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分类整理(全)复习课程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3.分类和整理(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课前预习:按照课本提示对气球分别按照颜色和形状进行分类,体会到分类是根据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广泛地运用。
通过思考分类的好处,培养学生的分类整理自己物品的好习惯,进而认识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7页《分类和整理》1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认识象形统计图。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统计意识和创新意识。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按单一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对分类结果进行整理,完成简单的核计活动。
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两个书柜。
(一个乱摆放的,一个摆整齐的。
)问:你喜欢哪一个书柜?为什么?学生口答。
师:像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分类与整理的知识。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学生觉得亲切、自然、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新知识的兴趣。
同时老师还可以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及思想教育。
二、新授探究一:初步感知什么叫分类(1)、课件出示两组照片,应到学生观察,思考:同学们发现了什么特点呢?(2)、汇报交流。
(3)、小结。
像图片上的这样把用处相同或者特点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是分类。
探究二:感知分类要有标准,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按照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讨论汇报。
按照颜色来分一分,结果和前面的一样吗?讨论汇报。
探究三:认识统计图(课件出示象形统计图)告诉学生像这样画出的图,可以称为象形统计图。
提问:(1)、哪种形状气球最多?哪种现状气球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2)、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多?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体会分类,然后再探究具体的分类,提供的材料都是学生特别喜欢玩的,学生可以用分类的的知识解决所出的问题,探究的难度逐步提高,既让学生学会了分类,又认识了分类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优秀8篇)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这里是作者爱岗敬业的小编为大伙儿分享的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优秀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了解统计的意义。
2、巩固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认知,明确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在复习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2、能根据条形统计图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统计1、观察讨论(1)教师出示条形统计图:这张图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作用?仔细观察统计图你有哪些发现?(2)学生观察讨论,思考,依据自己的体验回答。
仔细观察统计图,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3)组织全班汇报交流,梳理统计图信息。
2、回答问题根据条形统计图上的信息,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1)较受二年级同学欢迎的饮料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喜欢哪两种饮料的人数同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3、提问与解答(1)根据统计图上提供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问与解答。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板书。
(3)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全班解答,订正。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充分讨论,在互动中分享、互补。
二、拓展练习1、完成108页第14、15、16题。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统计。
采用全班合作的方式进行。
2、随堂练习。
3、补充练习。
三、课堂总结。
