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模拟设计一个通信系统

合集下载

matlab 通信仿真案例

matlab 通信仿真案例

matlab 通信仿真案例
在MATLAB中,通信仿真是一个常见的应用领域,可以用于模拟
和分析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介绍几个常见的
通信仿真案例。

1. OFDM系统仿真,OFDM(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常见的多载
波调制技术,用于高速数据传输。

你可以使用MATLAB来建立一个基
本的OFDM系统仿真模型,包括信道估计、均衡和解调等模块。

通过
仿真可以分析系统在不同信噪比下的误码率性能,优化系统参数以
及算法设计。

2. 无线通信系统仿真,你可以使用MATLAB建立一个简单的无
线通信系统仿真模型,包括传输信道建模、调制解调、信道编码、
多天线技术等。

通过仿真可以评估系统的覆盖范围、传输速率、抗
干扰能力等性能指标。

3. MIMO系统仿真,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在无线通信中
得到了广泛应用。

你可以使用MATLAB建立一个MIMO系统仿真模型,包括空间多路复用、信道估计、预编码等。

通过仿真可以分析系统
的信道容量、波束赋形技术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等。

4. LTE系统仿真,LTE(长期演进)是目前移动通信领域的主流技术之一。

你可以使用MATLAB建立一个LTE系统仿真模型,包括物理层信号处理、上下行链路传输、信道编码解码等。

通过仿真可以评估系统的覆盖范围、传输速率、干扰抑制能力等性能指标。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通信仿真案例,通过MATLAB你可以方便地建立仿真模型,分析系统性能,并优化系统设计。

希望这些案例能够帮助到你。

基于matlab光纤通信演示系统设计

基于matlab光纤通信演示系统设计

光纤通信作为一种高速、高带宽的通信方式,在现代通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原理和工作方式,以及为了展示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我们设计了一套基于Matlab的光纤通信演示系统。

1. 系统概述光纤通信演示系统由光源模块、光纤传输模块、光探测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四个部分组成。

光源模块用于产生光信号,光纤传输模块用于模拟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过程,光探测模块用于接收光信号,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2. 光源模块光源模块采用LED或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通过电流调节控制光信号的强度和频率。

在Matlab中,我们可以模拟电流调节过程,并生成相应的光信号波形。

3. 光纤传输模块光纤传输模块包括光纤和光纤传输系统模型。

在实际光纤通信系统中,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会受到衰减和色散等影响。

在Matlab中,我们可以建立光纤传输系统模型,模拟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过程,并观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变化。

4. 光探测模块光探测模块采用光电二极管或光电探测器接收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在Matlab中,我们可以模拟光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过程,并得到相应的电信号波形。

5. 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信号放大、滤波、解调等处理过程。

在Matlab中,我们可以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包括滤波、解调、误码率分析等处理,最终得到解调后的信号波形和信号质量分析结果。

通过以上演示系统的设计,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加深对光纤通信技术的理解和认识。

我们也可以通过Matlab模拟和分析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为实际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和支持。

基于Matlab的光纤通信演示系统设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光纤通信技术,还可以为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优化和性能分析提供有力的工具和支持。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光纤通信技术将会在未来的通信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使用MATLAB进行通信系统设计和仿真

使用MATLAB进行通信系统设计和仿真

使用MATLAB进行通信系统设计和仿真引言:通信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使人们能够传递信息和数据。

为了确保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使用计算工具进行系统设计和仿真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使用MATLAB这一强大的工具来进行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仿真。

一、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通信系统由多个组件组成,包括发射机、传输媒介和接收机。

发射机负责将输入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并将其发送到传输媒介上。

传输媒介将信号传输到接收机,接收机负责还原信号以供使用。

二、MATLAB在设计通信系统中的应用1. 信号生成与调制使用MATLAB,可以轻松生成各种信号,包括正弦波、方波、脉冲信号等。

此外,还可以进行调制,例如将低频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上,以实现更高的传输效率。

