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五种常见题型,你能对几题

合集下载

公务员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题型

公务员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题型

公务员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题型公务员考试是我国重要的选拔人才的渠道之一,数量关系题型在公务员考试中占据较大比重。

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题型对于备考公务员考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数量关系题型及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解题能力。

一、比例关系题型比例关系题型是数量关系题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它通过给出两个或多个量的比例关系,要求考生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其他未知量。

例如:小明的体重和身高的比例是3:2,已知他的身高是150cm,求他的体重。

解题思路:根据已知条件可得出比例关系:体重/身高 = 3/2设体重为x,根据比例关系可得出方程:x/150 = 3/2通过交叉乘法计算可得出小明的体重为225kg。

二、倍数关系题型倍数关系题型是数量关系题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它通过给出两个量的倍数关系,要求考生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其他未知量。

例如:甲、乙两人的收入的比例是3:5,已知甲的收入是2000元,求乙的收入。

解题思路:根据已知条件可得出倍数关系:乙的收入/甲的收入 = 5/3设乙的收入为x,根据倍数关系可得出方程:x/2000 = 5/3通过交叉乘法计算可得出乙的收入为3333.33元。

三、增减等差关系题型增减等差关系题型是数量关系题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它通过给出一系列增减的数列,要求考生根据已知规律计算其他数。

例如:已知1,3,5,7,9是一个等差数列,求第十个数。

解题思路:根据已知数列可以得出公式:an = a1 + (n - 1)d,其中a1为首项,d 为公差,n为项数。

带入已知数值可得出公式:an = 1 + (10 - 1)2然后计算可得出第十个数为19。

四、倍数增减关系题型倍数增减关系题型是数量关系题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它通过给出一系列倍数增减的数列,要求考生根据已知规律计算其他数。

例如:已知1,2,4,8,16是一个倍数增长数列,求第七个数。

解题思路:根据已知数列可得出公式:an = a1 * 2^(n-1),其中a1为首项,n为项数。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试题及答案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试题及答案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试题及答案(1).两工厂各加工480件产品,甲工厂每天比乙工厂多加工4件,完成任务所需时间比乙工厂少10天。

设甲工厂每天加工产品x件,则x满足的方程为:A. 480/x+10=480/(x+4)B. 480/x-10=480/(x+4)C. 480/x+10=480/(x-4)D. 480/x -10=480/(x-4)(2).某商场举行周年让利活动,单件商品满300返180元,满200返100元,满100返40元,如果不参加返现金的活动,则商品能够打5.5折。

小王买了价值360元.220元.150元的商品各一件,问最少需要多少钱?A. 360元B. 382.5元C. 401.5元D. 410元(3).某天体沿正圆形轨道绕地球一圈所需时间为29.53059天,转速约1公里/秒。

假设该天体离地球的距离比现在远10万公里而转速不变,那么该天体绕地球一圈约需要多少天?A.31B.32C.34D.37(4).某城市居民用水价格为:每户每月不超过5吨的部分按4元/吨收取;超过5吨不超过10吨的部分按6元/吨收取;超过10吨的部分按8元/吨收取。

某户居民两个月共交水费108元,则该户居民这两个月用水总量最多为多少吨?A. 17.25B. 21C. 21.33D.24(5).某高校对一些学生实行问卷调查。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准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63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有89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的有47人,三种考试都准备参加的有24人,准备选择两种考试参加的有46人,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考试的有15人。

问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A. 120B. 144C. 177D.192(6).一商品的进价比上月低了5%,但超市按上月售价销售,其利润提升了6个百分点,则超市上月销售该商品的利润率为:A. 12%B. 13%C. 14%D.15%参考答案:(1).设甲工厂每天加工产品x件,则乙工厂每天加工x-4,甲完成任务所需时间比乙工厂少10天,则有480/x+10=480/(x-4)。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题(1).doc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题(1).doc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题(1)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题(1)1.定义新运算:,则下列各项中最大的是()2.一张考试卷共有10道题,后面的每一道题的分值都比其前面一道题多2分。

如果这张考试卷的满分为100分,那么第八道题的分值是()A.9分B.14分C.15分D.16分3.甲、乙两盒共有棋子108颗,先从甲盒中取出放入乙盒,再从乙盒取出放回甲盒,这时两盒的棋子数相等,问甲盒原有棋子多少颗()A.36B.42C.48D.544.三种动物赛跑,已知狐狸的速度是兔子的,兔子的速度是松鼠的2倍,一分钟松鼠比狐狸少跑14米。

