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细胞的分离和保存技术
免疫细胞的分离和保存技术

第二节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离 1、纯淋巴细胞群的采集
原理:利用单核细胞在37℃和Ca 离子存在条件下,能主动粘附在玻璃、 塑料、尼龙毛、棉花纤维或葡聚糖凝 胶的特性,据此建立许多从单个核细 胞中除去单核细胞的方法,以获得高 纯度的淋巴细胞群。
(1)粘附贴壁法 因B细胞也有贴壁现象,因此,本 法分离的淋巴细胞群中B细胞有所 损失。
第 免疫细胞的分 二 离和保存技术
十
章
何
印
蕾
概述
临床上的各种类型的免疫缺陷、自身
免疫病以及肿瘤等疾病均可出现淋巴细胞 或淋巴亚群的数量和功能的变化。因此用 体外方法对机体具有免疫反应的外周血淋 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数目或比例以及它们所 显示的功能的强弱进行检测,是判断机体 细胞免疫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这对于临 床认识疾病、探讨其发病机制、观察病情 变化、判断预后、考核疗效和防治疾病等 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淋 T细胞:CD2、CD3、CD4、CD8、 巴 CD25等 细 胞
B细胞:CD19、CD20、CD21、 CD22、CD29等
(1)E花环沉淀法 方法:淋巴细胞+SRBC悬液→加 入分层液→T细胞形成E花环而沉 于管底→悬液中为B细胞。 (2)尼龙毛分离法 方法:淋巴细胞→通过聚酰胺纤 维管→洗脱下来的是T细胞
胞,是一种单次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 其主要成分为聚蔗糖(商品名为Ficoll ) 其密度为1.020。可将血液分成四层, 从上到下依次是:血浆、单个核细胞、 粒细胞和红细胞。
2、Percoll分层液 是一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 其主要成分为:硅胶颗粒,其原液 密度为:1.135。可将血液分成四层, 从上到下依次是:死亡细胞和血小 板、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 和红细胞。
分离小鼠骨髓中的免疫细胞的方法

分离小鼠骨髓中的免疫细胞的方法骨髓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器官,它主要负责成熟和存储多种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如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
因此,分离小鼠骨髓中的免疫细胞对于研究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生理学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分离小鼠骨髓中免疫细胞的方法。
一、实验材料准备1.小鼠骨髓2.磷酸盐缓冲盐水(PBS)3.甘露糖4. L-精氨酸血红蛋白(LymphoprepTM)离心管二、小鼠骨髓分离1.从小鼠胫骨和股骨中分离骨髓。
用PBS冲洗骨髓,使之保持湿润。
2.将骨髓加入含有10%甘露糖的PBS中,制成单细胞悬浮液。
3.将单细胞悬浮液缓慢地加入L-精氨酸血红蛋白离心管中。
4.用Lymphoprep离心管离心,离心条件为800 g,20分钟,室温。
三、免疫细胞的分离1.离心完成后,可以看到在离心管中分层形成了三明显的界面。
上层是血浆,中层是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粒细胞,下层是红细胞。
2.使用移液管沿着离心管壁缓慢吸取中层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粒细胞,并将其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
3.加入PBS冲洗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粒细胞,使之保持湿润。
4.用PBS洗涤细胞三次,以去除离心试剂和其他污染物。
5.将细胞转移到培养皿中,并采用适当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和分离。
四、实验注意事项1.在进行分离实验时,应尽量避免产生气泡,以免对细胞的分离和纯度产生影响。
2.离心时,离心管应该尽量垂直摆放,避免出现倾斜,以免影响细胞的分层。
