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创建生态、活力、文化的居住小区——以丽都国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丽都 国际小区选址于哈 尔滨 市阿城 区2 条最繁华 的仿 古 大 道 :上京大 道与延川大街交汇处 。基地南起上京大道北至 马家沟河畔,东起马家沟河畔和阿钢家属楼西至延川大街 ,毗 邻马家沟。小区地理位 置优越 ,紧临市内交通主干道—— 上 京大 道 ,距离3 1 0 国道不到2 k m,距离客运站5 0 m,距离 0
项 目规划 用地 呈长方形 ,占地 1 2 16 m 0 5 ,由两部 分
组 成 :南 侧 居 住 区 建 设 用 地 及 北 侧 马 家 沟 河 段 的生 态 防 护
草等为主 。同时 ,将生性 强健 、具 有 质朴 自然 的气 质和飘
绿地 。居住 区建设用地 原为 平房 区 ,建筑 老 旧 ,生 活条 件 较差 ,较为平坦 。植物稀少 ,地面标高为1 15 -1 75 4 .0 4 .6m,Biblioteka 城 火 车 站 不 到 2k m。
3 设 计理 念
3 1 生态丽都的设计理念 .
生态 丽都 :优 美 的绿化 环境 设计 是 生态 丽都 的基 础 , 通过 科学合理的设计手法予以发挥 。 在丽都 国际的 设计 中 ,主要 以大面 积林荫 化为 主 ,草 坪 较少 ,形 成以植物 为主 体的景 观环境 ,感受 四季 景物变 化之美 。对于植物 材质的选 择要讲 究科 学性 。在人 员活动
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毅,副教授 ,博士 。Em i :yyc@6.o -alw blf13cm
1 3 植 被 情 况 .
建设用地 内仅有少量 树木 ,树种单一 多为杨树和榆树 , 灌木及地 被很少 。河岸两 侧的防 护绿带 杂草丛 生 ,无法满 足生态防 护。邻近 马家沟北 岸居 住 区的防护用 地被居 民开 垦种植应时蔬菜 ,加剧 了景观缀块 的破碎 化程 度。
生态型居住区案例

生态型居住区案例一、选址与规划。
这个湖城啊,选址就很有讲究。
它紧挨着湖泊,就像依偎着一个巨大的天然空调和水源宝库。
规划的时候呢,就像搭积木一样,每一块都有它的用处。
街道不是那种横平竖直的单调模样,而是弯弯绕绕的,这样汽车就不能开得太快,减少了噪音和危险。
而且呀,这种布局让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你走着走着就能从家到公园,再到商场,特别方便。
二、能源利用。
哈默比湖城在能源方面那可是相当厉害。
他们有很多太阳能板,就像一片片蓝色的小翅膀,趴在屋顶上收集阳光的能量。
这些太阳能转化成电能,能供好多家庭使用呢。
还有啊,这里的建筑保温做得特别好,就像给房子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
冬天的时候,暖气不容易跑出去,夏天呢,热气也不容易钻进来,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另外,他们还利用湖水的热量来调节室内温度,这就像是大自然给这个居住区送了一个免费的空调外挂机。
三、水资源管理。
水在这个地方可被照顾得无微不至。
首先是雨水收集系统,每当下雨的时候,雨水就像被邀请的客人一样,被收集到专门的容器里。
这些雨水可以用来浇灌花园、冲洗厕所等。
而且,污水也不会被随随便便地扔掉。
这里有先进的污水处理设施,把污水净化得干干净净,然后再重新利用,就像给污水做了一个超级变身,让它从“小邋遢”变成“小清新”,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
四、绿色交通。
在哈默比湖城,汽车可不能像在其他地方那样横冲直撞。
这里鼓励人们步行和骑自行车。
到处都有专门的自行车道,就像给自行车修了一条条专属高速公路。
而且,公共交通也非常发达,公交车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小卫士,准时地穿梭在各个站点之间。
你要是住在这儿,可能都不想开车了,因为走着走着就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骑着自行车还能锻炼身体,多棒啊。
五、绿色空间与生物多样性。
这里的绿色空间那叫一个丰富。
有大片大片的公园、草地和树林。
这些绿色的地方就像是城市的肺,不停地呼吸着新鲜空气。
而且呀,因为有这么多的植物,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也都被吸引过来了。
小区规划案例分析

小区规划案例分析小区规划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和规范,对一个地理区域内的住宅、公共设施、道路、绿地等各种要素进行合理的组织、布局和分配的过程。
一个好的小区规划方案能够提高住户的居住舒适度,改善社区的生活环境,增加小区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下面我们以市的“绿荫小区”为例,对其规划案例进行分析。
“绿荫小区”位于城市的中心位置,总占地面积为5万平方米。
小区规划设计以人为本,以绿化为主题,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地域特色,追求低碳、环保、生态的理念,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综合性社区。
首先,小区的总体布局按照“人车分流、人车交融”的原则进行规划。
主干道与小区内道路错落有致地交错相连,使得行车和步行交通分离,提高行车的效率,保障行人的安全。
同时,小区内设置了丰富的步行小道和人行天桥,方便居民日常出行和休闲活动。
其次,小区内的建筑规划设计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相互融合。
设计师采用了围合式建筑布局,将住宅楼尽量沿着外围建设,保留大片的绿地和公共休闲区域。
住宅楼之间设置了多层次的庭院和阳台,使得每户都能够享受到充足的阳光和空气。
同时,在建筑外立面设计中,采用了绿化墙、立体花坛等手法,增强了建筑的美感和自然环境的空气净化效果。
再次,小区内的公共设施的规划充分考虑了居民的需求和便利性。
在小区内设置了一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满足居民子女的上学需求。
