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合集下载

手术讲解模板:内淋巴囊蛛网膜下隙引流术

手术讲解模板:内淋巴囊蛛网膜下隙引流术

手术资料:内淋巴囊蛛网膜下隙引流术
概述: 内淋巴囊亦可获满意效果,称内淋巴囊减 压术,有效率达80%,国内已广泛开展此 项手术治疗梅尼埃病。
手术资料:内淋巴囊蛛网膜下隙引流术
概述:
内淋巴囊乳突腔引流术,常出现引流管阻 塞,House(1962)首先介绍内淋巴囊蛛 网膜下隙分流术,许多学者相继介绍此类 手术的改良术式,将过多的内淋巴引流到 脑脊液腔,其理论基础在于正常情况下, 内、外淋巴的压力相等,则基底膜得以自 由振动。通过蜗水管内的疏松结缔组织, 外淋巴液与脑脊液相通
内淋巴囊蛛网 膜下隙引流术
手术资料:内淋巴囊蛛网膜下隙引流术
内淋巴囊蛛网膜下隙 引流术
科室:耳鼻喉科 部位:平卧,头偏向对侧,按乳突根治术术式碘酊消毒外耳道及乳突区皮肤,铺无菌巾。
手术资料:内淋巴囊蛛网膜下隙引流术
麻醉: 一般采用全麻,很少采用局麻。
手术资料:内淋巴囊蛛网膜下隙引流术
概述:
Portmann(1926)首先报道行内淋巴囊减 压术治疗梅尼埃病;House(1962)报道 行内淋巴囊-蛛网膜下隙分流术获良好效 果;Shea报道行内淋巴囊乳突腔引流术效 果良好且无并发脑膜炎之患;Shambaugh (1966)报道单纯去除颅后窝脑板暴露内 淋巴囊区的脑膜,即使未能辨认
手术资料:内淋巴囊蛛网膜下隙引流术
手术步骤:
硬脑膜与岩锥骨粘连较紧,并有一骨性隆 起,为前庭水管出口处,可进一步确定内 淋巴囊的位置。梅尼埃病病人常常乳突气 化不好,乙状窦向前移位,限制内淋巴囊 后缘的显露,应尽量磨薄乙状窦骨壁或去 掉骨壁,以扩大Trautmann三角区面积, 用脑棉保护乙状窦避免损伤(图 9.3.1.1.2-3)。
手术资料:内淋巴囊蛛网膜下隙引流术

外科引流PPT演示课件

外科引流PPT演示课件
• 3.污染性伤口,伤口内放置引流物,可降低感染发生率。
15
外科引流注意事项
1.根据疾病的性质、手术中情况,以决定选择何种引流方法 以及何种引流物。术前未能作肠道准备时,作消化道手术所 缝合或吻合的组织有明显的炎症、瘢痕、水 肿或缺血,难 以防止发生漏时,外伤手术后坏死组织未能完全清除时,应 放置引流,一般 以封闭吸引方式为宜。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手术时必须作充分引流,既是治疗,又是为了预防 胰腺进 一步坏死。
8
引流物类型及用途和作用
• 4.橡胶引流管:根据制作材料不同分为乳胶管和 硅胶管。橡胶引流管有粗细、软硬不同,应根据 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橡胶引流管。橡胶引流 管种类很多,除普通橡胶引流管外,还有用于不 同组织器官的特制引流管,如:红色导尿管、气 囊导尿管、胆道T型管、双腔引流管、胃管、脑室 引流管、胸腔引流管、负压引流球、菌状导管、 输尿管导管、脑室腹腔引流管、输尿管支架等。
• 2.引流物表面应平滑,不易与伤口的肉芽组织粘 连。
• 3.引流物大小应视需要而定,以不致堵塞为宜。 • 4.引流液不应自引流物的四周溢出。
6
引流物类型及用途和作用
• 1.纱布引流条:有干纱布引流条、盐水纱布引流 条、凡士林纱布引流条和碘仿纱条。凡士林纱布 引流条常用于脓肿切排后堵塞伤口,其作用是压 迫止血,防止因伤口壁与敷料的粘连或肉芽长入 敷料导致换药时疼痛。盐水纱布引流条多用于较 浅的感染伤口,适用于急性炎症已消退,肉芽组 织新鲜的创面,有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吸附创面 分泌物的作用。碘仿纱条有抗菌防腐,收敛,促 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和除臭,用于耳鼻腔,阴式 子宫手术及深部腔内填塞及止血。干纱布条适用 于出血伤口填塞止血。
• 管状引流比烟卷引流好,主动比被动引流好,负

