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尿症
小儿遗尿症课件

尿动力—例2
男 12岁 排尿不畅 滴沥 夜遗尿
尿动力—例2
充盈期膀胱感觉过敏,逼尿肌不稳定,
膀胱顺应性差,充盈55ml时出现无抑制 收缩,最大膀胱安全容积98ml,排尿期 逼尿期反射过强,尿不成线,残余尿 70ml 诊断:膀胱出口梗阻 治疗: VCUG 外科
影响-父母
担心-潜在的疾病 工作量 -经常需 要清洗被褥 矛盾-是鼓励还是 惩罚
孩子的态度-积极
治疗--家庭调节
父母与孩子的交谈 晚餐时间 喝汤时间-不能过咸 睡前排尿 睡前不吃含汁多的水果 睡前不喝水
治疗--家庭调节
唤醒力、独立性-孩子的参与 尿布?床单下放臵塑料床垫 睡眠中途叫醒 最好夏天实行 夜灯 白天膀胱训练 奖励和提醒 星星图表
神经调节
—对有膀胱兴奋性增强症状的病人效
果好(尿急、急迫性尿失禁、逼尿 肌不稳定) 肛门生殖器刺激 骶神经调节 磁场刺激
治疗--原发病
控制感染 内科疾病治疗 外科手术
小结
遗尿症 遗尿症原发或继发? 积极寻找病因 一定的检查是必要的 心理和行为治疗 家庭调节 药物治疗 DDAVP+报警器 是有效的 需长期随访指导 专职医生 多学科协作
治疗--药物
去氨加压素DDAVP 抗胆碱能药物 中枢用药 中药
DDAVP1
抗利尿激素 减少尿量、减少膀胱充盈以及中枢
效应 持续8-10小时
DDAVP2
优点-起效快-野外露营、短期旅行 缺点-停药后易反复
-价格贵-大约¥10HK/0.1mg -可能的并发症 用药时间3-6个月 年龄>7岁、如症状严重>5岁
遗尿症名词解释

遗尿症名词解释遗尿症是指儿童在应该控制尿液排泄的时间和场合,仍然出现意识不到的尿液失禁情况。
遗尿症主要有两种类型:夜间遗尿和白天遗尿。
夜间遗尿又称哪儿尿,指的是在儿童超过5岁、白天能够控制尿液,但在夜间睡眠中仍然无法控制尿液排泄的情况。
白天遗尿则是指儿童在白天无法控制尿液排泄,常常发生在5岁以前。
遗尿症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可能与多种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
其中,遗尿症与家族遗传有关的情况比较常见,如果一个或两个父母都有遗尿症,那么儿童遗尿症的发生风险会增加。
此外,尿液产生和控制过程的生理因素,如尿液容量较大、尿液稠度较高、尿道、膀胱和括约肌功能异常等,也可能与遗尿症的发生有关。
心理因素也是遗尿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儿童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了压力、焦虑、紧张等情绪,或者因为家庭变故、担心被批评或嘲笑等原因,也容易出现遗尿症。
社会因素也对遗尿症的发生起到一定的影响。
常见的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成员间不和谐的关系、对孩子过度保护或苛责、缺乏性教育等。
要解决遗尿症问题,需要通过综合的评估和治疗。
首先要做全面的体检,排除生理异常引起的遗尿症。
然后,要对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了解是否存在心理问题。
在治疗中,常见的方法包括行为训练、尿频尿量记录、及时排尿训练、药物治疗等。
对于夜间遗尿,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是闹钟训练,即在预定的时间点叫醒孩子去上厕所,帮助他建立适度的睡眠尿意并提高控制能力。
还可以结合其他方法,如限制饮水时间、尿频尿量记录等。
白天遗尿的治疗方法与夜间遗尿类似,但需要加强对儿童尿意和控制能力的培养。
家长应给予孩子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同时要建立规律排尿的习惯,避免过度保护或苛责。
总之,遗尿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泌尿系统问题,需要家长及时寻求医疗帮助,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小儿遗尿症

小儿遗尿症
小儿遗尿症(Enuresis)是指2-16岁儿童在夜间或白天不
能控制尿液的情况,这种病症可以分为两类:夜尿症(Nocturnal enuresis)和白天尿症(Diurnal enuresis)。
小儿遗尿症是由于小肠肾脏代谢过程异常,导致尿液中的部分水、钠、钙等元素失去正常的调节作用,而引起的。
在这个过程中,大脑及膀胱的神经调节功能也会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小儿不能控制自己的尿液。
夜尿症的发病率最高的是3岁以下的儿童,此时小孩大部分周末都会出现夜尿症的表现,其次是5-6岁的儿童,这一类儿童
一般都会在睡眠时出现夜尿症。
白天尿症则主要出现在婴儿期,由于婴儿期体力发育不足,所以尿液很难被控制。
小儿遗尿症的症状包括:夜间容易失禁或白天出现失禁,容易出现潮湿,皮肤湿疹,性格活泼,容易发烧,易感情激动,容易头晕,皮肤干燥等。
处理小儿遗尿症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行为改变疗法、药物治疗、膀胱功能训练及膀胱肌肉松弛等。
