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 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 练习

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催化剂01 知识管理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1)分解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二氧化锰__水+氧气__;(2)加热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加热__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__; (3)加热氯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__氯化钾+氧气__。

2.催化剂概 念:在化学反应里能__改变__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__质量__和__化学性质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注 意: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包括加快和减慢。

如塑料抗老化剂则是减慢老化速率的催化剂。

3.分解反应定 义:由__一种反应物__生成__两种或两种以上__其他物质的反应。

(AB→A +B) 02 基础题考点1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1.实验室制取氧气,不选用的药品是(D) A .高锰酸钾 B .过氧化氢 C .氯酸钾 D .空气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共同点是(C) A .都需要加热 B .都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C .都发生了分解反应 D .都生成了两种物质 3.实验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图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__;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 处,若观察到__带火星的木条复燃__,说明已有氧气产生。

(2)若将图中的高锰酸钾换成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氯化钾+氧气__。

考点2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4.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B) A .不放出氧气 B .放出氧气速率慢C .放出氧气总量减少D .放出氧气速率不变 5.(天津中考)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B) A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D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6.结合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可以分解产生氧气,A 试管中盛有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没有看到明显现象,原因是__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很慢__。

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同步测试卷(二)-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同步测试卷(二)-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二单元氧气的制备测试卷(二)试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40分钟题号一二总分得分率得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可直接采用的发生装置是()A.B.C.D.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KMnO4)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O2),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A.B.C.D.3.(★★)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实验室欲利用15%的H2O2溶液制取O2,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A.B.C.D.4.(★★)下列反应装置中有缺陷的是()A.铁单质在氧气中燃烧B.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D.用此装置收集氢气5.(★★)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装置Ⅱ中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B.装置Ⅱ可作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C.装置Ⅱ、Ⅱ组合可制取氧气D.装置Ⅱ、Ⅱ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6.(★)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MnO2)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出现的现象是()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7.(★)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不可少的最简单的一组仪器是()A.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铁架台B.集气瓶、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C.试管、酒精灯、水槽、集气瓶D.铁架台、烧瓶、集气瓶、玻璃片8.(★★)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气体所用物质和装置均正确的是()A.B.C.D.9.(★★)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缓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D.注射器内有液体10.(★★)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要得到平稳氧气流的操作正确的是()A.把固体的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后,缓缓加入试管中B.把固体的二氧化锰缓缓加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C.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二氧化锰的试管中D.不加催化剂,直接加热过氧化氢溶液二.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30分,每空1分)1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拓展训练(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拓展训练(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课题3 制取氧气基础闯关全练拓展训练1.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时,当不再有氧气产生时,试管内的固体物质有( )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答案 C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最后的固体物质有三种:锰酸钾、二氧化锰、氯化钾。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B.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C.将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振荡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答案 B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3.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C.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D.过氧化氢水+氧气答案 C 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据此可知A、D属于分解反应,B 属于化合反应,C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

能力提升全练拓展训练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B.催化剂在反应后质量会减少C.催化剂在反应后化学性质改变D.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答案 A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B、C项错误;有些反应可以不用催化剂,D项错误;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A项正确。

2.某同学在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制备氧气并探究氧气的性质。

(1)该同学制备氧气时选用的药品是(限选:H2O2溶液、MnO2、KMnO4),生成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2)夏天室温很高的时候,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合理方法是:将导管口放入水面下,然后,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3)添加药品,连接仪器,加热试管后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此时导管口还在集气瓶外面,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填字母)。

A.立刻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B.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C.立即熄灭酒精灯,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后再点燃酒精灯(4)该同学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加热到发红后,伸进一瓶氧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初中化学上册《制取氧气》初三练习题 含答案

初中化学上册《制取氧气》初三练习题 含答案

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关于催化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减少B.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增加C.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2.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A.用排水法收集时氧气,集气瓶装满水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3.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案是()A.氯酸钾受热分解B.过氧化氢溶液分解C.分离液态空气法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B.水氢气+氧气C.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水碳酸5.小华采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做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不变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6.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有的方法是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

A. ①或②B. ①或③C. ②或③D. ①②③均可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主要操作:a.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b.熄灭酒精灯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连接仪器e.装药f.用排水法收集气体g.撤出导气管。

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cdaebfg B.dceafgb C.adcefgb D.dceafbg8.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④忘了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⑦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A.全部B.除④外C.除⑥⑦外D.①②③⑤9.已知氨气是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有答案)

课题3 制取氧气[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学习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学习难点]: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和催化作用。

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1.氧气制备方法:最早:英人卜利士力加热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仙丹)制得。

现今工业:①分馏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氧气制备实验:注意事项:瓶内水位略高于长颈漏斗末端,避免_____________。

广口瓶内_____________有空气,_____________气体不收集;将_____________,用手压住漏斗口,每次加入双氧水不可太多,以免氧气产生速率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法收集。

