油机压缩比较大,一般在 ~ 22之间 ,压缩终了的空气温度比 之间 柴油的自燃温度( 柴油的自燃温度(约600K)高出 ) 200~300K。 ~ 。 压缩终了缸内气体压力约为3~ 压缩终了缸内气体压力约为 ~ 5MPa,温度约 ,温度约750~950K。 。 ~ 。
3
第二节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
一、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1. 进气过程
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 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 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 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 活塞上方的容积增大, 活塞上方的容积增大,形成一 定的真空度。 定的真空度。空气和汽油通过化 油器混合或燃油直接喷射式混合 形成可燃混合气, 形成可燃混合气,经进气门被吸 入气缸。 入气缸。 进气终了时的缸内压力约为 0.07~0.09MPa,温度为 ~ ,温度为370K~ ~ 400K左右。 左右。 左右 进气门要早开晚关 。
5
第二节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
一、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3. 作功过程
压缩至上止点前10º~ 压缩至上止点前 ~15ºCA时, 时 火花塞点火, 火花塞点火,混合气剧烈燃烧 ,气 缸内的温度、压力急剧上升。 缸内的温度、压力急剧上升。 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后, 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后,气缸内 气体达到最高燃烧压力,约为3~ 气体达到最高燃烧压力,约为 ~ 5MPa,最高燃烧温度约为 ,最高燃烧温度约为2200~ ~ 2700K。 。 高温、 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移 通过连杆带动曲轴旋转。 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旋转。 排气门开启时, 排气门开启时,气体压力约为 0.4MPa,温度约为 ,温度约为1200~1500K。 ~ 。
18
9
第二节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
二、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1. 进气过程
进入气缸的是纯空气。 进入气缸的是纯空气。 进气系统中没有节气门, 进气系统中没有节气门,进气 阻力小,且残余废气温度较低, 阻力小,且残余废气温度较低, 故同汽油机相比, 故同汽油机相比,进气终了时的 缸内压力略高,约为0.08~ 缸内压力略高,约为 ~ 0.095MPa,温度略低,约300~ ,温度略低, ~ 340K。 。 。
11
第二节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
二、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3. 作功过程
柴油在10~ 的高压作用下, 柴油在 ~20MPa的高压作用下, 的高压作用下 由喷油器喷入燃烧室, 由喷油器喷入燃烧室,并与运动着 的受活塞压缩的空气迅速混合, 的受活塞压缩的空气迅速混合,形 成可燃混合气 。 缸内温度高于柴油的自燃温度, 缸内温度高于柴油的自燃温度, 柴油自行着火燃烧 。 燃气的最高燃烧压力可达6~ 燃气的最高燃烧压力可达 ~ 9MPa,最高燃烧温度达 ,最高燃烧温度达1800~ ~ 2200K。 。 作功终了时气体压力约为 0.3MPa,温度约为 ,温度约为1000~1200K。 ~ 。
17
第二节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
三、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点
3. 适用范围 柴油机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 柴油机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重型货 机车、船舶等方面, 车、机车、船舶等方面,而汽油机则常用 于轻型货车、小客车等。 于轻型货车、小客车等。随着柴油机技术 的快速进步,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的快速进步,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