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物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大连理工大学大物实验 拉伸法测弹性模量 实验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大物实验 拉伸法测弹性模量 实验报告

SUM((xi-xavg)*yi)= SUM((xi-xavg)^2)= B= A=
3.020057425 32625.8246 9.25665*10 0.0534
5
-5
由以上数据可得: ni 9.25665 *10 Fi 0.0534 , 即 k=9.25665*10-5
F 与 ni 的关系图及其二乘法线性回归如下图所示:
mm mm
D 的最终值
D= 0.796±0.005
尺镜距离 B N1= N2= NΔ =N2-N1= Δ i= Δ N 的最终值= 44.8 63.8 19.0 0.5 19.0±0.5 950.0 B=950.0±0.5 mm mm mm mm mm mm mm 光杠杆常数 b= 84.0±0.5 mm
教师签字
0705


实验时间 2008 年 11 月 11 日,第 12 周,星期
实验名称
教师评语
拉伸法测弹性模量
实验目的与要求: 1. 用拉伸法测定金属丝的弹性模量。 2. 掌握光杠杆镜尺法测定长度微小变化的原理和方法。 3. 学会处理实验数据的最小二乘法。
主要仪器设备: 弹性模量拉伸仪(包括钢丝和平面镜、直尺和望远镜所组成的光杠杆装置) , 米尺, 螺旋测微器
n n1 n0 。 Δ n 与 l 呈正比关系, 且根据小量
忽略及图中的相似几何关系, 可以得到
l
b n 2B
(b 称为光杠杆常数)
将以上关系, 和金属丝截面积计算公式代入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 可以得到
E
8FlB D 2bn
(式中 B 既可以用米尺测量, 也可以用望远镜的视距丝和标尺间接测量; 后者的原理见附录。 )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多普勒效应 实验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多普勒效应 实验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大 学 物 理 实 验 报 告院(系) 材料学院 专业 班级 姓 名 学号 实验台号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实验名称 多普勒效应及声速的测试与应用教师评语实验目的与要求:1. 加深对多普勒效应的了解2. 测量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及物体的运动速度主要仪器设备:DH-DPL 多普勒效应及声速综合测试仪,示波器其中, DH-DPL 多普勒效应及声速综合测试仪由实验仪、智能运动控制系统和测试架三个部份组成。

实验原理和内容: 1、 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实际的声波传播多处于三维的状态下, 先只考虑其中的一维(x 方向)以简化其处理过程。

设声源在原点,声源振动频率为f ,接收点在x 0,运动和传播都在x 轴向上, 则可以得到声源和接收点没有相对运动时的振动位移表达式:⎪⎪⎭⎫⎝⎛-=000cos x c t p p ωω , 其中00x c ω-为距离差引起的相位角的滞后项, 0c 为声速。

然后分多种情况考虑多普勒效应的发生: 1.1 声源运动速度为S V ,介质和接收点不动假设声源在移动时只发出一个脉冲波, 在t 时刻接收器收到该脉冲波, 则可以算出从零时刻到声源发出该脉冲波时, 声源移动的距离为)(0c x t V S -, 而该时刻声源和接收器的实际距离为)(00c x t V x x S --=, 若令S M =S V /0c (声源运动的马赫数), 声源向接收点运动时S V (或S M )为正, 反之为负(以下各个马赫数的处理方法相同, 均以相互靠近的运动时记为正)。

则距离表达式变为)1/()(0S S M t V x x --=, 代回到波函数的普适表达式中, 得到变化的表达式:⎭⎬⎫⎩⎨⎧⎪⎪⎭⎫ ⎝⎛--=0001cos c x t M p p S ω可见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变为原来的SM 11-, 即:1.2 根据同样的计算法, 通过计算脉冲波发出时的实际位移并代换普适表达式中的初始位移量, 便可以得到声源、介质不动,接收器运动速度为r V 时, 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为1.3介质不动,声源运动速度为S V,接收器运动速度为r V ,可得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为1.4 介质运动。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通用11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通用11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通用11篇)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通用11篇)实验报告是在科学研究活动中人们为了检验某一种科学理论或假设,通过实验中的观察、分析、综合、判断,如实地把实验的全过程和实验结果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篇1一、演示目的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二、原理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

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

这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与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关。

导体上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电荷积聚越多(尖端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强,空气层被击穿。

