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抗真菌药物适应症与禁忌症

合集下载

氟康唑 (Fluconazole)使用说明书

 氟康唑 (Fluconazole)使用说明书

氟康唑 (Fluconazole)使用说明书氟康唑 (Fluconazole)使用说明书一、药物名称氟康唑 (Fluconazole)二、药物成分每片氟康唑 (Fluconazole) 包含氟康唑 (Fluconazole) 100 毫克或200毫克。

三、药物性质氟康唑 (Fluconazole) 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属于三唑类化合物。

其化学名称为2-(2,4-二氟苯基)-1,3-二氢-1,3-二唑-4-酮。

四、适应症氟康唑 (Fluconazole) 主要用于治疗由真菌引起的感染,包括以下疾病:1. 阴道念珠菌病(阴道真菌感染)2. 口腔念珠菌病(口腔黏膜真菌感染)3. 侵袭性肺黏膜念珠菌病(肺真菌感染)4. 念珠菌性呼吸道感染5. 念珠菌性尿路感染五、用法用量1. 阴道念珠菌病成人:每天口服氟康唑 (Fluconazole) 150 毫克,连续服用3天或遵循医生指示。

儿童:用量请咨询医生。

2. 口腔念珠菌病成人:每天口服氟康唑 (Fluconazole) 200 毫克,连续服用7-14天或遵循医生指示。

儿童:用量请咨询医生。

3. 侵袭性肺黏膜念珠菌病成人:每天口服氟康唑 (Fluconazole) 400-800 毫克,根据病情及医生指示进行调整。

儿童:用量请咨询医生。

4. 念珠菌性呼吸道感染成人:每天口服氟康唑 (Fluconazole) 200-400 毫克,遵循医生指示。

儿童:用量请咨询医生。

5. 念珠菌性尿路感染成人:每天口服氟康唑 (Fluconazole) 150 毫克,持续服用2-4周或遵循医生指示。

儿童:用量请咨询医生。

六、用药禁忌1. 对氟康唑 (Fluconazole) 过敏者禁用。

2. 在妊娠期间禁用氟康唑 (Fluconazole)。

3. 与以下药物同时使用时禁用:氟美拉唑、西咪替丁、地高辛、普瑞巴林等。

在使用氟康唑 (Fluconazole) 之前,请告知医生您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常用抗真菌药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常用抗真菌药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脂质体适应症1.念珠菌感染2.隐球菌感染3.真菌感染高危人群1.侵袭性曲霉病2. 氟康唑耐药念珠菌1.曲霉菌感染2.念珠菌感染3.隐球菌感染4.疑为真菌感染的中性粒减少伴发热的经验性治疗1. 疑为真菌感染的中性粒减少伴发热的经验性治疗2. 对其它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侵袭性曲霉菌病深部真菌感染静脉给药第1天400mg,Qd,随后200~400mg,Qd。

粘膜念珠感染,50mg,Qd,联用14~30d1.浓度不大于5mg/ml,滴注时间须1~2h。

2.负荷剂量:6mg/kg,bid3.维持剂量:4mg/kg,bid4.静脉用药的疗程不宜超过6个月。

第1、2天200mg,Bid,第3天200mg,Qd。

每次输注1h。

第1天70mg,Qd,随后50mg,Qd。

确诊真菌感染,疗程至少14天的疗程3.0-4.0mg/kg,Qd。

最高可增至6mg/kg,Qd。

输注时间不少于2小时,口服给药第1天400mg,Qd,随后200~400mg,Qd。

粘膜念珠感染,50mg,Qd,联用14~30d≥40kg <40kg0.2g,Qd1.负荷剂量:400mg,bid2.维持剂量:200mg,bid1.负荷剂量:200mg,bid2.维持剂量:100mg,bid绝对生物利用度96%高脂肪餐同服不良反应头痛、皮疹、腹泻、肝毒性肝功能检验值增高、皮疹和视觉障碍胃肠道不适、头痛、皮疹、肝毒性皮疹、颜面肿胀、瘙痒、支气管痉挛寒颤、发热、低血压、心动过速、恶心配伍禁忌1.特非那定2.莫沙必利1.血制品和短期输注的电解质浓缩液2. 4.2%碳酸氢钠溶液3.全肠外营养药1.HMG-CoA还原酶抑制剂2.麦角生物碱3.三唑仑4.特非那定、莫沙必利含有右旋糖的稀释液慎重合用抗肿瘤药、皮质激素、环孢素、洋地黄、唑类抗真菌药、肌松剂注意事项QT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速不可静脉推注辅料羟丙基-β-环糊精,有导致小鼠胰腺癌报道NS溶解溶解用无菌注射水,稀释只能用5%葡萄糖。

