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观后感
西柏坡观后感

西柏坡观后感本文是关于观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西柏坡观后感(一)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我有幸参观了西柏坡。
在西柏坡,我瞻仰了老一辈党的领导人工作和生活的旧居,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前重温了入党誓词,感触极深。
在那样一个条件落后,交通不畅的环境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却能运筹帷幄,指挥千里之外的人民军队取得了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从而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为当时党的领导者们坚苦的物质生活条件而震撼,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不发枪,不发炮,只是发电报”就赢得三大战役胜利的大智慧而折服,同时深感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为自己生活在当下和谐年代而庆幸。
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被称之为西柏坡精神的“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这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展示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它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坚持代表人民执政,执政为了人民。
要把人民的利益代表好,就必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勤政不息,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也就是一种忧患意识,艰苦奋斗的作风则是一种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的使命意识。
从本质上讲,西柏坡精神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历史转折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既善于破坏旧世界、又善于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精神,它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概括和总结,又是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升华。
“两个务必”是我们党总结中国历代政权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对“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的深刻反思,是老一辈共产党人留给我们的“传家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历史的经验证明,在困难的时期,中国共产党正是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才得以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电影西柏坡的个人观后感5篇

电影西柏坡的个人观后感5篇电影西柏坡的个人观后感精选范文1在学校的安排下全体师生在阶梯教室观看了电影《西柏坡》,这是一部有关抗日战争的影片.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儿童团核桃带着妹妹枣花和伙伴大金瓜,瞒着大人们偷偷上前线参军.途中意外遇见正在山里寻找西柏坡村的敌人奸细,得知了敌人打算里应外合轰炸西柏坡党中央指挥所的阴谋.核桃决定立刻返回村子报信.在核桃的带领下,孩子们翻山越岭,与一路追踪而来的敌人周旋.最终,核桃冒着生命危险,在掩护伙伴们逃脱的同时完成了报信任务.这部电影使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感受到了当时儿童的勇敢.坚强.那时的人,有危险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人,最后想到的才是自己,这种舍己为人,把自己生死置之度外的作风,怎能不令人敬佩?有危险的时候都争着要当掩护,让他人撤离,这种先人后己,把危险留给自己的性格,怎能不令人仰慕?电影中最令我感动的部分就是那一幕:核桃让枣花和大金瓜回村报信,把最安全的任务交给他们,自己引开敌人,把最危险的任务留给自己,况且他的腿上还有伤.敌人的轰炸机要扔炸弹的时候,他又让动物们逃走,只留下他自己.他用自己的智慧与敌人作斗争,为同伴争取了时间,报信的任务完成了,人们都以为核桃牺牲了.几天后,核桃头上.胳膊上绑着绷带回来了,伙伴们都很高兴.不久后,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在西柏坡纪念馆里,还留着那支被炸变形的钢笔.电影结束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的脑海里还回想着那一幕……作为教师我们要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从〝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孩子,始终把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看作自己的职责,努力放下师长的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说话,以宽广的胸襟热爱每一个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用尊重.理解.真情善待每一个学生,与他们建立朋友般的友情.无论孩子学习优劣.家境贫富都一样地教育.关爱.家访.谈心,让单亲家庭的孩子鼓起生活的信心.在生活上,要嘘寒问暖,从细节上去关爱学生.公正无私地爱孩子,真诚朴实地与家长沟通,赢得了家长的信任.理解,赢得了孩子的认同.电影西柏坡的个人观后感精选范文2影片讲述的是发生在革命圣地西柏坡的动人故事,在这样简单.纯真的孩童时代,究竟又是为什么核桃是儿童团团长呢?究竟是什么让孩子们对于革命事业那么憧憬与向往呢?这之间肯定有着微妙的联系.核桃有着一个老英雄爷爷,所以事事都懂得比其他人多.核桃受爷爷影响很深,在影片中不难体现.比如从神农山回去西柏坡怎么走.腿部受伤后怎么处理等等,核桃每每解决时都说:〝我爷爷说〞,可见,核桃的爷爷肯定是位英雄人物,并教育核桃应该从小爱国卫国.自然,核桃的小伙伴们,都十分喜欢核桃.然而我认为,还有一点也是不容忽视的.首长爷爷在影片中的作用.在影片的叙事中,首长爷爷和核桃爷爷一样,几乎都是从核桃口中深入人心的.