行为改变疗法是指在小儿的晚饭后定期清洁尿裤,在小儿的小便之前给予一定的提醒,并加强小孩的自觉性,以增强其对小便控制的意识;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夜尿症,通过药物调节尿液的释放,缩短尿液发射的时间,从而起到控制小儿尿液的作用;膀胱功能训练则是通过一定的训练加强小孩的膀胱功能,增强小孩的尿液的控制;最后是通过膀胱肌肉松弛等方法使膀胱变得宽松,从而
达到控制尿液的作用。
小儿遗尿症并不是一个严重的疾病,但是它会让孩子感到极度不安、痛苦甚至羞耻,因此,对小儿遗尿症应当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家长应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努力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以帮助孩子度过这一段困难期。
小儿遗尿中医诊疗技术

小儿遗尿中医诊疗技术(041600)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蔡晓刚遗尿症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排尿失常性疾病,一般指3岁以后仍不能自觉控制排尿,或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自觉排尿。
遗尿症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遗尿指3岁后仍不能自觉控制排尿,或夜间尿床;继发性遗尿是指曾经出现过自觉控制排尿,而在年龄增长之后(4~5岁)再次出现不能自觉控制排尿或夜间尿床。
此症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偶可延长到12~18岁,男孩较女孩多见。
病因病机下元虚寒,肾气不足:小儿因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虚弱导致肾气不足,下元虚冷,不能温养膀胱,膀胱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职,不能约制水道,而为遗尿。
肺脾气虚:肺脾气虚时,上虚不能制下,下虚不能上承,致使无权约束水道,则小便自遗,或睡中小便自出。
肝经湿热:肝经湿热郁结,热郁化火,迫注膀胱而致遗尿。
辨证论治1.下元虚寒证[证候] 睡中经常遗尿,多则一夜数次,面目少华,神疲乏力,肢凉怕冷,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而频数,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无力。
[治法] 温补肾阳,固涩小便。
[方药] 桑螵蛸散合缩泉丸。
主要药物: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神、当归、龟板、乌药、益智仁、山药。
伴痰湿内蕴、困寐不醒者,加胆南星、半夏、石菖蒲、远志以化痰浊、开窍醒神;伴纳差、便溏者,加党参、白术、茯苓、山楂以健脾和中助运。
2.脾肺气虚证[证候] 睡中遗尿,量不多但次数频,舌白神倦,懒言少动,纳少便溏,四肢欠涩,或虚胖或消瘦,肌肉松软,常自汗出,易患感冒,舌淡苔白,或舌质胖嫩,脉象细弱。
[治法] 益气健脾,培元固涩。
[方药] 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
主要药物:党参、白术、黄芪、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炙甘草、益智仁、山药、乌药。
若困寐不醒者,加石菖蒲、远志清心醒神;若大便稀溏者,加炮姜、煨葛根运脾温阳;食欲缺乏者加砂仁、神曲消食和胃。
3.肝经湿热证[证候] 睡中遗尿,尿量不多,次数也较少,但尿味臊臭难闻,尿色黄,平时性情急躁,好动出汗,或夜间磨牙,夜卧易惊,大便偏干,形体多偏瘦,或手心灼热,口中气臭,唇舌红赤,舌苔黄或黄腻,脉象滑数。
小儿遗尿症

两条通路发育延迟都容易激发排尿反射。
膀胱功能失常包括功能性膀胱小容量 和膀胱逼尿肌过度活跃
◆ PNE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发现,约50%的患儿有膀胱 功能容量(FBC)减少、逼尿肌兴奋性增高、应性 降低。
◆ FBC减少(小膀胱):FBC≤正常值的50% ◆排尿时括约肌和逼尿肌不协调,日间出现尿频,
严重性随年龄增加而加重。约0.5%-2%儿童症状持
续至成人。
遗尿症(尿床)的危害
对于儿童来说,尿床是仅此于父母离婚和吵 架的第三大创伤性事件。爸爸妈妈绝不能对 此掉以轻心。患了遗尿症必须及早治疗,否 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长期尿床会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产生极大的 危害。患儿容易出现性格孤僻、内向、敏感, 缺乏自信、害怕与人交往、恐惧集体生活等 心理疾病和行为异常,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日 常生活和学习。