反之越少(球型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弱,空气层未被击穿。

当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时,其间的电场较弱,不能击穿空气层。

而此时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最近,放电只能在此处发生。

三、装置一个尖端电极和一个球型电极及平板电极。

四、现象演示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

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

接着让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放电在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发生五、讨论与思考雷电暴风雨时,最好不要在空旷平坦的田野上行走。

为什么?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篇2一、实验目的:1、用热分析法(步冷曲线法)测绘Zn-Sn二组分金属相图;2、掌握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概述、及关键点1、简单的二组分金属相图主要有几种?2、什么是热分析法?步冷曲线的线、点、平台各代表什么含义?3、采用热分析法绘制相图的关键是什么?4、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三、实验装置四、实验关键步骤:不用整段抄写,列出关键操作要点,推荐用流程图表示。

五、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格(根据具体实验内容,合理设计)组成为w(Zn)=0.7的样品的温度-时间记录表时间τ/min 温度 t/oC开始测量 0 380第一转折点第二平台点结束测量六、数据处理(要求写出最少一组数据的详细处理过程)七、思考题八、对本实验的体会、意见或建议(若没有,可以不写)(完)1.学生姓名、学号、实验组号及组内编号;2.实验题目:3.目的要求:(一句话简单概括)4.仪器用具: 仪器名称及主要规格(包括量程、分度值、精度等)、用具名称。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物理实验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物理实验

详细描述
包括量子力学、原子分子物理、固体物理等领域的前沿实验,以及利用现代技术 手段进行精密测量的实验。
CHAPTER 03
实验操作与技巧
实验操作流程
实验预习
提前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为实验操作做好准备。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记录实验数据。
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运用数学方法 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CHAPTER 04
实验安全与注意事项
实验室安全规定
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穿好实验 服,禁止穿拖鞋、短裤等不 规范服装进行实验。
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 书,了解实验原理、步骤和 注意事项。
实验室内禁止吸烟、饮食和 喧哗,保持安静整洁的环境 。
实验过程中不得随意触碰实 验仪器和设备,严格按照操 作规程进行实验。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包括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的实验,以及透镜成像、 光谱分析等光学实验。
电磁学实验
总结词
通过实验掌握电磁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详细描述
包括研究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等现象的实验,以及电磁波的传播与接收等实 验。
近代物理实验
总结词
了解近代物理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掌握近代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
对实验数据进行检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实验报告撰写
报告结构
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名称目的、原理、步骤、 数据记录、数据处理、结论等部分。
图表制作
根据需要制作表格或图表,直观展示实验数据和 结果。
ABCD
语言表述
使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述实验内容和结果,避 免使用主观性语言。
参考文献

热敏电阻温度计的设计实验报告

热敏电阻温度计的设计实验报告

热敏电阻温度计的设计实验报告⼤连理⼯⼤学⼤学物理实验报告院(系)材料学院专业材料物理班级 0705 姓名童凌炜学号 200767025 实验台号实验时间 2008 年 11 ⽉ 25 ⽇,第14周,星期⼆第 5-6 节实验名称热敏电阻温度计的设计教师评语实验⽬的与要求:(1)掌握电阻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和⽅法。

(2)设计和组装⼀个热敏电阻温度计。

主要仪器设备:稳压电源,⾃制电桥盒(如右下图所⽰),直流单臂电桥箱和热敏电阻感温原件等。

实验原理和内容:热敏电阻温度计的⼯作原理由于热敏电阻的阻值具有随温度变化⽽变化的性质,我们可以将热敏电阻作为⼀个感温原件,以阻值的变化来体现环境温度的变化。

但是阻值的变化量以直接测量的⽅式获得可能存在较⼤的误差,因此要将其转化为⼀个对外部条件变化更加敏感的物理量;本实验中选择的是电流,通过电桥可以将电阻阻值的变化转化为电流(电压)的变化。

电桥的结构如右图所⽰, R1、R2、R3为可调节电阻, Rt 为热敏电阻。

当四个电阻值选择适当时,可以使电桥达到平衡,即AB 之间(微安表头)没有电流流过,微安表指零;当Rt 发⽣变化时,电桥不平衡, AB 间有电流流过,可以通过微安表读出电流⼤⼩,从⽽进⼀步表征温度的变化。

当电桥不平衡时,可以描绘成如右侧的电路图。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和R1=R2的条件,能够求得微安表在⾮平衡状态下的电流表达式:ttg ttcd g R R R R R R R R R U I ++++-=331322)21(式中, Ucd 为加载在电桥两端的电压, Rg 为微安表头的内阻值。

