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中外合作办学的几种形式
中外合作办学有哪些基本形式

中外合作办学有哪些基本形式中外合作办学有哪些基本形式关于中外合作办学,想必很多人都存在不少疑问。
下面和店铺一来详细了解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事项吧!1、什么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是有关行政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依法审批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
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办学参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进行审批和管理。
(1)办学主体:必须而且至少有中外两个办学主体,办学主体必须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国教育机构和外国教育机构;(2)办学地点:教育教学活动主要在中国境内进行;(3)办学方式:是合作办学而不是合资办学;外国教育机构、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在中国境内单独办学。
合作办学主要指中外双方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方面的合作,也包括外国教育机构投入资金加强合作。
(4)招生对象:主要是中国公民,也可依据中国政府有关规定招收外国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学生。
可以利用中外合作办学培养外国和港澳台来华留学生,但来华留学生的学籍注册和管理应按照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办法执行。
(5)行政许可:必须依法取得国家有关部门的行政许可获得合法办学资质。
不允许在中外合作办学获得批准前招生。
中国教育机构没有实质性引进外国教育资源,仅以互认学分的方式与外国教育机构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例如一般的校际交流项目、外国大学预科班、双联学位、双语授课项目、引进外国高校部分课程等,均不属于中外合作办学审批的范畴。
南开大学与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合作医院管理硕士班毕业照2、如何查询依法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规定,依法设立或者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均应当取得由审批机关颁发的并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编号、统一格式的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或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书。
依法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含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以下同)在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公布,网址为http://www、crs、jsj、edu、cn。
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模式

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模式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模式,是指两个或多个高等教育机构在一定公共利益下达成的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目标。
这种合作模式在提高教育质量、拓宽教育资源、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模式进行论述。
一、背景分析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的需求日益增长。
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由于资源有限、制约因素多,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因此,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模式应运而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合作模式分类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模式可以分为多种形式。
根据参与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国内合作、国际合作;根据合作层次的不同,可以分为学院合作、专业合作、课程合作等。
不同的合作模式各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三、合作模式的优势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模式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资源共享是其最大的优势之一。
合作双方可以共享各自的优势资源,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其次,专业协作是另一个优势。
合作双方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和效果。
再次,培养模式的创新也是一个优势。
合作双方可以共同研究和探索新的教育培养模式,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路径和方法。
四、合作模式的挑战尽管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模式带来了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合作双方的利益协调是一个难题。
不同机构之间存在着各自的利益诉求,如何协调各方的利益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合作机构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是一个挑战。
不同机构之间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如何在合作中充分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文化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再次,合作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挑战。
如何保障合作模式的长久发展,避免合作过程中的扭曲和变形,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推进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策略为了推动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首先,建立合作机制是关键。
合作双方应该建立起定期沟通、协商的机制,以确保合作顺利进行。
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分析

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分析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是指地方高校与国外高校合作开展的办学项目。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选择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以提升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下面将对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进行分析。
首先,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可以分为联合办学和独立办学两种模式。
联合办学是指地方高校与国外高校共同合作开办学位项目,学生在国内完成一定学分后,可以选择到国外高校继续学习并获得国外学位。
这种模式可以借助国外高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环境和学术氛围。
独立办学是指地方高校自主招生,选派学生赴国外高校学习,完成学业后获得国外高校的学位。
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直接接触国外高校的教学体系和学术理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其次,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可以按合作模式分为项目合作、资金合作和专业合作三种模式。
项目合作是指地方高校与国外高校在特定学科领域进行合作,开办共同的专业项目,共享教育资源和教学设施。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教学水平和学术实力,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
资金合作是指地方高校通过与国外高校的资金合作,引进国外高水平教师、学术团队和教学设备,提升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
专业合作是指地方高校与国外高校在其中一专业领域进行合作,共同研究、开展科研项目,并互相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
这种模式可以推动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的国际化。
最后,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还可以按照合作程度分为基础合作、深度合作和全面合作三种模式。
基础合作是指地方高校与国外高校在教学实践、师资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进行合作。
深度合作是指在基础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共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全面合作是指在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学科互补和人才培养全程国际化。
全面合作模式可以使地方高校与国外高校在多个领域实现一体化发展,提升学校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方案

