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试验作业指导书-检测细则

合集下载

高速公路试验室检测细则(范例)

高速公路试验室检测细则(范例)

济鱼高速公路中心试验室检测细则二〇一四年一月十六日目录总则0第一章工作职责及中心试验室工作范围11.1中心试验室职责11。

2管理与配合21。

3中心试验室试验工作范围及内容41.4中心试验室组织机构框图7第二章试验室的建立82。

1试验室硬件建设82。

2试验办公区建设92。

3试验检测人员列表及岗位职责92.5作业指导书编制及仪器自校152。

6建立各项台账及记录152.7编制试验检测计划台账152.8报公司试验检测中心验收152。

9资质申报16第三章试验室管理制度173.1试验室管理原则173.2试验管理制度17第四章试验检测工作程序254.1试验检测管理工作程序254.2质量控制程序27第五章试验检测管理制度295.1进场材料管理制度295。

2料场审批制度295.3外委试验检测制度305。

4工程缺陷追溯制度305。

5试验品抽样、收样管理制度305.6试验事故分析报告制度315.7试验的记录和报告制度325.8混凝土生产管理细则335.9混凝土试验实施细则345。

10试验样品留样细则345。

11数据处理及数据溯源35第六章试验资料管理办法376.1资料管理376.2试验资料填写说明37附件1 工程材料取样方法及检测项目54附件2 试验检测计划台账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3 工程质量缺陷调查情况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4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则1.指导思想促进工地试验室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全面提升中心试验室的综合能力及管理水平,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确保公路工程建设质量。

2. 编制目的为加强济宁至鱼台高速公路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确保试验检测工作质量,促进公路建设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制定本项目试验检测管理细则。

3。

编制依据本细则根据《山东省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指南》、《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招标文件》、《合同文件》、济鱼总监试[2013]3号《试验检测工作职责划分办法(试行)的通知》、济鱼总监试[2014]7号《关于下发试验检测工作若干文件的通知》、国家有关标准及行业规范要求进行编制。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道路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本指导书将详细介绍道路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常用仪器、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工程人员进行准确、高效的测量作业。

一、基本原理1.1 测量基准:确定测量基准是道路工程测量的第一步,通常选取道路两侧的边坡或路基作为基准线。

1.2 测量精度:道路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通常在毫米级别,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进行测量。

1.3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工程人员需要了解误差的来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

二、常用仪器2.1 全站仪:全站仪是道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高精度测量仪器,能够同时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形。

2.2 GPS定位系统:GPS定位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定位,适用于大范围的道路测量和定位。

2.3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道路的长度和高度,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测量工具。

三、测量方法3.1 横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测量方法,用于确定道路的横截面形状和坡度。

3.2 纵断面测量:纵断面测量用于测量道路的纵向坡度和高程变化,是道路设计和施工中重要的数据来源。

3.3 曲线测量:曲线测量是为了确定道路设计中的曲线半径和转向角度,需要精确的测量数据支持。

四、注意事项4.1 安全第一:在进行道路工程测量时,工程人员需要注意安全,遵守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测量作业安全进行。

4.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天气、地形等会影响测量精度,工程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方法。

4.3 数据记录:测量数据的准确记录是道路工程测量的关键,工程人员需要及时记录和整理测量数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五、总结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道路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工程人员需要熟悉测量原理、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并注意安全和数据记录等方面,才能完成高质量的测量作业,为道路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公路工程试验作业指导书

公路工程试验作业指导书

目录颗粒分析试验作业指导书(筛分法) (3)界限含水率试验作业指导书 (4)土的承载比(CBR)试验作业指导书 (6)土的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 (9)土的烧失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10)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作业指导书 (12)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作业指导书(规准仪法) (15)粗集料压碎值试验作业指导书 (16)粗集料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18)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作业指导书 (20)粗集料含水率试验作业指导书 (21)细集料筛分试验作业指导书 (23)细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作业指导书 (25)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28)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试验作业指导书 (29)细集料含泥量试验(筛洗法)作业指导书 (31)细集料含水率试验作业指导书 (32)岩石的含水率试验作业指导书 (33)岩石的吸水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37)水泥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39)水泥比表面积试验作业指导书 (40)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41)水泥胶砂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43)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45)水泥烧失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46)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47)水泥混凝土坍落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49)水泥混凝土含气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51)水泥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作业指导书 (52)水泥混凝土泌水试验作业指导书 (5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作业指导书 (55)水泥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65)水泥混凝土表观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67)水泥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68)水泥砂浆配合比设计试验作业指导书 (71)混凝土外加剂试验作业指导书 (73)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 (78)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80)石灰的有效氧化钙含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82)石灰的氧化镁镁含量试验作业指导 (84)水泥稳定土中水泥剂量测定试验 (87)(EDTA滴定法)作业指导书 (87)粉煤灰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89)粉煤灰烧失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91)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作业指导书 (91)钢材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 (94)钢材冷弯试验作业指导书 (96)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98)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弯沉试验作业指导书 (101)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104)路基路面几何尺寸检测作业指导书 (105)动力触探测定地基承载力试验作业指导书 (107)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间距、位置检测作业指导书 (110)颗粒分析试验作业指导书(筛分法)1.依据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2.1目的:测定土的类别。

