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如何辩证治疗小儿遗尿症的呢
中医儿科学-遗尿

教学目的
了解:遗尿的概念、范围。 熟悉:遗尿的病因病机、诊断与鉴
别诊断。 掌握: 遗尿的辨证论治。
一、定义
遗尿又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 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 的一种病症。若3岁以后夜间仍 不能自主控制排尿而经常尿床, 就是遗尿症。
二、发病情况:
发病年龄:多见于10岁以下的 儿童。
药后十多天没有发作。近来又时有发生。因
前半月中药是在门诊部拿,而后来的药是在
江宁某药房拿的,其奶奶煎药时感觉两种药
煎煮出来的颜色明显不同,此是否与疗效有
关,值得怀疑。(学校门诊部药材有专家鉴 定)/黄师将生麻黄加至6克,嘱咐在门诊部 拿药后继续服用。
诊为肺热郁结至肺气不宣,药用麻黄6克,杏 仁8克,甘草5克,石膏25克,露蜂房10克, 桔梗10克。辛荑6克。4剂后未见尿床,再服 8剂随访至今未见尿床,鼻无涕
验方
制法:生龙骨30克,桑螵蛸10克,益智仁15克,麻 黄5克。先将生龙骨加水适量,文火煎30分钟,后 加入上三味药,用此药汁煮荷包蛋两个。
用法:患儿年龄较小者(5周岁以下),可分早 晚两次服用,一日服1~2个荷包蛋;年龄较大者, 可一次服用两个荷包鸡蛋,适量服药汁。10天为一 疗程,可连服两个疗程。
病案2
某,男,13岁,于2009年5月22日诊,患者 从小尿床,经多次诊治效果均不明显,近两 年来尿床几乎每晚都有,多时三四次,又经 诊治多次未效。特经人介绍来诊,诊见患者 身体发育较好,唯见时流浊涕,舌脉无大异。
然何以治肺可以治遗尿呢?盖肺主宣发、萧 降、通调水道,如肺气不宣,使肺气失权, 故又影响到肾的气化功能失司,肾水不摄, 膀胱的开合失司而出现遗尿。故见遗尿患儿, 多伴有鼻炎、咽炎、或易患支气管炎。
中医医案——小儿遗尿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小儿遗尿病案:王某,男,6岁。
主诉:不自觉排尿,每夜2-4次。
病史:患儿3岁时,父母发现其夜间不自觉排尿,于当地医院中药治疗,有所改善,近一年症状反复发作。
今来我院门诊就诊。
初诊:患儿体质虚弱,精神紧张,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四肢欠温,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
肾脏B超无明显异常,尿常规无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小儿遗尿辨证审机:肾气亏虚,气化失常。
治法:补中益气,温肾固涩。
补脾经200次、肺经100次、推三关200次,揉少腹(关元、气海、中极)15分钟,按揉百会20次,按揉三阴交10次,补肾经100次,揉肾俞10次,揉命门10次,擦腰骶部2分钟。
每日一次,每周5次为一疗程。
二诊:治疗1个疗程后,患儿夜尿次数明显减少,每夜1-3次,无明显不适。
继续目前治疗方案。
补脾经100次、肺经100次、推三关100次,揉少腹(关元、气海、中极)10分钟,按揉百会20次,按揉三阴交10次,补肾经100次,揉肾俞10次,揉命门10次,擦腰骶部2分钟,捏脊3-5次。
三诊:2个疗程后,患儿夜尿规律,饮食良好,二便正常。
精神状态良好,面色转为红润,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随访2个月,遗尿未犯。
按语小儿遗尿又称为尿床,多发生于3-5周岁以上小儿,睡中不自主排尿,醒后自觉。
中医学认为,人体尿液的生成及排泄多与肺、脾、肾及膀胱等脏气不固有密切关系。
肾阳不足、膀胱虚冷而失约为其根本原因,同时肺脾虚弱,不能约束水道而患遗尿。
故《灵枢经》有云:“膀胱不约为遗溺”。
本例病案运用推拿手法施于患儿特定部位的穴位,通过对机体的相应调节,达到治疗效果。
补脾经、肺经、推三关可健运脾胃,补益肺脾之虚。
按揉百会、三阴交,可以通调水道、提升温阳,以助脾胃运化。
揉少腹、揉命门、揉肾俞、补肾经、擦腰骶部等手法温补肾气,固涩下元,调和气血阴阳的运行及脏腑机体功能,使三焦的气化功能恢复正常,从而提高大脑皮层对排尿反射的敏感性,协调联系周围神经及自主神经,调节膀胱功能。
【中医偏方】小儿遗尿方集

【中医偏方】小儿遗尿方集【中医偏方】小儿遗尿方集翟德山据《中医中药秘方网》文整理编辑2013-06-29中医穴位疗法治小儿遗尿遗尿是指3岁以上小儿睡眠中以不自主排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儿科常见病,俗称“尿床”。
该病常反复发作,虽然预防后较好,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本病为肾气不足,下元虚冷或病后体弱,脾肺气虚致三焦气化不利,肺、脾、肾三经之气不固,膀胱失约而成。
少数患儿因肝经湿热,疏泄失常,火热内迫,热迫膀胱,膀胱不藏而引起。
西医学认为兴奋、惊恐、过度疲劳,或对新环境不适应而精神紧张,或缺乏照顾及训练,或膀胱容量小等原因均可导致膀胱括约肌功能失调而发生遗尿。
其中约有10%的患儿具有遗传倾向。
推拿治疗1.治疗原则该病的治疗原则为温肾固涩。
虚证辅以健脾益气,实证佐以疏肝清热。
