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地震
《雅安芦山地震教学》课件

地震可能导致大量财产损失,包括房屋、基础设 施等。
社会秩序混乱
地震可能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影响正常的生产和 生活。
05 地震科学研究
地震的成因研究
总结词
研究地震的成因有助于理解地震发生的机制,为地震预测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详细描述
地震的成因研究主要涉及地球内部构造、板块运动、断层活动等多个方面。通过 对地震波的分析,可以推断出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性质,进一步探究地震的成因。 此外,研究地震的成因还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气象、水文等多种因素。
减轻地震灾害的科技发展
要点一
总结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减轻地震灾害的方法和手段也在不 断进步和创新。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目前,减轻地震灾害的主要方法包括加强建筑物抗震能力 、制定应急预案、建设地震预警系统等。此外,通过研究 和探索减轻地震灾害的新技术,如智能减震技术、隔震技 术等,可以进一步提高减轻地震灾害的效果。同时,科技 的发展也为地震救援提供了更加高效和便捷的手段,如无 人机救援、远程医疗等。
地震对环境的破坏
自然景观破坏
地震可能导致山体滑坡、地面塌 陷等自然景观破坏。
水资源破坏
地震可能影响地下水、水库等水资 源,造成水质污染或水资源减少。
生态平衡破坏
地震可能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导 致动物栖息地受损或生物多样性减 少。
地震对社会的影响
人员伤亡
地震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给家庭和社会带来 巨大的伤痛。
家具和物品的固定
对家中的重物、易倒塌的 物品进行固定,以防地震 时掉落伤人。
储备应急物资
储备足够的水、食品、急 救用品、照明设备等,以 应对地震后可能出现的断 水、断电等情况。,保持冷静 非常重要,避免因恐慌而 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行动。
芦山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分析

芦山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分析嵇少丞芦山地震之后,我与峨眉电影老总何世平先生通了电话,他说他的一个朋友被地震从床上颠到地上。
其实地震波本身杀不了人,充其量能将空旷之地的人颠趴下。
我去过龙门山南段地区,了解那里的地形地貌,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地震一样,对居民的直接杀手是倒塌的房屋、山体滑坡塌方和其后暴雨中的泥石流。
人们赖以遮风蔽雨的房屋,如果不抗震,地震来时就成为人们的葬身之地。
历次震灾统计表明,地震中95%人员死亡是缘于建筑物的倒塌。
根据我过去对大量地震灾害调查经验,现分析一下芦山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这对灾区如何找寻受困灾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低在国家2001年公布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中,龙门山地区有的地方是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左右,g为地表的重力加速度,单位是 m/s2),如彭州、绵竹、都江堰等;有的地方是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左右),如汶川、北川、青川等。
这些抗震设防的标准是在缺少长时间(3000年以上)的地震记录资料情况下制定的,完全没有预料到在2008年的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与今天发生的芦山7级地震,过去抗震设防的烈度比实际地震烈度低1~3度。
按照过去老的抗震规范,6度区基本无须特别设防,农村乡镇老百姓自己砌的民房,没有进行过抗震设计。
学校和医院理论上按7度设防,但是因种种原因造成的外表光鲜实为豆腐渣的工程也有一些。
即使实际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一座按烈度7度抗震设防的建筑,也就是在6度时不损坏,7度时可以维修重新使用,8度时不瞬刻垮塌。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事实上,以往有的建筑商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一辈子也遇不上一次破坏性地震”,对抗震规范的执行并不够严密,常常缺乏自律。
况且,建筑招标时,建筑的外观、使用功能和造价都是比抗震结构更重要的筹码。
这次芦山地震中,破裂(前山断裂)经过的地方及其附近地区,地震烈度高达8-10度。
LU-011-四川芦山7.0级地震及其与汶川8.0级地震的关系