那么半分钟兔子比狐狸多跑()米。

A.28B.14C.19D.75.有一个工程,甲队单独做24天完成,乙队单独做30天完成,甲、乙两队同做8天后,余下的由丙队单独做需要6天完成。

这个工程由丙队单独做需要几天完成()A.12B.13C.14D.15参考答案与解析:1.C。

根据运算定义,A项=10π,C项=32。

观察可知,四个选项中C项最大。

2.C。

10道题的分数构成公差是2的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中项为100÷10=10,因此,第5项为9,第6项为11,则第8项为11+2×(8-6)=15。

3.A。

设甲盒原有棋子x粒,乙盒原有棋子y粒,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解得x=36,y=72,A项正确。

4.B。

设兔子的速度为6x米/分,则狐狸速度为4x米/分,松鼠速度为3x米/分。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4x-3x=14,解得x=14,则半分钟兔子比狐狸多跑×(6x-4x)=14(米)。

5.D。

设工程总量为1,则甲队的工作效率为,乙队的工作效率为。

8天后,剩余的工作量为,丙队的工作效率为。

因此,丙队单独做需要15天。

国家公务员考试。

2019国考行测辅导:数量关系常见题型解析

2019国考行测辅导:数量关系常见题型解析

2019国考行测辅导:数量关系常见题型解析一起来看看本网为你整理的2019国考行测辅导:数量关系常见题型解析,更多内容请关注本网站更新。

2019国考行测辅导:数量关系常见题型解析数量关系作为国考行测试卷中的五大题型之一,是重点,亦是难点。

对于这一题型能否有一个清晰的把握事关是否能有效备考合理提高,本网带领广大考生去把握常见题型,了解命题特点。

一、题型特征就近四年国考题目来看,数量关系每年均考查15/10道题目,副省级为15道题,市地级为10道题,只考查数学运算一种题型,常考考点包括计算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概率问题、容斥问题、几何问题等,其中计算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排列组合、概率问题等考查较多。

总的来讲,国考数量关系部分侧重基本能力考查,所以打牢基础掌握解题思路并大量练习题目是考试获得高分的关键。

二、题型展示1.计算问题计算问题常会涉及公倍数、质因数分解、分段计算等考点,也经常会结合方程或者特值思想的运用,需要结合常见方法快速求解。

例:某单位组建兴趣小组,每人选择一项参加。

羽毛球组人数是乒乓球组人数的2倍,足球组人数是篮球组人数的3倍,乒乓球组人数的4倍与其他3个组人数的和相等。

则羽毛球组人数等于:A.足球组人数与篮球组人数之和B.乒乓球组人数与足球组人数之和C.足球组人数的1.5倍D.篮球组人数的3倍答案:A。

解析:设乒乓球为10人,则由乒乓球组人数的4倍与其他3个组人数的和相等可知,其他三组为40人,又由羽毛球组人数是乒乓球组人数的2倍可知,羽毛球20人,故足球和篮球为20人,足球15人,篮球5人,通过不同球的数量可知,羽毛球组人数等于足球组人数与篮球组人数之和,A选项符合题意。

2.行程问题行程问题涉及到过正反比例、时钟问题、环形追及问题,需要把握不同题型的模型和常见特征,也涉及到过一些比较容易求解的基本公式。

例:一辆汽车第一天行驶了5个小时,第二天行驶了600公里,第三天比第一天少行驶200公里,三天共行驶了18个小时。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含公共基础知识)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含公共基础知识)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含公共基础知识)第一部分数量关系第一部门数目关系1、数字推理上面的每道试题都是按某种纪律摆列的数列,但此中贫乏一项,请你细心不雅察数列的排列纪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谜底当选择出你以为最适合、最公道的一个,来弥补空白,并在答题纸大将响应题号上面的选项涂黑。

范文网1.1-1/21/3-1/41/5()A.-1/6B.1/8c.1/7D.1/62.3/25/47/69/811/10()A.13/12B.12/11c.14/13D.15/143.2.13.24.35.4()A.4.5B.6.5C.3.5D.5.64.11131719()A.23B.29C.21D.275.14()1013A.7B.9C.8D.62、数字运算6.将某两位数的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字交换,所得的数是本来的1/10,则此两位数是:A.10B?12C.13D.117.小周、小李、小方的人为比数是3:4:5,小李人为是300,则小周与小方人为别离是几多?A.230、280B.225、375C.220、370D.240、2908.在比例尺为1:100,000的舆图上两地的间隔为113.8em,则两地程度间隔的千米数是(保存两位有用数字):A.120B.110C.11D.129.甲、乙两数的和是456,甲数末位数是5,若是把这个5去失落就和乙数相等,甲数是几多?A.155B.415C.355D.21510.25.22x32x42x52的值为:A.5640B.1440C.14400D.1620011.黄、白、蓝三个球,从左到右按序排序,有几种排法?A.4B.6C.8D.1012.一家3人,3人春秋之和是74,妈妈比爸爸小2岁,妈妈的春秋是儿子的4倍,爸爸本年几多岁?A.36B.34C.40D.3813.田鸡在井底向上爬,井深10米,田鸡每次跳Z5米,又滑上去4米,象如许田鸡需跳几回方可出井?A.5次B.10次C.6次D.9次14.9876x77-9877x76的值为:A.9877B.9876C.9801D.980015.分钟走100圈时,时针走几多圈?A.1B.2C.5/3D.3/4范文网。

