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水害应急预案
露天煤矿水害应急救援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确保露天煤矿在发生水害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露天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水害事故,包括但不限于地表积水、地下涌水、泥石流等水害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露天煤矿水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水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 指挥部职责(1)组织制定和实施水害事故应急救援方案;(2)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和供应;(3)组织协调救援队伍、设备、物资等资源;(4)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和交通管制;(5)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上报。
3. 各救援小组职责(1)抢险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搜救、设备抢修等;(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转运;(3)通讯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通讯的保障工作;(4)物资供应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调配;(5)交通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交通管制和救援车辆调度;(6)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的后勤保障工作。
四、应急救援措施1. 事故报告(1)发现水害事故后,立即向指挥部报告;(2)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人员伤亡情况等;(3)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处置(1)抢险救援组立即组织人员、设备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抢险救援工作;(2)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和转运;(3)通讯保障组确保应急救援通讯畅通;(4)物资供应组及时调配应急救援物资;(5)交通保障组对事故现场进行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车辆畅通;(6)后勤保障组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3. 事故善后处理(1)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2)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3)对事故损失进行评估和赔偿。
五、预案实施与演练1. 预案实施(1)本预案由露天煤矿水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实施;(2)各级救援小组按照预案要求,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煤矿水害专项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提高矿井水害应对能力,确保在发生水害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抢险救灾,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矿井在正常生产、建设过程中,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引发的水害事故的应急处理。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领导小组成立煤矿水害专项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水害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
2.1.1 组长:矿长2.1.2 副组长:分管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2.1.3 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各车间主任2.2 应急办公室设立应急办公室,负责水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日常工作。
2.2.1 主任:安全科科长2.2.2 副主任:生产科科长2.2.3 成员:各科室、车间相关人员2.3 应急救援队伍成立应急救援队伍,负责水害事故的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2.3.1 队长:应急办公室副主任2.3.2 副队长:各车间主任2.3.3 成员:各车间抽调的技术人员、工人三、水害事故预防与预警3.1 水害事故预防3.1.1 加强水文地质勘探,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3.1.2 严格执行探放水制度,及时发现和排除水害隐患。
3.1.3 定期检查维护排水系统,确保排水设施完好。
3.1.4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水害事故防范意识。
3.2 水害事故预警3.2.1 建立水害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矿井水情。
3.2.2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预警机制,通知相关人员。
3.2.3 对可能发生的水害事故,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四、水害事故应急响应4.1 初步响应4.1.1 发现水害事故后,立即启动本预案,通知应急救援队伍。