12-细集料检测实施细则

12-细集料检测实施细则

目 数 度密





含含含
量量量
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各检测项目采用主要仪器设备如下表所示:
用于检测项目
1、3、4、5、8、9、
11、12、13、14、
15、16、
1、2、3、4、5、6、7、8、
9、10、11、12、13、14、1
5、16
一、 适用范围
细集料检测作业指导书
本细则适用于一般工业及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及公路工程用集料的质
量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细集料的细度模数、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含泥量、泥
块含量、含水率、吸水率、有机物含量、轻物质含量、氯离子含量、坚固性、云母含量、
贝壳含量、石粉含量、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碱集料反应的测定。
相差不得大于 1%。底上分计筛余量必须记录,而在分、累计百分率计算中则排除在外;细
度模数:μf1、μf2之差大于 0.20 则重做。 注:粗砂 μ1=3.7~3.1 中砂 μ1=3.0~2.3
累计 圆筛
筛余 孔
10.0mm
5.00mm
2.50mm
1.25mm
0.630mm
0.315mm
级配区 ,%

7、《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标准》GB1250-89
三、 采用的仪器设备
1、 各检测项目序号如下表所示:
检 细 表堆 含 泥 含 吸 有 轻 氯 坚 云 贝 石 硫 碱
测 度 观 积、 泥 块 水 水 机 物 离 固 母 壳 粉 化 集
项 模 密紧 量 含 率 率 物 质 子 性 含 含 含 物 料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准确的测量数据能够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为道路工程测量人员提供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帮助他们在测量过程中做到准确、高效。

一、测量前准备1.1 确定测量任务:在开始测量工作之前,要明确测量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包括测量范围、精度要求等。

1.2 检查测量仪器:确保测量仪器的正常运转,包括测距仪、水准仪等,需要时进行校准和调试。

1.3 制定测量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路线、测量方法等。

二、测量过程2.1 设置基准点:在测量开始前,需设置好基准点,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2 进行测量:按照事先制定的测量方案进行测量工作,保持仪器的稳定和准确性。

2.3 记录数据:在测量过程中及时记录数据,包括测量时间、地点、测量数值等,以备后续分析和比对。

三、数据处理3.1 数据清洗:对测量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去除异常值和误差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2 数据分析: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得出结论和结果,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3.3 数据报告:将数据处理结果整理成报告形式,清晰明了地呈现给相关人员,以便他们了解测量情况。

四、质量控制4.1 定期检查: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转。

4.2 人员培训: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测量技术和操作水平。

4.3 质量审核:定期对测量数据进行质量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安全注意事项5.1 注意测量环境:在进行测量工作时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5.2 使用防护装备:在测量过程中要使用相应的防护装备,保护自身安全。

5.3 遵守规定:遵守相关的测量规定和标准,确保测量工作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结语: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做好测量工作,才能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公路工程安全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监督检查标准

公路工程安全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监督检查标准

公路工程安全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监督检查标准目录安全检查制度 (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7)事故隐患整改制度 (8)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2)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4)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15)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16)安全作业指导书 (18)高空安全作业指导书 (23)焊接安全作业指导书 (24)临时用电安全作业指导书 (25)起重吊装安全作业指导书 (26)施工机具安全作业指导书 (27)公路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内容及标准 (29)一、建设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行为督查内容 (29)二、监理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行为督查内容 (30)三、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行为督查内容 (31)四、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现场监督检查内容 (33)安全检查制度一、安全检查的内容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查隐患、查事故处理。