小学数学复习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初步体验分类、归纳的方法。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1)课时一、梳理知识1、加法出示算式25+836+759+243+550+1639+4047+5062+4(1)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2)把他们分分类(板书)(3)计算,抽几道说说是怎么算的?: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4)练习(重点是进位加法)学生出题2、减法(1)明确要求师:刚才我们一起进行了加法的有关练习,这一单元我们还学习了减法,减法这一部分和加法有些相似,怎样?我要把这个任务交给小朋友们自己完成,有信心完成吗?(2)小组合作一个填表,一个写算式,一个算答案,一个检查对错(3)展示交流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优秀8篇】46-982-565-797-6062-4058-30二、巩固练习1、教科书第79页第1、2题2、想一想,各种图形表示什么?△+○+□=40△=()△+○+□+□=46○=()△+○+○+□=70□=()3、P78T2三、四、作业课堂作业本第48页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篇三教学内容:有关统计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解决问题 北京版 (5)

标题: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解决问题北京版 (5)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年级下册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总复习,巩固学生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整数的认识,序数的认识,数的组成与分解。
2. 计算初步:2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
3. 量的计量:长度的认识,重量的认识,时间的认识。
4. 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拼组。
5. 解决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巩固一年级下册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学习:按照教学内容,逐一进行讲解和练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课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发扬优点,改正不足。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家长签字,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
2. 终结性评价:以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为主要依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获奖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获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这一章节,是在学生掌握了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全面的梳理和复习。
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统计和概率等几个部分。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对于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学生之间的学习情况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还不是很清晰,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也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复习,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自主复习: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部分知识点进行复习,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2.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复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教师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
4.练习巩固: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说课稿(附反思、板书)

(4)小数的混合运算。 小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整数的运算定律 在小数运算中也同样适用。
3.认识图形。 认识图形图形
板块三、拓展练习 1、教材P50页第3题 (1)两个乘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几倍, 积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 的大小不变。 (3)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3)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小数的加减法 竖式计算时,先把两个小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 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 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注意: ①要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②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少,可以在被减数末尾添“0”再减 。
