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鄂尔多斯境内大中桥统计及鄂尔多斯市交通概况
鄂尔多斯铁路概况介绍

鄂尔多斯铁路介绍鄂尔多斯地区铁路网建设最终将形成“三横四纵”格局,外运通道和集疏运系统的建设全部围绕这一基本格局展开。
“三横四纵”格局具体为:一横:大同—准格尔—东胜—乌海铁路二横:朔州—红进塔—新街—嘎鲁图—新上海庙铁路三横:何家塔—大塔—大滩—巴拉贡铁路一纵:包头—神木和包头—西安铁路二纵:呼和浩特—准格尔旗(周家湾)—大饭铺—马栅铁路三纵:乌拉山—塔然高勒—浩勒报吉—嘎鲁图—靖边铁路四纵:蒙西—三北羊场—新上海庙铁路全市已建成铁路14条(包兰、包神、大准、准东、呼准、东乌、三新、蒙西工业园专线、酸刺沟煤矿专线、乌审召生态化工园区专线、点南支线、包西、南部铁路新街至大牛地段、神华棋盘井专线),通车全口径总里程为1543.8km,市境内里程1171.8km,,基本形成了京包、包兰线围绕周边,大准、准东、东乌铁路横穿东西,包神、包西铁路纵贯南北的铁路十字型主骨架。
目前,全市在建铁路项目有12个,即包西铁路站房工程、准朔铁路、南部铁路、沿河铁路、巴准铁路、准神铁路、准东铁路一期重车线、大准铁路点岱沟至二道河段增二线、呼准周家湾至托克托段二线、高头窑至关碾房支线、铜匠川专线、塔然高勒至韩家村专线,建设里程1165km。
2010年全市铁路客运量为89.2万人,比上年下降0.4%;客运周转量9390万人公里;货运量达20941×104t,比上年增长13.5%;货运周转量294.6×108tkm。
既有通道:(一)包神、呼准—京包铁路通过包神铁路(向北)、呼准铁路发送货物至京包铁路在集宁站通过集通线发至东北,在大同站通过大秦线发至秦皇岛,还有部分通过京包铁路发送至河北、北京、天津等沿线地区。
2010年包神线向北运量为4372万吨,呼准线运量为1376万吨,即2010年我市通过铁路集运至京包线外运量为5748万吨。
目前运力已饱和。
(二)大准铁路准东铁路运量及薛家湾地区煤炭通过大准铁路发送至大同站通过大秦线外运,2010年大准线运量为7129万吨。
(完整版)桥梁勘察报告

1 概述1.1工程概况随着鄂尔多斯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鄂尔多斯市成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成为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区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为继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原工业发展中总量小、增长粗放、发展缓慢、污染严重、科技含量较低等问题,鄂尔多斯市市委市政府提出建立东胜区机械装备业制造基地,以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六个高”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推进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构筑产业集群,开创工业化发展的新局面。
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位于东胜区罕台镇境内,场地内地势较为平缓,略呈缓坡状起伏。
距康巴什新区9km,东距210国道0.7km,南距青春山50万伏变电站2.8km,西至补洞沟河沿,北至打坝渠,面积约为25km2。
本次实施的基础设施包括产业区内道路、场平、供水、供热、供电、供气、排污及处理、排水(雨水)、通信、弱电、绿化等项目。
拟建桥梁位于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内,为该工程的子项之一。
四座桥梁横跨区内唯一季节性雨水冲沟——补洞沟,连接补洞沟两岸待建道路。
受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经济贸易局委托,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了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机械装备业制造基地项目补洞沟桥梁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根据设计要求,本次勘察分两个阶段进行。
初步勘察野外工作开始于2007年11月14日,结束于2007年12月4日,历时21天,对拟建补洞沟1桥、2桥、3桥及4桥进行初步岩土工程勘察;2008年3月6日,建设单位委托我单位对本工程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拟建补洞沟4桥由于桥位更改,不在本次详细勘察任务之列,故我院对补洞沟1~3号桥进行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为保证成果资料的完整性与统一性,满足设计部门的使用要求与方便,我院综合初步勘察与详细勘察成果,编制本报告书。
1.2勘察目的与任务根据拟建工程方案设计及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按照《市政工程勘察规范》,拟建场地为Ⅱ类,拟建桥梁为中桥;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确定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鄂尔多斯各区县基本情况介绍

