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防治

合集下载

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常见的问题及对应措施

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常见的问题及对应措施

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常见的问题及对应措施动物疫病是指对动物群体或个体造成危害的疾病,不仅对动物健康产生影响,还可能对人类造成威胁。

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以及对应的措施。

问题一:疫病监测手段不够完善动物疫病的监测是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但是在一些地方,监测手段不够完善,导致疫病的早期发现和控制难度加大。

对策:加强监测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提高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

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及时发现和控制疫病的传播。

问题二:疫苗供应不足动物疫病的预防主要依靠疫苗接种,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贫困地区,疫苗供应不足,给防疫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对策:政府加大对疫苗的投入,保障疫苗的供应,同时加强对偏远地区的物资保障,保证疫苗的及时到位。

也可以考虑引进一些合作品种,降低进口疫苗的价格,增加供应量。

问题三:动物饲养管理不规范一些养殖户饲养管理不规范,给动物带来了疫病传播的可能。

对策:加强养殖户的宣传教育,普及正确的饲养管理知识,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

建立规范的兽医服务网络,加强兽医的巡回服务,对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帮扶。

问题四:信息不畅通信息不畅通导致了动物疫病的传播速度加快,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对策: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健全信息上报制度,及时公布疫情信息,加强动物疫病防治的信息化建设。

对于一些重点区域,还可以加强监控和预警机制,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问题五:监管不力一些地方政府对动物疫病的监管不力,也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对策: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强化防疫责任,提高对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

建立健全的防疫执法体系,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够做好防控工作。

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确保动物疫病不再成为威胁动物健康和人类安全的隐患。

动物病疫防治工作制度

动物病疫防治工作制度

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畜牧业生产、经营、屠宰、加工、运输、销售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科学养殖、规范管理、全面防疫、及时扑灭疫病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将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治体系,保障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所需经费。

第五条各级兽医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第六条各级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单位和个人疫病防治意识和能力。

第七条鼓励和支持科研、教育、推广等机构开展动物疫病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提高动物疫病防治水平。

二、动物疫病预防第八条单位和个人应当做好动物疫病的预防工作,主要包括:(一)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合理选择养殖品种,科学规划养殖布局;(二)建立健全免疫档案,按照免疫程序和国家规定,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三)做好动物疫病监测和排查工作,发现疑似疫病,及时报告并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四)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养殖环境清洁卫生,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第九条各级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规定,制定和实施动物疫病预防措施,定期对动物进行疫病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

第十条动物疫情发生后,各级兽医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隔离、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等措施,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

第十一条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兽医主管部门做好动物疫病预防工作,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信息。

三、动物疫病治疗与控制第十二条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疫病,应当及时采取治疗和控制措施,并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三条兽医主管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当及时派员赴现场进行调查和诊断,根据疫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控制和治疗措施。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规范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规范
促进畜牧业发展
有效的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能降低疫情对畜牧业 的影响,保障畜产品质量和安全,促进畜牧业 持续发展。
03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规范具体内 容
动物疫病的预防措施
制定防疫计划
根据地区和养殖品种,制定适合的防疫计划,包 括疫苗接种、消毒、驱虫等措施。
疫苗接种
根据养殖品种和疫病风险,选择适当的疫苗,按 照免疫程序进行接种。
THA少了养殖业对环境的 影响,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技术规范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技术更新缓慢
随着动物疫病的不断变异和进化,技术规范需要不断更新和 完善。因此,需要加强科研力度,及时更新技术规范内容。
养殖户素质不高
部分养殖户缺乏专业知识,对技术规范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困 难。因此,需要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 质和技术水平。
02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规范概述
动物疫病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根据动物疫病的性质和影响程度,一般分为重大动物疫病、一类动物疫病、二类 动物疫病和三类动物疫病。
特点
重大动物疫病和一类动物疫病具有高传染性、高致病性、高死亡率等特点,对畜 牧业和公共卫生安全威胁巨大。二类动物疫病虽然危害较轻,但仍需采取严格控 制措施。三类动物疫病则属于常见多发动物疫病,需采取必要防治措施。
强化技术培训
加强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规范的技术培训,提高兽医和相关 人员的技能和水平,确保技术规范的正确实施。
推进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加强 与各国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全球动物疫病的挑战。
优化政策环境
优化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规范的政策环境,加大对技术规范 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社会对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关注 度和支持度。