常用抗病药物的使用指南和禁忌症

常用抗病药物的使用指南和禁忌症

常用抗病药物的使用指南和禁忌症在医疗领域,抗病药物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通过正确的用药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疗疾病,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不正确的使用抗病药物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副作用,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因此,了解常用抗病药物的使用指南和禁忌症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常见抗病药物的使用指南和禁忌症,帮助您更好地使用这些药物。

一、抗生素的使用指南和禁忌症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

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根据感染类型选用适当的抗生素:不同抗生素对不同类型的细菌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因此,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需要明确感染的类型,选择对该细菌有效的抗生素。

2. 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抗生素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不可自行增减用药剂量,更不可自行停药。

未完成疗程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3. 注意过敏反应:抗生素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4. 注意配合其他药物的使用:某些抗生素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或增加毒副作用。

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应告知医生或药师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二、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指南和禁忌症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常见的有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抗流感药物等。

以下是一些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指南和禁忌症:1. 根据病毒类型选用适当的药物:不同的病毒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在使用抗病毒药物之前,需要明确感染的病毒类型,选择对该病毒有效的药物。

2. 早期治疗:抗病毒药物对于一些病毒感染,如流感、单核细胞增多症等,早期治疗效果更好。

因此,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患上了某种病毒感染,应尽早就医,并按医生建议用药。

3. 注意药物副作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头晕等。

如果出现副作用,应咨询医生并调整用药方式。

4. 注意禁忌症:不同的抗病毒药物存在一些禁忌症,如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等。

【药品名】克霉唑【英文名】CLOTRIMAZOLE【别名】金霉

【药品名】克霉唑【英文名】CLOTRIMAZOLE【别名】金霉

【药品名】克霉唑【英文名】Clotrimazole【别名】金霉迪;凯妮汀;抗真菌1号;克罗确松;克舒爽;氯苯甲咪唑;氯代三苯甲咪唑;氯三苯甲咪唑;氯三苯咪唑;三苯甲咪唑;克癣净;克霉膏;氯曲马唑;Canesten;Clotrimazolum;Gyno Canesten【剂型】1.片剂:250mg;2.锭剂:10mg;3.口腔药膜:4mg;4.软膏:1%~3%;5.药膜:50mg;6.栓剂:0.15g;7.溶液:1.5%。

【药理作用】本药为人工合成的吡咯类广谱抗真菌药物,有抑制真菌作用,高浓度时可具杀菌作用。

1.可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等固醇的生物合成,损伤真菌细胞膜和改变其通透性,使细胞内重要物质漏失。

2.也可抑制真菌的三酰甘油和磷脂的生物合成。

3.尚可抑制氧化酶和过氧化酶的活性,导致过氧化氢在细胞内过度积聚,引起真菌亚细胞结构变性和细胞坏死。

4.对白色念珠菌则可抑制其从芽胞转变为具侵袭性的菌丝的过程。

本药对各种真菌如念珠菌、皮肤癣菌、隐球菌、粗球孢子菌、芽生菌和荚膜组织胞浆菌等均有抑菌作用。

【药动学】口服后很快吸收,4h左右达血浓度高峰,在器官与组织中分布良好,代谢产物大部由胆汁排出,小部分由尿排出。

克霉唑锭剂含服或吞服后吸收甚少。

含于口腔中附着于口腔黏膜并缓慢释放。

在唾液中的药物浓度可抑制大部分念珠菌属生长,作用约可持续3h。

药物主要自粪便中排泄。

局部应用后可穿透表皮,仅微量吸收至全身。

阴道应用后吸收量亦甚微。

【适应症】1.适用于口咽部念珠菌病的治疗。

2.适用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患者口咽部念珠菌病的预防。

3.局部外用治疗皮肤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也用于体癣、股癣、脚癣和花斑癣的治疗。