2. 信号传输与路径损耗建模MATLAB提供了各种工具和函数,可以模拟信号在传输媒介上的传播过程。

通过加入路径损耗模型和噪声模型,可以更准确地模拟实际通信环境中的传输过程。

这些模拟结果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和优化通信系统的性能。

3. 调制解调与信道编码MATLAB提供了用于调制解调和信道编码的函数和工具箱。

通过选择适当的调制方式和编码方案,可以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

通过使用MATLAB进行仿真,我们可以评估不同方案的性能,从而选择出最优的设计。

4. 多天线技术与信道建模多天线技术可显著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性能。

MATLAB提供了用于多天线系统仿真的工具箱,其中包括多天线信道建模、空分复用和波束成形等功能。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多天线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性能,并优化系统设计。

5. 频谱分析与功率谱密度估计频谱分析是评估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MATLAB提供了各种频谱分析函数和工具,可以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并计算功率谱密度估计。

这些结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系统的频率分布特性,并进行性能优化。

6. 误码率分析与性能评估对于数字通信系统而言,误码率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matlab通信仿真实例

matlab通信仿真实例

matlab通信仿真实例通信仿真在工程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MATLAB作为一种强大的数学建模工具,能够帮助工程师进行通信系统的仿真设计和分析。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MATLAB通信仿真实例来展示如何使用MATLAB进行通信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简单的通信系统,假设我们要设计一个基于QPSK调制的数字通信系统。

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仿真实例的设计:1. 生成随机比特序列:首先我们需要生成一组随机的比特序列作为发送端的输入。

我们可以使用MATLAB的randi函数来生成随机的二进制比特序列。

2. QPSK调制:接下来,我们需要将生成的二进制比特序列进行QPSK调制,将比特序列映射到QPSK星座图上的相应点。

我们可以使用MATLAB的qammod 函数来进行QPSK调制。

3. 添加高斯噪声:在通信信道中,往往会存在各种噪声的干扰,为了模拟通信信道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在信号上添加高斯噪声。

我们可以使用MATLAB的awgn函数来添加高斯噪声。

4. QPSK解调:接收端接收到信号后,需要进行QPSK解调,将接收到的信号映射回比特序列。

我们可以使用MATLAB的qamdemod函数来进行QPSK解调。

5. 比特误码率计算:最后,我们可以计算仿真的比特误码率(BER),用来评估通信系统的性能。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比特序列来计算比特误码率。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就可以完成一个基于QPSK调制的数字通信系统的MATLAB仿真实例。

在实际的通信系统设计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系统参数进行更加复杂的仿真设计,例如考虑信道编码、信道估计等因素,以更加准确地评估通信系统的性能。

MATLAB的强大数学建模和仿真功能,为工程师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他们设计和分析各种通信系统。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工程师可以更加熟练地运用MATLAB进行通信系统的仿真设计,为通信系统的性能优化提供有力的支持。

数字通信系统matlab仿真

数字通信系统matlab仿真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信道编码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专业:通信工程姓名:XXX学号:0730xxxx基于MATLAB 的通信系统仿真———信道编码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摘要:简述信道编码理论,详细说明分组码的编译原理、实现方法及检错纠错能力,用MATLAB 仿真有无信道编码条件下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及信道编码在不同信道下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如AWGN 信道和深衰落信道。

关键词:信道编码、分组码、MATLAB 仿真、性能一、引言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始终是通信技术所追求的目标,而信道编码能够显著的提升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1948年,信息论的奠基人C.E.Shannon 在他的开创性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有噪信道编码定理.他指出:对任何信道,只要信息传输速率R 不大于信道容量C, 就一定存在这样的编码方法:在采用最大似然译码时,其误码率可以任意小.该定理在理论上给出了对给定信道通过编码所能达到的编码增益的上限,并指出了为达到理论极限应采用的译码方法.在信道编码定理中,香农提出了实现最佳编码的三个基本条件 :(1 )采用随机编译码方式 ; (2 )编码长度L→∞ , 即分组的码组长度无限 ; (3)译码采用最佳的最大似然译码算法。

【1】二、信道编码理论1、信道编码的目的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由于信道内存在加性噪声及信道传输特性不理想等容易造成码间串扰同时多用户干扰、多径传播和功率限制等也导致错误译码。

为了确保系统的误比特率指标通常采用信道编码。

信道编码是为了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提高传输质量而设计的一种编码。

它是在信息码中增加一定数量的多余码元,使码字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2、信道编码的实质信道编码的实质就是在信息码中增加一定数量的多余码元(称为监督码元),使它们满足一定的约束关系,这样由信息码元和监督码元共同组成一个由信道传输的码字。