动物疫病防治知识解答

动物疫病防治知识解答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动物疫病防治知识解答1、问:动物疫病分为哪几类?答:《动物防疫法》第4条规定,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动物疫病分为以下几类:一类疫病,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二类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

2、问: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什么方针?答:根据《动物防疫法》第5条规定,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这是因为预防是动物防疫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能够从疫病源头上加强控制,及早发现动物疫病,降低损失和危害,促进动物产品的出口。

3、问:各级人民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负有哪些职责?答:根据《动物防疫法》第6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统一领导,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制定并组织实施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乡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群众协助做好本管辖区域内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4、问:哪些动物疫病需要实施强制免疫?答:根据《动物防疫法》第13条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

目前国家对一般地区的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实行强制免疫。

对无疫区实施强制免疫的病种,除上述四种,增加了鸡新城疫。

5、问:各级人民政府、单位和个人如何做好强制免疫工作?答:根据《动物防疫法》第14条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

乡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本管辖区域内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做好强制免疫工作。

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义务,按照兽医主管部门的要求做好强制免疫工作。

经强制免疫的动物,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免疫档案,加施畜禽标识,实施可追溯管理。

6、问:如何做好动物疫情监测工作?答:根据《动物防疫法》第15条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加强动物疫情监测。

养殖场常见动物疫病及防治技术

养殖场常见动物疫病及防治技术

养殖场常见动物疫病及防治技术养殖业是农业中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广泛发展空间的行业之一。

然而,养殖场常常面临动物疫病的困扰,这不仅会导致巨大经济损失,也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养殖场必须认识到常见的动物疫病,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技术来保护养殖动物的健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养殖场动物疫病及其防治技术:1. 猪瘟:- 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会导致猪群大面积的死亡。

- 防治技术包括: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确保养殖场的清洁和消毒;加强检疫和隔离措施,确保新引进的猪只不带有病毒;注射疫苗,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2. 禽流感:- 禽流感是一种由禽类传播的疾病,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威胁。

- 防治技术包括:强化饲养环境管理,增加禽类的饲养密度,提高空气流通性;加强饲养场的卫生条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控制禽类的摄食来源,防止食物受到污染;接种疫苗,提高禽类的免疫力;及时隔离病死禽类,防止病情扩散。

3. 犬瘟热:- 犬瘟热是一种狗类高度传染性疾病,病死率极高。

- 防治技术包括:养殖时选择健康的幼犬,并要求犬只有合格的疫苗接种记录;定期进行驱虫和体内外寄生虫的预防和治疗;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与其他未接种犬只接触;及时发现病症,进行隔离治疗,并咨询兽医的建议。

4. 鱼类疾病:- 养殖鱼类常见的疾病包括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和水质相关的疾病。

- 防治技术包括:保持水质清洁,合理控制水温和氧气含量;避免过度饲养,控制饲料的用量;加强鱼类的营养管理,提高免疫力;定期检查和清洁养殖设备,避免细菌滋生;使用药物或特定的兽药进行治疗,但要遵守使用规范。

5. 兔病毒性出血症:-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一种致命的疾病,对养殖兔业产生了严重影响。

- 防治技术包括:养殖场的隔离措施要到位,避免病毒的传播;提高兔只的免疫力,注射相应的疫苗;加强养殖环境的消毒,避免细菌滋生;及时发现和处理疑似病例,防止疫情蔓延。