3.分层完成后,移液管在取出上层血浆时,应尽量避开中层的细胞,以免受到污染。
五、实验结果通过上述方法分离得到的小鼠骨髓中的免疫细胞,其纯度高,可以用于继续进行免疫学、细胞生物学方面的实验研究。
六、结论分离小鼠骨髓中的免疫细胞是一个重要的实验技术,可以为后续的免疫学研究提供重要的细胞材料。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一个步骤,以确保分离得到的免疫细胞的纯度和活力。
同时,也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对实验材料和人员产生伤害。
免疫学研究中的免疫细胞分离和纯化技术

免疫学研究中的免疫细胞分离和纯化技术免疫学研究是现代生物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人类和动物身体对各种病原微生物、异物和肿瘤细胞的防御反应。
在免疫系统中,免疫细胞是起关键作用的细胞类型。
它们能够识别和灭杀感染体和变异细胞,调节和模拟免疫反应,从而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
因此,为了更好地研究免疫学的各个方面,对免疫细胞进行有效的分离和纯化是非常重要的。
免疫细胞的分离和纯化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梯度离心分离法梯度离心分离法是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免疫细胞的方法。
具体步骤是将单个样品分离成不同的浓度梯度,并将样品均匀地添加在内层管子上,然后进行离心分离。
通过分析分离后的离心上清液中各种细胞类型的分布情况,可得到高纯度的特定免疫细胞。
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操作简单等优点。
二、单克隆抗体柱纯化法单克隆抗体柱纯化法是使用和特定抗体相结合的高亲和性蛋白质固相柱进行免疫细胞分离和纯化的方法。
该方法是将单个样品进行混合,将混合物通过配对的特定抗体柱,将目标细胞捕获和结合。
然后用缓冲液除去不结合的细胞,然后逐步提高pH、浓度等条件进行脱附和纯化。
该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特定细胞的纯度,但需要对抗体进行结合实验,需要一些特殊的仪器和设备。
三、磁珠分离法磁珠分离法是将磁性珠子通过表面结合蛋白并与目标细胞结合的方法实现免疫细胞的分离和纯化的方法。
目前,该方法是免疫学研究分离和纯化细胞的主要方法之一。
该方法具有结合力强、纯度高、高通量、实时观察和可重复等特点。
然而,现有产品价格较高,因此利用磁珠结合留存的免疫抗体分子,促进自主磁珠制备已成为热门技术研究领域。
四、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使用单胞悬液通过免疫表型分析和单细胞相关性分析的方法。
该技术是通过将免疫细胞进行标记,然后将其通过流式细胞术仪器进行检测和分析,以实现细胞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流式细胞术是高分析刻度,可以分析更多的样品、更少的细胞、更少的步骤,同时也能够研究细胞的表面和内部组成,测定分析数据的精确性高,检测的速度快等多种优点。
临床免疫学检验-第十三章细胞免疫学技术

Ficoll分离法
聚蔗糖-泛影葡胺分层液的制备
6%聚蔗糖溶液 (Ficoll溶液)密度1.020
34%泛影葡胺溶液 (Hypaque溶液)密度1.2
酸性磷酸酶测定 非特异性酶的测定
巨噬细胞功能检测
炭粒廓清试验
正常小鼠肝中枯否细胞可吞噬清除90% 炭粒,脾巨噬细胞约吞噬清除10%炭粒。据 此给小鼠定量静脉注射印度墨汁(炭粒悬液), 间隔一定时间反复取静脉血,测定血中炭粒 的浓度,根据血流中炭粒被廓清的速度,判 断巨噬细胞的功能。
吞噬功能检测
鸡RBC
l液 密度1.135
细胞混悬液
高速离心 密
度
6小时
梯 度
低速离心 密 度 梯 度
死细胞残片和血小板 富含单核细胞的组分
富含淋巴细胞的组分 红细胞与粒细胞组分
淋巴细胞亚群的分离
T细胞和B细胞的分离
E花环分离法 尼龙棉分离法
E花环分离法
E受体
T
SRBC
B
E花环 T
离心
B
E花环
聚蔗糖-泛影
形成溶血空斑
可以检测致敏红细胞的各种抗原所对应的抗体,临 床应用比较广泛
反向空斑形成试验
反应物: 琼脂凝胶
SPA致敏的SRBC B细胞 补体 抗Ig抗体
形成溶血空斑
体外检测人类Ig分泌细胞的方法,与抗体的特异性 无关
酶联免疫斑点法
反应物:
包被在固相载体上的抗原 B细胞 酶标二抗
加底物显色
计数斑点形成细胞
免疫细胞的分离和保存技术

免疫细胞的分离和保存技术用体外方法对机体各种具有免疫反应的细胞分别作鉴定、计数和功能测定,是观察机体免疫状态的一种重要手段。