表 1 2013 年 4 月 20 日 芦 山 7.0 级 地 震 基 本 参 数 犜犪犫犾犲1 犅犪狊犻犮狆犪狉犪犿犲狋犲狉狊狅犳狋犺犲犕7.0犔狌狊犺犪狀犲犪狉狋犺狇狌犪犽犲
发震时刻 时∶分∶秒
震中位置
震级 深度 震中
纬度
经度 犕(犕S)犺/km 地名
四川省 08∶02∶46.0 30.3°N 103.0°E 7.0 13.0 雅安市
芦山县
结果 来源
CENC
08∶02∶46.6 30°18′N102°59′E 6.9 17.0 四川芦山 四川台网
从震级上看,世界各地 机 构 测 定 和 公 布 的“4·20” 芦 山 地 震 的 面 波 震 级 在6.5级 到7.0级 之 间 (见表 2).例 如:美 国 国 家 地 震 信 息 中 心 (NEIC, NationalEarthquakeInformation Center,http:∥ neic.usgs.gov/)给出 犕W6.6级(体 波 犕W6.5,中 心 矩 犕W6.6,Wphase犕W6.6);法国欧洲地中海地震中 心 (CSEM,Centre Sismologique EuroMediterraneen, http:∥ www.emsccsem.org/)公 布 为 犕W6.6级; 俄 罗 斯 科 学 院 地 球 物 理 勘 测 局 (GSR,GSRAS GeophysicalSurvey,Russia AcademyofScience,
5 期
杜 方 等 :四 川 芦 山 7.0 级 地 震 及 其 与 汶 川 8.0 级 地 震 的 关 系
1773
shortaxisoftheaftershocksdistributionellipsoidareabout40kmand20kmrespectively.This indicatesthattherupturescaleofthisearthquakeislimited.Fromfollowingaspectssuchasthe focalmechanisms,theruptureprocess,aftershocksspatialdistributionandthesurfacerupture, wecomparetheLushanearthquakewiththe犕8.0 Wenchuanearthquakeandfindthatthesetwo earthquakesaresignificantly different.Thedistancebetweenthe Lushanearthquakeandthe Wenchuanearthquakeisabout90 km.Thedistancebetweentwolocationsoftheaftershock intensiveareasis50km.The Wenchuanearthquake madethe middlenorthernsegmentofthe Longmenshanfaulttorupturefully.Theoriginallocation ofthe Lushanearthquakeisinthe southernsegmentoftheLongmenshanfault.Therupturescaleofthe 犕7.0eventislimited. Althoughthey are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on sameseismogenicstructure,they aretwo relativelyindependentseismicevents.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 The 犕7.0 Lushanearthquake,TheLongmenshanfaultzone,The 犕8.0 Wenchuan
2022庐山6.1级地震中得到的体会和启示

2022庐山6.1级地震中得到的体会和启示2022年6月1日17时00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6.1级地震;17时03分,雅安市宝兴县发生4.5级地震。
灾情发生后,在党的领导下,省、市、县相关部门迅速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通过各方共同努力,震后第5天,灾区人员搜救工作完成,受灾群众基本得到妥善安置,群众生活基本得到保障,地震次生灾害基本得到控制,震情发展趋势基本稳定,灾区社会秩序总体平稳,从应急救援阶段转入恢复重建阶段。
这是雅安广大干部群众用实际行动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结果。
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在“6·1”芦山地震抗震救灾中得到生动实践,其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在抗震救灾一线熠熠生辉。
4.20芦山Ms7.0级地震地质灾害特征

第 4期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Vo 1 . 4 8 No . 4 Au g .2 01 3
2 0 1 3年 8月
J 0URN AL 0F S 0U T HWES T J I AO T ONG UNI VE RS I T Y
文章编号 : 0 2 5 8 - 2 7 2 4 ( 2 0 1 3 ) 0 4 - 0 5 8 1 - 0 9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Co - s e i s mi c La nd s l i de s Tr i g g e r e d by t he Lu s ha n Ms 7 . 0 Ea r t hq ua ke o n t he 2 0 t h o f Apr i l ,S i c hu a n Pr o v i nc e,Chi n a
HU A N G R u n q i u , W A NG Y u n s h e n g , P E I X i a n g j u n , L I Y u s h e n g L I W e i l e , L U O Y o n g h o n g
(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G e o h a z a r d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C h e n g d u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C h e n g d u 6 1 0 0 5 9 ,C h i n a )
四川芦山7.0级强烈地震高烈度区房屋震害特征