4.用作治疗脚癣、甲沟炎、皮肤皱褶处的真菌感染、阴道念珠菌感染、龟头念珠菌感染、花斑癣(花斑糠疹)、红癣及阴道滴虫病。

5.口服用于曲菌、隐球菌、藻菌、着色霉菌所致的深部感染,如肺部、胃肠道、泌尿系统以及败血症、脑膜炎等。

抗真菌类药物

抗真菌类药物

特比萘芬片盐酸特比萘芬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丙烯胺类药物。

本品能特异地干扰真菌固醇的早期生物合成,高选择性抑制真菌的麦角鲨烯环氧化酶,使真菌细胞膜形成过程中麦角鲨烯环氧化反应受阻,从而达到杀灭或抑制真菌的作用。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1.由毛癣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疣状毛癣菌、断发癣菌和紫色毛癣菌等)、犬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引起的皮肤、头发和甲的感染。

2.各种癣病(体癣、股癣、手足癣和头癣等)以及由念珠菌(白色念珠菌等)引起的皮肤酵母菌感染。

3.由发霉菌引起的甲癣(甲真菌感染)。

吸收、分布、消除:据文献报道单次口服特比萘芬250mg,用药后2小时内,血浆浓度峰值达0.97μg/ml。

本品的吸收半衰期为0.8小时,分布半衰期为4.6小时,其生物利用度略受进食影响,但不必作剂量调整。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为99%,并能迅速经真皮层弥散并集中在亲脂的角质层。

特比萘芬也可分泌于皮肤中,因此,在毛囊、头发与多皮脂的皮肤中可达相当高的浓度。

在治疗的最初几周,特比萘芬即可进入甲板中。

本品生物转化后的代谢物无抗真菌活性,它们主要从尿中排出。

其消除半衰期为17小时,在体内无蓄积作用。

其稳态血药浓度不受年龄影响。

但肝、肾功能不全者的特比萘芬清除率可能降低,从而导致血药浓度升高。

用量用法口服,成人每次0.25克,每日一次,疗程如下:皮肤感染的疗程:手足癣[趾(指)间型和跖型]:2~6周;体癣、股癣:2~4周;皮肤念珠菌病:2~4周。

在真菌学治愈几周,才可见到皮肤外观完全正常以及感染症消失。

头发和头皮感染的疗程:头癣:4周,头癣多数发生于儿童。

甲癣:绝大多数患者的疗程为6周~3个月。

其中的年青患者因甲生长正常而能缩短疗程,故除拇指(趾)甲外,小于3个月的治疗可能已足够。

在其它病例中,疗程通常只需3个月。

某些患者,特别是那些大拇指(趾)甲感染的患者,可能需6个月或更长的时间。

在第一周治疗中见到甲生长缓慢大患者,其疗程可能需超过3个月。

伏立康唑片说明书

伏立康唑片说明书

伏立康唑片说明书一、药品名称通用名称:伏立康唑片商品名称:伏立康唑片二、成分每片含主要成分伏立康唑50毫克。

三、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无气味。

四、适应症本品为广谱抗真菌药物,适用于如下寄生真菌引起的感染:1. 表皮真菌感染:如皮肤癣、指甲癣等。

2. 黏膜真菌感染:如口腔念珠菌感染等。

3. 深部真菌感染:如侵袭性肺曲菌病等。

五、用法与用量口服。

成人用法与用量:1. 一般治疗剂量:每日1片,早餐后服用。

2. 饭后2小时服用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3. 药物治疗的疗程视病情而定,一般为2-4周。

4. 注意用药期间避免饮酒。

六、不良反应1.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2. 皮肤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