可以见到,为使Ig 为相关于Rt 的单值函数, R1、R2、R3和Ucd 必须为定值,⽽其定制的⼤⼩则决定于以下两个因素: 1)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

2)所设计的温度计的测温上限t1和测温下限t2。

步骤与操作⽅法: 1. 温度计的设计(1)测出所选择的热敏电阻Rt-t 曲线(或由实验室给出)。

大连理工大学大物实验水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大物实验水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大物实验水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篇一:水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院(系)材料学院专业材料物理班级0705 姓名童凌炜学号201967025实验台号实验时间2019年12月03日,第15周,星期三第5-6节实验名称水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教师评语实验目的与要求:(1)理解表面张力现象。

(2)用拉脱法测定室温下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主要仪器设备:FD-NST-I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砝码、镊子及其他相关玻璃器皿。

实验原理和内容: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它们以及它们合力的大小随着分子间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对液体表面张力的理解和解释:在液体和气体接触的表面有一个薄膜,叫做表面层,其宏观上就好像是一张绷紧了的橡皮膜,存在沿着表面并使表面趋于收缩的应力,这种力称为表面张力。

计算张力时可以做如下的假设:想象在表面层上有一条长度为L的分界线,则界限两端的表面张力方向垂直于界限,大小正比于L,即f=αL(α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实验中,首先吊环是浸润在水中的,能够受到表面张力的拉力作用。

测定仪的吊环缓慢离开水面,将拉起一层水膜,并受到向下的拉力f拉。

由于忽略水膜的重力和浮力,吊环一共受到三个力,即重力W、液面的拉力f拉、传感器的弹力FF?f拉?W试验中重力是常量,而与表面张力相关的拉力却随着水膜的拉伸而增大。

水膜被拉断前瞬间的f拉,就是表面张力f。

圆环拉起水膜与空气接触有两个表面层,若吊环的内、外直径分别为D1、D2,则界限长度L=πD1+πD2。

根据界线思想定义的张力计算式得f=αL,则有F???(D1+D2)水膜被拉断前传感器受力F1F1???(D1+D2)+W在水膜拉断后传感器受力F2F2?W由上面两式得水的表面张力系数的计算公式为???(D1?D2)步骤与操作方法:(1)力敏传感器的定标i. 开机预热10分钟。

ii. 将仪器调零后,改变砝码重量,再记录对应的电压值。

大连理工大学大物实验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 实验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大物实验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 实验报告
f y : fx nx : ny
* 示波器和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操作原理略
-3-
数据记录与处理/结果与分析: 1. 正弦信号电压和频率的测量:
示波器
Y1 偏转因数 a/(V/div)
h/(div)
X 偏转因数 b/(ms/div)
l/(div)
5
12.5
1
31
实际电压(最大值)/V
31.25
2. 正弦信号、半波整流信号、全波整流信号的图形
主要仪器设备: YB4320G 双踪示波器, EE1641B 型函数信号发生器
实验原理和内容: 1. 示波器基本结构
示波器主要由示波管、放大和衰减系统、触发扫描系统和电源四部分组成, 其中示波管是核心 部分。 示波管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主要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个部分组成, 由外部玻 璃外壳密封在真空环境中。
步骤与操作方法: 1. 示波器测量信号的电压和频率
对于一个稳定显示的正弦电压波形, 电压和频率可以由以下方法读出
U pp a h , f (b l)1
-2-
其中 a 为垂直偏转因数(电压偏转因数)(从示波器面板的衰减器开关上可以直接读出)单位为 V/div 或 mV/div; h 为输入信号的峰-峰高度, 单位 div; b 为扫描时间系数, 从主扫描时间 系数选择开关上可以直接读出, 单位 s/div、ms/div 或μ s/div; l 为输入信号的单个周期宽度, 单位 div。 (1) 打开电源开关并切换到 DC 档, 拨动垂直工作方式开关,选择未知信号所在的通道。 (2) 通过调节“扫描时间系数选择开关”和“垂直偏转系数开关”, 以及它们对应的微调开
-1-
电子枪的作用是释放并加速电子束。 其中第一阳极称为聚焦阳极, 第二阳极称为加速阳极。 通 过调节两者的共同作用, 可以使电子束打到荧光屏上产生明亮清晰的圆点。 偏转系统由 X、Y 两对偏转板组成, 通过在板上加电压来使电子束偏转, 从而对应地改变屏上亮点的位置。 荧光屏上涂有荧光粉, 电子打上去时能够发光形成光斑。 不同荧光粉的 发光颜色与余辉时间都不同。 放大和衰减系统用于对不同大小的输入信号进行适当的缩放, 使其幅度 适合于观测。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实验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实验