四川芦山7.0级强烈地震高烈度区房屋震害特征王世元;何玉林;吴今生;梁明剑;刘玉法;戈天勇;李建亮;毛利;张威【期刊名称】《灾害学》【年(卷),期】2013(28)4【摘要】四川芦山7.0级强烈地震宏观震中地震烈度为Ⅸ度,给位于极震区的太平镇、宝盛乡、龙门乡、双石镇、清仁乡的房屋造成严重破坏.通过对高烈度区内房屋的典型震害特征的分析,给出Ⅸ度区内乡镇的房屋破坏比,以及部分乡镇的房屋毁坏面积和主要结构的破坏比.【总页数】7页(P125-131)【作者】王世元;何玉林;吴今生;梁明剑;刘玉法;戈天勇;李建亮;毛利;张威【作者单位】四川省地震局,四川成都610041;四川省地震局,四川成都610041;四川省地震局,四川成都610041;四川省地震局,四川成都610041;四川省地震局,四川成都610041;四川省地震局,四川成都610041;四川省地震局,四川成都610041;四川省地震局,四川成都610041;四川省地震局,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43【相关文献】1.应急测灾情青春铸先锋--记四川省“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赵桢[J], 齐璐2.四川芦山Ms7.0级强烈地震震源运动学特征 [J], 赵旭;黄志斌;房立华;李强;赵博;苗春兰3.芦山7.0级地震芦山县老城区房屋建筑震害特征与因素研究 [J], 洪海春;杨伟林;黄伟生;彭小波;李细兵4.芦山Ms7.0与九寨沟Ms7.0地震灾区房屋震害特征对比研究 [J], 梁厚朗; 申源; 毛利; 肖本夫5.芦山7.0级强烈地震宏观震中——玉溪村房屋震害调查与分析 [J], 闫培雷;孙柏涛;王明振;张昊宇;陈相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20”芦山地震四川文物保护单位受损情况调查报告

“4·20”芦山地震四川文物保护单位受损情况调查报告一前言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同时,也使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遭受重创。
根据国家减灾委公布的《四川芦山“4·20”强烈地震灾害评估报告》,列入极重灾区、重灾区和一般灾区的21个县(市、区)共有2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7处文物点不同程度受损;349件(套)可移动文物,24个博物馆、文物管理所约3万平方米的馆舍以及大量设施设备不同程度受损。
而处于震中的雅安地区尤为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得到抢救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普遍经受住了此次强烈地震的严峻考验,而未得到修缮的不可移动文物在此次地震中受损较为严重。
本次地震文物保护单位受损特征较明显,受损比例和程度同震源距离关系密切;受损因素较为复杂。
对灾害成因的综合调查和研究,再次成为我省文物保护工作探索防震减灾的课题。
二受损简况不可移动文物在此次强烈地震中四川再次遭受了重大损失,地震灾区涉及到雅安、成都、眉山、乐山、甘孜、凉山6个市(州)的共21个县(市)。
文物保护单位具体受损数量按受灾程度和区域统计如下:极重灾区:芦山县23处。
重灾区:雨城区37处、天全县7处、宝兴县36处、荥经县10处、名山区13处。
一般灾区:汉源县18处、石棉县11处、邛崃市9处、蒲江县12处、大邑县7处、丹棱县13处、洪雅县5处、东坡区12处、金口河区7处、夹江县2处、峨边彝族自治县18处、泸定县6处、康定县11处、甘洛县8处。
此外,还有1处不可移动文物———茶马古道(81个点),分布于雅安市各区县以及邛崃市、蒲江县、泸定县、甘洛县等地。
据四川省文物管理局5月底统计,在此次强烈的地震灾害中,不可移动文物共计受损26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占总数的9%(表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8处,约占总数的29%(表二);还有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57处和文物点7处不同程度损坏,约占总数的62%;另外包括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茶马古道,共计81个地面文物保护点也遭受严重破坏。
四川雅安芦山地震总结汇报