1、查现场、查隐患安全生产检查主要以查现场、查隐患为主,深入生产现场工地,检查企业的劳动条件、生产设备以及相应的安全卫生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例如,砼拌制场、采石场等;防止矽尘危害的综合措施情况;预防有毒有害气体或蒸汽的危害的防护措施情况;火药库、易燃易爆物质及剧毒物质的贮存、运输和使用情况;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及标准是否符合有关安全卫生的规定。

2、查思想在查隐患和努力发现不安全因素的同时,应注意检查单位领导的思想认识,检查他们对安全生产认识是否正确,是否把职工的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特别对各项劳动保护法规以及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执行情况,更应严格检查。

查思想主要是对照党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文件,检查单位领导和职工群众对安全工作的认识。

如干部是否真正做到了关心职工的安全健康;现场领导人员有无违章指挥;职工群众是否人人关心安全生产,在生产中是否有不安全性和不安全操作;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政策、法令是否真正得到贯彻执行。

3、查管理、查制度安全生产检查也是对安全管理上的大检查。

公路工程试验作业指导书-检测细则

公路工程试验作业指导书-检测细则
养护箱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1.9该检测细则依据T0505-200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上,并调整仪器使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标尺零点。
2.2依标准稠度用水量制取水泥净浆,立即一次装入圆模,插捣振动数次后刮平,然后放入养护箱内。
公路工程试验作业指导书-检测细则
———————————————————————————————— 作者:
———————————————————————————————— 日期:
达万高速公路DW10合同段工地试验室





道隧集团工程有限公司
样品接收、流转及处置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与范围
规范样品进入工地试验室后的受控管理。
2.4终凝测定时,先在终凝针上安装一个环行附件。从养护箱取出圆模放到试针下,使试针与净浆面接触,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即环行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
2.5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临近初凝时,每隔5分钟测定一次。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
3.7检测人员接到检测任务单后,应到样品室领取样品,并确认样品外观状态描述是否与样品一致。
3.8检测人员应根据检测任务单的检测项目确定检测依据和检测程序。
3.9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应依据样品实际状态(待检、已检、已检待结论、不合格或不合格待复验)进行标识。
3.10检测完成后,检测人员将已检样品置于指定位置。
2.3初凝测定时,从养护箱取出圆模放到试针下,使试针与净浆面接触,拧紧螺丝,然后突然放松,让试针自由沉入净浆,到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锥30s时观察指针读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最初测定时,应轻扶金属棒,已防试针撞弯。但初凝时间仍必须以自由降落测得结果为准。第一次测初凝应为试件在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在完成初凝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依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上取下,翻转180°,直径大端向上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养护。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过程中不可或者缺的环节,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道路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

本指导书旨在为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提供详细的指导,匡助工程人员正确进行测量工作,确保道路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测量前准备1.1 确定测量目的:在进行测量工作前,需要明确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进行设计、施工还是验收。

1.2 确定测量范围:确定需要测量的道路段落长度、宽度、高程等具体范围。

1.3 准备测量工具:准备好测量仪器和设备,如全站仪、水准仪、测量杆等。

二、测量方法2.1 高程测量:采用水准仪或者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确保道路的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2.2 横断面测量:通过全站仪或者测量杆进行横断面测量,获取道路的横向剖面数据。

2.3 纵断面测量:利用全站仪或者测量杆进行纵断面测量,获取道路的纵向剖面数据。

三、测量精度控制3.1 标志点设置:在测量过程中设置标志点,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2 测量误差处理:及时记录和处理测量误差,避免误差积累导致数据不许确。

3.3 数据校核:对测量数据进行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测量数据处理4.1 数据整理:对测量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4.2 数据分析: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取道路设计和施工所需的关键参数。

4.3 数据报告:编制测量数据报告,清晰地呈现测量结果,为道路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五、测量作业安全5.1 安全意识培训:对参预测量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安全规定。

5.2 安全防护设施:在测量现场设置安全防护设施,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5.3 应急预案:制定测量作业的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确保测量作业的顺利进行。

结语: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的基础工作,准确的测量数据是道路建设质量的保障。

本指导书详细介绍了道路工程测量作业的各个环节,希翼能为工程人员提供实用的指导,确保道路建设的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万高速公路DW10合同段工地试验室作业指导书道隧集团工程样品接收、流转及处置作业指导书1.目的与围规样品进入工地试验室后的受控管理。