家畜饲养中的疫病防治措施

家畜饲养中的疫病防治措施

家畜饲养中的疫病防治措施家畜饲养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伴随着饲养规模的扩大以及市场需求的增加,家畜疫病的发生频率和程度也逐渐增加。

为了保障家畜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疫病防治措施。

本文将从预防、监测、隔离和治疗四个方面探讨家畜饲养中的疫病防治措施。

一、预防措施预防疫病是家畜饲养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疫病的发生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家畜疫病预防措施:1. 合理的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预防疫病的首要措施。

家畜的饲养环境应保持清洁,饲料应具有营养平衡,同时要避免过度饲养和粗放饲养。

饮水要保持清洁,避免受到污染。

此外,定期对家畜进行身体检查,及时排查患病动物,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2. 疫苗免疫疫苗免疫是防治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提高家畜的免疫力,预防常见疫病的发生。

饲养户应该根据兽医的建议,及时接种适当的疫苗,且定期进行疫苗加强免疫。

3. 病虫害防制病原体和害虫是引发家畜疫病的重要因素。

因此,做好病虫害的防制工作也是预防疫病的重要措施。

定期对畜舍进行消毒,控制害虫的繁殖,减少疫病的传播途径。

二、监测措施监测是为了及时掌握家畜疫病的发生情况,为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家畜疫病监测措施:1. 疫情监测定期开展疫情监测,及时了解家畜疫病的发生情况。

可以通过畜牧部门的监测数据、兽医的检查和饲养户的反馈等多种渠道进行监测。

监测数据应该全面、准确,并及时作出相应处理。

2. 疫情预警通过分析疫情监测数据,建立疫情预警机制。

一旦发现有疫情暴发或蔓延的趋势,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加强防控工作,并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以避免疫病的大范围传播。

三、隔离措施隔离是指将疫病患畜离开正常养殖群体,使其与健康动物隔离开来,以防止疫病的传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家畜饲养中的隔离措施:1. 患畜隔离发现疫病的患畜要及时隔离,以免疫病传播给健康动物。

牛羊疫病防治实用技术(一)2024

牛羊疫病防治实用技术(一)2024

牛羊疫病防治实用技术(一)引言概述:牛羊疫病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重要疾病,给养殖户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

本文介绍了牛羊疫病防治实用技术,包括疫苗接种、疾病监测、饲养管理、环境卫生和抗生素应用等五个大点。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提高养殖户对牛羊疫病防治技术的了解,提高疫病防控水平,减少损失。

正文:一、疫苗接种1. 选择适合的疫苗品种:根据当地疫情和养殖环境,选择具有有效抗体和病毒株的疫苗品种。

2. 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根据养殖动物的生理特点和疫情情况,确定合理的疫苗接种时间和接种间隔。

3. 严格执行疫苗接种程序:确保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条件,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接种,避免交叉感染和接种过程中的误差。

4. 注意疫苗接种后的观察:密切观察养殖动物接种后的反应情况,如出现异常反应及时处理。

5. 做好疫苗接种记录:建立完善的疫苗接种记录系统,及时记录接种情况,方便追踪和分析。

二、疾病监测1. 定期开展疫病监测:定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掌握疫病的传播规律和病原体的变异情况。

2. 历史疾病样本的保存:保存相关疫病样本或者血清样本,方便后续研究和诊断。

3. 加强疫情监测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网络,提高监测设施的技术水平和监测能力。

4. 提高疫病监测人员的素质:组织专业培训,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5. 及时报告疫情:发现疫情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养殖户报告,做好疫情应急处置。

三、饲养管理1. 严格饲养制度: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包括合理的饲料供应、定时定量的喂养以及适宜的水源和饮水设施。

2. 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确保养殖动物的饲养环境清洁和舒适,减少感染病原体的机会。