学生已经完成了“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以 及“小数乘法”三个单元的学习,通过回顾、整理、反思、练习的思路 ,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教学时,教师应该放手让 学生进行回顾与整理。在学生整理的过程中,应该适时地帮助学生梳理 知识,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认知结构进行精加工,使平时所学的分散、零 碎和细碎的知识点,逐步串成线,形成知识网。
教材编排了五个板块组成:一是“我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分 单元整理各部分的学习内容;二是“我的成长足迹”,这是让学生 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情感进行总结与反思;三是“我提出的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并鼓励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更深层次的 理解或拓展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新的思考;
四是"我的数学日记",是引导学生记录自己数学学习中的所思、 所疑、所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五是"巩固应用",从 数学理解、知识技能、解决问题、联系拓展几个维度进行了练习的 设计,意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的能力。
六年级下数学课件-问题解决-西师大

代数问题练习
01
题目2:一个数的(1/4)加上它的(1/6)等于 7,求这个数。
03
02
题目1:一个数的3倍比这个数的5倍少18, 求这个数。
04
代数问题答案
题目1答案:9
05
06
题目2答案:24
几何问题练习与答案
几何问题练习
01
题目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30厘米,长是a厘米,宽是多
少厘米?
02
题目2: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问题解决的重要性
问题解决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因为它有助于培养学 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和 工作中,问题解决能力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问题解决的步骤与技巧
步骤
理解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 方案、实施解决方案、评估解决 方案。
技巧
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演绎 法、类比法等。
问题解决的实际应用
01Biblioteka 0203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购物时计算找零、计算家 庭收支、安排日程表等。
学科中的应用
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 中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
工作中的应用
项目管理、财务分析、市 场调研等。
02
问题解决策略
代数问题解决策略
代数方程求解
代数式的化简与求值
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步 骤,将方程化简为一元一次方程或一 元二次方程,并求解。
合实际问题进行案例解析。
函数关系
分析函数关系式的建立,探讨函 数图像的绘制方法,理解函数的
增减性、极值等基本性质。
几何问题案例分析
图形性质
通过实例探讨图形的性质,如平行四边形、三角 形、圆等的基本性质和判定定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解决问题 北京版

标题: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总复习:解决问题(北京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对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梳理和复习。
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复习:对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梳理和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3. 解决问题:通过设置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4. 巩固练习: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识。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评价学生对本册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本节课旨在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3小数除法整理和复习课件(共30张PPT)

四、综合测评,融会贯通
1.火眼金睛。
①小数一定比整数小。
(× )
②一个数除以0.01,等于把这个数乘以100。 ( √ )
③比0.5大而比0.7小的小数只有0.6一个。 ( × )
④如果A×1.3=B×1.4,则A>B。
(√ )
2.神算手,不计算,根据第一个算式直接写出另外两个题
的结果。
(1)45×67=3015
五、总结评价,形成技能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大家有什么收获?你 们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六、巩固练习
一、列竖式计算。
36.72÷2.4= 15.3
1 5.3 2.4 3 6 . 7.2
24 12 7 12 0
72 72
0
5.48×6.5= 35.62
5.4 8 × 6.5
274 0 3288
3 5.6 2
(2)2052÷19=108
0.45×67= 30.15 0.045×0.67= 0.03015
20.52÷0.19= 108 2.052÷0.19= 10.8
2.用计算器计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3÷0.03 ≈43.33 6.509÷0.27 ≈24.11 0.68÷0.95 ≈0.72