4.1.2 应急救援队伍迅速赶赴现场,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4.2 全面响应4.2.1 启动应急指挥中心,成立现场指挥部。
4.2.2 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4.2.3 组织救援队伍进行抢险救援,防止事故扩大。
煤矿水害事故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汇报人:2023-11-15•应急预案概述•应急组织与职责•应急设施与装备目录•预警与响应•现场处置方案•安全避险与自救互救•应急预案演练与评估•其他事项应急预案概述目的和意义降低财产损失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编制依据030201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突发性水害事故其他相关事故适用范围应急组织与职责应急指挥机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联动机制在事故发生时,及时联系周边矿山、应急联动中心等单位协助救援。
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得到及时的外部援助和支持。
与周边矿山、应急联动中心等建立应急联动机制。
应急设施与装备备用发电机有足够的电缆和电线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断电情况。
电缆和电线供电时间氧气呼吸器为每位员工配备便携式氧气呼吸器,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缺氧情况。
避难硐室在井下关键位置建造避难硐室,以供员工紧急避难。
食物和水储备足够的食物和水,以应对长时间避难的需求。
安全避险设施预警与响应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预警级别划分预警发布程序1. 监测与预警信息收集2. 信息研判3. 预警发布响应程序启动矿井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1. 蓝色响应2. 黄色响应3. 橙色响应4. 红色响应启动矿井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进入紧急状态,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启动矿井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进入危急状态,全力以赴组织救援和处置工作。
启动矿井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进入特急状态,组织协调各方面资源进行救援和处置工作。
现场处置方案处置原则当救援工作结束后,对现场进行清理和恢复,同时对事故进行总结和评估。
根据救援方案,组织人员和设备进行救援,同时做好现场安全和卫生工作。
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进行现场勘查,了解事故情况,制定救援方案。
当发生水害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给相关部门和领导。
相关部门和领导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工作。
人员疏散设备抢修物资保障交通管制安全避险与自救互救03定期演练安全避险措施01制定安全避险计划02配备安全避险设施自救互救措施培训与教育对矿工进行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培训,使矿工掌握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矿井水害防治应急预案

矿井水害防治应急预案矿井水害防治应急预案随着我国煤矿生产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矿井水害已成为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矿井水害是指在煤矿生产中,由于自然地质和人为因素,矿井内的矿山水超过矿井排水系统的承载能力,引发地面崩塌、决口等问题,从而造成煤矿生产秩序、生产设备等损失的情况。
为了有效地应对矿井水害,煤矿企业需要制定细致的防治应急预案。
一、矿井水害的危害及应对方法1、煤矿安全生产受到影响矿井水害会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使矿井的生产设备无法正常运转,煤炭无法开采和运输,从而影响煤炭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面临水害的影响,煤矿企业可以采取的方法包括矿井的浸润压力控制、煤层压力控制等。
2、矿井环境污染加重矿井水害引发的水、沙泥等,会对煤炭的质量和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对此,煤矿企业可以通过加强瞭望、采取管道疏清与吸附等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拓展了矿井治理的难度矿井水害不仅会影响煤矿的生产运转,还会“蚕食”矿井的煤储备量,从而使矿井的安全管理难度加大。
因此,煤矿企业在进行矿井治理时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以实现矿井治理和生产运作之间的平衡。
4、威胁矿工的安全矿井水害发生时,矿工的生命和安全面临严峻的考验。
在这种情况下,煤矿企业应及时组织抢险救援,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切实保障。
二、矿井水害防治应急预案矿井水害防治应急预案是煤矿企业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防范和应对矿井水害所制定的管理计划和操作规程,其基本要素包括应急管理体系、因应措施、预警预报系统、应急救援体系等。
1、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体系是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核心。
机构设置、岗位设定及分工明确、流程明确是其主要内容。