举例而言,欲传输k 位信息,经过编码得到长为n(n>k)的码字,则增加了 n - k = r 位多余码元,我们定义 R = k / n 为编码效率。

基于Matlab 下的通信系统仿真

基于Matlab 下的通信系统仿真

IX
.-.. .. ..- /--.. ./.... .
2.程序或仿真模型 2.1 设计思想(流程图)
上图中,假如连续时间信号是一个带限信号,其频率是 - m ~ m ,抽样脉冲为理想单位 冲激串,其数学表达式为、
由图可见,模拟信号 X(t)经抽样后,得到已知抽样信号 Xs(t);
X
.-.. .. ..- /--.. ./.... .
中包含的有效内容,也即信息(Information) 。消息是具体的、表面的,而信息是抽象的、 本质的,且消息中包含的信息的多少可以用信息量来度量。 通信系统就是传递信息所需
要的一切技术设备和传输媒质的总和,包括信息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和信宿(受 信者) ,它的一般模型如图 3-1。
1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1.1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信源(信息源,也称发终端)的作用是把
I
.-.. .. ..- /--.. ./.... .
上述的实际抽样过程中,很容易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来描述,设连续时间信号用 X(t)表示,抽 样周期为 Ts ,抽样频率为 Ws ,则以抽样信号的数学表达式为
I
.-.. .. ..- /--.. ./.... .
Matlab 原理
设计项目
基于 Matlab 下的通信系统仿真(信号的抽样) 基于 Simulink 下的通信系统仿真(信号的抽样)
姓名:许美茹 学号:1467119128 学院:信工院通信一班
II
.-.. .. ..- /--.. ./.... .
号称为模拟信号。在用户线上传输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称为“模拟通信”。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不同,它是一种离散的、脉冲有无的组合形式,是负载数字信息的信 号。电报信号就属于数字信号。现在最常见的数字信号是幅度取值只有两种(用 0 和 1 代表) 的波形,称为“二进制信号”。“数字通信”是指用数字信号作为载体来传输信息,或者用数字 信号对载波进行数字调制后再传输的通信方式。 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相比具有明显的优 点:首先是抗干扰能力强。数字通信中的信息是包含在脉冲的有无之中的,只要噪声绝对 值不超过某一门限值,接收端便可判别脉冲的有无,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其次是远距离 传输仍能保证质量。因为数字通信是采用再生中继方式,能够消除噪音,再生的数字信号 和原来的数字信号一样,可继续传输下去,这样通信质量便不受距离的影响,可高质量地 进行远距离通信。此外,它还便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便于实现加密处理,便于实现通 信网的计算机管理等优点。 实现数字通信,必须使发送端发出的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 这个过程称为“模数变换”。模拟信号数字化最基本的方法有三个过程,第一步是“抽样”,就 是对连续的模拟信号进行离散化处理,通常是以相等的时间间隔来抽取模拟信号的样值。 第二步是“量化”,将模拟信号样值变换到最接近的数字值。因抽样后的样值在时间上虽是离 散的,但在幅度上仍是连续的,量化过程就是把幅度上连续的抽样也变为离散的。第三步 是“编码”,就是把量化后的样值信号用一组二进制数字代码来表示,最终完成模拟信号的数 字化。数字信号送入数字网进行传输。接收端则是一个还原过程,把收到的数字信号变为 模拟信号,即“数据摸变换”,从而再现声音或图像。 如果发送端发出的信号本来就是数字 信号,则用不着进行模数变换过程,数字信号可直接进入数字网进行传输。 区别在于调

Matlab中的无线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

Matlab中的无线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

Matlab中的无线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正在日益广泛,对于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来说,了解和掌握无线通信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技术至关重要。

Matlab作为一种强大的数学软件工具,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库和工具箱,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无线通信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一、无线通信系统概述在进入具体的建模与仿真之前,先让我们对无线通信系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无线通信系统是指通过无线介质传输信息的系统,在现代社会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无线通信系统通常由无线信号发射端、传输介质和无线信号接收端组成。

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两种类型。

模拟通信系统使用模拟信号进行传输,而数字通信系统使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在建模与仿真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数字通信系统。