3.在老年运动会上,刘大伯参加了 我只比他多用了2分钟。 长跑比赛。全程1.5km,用了9.7分
物品名称 羽毛球
羽毛球拍
数量 20盒 (16.5)副
单价 每盒(330)元
每副42.5元
总价 (12)元
510元
谢谢欣赏Βιβλιοθήκη 二、整理知识、构建网络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
小数除法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一个数除以小数 ·商的近似值 ·循环小数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分类整理(全)工程问题1.一件工作,甲单独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丙单独做18小时完成,若先由甲、乙合做3小时,然后由乙丙合做,问共需几小时完成?2.一项工程,甲独做需12天完成,乙独做24天完成,丙独做需6天完成,现在甲与丙合作2天,丙因事离去,由甲乙合作,甲乙还需几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3.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2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30天完成,如果先由甲单独做8天,再由乙单独做3天,剩下的由甲,乙两人合作还需要几天完成?行程问题。
4.甲、乙两站的路程为360千米,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72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48千米.(1)两列火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多少小时相遇?(2)快车先开25分钟,两车相向而行,慢车行驶了多少小时两车相遇?(3)若快车上午9点30分出发,慢车上午11点出发,问几点钟两车相遇?5 .A、B两地相距64千米,甲从A地出发,每小时行14千米,乙从B地出发,每小时行18千米,(1)若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需经过几小时两人相遇?(2)若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需几小时两人相距16千米?(3)若甲在前,乙在后,两人同时同向而行,则几小时后乙超过甲10千米?6.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从甲站开出来一列慢车,速度为每小时80千米;从乙站开出一列快车,速度为每小时120千米。
问:如果两车同向开出,同向而行(快车在后),那么经过多长时间快车可以追上慢车?7.甲、乙两人都以不变速度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两人在同一地方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00米/分,乙的速度是甲速度的32倍,问(1)经过多少时间后两人首次相遇(2)第二次相遇呢?10.甲乙两人在400米环形跑道上练习长跑,两人速度分别是200米/分和160米/分.(1)若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反向跑,多少分钟后两人第3次相遇?(2)若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跑,多少分钟后两人第2次相遇?8.某校学生列队以8千米/时的速度前进,在队尾,校长让一名学生跑步到队伍的最前面找带队老师传达一个指示,然后立即返回队尾,这位学生的速度为12千米/时,从队尾出发赶到排头又回到队尾共用了7.2分钟,问学生队伍的长是多少米?9.一艘货轮往返于上下游两个码头之间,逆流而上需要38小时,顺流而下需要32小时,若水流速度为8千米/时,则两码头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10.一列长50米的火车,穿过200米长的山洞用了25秒钟,这列火车每秒行多少米?11.一列长240米的火车以每秒30米的速度过一座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用了1分钟,求这座桥长多少米?12.一列火车开过一座长1200米的大桥,需要75秒钟,火车以同样的速度开过路旁的电线杆只需15秒钟,求火车长多少米?13.某桥长1000米,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火车从开始上桥到过完桥共用60秒。
而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是40秒,求火车的速度和长度调配问题1.哥哥和妹妹两人分别存书108本和54本,现要让哥哥给妹妹一些书,使哥哥有的书占妹妹有书的20%,问哥哥给了妹妹多少书?2.一班人数是二班人数的2倍,从一班调12人到二班,这时一班人数比二班人数的一半多3人,求一班原来的人数。
3.学校组织植树活动,已知在甲处植树的有27人,在乙处植树的有18人.如果要使在甲处植树的人数是乙处植树人数的2倍,需要从乙队调多少人到甲队?4.学校组织植树活动,已知在甲处植树的有23人,在乙处植树的有17人.现调20人去支援,使在甲处植树的人数是乙处植树人数的2倍多3人,应调往甲、乙两处各多少人?配套问题1.某车间有28名工人,生产一种螺栓和螺母,平均每人每小时能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一个螺栓配两个螺母,应分配多少人生产螺栓,多少人生产螺帽,才能使生产的螺栓和螺母刚好配套.2.某车间一共有59个工人,已知每个工人平均每天可以加工甲种零件15个,或乙种零件12个,或丙种零件8个,问如何安排每天的生产,才能使每天的产品配套?(3个甲种零件,2个乙种零件,1个丙种零件为一套)3.包装厂有工人42人,每个工人平均每小时可以生产圆形铁片120片,或长方形铁片80片,将两张圆形铁片与和一张可配套成一个密封圆桶,问如何安排工人生产圆形或长方形铁片能合理地将铁片配套?4.某水利工地派48人去挖土和运土,如果每人每天平均挖土5方或运土3方,那么应该怎样安排人员,正好能使挖出的土及时运走?5、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15个,或制盒底42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现有108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以正好制成整套罐头盒?6.某车间有60名工人生产太阳镜,1名工人每天可生产镜片200片或镜架50个。