3. 肝功能异常:如黄疸、乏力等。

七、禁忌症1. 对伏立康唑或本品其他成分过敏者禁用。

2. 孕妇禁用。

八、注意事项1. 本品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特别是其他抗真菌药物。

2. 中枢神经纤维瘤病患者慎用,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

3. 肝功能异常患者慎用,需进行监测。

4. 口服本品后,可以通过乳汁排泄,哺乳期妇女慎用。

5. 本品可能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如对双氯芬酸、华法林等药物的代谢产生影响,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九、药物相互作用1. 本品可能通过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的活性,而干扰其他药物的代谢。

2. 本品可抑制华法林的代谢,导致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增强,请监测凝血酶原时间。

十、贮藏密封,置于干燥处,避免高温。

十一、包装规格盒装,10片/盒。

十二、执行标准药典2015年版一部。

十三、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50086十四、生产企业企业名称:XXX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地址:XXX市XXX区XX路XX号注意:本说明书仅供医护人员参考使用,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如有其他问题,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抗真菌药西药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方法及副作用

抗真菌药西药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方法及副作用

抗真菌药西药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方法及副作用抗真菌药是一种针对真菌感染的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来治疗相关疾病。

在临床实践中,西药抗真菌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真菌感染,包括念珠菌感染、皮肤真菌感染、呼吸道真菌感染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方法及副作用。

一、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方法1. 药物种类抗真菌药物分为多种类型,常用的包括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等。

这些药物属于广谱抗真菌药物,对多种真菌感染有效。

2. 给药途径抗真菌药物可通过口服、局部外用和静脉注射等途径给药。

具体使用哪种途径需根据病情、患者年龄和药物副作用等因素综合考虑。

例如,对于局部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皮肤真菌感染等,可以选择使用局部外用药膏或者喷雾。

对于严重的真菌感染,如血行真菌感染、深部组织真菌感染等,常常需要通过静脉注射药物。

3. 剂量和疗程抗真菌药物的剂量和疗程需根据病情和药物特性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剂量应按照药物说明或医生的建议来使用,不能自行增减剂量。

疗程一般持续10天至数周不等,具体需根据病情和治疗效果决定。

二、抗真菌药物的副作用1. 胃肠道反应抗真菌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这些副作用多为暂时性,停药后会自行缓解。

在使用过程中,建议在饭后服用,可减轻胃肠道不适症状。

2. 肝脏损害某些抗真菌药物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导致肝功能异常。

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期间,应定期检测肝功能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向医生咨询。

3. 药物相互作用抗真菌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期间,应尽量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或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联合用药。

4. 过敏反应个别患者对抗真菌药物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

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5. 其他副作用抗真菌药物的其他副作用还包括头痛、眩晕、贫血等,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

抗真菌药物使用指南及适应症介绍

抗真菌药物使用指南及适应症介绍

抗真菌药物使用指南及适应症介绍一、概述抗真菌药物是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

真菌感染常见于皮肤、黏膜、指甲及内脏器官,严重感染可能会危及生命。

本文将介绍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指南和适应症。

二、须知事项1. 抗真菌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购买和使用。

2. 严格遵循医生开具的用药剂量和使用时长,不要随意改变。

3. 对抗真菌药物过敏者需避免使用该类药物。

4.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抗真菌药物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三、抗真菌药物分类根据作用机制和广谱性,抗真菌药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 多酮类抗真菌药物多酮类抗真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真菌感染,如侵袭性念珠菌病和曲霉病,常用药物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和阿莫罗沙星等。

2. 多肽类抗真菌药物多肽类抗真菌药物常用于治疗表皮真菌感染和外阴阴道真菌感染,如超羟基脂肪酸类似物和咪康唑等。

3. 靶点酶抑制剂靶点酶抑制剂是一类新型抗真菌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胞膜合成的靶点酶。

常用药物包括司鲁考特和氟胞嘧啶等。

四、抗真菌药物使用指南1. 斑疹癣治疗:根据病情轻重,可以使用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

常用外用药物有咪康唑和克霉唑,口服药物则有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等。

2. 念珠菌感染治疗:对于表浅念珠菌感染,可以使用外用药物,如克霉唑和咪康唑。

而对于严重念珠菌感染,多酮类抗真菌药物是首选,如氟康唑和伊曲康唑。

3. 曲霉菌感染治疗:曲霉菌感染常见于呼吸道和消化道,应根据感染部位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