震源破裂过程。选取其中信噪比较高并且沿方位角分布 比较均匀的31个远场P波波形(震中距位于30°<△< 90°范围之内)数据进行点源模型的震源机制解反演; 根据反演结果再利用31个远场P波波形并增加14个SH波 波形资料用于震源过程反演。初始破裂点取USGS给出 的震中位置。
2.2 地震成因
地震成因
地震成因是地震学科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目前有如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
等。现在比较流行的是大家普遍认同的板块构造学说。地震是由板块构造运动引起的, 它是地壳岩石中长期积累的变形在瞬间内转换为动能的结果。地壳运动产生能量以弹 性应变能的形式在断层及其附近的岩层中长期积累,当弹性应变能积累及其岩层产生 的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时,断层上的某一点的两侧岩体会发生相对位移错动,并使沿断 层的邻近点随之发生位移,以致断层两侧岩体向相反方向突然滑动,此时累积的弹性 应变能变成动能释放出来,形成地震波,向四周传播,即发生地震。
2.电力受灾情况:受损变电站24座、输电线路224条。 雅安区域7条220千伏母线失电,其中220千伏天全、黄岗变电站全站 失压,12条220千伏线路停运,雅安市的天全、芦山、宝兴三县电网跨 网,损失负荷20万千瓦,发电机组16台机组跳闸,损失负荷191.7万千瓦。 3.通讯受灾情况:通信局(所)受灾5个、固定和移动通信基站损毁724座、 通信中断乡镇16个。 宝兴县通信全阻,天全县、芦山县通信大面积中断,通往阿坝、雅安 的三条光缆环中断。 4.城乡居民住房倒塌26411间,严重损坏142449间。受损水库214座, 受损堤防118.54千米。
图2 芦山地震烈度图
地震烈度图说明: 此次地震的最大烈度为Ⅸ度,等震线长呈北东 走向分布,Ⅵ度区及以上总面积为18682平方公 里。 Ⅸ度区东北自芦山县太平镇、宝盛乡以北,西 南至芦阳镇向阳村,长半轴为11.5公里,短半轴 为5.5公里,面积208平方公里。 Ⅷ度区东北自芦山县宝盛乡漆树坪村,西南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历史上四川多发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后,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北京 大学教授沈正康在英国《自然· 地球科学》 杂志撰文称“相关地区4000年内无大地 震”,而芦山地震让这一“研究成果”沦 为笑柄。
• 地震预测经费偏少遭诟病 • 与地震现场的满目疮痍相比,是地震预报监测支 出经费少得可怜。4月19日,中国地震局公布 2013年度预算,数据显示,预算支出总额为近 40.87亿元。其中,地震预报监测支出近3822万 元,而用于住房保障支出达到1.54亿元。再往前 看,2012年7月19日,中国地震局公开2011年度 部门决算,当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 3562.93万元,而当年用于地震预报监测支出仅 270万元,地震预测经费不足公车消费的十三分 之一。 • 巧合的是,中国地震局年度预算头一天公布,次 日发生芦山地震,两者形成鲜明的反差,遭遇网 友一边倒的指责。目前,中国地震局对此尚未有 回应。
• 地震预测是世界难题, • 第一,地球的不可入性。大家知道上天容易入 地难,我们对地下发生的变化,只能通过地表 的观测来推测; • 第二,地震孕律的复杂性。通过专家多年的研 究,现在逐渐认识到地震孕育、发生、发展的 过程十分复杂,在不同的地理构造环境、不同 的时间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都显示出相当复 杂的孕律过程; • 第三,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大家可能都感觉 到,全球每年都有地震发生,有些还是比较大 的地震。但是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地震发生的 重复性时间是很长的,几十年、几百年、上千 年,而进行科学研究的话,都有统计样本。而 这个样本的获取,在有生之年都非常困难。
在今天雅安芦山县灾区的废墟中,一个八岁小男孩被救出,但她母亲却保护 儿子而遇难,儿子才没有砸到。这个小男孩叫做杨宇杰,他母亲叫杨双梅 (音),37岁。伟大的母亲,一路走好!
【让女生先走!老师最后走】
• 芦山中学高三(5)班
• 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 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天灾背后, 很多人疑问为什么这一次依然是四川受难? 之前有一种说法是“汶川地震已把几千年 积累的应力释放完了”,那么,芦山这次 大地震为何还会发生?
• 由于地震预测作为一个世界性科学难题, 全世界都在努力研究地震预测,探索地震 预测的有效途径,但就现在来说,不管国 内还是国际上,还很难完全准确地预报地 震。一次真正的有社会显示度的预报意见 必须给出未来地时间、地点和震级,即 时空强三要素,一种实用的预报方法必须 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 ①地震地质。地震发生在地壳中上层,故认定地震 应属于地质过程。研究已发生的大地震的地质构造 特点,应有助于今后判定何处具备发生大地震的地 质背景。但有些地震发生前,地质构造往往不甚明 朗,震后才发现有某个断层,认为与地震有关。 • ②地震统计。对过去已发生的地震,运用数理统计 方法,从中发现地震发生的规律,特别是时间序列 的规律,根据过去以推测未来。此法把地震问题归 结为数学问题。因需要对大量地震资料作统计,研 究的区域往往过大,所以判定地震的地点有困难, 而且外推常常不准确。 • ③地震前兆。地震是地球介质的破裂,故认定地震 应属于物理过程。观测地球物理场各种参量以及地 下水等异常变化,可能找到有用的地震前兆 。前兆 研究中的最大困难是,观测中常遇到各种天然的和 人为的干扰,而所谓的前兆与地震的对应往往也是 经验性的。尚未找到一种普遍适用的可靠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