首长爷爷在枣花生病时表现出的关心,送给核桃那根钢笔时的爱心,以及最后送给儿童军团收音机时的开心,这些都是影片中通过无意交代首长,却恰到好处的借核桃及其身边的事情表露出来,首长虽未出现,但却时刻和人民活在一起!那支钢笔,也是孩子们期待已久的,那句〝只看一眼〞就深刻地体现了孩子们对于成为英雄,为国奋战的渴望,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像首长那样的英雄.那支钢笔,给核桃带来了奋战的动力,给枣花带来了成功的希望,最后被陈列在纪念馆中,影响着后人.收音机也是如此,如果说钢笔仅仅是带来希望的话,那么收音机,就是带来新中国成立的喜悦!电影西柏坡的个人观后感精选范文3〝最后的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歌声久久回荡在我耳旁……今天,我们观看了一部红色动画电影,名叫《西柏坡》.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群成长在西柏坡的孩子们——核桃.枣花.二蛋.长生.柏坡小子以及大金瓜,他们也想为革命作出贡献.虽然由于年纪小没有被批准参军,但是,满腔热血的孩子们没有放弃,并定下了任务口号〝滴滴〞,代表着电报声,更是胜利的`象征.枣花的妈妈是共产党员,在前线,枣花想去前线找妈妈.于是,借此机会,儿童团团长核桃领着枣花就准备上前线了.可是,在路上,一只小动物冒了出来——她是枣花多年来的好朋友,一个〝功夫高手〞——小鸡一凤.结果,又有两只小动物冒了出来,一只是擅长挖地道的狗獾阿欢,一只是〝神气〞十足的顺毛驴.一行人也开始了他们的革命道路,途中意外遇见正在山里寻找西柏坡村的敌人奸细,在得知了敌人打算里外合轰炸西柏坡党中央指挥所的阴谋.核桃决定立刻返回村子报信.在核桃的带领下,孩子们穿过银河洞,翻越柏坡岭.神龙山,一路勇敢地与追踪而来的敌人周旋.最后,核桃冒着生命危险为了吸引敌机注意,成了敌人轰炸的目标.后来,枣花回到核桃原先站的地方,拼命挖土,想找到核桃,却只找到首长伯伯送核桃的钢笔.几天后,核桃还是生死未卜.就在这时,一声熟悉的〝滴滴〞声从远处传来,核桃凯旋归来了!原来,是阿欢挖地道救了他.就如歌词所唱:〝西柏坡的孩子不怕苦.西柏坡的孩子不屈服.西柏坡的孩子最忠诚.西柏坡的孩子成大树〞……90分钟的影片,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当核桃受伤,奋力爬山,顺毛驴.一凤.阿欢跟在后面,就在核桃即将摔下去时,原先听了核桃他们说话被打动的小动物们,带来更多小动物撑住了核桃,保护了核桃.于是,一条〝火龙〞——小动物们个个也都举着小火把,核桃也举着火把——浩浩荡荡地上山.小动物们能来帮助核桃,不因为什么,只因为核桃那种坚韧.不怕苦.不屈服的精神感动了小动物们.在生活中不怕苦,在困难中不屈服!西柏坡的孩子们演绎着这样一种精神.我要向他们学习,做风吹不倒.雷打不动的大树!电影西柏坡的个人观后感精选范文4坦率的说,初闻《西柏坡》这三个字很容易自动套入〝主旋律〞这三个其实不太受年轻人〝待见〞的名词,总觉得这应该是一部专属于〝五道杠〞少年们的动画电影.对于孩子而言,所谓的政治派别.政权交替,这些无非是如同〝奥特曼打小怪兽〞般只是〝浮云〞.而孩子们真正关心的是能让他们笑.能让他们爱.能让他们恨的〝卡—通形象〞与有趣的故事.孩子不会懂得某某战役是如何的重要,而他们会明白〝好人〞打败了〝坏人〞,〝奥特曼〞打败了〝小怪兽〞,〝正义〞战胜了〝邪—恶〞的最朴素的道理.当我们歌唱着〝孩子是祖国未来花朵〞的同时,我们却在用〝三聚氰胺〞扼杀着我们〝未来花朵〞的健康,当我们口口声声说着〝重视教育〞之时,我们对教育的投入占GDP的比重排名依然停留在世界的百位,依然和我们的非洲〝难兄难弟〞为舞,当我们面对着孩子,面对着民族的下一代,面对着未来,我们究竟是在残害.毒害.抑或是在〝自宫〞?〝自宫〞着我们的记忆,〝自宫〞着我们的尊严,〝自宫〞着我们的未来!所以请我们的动画工作者们,放下手中的〝自宫〞刀,摒弃所谓的〝GGD〞,〝河蟹〞,做一些真正有爱的东西,真正该未来传递着爱,传递着信任,传递着温暖的东西.没有了这些,我们的民族和国家便不会有未来,当我们的孩子们都会自动的套入〝N条杠〞的体系之时,你说我们还有未来吗?挥刀〝自宫〞,请先〝自重〞!电影西柏坡的个人观后感精选范文5学校组织我们去看了一部名叫《西柏坡》的电影,我们都兴奋不已.该片以儿童团员和革命后代挫败敌人偷袭西柏坡的行动为情节主线,讲述了发生在这一革命圣地的动人故事.儿童团团长核桃带着小妹妹枣花和小伙伴大金瓜,瞒着大人们偷偷上前线参军.途中意外遇见正在山里寻找西柏坡村的敌人奸细,得知了敌人打算里应外合轰炸西柏坡党中央指挥所的阴谋.核桃决定立刻返回村子报信.在核桃的带领下,孩子们穿过银河洞,翻越柏坡岭.神龙山,一路与追踪而来的敌人周旋.最终,核桃冒着生命危险,在掩护伙伴们逃脱的同时完成了报信任务,并和西柏坡儿童团一起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中国儿童的风范,我们是多么勇敢,多么机智!〞从清末的被蹂躏到现在的发展蒸蒸日上,是无数的核桃.枣花.大金瓜们用不懈的努力和对祖国的热爱换来的,不易啊.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也正是由于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胜利.核桃队长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来和敌人周旋,最后保证了西柏坡和党组织的安全,也最终实现了中国的解放.他们多么伟大啊,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这些孩子是领略不到这种苦难和温馨的.但如果我们生在了那个年代,我们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是逃避?是面对?是坚定,还是背叛?我相信很少有人能像影片里的孩子们那样勇敢地保卫西柏坡吧.我相信很少有人能像影片里的孩子们那样坚定地守护西柏坡吧.我相信很少有人能像影片里的孩子们那样机智地防守西柏坡吧.我也相信,我的猜测是对的:看看现在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再看看那先保卫祖国的孩子们,我怎能不发出这样的感慨呀!那些小皇帝和小公主们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怎能体会到父母的不易?怎能理解大人的心哪!现在的孩子已经离不开父母的保护和关爱,他们也将永远依赖着父母生存.我们要学习影片里的孩子们,他们是那样的勇敢,那样的机智,那样的坚定,这才是中国儿童应有的风范!个人观后感精选范文。
《西柏坡》观后感范文5篇

《西柏坡》观后感范文5篇《西柏坡》是一部动画电影,该片以儿童团员和革命后代挫败敌人偷袭西柏坡的行动为情节主线,讲述了发生在这一革命圣地惊天动地的故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电影《西柏坡》观后感范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西柏坡》观后感1学校组织我们去看了一部名叫《西柏坡》的电影,我们都兴奋不已。
该片以儿童团员和革命后代挫败敌人偷袭西柏坡的行动为情节主线,讲述了发生在这一革命圣地的动人故事。
儿童团团长核桃带着小妹妹枣花和小伙伴大金瓜,瞒着大人们偷偷上前线参军。
途中意外遇见正在山里寻找西柏坡村的敌人奸细,得知了敌人打算里应外合轰炸西柏坡党中央指挥所的阴谋。
核桃决定立刻返回村子报信。
在核桃的带领下,孩子们穿过银河洞,翻越柏坡岭、神龙山,一路与追踪而来的敌人周旋。