氟康唑和阿莫罗沙星常用于呼吸道感染,而伊曲康唑适用于消化道感染。

4. 念珠菌角膜炎治疗:念珠菌角膜炎可使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等多酮类抗真菌药物,通常治疗期为4-6周。

5. 肺曲霉病治疗:肺曲霉病是一种严重的真菌感染,常见于免疫抑制患者。

治疗常采用伊曲康唑或氟康唑。

五、抗真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抗真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头痛等。

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真菌药物
扁桃体炎带状疱疹单纯疱疹肺炎风疹甲癣尖锐湿疣阑尾炎痢疾流感霉菌性阴道炎尿道炎气管炎肾盂肾炎水痘体癣胃炎咽喉炎其它抗菌消炎类
按药品分类查询抗感染药物
青霉素类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碳青霉烯类药物氨基苷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酰胺醇类药物林可酰胺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其他抗微生物药物抑制抗菌药排泄的药物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其他抗生素抗真菌药物
抗真菌药(antifungal drugs),能抑制或杀灭真菌的药物。

一些古老的抗真菌外用药,如水杨酸、雷琐辛、碘剂、硫磺等,仍在使用。

本文着重介绍抗真菌作用显著的新药,有两大类:一类是抗生素,主要有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和二性霉素B等;另一类是合成药物,包括咪唑类药物(如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和酮康唑等)、氟胞嘧啶和丙烯胺衍生物。

药代动力学
主要介绍灰黄霉素、制霉菌素、二性霉素B、氟胞嘧啶及酮康唑。

灰黄霉素
此药在胃肠道吸收较差,服药4小时血中浓度达到高峰,半衰期9.5~21小时,停药24小时后血中几乎全部消失。

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微颗粒可大大增进吸收。

此药分布于体内大部分组织中。

4~8小时即可达角层,停药2天后角层内药物消失,长期服药角层水平增高,这对治疗皮肤真菌感染极为有利。

此药由肝内代谢,绝大部分药物代谢后从尿中排出。

制霉菌素
此药在胃肠道吸收极差,大量口服血浓度不超过1~2.5μg/ml,因此不适合治疗系统性真菌病,药物主要从胃肠道排出。

二性霉素 B
此药口服难以吸收。

仅能治疗少数疾病,如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口服6周可大部治愈。

主要作静脉滴注,半衰期24小时,因而可隔日应用。

药物缓慢从尿中排出,可能是与脂蛋白结合,缓慢释放,有时在1年之内仍可在尿中查出。

因此,停药之后仍然可以出现肾中毒症状,但肾衰竭病人并不影响其排出。

氟胞嘧啶(5-FC)
化学结构见图2。

此药口服后在胃肠道吸收较好,血中水平较高,血浓度大约50~75μg/ml。

半衰期为2.5~6小时。

但干燥综合征病人不能吸收此药。

吸收后分布于各组织内,无蓄积,可以穿透血脑屏障,但能否穿入眼球,尚不清楚。

在人类体内此药基本不代谢,以原形90%以上从尿中排出。

酮康唑
此药口服吸收好,空腹服药血清水平高,因吸收需要胃酸,凡减少胃酸药物,如甲氰咪呱和其他抗酸药不应在一起应用。

此药在肝内代谢,65%从大便排出。

分布于肝、肾上腺、结缔组织及皮下组织等处较多,穿入脑脊液较少。

作用
本类药物对真菌的作用均为抑制作用,但作用方式不完全相同。

灰黄霉素作用方式尚未完全明了,可能影响其微管系统和影响其核酸形成。

制霉菌素和二性霉素B是选择性的与真菌细胞膜结合,使膜的渗透性增加,细胞内容物漏出,细胞死亡。

氟胞嘧啶进入真菌细胞内,在细胞内的去氨酶作用下,脱去氨基,形成5-氟尿嘧啶,干扰真菌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合成。