2.基本操作(1)患儿取家长抱坐位或仰卧位:补肾水300次;用全掌摩全腹,尤以下腹部为主,约5~8分钟;按揉气海、丹田、中极、三阴交,每穴约半分钟。
(2)患儿取俯卧位:捏脊3~5遍,按揉肺俞、脾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每穴约半分钟;揉龟尾100次;擦命门、肾俞、八髎,以透热为度。
3.辨证施治(1)下元虚寒:补肾水300次,揉肾顶30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100次;用较为轻柔的手法逆时针方向摩全腹延长到10~15分钟,按揉神阙、气海、丹田、中极,每穴约半分钟;揉龟尾200次,推上七节骨100次;擦命门、肾俞、八髎,以透热为度。
(2)肺脾气虚:补肺经300次,补脾土200次,补肾水300次,按揉板门100次;按揉百会200次;逆时针方向摩腹5分钟,按揉气海、关元、丹田、足三里、三阴交,每穴约半分钟;捏脊3~5遍,按揉肺俞、脾俞、肾俞、膀胱俞,每穴约半分钟;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3)肝经郁热:补肾水300次,清肝木100次,清心火100次,清大肠经100次,清小肠经300次;按弦走搓摩30次;用食指、中指自上而下推足膀胱经100次,推三阴交100次;推涌泉100次;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中医儿科学孩子大小便失禁中医这样调理

中医儿科学孩子大小便失禁中医这样调理孩子大小便失禁是让家长颇为头疼的问题,不仅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还可能给孩子的心理带来阴影。
在中医儿科学中,对于孩子大小便失禁有着独特的调理方法。
中医认为,孩子大小便失禁的原因较为复杂。
首先,先天禀赋不足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孩子在先天发育过程中,肾气亏虚,就会影响肾对二便的固摄作用,从而导致大小便失禁。
其次,后天的调养不当也不容忽视。
比如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肥甘厚味,损伤了脾胃功能,使得脾失健运,无法正常运化水湿,水湿下注,也可能引发大小便失禁。
再者,孩子受到惊吓、情志不舒,导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同样会影响二便的正常排泄。
对于肾气亏虚引起的大小便失禁,中医调理重在补肾固涩。
可以选用一些具有补肾作用的中药,如熟地、山茱萸、山药、菟丝子、杜仲等。
熟地能够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的功效;山药能健脾补肾;菟丝子和杜仲则可以补肾阳、强筋骨。
这些中药相互配伍,可以起到补肾气、固摄二便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配合一些食疗方法,比如让孩子多吃一些核桃、黑豆、黑芝麻等具有补肾作用的食物。
脾胃虚弱导致的大小便失禁,调理的重点在于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常用的中药有白术、茯苓、党参、黄芪、薏苡仁等。
白术能健脾燥湿;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党参和黄芪可以补中益气;薏苡仁则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作用。
在饮食方面,可以给孩子多喝一些山药粥、南瓜粥等,以健脾养胃。
如果是情志因素引起的大小便失禁,中医会注重疏肝理气。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白芍、郁金、青皮等。
柴胡能疏肝解郁;白芍养血柔肝;郁金行气解郁;青皮疏肝破气。
此外,家长要注意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避免孩子过度紧张和焦虑。
除了中药调理,中医的外治法对于孩子大小便失禁也有不错的效果。
比如艾灸,通过艾灸关元、气海、肾俞、命门等穴位,可以温补肾阳、培元固本,增强肾的固摄功能。
按摩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家长可以轻轻按摩孩子的腹部,顺时针方向揉动,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功能。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遗尿症52例

4 讨 论
小儿遗 尿症 , 中医小儿 杂病 中“ 属 遗尿 ” 范畴阱 。遗尿若长期 不愈 , 致使儿童遭受精 神上的威胁 而产 生 自卑感 , 对小儿 的智 且 力、 体格发育造成影 响。 西 医学认 为 , 遗尿是 由于神经 发育 尚未成熟 , 大脑皮质或皮 质下 中枢 的功能失调 ,或为膀胱脊髓 神经 支配的兴奋性发生变 化所致[1 3。 , 少数患儿 由于器质性病变所致 , 4 如尿路感染 、 脊椎裂或 隐 f脊椎裂 、 生 尿崩症 、 糖尿病 、 癫痫等 。 一 厂 中医学认 为 , 本病病机 为先天禀赋不 足 , 下元虚寒 ; 或久病 之后 , 失于调养 , 脾气虚 , 肺 膀胱气化功能失调而致遗尿 。中医脏