此外,还设置了健身广场、图书阅览室、社区商业中心等公共配套设施,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生活服务。
其中,健身广场周围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形成了一个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的运动场所。
最后,小区内的绿地和景观规划体现了生态环保的理念。
整个小区被绿色植被所覆盖,所有的住宅楼都设有屋顶花园和绿化露台。
同时,小区内还建设了大片的湖泊和景观池,用来收集雨水和处理废水。
池塘周围种植了多种水生植物,起到了净化水体、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总之,“绿荫小区”的规划案例体现了以人为本、生态环保的理念。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使得小区内的每一位居民都能够享受到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便利的生活设施。
生态型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探析——以新厦·水岸天成小区为例

的道路设计有利于有效降低车速 , 保障小 区内安全 , 小
区空 间私 密性 得 以加 强 ;每 栋 楼前 均 设 有 消防 登 高场
地, 尽端设有消防回车场地 , 西南临小关 山沟规划道路
1 工 程概 况
新厦 ・ 水 岸 天成 住 宅 小 区 , 位 于 甘 肃省 兰 州 市安 宁
设 有 消 防通 道 。住 宅 间距 满足 消 防规范要 求 , 同时满 足 救护 、 避灾 等安 全要 求 。 小 区道路 系统 地下 车 库 出入 口设 于小 区出人 口附
2 0 1 4 年( 第4 3 卷) 第8 期
建 筑设 计
生 态型 住 宅 小 区建 筑 设 计探 析
— —
以新 厦 ・ 水 岸 天 成 小 区为 例
徐 昕
( 甘肃建投七建集 团 新 厦房地产 开发公 司, 甘肃 兰州 7 3 0 0 0 0 )
摘
要: 结合工程设计 实例 , 围绕实 现可持续 发展 目标和住宅小 区健康绿色环保 的主题 , 对兰州市安 宁区新 厦 ・ 水岸天成住
住宅 日照。每座楼宇南北朝向 , 楼 间距大 , 每户光线照
射充 足 。
项 目道路系统分组 明确 , 构架清楚 , 结合总体规划
采用 主 次二 级路 网系 统 ,以一条 弧 形 道路 为 主要 道 路
骨架 , 连接 开 向安 宁东 路 的小 区主 次 出入 口 , 并 与直 接
连 通各 住 宅楼 的 次要 道路 形 成 龙走 连 珠 的模 式 ;弯 曲
于 是环 保 、 节能 、 健 康 为 目的 的生 态 型小 区 、 城 镇 等 规 划竞 相 出台 [ 1 j 。生态 型住宅 小 区和 一般 住宅 小 区 的区别 主 要 表 现在 : ( 1 ) 设 计 的理 念 不 同 , 生 态 型 住 宅 小 区不
住区生态化案例

住区生态化案例住区生态化案例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中的住宅区也越来越多。
在这些住宅区中,人们生活、工作、娱乐等各种活动都在进行着,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
如何让住宅区环境更加优美、健康,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问题分析在城市住宅区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缺乏绿化和生态环境:由于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很多住宅区都是高密度建设的。
因此,这些住宅区缺乏绿化和生态环境,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和空气质量。
2. 垃圾处理不当:由于人口密集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垃圾处理成为一个大问题。
如果垃圾处理不当,则会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3. 污水处理不当:由于城市排水管道系统不完善或老化等原因,污水处理不当也是一个大问题。
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个解决方案:1. 加强绿化建设:在住宅区中增加绿化带和植被,提高空气质量和氧气含量。
同时,可以通过种植多种花草树木来增加生态环境。
2. 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在住宅区中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将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和可回收物分别收集和处理。
这样可以降低污染,并且可以将可回收物利用起来。
3. 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在住宅区内建立污水处理站,对排泄物进行处理。
这样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且可以将水资源合理利用。
四、实施效果经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得到了以下实施效果:1. 绿化面积增加:通过加强绿化建设,住宅区内的绿化面积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改善了空气质量。
2. 垃圾分类率提高:通过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住宅区内的垃圾分类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不仅降低了污染,还可以将可回收物利用起来。