5
遗尿症病因
遗尿病因复杂: 继发因素: 糖尿病 脊柱裂 尿崩症 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 器质性泌尿系统疾病 精神创伤或行为问题
PNE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ADH分泌不足
中枢觉醒 障碍
PNE病因
遗传因素
膀胱功能障碍
ADH分泌节律的成熟障碍
◆ 正常儿童夜间23.00--04.00有ADH分泌高峰,使夜 间尿量少于白天。
C
21
去氨加压素(弥凝)作为一线治疗推荐
去氨加压素是唯一获ICI(国际尿失 禁咨询委员会)和EAU/ESPU(欧洲 泌尿协会/欧洲儿科泌尿协会)推荐 的证据等级1级的A类治疗药物
22
药物治疗
抗利尿激素(DDAVP,弥凝) :
15
饮食注意
适合小儿遗尿的食品: 1、优质蛋白类食物: 如鸡、鸭、鱼、肉、豆制品、奶
小儿遗尿讲课PPT课件

评估和诊断工具介绍
病史采集:了解患儿的排尿情况、生活习惯等 身体检查:检查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泌尿系统等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培养等,了解泌尿系统是否感染 影像学检查:B超、X线等,了解泌尿系统结构是否异常
PART FIVE
小儿遗尿的治疗 方法和护理措施
治疗方法选择和比较
膀胱训练:通过膀胱功能训练, 提高膀胱括约肌控制能力
增加家庭负担:长期遗尿需要家长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增加家庭负担。
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
病因:生理、心理、遗传等多 因素导致小儿遗尿
影响:影响小儿自尊心、自信 心,对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预防:建立健康生活习惯,合 理饮食和运动
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 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行为 疗法等
PART FOUR
观察记录: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 排尿情况,记录遗尿的频率和时间, 以便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家庭护理要点和方法
建立规律的排尿习 惯,白天每2-3小 时排尿一次,睡前 排尿。
避免白天过度兴奋 或剧烈运动,晚上 睡前不宜饮水过多。
关注孩子的心理 状态,避免精神 刺激和过度紧张。
鼓励孩子多参加 集体活动,增强 自信心。
影响:长期遗尿可能对小儿的生长 发育、心理健康等方面产生不良影 响
预防和治疗:针对小儿遗尿,家长 应关注孩子的排尿习惯,及时就医 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根据 国际疾病分类诊 断小儿遗尿
鉴别诊断:与神经 性膀胱、糖尿病等 其他疾病相区分
诊断方法:尿常 规、泌尿系超声 等检查手段
PART SIX
小儿遗尿的预防 和日常护理
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儿童遗尿症》ppt课件【19页】

IV.索利那新半衰期较长,45-68小时,一天一次给 药,应用比较方便。
诊疗流程
≥5岁的尿床小孩
评估尿床次数、频率,尿床持续时间并行相关检查(尿常规、 泌尿系超声、腰椎X线等)明确有无原发性遗尿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器质性病变或精神 疾病
符合遗尿症定义、并且无 器质性病变或精神疾病
• 膀胱达到一定容量,由压力感受器发出的 排尿信号经周围神经系统传递至中枢神经 系统
• 发出排尿指令,该指令到达膀胱,引起尿 道括约肌松弛,逼尿肌收缩,从而将尿液 排出体外
遗尿的原因
• 排尿控制中枢发育不全 • 神经内分泌因素 • 尿动力学因素 • 睡眠觉醒障碍 • 遗传因素 • 精神心理因素 • 器质性因素
儿童遗尿症
儿童遗尿症
• 什么是小儿遗尿? • 遗尿是疾病吗?对身体有无危害? • 需不需要治疗?如何治疗? • 家长需要如何配合治疗呢?
什么是小儿遗尿症?
• 遗尿症归类于泌尿系统疾病 • 定义 1.患儿年龄大于5岁; 2.睡眠状态下不自主排尿>2次/月; 3.睡眠状态下不自主排尿现象持续6月以上,
• 对于8-16岁的孩子来说,尿床是造成心理 创伤的第三大因素,仅次于父母离异和父 母争吵
• 尿床的经历所带来的心理感受较被欺负和 排挤更差
• 给孩子和家人带来极不愉快的成长经历 • 会造成自我形象受损和缺乏自信心 • 情绪受损、社交回避行为、人格缺陷
遗尿的分类
• 原发性遗尿 从出生开始遗尿,其中不尿床的时间不超 过6个月, 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
治疗其他病因,有需要 时转介至专科
原发性遗尿症
与病人及家属详细分析病 因和治疗方法,提供有关 饮水、排尿、饮食有关的 建议,再确定治疗方法
遗尿症的表现是什么?