鄂尔多斯各区县基本情况介绍:一、东胜区:位于鄂尔多斯市中东部,总面积2 200平方公里,辖6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
2009年,常住人口达到44.4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1.29万人,城镇化率93.0%。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25.31万人,增长1.9%。
其中,男性人口12.71万人,女性人口12.60万人;非农业人口17.41万人,农业人口7.9万人。
东胜区经济发展水平位居自治区前列,实力雄厚,势头强劲,与首府呼和浩特、钢城包头构成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金三角”,经济实力始终保持在自治区101个旗县(区)前列。
近年来,东胜区经济总量实现了较快增长。
据初步核算,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07.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0.5%。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 达到117454元,比上年增加了22097元。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0亿元,增长0.1%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00.47亿元,增长14.5% ;第三产业增加值304.83亿元,增长24.7%。
一、二、三产业比为0.4:39.5:60.1,产业结构比例更加合理。
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大关。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03.74亿元,同比增长39.2%。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26元,增长12.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943元,增长9.7%。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21014元,同比增长10.2%。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迅猛。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0.53亿元,比上年增长75.1%。
二、达拉特旗达拉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黄河南岸,北与包头市隔河相望,是鄂尔多斯市的北大门。
全旗总面积8200平方公里,辖8个苏木镇,总人口34万。
男性184121人,女性160014人,人口密度40.7人/平方公里。
有蒙、藏、满、回、壮、达斡尔等1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2872人,占全旗总人口的3.86%。
鄂尔多斯道路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

鄂尔多斯道路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市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其能源产业、工业、服务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市政工程和道路建设也需要不断提高以适应经济的发展。
本文在研究鄂尔多斯道路规划和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鄂尔多斯道路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鄂尔多斯;道路规划;问题1.鄂尔多斯基本情况鄂尔多斯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经济体,是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率先发展区域。
全市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94.95万人(2010年)。
改革开放30年来,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实现了巨大的飞跃。
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46亿元,到2007年的1148.71亿元,增长了将近332倍。
而“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地区生产总值相继跨越过1000亿元、2000亿元大关,2010年达到2643亿元,5年累计创造地区生产总值849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2倍,年均增长23.4%;人均GDP由4600美元增加到20800美元,是全国人均的4.8倍,超过香港成为全国第一;2011年,生产总值达到2580亿元,位列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位。
2.鄂尔多斯道路建设和规划2.1鄂尔多斯的道路建设现状鄂尔多斯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其交通和市区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2006年到2010年五年时间内,鄂尔多斯市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总投资430 亿元。
新改建公路892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26公里,一级公路374公里,二级公路729公里,三级公路659公里,四级公路6738公里)。
截止2011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1750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8公里,一级公路395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到3026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17%,油路、水泥路7475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42%;),全市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土地拥有公路20.1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108公里。
2010年末公路里程达到16961公里,年客运量达到2095万人,旅客周转量达到289554万人公里,货运量达到23450万吨,货运周转量达到4367811万吨公里。
鄂尔多斯市交通管理

鄂尔多斯市交通管理鄂尔多斯市交通管理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鄂尔多斯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城市,其交通管理问题在市域内、与周边城市之间或者与内蒙古其他地区之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对鄂尔多斯市的交通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鄂尔多斯市的交通发展提供参考。
二、鄂尔多斯市的交通概况1.鄂尔多斯市的基本交通情况鄂尔多斯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城市,市区内交通道路网比较完善,主要以环城公路、城市快速路和主要城市道路为主体,连接市内的各个地区。
目前,市区内主要的交通工具包括公交车、私家车、出租车以及自行车等等。
2.鄂尔多斯市的公共交通现状鄂尔多斯市的公共交通主要以公交车为主,在市区内主要采用单向循环线路或双向直线线路的方式进行,公交路线相关的信息则可以在总站的客运站点处进行查询。
同时,本市公共交通也相对较为便利,对于市民来说,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依旧是首选。
3.鄂尔多斯市的交通拥堵情况在日常的交通中,鄂尔多斯市也存在着交通拥堵的问题,但是相比于其他一线城市而言,整体的交通拥堵问题相对较小。
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拥堵问题也随之加重,特别是在特定时间段或者特定区域内,交通堵塞现象比较常见。
三、鄂尔多斯市的交通管理难点分析1. 交通违法行为多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中交通违法行为也日益增多,尽管交警部门已经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打击和整治,但是交通违法行为仍然屡禁不止。
因此,提高市场化信息公示能力和建设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多项工程,可以有效防范和查处交通违法行为。
2. 人员防护意识薄弱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环境建设和交通安全密切相关。
在前期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人员出行的安全因素,提高市民自我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措施,从而更好地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
3. 市区内旅游车辆多作为一个旅游城市,除了市内的自驾游车辆之外,市区内还有很多旅游车辆会开行,这些旅游车辆在市区内的行驶既会影响到市民的出行,同时也会带来交通拥堵甚至交通安全隐患。
鄂尔多斯市人口、经济概况