5, g 乌药 3 , g 黄芪 5 , g 当归 5 , 牡蛎 5 。若 困寐不醒 , g煅 g 痰湿 内 蕴 者, 可加大石菖蒲 、 远志 、 智仁的剂量 , 益 同时 , 加用制半夏 3 , g 以 化痰浊 , 窍醒神 ; 便溏纳差 , 开 若 可加 大 白术 、 山药 的剂量 , 以健 脾和 中助运 ; 若平时性情 急躁 , 用柴胡 3 加 g以解郁 , 达气 机 。 调 治疗 1d为一个疗程 。 5 一般治疗 1 ~2个疗程后 , 评估疗效。 治疗 期 间帮助患儿树立 自信心 ,消除 自卑感 。每 E晚饭 后控制饮水 1 量, 白天不宜过度疲劳 , 临睡前 主动排尿 。
维普资讯
2 0 年 1 月第 4 卷第 2 期 07 2 5 4
・
中医 中药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 辨证治 医 疗小儿 遗尿症5例 2
李秀花 王 奇
( 吉林省蛟河市 中医院 , 吉林蛟河 1 2 0 ) 3 5 0 【 要】目的 探讨 中药治疗小儿 遗尿症 的临床疗效 。方法 5 摘 2例门诊病 人 , 为功 能性遗尿症 , 均 其中男孩 3 例 , 8 女孩 1 , 4例 均应用中药 口服治疗。结果 治愈 4 例 , 1 显效 1 , 效 1 0例 无 例。结论 中药治疗小儿遗尿症疗效满意。 【 关键词】遗尿症 ;中医药疗法 ; 肺脾气虚 , 下元虚寒 ; 辨证论治
中医辨治小儿遗尿的古往今来

中医辨治小儿遗尿的古往今来龙军颖;刘晓鹰;肖飞;裴学军【摘要】小儿之体有别于成人,形神体用皆娇弱柔嫩,遗尿之病时有发生.余思中医传承千年而不衰,故当上下求索,于古今往来间探寻其辨治小儿遗尿之道,以明求其因而知其机,通研其理法方药,以解小儿遗尿之苦.言小儿遗尿之病总不离于肾之虚,而五脏六腑皆可相关,其机乃属三焦失司而膀胱不约,其治当以补肾固本止遗为要,寒热虚实者,则随证而治.而专方成药者常有其便利之处,临证遣方用药多可加之用之.%Children are different from adults,their body and spirit are relatively weak,so frequent urination may be caused.Chinese medicine has been passed down for thousands of years,which inspired me to explore the theory of pediatric enuresis,understand its etiology and pathology,find out its treatment to relieve children suffering from enuresis.Children with enuresis is due to kidney deficiency,but also related with the internal organs,and its mechanism is that the triple burner and bladder function is not normal,its treatmen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kidney to consolidate only the kidney and essence.As for the cold and heat,deficiency and excess,it should be treated by the actual cases.And the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has its convenience,most of which can be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7(012)001【总页数】4页(P225-228)【关键词】中医;小儿遗尿;古今辨治【作者】龙军颖;刘晓鹰;肖飞;裴学军【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430016;湖北省中医院儿科,武汉,430016;健民集团儿童药物研究院,武汉,430052;健民集团儿童药物研究院,武汉,43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2;R242遗尿,古称“遗溺”,俗称“尿床”,乃指5岁及5岁以上之小儿未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反复发生之无意识排尿行为,多为每周超过一定次数,持续3月以上者[1]。
尿床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尿床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尿床在中医中被称为遗尿症,可能与脾胃虚弱、肾虚、心脾不交等因素有关。
以下是一些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1. 脾肾阳虚型:治疗重点在于温补脾肾阳气。
可以使用温补肾阳的中药方剂,如补肾益阳汤等。
2. 脾虚湿阻型:治疗重点在于健脾化湿。
可以使用健脾化湿的中药方剂,如四君子汤等。