企业应当建立应急管理工作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预案的及时更新和完善,并组织有效应急演练。
2、因应措施因应措施是煤矿企业应急管理的重要要素,包括水防、管堵、疏浚、输清、降渗、顶板体制提升、抽水泵站机组的设备升级改造等技术手段。
这些技术手段能够有效的防止和缓解矿井水害的发生,有效控制矿井水害的扩大范围。
煤矿井下水害专项应急预案

为提高煤矿企业应对矿井水害事故的能力,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专项应急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所有矿井,包括矿井井上、井下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
三、预案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煤矿安全规程》3. 《煤矿防治水规定》4. 国家、地方及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矿井水害专项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水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 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
(2)抢险救灾组:负责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物资保障等工作。
(3)技术保障组:负责现场技术支持、监测、评估等工作。
(4)宣传报道组:负责现场宣传报道、信息发布等工作。
五、应急响应1. 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相关人员迅速赶赴现场。
2. 抢险救灾组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救援方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3. 技术保障组对现场进行监测、评估,为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4. 宣传报道组及时向外界发布事故信息,保持与上级部门、社会公众的沟通。
六、应急处置措施1. 人员疏散:立即组织井下人员按照避灾路线有序撤离,确保人员安全。
2. 事故处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范围,防止事故扩大。
3. 物资保障:确保救援物资充足,为救援工作提供保障。
4. 伤员救治: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5. 环境保护: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对环境造成污染。
七、应急结束1. 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人员安全撤离,现场恢复稳定。
2. 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宣布应急结束。
八、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水害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应包括事故预警、应急响应、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物资保障等环节。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九、预案管理1. 本预案由矿井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预案同时废止。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三篇)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矿井水害是指由于原因导致矿井内积水过多、淹没矿工和设备等突发情况。
为应对这种紧急情况,矿井应设立水害应急预案。
以下是一个矿井水害应急预案的简要步骤:1. 应急报警:一旦发现矿井水害,矿工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应急机构报警,告知水害的具体情况、位置和可能影响的范围。
2. 人员疏散:矿工应迅速撤离受威胁区域,按照预设的疏散路线和安全出口有序撤离。
同时,应组织寻找被困人员,协助其尽快安全撤离。
3. 封堵矿井:为限制水害的扩散,应立即行动封堵水源,并采取措施进行水位降低和排水处理。
4. 紧急救援:立即启动水害救援预案,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入矿井救援被困人员。
救援队伍应具备相应的救援技能和设备,并确保其安全。
5. 事故调查:水害发生后,应迅速组织调查分析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对责任人应进行相应的追责和处罚。
6. 资源保障:为了应对矿井水害,事前应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和设备,如救生器具、排水设备、通讯工具等。
同时,运营单位应与相关应急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获得支持和援助。
7.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矿井水害应急演练,提高矿工和救援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救援技能。
总之,矿井水害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避免损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二)一、前言矿井水害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水害发生时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及时有效地处置矿井水害,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生产,制定矿井水害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组织机构1.水害应急指挥部水害应急指挥部是负责统一协调和指挥矿井水害事故应急工作的机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组成。