为此,须将各种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从血液或脏器中分离出来。
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
由于检测的目的和方法有同,分离细胞的需求和技术也异。
有的仅需分离白细胞,有的则需分离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cell),其中含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monocyte),有的则需分离T细胞和B细胞以及其亚群。
分离细胞选用的方法应力求简便可行,并能获得高纯度、高获得率、高活力的细胞。
现用分离细胞群的原则,一是根据各类细胞的大小、沉降率、粘附和吞噬能力加以组分,另一则按照各类细胞的表面标志,包括细胞表面的抗原和受体加以选择性分离。
一、白细胞的分离(一)血液中红细胞与白细胞比例约600~1000:1,两者的比重不同其沉降速度亦异,通常用两种方法加以分离。
本法是利用血细胞自然沉降率的分离法,采集血液后应及时抗凝,通常选用肝素抗凝法。
肝素能阻止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而防止血液凝固。
操作原则是将含抗凝血的试管直立静置室温30~60min 后,血液分成明显三层,上层为淡黄色血浆,底层为红细胞,紧贴红细胞层上面的灰白层为白细胞,轻轻吸取即得富含白细胞的细胞群,离心洗涤后加入少量蒸馏水或含氯化铵的Gey溶液,经短时间的低渗处理,使红细胞裂解,经过反复洗涤可得纯度较高的白细胞悬液。
(二)聚合物加速沉淀法本法是利用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如明胶、右旋糖酐、聚乙烯吡喀烷酮(polyvinylpyrolidone,PVP)等使红细胞凝集成串,加速红细胞沉降,使之与白细胞分离。
本法的细胞获得率比自然沉降法高。
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其体积、形态和密度与其他细胞不同,红细胞和多核白细胞密度较大,为1.090左右,而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密度为1.075~1.090,血小板为1.030~1.035。
免疫细胞分离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分纯(purificcation)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主含淋巴细胞, 但混有 单核细胞、粒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淋巴细胞的分纯: (一)红细胞的去除(0.83%氯化铵、蒸馏水) (二)血小板的去除(离心、洗涤) (三)单核、粒细胞的去除(黏附去除,羰基铁粉吞噬) (四)淋巴细胞亚群的分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正选(positive selection)法: 磁珠结合的细胞就是所要分离获得的细胞
负选(negtive selection)法: 磁珠结合不需要的细胞,游离于上清液的细胞为所需细胞
一般而言,负选法比正选法的磁珠用量大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评价(evalution):
Lymphocytes + sRBC , centrifugation----T lympho-cytes(底) / B lympho-cytes(界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2、黏着性(理化): B淋巴细胞易黏附聚酰胺纤维(尼龙纤维)表面,而T淋巴细胞则不易附 着~
(例)尼龙棉柱分离 — 直接流出的是T淋巴细胞。 3、免疫学:用特异性抗体并使其固相化,捕获具特定膜抗原的细胞~ (例)1、亲和板结合分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Precipitation of E rosette
Erythrocyte Rosette forming cell; ERFC The sueface of T lymphocyte contains the receptor (CD2) of sheep erythrocyte ,which is called E receptor for short . T lympho-cytes can form E rosette with sheep erythro-cytes by its E receptor.