遗尿症的表现是什么?
现在我们很多父母都不太注意照顾孩子,孩子尿床,他们会觉得这是孩子的淘气。
但当孩子越来越大时,孩子仍然有尿床,作为父母会非常焦虑,觉得孩子有问题。
事实上,当孩子三岁以上,但也有每天尿床的现象,其罪魁祸首是儿童遗尿。
遗尿症是指三岁以上儿童无神经系统或泌尿生殖器质性疾病,儿童晚上睡觉时无意识排尿。
婴儿无法控制排尿是正常的。
遗尿症分为白天遗尿和晚上遗尿。
晚上遗尿很常见。
遗尿症的表现:第一,容易出汗;对于遗尿症患者来说,经常会出汗很多,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
第二,时间是固定的;大多数患者晚上尿床的时间几乎是固定的,大多数是在半夜,但有些是几次,有些患者在午睡期间尿床。
大多数尿床,如果不及时治疗,仍会持续数年。
儿童遗尿症的症状:1、晚上尿尿的次数很多,大部分都是一次以上,白天尿频;2、醒来的障碍很明显,白天没有尿频;3、晚上尿量大,但床上尿量少,白天无尿频;4、遗尿症儿童平时喜欢动,汗流浃背,瘦瘦的。
做事时,他们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耐烦;5、性格奇怪,怕和人交流,胆子小,但容易烦躁,生气;6、晚上睡觉喜欢趴着或者缩着睡,晚上遗尿比白天多,通常冬天或者雨天会加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调节
—对有膀胱兴奋性增强症状的病人效
果好(尿急、急迫性尿失禁、逼尿 肌不稳定) 肛门生殖器刺激 骶神经调节 磁场刺激
治疗--原发病
控制感染 内科疾病治疗 外科手术
小结
遗尿症 遗尿症原发或继发? 积极寻找病因 一定的检查是必要的 心理和行为治疗 家庭调节 药物治疗 DDAVP+报警器 是有效的 需长期随访指导 专职医生 多学科协作
DDAVP3
注意
服药前1小时及服药后不喝水 肾功能检查 血压正常
并发症
虚胖、头疼 水中毒、痉挛
抗胆碱能药
抗痉挛作用 解除膀胱逼尿肌无抑制收缩、 膀胱功能障碍者疗效明显 可与DDAVP合用 常用药物:泌尿灵、尿多灵、颠茄、
阿托品
中枢药物
中枢兴奋剂-氯酯醒
临床评估
1.初步评估:病史、环境、家族、行为发育 2.体格检查:神经、腹部、外生殖器、脊背 3.尿检、培养、影像 4.残余尿(查体、B超)
伴随症状
单纯性遗尿
日间症状 尿频、尿急
1.尿路感染 2.排尿障碍 3.尿路畸形
治疗方案
1.联合治疗 2.DDAVP 3.报警器 4.行为调节
抗胆碱能药
专科治疗指导 专业人员指导
尿动力学检查
——检查膀胱功能 逼尿肌不稳定 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 逼尿肌括约肌不协调 尿路梗阻 主要对难治性和复杂性遗尿病人
尿动力—例1
女 10岁 日间尿频 滴尿 遗尿
尿动力—例1
充盈期膀胱尚稳定 顺应性差 当膀胱压
力仅25mmH2O时即有不自主漏尿 排尿期逼尿肌反射低下 靠腹压排尿 残余 尿50ml 诊断:神经性膀胱 治疗:抗胆碱能药物+间歇清洁导尿 VCUG
遗尿症患儿
分类
病因 检查 治疗
分类
单症状性 复杂性-尿频、尿急、尿失禁 原发 继发-已有不尿床6个月以上又出现
排除继发性的非常重要-可以治疗的
病因机制-原发性
不明确 遗传-有家族史 基因位点13q 12q 发育延迟或一种生理失衡 睡眠时ADH释放缺乏ADH2 中枢睡眠觉醒障碍NS 膀胱功能障碍
小儿遗尿症
什么是遗尿症?