鄂尔多斯市社会经济特征(1)鄂尔多斯市1)行政区划、面积、人口及产值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东、南、西与晋、陕、宁接壤,北和东北与包头市和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隔河相望,东西长约400 公里,南北宽约340 公里,土地面积86752 平方公里,下辖东胜区、康巴什新区、达拉特旗、伊金霍洛旗、杭锦旗、准格尔旗、乌审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7 旗2 区。
鄂尔多斯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域内居住生活着蒙古、汉、满、回、藏、苗、黎、达斡尔、土家、朝鲜等41个民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鄂尔多斯市常住人口为215.4万人,其中,汉族人口192.4万,占89.3%,蒙古族人口20.8万,占9.7%,其他少数民族人口2.1万,占1%;城镇人口166.8万,占77.5%,乡村人口48.6万,占22.5%。
2021年,鄂尔多斯市地区生产总值4715.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3.43:58.04:38.53。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72686 万元,是内蒙古自治区的 2.55 倍。
2)资源分布及开发情况①矿产资源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富集,拥有各类矿藏50 多种。
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地下埋藏有古生代石炭二叠纪煤田和中生代侏罗纪煤田;含煤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80%;煤炭资源分布呈东西一线。
煤炭预测总储量7630 亿吨,素有“地下煤海”之称,已探明储量1496 亿吨,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全区的二分之一,被中外专家公认为是世界上罕见的“精煤”。
煤炭资源量大质优,分布广泛。
东、西部可发展炼焦、建材和化工等综合企业,中部可发展电力、气化、化肥和粉煤成型等综合利用企业;南部区发展水煤浆、活性炭等新产品加工企业和出口精煤。
煤种较齐全,有褐煤、长焰煤、不粘结煤、弱粘结煤、气煤、肥煤和焦煤等种。
全市集中了全国大部分优质动力煤,占全国优质动力煤保有储量的80%左右。
多年来,鄂尔多斯煤持续稳步发展和不断创新转型,硕果累累。
第一部分 鄂尔多斯市简介

新城康巴什第一部分康巴什·简介鄂尔多斯市简介鄂尔多斯(蒙古语,汉意为众多的宫殿)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被黄河环绕,西、南以长城为界,与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山西省毗邻。
全市辖7旗1区,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62.5万,其中蒙古族18.3万。
市府所在地康巴什新区,是鄂尔多斯市新的政治、文化中心。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萨拉乌苏文化、青铜文化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长眠于此。
民族文化厚重深远,蒙古族三大史诗中的《蒙古源流》、《蒙古黄金史》两部诞生于此,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成吉思汗祭祀、鄂尔多斯婚礼进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鄂尔多斯资源富集,拥有各类矿藏50多种,其中煤炭探明储量1617亿吨,占内蒙古自治区的1/2、全国的1/6;天然气探明储量8000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3多,国内最大的世界级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坐落在境内。
天然碱、食盐、芒硝、石膏、石灰石、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极为丰富,阿尔巴斯白山羊绒被称为“纤维宝石”和“软黄金”。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以来,鄂尔多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经济总量由小到大、发展布局由乱到治、产业层次由低到高、增长方式由粗放到集约的历史性转变,被中央确定为改革开放30年全国18个典型地区之一,被中财办确定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型城市加以总结宣传。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61亿元,总量进入全国地级市第21位,人均GDP跃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
近年来,先后取得中国最具创新城市50强、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安全城市等殊荣,目前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
当前,鄂尔多斯同全国一样,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进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
市委、市政府正在深入实施“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和“城乡统筹、集约发展”两大战略,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在科学利用资源、保护节约资源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文化、科技、电子等产业。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