3. 污水处理效果显著:通过建立污水处理系统,住宅区内的污水处理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不仅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还可以将水资源合理利用。
五、总结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成功地解决了住宅区中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
同时,这些措施也提高了住宅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程度。
居住区生态景观设计案例

居住区生态景观设计案例摘要:通过杭州东方润园景观设计的实例应用,着重讲述了如何进行居住区生态景观设计,创造一个既健康舒适便利的自然景观又具有生态概念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关键词:杭州东方润园、生态景观设计、生态学原则如何在小区的景观设计中融入生态的理念,把居住区园林景观纳入居住区生态景观设计的范畴,在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引导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方向和推广景观生态学的理念,让人们所生存的环境更加生态和自然,本文将具体以杭州东方润园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该小区的设计理念、生态应用对居住区的生态景观设计进行初步的探讨。
1项目背景和地理位置东方润园位于紧邻钱江新城CBD核心区的沿江黄金地段,东北临钱潮路,东南面临开阔的钱塘江,西南临庆春东路,西北临新塘河,近享杭州钱江新城CBD繁华城市配套。
2定位及总体构思定位:尊重原有的场所特征,以景观生态学的理念为设计基础,以“创造现代新城市高端住宅小区”为核心目标,以自然、休闲、安静的自然景观为特色,将“建筑的空间艺术与景观的自然生态有机结合,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手法,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重现江南园林“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
3设计原则3.1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合理选择植物品种生态平衡时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含义是指处于顶级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此时系统内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
植物群落是生态园林的主体结构,也是生态园林发挥其作用的基础,通过合理选择植物的品种、常绿与落叶树种的比例、乔灌草的分布和合理划分植物空间结构、合理布置植物群落的林冠线与林缘线,就能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态园林”。
3.2遵从“生态位”原则,合理进行植物设计生态位概念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东方润园的植物景观构建中,充分考虑植物品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择植物种类,避免植物后期生长不适应的情况,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形成优美、自然、生态的景观环境。
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与启示

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与启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居住区景观设计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优秀的居住区景观设计不仅能够美化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案例,为大家提供一些设计启示。
案例一:绿色生态居住区该项目位于我国北方一座大城市,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
设计者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绿色生态的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设计理念。
在景观设计中,大量运用了植被、水体等自然元素,打造了一个生态宜居的居住环境。
启示:绿色生态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居住区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这一需求,通过植被、水体等自然元素的合理搭配,营造一个生态、环保、宜居的居住环境。
案例二:智能化居住区该项目位于南方一座沿海城市,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
设计者在景观设计中,融入了智能化技术,如智能灌溉、智能照明等,提高了居住区的管理效率,节省了能源。
启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居住区景观设计中。
设计者应在景观设计中,合理运用智能化技术,提高居住区的管理效率,节省能源,为居民提供一个便捷、舒适的居住环境。
案例三:文化底蕴居住区该项目位于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
设计者在景观设计中,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底蕴,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风格相结合,打造了一个具有历史文化气息的居住环境。