1.答案:氧化汞(红粉)①液化空气②电解水法2.答案:产生的氧气逸出残存反应刚开始产生的塞子塞紧太快排水二、预习展示学习建议:认真学习,然后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下面的关于制取氧气的检测题,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定会有丰硕的收获!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动植物的呼吸过程是一种缓慢氧化C.红磷易发生自燃D.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时,都伴随着发光、放热2.某学生在实验室设计了五种制取氧气时使用药品的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②将氯酸钾加热③将高锰酸钾加热④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混合加热⑤将二氧化锰加热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⑤3.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 )A.反应都很剧烈B.反应时都发光、放热C.都属于氧化反应D.都需要达到着火点答案:1.B2.C3.C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三、提出问题,进行探究 目标点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一)、用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情况下分解制氧气的文字符号方程式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O 4−−→−加热K 2MnO 4+MnO 2+O 2(二)、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1.在试管中加入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3.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 察木条是否复燃?待上述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上述操作。

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制氧气、催化剂--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制氧气、催化剂--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但没有催化剂,反应也可进行
④ 只有二氧化锰才能作催化剂
催化剂的种类有很多
催化剂·易错点拨
⑤ 催化剂是反应物
催化剂不是反应物,是反应条件
⑥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洗衣液中的酵素是 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酶 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 反应,使衣物在洗涤过 程中更加彻底地清洁
二不变: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不发生改变
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产物的量!
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作催化作用。 硫酸铜、氧化铁粉末、红砖粉末等物质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
催化剂·易错点拨
①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有的催化剂也可以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② 使用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③ 没有催化剂,反应就不能进行
探究二氧化锰的作用 带火星的木条
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 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有火星的木条插入 试管,观察现象。待试管中又没有现发生时 ,再重复上述操作,观察现象。
二氧化锰
现象:每次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时,
重新加入过 氧化氢溶液
都有大量气泡产生,木条复燃。
实验(三)
分析:在多次重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后,实 验现象均一致,说明氧气是过氧化氢产生的, 二氧化锰只起加快产生氧气的作用。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不同装置的优点
操作简单
便于随时添 加液体试剂
便于控制反 应速率
长颈漏斗下端必须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 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便于控制反 应速率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排水集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1)-导学案(含练习答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1)-导学案(含练习答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课题3 制取氧气(1)【学习目标】1. 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运用比较学习法。

2. 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

【课前预习】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

知识点1 实验室制取氧气1. 阅读课本P37~P39,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

思路点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氯酸钾和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

其中高锰酸钾是暗紫色固体,氯酸钾是白色晶体,过氧化氢溶液是无色液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

2. 阅读课P37“实验2-5”及相关内容,了解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相关知识。

知识点2 氧气的工业制法阅读课本P40“资料卡片”,了解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方法并回答下列问题: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然后蒸发。

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是-196 ℃,比液态氧的沸点(-183 ℃)低,因此______________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_______________。

该变化属于____________变化。

【课堂练习】1. 实验室制取氧气可选用的药品有()①过氧化氢溶液②水③氯酸钾④锰酸钾⑤高锰酸钾A. ①②B. ②③C. ④⑤D. ①③⑤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相关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 )3. 如图2-3-1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请指出图中存在的错误并改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工业制氧气的原料是()A.空气B.高锰酸钾C.过氧化氢D.水5.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的依据是()A.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B.氧气和氮气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C.氧气和氮气的密度不同D.氧气和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同【课堂检测】1.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用到的一组仪器是()A. 量筒、试管B. 铁架台、酒精灯C. 烧杯、单孔塞D. 燃烧匙、集气瓶2. 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主要操作有①装药品、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将装有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⑤加热、⑥停止加热、⑦将导管移出水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 同步练习 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 同步练习 有答案

课题3 制取氧气一选择题1.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必要条件是()A.加入少量二氧化锰B.隔绝空气C.加入少量高锰酸钾D.加热到较高温度2.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排水取气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在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3.常温下,某气体无色、无味、无毒、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如果在实验室里采用固体和液体接触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制备该气体,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A.②和③B.①和③C.②和④D.②和⑤4.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Ca(HCO3)2→CaCO3↓+ CO2↑+ H2O B.2Na + Cl2→2NaClC.2Mg + CO2→2MgO + C D.AgNO3 + NaCl→AgCl↓+NaNO3 5.实验室可用于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A.①④B.②③C.①⑤D.①③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7.在的各步转化中,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不包括()A.化合反应B.复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分解反应8.将18g高锰酸钾加热,当产生1.6g氧气时,固体剩余物是()A.KMnO4MnO2B.K2MnO4MnO2C.KMnO4 MnO2K2MnO4D.KMnO4 K2MnO49.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10.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有关事实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合理的是()二非选择题1.下图是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

(1)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试管口处放一小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反应物,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