3. 控制养殖密度:根据养殖材料和养殖动物的大小,控制养殖密度,避免交叉感染。

4. 预防养殖动物应激:减少养殖动物的应激因素,提供安静和稳定的养殖环境。

5. 定期体检和饲养动物健康监测:定期进行养殖动物的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和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规范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规范
动物疫病对畜牧业和公共卫生的影响
动物疫病对畜牧业和公共卫生带来严重威胁,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疫病防治技术规范的重要性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规范是控制疫病发生和传播的关键措施之一,可以提高动物健康水平,减少经济损失。
技术规范主要内容和结构
本规范主要包括动物疫病的监测、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
防止疫病的进一步传播。
动物疫病的扑灭措施
疫情监测与报告
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动物疫病,并按规定上 报疫情,为采取有效扑灭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封锁与扑杀
对疫源地实施封锁,禁止疫病动物的移动和交易 ,同时对疫病动物进行扑杀,以消除疫情。
消毒与无害化处理
对扑杀的动物及其产品、相关物品进行无害化处 理,彻底消除病原菌的传播隐患。
展望
加强技术研究和应用
进一步深入研究动物疫病的发病机制和传播途径,发现更加有效的防治手段和措施,提高 防治效果。
完善技术规范体系
随着动物疫病形势的变化,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技术规范体系,以适应新的防治需求和挑 战。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规范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 提高我国动物疫病防治的整体水平。
疫病监测与检测
定期进行动物疫病的监测与检测,及时发现疫 病症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动物疫病的控制措施
隔离与封锁
01
一旦发现动物疫病,应立即对疫源地进行隔离和封锁,限制疫
病的传播和扩散。
紧急免疫接种
02
针对疫情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提高动物群体的免疫力,有效控
制疫病的扩散。
消毒与灭菌
03
对动物圈舍、用具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与灭菌,杀灭病原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对动物疫病分为 A、B两类。
2021/2/18
动物疫病防治
二、感染的类型(一)
▪ 1.外源性感染:病原体从动物体外侵 入机体引起的感染,这是感染的主要 类型。
▪ 2.内源性感染:寄生于动物体内的某 些条件性病原体或隐性感染状态下的 病原体,因收到某些因素作用、动物 机体抵抗力下降,大量生长繁殖而引 起的感染。如猪肺疫。
2021/2/18
动物疫病防治
疫病的分类(二)
▪ 3、三类疫病(63种):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 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
▪ (1)、多种动物共患病8种:大肠杆菌病、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 肝片吸虫病、丝虫病、附红细胞体病、Q热 。
▪ (2)、牛病5种:牛流行热、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牛生殖器弯曲杆菌病、毛 滴虫病、牛皮蝇蛆病 。
▪ 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高致病性 猪蓝耳病、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 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鲤春 病毒血症、白斑综合征 。
2021/2/18
动物疫病防治
疫病的分类(二)
▪ 2、二类动物疫病(77种):是指可造成重 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 防止扩散的疫病。
2021/2/18
动物疫病防治
疫病
▪ 疫病:凡是有传播、扩散特点的传染
病和寄生虫病统称为疫病。 ▪ 1.传染病:是由特定病原微生物引起,
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 染性的疾病。 ▪ 2.寄生虫病:由致病寄生虫引起的动物 疾病。
2021/2/18
动物疫病防治
病原微生物
2021/2/18
显性感染
▪ (8)、犬猫等动物病7种:水貂阿留申病、水貂病毒性肠炎、犬瘟热、犬细小 病毒病、犬传染性肝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利什曼病 。
▪ (9)鱼类病:7种 。
(10)甲壳类病:2种。
▪ (11)贝类病:6种
(12)两栖与爬行类病:2种 。
2021/2/18
动物疫病防治
疫病的分类