启示: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
居住区景观设计应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中,提升居住区的文化品味,增强居民的归属感。
案例四:儿童友好居住区该项目位于一座中型城市,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
设计者在景观设计中,专门为儿童设置了游戏区域,配备了各种儿童游乐设施,打造了一个适合儿童成长和游玩的居住环境。
启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居住区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儿童的需求,专门设置游戏区域,配备适合儿童的游乐设施,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有趣的成长环境。
绿色建筑住宅小区案例

绿色建筑住宅小区案例咱今儿个就来唠唠一个超酷的绿色建筑住宅小区,就叫它“绿悠苑”吧。
一、选址与规划的绿色智慧。
这“绿悠苑”的选址可就很有讲究了。
它不在那种嘈杂、污染严重的工业区旁边,而是靠近一片城市里的小公园和天然的河道。
就像住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每天早上打开窗户,那新鲜空气“嗖”地就往屋里钻。
小区的规划也特别人性化。
楼与楼之间的间距啊,那叫一个宽敞,不像有些小区盖得密密麻麻,跟个小森林里插满了筷子似的。
这里每栋楼都能享受到充足的阳光,到了冬天,太阳能暖洋洋地照进屋里,可舒服了。
而且楼与楼的布局还考虑到了风向,夏天那风一吹,小区里就像天然的空调房,比吹风扇还凉快。
二、节能建筑材料的魔法。
走进这个小区的房子,你就能发现不少绿色的小秘密。
先说这墙壁吧,用的可不是普通的砖头。
它是一种新型的保温隔热材料做的,就像给房子穿上了一件超级保暖又透气的羽绒服。
夏天的时候,外面热得像火炉,屋里却凉爽宜人;冬天呢,外面冰天雪地,屋里却暖烘烘的,暖气都能省不少呢。
还有那窗户,可别小看它。
这窗户是双层玻璃的,中间还充了特殊的气体。
密封性能特别好,既隔音又隔热。
晚上外面马路上车水马龙的,关上窗户,屋里安静得就像深山里的小木屋。
三、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冒险。
“绿悠苑”在水资源利用上,那可是相当的厉害。
小区里有个雨水收集系统,就像一个超级大的水桶。
每次一下雨,雨水就被收集起来了。
这些雨水可没闲着,一部分被用来浇灌小区里的花草树木。
你看那小区里的花园,花草长得郁郁葱葱的,都是雨水的功劳。
还有一部分雨水经过特殊的处理,用来冲洗小区的道路和公共设施。
这就好比让雨水有了新的工作,而且还节省了大量的自来水。
再说那每家每户的废水,像洗菜水、洗澡水之类的,也不是直接就排走了。
而是通过家庭里的小型污水处理设备简单处理后,用来冲厕所。
这一水多用,简直就是水资源利用的小天才。
四、绿色交通的便捷之旅。
在这个小区里,出行也特别绿色环保。
小区里面规划了很多自行车道,还有共享自行车的停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作者:郁丽芳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4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住宅小区的环境污染面临着一些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绿色生态住宅的概念应时而生。
文章主要阐述了绿色生态住宅理念,提出了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原则,从而结合某生态住宅小区安全,进一步针对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的相关要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研究,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粗放型增长使得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消耗及浪费日益严重。
而世界资源消耗第一的行业正是住宅业。
在我国住宅的消耗已达到全国总消耗的四分之一,而同样条件下每平方米的能耗竟是欧美日等地区的3倍。
因此,为了保证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造福人类,政府根据我国的现状制定了加强环境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以达到人口、社会、环境、资源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1 绿色生态住宅理念
绿色生态住宅同园林住宅、山水住宅等具有不同概念,是人、自然健康和谐发展的体现。
绿色生态住宅也被称为生态住宅、绿色住宅等,是以生态学作为基础、人与自然为核心、实施可持续发展、在住宅的建设及使用过程有效地运用技术成果和自然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打造自然、健康、舒适的生态住宅。
其基本思想就是指在设计中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场所和建筑设计中树立完整的生态观。
2 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原则
生态住宅小区除了要注意达到舒适、健康外,还应体现生态效益,并呈现出一种新的人类生活方式与环境的协调关系,其规划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协调建筑物同周围环境,使房间有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通风。
(2)简洁适用的室内装修,降低化学污染以及辐射量,达到规定指标。
(3)按规范做好房屋的围护结构,使其具有较好的隔热、御寒、隔音、密封功能。
(4)小区内应设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且小区的绿化程度要高于40%以及无裸露的地面。