适用于样品接收、留存、检测和处置各环节的全过程完全处于受控状态管理,有利于样品的追溯查实。

2职责2.1工程技术人员职责负责进场材料的台帐管理;负责进场材料的见证取(送)样。

2.2收样人职责负责样品的接受,并对样品进行外观描述;负责检测委托单登记编号,并对留存样品入库登记;负责检测样品及留存样品的编号和状态标识;负责填写检测任务单,并交检测室负责人及时安排检测工作。

2.3检测人员职责检测室负责人确认任务单与检测委托项目无误后,分配检测任务;检测人员接受检测任务后,根据任务单的检测项目确定检测依据和检测程序;检测人员到收样室领取样品,并确认样品状态标识;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应依据样品实际状态,对样品状态(待检、已检、已检待结论、不合格或不合格待复验)进行标识;检测完成后,检测人员将检测记录、检测报告和任务单一同交检测室负责人。

2.3质量负责人职责负责定期收集、保管检测任务单,统计检测工作量;负责样品处置申请、实施和台帐管理。

3实施细则3.1工程技术人员填写检测委托单,请试验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连同样品送往工地试验室。

检测委托单,见附表4。

3.2试验室收样人员受理样品委托时,应与送样人员一起确认样品外观状态,并在委托单和样品状态标识单上进行描述。

注意:样品描述应具有唯一性,即应对样品逐一进行描述。

样品状态标识单,见附表5。

注意:样品状态标识单除了样品外观描述外,还应对样品状态(待检、)进行标识。

3.3同时,收样人员应对需要留存的样品进行分样。

一份检测用,一份留存用。

3.4对检测用样品进行登记编号,填写检测任务单后,将其与委托单一同交检测室负责人及时安排检测工作。

样品标识为待检。

检测样品台帐,见附表6。

检测任务单,见附表7。

注意:检测任务单与委托单编号应一致。

3.5对留存用样品也应进行登记编号,样品标识为留样。

并需送样人员签字确认后,一同封存。

留存样品台帐,见附表8。

留样封存单,见附表9。

注意:留存样品编号与检测样品编号应一致。

3.6检测室负责人在接到检测任务单后,应仔细查看任务单是否与检测委托单的容一致,是否符合填写要求,样品外观状态描述是否正确。

然后分配检测任务,检测委托单由检测室负责人暂存。

3.7检测人员接到检测任务单后,应到样品室领取样品,并确认样品外观状态描述是否与样品一致。

3.8检测人员应根据检测任务单的检测项目确定检测依据和检测程序。

3.9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应依据样品实际状态(待检、已检、已检待结论、不合格或不合格待复验)进行标识。

3.10检测完成后,检测人员将已检样品置于指定位置。

3.11检测完成后,检测人员将检测记录、检测报告和任务单一同交检测室负责人审核。

3.12检测室负责人定期将检测任务单交质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根据工作量,分别提出样品的处置申请。

对检测后的无机样品,按废品处置;对检测后的有机样品,按违禁品提出计划,由环保部门处置;对留存样品,做好留存样品台帐的处置时间和处置方法记录。

水泥检测作业指导书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检测1.1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水量和不变水量法中的任一种测定,如发生争议以前者为准。

1.2试验前检查:仪器金属棒应能自由滑动;试锥降至锥模顶面位置时,指针应对准标尺零点;搅拌机应运转正常。

1.3拌和用具先用湿布擦过。

称取水泥500克。

拌和水量如采用调整水量法时按经验找水,采用不变水量法时为142.5毫升(水量精确至0.5ml)。

将拌和水倒入锅,然后在5s-10s小心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水中。

1.4将锅放到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依标准程序搅拌完毕。

1.5搅拌结束后,立即把净浆装入模具,用小刀插捣,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迅速放在试锥下固定位置,将试锥降至净浆表面,拧紧螺丝,然后突然放松,让试锥自由沉入净浆中,到试锥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锥30s 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

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完成。

1.6用调整水量法测定时,以试锥下沉深度28mm±2mm之间的拌和用水量为标准稠度用水量,如超出围需调整水量,重新试验,直至达到标准。

1.7用不变水量方法测定时,根据仪器上对应标尺计算得到标准稠度用水量。

P=33.4-0.185S1.8如下沉度下沉小于13mm时,应该用调整水量法测定。

注:实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

养护箱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1.9该检测细则依据T0505-200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2.水泥凝结时间检测2.1测定前,将圆模放在玻璃板上,并调整仪器使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标尺零点。