▪ 人兽共患病:是指在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 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包括人兽共患传 染病和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猪丹毒、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支原体肺炎、旋毛虫病、猪囊尾 蚴病、猪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病;(提升、增加) ▪ (5)、马病5种: ▪ (6)、禽病18种: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 产蛋下降综合征、禽白血病、禽痘、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浆膜炎、小鹅瘟、禽霍乱、 鸡白痢、禽伤寒、鸡败血支原体感染、鸡球虫病、低致病性禽流感、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 症; (增加) ▪ (7)、兔病4种:兔病毒性出血病、兔粘液瘤病、野兔热、兔球虫病。 ▪ (8)、蜜蜂病2种: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 ▪ (9)、鱼类病(11种): ▪ (10)、甲壳类病(6种):
动物疫病防治
2021/2/18
动物疫病防治
第一章动物疫病的传染与流行
▪ 动物疫病的发展阶段: 潜伏期、前驱期、临床明显期和转归期
▪ 动物疫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
▪ 动物疫病的存在地区:疫源地、自然疫源地 ▪ 动物疫病发生后的预防控制:
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2021/2/18
动物疫病防治
▪ (1)、多种动物共患病9种: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炭疽、伪狂犬病、魏氏梭菌病、副结核 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 ;(提升)
▪ (2)、牛病8种:牛结核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恶性卡他热、牛白血病、牛出血性败血 病、牛梨形虫病(牛焦虫病)、牛锥虫病、日本血吸虫病 ;(提升)
▪ (3)、绵羊和山羊病2种:山羊关节炎脑炎、梅地-维氏纳病。 ▪ (4)、猪病12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经典猪蓝耳病)、猪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病、
2021/2/18
动物疫病防治
感染的类型(二)
▪ 1.单纯感染:由一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 2.混合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同时参与的 感染;
▪ 3.原发性感染:由病原体本身引起机体的首次感 染过程;
▪ 4.继发性感染:当动物机体感染了某种病原体引 起抵抗力下降后,造成另一种或几种新侵入病原 体的感染过程。
பைடு நூலகம்
▪ (3)、绵羊和山羊病6种:肺腺瘤病、传染性脓疱、羊肠毒血症、干酪性淋巴 结炎、绵羊疥癣,绵羊地方性流产 。
▪ (4)、马病:5种。
▪ (5)、猪病4种: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感冒、猪副伤寒、猪密螺旋体痢 疾。
▪ (6)、禽病4种:鸡病毒性关节炎、禽传染性脑脊髓炎、传染性鼻炎、禽结核 病。
▪ (7)、蚕、蜂病7种 。
发病
隐性感染
动物疫病防治
消灭 带毒
疫病的共同特征
▪ 1、疫病是由病原体(微生物或寄生虫)引起,每 种疫病都有特定的病原体;
▪ 2、疫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 3、感染动物机体可出现特异性的免疫反应; ▪ 4、疫病耐过动物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 5、被感染动物有一定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 6、传染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流行规律。
2021/2/18
动物疫病防治
疫病的分类(一)
病毒病
细菌病
支原体病

衣原体病

螺旋体病
细 菌 性


放线菌病

立克次氏体病


霉菌病
寄 生 虫 病
2021/2/18
原虫病 吸虫病 丝虫病
动物疫病防治
线虫病 绦虫病
疫病的分类(二)
▪ 1、一类疫病: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 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 的疫病(17种)。
▪ 5、协同感染:指同一感染过程中,有两种或两种 以上病原体共同参与、相互作用,使其毒力增强, 而参与的病原体单独存在时则不能引起相同临床 表现的现象。
2021/2/18
动物疫病防治
感染的类型(三)
▪ 1、隐性感染:当侵入的病原微生物在体内虽
然进行一定程度的生长繁殖,但由于动物动员自身 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和特异性免疫力的作用,入侵病 原体被清除或保持较低水平的平衡状态,动物不出 现任何症状的状态。处于这种情况下的动物称为带 菌(毒)者。
一、感染和疫病
▪ 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
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 系列不同程度的病理反应的过程。
▪ 1、同种病原微生物对于不同种动物的感染 力和致病力差异很大。(如禽流感对于鸡鸭的差异)
▪ 2、同种病原微生物对同种动物的致病作用 不同。 (为什么同一群猪或鸡,不是百分之百发病,而 且症状差异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