鄂尔多斯市基本情况: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被黄河环绕,属黄河上中游地区,黄河境内流长728公里。
南以长城为界,与山西、陕西接壤,西与宁夏自治区毗邻。
鄂尔多斯市与黄河北岸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又形成了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金三角”。
鄂尔多斯是蒙古语,汉意为众多的宫殿。
全市辖东胜区、达拉特旗、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乌审旗、杭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7旗1区,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9万,其中蒙古族16.8万。
鄂尔多斯资源丰富。
经济发展主要依靠4大产业“羊煤土气”中,羊指的是阿尔巴斯白山羊绒,以纤维细长著称于世,享有纤维钻石、软黄金之称。
煤炭方面鄂尔多斯已探明的储量占全国的1/6,占内蒙古的一半,用火柴可以点着,被中外专家公认为世界罕见的“精煤”。
稀土方面,鄂尔多斯高岭土储量为65亿吨,在全国硬质高岭土中质量最优。
而在天然气储量方面, 他们占全国的1/3,举世闻名的世界级整装大气田——苏里格气田就在鄂市境内。
此外,还有天然碱、食盐、芒硝、石灰石等,储量巨大。
“十五”以来,鄂尔多斯市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有效实施资源转化战略,经济社会始终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财政收入207亿元,是前51年总和的2.6倍。
2004年,鄂尔多斯跨入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行列,2006年又成功跻身全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并成为自治区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中西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之一。
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速达32.2%,在全国333个地级城市中居第5位。
人均GDP达6600美元,在全国地级城市中列第8位, 年均增速达29.1%,居全国第4位。
财政收入达到145.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2.3亿元,年均增速达41.9%,居全国第4位。
人均财政收入达5434元,在全国地级城市中列第7位,年均增速达39.9%,居全国第4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鄂尔多斯境内大中桥统计
A
阿布亥大桥|阿刀亥中桥|阿玛乌素大桥|敖包沟大桥|敖包图沟桥|(5座)
B
巴拉贡大桥|白家渠大桥|白马桥|宝贝沟大桥|包头黄河公路二桥|包西铁路立交|悖牛川大桥|边家塔大桥|补洞沟大桥|布拉克大桥|补连沟中桥|布日都大桥|(12座)
C
曹家沟大桥|昌汉白大桥|车家渠中桥|崔家沟桥|(4座)
D
大城西黄河大桥|大沟大桥|大陆盖大桥|大陆盖中桥|刀劳沟大桥|德胜泰黄河大桥|点岱沟桥|丁红沟大桥|东方路桥|东柳沟大桥|东胜大桥|东乌兰木伦大桥|(12座)
E
二麻路沟桥|(1座)
F
风毒城大桥|(1座)
G
甘株庙中桥|(1座)
H
哈拉沟大桥|哈什拉川特大桥|海子塔大桥|韩家湾大桥|罕台川大桥|罕台川特大桥|壕赖沟大桥|壕庆河大桥|合同沟大桥|黑赖沟1号大桥|黑赖沟2号大桥|黑赖沟Ⅰ号大桥|红家沟大桥|呼和乌素大桥|忽几尔兔大桥|呼斯太河大桥|黄河大桥|黄河龙口大桥|黄河特大桥|(19座)
J
鸡沟1号大桥|贾浪沟大桥|(2座)
K
开源桥|康巴什4号桥|孔兑沟大桥|昆独仑大桥|跨包茂高速桥|(5座)
L
临河黄河大桥|刘二壕大桥|刘家坡大桥|柳林沟桥|龙王沟大桥|(5座)
M
毛不拉昆对沟大桥|磨石沟大桥|木哈尔河大桥|(3座)
N
纳林川大桥|纳林大桥|纳林沟大桥|南沟大桥|南壕桥|那林桃亥中桥|暖水川大桥|诺尧尔乌苏大桥|(8座)
P
朴牛川大桥|(1座)
Q
奇盖沟大桥|(1座)
S
三道沟大桥|三台基大桥|桑盖大桥|石圪台大桥|石灰川大桥|石灰沟中桥|石拉塔大桥|宋家渠桥|速会川大桥|苏家河大桥|苏勒德大桥|酸刺沟桥|(12座)
T
塔哈拉川桥|塔井陶乐盖大桥|塔井陶勒盖大桥|桃司兔大桥|铜匠川桥|土盖沟大桥|土盖沟互通|(7座)
W
文功沟中桥|无定堂大桥|乌兰布拉格大桥|乌兰木伦大桥|乌兰苏木兔沟大桥|乌沙河大桥|五头沟大桥|(7座)
X
西柳沟大桥|小井于大桥|小井子大桥|小卡卡大桥|小纳林沟桥|小沙湾黄河大桥|(6座)
Y
羊场沟大桥|杨家坡桥|依克布郎中桥|亿利黄河大桥|银宽河大桥|银泽桥|营盘河大桥|油房沟大桥|(8座)
Z
扎木素大桥|掌岗图桥|召圪梁黄河浮桥|昭君坟浮桥|周家湾大桥|准格尔大桥|(6座)
全鄂尔多斯境内大中桥共计:126座
鄂尔多斯交通运输概况
“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509亿元,新增公路里程1312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8820公里(高速公路720公里,一级公路1493公里,二级公路2334公里,三级公路4258公里,四级公路8322.4公里,等外公路1692.6公里)基本构建起“八横十二纵三十七出口”国省干线主框架。
全市49个乡镇(苏木)全部通油路,739个行政村(嘎查)全部通公路,462个行政村(嘎查)通油
路,占行政嘎查村总数的62.5%。
174个嘎查村(场)实现了街巷硬化,占我市两年完成585个硬化项目任务的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