2.应急抢险队伍应急抢险队伍由矿井安全生产部、矿井救援队、消防队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组成,负责实施抢险救援和事故现场处理。
三、应急预警与通报1.应急预警当矿井水位达到预警标准时,应急预警机构根据监测数据进行预警,并及时通知水害应急指挥部和相关部门。
煤矿透水事故应急预案(四篇)

煤矿透水事故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煤矿透水事故是矿井开采中难以避免的一种事故,特点是发生突然、危害严重、处理困难。
为了有效应对煤矿透水事故,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全面科学的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划分:1.煤矿企业领导者:负责组织煤矿透水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保障煤矿的生产安全。
2.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煤矿透水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和协调,统筹调度救援资源。
3.应急救援专家组:负责在煤矿透水事故发生后进行技术指导,并提供应急救援的专业技术支持。
4.煤矿应急救援队伍:负责煤矿透水事故的现场救援工作,包括抢险、排水、封堵等操作。
三、透水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1.事故发生报告:煤矿工作人员发现煤矿透水事故后,应第一时间向上级煤矿企业领导者报告,并报告附近煤矿救援队伍。
2.组织人员的撤离:煤矿工作人员应根据应急预案规定的撤离路线和避难点进行撤离,确保人员的安全。
3.封堵漏水点:应急救援队伍应迅速到达漏水点进行封堵,防止进一步的水灾扩大。
4.抢险排水:应急救援队伍应配备专业排水设备进行排水作业,降低水位,为事故救援创造条件。
5.组织事故救援:应急救援指挥部应迅速组织事故救援工作,协调煤矿内外各类救援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透水事故应急预案的组成要素:1.应急预案的制定:煤矿企业领导者应委托相关部门对煤矿透水事故进行评估,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预案的执行流程、救援措施、责任分工等内容。
2.事故应急预警: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事故预警系统,通过监测煤矿的水位、气体浓度等指标,及时预警煤矿透水事故的发生,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3.应急设备的配置:煤矿企业应配置一定数量和类型的应急设备,包括排水设备、抢险设备等,以便在发生透水事故时能够迅速使用。
4.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煤矿企业应建立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包括抢险队伍、医疗救援队伍等,确保能够迅速响应和展开救援工作。
5.培训和演练:煤矿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救援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水害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目录水害事故应急预案 (3)一.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3)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三. 组织机构及职责 (3)四.预防与预警 (9)五.信息报告程序 (11)六.应急处置 (11)水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5)1.事故特征 (15)2.应急组织与职责 (16)3.应急处置 (16)水害事故应急预案一.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本矿井主要是防治地表水渗入井下和井田内采空区积水,危害程度相对较大。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
2、坚持灾害性天气影响到安全生产立即停产撤人的原则。
三. 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救援组织体系根据应急救援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矿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及其下设的办公室。
由矿领导、技术科、安全科、通风科、机电科、调度室、工会、综合办、供应科、保卫科、施工单位等单位组成。
3.1.1成立矿井水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设立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水害应急指挥系统图3.1.2水害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名单总指挥:胡同计副总指挥:李振乾姜满歧李昊赵军涛仪瑞亮矿山救护队队长成员:魏永任华川徐军雷肖飞王小勇党永斌王栋冯忠民张文杨松王金龙孙德奇胡波王文辉3.1.3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调度室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地测科,负责日常应急救援业务工作,由魏永为办公室主任3.1.4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10个组1、现场指挥组:由矿领导、公司矿山救护队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2、抢险救灾组:由公司矿山救护队、矿调度室负责人及矿抢险救灾队三个分队每队15人组成;3、技术处理组:由矿技术负责人、救护队技术负责人和有关技术负责人组成;4、物资供应组:由供应科部门负责人组成;5、通信信息组:由机电科和通防科部门负责人组成;6、警戒保卫组:由保卫科和里兰派出所负责人组成;7、医疗救护组: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负责人组成;8、后勤保障组:由供销科、综合办等部门负责人组成;9、善后处理组:由工会、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10、事故调查组:由安全科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AQ-BH-01910( 