免疫细胞存储的操作流程

免疫细胞存储的操作流程引言:免疫细胞存储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医学技术,它可以帮助人们保存和利用免疫细胞以进行免疫治疗。
本文将介绍免疫细胞存储的操作流程,包括细胞采集、处理、贮存和使用等环节。
一、细胞采集1. 选择合适的采集源:免疫细胞可以从多个来源采集,包括外周血、骨髓、脐血等。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采集源很关键。
2. 采集方法:根据采集源的不同,采用相应的采集方法。
例如,外周血可以通过静脉抽血,骨髓可以通过穿刺抽取,脐血可以通过脐带剪断后采集。
3. 采集样本处理:采集的细胞样本需要尽快处理,以避免细胞失活或受污染。
通常,采集后的样本会被送往实验室进行下一步处理。
二、细胞处理1. 细胞分离:采集到的样本中可能存在其他细胞或物质,需要进行细胞分离。
可以通过离心、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将目标细胞分离出来。
2. 细胞富集:为了提高目标细胞的纯度和浓度,可以采用细胞富集技术,如磁珠富集、流式细胞术等。
3. 细胞检测:对处理后的细胞进行质量控制,确保细胞的存活率和纯度达到要求。
可以使用细胞计数仪、细胞培养等方法进行检测。
三、细胞贮存1. 冷冻保存:为了延长细胞的存活时间,通常会选择冷冻保存。
将处理后的细胞用特定的冷冻液冷冻保存,以确保细胞在低温下保持稳定。
2. 冷冻管标识:为了方便细胞的识别和管理,冷冻管需要进行标识。
可以使用标签或条码等方式标记细胞的相关信息,如样本编号、采集日期等。
3. 贮存条件:细胞贮存需要在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通常选择液氮罐或液氮制冷器进行贮存。
同时,注意避免细胞受到震动或其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
四、细胞使用1. 细胞解冻:在使用前,需要将冷冻的细胞解冻。
解冻的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避免细胞受损。
2. 细胞培养:解冻后的细胞需要进行培养,以促进其生长和增殖。
通常使用适当的培养基和条件进行培养。
3. 细胞应用:培养后的细胞可以用于免疫治疗、疫苗制备等领域。
根据具体需求,细胞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应用。
免疫细胞存储资质

免疫细胞存储资质免疫细胞存储是指将个体的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进行保存,以备将来应用于治疗或研究。
免疫细胞存储资质是指该实验室或机构具备进行免疫细胞存储的能力和资质。
下面将对免疫细胞存储资质进行详细介绍。
一、免疫细胞存储的重要性随着生物医学研究的发展,免疫细胞治疗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疾病治疗方法。
免疫细胞存储可以保留个体的免疫细胞,使得这些细胞在将来可以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疾病。
因此,具备免疫细胞存储资质的实验室或机构对于促进医学研究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二、免疫细胞存储资质的要求1. 实验室或机构应具备相关的人员和设备,能够完成免疫细胞的采集、分离、保存等工作。
2. 实验室或机构应具备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技术标准,确保免疫细胞的质量和安全性。
3. 实验室或机构应具备规范的数据管理和样品追踪系统,确保免疫细胞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
4. 实验室或机构应具备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免疫细胞的保存和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交叉感染或其他安全风险。