3.14159 6.378501
3.142 6.379
4.51050
4.510 2.717
2.71729
3.21550
3.216
7.691499
7.691
第3章 不确定度的计算
本章内容提示:
3.1 不确定度的定义及分类
3.2 直接测量结果与不确定度的估算
3.3 间接测量结果与不确定度的估算
第3章
第3章
2.不确定度的两类分量 1)A类 统计不确定度
UA
是指可以采用统计方法计算的不确定度。 (即
具有随机误差性质)
这类不确定度被认为是服从正态分布规律的 2)B类 非统计不确定度
UB
是指用非统计方法求出或评定的不确定度 对B类不确定度的估计作简化处理,只讨论因仪
器不准对应的不确定度。仪器不准确的程度主要
第1章
1、2
1、测量的误差
测量的误差
测量误差:若某物理量的测量值为x,真值为 A 则测 量误差定义为:
ε = x- A
e 称为绝对误差
反映了测量值偏离 真值的大小和方向.
仅仅根据绝对误差的大小还难以评价一个测量结果 的可靠程度,还需要与测量值进行比较,为此,引入相对 误差的概念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 100% 测量最佳值
测量结果。
第3章
2、测量列的标准差
测量列的随机误差服从统计规律,可以用标准差来描述;
lim
故:
n →∞
1 n Δ ∑ xi = 0 n i =1
1 n A = x = å xi n i= 1
若n为有限次数,则有
lim
n →∞
1 n Δ 0 ∑ xi ≈ n i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理工大物实验报告
篇一: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模板
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系):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组:___
实验时间:第周星期第/节实验室:实验台: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名称: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
三、主要仪器设备
四、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七、讨论、建议、质疑
篇二: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页(完整版) 大连理工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完成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 实验准备时间___________ 第_____周周_____第_____节实验完成时间___________ 第_____周周_____第_____节
实验名称
学号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实验准备时间______年____月___日第____周周____第____节实验名称:
学号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实验测量时间______年____月___日第____周周____第____节实验名称:
学号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附加页。

姓名_________
篇三:大连理工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实验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电计学号:学生姓名:
年月日
实验项目列表
大连理工大学(转载自:小草范文网:大连理工大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计算机科
学与技术班级:电计1301 姓名:学号:组: ___ 实验时间:综412 实验台: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进程管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加深对于进程并发执行概念的理解。

实践并发进程的创建和控制方法。

观察和体验进程的动态特性。

进一步理解进程生命期期间创建、变换、撤销状态变换的过程。

掌握进程控制的方法,了解父子进程间的控制和协作关系。

练习Linux 系统中进程创建与控制有关的系统调用的编程和调试技术。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
原理:(1)fork成功创建子进程后将返回子进程的进程号,不成功会返回-1(2)exec 系统调用有一组6个函数,其中示例实验中引用了 execve
系统调用语法: #include
int execve(const char *path, const char *argv[], const char * envp[]); path 要装入的新的执行文件的绝对路径名字符串.
argv[] 要传递给新执行程序的完整的命令参数列表(可以为空).
envp[] 要传递给新执行程序的完整的环境变量参数列表(可以为空). Exec执行成功后将用一个新的程序代替原进
程,但进程号不变,它绝不会再返回到调用进程了。

exec调用失败,它会返回-1。

内容:
(1)每个进程都执行自己独立的程序,打印自己的pid,每个父进程打印其
子进程的pid;
(2)每个进程都执行自己独立的程序,打印自己的pid,父进程打印其子进
程的pid;
(3)编写一个命令处理程序,能处理max(m,n), min(m,n)和 average(m,n,l)
这几个命令。

(使用exec函数族)三实验代码及结果
(1)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if(fork() == 0) {
printf("子进程的pid为:%d.\n",getpid());if(fork() == 0){
printf("二级子进程的pid为:%d.\n",getpid());} } else {
printf("父进程的pid为%d.\n",getpid());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2)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if(fork() == 0) {
printf("子进程的pid为 %d.\n",getpid()); } else {
if(fork() == 0)
{
printf("子进程2的pid %d.\n",getpid());
}
else{
printf("父进程的pid为 %d.\n\n",getpid()); } } return 0;
}
(3)
调用函数为: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