遗尿症(nocturnal enuresis NE) 夜遗尿(PNE) —— 5岁以上儿童仍有睡眠时尿床 >2次/周 持续6月以上 发病状况 4岁20~25% 7岁5~10% 15岁1~2%。
夜间正常儿童
正常儿童3岁控制排尿的功能逐渐成熟
神经系统发育—感受尿意B 肾小管功能—尿浓缩 不尿 夜间ADH分泌—尿量生成↓ADH 觉醒 膀胱—容量↑
孩子的态度-积极
治疗--家庭调节
父母与孩子的交谈 晚餐时间 喝汤时间-不能过咸 睡前排尿 睡前不吃含汁多的水果 睡前不喝水
治疗--家庭调节
唤醒力、独立性-孩子的参与 尿布?床单下放臵塑料床垫 睡眠中途叫醒 最好夏天实行 夜灯 白天膀胱训练 奖励和提醒 星星图表
兴奋大脑,利于唤醒,促进脑代谢
三环类抗抑郁药-丙米嗪(慎用)
中药
“虚则遗溺” 温补固肾 补脾肾 菟丝子、党参、黄芪、乌药、益智
仁等 缩泉胶囊、六味地黄丸、五子衍宗
治疗--尿湿报警器
内裤放臵微型传感器 及时感受尿意信息报警叫醒 反应逐渐趋于步调一致—条件反射形成
母亲醒-孩子醒-未尿时醒来小便 60~70%有效,反复80%有效 费用高 DDAVP+报警器疗效好
影响--孩子
行为改变-孤僻、自 尊心、心理疾病 同伴、同学之间的关 系 受父母惩罚甚至虐待 的牺牲品
治疗
重视 专职 合作 坚持 随访 心理指导 家庭调节 药物治疗 报警器 神经调节 原发病治疗 内外科
治疗--心理指导
咨询、理解、放心 正常 小于五岁的孩子 遗传 身体发育-逐渐成熟 是否继发于其他疾病 态度: 父母的态度-鼓励
尿动力—例2
男 12岁 排ຫໍສະໝຸດ 不畅 滴沥 夜遗尿尿动力—例2
充盈期膀胱感觉过敏,逼尿肌不稳定,
膀胱顺应性差,充盈55ml时出现无抑制 收缩,最大膀胱安全容积98ml,排尿期 逼尿期反射过强,尿不成线,残余尿 70ml 诊断:膀胱出口梗阻 治疗: VCUG 外科
影响-父母
担心-潜在的疾病 工作量 -经常需 要清洗被褥 矛盾-是鼓励还是 惩罚
膀胱生理
排尿反射膀胱充盈→ 骶N
脊髓→大脑→脊髓→传出N →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括 约肌松弛→排尿 排尿脊髓抑制机制 护卫反射—膀胱内压↑→ 骶N脊髓→传出N+尿道括 约肌横纹肌、反射性引起 逼尿肌松弛→(-)排尿
B
NS
ADH分泌 尿液浓缩
ADH ADH2
睡眠觉醒障碍
脑干LC区(locus coeruleus) 功能障碍
治疗--药物
去氨加压素DDAVP 抗胆碱能药物 中枢用药 中药
DDAVP1
抗利尿激素 减少尿量、减少膀胱充盈以及中枢
效应 持续8-10小时
DDAVP2
优点-起效快-野外露营、短期旅行 缺点-停药后易反复
-价格贵-大约¥10HK/0.1mg -可能的并发症 用药时间3-6个月 年龄>7岁、如症状严重>5岁
体格检查
生长发育 血压 面色、浮肿、脱水 腹部-肾脏、膀胱 脊椎-神经管缺陷 肛门-括约肌、肛门反射 肢体无力、神经反射
实验室检查
尿蛋白、尿糖、比重 尿沉渣、清晨尿培养 尿Ca /Cr (mg/dl) <0.21 血BUN 、 Cr 、 K+、Ca RFT (Ccr、CH2O) 、腹B超 脊椎X片、IVP、 VCUG、 MRI 尿动力学检查
膀胱功能障碍
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 逼尿肌不稳定 逼尿肌、扩约肌不协调 尿道梗阻
尿动力检查协助诊断指导治疗
病因机制-继发性1
心理因素
-希望得到关心 -精神压抑、焦虑、紧张、恐惧 -压力-社会、同伴、家庭 -观念
‘“病史”重要
病因机制-继发性2
身体因素
尿路感染 多尿 糖尿病、垂体尿崩症 肾浓缩功能障碍 电解质紊乱-低钾、高钙 排泄功能紊乱-便秘、逼尿肌不稳定、神 经性膀胱、脊柱裂、VUR、尿路畸形 睡眠障碍-OSAS
LC区功能-对外界 刺激引起大脑皮层 觉醒中枢兴奋
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