三、免疫细胞存储资质的申请和认证1. 实验室或机构需要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申请免疫细胞存储资质。
2. 相关部门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
3. 审核通过后,实验室或机构将获得免疫细胞存储资质的认证。
四、免疫细胞存储资质的应用1. 免疫细胞存储资质的实验室或机构可以接受个体的免疫细胞样本,进行存储和管理。
2. 存储的免疫细胞可以应用于个体的免疫细胞治疗,如CAR-T细胞治疗、细胞免疫疗法等。
3. 存储的免疫细胞也可以用于科学研究,推动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五、免疫细胞存储资质的意义和前景1. 具备免疫细胞存储资质的实验室或机构可以为疾病治疗提供可靠的免疫细胞资源,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和机会。
2. 免疫细胞存储资质的认证标志着实验室或机构具备了一定的技术能力和安全保障,有助于提升其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和声誉。
3. 随着免疫细胞治疗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免疫细胞存储资质的需求也会逐渐增加,具备该资质的实验室或机构将有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细胞的分离和保存技术用体外方法对机体各种具有免疫反应的细胞分别作鉴定、计数和功能测定,是观察机体免疫状态的一种重要手段。
为此,须将各种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从血液或脏器中分离出来。
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
由于检测的目的和方法有同,分离细胞的需求和技术也异。
有的仅需分离白细胞,有的则需分离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cell),其中含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monocyte),有的则需分离T细胞和B细胞以及其亚群。
分离细胞选用的方法应力求简便可行,并能获得高纯度、高获得率、高活力的细胞。
现用分离细胞群的原则,一是根据各类细胞的大小、沉降率、粘附和吞噬能力加以组分,另一则按照各类细胞的表面标志,包括细胞表面的抗原和受体加以选择性分离。
一、白细胞的分离(一)血液中红细胞与白细胞比例约600~1000:1,两者的比重不同其沉降速度亦异,通常用两种方法加以分离。
本法是利用血细胞自然沉降率的分离法,采集血液后应及时抗凝,通常选用肝素抗凝法。
肝素能阻止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而防止血液凝固。
操作原则是将含抗凝血的试管直立静置室温30~60min 后,血液分成明显三层,上层为淡黄色血浆,底层为红细胞,紧贴红细胞层上面的灰白层为白细胞,轻轻吸取即得富含白细胞的细胞群,离心洗涤后加入少量蒸馏水或含氯化铵的Gey溶液,经短时间的低渗处理,使红细胞裂解,经过反复洗涤可得纯度较高的白细胞悬液。
(二)聚合物加速沉淀法本法是利用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如明胶、右旋糖酐、聚乙烯吡喀烷酮(polyvinylpyrolidone,PVP)等使红细胞凝集成串,加速红细胞沉降,使之与白细胞分离。
本法的细胞获得率比自然沉降法高。
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其体积、形态和密度与其他细胞不同,红细胞和多核白细胞密度较大,为1.090左右,而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密度为 1.075~1.090,血小板为 1.030~1.035。
为此利用一种密度介于1.075~1.092之间而近于等渗的溶液(分层液)做密度梯度离心,使一定密度的细胞按相应密度梯度分布,从而将各种血细胞加以分离。
常用的分层液有Ficoll 和Percoll两种。