最终,核桃冒着生命危险,在掩护伙伴们逃脱的同时完成了报信任务,并和西柏坡儿童团一起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中国儿童的风范,我们是多么勇敢,多么机智!”从清末的被蹂躏到现在的发展蒸蒸日上,是无数的核桃、枣花、大金瓜们用不懈的努力和对祖国的热爱换来的,不易啊。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也正是由于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胜利。
核桃队长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来和敌人周旋,最后保证了西柏坡和党组织的安全,也最终实现了中国的解放。
他们多么伟大啊,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这些孩子是领略不到这种苦难和温馨的。
但如果我们生在了那个年代,我们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是逃避?是面对?是坚定,还是背叛?我相信很少有人能像影片里的孩子们那样勇敢地保卫西柏坡吧。
我相信很少有人能像影片里的孩子们那样坚定地守护西柏坡吧。
我相信很少有人能像影片里的孩子们那样机智地防守西柏坡吧。
我也相信,我的猜测是对的:看看现在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再看看那先保卫祖国的孩子们,我怎能不发出这样的感慨呀!那些小皇帝和小公主们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怎能体会到父母的不易?怎能理解大人的心哪!现在的孩子已经离不开父母的保护和关爱,他们也将永远依赖着父母生存。
西柏坡观后心得范文5篇

西柏坡观后心得范文5篇西柏坡影片讲述的是发生在革命圣地西柏坡的动人故事,在这样简单、纯真的孩童时代,究竟又是为什么核桃是儿童团团长呢?究竟是什么让孩子们对于革命事业那么憧憬与向往呢?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西柏坡观后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西柏坡观后心得1日前,机场党委组织党员赴革命圣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参观学习。
大家兴高采烈,学习了党的历史,重温了党的光荣传统,过了一次十分有意义的组织生活。
大家参观时,细心听,仔细看,有的议论,有的交流,有的抄写革命业绩,大家恨不能把党的这段光辉业绩全部记下来,全部装在脑海中,鼓励自己继续奋斗,为机场的发展贡献力量。
对我而言,更是教育深刻,浮想连篇,思绪又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西柏坡是中国革命史上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这一时期,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关键时期,其中心任务是夺取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和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的伟大战略转移。
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
在这种情况下,敢不敢于斗争,敢不敢于胜利,成为党面临的生死考验。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西柏坡运筹帷幄,决战千里,果断地把我军发动的大规模秋季攻势发展为就地歼灭重兵团的战略决战,连续并交错导演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历时四个月零十九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成为新中国诞生的“奠基礼”。
1949年3月,---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会上---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 ---还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
同时还做出了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做地名、不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等六条规定,提醒全党在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历史性转变中,必须预防因为胜利而带来的党内的骄做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安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
西柏坡观后感(精选20篇)

西柏坡观后感西柏坡观后感(精选20篇)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
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西柏坡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柏坡观后感篇1西柏坡,是一个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壮丽诗篇的圣地,是一个哺育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永葆政治本色的摇篮,是一个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课堂。
4月26日,我们终于踏上了这片圣地。
这是河北省平山县西部山区的一个小山村,50多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运筹帷幄,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迎来了共和国的黎明,她是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西柏坡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
正是西柏坡见证了中国革命最重要的一个转折时期,也正是在西柏坡产生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神,内涵丰富。
西柏坡精神体现的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历史必然;包涵着的是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与勇于创新的精神;展现着是实事求是和努力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
西柏坡精神产生在一个特殊的革命时期,是被实践证明过的真理,因此她的生命力是永恒的。
在新时代的发展形势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宣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