人类无此酶,故在人体内不变成5-氟尿嘧啶。

咪唑类药物阻止真菌细胞壁的麦角固醇合成,并干扰氧化酶,引起细胞内过氧化氢聚集,使真菌细胞死亡。

药效及治疗方法
灰黄霉素只对皮肤癣菌病有效,主要是头癣(包括黄癣、白癣和黑点癣)、体癣、股癣、手足甲癣等,真菌为毛发癣菌、小孢子菌和表皮癣菌3个属的菌种。

口服,20~30天为一个疗程,需合并外用治癣药物。

制霉菌素治疗胃肠道念珠菌病,外用治疗皮肤粘膜念珠菌感染。

也可制成坐药。

二性霉素B主要治疗深部真菌病,如系统性念珠菌病、隐球菌病、曲霉病、结合菌病、芽生菌病、副球孢子菌病、球孢子菌病和组织胞浆菌病等。

加于5%葡萄糖溶液中,缓慢作静脉滴注,每日1次或隔日1次,逐渐增量,如有发冷发热反应,可于点滴瓶中加氢化可的松滴注。

5-FC治疗念珠菌病、隐球菌病和着色芽生菌病,口服。

克霉唑、
益康唑和咪康唑基本供外用。

咪康唑可作静脉滴注。

酮康唑也可口服。

外用药主要治疗皮肤真菌病和皮肤念珠菌病。

口服及静注主要治疗深部真菌病,也治疗浅部真菌病。

副作用
各种药物均容易影响白细胞及肝功能,长期使用造成一过性GPT上升或白细胞下降,停药可愈。

5-FC从尿中排泄,肾功能不良者可在血中聚集,引起中毒。

故肾功能差者应禁用或慎用。

二性霉素B可损伤肾脏,并引起血钾降低,有人易有发冷发热反应,少数病人还可引起血栓静脉炎。

应用酮康唑时应特别注意肝脏受损问题,长期使用,可引起血中雄激素水平降低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受到抑制。

耐药性及合并用药
5-FC极易产生耐药性,常在治疗中逐渐产生。

为了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开始就使用大剂量。

另外,可与二性霉素B合并使用,临床和实验室都证明这两个药物有协同作用。

5-FC还能与酮康唑合并用药。

但二性霉素B不能与酮康唑并用,因二药有相互干扰的作用。

灰黄霉素长期使用也有少数浅部真菌产生耐药菌株,可换用酮康唑。

抗真菌药研究情况
主要有下列几方面的发展:
咪唑类
已开发了三代药物,第一代是咪唑类衍生物,如克霉唑、益康唑和咪康唑等。

第二代是唑类衍生物,如酮康唑。

第三代是三唑类衍生物,目前正在临床试用的有依特拉康唑,它毒性小,抗菌谱广,优于酮康唑,总量使用比酮康唑小5~10倍。

此药治疗曲霉病、隐球菌病、组织胞浆菌病、念珠菌病、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和皮肤癣菌病(包括花斑癣等),均有较好疗效。

其他咪唑类衍生物可供外用者如联苯苄唑,用1%的霜剂,对皮肤癣菌感染
疗效较好,每日一次外用即可。

氟康唑是一个新的广谱真菌药物,治疗浅部真菌病和系统性真菌感染,如念珠球菌病、隐球菌病等。

副作用小,可以口服,也可静脉给药,能穿透血脑屏障,可作为抢救用药,疗程视病情而定。

环吡氧胺
是吡啶的代替物,与咪唑类无关。

广谱抗菌,对皮肤癣菌、酵母、放线菌、其他真菌、细菌、菌质体等均有一定效果。

抗真菌作用可能是排除细胞内的主要物质和(或)离子而产生效果。

目前主要使用1%霜剂治疗体癣、股癣、念珠菌感染等。

使用4~8%指甲涂剂治疗甲癣,其透入性强。

丙烯胺类衍生物
目前主要使用外用药萘替芬,此药优于克霉唑、咪康唑等,外用治疗皮肤癣菌病,临床症状的改善比较迅速。

此外,还有三并萘芬,可口服,也可外用,主治浅部真菌病和念珠菌病,特别是对甲癣效果较好,毒性低,正在试用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