蛛网膜下腔引流的护理 ppt课件

蛛网膜下腔引流的护理  ppt课件

2.病情观察

穿刺过程,注意观察病人意识、瞳孔、脉搏、呼吸的改变,若病情突 变,应立即报告医生停止操作,并协助抢救。 需要判断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可作动力试验(亦称压颈试验)测定 初压后压迫病人一侧颈静脉10秒,进行观察判断

压颈试验

A、若脑脊液压力于压颈后立即上升至原来水平 1倍,解除压迫后, 在20秒内迅速下降至原来水平,表明蛛网膜下腔无阻塞。 B、若脑脊液压力于压颈后不上升,表明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 C、若脑脊液压力于压颈后缓慢上升,解除压迫后又缓慢下降或 不下降,表明蛛网膜下腔有不完全阻塞。
二)主要表现
发热,血液以及脑脊液WBC异常,脑膜刺激征阳性;穿刺部位感染 三)护理目标


体温正常,脑脊液培养正常;穿刺部位无发红,肿胀
四)护理措施 1.病室每日紫外线消毒,减少人员流动探视

2.严格无菌操作,每日创口消毒,对于敷料要注意及时更换,一旦完全 湿润,就必须换药,减少直接细菌进入感染的机会,每日更换引流瓶.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在引流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瞳孔和生命体征 的变化,正确分辨颅内高压与低压性头痛
颅内高压引起的头疼比较剧烈,有喷射性呕吐、脑膜刺激征
阳性
颅内低压性头痛在抬高床头和坐立位时加重,给与放低床头、
减慢引流速度后头痛缓解


感染
一)相关因素 置管引流时间过长,无菌操作不当
穿刺部位有化脓感染,禁止穿刺,以免引起蛛 网膜下腔感染。



全身严重感染、休克或者濒于休克
梗阻性脑积水
脊髓结核、脊髓压迫症等脊髓功能障碍
血液系统疾病、应用肝素导致出血倾向血小板 <50x109

手术讲解模板:肠系膜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

手术讲解模板:肠系膜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
手术步骤:
大了两血管间的距离,为使两血管靠拢,使吻合后减少张力,可用2-0丝线 间断缝合两血管附近的纤维结缔组织(图12.15.2.3.2-3)。 4.用两把弯的无损伤血管钳钳夹两血管壁的一部分(或用三叶钳钳夹两血 管壁),将两血管靠拢(图12.15.2.3.2-
手术资料:肠系膜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
手术资料:肠系膜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
注意事项: 静脉移植,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H型分 流术。
手术资料:肠系膜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
注意事项: 2.分离腹膜后组织切开后予以结扎,防止 损伤乳糜管导致术后乳糜腹水。
手术资料:肠系膜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
术后处理: 肠系膜上静脉-下腔脉分流术
手术步骤:
1.上腹部横切口。开腹后探查门静脉,证 实已纤维化时,则将横结肠系膜拉直,在 其根部十二指肠空肠曲右侧切开后腹膜。 在十二指肠水平部下缘,于肠系膜上动脉 右侧寻找肠系膜上静脉(图12.15.2.3.21)。切开后腹膜时遇有扩张之淋巴管应 妥为结扎及缝合,以防止或减少术后并发 的乳糜腹水。
手术资料:肠系膜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
并发症: 来旷置大部结肠或做右半结肠切除术来减 少氨形成的方法在儿童不常采用。
手术资料:肠系膜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
术后护理:
术后24h应平卧,头偏向健侧,勿抬高, 且避免头部剧烈活动和颈部过伸过屈,以 免脑脊液引流过度造成低颅压待患者意识 恢复、生命体征平稳后,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脑脊液引流至腹腔。术后 72h 内让患者绝对卧床为好。
手术资料:肠系膜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
手术步骤:
2.将肠系膜上静脉游离一周,于十二指肠水平部向下游离4cm长。于脊柱 右侧分离出下腔静脉,也将下腔静脉壁充分游离(图12.15.2.3.2-2)。 3.下腔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的距离约4cm,因门静脉高压后腹膜后组织水 肿,加