2.2依标准稠度用水量制取水泥净浆,立即一次装入圆模,插捣振动数次后刮平,然后放入养护箱。

2.3初凝测定时,从养护箱取出圆模放到试针下,使试针与净浆面接触,拧紧螺丝,然后突然放松,让试针自由沉入净浆,到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锥30s时观察指针读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最初测定时,应轻扶金属棒,已防试针撞弯。

但初凝时间仍必须以自由降落测得结果为准。

第一次测初凝应为试件在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

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

在完成初凝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依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上取下,翻转180°,直径大端向上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养护。

2.4终凝测定时,先在终凝针上安装一个环行附件。

从养护箱取出圆模放到试针下,使试针与净浆面接触,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即环行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

2.5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

临近初凝时,每隔5分钟测定一次。

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

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

注: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10h。

2.6该检测细则依据T0505-200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3.水泥体积安定性检测3.1制备标准稠度水泥净浆。

3.2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擦油的玻璃板上,并立刻将已制好的标准稠度水泥净浆装满雷氏夹。

盖上约75g~80g已擦油的玻璃板后,立刻将雷氏夹移至养护箱养护21h±2h。

3.3调整好沸煮箱內的水位,使之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能没过试件,不需中途添补试验用水,同时保证在30min±5min水能沸腾。

3.4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先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间的距离A,精确到0.5mm。

3.5将试件放入水中篦板上,指针朝上,试件之间互不交叉,在30min±5min 加热水至沸腾,并恒沸3h±5min。

3.6沸煮结束后,放掉箱热水,打开箱盖,待冷却至室温后取出试件进行判别。

3.7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间的距离C,精确至0.5mm。

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时,判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A)值超过4.0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

再如此,判该水泥安定性不合格。

3.8该检测细则依据T0505-200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4.水泥胶砂强度检测4.1准确称取待检水泥450g±2g,标准砂1350g±5g,水225ml±1ml.4.2用湿布擦湿搅拌锅及搅拌叶片,将水加入锅,再加入待检水泥,将锅放在固定支架上固定好,上升至固定位置。

4.3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时,均匀加入标准砂;若各级砂分装从最粗级开始,依次加完所需的各级砂量。

在第三个30s,机器高速搅拌,之后静置90秒;在开始的15秒,用胶皮刮刀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

然后,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

整个搅拌过程24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1s以。

4.4胶砂制备好后,立即成型,将空试模和模套预先固定在振实台上,用勺子直接从搅拌锅中将胶砂分二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中约300g 胶砂,用大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装第二层时,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

4.5取下试模,用一金属直尺以约90°角架在模顶一端,沿试模方向以横向割据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多余胶砂刮去将表面抹平。

4.6在试模上做好标记或编号,放入养护箱中养护24h之后,脱模,放入按同品种水泥划分的20℃的水池中养护。

等到其检测龄期时,取出测其抗折、抗压强度。

注:试体养护箱温度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试体养护池水温应20℃±1℃,养护期间试件间或试体上表面水深不小5mm。

4.74.8将试件成型侧面朝上放入抗折试验机,调整好夹具,使杆杆在试件折断时尽可能地接近水平位置。

抗折加荷速度控制在50N/s±10 N/s。

4.9抗压试验须用抗压夹具进行,试件受压面为试件成型时的两个侧面,面积为40mm×40mm。

试验前应清除试件受压面与加压板的砂粒或杂物。

试件的底面靠紧夹具定位销,断块试件应对准抗压夹具中心,并使夹具对准压力机压板中心。

抗压加荷速度控制在2400N/s±200 N/s。

4.10抗折强度结果取三个试件平均值,精确至0.1MPa。

当三个强度值中值超过平均值±10%的,应剔除后在平均,以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

4.11抗压强度结果为一组6个断块试件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MPa。

当6个强度值中有一个值超过平均值±10%的,应剔除后以剩下的5个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若5个值中再有超过平均值10%的,则此组试件无效。

4.12该检测细则依据T0506-200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细集料检测作业指导书1.细集料筛分试验1.1 试验准备:将来样通过10mm(圆孔筛)或9.5mm(方孔筛)筛,并算出其筛余百分率。

然后在潮湿状态下充分拌匀,用四分法缩分至每分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3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密度(下同),通常不少于6h。

1.2试验步骤1.2.1 水泥混凝土用砂,按下列步骤筛分。

1.2.1.1 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准确至0.5g。

置于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即4.75mm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