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方案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方案是当前高等教育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教育模式。
通过此种模式,本土大学和国外大学在教学教材、课程设置、辅导方式等方面紧密合作,搭建起一个国际交流的学术平台。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合作模式、办学模式、优点和劣势等角度来对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方案做一个探讨。
基本概念: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方案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在国内高等院校和国外大学之间建立合作关系,依托相关技术和平台,通过教学和研究合作来推进学术交流和人员培养的计划。
这种合作形式大多数是融合了双方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教材等资源,并且常常附带有国际文凭或双重学位培养计划。
合作模式:中外合作办学培养主要分为联合办学和项目合作两种形式。
联合办学即是中外大学合作开设合作学位等全日制本科或研究生班级,共同授课,共同培养学生,发放由参与方签发的学位证书,具备相当的学术和社会认可度和效力。
项目合作则是学校和企业、组织等联合进行的基于专项目标、需求的短期课程、职业技能培训。
本着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导向的原则,通过与企业机构的合作,开设毕业实习、双师课堂、专业课程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模式。
办学模式: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方案的实施模式也有很多种,但总的来说,可分为三类:赴洋规嵌入模式、海外合作模式、引智培训模式。
赴洋规嵌入模式是指学生出国留学前先在国内学习一定课程,其学分相当于一部分国外的学分。
学习时间长短因学科和合作方而异。
学生进入国外大学后,可以继续学习、毕业获得本国方的学位。
海外合作模式是指学校与国外大学共同合作,在国外开设双证书课程,学生在国外学习一部细分专业,同时获得两所大学签发的学位证书。
引智培训模式是指国内学校、企业与国外知名大学、中高级职专才培训机构等合作,邀请国外的专家教授来华讲学或主持科研项目,或在国内或国外设立联合培训基地,由培养基地合作举办一系列进修学习班、论坛、研讨会等活动,为国内带来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和管理经验。
优点:1.可以开拓国际视野和提高国际竞争力;2.可以融合各方优秀的教育资源,丰富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水平;3.可以促进国际人才的汇集,补充培养体系;4.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职业发展机遇;5.增强学生的英语能力,增强国际沟通能力。
中外合作办学常见问题解答

中外合作办学常见问题解答作者:暂无来源:《山西教育·招考》 2018年第10期1.什么是中外合作办学?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依法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称为中外合作办学。
2.中外合作办学有哪些类型?从办学主体看,可分为两类,一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外国高校同中国高校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如上海纽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
二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按照合作方式的不同,一种是中外合办学院,如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中法学院、ZJUUIUC 联合学院(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学院)和海南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合国际旅游学院;一种是中外合办专业,西南大学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专业,北京交通大学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合作举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等属于这种情况。
3.中外合作办学有哪些优势?近年,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越来越大,招生计划也越来越多,给了高考考生一种新的学习途径。
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有课程优势、语言优势、就业优势和费用优势。
课程优势表现在师资、教材和课程设置等方面,都与国外教育资源紧密接轨,有利于学生接受中西方文化教育。
教育部关于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提出:“引进的外方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应当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核心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上,外国教育机构教师担负的专业核心课程的门数和教学时数应当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全部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上述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合作项目的课程优势。
如北京交通大学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合作举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就全盘引入伍伦贡大学国际领先的机械电子专业课程体系,以机械(45%)、电子(45%)和计算机控制技术(10%)的系统有机融合为特色。
中国医科大学与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合作的生物技术专业,英方提供的专业课程全部英文授课,每门课程的50%由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教师承担,其余50%由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认可的中国医科大学教师承担。
第三篇、基础篇——浅谈中外合作办学的若干种模式