(5)制冷、供暖及炊烧等方面尽可能地用环保能源及自然能源抑或是可再生能源来。
而部分日照达两千五小时/每年的地区应装使用太阳能的设备。
3工程实例分析
3.1概述
某住宅小区,占地面积7万m2,以多层和小高层框架结构的住宅为主,总建筑面积近10万m2,小区定位为现代生态型高尚住宅区。
3.2规划组织形式
整个小区规划遵循了中国传统的南北朝向的建筑布局结构,汲取了江南传统的造园艺术,针对地段的特殊位置,采用其特有的系统设计的概念进行空间的组合,以景观主轴为人流交通中枢。
并通过主轴进入每个组团形成一个崭新的空间序列:住户——宅间绿地——组团绿地——公共绿地;建筑南北向以小高层、多层为主,加上东西向的围合,高低错落,这一规划打破了传统的或现有的居住小区规划的模式,,同时住宅建筑的布局也打破了以往的小间距、狭长、闭塞的空间感觉。
整个小区构成了别具特色的、向心围合的、开敞多用途的绿色大宅院和住户日常生活是最直接贴近的交往、休息、活动空间,而且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条件,增加了户外活动的内容,丰富了邻里之间的社会交往,还给现代居住模式提出了新的理念。
3.3规划设计要点
3.3.1规划结构功能定位
将概念模式翻转成一个空间模式,利用小区交通路网和绿化带将小区分为用地住宅区、公共服务设施区、商业区和绿化休闲区。
分区明确,联系便捷,形成以绿化休闲区为核心的家园模式。
同时,园区内的空间设计包括从公共到私密形成多层次性的、完整的空间序列。
我们在寻找着这种等级及等级间关联的体现和建筑及场所空间的归属感与参与感的相关特性,从而避免归属感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在园区内设置了相应的景观空间节点,从而使其产生一种明确的归属感和场所的可识别性。
注重处理好各个交接处的呼应与延伸,从而较好地完成了引导作用。
空间集合与节点的相依相成,使规划结构完整、严密。
3.3.2交通组织
强调交通组织的多元性和平等性。
采用环路网状将小区的多个清晰的结构加以分区并成网状向各个目的地延伸。
尽可能减少设计小区内机动车流与人流活动的交叉和并行长度,利用环境暗示的方法多重限速。
特别注意消除车流对社区绿化系统的穿越,以保证整个步行系统的维护。
另外,为方便残疾人,在园区内还设了残疾人坡道。
3.3.3景观空间
整个小区由两岸的景观所带动,并着力于对景观视线的组织安排、分析和组合视景,小区的主入口景观轴线与沿江景观轴线交会于中心活动广场。
景观与人及为人所用区域和空间的联系,确保功能和景观的相互和谐,是我们努力探索的重点。
同时开阔的景观空间设计,使小区内部空间视觉走廊畅通,并对视线产生持续的向心性吸引力。
3.3.4绿化系统规划
注重点、线、面的结合,在城市干道周边及小区主干道上,多以常绿树种为主种植,形成结构线型绿化,削弱城市噪音干扰,保持小区内及私密空间的安静,减少扬尘污染,同时又可美化环境。
结合休闲绿化林荫路及建筑周边绿化等构筑小区内绿化网,广场绿化及过渡空间呈点状分布,常绿植物及落叶植物相交,并配置灌木及花草。
自然生态环境再造区可调节小区的小气候,形成富有特色的小区园林环境。
此外,贯穿景观轴线的水体既是景观环境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绿化工程的重点。
3.3.5水系的引用
人工水体导向设计是本方案的重点特征之一。
把河水引入小区内,贯穿整个景观主轴线,并运用曲线有节奏地引伸至湖面。
不同的水体形态连接了景观的点和面,使水、绿、路、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人与自然共生的和谐局面,体现了江南的文化特色。
该小区在水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对小区建设所涉及的水环境体系——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系统、景观水体系统、绿化用水系统等,进行了周密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小区景观水体布局合理,水景与公共绿地融合为一体,环境优美,与自然和谐,水面高程分级合理,充分利用多种池内自然净化措施,较好地利用了雨水作为景观水体的重要补充用水。
该小区雨水利用以渗透为主,通过合理规划雨水径流途径、设置多种渗透设施等措施,充分利用雨水,为小区内大面积绿化和景观水体提供了大量的生态用水。
3.3.6照明系统
小区内的照明系统由高位照明、低位照明、景观照明三个部分组成。
交通干道上的照明应符合车行和人行的不同的要求。
车行干道用高位照明,人行干道用低位照明,景观园区用园林照明,以两条景观轴线上的景观为重点,强调了景观的趣味性和怡人性。
并按道路级别及功能的不同性质确定不同的亮度,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灯光组织,展现整个小区层次丰富的空间氛围和突出小区夜晚的景观。
3.3.7环境装置系统
环境的装置系统不仅要求在其使用功能上强调合理性,同时在造型上亦追求个性化及趣味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配合广场休闲绿地适当安排中小型雕塑,提高小区的文化品位,增强小区内的艺术氛围。
4 结束语
总之,居住区生态环境设计宗旨在于表达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对自然的尊重,通过对居住行为的深刻理解,然而只有把小区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对小区的内外建筑空间中的物态因素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让能源、物质能在小区这个生态系统中有序地循环及转换,实现自然生态的平衡,得到一个无污染、低耗、高效、无废的生态小区,这才是真正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
参考文献:
李强. 冬奥会影响城市发展的效应分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32期
都灵冬奥会官方网站 www.torino2006.it
美国洛杉矶奥运基金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