手术讲解模板:眶下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

手术讲解模板:眶下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

手术资料:眶下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
术后处理: 3.处理病源牙 能保留的牙齿应该及时治 疗;无法保留的牙齿,在急性期过后应及 早拔除。
手术资料:眶下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
术后处理: 4.注意口腔卫生,坚持饭后漱口。
手术资料:眶下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
术后处理: 5.严禁挤压。
手术资料:眶下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
手术资料:眶下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
适应证: 眶下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适用于黏膜肿胀 明显,有波动感者。
手术资料:眶下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
手术禁忌: 全身衰竭的病人应先纠正全身情况后或纠 正全身情况的同时切开引流。
手术资料:眶下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
术前准备: 1.术前应用抗生素 为避免全身扩散,术 前血液中应有足量抗菌药的浓度,必要时 并用抗厌氧菌的药物。
眶下间隙脓肿 切开引流术
手术资料:眶下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
眶下间隙脓肿切开引 流术
科室:眼科 部位:眼部 麻醉:局部麻醉
手术资料:眶下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
概述:
眶下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用于眶下间隙脓 肿的治疗。 眶下间隙位于眼眶下方,上 颌骨浅面与面部表情肌之间。在眶下缘之 下,上颌骨牙槽突之上,鼻侧与颧骨之间。 其下方为上唇基部和尖牙窝,其前方有尖 齿肌、上唇方肌、口轮匝肌、鼻翼肌、颧 肌、笑肌和眼轮匝肌等。各肌肉间包绕有 极薄的筋膜。此间隙内有眶下
手术资料:眶下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
概述: 神经和血管的终末支。其神经和血管的出 孔位置是在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8cm(图 10.2.2-1,10.2.2-2)。
手术资料:眶下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
概述:
手术资料:眶下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
概述:
眶下间隙感染以牙源性感染为主,多来自上颌前牙和第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磨牙,也可以 是上唇基部间隙感染和尖齿窝间隙感染的迸一步扩展。

手术讲解模板:内淋巴囊蛛网膜下隙引流术53页PPT

手术讲解模板:内淋巴囊蛛网膜下隙引流术53页PPT
Thank you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手术讲解模板:内淋巴囊蛛网膜下隙引 流术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手术讲解模板:内放液技术