将永葆青春的西柏坡精神的宝贵结晶付诸于现实工作中去,有助于我党在新形势下更好的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经受作为执政党所面临的各种考验和挑战,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尽管党中央驻守于西柏坡的时间不长,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落户在这里前后不到两年,毛泽东转战于此也只有短暂的10个月。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什,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雕刻在中国历史年轮上的则是闪烁着时代光芒的深刻痕迹。
更可贵的,是人们在这里还可以从留存的文字和资料中听到一些巨人曾经发出过的声音,就像先辈们谆谆的历史叮咛,始终萦绕于耳,久久难以磨灭。
《西柏坡》观后感与收获通用范文5篇

简短《西柏坡》观后感与收获通用范文5篇简短《西柏坡》观后感与收获通用范文5篇【一】一进电影院,同学们纷纷谈论起来:“这场电影什么时候才开始?”正在同学们一筹莫展的时候,电影院内即刻一片漆黑,电影马上开始了。
里面讲的是:有一个儿童团,团长是核桃哥,一天深夜,他们去森林巡逻,正好碰上了三个装成西柏坡村民的日本人。
儿童团商量了一下,马上行动。
小鸡用鸡爪抓坏人的脸,小熊钻在地下把坏人的脚往上顶,小驴利用吸进气呼出气的方法把坏人一吹而起,很惋惜坏人特别狡猾,并没有死。
儿童团团长挺身而出,要去消灭三个坏人。
儿童团团长核桃哥看见有几架日本飞机在空中飞来飞去,他想起首长爷爷说的那句话:“只要有日本飞机在上可,就得放很多烟花让他们分不清自国军。
”团长就这样做了,突然一颗信号弹飞到空中,飞机马上落出几十枚炸弹,轰轰几声响,飞炸弹即刻变成了灰烬,天空迷雾缭绕。
当伙伴们知道事情以后,以为团长核桃哥死了,由于他一贯没有回来。
最末,伙伴们惦念着核桃哥,红军叔叔来了,说:“今日给你们带来了两样礼物,一样是首长给你们的电报机,还有一样是核桃哥!大家知道后都兴奋极了,欢呼声此起彼伏,传向天涯。
到最末,我才知道这个故事是抗日篇,电影里的儿童团显得特别勇敢和顽强,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简短《西柏坡》观后感与收获通用范文5篇【二】2008年4月26~27日,在中科院海洋所党委的组织下,我们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西部山区的一个小山村,50多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运筹帷幄,指挥了震悚中外的三大战役,迎来了共和国的黎明,她是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最末一个农村指挥所,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26日早上,我们乘坐旅行社的大巴从中科院争辩生院出发,历经4个多小时的路程,在中午时分到达了平山县。
下车后,我们先进行了这次红色之旅的第一课——“忆苦思甜”。
在平山会馆,我们吃了被导游称为忆苦思甜饭的午餐,想想共产党在解放革命时期的艰苦生活,我为生活在社会逐一新中国下感到美满,也深刻意识到今日的美满生活来之不易。
西柏坡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600字

西柏坡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600字西柏坡是革命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那里是一直被人们敬仰的地方。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西柏坡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柏坡观后感1来到中轻不久我就有幸参加团员活动,随公司驱车六个小时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
西柏坡,是一个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壮丽诗篇的圣地,是一个哺育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永葆政治本色的摇篮,是一个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课堂。
这是河北省平山县西部山区的一个小山村,50多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运筹帷幄,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迎来了共和国的黎明,她是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被称之为西柏坡精神“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这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展示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它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坚持代表人民执政,执政为了人民。
要把人民的利益代表好,就必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勤政不息,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也就是一种忧患意识,艰苦奋斗的作风则是一种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的使命意识。
从本质上讲,西柏坡精神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历史转折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既善于破坏旧世界、又善于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精神,它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概括和总结,又是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升华。
“两个务必”是我们党总结中国历代政权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对“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的深刻反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历史的经验证明,在困难的时期,中国共产党正是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才得以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客观的现实表明,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观西柏坡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