公务员数量关系题型

公务员数量关系题型

公务员数量关系题型在各省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是每年都会考察的内容。

今天,本人为大家整理了公务员数量关系题型。

公务员数量关系题型:排列组合排列组合的基本计数原理有两个,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下面让我们逐一进行解释:加法原理即分类时采用的计数方法。

也就是说,当完成一件事情,分成几类情况时,把每一类的情况数计算或枚举出来,那么总的情况数,就是所有类的情况数相加。

乘法原理即分步时采用的计数方法。

也就是说,当完成一件事情,分成先后几步时,把每一步的情况数计算或枚举出来,那么总的情况数,就是所有步的情况数相加乘。

那么,何为分类,何为分步?让我们来举例说明。

如果从北京到上海,那么坐飞机可以,坐高铁可以,坐汽车可以,自驾也行,此时称为分类;如果坐飞机有3个航班合适,坐高铁有4趟高铁合适,坐汽车有2趟都行,自驾游也有1种路线,那么从北京到上海,所有的方法数就是3+4+2+1=10种方法。

如果从北京到上海,上海到广州,广州再回北京,整个的行程按顺序分成了3个步骤,此时即为分步;如果从北京到上海有3种方法,上海到广州到4条路线,广州再回北京也有2种方案,那么整个行程,所有的方法数就是3×4×2=24种方法。

我们发现分类与分步,一定是不同的、有区别的,它们的区别就在于:能否独立完成此事。

第一个例子中,想从北京到上海,飞机、高铁、汽车、自驾,这4类方案,都可以完成这个行程,即分类当中的每一类,都可以独立完成整个事情。

第二个例子中,北京到上海,上海到广州,广州再回北京,这是完成整个行程的3步,单独拿出任何一步来,比如上海到广州,这1步,并不意味着整个行程就完成了,即分步当中的任何一步,都不能独立完成此事。

下面来看一个例题,加深对于分类分步的理解:例题:某人乘车从家直接到艺术中心有3条路线可选;从家到体育场有4条路线可选,从体育场到艺术中心有2条路线可选,则他从家到艺术中心共有几种不同的路线?通过阅读题目,我们可以发现,题目所求的从家到艺术中心,可以分成两类情况:要么直接到;要么从体育场中转换乘间接到。

国考数量关系常考题型

国考数量关系常考题型

国考数量关系常考题型
国考数量关系是指行测科目中的一种题型,主要考察考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以下是国考数量关系中常考的题型:
1. 计算问题:考察考生的基本数学运算能力,如加减乘除、百分数计算等。

2. 排列组合问题:考察考生对于排列组合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工程问题:考察考生对于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如工时计算、成本分析等。

4. 利润问题:考察考生对于商业利润计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行程问题:考察考生对于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 容斥问题:考察考生对于集合交、并、补的计算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7. 几何问题:考察考生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计算能力,如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

8. 概率问题:考察考生对于概率计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9. 函数图像问题:考察考生对于函数图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0. 极值问题:考察考生对于最值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如最大值、最小值等。

公务员中的行测题型解析数量关系

公务员中的行测题型解析数量关系

公务员中的行测题型解析数量关系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部分,数量关系题型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题型。

它要求考生通过给定的数据进行计算和推理,从而解答问题。

本文将对数量关系题型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题型。

一、数量关系题型概述数量关系题型旨在考察考生对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通常涉及到数字计算、比例关系、概率统计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题目要求考生通过分析和推理,找出数据中的规律并解答问题。

二、题目类型及解题思路1. 数据分析题数据分析题是数量关系题型中的常见类型。

考生需要根据给定的数据表格或图表,回答问题。

解题思路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1) 仔细阅读题目和给定的数据表格/图表,理解数据的含义;(2) 根据题目要求,提取需要用到的数据;(3) 进行计算和推理,找出相应的答案。

例如,题目如下:某市2019年1月至12月每月销售额(单位:万元)如表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销售额表格月份销售额1月 1502月 1803月 2004月 2505月 2206月 2307月 2408月 2609月 27010月 28011月 30012月 320问题:哪个月份的销售额最高?解答思路:通过查看表格可以得知,销售额最高的月份是12月,销售额为320万元。

2. 数字推理题数字推理题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数列规律,推理下一个数字或某个特定位置的数字。