手术讲解模板:内放液技术

手术资料:内放液技术
注意事项:
1.放液不成功常因为针头未垂直巩膜穿通 造成“活门”效应,可调整方向重新穿刺, 或另选穿刺部位。也可因巩膜和脉络膜较 厚,未完全穿通,此时可用稍长些的针头。 眼压低时放液不易成功,可缩紧环扎带增 加眼内压,或用组织镊夹住放液口两侧的 巩膜,再行穿刺。
手术资料:内放液技术
手术资料:内放液技术
手术步骤:
图5
手术资料:内放液技术
手术步骤: 图6
手术资料:内放液技术
手术步骤: 注意选择长度合适针头,避免伤及视网膜 (图6)。
手术资料:内放液技术
手术步骤:
4.放液针(笛针)插入裂孔边缘即止,避免过深插入损伤脉络膜,造成大 出血(图8.9.6-1)。 5.放液时原裂孔会增大。一般放液前应先行裂孔缘水下电凝。
手术资料:内放液技术
手术步骤:
6.切割刀头可直接放在裂孔处,只吸不切;或用一20号钝针将视网膜下液 吸出(图8.9.6-2)。 7.行气-液交换时,术者必须用手指盖住放液针的外孔,以便调整眼内液排 出速度,更好地显露视网膜和裂孔。
手术资料:内放液技术
手术步骤: 8.无裂孔的视网膜脱离,可在后极部(一 般选鼻侧)视网膜上切一小孔,然后行内 放液及气-液交换。
注意事项: 2.穿刺部位发生脉络膜出血时,先收紧放 液口缝线,并缩短环扎带使眼内压升高, 待出血停止后另作放液切口。
手术资料:内放液技术
术后处理: 术后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过度用眼。
手术资料:内放液技术
并发症:
1.放液口过大,放液速度过快时可造成视 网膜嵌顿。一旦发生视网膜嵌顿,应对嵌 顿区进行冷凝,再用硅海绵外加压,使眼 内产生较高的脊。
பைடு நூலகம்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内淋巴囊蛛网膜下隙分流术讲解模板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内淋巴囊蛛网膜下隙分流术讲解模板
手术禁忌: 1.在眩晕急性发作期或急性传染病期间, 不宜手术,缓解后再考虑手术。
手术资料:内淋巴囊蛛网膜下隙分流术
手术禁忌: 2.妇女月经期不宜手术。
手术资料:内淋巴囊蛛网膜下隙分流术
手术禁忌: 3.心肺功能不能承受手术者。
手术资料:内淋巴囊蛛网膜下隙分流术
手术禁忌: 4.血糖过高,电解质紊乱,待纠正后方能 手术。
手术资料:内淋巴囊蛛网膜下隙放乳突腔后, 显露出外半规管,继续向后向深部磨除后 半规管表面骨质,暴露其外形不需磨出蓝 线,内淋巴囊位于后半规管的后下方、乙 状窦之前,相当Donaldson假想线之下, 用小号磨光钻在颅后窝骨板磨除约 1cm×2cm骨质,即内淋巴囊表面的骨质 (图9.3.1.1.2-2)。
概述: 内淋巴囊亦可获满意效果,称内淋巴囊减 压术,有效率达80%,国内已广泛开展此 项手术治疗梅尼埃病。
手术资料:内淋巴囊蛛网膜下隙分流术
概述:
内淋巴囊乳突腔引流术,常出现引流管阻 塞,House(1962)首先介绍内淋巴囊蛛 网膜下隙引流术,许多学者相继介绍此类 手术的改良术式,将过多的内淋巴引流到 脑脊液腔,其理论基础在于正常情况下, 内、外淋巴的压力相等,则基底膜得以自 由振动。通过蜗水管内的疏松结缔组织, 外淋巴液与脑脊液相通
手术资料:内淋巴囊蛛网膜下隙分流术
术前准备:
巴管较短,内淋巴囊也较小,而且位置靠 内下。第3型:前庭水管周围无气房,内 淋巴管较短,位置向内,内淋巴囊也较小, 位置靠下,正常及异常内淋巴囊的位置见 图9.3.1.1.2-0-2。
手术资料:内淋巴囊蛛网膜下隙分流术
术前准备:
梅尼埃病病人内淋巴囊也有很大变异,很 少见到第1型内淋巴囊,病程较长者内淋 巴囊较小位置较低,前庭水管较短而直。 乳突气化不良者,乙状窦前移,颈静脉球 较高,病程越长,内淋巴囊壁越厚,囊腔 越小,手术越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步骤:
6.切割刀头可直接放在裂孔处,只吸不切;或用一20号钝针将视网膜下液 吸出(图8.9.6-2)。 7.行气-液交换时,术者必须用手指盖住放液针的外孔,以便调整眼内液排 出速度,更好地显露视网膜和裂孔。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手术步骤: 8.无裂孔的视网膜脱离,可在后极部(一 般选鼻侧)视网膜上切一小孔,然后行内 放液及气-液交换。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术后处理: 2.穿刺部位发生脉络膜出血时,先收紧放 液口缝线,并缩短环扎带使眼内压升高, 待出血停止后另作放液切口。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术后处理:
3.放液口过大,放液速度过快时可造成视 网膜嵌顿。一旦发生视网膜嵌顿,应对嵌 顿区进行冷凝,再用硅海绵外加压,使眼 内产生较高的脊。
注意事项: 2.穿刺部位发生脉络膜出血时,先收紧放 液口缝线,并缩短环扎带使眼内压升高, 待出血停止后另作放液切口。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注意事项:
3.放液口过大,放液速度过快时可造成视 网膜嵌顿。一旦发生视网膜嵌顿,应对嵌 顿区进行冷凝,再用硅海绵外加压,使眼 内产生较高的脊。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手术步骤:
图3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手术步骤: 图4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手术步骤: 切口两端可预置一对褥式缝线,待放液后 关闭切口用(图4)。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手术步骤:
用电解针头或电凝针头穿通脉络膜(图5)。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手术步骤:
图5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注意事项: 4.穿刺用力大时可造成视网膜穿通,部分 患者可在穿刺部位对应的视网膜上发现视 网膜出血。处理同视网膜嵌顿。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术后处理:
1.放液不成功常因为针头未垂直巩膜穿通 造成“活门”效应,可调整方向重新穿刺, 或另选穿刺部位。也可因巩膜和脉络膜较 厚,未完全穿通,此时可用稍长些的针头。 眼压低时放液不易成功,可缩紧环扎带增 加眼内压,或用组织镊夹住放液口两侧的 巩膜,再行穿刺。
术前准备: 同“巩膜扣带术”。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手术步骤:
图1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手术步骤: 图2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手术步骤: 1.角膜上放双凹接触镜,术者和助手密切 配合。气液交换时注气要缓慢。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术后处理: 4.穿刺用力大时可造成视网膜穿通,部分 患者可在穿刺部位对应的视网膜上发现视 网膜出血。处理同视网膜嵌顿。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并发症: 细菌感染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并发症: 手术不当引发的其他并发症等。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术后护理: 1身心进行调节恢复。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适应证:
视网膜脱离较高,作了巩膜环扎或外加压 后,裂孔部仍有较多视网膜下液,影响裂 孔与脉络膜闭合,此时应作视网膜下液引 流术(drainage of subretinal fluid)。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手术禁忌: 无绝对手术禁忌症。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视网膜下液引 流术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科室:眼科 部位:视网膜 麻醉:同“巩膜扣带术”。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概述: 视网膜下液引流术用于后极部或赤道后视 网膜裂孔,无裂孔的视网膜全脱离行气液交换时。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概述: 当视网膜脱离较浅时,环扎术或外加压术 后裂孔位于脊上,裂孔周围无视网膜下液 时可以不引流视网膜下液。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注意事项:
1.放液不成功常因为针头未垂直巩膜穿通 造成“活门”效应,可调整方向重新穿刺, 或另选穿刺部位。也可因巩膜和脉络膜较 厚,未完全穿通,此时可用稍长些的针头。 眼压低时放液不易成功,可缩紧环扎带增 加眼内压,或用组织镊夹住放液口两侧的 巩膜,再行穿刺。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手术步骤: 图6Leabharlann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手术步骤: 注意选择长度合适针头,避免伤及视网膜 (图6)。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手术步骤:
4.放液针(笛针)插入裂孔边缘即止,避免过深插入损伤脉络膜,造成大 出血(图8.9.6-1)。 5.放液时原裂孔会增大。一般放液前应先行裂孔缘水下电凝。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术后护理: 2采取宽慰患者、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谢谢!
2.观察眼底选择放液部位。为避免损伤涡 状静脉,最佳放液部位应选在内、外直肌 上下缘和上、下直肌的下方(图1斜线区 内),尽可能选在视网膜脱离最高处(图 2)。鼻侧放液较颞侧安全,下方放液较 上方安全。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手术步骤:
3.巩膜上作一3mm长垂直向切口,直至暴露脉络膜(图3)。
手术资料: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