3. 心脾不交型:治疗重点在于调和心脾。
可以使用调和心脾的中药方剂,如六君子汤等。
4. 肝郁化火型:治疗重点在于疏肝解郁。
可以使用疏肝解郁的中药方剂,如柴胡疏肝汤等。
此外,中医还可以结合针灸、推拿、气功等疗法进行治疗。
需要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建议咨询中医医生以获得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药外治法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外治法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研究进展摘要:小儿遗尿症为儿科常见疾病。
不仅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发育有着不良影响,同时也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文章对中药内服法、针灸疗法、隔物灸疗法、综合疗法等常见的中医药外治法治疗小儿遗尿进行归纳和综述,探讨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小儿遗尿;中医药外治法;文献综述遗尿在中医归属于“尿床”“遗溺”“遗尿”等范畴。
西医上遗尿又称尿床,是指 3 岁以上小儿睡中小便频繁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1]。
小儿遗尿经久不愈,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发育有着不良影响,易使孩子形成内向、敏感、胆怯、自卑心理,造成性格缺陷并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出现偏矮、偏瘦或虚胖身材。
遗尿的病程长还可能导致孩子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滑,进而影响孩子成年后的人际关系,事业发展及家庭和谐。
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有独特优势,现将中医药外治法在小儿遗尿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归纳总结如下:一、中药治疗肖春光等[[1]]自拟中药配方治疗,观察用药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4个疗程的遗尿情况及追踪患儿用药半年后,达到痊愈35例,显效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5.38%,效果显著,无明显副作用。
于焕英等[[2]]探讨遗溺汤加味对下焦虚寒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84.4%与对照组62.2%比较显著较高(P<0.05)。
观察组治疗后遗尿次数、尿量、睡眠质量症状积分显著下降,分别为(1.9±0.3)分、(1.8±0.4)分、(2.0±0.3)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与对照组28.9%比较显著较低(P<0.05)。
遗溺汤加味对下焦虚寒、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患者症状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疗效理想。
汪宗扬等[[3]]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小儿遗尿症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
照组总有效率为80.o%,治疗组为9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4]]观察桑螵蛸散合缩泉丸加减治疗小儿遗尿的疗效及分析相关疗效机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是如何辩证治疗小儿遗尿症的呢
小儿尿床也是病,如果孩子已经超过五岁,仍然不能自主控制排尿,那么很可能就是病态的表现,也就是说很可能患上了遗尿症。
中医对于儿科疾病的治疗更擅长,那么中医是如何辩证治疗小儿遗尿症的呢?
婴幼时期,由于生理上的经脉未盛、气血未充、脏腑未坚、智力未全,对排尿的自控能力较差,学龄儿童也常因白日游戏过度、精神疲劳、睡前多饮等原因,亦可偶然发生遗尿,这些都不属病态,超过3岁,特别是5岁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遗尿
肾阳不足型
[临床表现] 睡中经常遗尿:多则1夜数次,醒后方觉,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肢凉怕冷、下肢无力、腰腿酸软,智力较差,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沉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