参观西柏坡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参观西柏坡的心得体会篇1参观西柏坡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西柏坡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地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重要历史时期。
这次参观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艰辛和曲折,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和经验。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柏坡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这里的建筑和景观都充满了历史的气息,让我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时代。
同时,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柏坡人民对于革命历史的珍视和尊重,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革命历史的重要性。
在参观过程中,我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和经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艰辛和曲折,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在参观过程中,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柏坡人民的热情和友好。
这里的居民都非常热情好客,让我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和友好。
同时,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柏坡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文化。
在参观过程中,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艰辛和曲折。
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艰辛和曲折,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总之,这次参观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艰辛和曲折,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和经验。
同时,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柏坡人民的热情和友好,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文化。
我相信,这次参观对于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观西柏坡的心得体会篇2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战略基地,也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
参观西柏坡,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坚定,也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和幸福。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柏坡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柏坡观后感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入选了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是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寒假前,和我的室友一起乘车去参观,每个人都开心得不得了,终于,经过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西柏坡。
刚下了汽车,西柏坡优美的风景便映入眼帘。
一个层层向上的花坛式建
筑物格外显眼,朵朵鲜花五颜六色,尽显千娇百媚,高大的树木枝叶茂密,
走入小树林中,绿荫带给你无限的清凉,穿插过枝叶缝隙的点点阳光像一个
个铜钱币,散落一地。
走过蜿蜒绵长的小道,西柏坡旧址展现在了我们眼前,我迫不及待地走
了进去,小土屋一栋挨着一栋,真是太古朴了!“难道这就是毛主席,周总理住
过的地方吗?”我有些难以相信。
难道就是在这些普普通通的小屋子里,发出
了一份份电报,胜利指挥了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导游姐姐说,50多年前,
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就是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解放。
毛爷爷也为西柏坡题
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让我不由得对他产生了浓浓的敬意。
我们游览了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的旧居。
这是一个比较宽阔的院子,
是毛主席当年居住的地方。
院子里几棵高大的树木依旧焕发着昔日的光彩,
走进屋子,便有用护栏围起的沙发、躺椅,和一张简陋的木板大床。
走到另
一旁的工作室,我看到一张毛主席坐在躺椅吸烟时的照片,虽然是黑白的,
可主席的脸庞姿态还是很清晰的。
看着那些艰苦的、朴素的家具,再看看我
们现在的豪华家居,心里感慨万千。
导游姐姐为我们介绍说,毛泽东在七届
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的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我们还参观了这里的西柏坡纪念馆和中共中央的旧址,还有当年为保卫我
们的祖国而热血奋战的勇士们所用过的各式各样的枪。
看完这些我对他们的
敬佩之心油然而生,在这里我想说:“身为中国人,我感到自豪!”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西柏坡,西柏坡真不愧是一个革
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