第三篇、基础篇——浅谈中外合作办学的若干种模式长期以来,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的一些“误区”理解是,选择中外合作办学的考生是因为高考发挥失利,分数不高是主要动因;中外合作办学收费高,被戏称为贵族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中方层次低,是个三本高校,等等。
如今,我们之所以把这些曾经的观点称之为“误区”,是因为我们通过分析现在主流的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所得出的结论恰恰是此相反。
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有合作设立机构和合作举办项目两大种形式。
(一)首先,在合作设立机构这种办学模式下,其关键词是“合作”——国内高校与境外高校合作设立的大学。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七所(排名不分先后,且不代表笔者推荐的意见)1、由华东师范大学和美国纽约大学合作设立的上海纽约大学(亦是美国纽约大学的中国校区)、颁发上海纽约大学学位证、毕业证;纽约大学的学位证,但由于其采取“自主招生”结合高考统一考试的录取形式,我们并未在前文中对其做介绍,主要原因是其录取规则与公布的录取分数与排名与其他中外合作办学不同,无法放到一起统计和比较;2、由浙江万里教育集团和英国诺丁汉大学合作设立的宁波诺丁汉大学(亦是英国诺丁汉大学的中国校区),颁发宁波诺丁汉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宁波诺丁汉大学毕业证书和英国诺丁汉大学学士学位证书,该校成立于2004年,是这种合作办学模式的“开山鼻祖”;3、同样成立较早的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设立的西交利物浦大学;该校成立于2006年,颁发西交利物浦大学学士学位证书;西交利物浦大学毕业证书;英国利物浦大学学士学位证书;时至今日,该校也走过了十年的办学历程,备受瞩目;4、作为全国第一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由北京师范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合作设立的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成立于2005年,颁发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毕业证书和香港浸会大学学士学位;5、2012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和深圳大学合作设立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也是香港中文大学在深圳的校区,颁发香港中文大学学位。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一.引言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中国的高等教育如何应对教育国际化趋势,是不容回避和必须思考的问题[1,2]。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立足本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本国的高等教育工作放在国际大背景之下不断追求卓越的发展进程。
中外合作办学被视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之一[3,4]。
与国外合作办学,不仅能够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速教育体制的改革,而且能吸纳国外先进的教育与教学管理经验、方法,以实现教育与国际接轨[5]。
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拾遗补缺的作用。
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剖析办学模式是一所高等学校根据一定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条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及其管理等方面所采取的办学思路和措施的总和[6]。
每一个合作项目,既有不同合作模式的特点,又受不同办学模式的制约。
在中外合作办学中,中外双方都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参与合作,从中各自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这种合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往往因时、因地、因项目层次而异,从不同的角度可进行不同的划分[7]。
从合作方的角度,可分为:(1)融合型模式,就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我方的教学模式和国外合作学校的教学模式完全地融合在一起。
(2)嫁接型模式,就是是充分保留各自的教学模式,通过双方各自对对方学校开设课程的评估,互认对方学校的学分,学生获得双方学校规定的学分,即可获得双方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3)松散型,就是通过聘请国外教师来我方讲学,我方教师去国外学习、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学生去国外短期学习、实习等手段,实现教学与国际接轨的方法。
具体而言,学生经全国高考统考后,成绩达到本科省控线才能进入中法合作项目班级,同时我们采用的是4+0的模式,即中法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在国内完成四年本科阶段的学习,若通过中法双方各自的评价体系,则可获得双方的学历、学位证书;若学生进一步提出申请且通过外语相关认证考试 ,如:雅思、托福、托业或法语,且通过签证则可直接赴法继续在SUPINFO攻读欧洲科学硕士,获得相应文凭。
中外合作办学知识点总结