(一)Ficoll分层液法主要用于分离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是一种单次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
聚蔗糖-泛影葡胺是一种较理想的细胞分层液,其主要成分是一种合成的蔗糖聚合物称聚蔗糖(商品名为Ficoll),分子量为40kD,具有高密度、低渗透压、无毒性的特点。
高浓度的Ficoll溶液粘性高,易使细胞聚集,故通常使用60g/L的低浓度溶液,密度为1.020,添加比重为1.200的泛影葡胺(urografin)以增加密度。
国外常用商品Isopaque或Hypaque,故又称Ficoll-Hypaque分层液,将适量340g/L泛影葡胺加入Ficoll溶液中即可配制成密度合适分层液。
分离人外周淋巴细胞以密度为1.077±0.001的分层液最佳,因为人的红细胞密度为1.093,粒细胞密度为1.092,单个核细胞在1.076~1.090之间。
而不同动物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对分离液的密度要求各不相同,如小鼠为1.088,马为1.090。
分离时先将分层液置试管底层,然后将肝素化全血以Hanks液或PBS液作适当稀释后,轻轻叠加在分层液上面,使两者形成一个清晰的界面。
水平式离心后,离心管中会出现几个不同层次的液体和细胞带(图20-1)。
红细胞和粒细胞密度大于分层液,同时因红细胞遇到Ficoll而凝集成串钱状而沉积于管底。
血小板则因密度小而悬浮于血浆中,唯有与分层液密度相当的单个核细胞密集在血浆层和分层液的界面中,呈白膜状,吸取该层细胞递经洗涤高心重悬。
本法分离单个核细胞纯度可达95%,淋巴细胞约占90%~95%,细胞获得率可达80%以上,其高低与室温有关,超过25℃时会影响细胞获得率。
(二)Percoll分层液法这是一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
Percoll是一种经聚乙烯吡喀烷酮(PVP)处理的硅胶颗粒,对细胞无毒性。
利用Percoll液经高速离心后形成一个连续密度梯度的原理,将密度不等的细胞分离纯化。
用Percoll原液(密度1.135)与约等量双离子强度的磷酸缓冲液均匀混合,高速离心后,使分层液形成一个从管底到液面密度逐渐递减的连续密度梯度,再将已制备的单个核细胞悬液轻轻叠加在液面上,低速离心后,便得四个细胞层。
表层为死细胞残片和血小板,底层为粒细胞和红细胞,中间有两层,上层富含单个核细胞(75%),下层富含淋巴细胞(98%)(图-2)。
该法是纯化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一各较好的方法,但操作流程较长,手续较多。
图-2 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中各细胞成分的分布示意图三、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离为研究免疫细胞的功能,常需高纯度的淋巴细胞或其亚群,分离方法介绍如下。
(一)、纯淋巴细胞群的采集通常利用单核细胞在37℃和Ca2+存在条件下,能主动粘附在玻璃、塑料、尼龙毛、棉花纤维或葡聚糖凝胶的特性,据此建立许多从单个核细胞悬液中去除单核细胞的方法,藉以获得高纯度的淋巴细胞群。
(1)粘附贴壁法将已制备的单个核细胞悬液倾于玻璃或塑料平皿或扁平小瓶中,移至37℃温箱静置1h左右,单核细胞和粒细胞均贴于平皿壁上,而未贴壁的非粘附细胞几乎为纯淋巴细胞,继用橡皮刮下贴壁的细胞即为纯单核细胞群。
因B细胞也有贴壁现象,用本法分离的淋巴细胞群中B细胞有所损失。
(2)吸附柱过滤法将单个核细胞悬液注入装有玻璃纤维或葡聚糖凝胶SephadexG10的柱层中,凡有粘附能力的细胞绝大部分被吸附而粘滞在柱层中,从柱上洗脱下来的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
此法简单易行,对细胞极少损害。
(3)磁铁吸引法利用单核细胞具有吞噬的特性,在单个核细胞悬液中加直径为3μm的羰基铁颗粒,置37℃温箱短时旋转摇动,待单核细胞充分吞噬羰基铁颗粒后,用磁铁将细胞吸至管底,上层液中含较纯的淋巴细胞。
(二)、淋巴细胞亚群的分离分离相当纯化的淋巴细胞亚群是细胞免疫检验的基本技术。
其原则是根据相应细胞的特性和不同的标志加以选择性纯化。
凡根据细胞的特性和标志选择纯化所需细胞的方法是阳性选择法;而选择性去除不要的细胞,仅留下所需的细胞是为阴性选择。