二、建模与仿真的重要性在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过程中,建模与仿真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和理解系统的性能特点,并进行系统参数优化。

仿真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际系统部署之前,进行性能验证和预测,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三、建模与仿真的步骤1. 系统需求分析在进行建模与仿真之前,首先需要对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

了解系统的工作频段、传输速率、覆盖范围等关键参数,有助于我们确定建模与仿真的范围和目标。

2. 信道建模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信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道的特点直接影响到系统的传输性能。

在建模与仿真中,我们需要准确地描述信道的衰落特性、多径效应以及噪声等因素。

常用的信道模型包括AWGN信道模型、瑞利衰落信道模型和多径衰落信道模型等。

3. 发送端建模发送端是无线通信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将数字信号转换成适用于无线传输的信号。

在建模与仿真中,我们需要考虑发送端的调制方式、编码方式和功率控制等因素。

常用的调制方式包括BPSK、QPSK和16QAM等。

4. 接收端建模接收端负责接收无线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在建模与仿真中,我们需要对接收端的解调方式、译码方式和误码控制等进行建模。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2014-2015 学年第2 学期)实验一、MATLAB的基本使用与数学运算目的:学习MATLAB的基本操作,实现简单的数学运算程序。

内容:1、要求在闭区间[0,2π]上产生具有10个等间距采样点的一维数组。

试用两种不同的指令实现。

2、用M文件建立大矩阵x:[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3、已知A=[5,6;7,8],B=[9,10;11,12],用MATLAB分别计算A+B、A*B、A.B、A^3、A.^3、A/B、A\B。

4、任意建立矩阵A,然后找出在[10,20]区间的元素位置。

程序代码及运行结果:1.(1)程序代码:方法1: a = 0:2*pi/10:2*pi方法2: a1 = inspace(0,2*pi,10)(2)运行结果如图1-1所示:图 1- 12.(1)程序代码:x=[0.1,0.2,0.3,0.4,0.5,0.6,0.7,0.8,0.9;1.1,1.2,1.3,1.4,1.5,1.6,1.7,1.8,1.9;2.1,2.2,2.3,2.4,2.5,2.6,2.7,2.8,2.9;3.1,3.2,3.3,3.4,3.5,3.6,3.7,3.8,3.9]运行结果如图1-2所示:图 1-23.(1)程序代码:A=[5,6;7,8];B=[9,10;11,12];C=A+BD=A*BE=A.*BF=A^3G=A.^3H=A/BI=A\B(2)运行结果:C =14 1618 20D =111 122151 166E =45 6077 96F =881 10261197 1394G =125 216343 512H =3.0000 -2.00002.0000 -1.0000I =-3.0000 -4.00004.00005.00004.(1)程序代码:>>A=[4,15,-45,10,6;56,0,17,-45,0] B=find(A>=10&A<=20)(2)运行结果:A=4 15 -45 10 656 0 17 -45 0B=367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习MATLAB的基本操作,实现简单的数学运算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1设计任务 (3)1.1系统简述 (3)1.2主要步骤 (3)1.3 系统框图 (3)2系统原理及实现 (5)2.1增量调制 (5)2.2 基带传输AMI码 (6)2.3信道传输码循环码 (7)2.4 ASK调制 (9)2.5衰落信道 (10)3系统仿真 (11)3.1增量调制仿真 (11)3.2 基带传输AMI码 (12)3.3信道传输码循环码 (12)3.4 ASK调制 (14)3.5衰落信道 (14)3.6解码过程 (15)3.7数模转化及失真分析 (16)4小结与体会 (18)5参考文献 (19)6附录程序 (20)摘要在数字通信系统中,需要将输入的数字序列映射为信号波形在信道中传输,此时信源输出数字序列,经过信号映射后成为适于信道传输的数字调制信号,并在接收端对应进行解调恢复出原始信号。

所以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数字信号的传输的基本概念及数字信号传输的传输过程和如何用MATLAB软件仿真设计数字传输系统。

首先介介绍了本课题的理论依据,包括数字通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及数字信号的传输过程。