应如何分配工人生产镜片和镜架,才能使产品配套?7.某厂生产一批西装,每2米布可以裁上衣3件,或裁裤子4条,现有花呢240米,为了使上衣和裤子配套,裁上衣和裤子应该各用花呢多少米?8.阳光服装厂要生产一批学生校服,已知每3m的布料可做上衣2件或裤子3条,因裤子旧的快,要求一件上衣和两条裤子配一套,现计划用1008m的布料加工成学生校服,应分别安排多少米的布料加工上衣和裤子才能刚好配套?能加工多少套校服?鸡兔同笼类1.小名用10元买60分和80分的邮票共13枚,找回了6角钱,他两种邮票各买多少张?2.王大伯承包了25亩土地,今年春天改种茄子和西红柿,用去资金44000元,茄子每亩用去1700元,西红柿每亩用去1800元。
茄子每亩获利2400元,西红柿每亩获利2600元,问王大伯一共获利多少万元?3.有一批货物要运往某地,货主要租用汽车公司甲乙两种货车,已知过去两次租用这两种货车情况Array如右表:问:这次要租用甲车3辆,乙车5辆一次运完,如果每吨30元,货主要付运费多少?和、差、倍、分问题1.一个机床厂今年第一季度生产机床180台,比去年同期的二倍多36台,去年一季度产量多少台?2.七年级二班有45人报名参加了文学社或书画社,已知参加文学社的人数比参加书画社的人数多5人,两个社都参加的有20人,问参加书画社的有多少人?3.5位教师和一群学生一起去公园,教师按全票的票价是每人7元,学生只收半价.如果买门票共花费206.50元,那么学生有多少人?4.某班有男、女学生共56人,女生人数的一半比男生总数少20人,求该班男女生共多少人?盈亏问题5.某学校组织10名优秀学生春游,预计费用若干元,后来又来了2名同学,原来的费用不变,这样每人可以少摊3元,则原来每人需要付费多少元?6.某班举办一次集邮展览,展出的邮票若平均每人3张则多24张,若平均每人4张则少26张.这个班有多少学生?一共展出了多少张邮票?7.某中学组织老师们旅游,如果每辆车座45人,有15人没座位,如果每辆车座60人,那么空出一辆车,其余车刚好座满,问有几辆车,有多少老师?8.某班同学利用暑假参加户外活动,分成几个小组,若每组7人还余1人,若每组8人还缺6人,问该班分成几个小组,共有多少名同学?年龄问题1.小明今年13岁,他爸爸今年39岁,几年后小明的年龄将是爸爸年龄的一半?2.现在儿子的年龄是8岁,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多少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
3.三位同学甲乙丙,甲比乙大1岁,乙比丙大2岁,三人的年龄之和事41,求乙同学的年龄.4.现在哥哥的年龄是弟弟的2倍,8年以后,两人年龄之和73,现在哥哥比弟弟大几岁?5.甲对乙说:"我像你现在这么大时,你的年龄是我现在年龄的一半;你像我现在这么大时,我们俩的年龄和是63岁." 问甲乙两人今年各是多少岁?6.两根同样长的蜡烛,点完一根粗蜡烛要2小时,而点完一根细蜡烛要1小时.一天晚上停电,小华同时点燃了这两支蜡烛看书,若干分钟后来电了,小华将两支蜡烛同时熄灭,发现粗蜡烛的长是细蜡烛的2倍,问停电多少分钟?利润率问题1.某商品在进价基础上加价20%后的价格为120元,它的进价是多少?2.某产品按原价提高40%后打八折销售,每件商品赚270元,问该商品原标价多少元?现销售价是多少?3.某进货价为100元的商品标价为150元,老板要求以不低于5%的利润率出售,售货员最低可以优惠打几折出售该商品?4. 商店对某种商品进行调价,按标价的8折出售,此时商品的利润率是10%,此商品进价是1600元,求商品的标价是多少元?5.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了64元,其中一个盈利60%,另一个亏本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盈还是亏?6 .某商场将彩电先按原售价提高30%,然后再在广告中写上“大酬宾、八折优惠”,结果每台彩电比原售价多赚了112元,求每台彩电的原价应是多少元?银行储蓄问题1.小丽的爸爸前年存了年利率为2.25%的二年期定储蓄,今年到期后,扣除利息的20%作为利息税,所得利息正好为小丽买了一只价值36元的计算器,问小丽爸爸前年存了多少元钱?2.某人买了2000元的融资券,一种是一年期年利率为9%,另一种为两年期年利率为12%,分别在一年和两年到期时取出,共得利息450元,问两种融资券各买多少?3.爸爸为小明存了一个3年期的教育储蓄(3年期的年利率为2.7﹪),3年后能取5405元,那么刚开始他存入了多少元?4.某企业申请了甲、乙两种不同用途的存款20万元,甲种存款的年利率为5.5%,乙种存款的年利率为4.5%,该企业一年可获得利息9500元,求甲、乙两种货款的钱数?比例类应用题:5.一足球由黑白两种皮子缝制而成共32块,已知黑白皮子数的比为3:5,求各多少块?6.甲、乙二人去商店买东西,他们所带钱数的比是7:6,甲用掉50元,乙用掉60元,则二人余下的钱数比为3:2,求二人余下的钱数分别是多少?7.某商店选用两种价格分别为每千克28元和每千克20元的糖果混合成杂拌糖果后出售,为使这种杂拌糖果的售价是每千克25元,要配置这种杂拌糖过100千克,问要用这两种糖果多少千克?溶液配制问题1.有浓度为98%的硫酸溶液8千克,加入浓度为20%的硫酸溶液多少千克,可配制成浓度为60%的硫酸溶液。
2.把含酒精60%的溶液9000克,变为含酒精40%的溶液则需加水量是多少?3.某中学的实验室需含碘20%的碘酒,现有含碘25%的碘酒350克,应加纯酒精多少克?分段计算1.某城市出租车起步价为10元(3公里以内),以后每千米2元(不足一千米按一千米算),某人乘出租车花费19元,那么他大概行驶了多远?2.为加强公民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某市采用如下水费计费方式:用水量单价不超过62元/超过6不到104元/超出108元/(1) 某用户4月用水12.5,应收水费多少元? (2) 如果该用户3、4月份共用水15 (4月比3月多),共交水费44元,则该用户3、4月份各用水多少? 3.《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公民全月工资不超过2000元不缴税,超过的部分按下表缴税:问:某月张先生缴纳个人所得税55元,他这个月的工资是多少?4.某电力公司分时电价规则如下:小明家6月份实用平段电量40千瓦时,谷段电量60千瓦时,按分时电价付费42.73元.(1)小明该月支付的平段、谷段电价每千瓦时各为多少元? 全月额应纳税所得税额税率 不超过500元5% 超过500至2000元10% …… …… 时间收费 平段(8:00-22:00)每千瓦时上浮0.03元 谷段(22:00-次日8:00)每千瓦时下降0.25元(2)如不使用分时电价结算,6月份小明家将多支付多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