常用以下几种方法:(1)E花环沉降法本法是将淋巴细胞与一定比例的绵羊红细胞混合,待淋巴细胞形成E花环后,继用淋巴细胞分层液分离细胞。
浮悬在分层界面而不形成E花环的群则富含B细胞,而沉降在管底的形成E花环的细胞用低渗法处理,使围绕细胞周围的绵羊红细胞快速裂解,则获得纯的T细胞。
(2)尼龙毛分离法本法利用B细胞和单核细胞具有易粘附于尼龙纤维表面的特性,可将T和B细胞分开。
操作原则是取松散而经过处理的尼龙毛(聚酰胺纤维),均匀充填在径5~6nm的聚乙烯塑料管(饮料管即可),经Hanks液浸透保温,将单个核细胞悬液加入柱,放37温箱静置1~2h。
用预温的含10%~20%小牛血清培养液灌洗,洗脱液含有非粘附的T细胞,重复灌洗几次以除去管残留的T细胞。
再用冷或温培养液边冲边洗边挤压塑料管,此时洗脱液富含B细胞。
如此得到的T细胞纯度在90%以上,B细胞纯度可达80%。
(3)亲和板结合分离法利用亲和层析法分离淋巴细胞亚群,其原理是各种淋巴细胞亚群具有不同的抗原性,将相应抗体结合于塑料平板上,继加细胞悬液,凡抗原阳性的细胞则与相应抗体结合,抗原阴性的细胞可从未吸附的细胞悬液中获取(图-3)。
同样若用特异性抗原交联在塑料板上,则可分离得具有特异抗原受体的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受体与特异抗原或抗体接触,可引起细胞激活,因此,凡欲去除细胞悬液某一细胞亚群时,本法更适用。
如要分离CD4+或CD8+细胞,则可用抗CD4或CD8单克隆抗体吸附。
用抗Ig抗体则可分离B细胞。
同样,用活化的C3包被,可分离出有C3受体的细胞。
图-3 亲和分离法图解(4)荧光激活细胞分离仪分离法荧光激活细胞分离仪(fluorescenceactivatedcellsorter,FACS)主要由4部分组成:①细胞流动系统及气压流速控制系统,②激光系统,③检测与讯号处理系统,④细胞分选系统。
其主要原理是细胞经荧光染色后,通过高速流动系统,细胞排成单行,逐个流经检测区进行测定。
当细胞从流动室喷嘴处流出时,超声振荡搅动液流,使液流断裂成一连串的均匀小滴(40000个/s),每小滴最多含一个细胞(其中只有百分之几的液滴中含细胞),细胞经激光束照射产生荧光和散射光,由光电倍增管接收,转换成脉冲信号,数据经电脑处理,分辨细胞的类型。
如识别的是预计所需的细胞时(如T细胞、B细胞要其亚群),在细胞样品流断裂成小滴时,使液滴瞬即感应阳电荷、阴电荷或不带电荷,使所需的细胞在电场偏转下进入不同的收集管(图-4)。
用FACS分离细胞准确快速,能保持细胞活力,并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但仪器昂贵,极少用于常规,而多数仅作为研究的手段。
图-4 荧光激活细胞分离仪简图四、吞噬细胞的分离和收集人外周血中单核-巨噬细胞可通过Pe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获取,但数量较少,用血量多。
用斑蝥敷贴法可从人体组织液中获取较纯的巨噬细胞,不需作进一步体外分离,细胞量损失较少。
该法是用滤纸蘸取10%中药斑蝥酒精浸出液,贴敷在臂侧皮肤表面,4~5h后皮肤局部充血,48h后局部形成水疱,吸取疱中的组织液,含巨噬细胞。
但此法对病人皮肤有一定损伤,有时可引起局部感染,应慎用。
欲获取小鼠、大鼠、豚鼠等小动物的巨噬细胞,可经腹腔注入少许石蜡油,3~4天后冲洗出腹腔渗出液,所得细胞悬液中70%~80%为巨噬细胞。
五、淋巴细胞的保存和活力测定(一)、分离细胞的保存在某些情况下,分离所得细胞需要加以保存,否则活力迅速下降,甚至死亡。
(1)短期保存技术将分离到的细胞用适量含10%~20%灭活小牛血清的Hanks、Tc-199、RPMI1640或其他培养液稀释重悬。
所用培养液要求等渗,具缓冲作用,并对细胞无毒性。
通常置4℃保存较好,可减低细胞代活动。
要注意不要迅速改变细胞所处的温度,以免造成细胞“温度”休克。
(2)长期冷冻保存技术利用液氮深低温(-196℃)环境保存细胞,是当前世界上通用的细胞长期保存技术。
其原理在于深低温环境可中断细胞的代,但在降温过程由于冰晶的形成和渗透压的改变均可导致细胞的损伤和部分死亡,所以在冷冻过程中一定要加用冷冻保护剂,常用的保护剂为二甲亚砜(dimethylsulfoxide,DMSO)。
冷冻时的降温速度和细胞解冻时的升温速度对细胞活力的保存有很大影响。
条件合适时,冻存细胞一旦复,恢复37℃培养,其形态和代活动均可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