然后按照仿真过程基本步骤用MATLAB的仿真工具实现了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真过程,对系统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增量调制、AMI码、循环码、ASK、衰落信道AbstractIn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need the input digital sequence map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in the channel, the source output digital sequence, after signal after mapping become suitable for channel transmission of digital modulation signals, and at the receiving end corresponding to resume the original signal demodulation. So this thesis mainly studies the digital signal transmission of the basic concept and the digital signal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process and how to use MA TLAB simulation software to desig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first interface introduced this topic theoretical basis, including digital communication, digital baseband transmission system composition and digital signal transmission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process and basic steps of the MA TLAB simulation tools to implement the digital baseband transmission system's process, the system is analyzed.Keywords: delta modulation, AMI code, cyclic code, ASK, fading channel1设计任务1.1系统简述通信原理的主要内容就是怎样可靠而有效地实现信息的传输。

要使这些传输方法成为现实,就需要制作出相应的发送设备及接收设备。

然后在发送端,我们把欲传送的信息变换成某种适宜的信号并将之馈入传输媒体(电缆,光缆,无线电波等)。

在接收端,信号又从媒体馈入接收设备,我们再以同发端相反的过程恢复出原来所发送的信息。

根据所学的知识,我们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传输方式,并能判断出噪声,信道,传输方式等因素将会怎样影响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一些通信指标,如信噪比,误码率等。

1.2主要步骤本通信传输系统的MATLAB仿真包括以下内容:单频正弦波模拟信号经过抽样(抽样频率为Fs=20F)、增量调制、二进制自然编码、AMI码型变换基带传输,循环编码ASK调制后发送到衰落信道,然后经过ASK解调,循环码译码、AMI码译码、数模转换后恢复出单频正弦波模拟信号。

信源:采用单频率正弦波;数字化方式:增量调制(DM);基带码:AMI码;信道码:循环码;调制方式:ASK;信道类型:衰落信道。

1.3 系统框图要完成整个系统各环节以及整个系统的仿真,最终在接收端或者精确或者近似地再现输入(信源),计算失真度,并且分析原因。

具体的框图如下图1所示。

图1 系统框图2系统原理及实现2.1增量调制增量调制是由PCM发展而来的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一种编码方式,它是PCM 的一种特例。

增量调制编码基本原理是指用一位编码,这一位码不是表示信号抽样值的大小,而是表示抽样幅度的增量特性,即采用一位二进制数码“1”或“0”来表示信号在抽样时刻的值相对于前一个抽样时刻的值是增大还是减小,增大则输出“1”码,减小则输出“0”码。

输出的“1”,“0”只是表示信号相对于前一个时刻的增减,不表示信号的绝对值。

增量调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所产生的二进制代码表示模拟信号前后两个抽样值的差别(增加、还是减少)而不是代表抽样值本身的大小,因此把它称为增量调制。

在增量调制系统的发端调制后的二进制代码1和0只表示信号这一个抽样时刻相对于前一个抽样时刻是增加(用1码)还是减少(用0码)。

收端译码器每收到一个1码,译码器的输出相对于前一个时刻的值上升一个量化阶,而收到一个0码,译码器的输出相对于前一个时刻的值下降一个量化阶。

增量调制(DM)是DPCM的一种简化形式。

在增量调制方式下,采用1比特量化器,即用1位二进制码传输样值的增量信息,预测器是一个单位延迟器,延迟一个采样时间间隔。

预测滤波器的分子系数向量是[0,1],分母系数为1。

当前样值与预测器输出的前一样值相比较,如果其差值大于零,则发1码,如果小于零则发0码。

增量调制尽管有前面所述的不少优点,但它也有两个不足:一个是一般量化噪声问题;另一个是过载噪声问题。

两者可统一称为量化噪声。

阶梯曲线(调制曲线)的最大上升和下降斜率是一个定值,只要增量σ和时间间隔Δt给定,它们就不变。

那么,如果原始模拟信号的变化率超过调制曲线的最大斜率,则调制曲线就跟不上原始信号的变化,从而造成误差。

我们把这种因调制曲线跟不上原始信号变化的现象叫做过载现象,由此产生的波形失真或者信号误差叫做过载噪声。

另外,由于增量调制是利用调制曲线和原始信号的差值进行编码,也就是利用增量进行量化,因此在调制曲线和原始信号之间存在误差,这种误差称为一般量化误差或一般量化噪声。

增量调制的流程图如下图2所示。

图2 增量调制流程图2.2 基带传输AMI码在实际的基带传输系统中,并不是所有代码的电波形都能在信道中传输。

含有直流分量和较丰富低频分量的单极性基带波形就不适宜在低频传输特性差的信道中传输。

AMI(Alternative Mark Inversion)码的全称是信号交替反转码,是通信编码中的一种,为极性交替翻转码,分别有一个高电平和低电平表示两个极性。