应急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煤矿水害应急预案Emergency plan for coal mine water disaster煤矿水害应急预案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为提高矿井水害能力,做到灾情出现时能及时、快速、有效地组织救灾人员及提供物资补给,有条不紊的开展水害的抢险救灾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救灾时各有关人员的职责1、矿长: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上级有关领导和矿总工程师、矿山救护队队长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难人员的措施。
2、矿总工程师:是矿长处理灾害事故的助手,在矿长领导下组织制定营救遇险人员的处理计划。
3、矿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处理灾害,并负责指挥某一方面的救灾工作。
4、各有关副矿长:根据矿长命令积极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并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所需的工作待命,及时调集救灾所需的设备材料和严格控制入井人员,签发抢救事故用的入井特别许可证。
5、矿山救护队队长:对矿山救护队的行动具体负责,全面指挥、领导矿山救护队和辅助救护队根据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完成对灾区遇难人员的救援和事故处理。
6、通风科长:按照矿长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制度,监视主要扇风机的工作状况和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作,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
7、技术科长:负责准备必要的图纸资料,并根据矿长命令完成测量和其它工作。
8、机电科长:根据矿长的命令,负责改变矿井主要扇风机工作制度,并掌握矿井的停送电工作,及时抢救或安装机电设备,完成其它有关的任务。
9、材料供应科长:及时准备好必需的救灾器材,并根据矿长的命令迅速运到指定地点。
10、矿调度值班人员:负责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它情况并立即将事故的情况向矿长、矿总工程师和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区、市煤炭局报告,按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召集的单位和人员名单召集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及时向下传达矿长的命令,随时调度井下抢险救灾情况,统计和掌握出入井人数和留在井下地点的人数。
11、有关的区、队、班长:负责查明留在本采区或工作面的人数,并采取措施将他们有组织地撤退到安全地点或地面,将在现场所见的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详细如实地报告调度室,并随时接受矿长的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处理灾害的任务。
12、考勤和矿灯房发放负责人:根据入井人员的考勤和领取灯号码,查清在井下的人数及其姓名,并迅速报告调度室,对没有经指定的副矿长签发的入井特别许可证的所有人员,不得发给矿灯,并在井口严格检查,制止入井。
13、运搬工区区长:负责将遇难人员及时运往井上,保证救灾人员和器材能及时运到事故地点,满足救灾需要。
14、医院院长:负责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急救治疗,组织护理和药物供应,并做好喷洒消毒药品,灭菌免疫工作。
15、行政办公室主任:保证对遇难人员的妥善安置和救灾人员的食宿以及其它生活事宜。
16、保卫科长: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护正常的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矿,并在井口附近设专人警戒,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
17、值班话务员:接到调度员的事故通知后,立即切断与事故没有直接关系的一切电话,开放事故信号,并按照《矿井灾害预防与事故处理计划》中规定的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召集的单位和人员名单及时按顺序通知所列单位的人员到调度室报到待命,协助矿调度值班人员及时传达矿长的命令。
二、救灾总的指导原则井上下发生重大水灾事故时,发现人员必须立即向调度室汇报事故的性质、地点及遇难人员情况,并迅速组织自救、互救或设法安全撤离灾区。
调度室接到事故电话后,必须立即向矿值班人员汇报,矿值班人员应立即向救灾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并安排话务员按照“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召集的单位和人员名单”通知救灾指挥部全部成员到调度室集合,然后在救灾指挥部领导下分工负责,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工作,各职能部门及区队主要负责人在指挥部的领导下,组织好本单位人员积极参加救灾工作。
救灾指挥部必须首先弄清事故的性质、地点及遇难人员情况,并迅速作出救灾方案立即组织救灾;救灾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能有效地防止事故扩大和迅速抢救受灾遇难人员的方法。