解题思路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1) 首先观察数列中的数字规律,找出规律的模式;(2) 根据规律推理,计算得出答案。

例如,题目如下:1、2、4、7、11、16、?解答思路:观察数列中的数字,可以发现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1、2、3...依次增加,因此下一个数字应该比16大5,即21。

三、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1. 重视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数量关系题型对数据的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加强对数据的分析能力的培养。

可以多做一些数据分析题,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和速度。

2. 注重细节的把握在解题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数据的细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五种常见题型,你能对几题
【例1】某地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起步价为8元(行驶里程不超过3km均为起步价);超过3km后,每增加1km,加收1.8元(不足1km按1km计费);每次乘车额外收取1元燃油费。

小叶某次乘坐该地出租车共花费27元,求小叶该次乘坐最小距离是多少公里?()
A.10
B.11
C.13
D.14
【解析1】求出租车计价,水电煤气费,属于分段计价。

已知每阶段收费规则和标准,此题求距离,花27元,1元为燃油费,和距离无关,27-1=26元,会产生距离。

26元里面有8元起步价对应3公里,剩18元,共18/1.8=10公里,则总距离=10+3=13公里。

【例2】有四支篮球队进行循环赛,各队均有8人,且各队球员的球衣号码均为1-8,若从4 支队伍中任意选出3人,那么这3人出自同一队伍且球衣号码不为连续自然数的概率为多少:()
A.20%至50%之间
B.11%至20%之间
C.6%至10%之间
D.0 至5%之间
【解析2】总人数=4*8=32,概率问题,概率=满足/全部。

观察全部:全部号码和顺序无关,C(32,3)=A(32,3)/A(3,3)=(32*31*30)/6=32*31*5。

观察满足:正面情况多且复杂,正难反易,3人来自同一队伍,1个队伍8个人,8人选3人,包括号码连续的情况,求不连续即刨去连续的情况。

8个人号码连续的共6种连续的情况,C(8,3)-6,一共4支队伍,有4个选择,满足情况为[C(8,3)-6]*4=4[(8*7*6)/(3*2)-6]=4*50=200。

概率=200/(32*31*5)=5/124<5/100=5%,介于0~5%之间。

【例3】一项工程,甲单独施工需要36天完成,比两人合作需要时间多80%,现乙单独施工后,甲加入工作,合作一段时间后,乙因故退出,最终工程耗时31天完成,问甲单独工作了多少天?()
A.10
B.6
C.5
D.3
【解析】工程问题,一步一步分析。

t甲=1.8t合,转化成比例形式,t甲/t合=1.8=18/10=9/5,同样的工程,工作量不变,效率和时间成反比,P甲/P合=5/9,P甲=5,P 合=P甲+P乙=9,P乙=4。

总量为36*5=180,乙单独施工60,需要60/4=15天。

工作量剩120,设甲单独做x天,做了5x,共31天完成,乙单独做15天,甲单独做x天,两者合作31-15-x天,列式:5x+9(31-15-x),一个未知数一个方程,解得x=6。

【例4】小李自驾游出行一周,每天开车所行公里数均不相同且均为整数,平均每天走35 公里,其中,最少的两天平均每天走10公里,最多的两天平均每天走60公里,问行进距离排名第四的那天最多走了多少公里?()
A.44
B.45
C.46
D.47
【解析4】极值问题中的和定最值。

和一定,求最大值或最小值。

总公里数=7*35=245。

(1)定位:求最大。

(2)反向构造:按名次排列,排名第6和排名第7总共走20,排名第1和排名第2总共走120,排名第3、排名第4、排名第5共剩105。

设第4天为x,要使排名第4的最大,其他尽可能小,均分最小,但彼此各不相同,则排名第6最小为11,排名第7最小为9,排名第5最小为12,排名第3最小为x+1。

(3)列方程:x+1+x+12=105,化简得2x+17=105,2x=92,解得x=46。

【例5】小叶和小吴两人发现,2018年两人年龄以及两人的年龄差均为平方数,且小吴今年为小学生。

问小叶是哪一年出生的?()
A.1992
B.1993
C.2008
D.2009
【解析5】年龄问题。

题干短且简洁,相对简单,年龄问题一般无难题,是拿分题。

方法为代入,可代选项,代入选项验证题干或猜数。

此题为猜数,关键点为两人的年龄和年龄差是平方数,a²-b²=c²,a²=b²+c²,即勾股定理。

和勾股数相关,常考3、4、5;6、8、10;
5、12、13。

小雪为小学生,小学生年龄约8~14岁,锁定3、4、5,平方后为9、1
6、25,在范围内,则小吴为9岁,小叶为25岁,差值为16岁,小叶出生年份为2018-25=19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