中外合作办学知识点总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教育合作成为一种趋势。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形式,已经在中国得到了长足发展。
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与国外高校开展了合作办学项目。
本文将对中外合作办学进行知识点总结,包括中外合作办学的定义、类型、特点、优势与挑战、运行机制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系统概述,并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未来进行展望。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定义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国高校与国外高校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开设专业、联合培养学生、开展科研合作等活动的一种教育模式。
其形式多样,包括中外校际合作、中外企业与高校合作、中外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
二、中外合作办学的类型1. 中外校际合作中外校际合作是指中国高校与国外高校之间进行合作,如开展学生交换、教师互访、联合科研项目等。
通过校际合作,可以促进双方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2. 中外企业与高校合作中外企业与高校合作是指中国高校与国外企业进行合作,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开展合作。
通过企业与高校合作,可以促进双方在科研、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3. 中外联合办学中外联合办学是指中国高校与国外高校合作开设专业、共同培养学生等活动。
双方高校可以共同制定专业课程、共同培养学生、共同授予学位等。
三、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1. 资源共享中外合作办学可以使中国高校与国外高校通过合作共享各自的师资、课程、教学设施等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
2. 提高教学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材等,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3. 增强国际合作中外合作办学可以促进中国高校与国外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国际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4. 开拓国际市场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帮助中国高校扩大国际影响力,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学校的国际竞争力。
四、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与挑战1. 优势- 提供多元化教育资源中外合作办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教育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增强国际视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别中外合作办学的几种形式
随着世界全球化日益加剧,“引进来”与“走出去”更成为国与国之间经济往来的一种常态,体现在教育方面就是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日渐增加。
这种中外合作办学既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机会,也帮助更多学生与国际接轨,了解外面的世界,拓展学生的视野。
那各种各样的合作办学如何来辨别呢?
1.国内中外合作办学形式可以分为项目和机构两种,其中又以合作项目居多,
约有两千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2.中国大学及国外大学在专业层面开展的合作称为项目,包括学历教育项目和
非学历教育项目。
3.一般学历教育项目都纳入统考统招,毕业颁发办学双方文凭;而非学历教育
项目则多为计划外招生,毕业颁发外方文凭。
4.如果非学历教育项目的办学未获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学生所获得的学历将不
会被教育部门认证。
下面我们来看几种具体形式:
1.2+2中外合作办学包括两种:机构与项目
1)一种是教育部批准的在高校开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要求学生达到中
国高校的本科录取分数线,完成国内课程后赴海外合作院校就读,最终
可以获得两个国家的本科学位证书或是学历证书。
机构又分两种,独立
法人或是独立学院
2)具有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
它们基本全英文外教授课,现在正式开
课的应该有7所:上海纽约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宁
波诺丁汉大学、温州肯恩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师大—香港浸会大学。
这些学校的分数这两年也呈上升趋势,但对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也
算是不错的选择。
3)国内大学与国外同水平大学合建的独立学院,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
学院。
是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密西根大学共同建设的工学院,从行政隶
属上是依附于上海交通大学的。
这种大学的实力水平是根据国内的这所
大学水平来判断的。
4)一种是各高校通过校际交流合作开办的专业层面的合作项目,转学分课
程,学生在中国高校学习两年后,赴国外合作高校再学习两年,最终获
得海外高校的本科学位证书。
一般家长所说的面向高中毕业生的2+2留
学大多指第二种。
但是这种情况下是否能真正实现出国交流就要看学校
的层次还有学生的能力了,一个三本中的中外合作项目,大部分也就是
花钱买分上个本科了。
因为这部分学生本身能力就差一些,国外大学的
学分要求较高,达不到就出不去,还有语言水平的限制等,
2.HND 3+1
HND是英文Higher National Diploma的简称,中文解释为英国高等教育文凭,相当于英国大学二年级毕业的水平。
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得到的将是具有国际水准的、普遍承认(不包括中国)的学历文凭。
相当于完成了英国大学二年级的课程(英国大学本科学制为三年),学生可以申请进入英国大学攻读最后一年,完成课程后,学生可以获得其就读大学的学士学位,说是所谓的升本的项目[转学分or top-up]。
这类在学历认证方面存在一定风险。
所以如果有条件要么选择国内层次高一些的中外合作大学,要么就直接出国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