一般采取切断电源、反风、直接救灾,封闭事故区域等方法进行。
救灾人员应按照救灾指挥部命令根据事故性质和地点,选择捷径到达事故地点以便尽快进行抢救和搜寻遇难人员工作,井下救灾基地应设在灾害发生地点附近支架完整的进风巷中。
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考勤员、矿灯房要互相联系,准确统计出考勤人员和井下遇难人员情况,卫生所及时做好急救工作。
凡是下井人员都必须熟悉本区域的避灾路线,在发生事故时,能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地点,佩带好自救器,由最近的安全路线到达安全地点或升井。
有关部门和领导应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向上级有关单位汇报事故情况。
三、组织领导为确保矿井水害的抢险、救护工作顺利进行,矿成立矿井水害抢险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水害救灾抢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室。
四、应急措施发生透水或灌水事故时,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调度室汇报,并在班、组长或由经验的老工人的指挥下迅速抢救,就地解决,加固工作地点的支护,堵住出水点,以免事故扩大。
如情况危急,水势很猛无法抢救,则有组织地避开压力水头,迅速撤离事故区并沿避灾路线撤至地面。
暂时躲避到安全地点,不能撤离的人员要沉着、冷静、尽量减少动作,并要在躲避地点巷道口悬挂矿灯,工具或定时间隔敲打管子,铁轨等,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
调度室接到透水或灌水报告后,要立即向矿领导汇报,并立即通知有关单位进行抢救,同时根据出事地点和可能波及的地区,通知有关人员撤出危险区。
透水或灌水事故发生后,各单位应尽快准确的核查井下人员,掌握灾区范围、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中有生存条件的地点,进入该地点的可能通道,以便迅速组织抢救。
透水或灌水事故发生后,必须了解突水的地点、性质,估计突出水量,静止水位,突水后涌水量,影响范围,补给水源及有影响的地面水体。
然后组织力量和排水设备进行排水,应尽可能将水引入水仓,启动全部排水设备,全力以赴排水,设备不足时应及时增设排水设备。
如水源补给量特别大,用强力排水不能生效,则先堵住涌水通道,截住补给水源,同时堵塞地面补给水源,然后再排水,排水时则应制订专门的安全措施。
当水威胁到中央变电所、中央泵房安全时救灾指挥部应立即通知该地点值班人员关闭水闸门,保护供电和排水设备。
加强排水和抢救中的通风,切断灾区电源,防止将积聚的瓦斯引爆或突然涌出其他有毒气体。
当有瓦斯从水淹区涌出时,应制定瓦斯排放措施进行瓦斯排放。
排水后侦察、抢险中,要防止冒顶、掉底和二次突水。
搬运和抢救遇难者,要防止突然改变伤员已适应的环境和生存条件,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五、井下灾情设置Ⅹ月Ⅹ日通防科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发现灾情后,立即向调度室汇报,汇报情况如下:报告调度室:我是通防科井下值班人员ⅩⅩⅩ,在值班中,发现121采空区1#涌水量观测站水量猛增,且出现压力水流,有冲破密闭,溃入大巷,造成淹井事故的可能,请求撤离井下所有作业人员。
报告完毕。
六、灾情初步分析及救灾程序根据报告初步推断为地表水通过塌陷裂隙进入121采空区,水量来势凶猛,有淹井的可能。
救灾程序如下:1、调度室立即将灾情向矿长汇报,矿长下达救灾命令。
2、总工程师命令井下所有作业人员沿避水路线撤离和救灾人员沿救灾路线救灾(1)避水路线:16107工作面→16107材料道→北翼轨道巷→西石门→付井口→地面或工作面→16107皮带巷→北翼皮带巷→16煤集皮巷→主井→地面(2)救灾路线:付井口→西石门→北翼轨道巷→16107材料道→16107工作面;并通知技术科、机电科立即到一采区地表塌陷积水区查看水情,如情况属实,立即组织地面排水。
3、矿长命令井下中央泵房、中央变电所立即关闭防水密闭门,命令中央泵房立即启动工作泵、备用泵(均为200D43×9型,单台额定流量288m3/h),并将运转情况及水位及时汇报调度室。
4、矿长命令救护大队领取救灾物资,井口待命,随时准备赴往灾情地点实施抢救。
5、矿长命令医护人员立即赶往付井口准备对受伤人员实施救治工作。
6、井下救护大队汇报:井下所有作业人员已全部安全撤出,无一人伤亡。
7、地面排水组汇报:塌陷积水排干。
井下中央泵房汇报:三台水泵正常运转,现水仓水位已低于警戒位置,涌水量已趋于正常,请求停止备用泵的运转。
8、矿长同意停止备用泵的运转的请求,要求中央泵房值班人员密切注意水仓的水位观测,并及时汇报。
9、矿长命令救护大队撤出工作面,留设专人观察1#涌水量观测站水量变化情况,并及时汇报。
10、宣布救灾工作结束,矿井恢复正常生产。
七、地面灾情设置X月X日X时,天降大雨,X时地面巡查人员XXX发现工广北侧小龙河一处决堤。
大水直冲北门,进入矿内,有通过主、副井灌入井下的可能。
并立即向调度室汇报:报告调度室:我是保卫科地面巡查员XXX在巡视小龙河水情中,发现工广北侧小龙河一处决堤,大水直冲北门进入矿内,有通过主、副井灌入井下的可能。
调度员接到汇报后,立即将灾情汇报给值班人员,值班人员立即将此情况汇报给矿长和总工程师;并命令值班人员按照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召集的单位和人员名单召集有关人员到调度室。
经救灾抢险领导小组研究、讨论,并发布如下命令:1、人员到齐后,矿长下达救灾抢险命令。
2、总工程师命令井下所有作业人员作好撤离准备。
3、矿长命令中央泵房作好排水准备。
机电作好地面排水设施的准备工作4、矿长命令救护大队领取救灾物资,在主、副井周围布置截水墙。
分组对工广内所有排水沟进行检查、疏通,确保流水通畅,对积水区进行排水。
5、矿长根据《雨季“三防”工作通知》的文件分工组织人员奔赴小龙河决堤处填堵。
6、经过一昼夜奋战,灾情得到控制,宣布恢复正常生产。
八、救灾要求及注意事项1、与救灾有关的工作人员及时将情况反馈到调度室,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2、调度室及时记录各方的汇报情况,以便做好工作汇报。
3、物管科要做好救灾物资的储备及发放工作。
4、救护大队要严格组织纪律,做到有条不紊,并熟悉救灾路线。
5、救护大队组长负责救护的现场组织工作,要求及时汇报抢救情况。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