它的编码规则是: 消息代码中的0 传输码中的0;消息代码中的1 传输码中的+1、-1交替。

例如:消息代码:1 0 1 0 1 0 0 0 1 0 1 1 1AMI码: +1 0 -1 0 +1 0 0 0 -1 0 +1 -1 +1解码规则是:从收到的符号序列中将所有的-1变换成+1后,就可以得到原消息代码。

AMI码的特点是: 由AMI码确定的基带信号中正负脉冲交替,而0电位保持不变;所以由AMI码确定的基带信号无直流分量,且只有很小的低频分量;不易提取定时信号,由于它可能出现长的连0串。

2.3信道传输码循环码由于对信号进行AMI编码后得到的是有1、-1 和0三个电平的数字信号,而对信道循环编码的输入只能是两个电平,因此有必要将AMI编码后得到的三电平数字序列转换为二电平。

编码原理比较简单,1用10表示,-1用01表示,0用11表示即可。

经过信源编码和系统复接后生成的节目传送码流,通常需要通过某种传输媒介才能到达用户接收机。

传输媒介可以是广播电视系统(如地面电视广播系统、卫星电视广播系统或有线电视广播系统),也可以是电信网络系统,或存储媒介(如磁盘、光盘等),这些传输媒介统称为传输信道。

通常情况下,编码码流是不能或不适合直接通过传输信道进行传输的,必须经过某种处理,使之变成适合在规定信道中传输的形式。

在通信原理上,这种处理称为信道编码(ChannelCoding)循环码是线性分组码的一种,所以它具有线性分组码的一般特性,此外还具有循环性。

循环码是一种无权码,循环码编排的特点是相邻两个数码之间符合卡诺图中的邻接条件,即相邻两个数码之间只有一位码元不同,码元就是组成数码的单元。

循环码最大的特点就是码字的循环特性,所谓循环特性是指:循环码中任一许用码组经过循环移位后,所得到的码组仍然是许用码组。

若( 0121 a a a a n n -- )为一循环码组,则(1032 ---n n n a a a a )、(21 43 ----n n n n a a a a )……还是许用码组。

也就是说,不论是左移还是右移,也不论移多少位,仍然是许用的循环码组。

循环码编码原理:有信息码构成信息多项式011)(m xm x m k k ++=-- ,其中最高幂次为k-1;用kn x-乘以信息多项式m(x),得到的)(x m xkn -,最高幂次为n-1,该过程相当于把信息码(1-k m ,2-k m ,……,1m ,0m )移位到了码字德前k 个信息位,其后是r 个全为零的监督位;用g(x)除)(x m xkn -得到余式r(x),其次数必小于g(x)的次数,即小于(n-k ),将此r(x)加于信息位后做监督位,即将r(x)于)(x m xkn -相加,得到的多项式必为一码多项式。

纠错能力:由于循环码是一种线性分组码,所以其纠检错能力与线性分组码相当。

而线性分组码的最小距离可用来衡量码的抗干扰能力,那么一个码的最小距离就与它的纠检错能力有关。

定理: 对于任一个),(k n 线性分组码,若要在码字内 (1) 检测个错误,要求码的最小距离1+≥e d ; (2) 纠正个错误,要求码的最小距离12+≥t d ; (3) 纠正个错误同时检测个错误,则要求1++≥e t d ;由于MATLAB 自带了循环码的编码译码及等相关函数,下面将其列举出来: (1)编码函数encode 函数语法:code=encode(msg,N,K,method,opt) (2)译码函数decode 函数语法:msg=decode (code ,N ,K ,method ,opt1,opt2,opt3,opt4); (3)生成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cyclpoly 语法:p=cyclpoly (N,K );p=cyclpoly (N,K,fd_flag );2.4 ASK调制“幅移键控”又称为“振幅键控”,记为AS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