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资源短缺的情况
中国水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新

中国水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新中国水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1 中国水资源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3.1.1 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瓶颈。
目前,干旱缺水的地区已涉及 20 多个省市区,其面积约 500万平方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5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 64%,占全国人口的 45%。
当前中国农业每年正常用水缺 300多亿立方米,受旱面积达 3—4 亿亩,因旱灾减产粮食数百亿公斤,因缺水给工业产值造成的损失在 1200 亿元以上。
在全国 600 多座建制市中,有近 400 座城市缺水,其中缺水严重的城市达 130 多个,不少城市定时供水,居民与职工不得不半夜起床接水;有的城市甚至出现“理发不洗头,麻雀喝柴油”的奇特现象。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工农业和人民生活用水将持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
据预测[59],中国2030 年需水总量为达到 7119亿立方米,可供水量为 6990亿立方米,届时将短缺水资源 129亿立方米,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另一方面,目前中国的供水总量为 5500亿立方米左右,要达到 2030 年可供水量,平均每年需要增加可供水量 100多亿立方米,这不仅需要投入庞大的资金,还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环境问题,任务非常艰巨。
3.1.2 水资源污染严重由于用廉价淡水稀释污水从而达到排污标准成为众多排污企业的惯用伎俩,大量未经处理或处理过但仍不达标的废水、污水被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等公共水体,甚至一些地区陷入“越污染—越缺水—越污染”的恶性循环,另外,滥用化肥、农药、水土流失对水资源带来了严重的面源污染。
据统计,全国废污水年排放总量已从 1949 年的 20多亿吨增加到 2004 年的 693 亿吨,而污水处理率仅为 14%。
在总长 13万公里的评价河段中,水质为 IV 类及以上水的污染河段高达 40.6%,全国 90%以上城市水域、50%的地下水和 75%以上的湖泊水域均不同程度地遭到污染;50%以上重点城镇水源达不到饮用水质标准。
我国水资源现状简介20字

我国水资源现状简介20字
近年来,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人们不断发展经济等原因,大量的水资源被大量的消耗,大气污染的扩大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得我国目前处于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状态。
首先,水资源短缺导致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已显著影响了自然环境,并对水体质量和水环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在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河流污染、湖泊污染、农业污染等方面,环境污染的程度都代表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程度。
其次,水资源的供应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对比也直接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状况。
根据相关数据,我国内河流水资源总量仅仅占全国总资源的51.8%,而水资源总消费量占流域总供给量的71.1%,这两者之间的差距表明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严重性。
另外,水资源之间的地域分布也是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另一个突出特征。
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较为丰盛,而中西部地区则水资源紧缺,甚至有多个流域的资源恶化过快,水资源急剧减少,使得本地常住人口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十分严重的影响。
总的来说,我国水资源的短缺是由于近年来水资源减少、资源恶化和供需失衡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对其进行系统性而有效的解决。
只有通过加强水资源保护,实施有效的保护性管理措施才能有
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水资源短缺问题

水资源短缺问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然而,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的情况下,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水资源短缺的原因1.1 水资源不合理分配中国地域广阔,水资源分布不均。
北方地区多为干旱或半干旱气候,水资源严重匮乏,而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
然而,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大量的水资源被用于发达地区的工业和农业用水,导致北方地区的水资源供应不足。
1.2 水污染问题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未经充分处理就被排入江河湖海,严重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污染水源导致了大量的水资源无法利用,也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1.3 不合理的农业用水方式中国的农业依赖于大量的水资源。
然而,传统的灌溉方式存在着浪费水源的问题,例如洪灌和滴灌。
此外,农业中广泛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也造成了水体污染,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加剧。
二、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影响2.1 农业生产受限水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水资源短缺导致农田灌溉不足,使得农作物生长受限。
特别是在干旱地区,农民的种植收益受到了重大影响,给农业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
2.2 生活用水困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居民对水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水资源短缺,很多城市居民面临用水困难的情况。
在严重的情况下,居民可能需要进行限水措施,甚至需要排队取水。
这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2.3 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不仅影响到人类的生活,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河流、湖泊和湿地的水位不断下降,导致湿地退化和生态系统崩溃。
同时,水体污染也使得大量的水生生物灭绝,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3.1 加强水资源管理政府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分配体系。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中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中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水资源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而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我国水资源短缺现状及节水措施

m 的严重缺水界限;耕地亩均水资源 占有量更仅为全 国平均水平的 1 。 3 , 9 长治市水资源总量为 2 . 2 6亿 m ,人均 75 9 3 3 m ,亩均 46 m ,分别 占全国平均 1. 6
值 的 13和 1 。 / / 4
1 . 2生态环境脆弱
() 1 河湖萎缩,黄河断流 黄河从 17 年开始出现断流到 19 年的2 年间, 92 98 7 黄河利津站共有 2 年发生断流 , 1 断流频率 已达 四年五断 ,共计断流 15 天 ,平均每个断流年份 5 天。 00 O
2 1 年 9月 01
水利电力科技
第3卷 第 3 7 期
我 国水资源短缺现状及节水措施
郝 艳 飞
( 山西长治市郊 区水利局 ,山西长治 06 1 ) 40 1
【 摘】 文 介绍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现状, 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及实现节水措施要落实 的工作。 蝴源自】 水资源短缺 节水 措施
长冶市的产业结构以高耗水、重污染的能源、 化工 、 冶金工业为主要支柱 , 大量工 矿企业废水 和城市污水未经达标处理就排入河道。 由于区域降水量少 , 而且主要集 中于 夏季 , 造成河川径流丰枯期水量悬殊 , 除汛期行洪时以外, 其他季节不少河段经常处于 干涸状态 , 基本上没有 自净能力 , 无法保证河道的最小环境容量 , 致使部分河道成为事 实上的排污渠, 部分水体丧失使用价值 , 从而减少了可利用的水资源 , 加剧了水资源供
长治市的水资源浪费现象表现在以下 2 方面 : 首先是水利骨干工程不配套 , 如浊漳
河干流、沁河干流,截至 2 1 年底 ,没有大的控制性工程 ,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 00 干流水绝大部分 白白流向外省 , 年出境水量高达 3 6 m ; . 亿 其次是农业大水漫灌现象 9 仍很严重 , 长治市是山西省的农业大市, 农业的发展有赖于灌溉工程 的效益发挥 , 但是 目 前农业灌溉工程存在着设施老化 、 配套率低 、 抵御旱灾能力差的问题 , 相当数量的工 程或是停 留在待施工阶段 ,或是形成 了 “ 半拉子工程” ,使得有限的水资源发挥不了应 有的效益 ,实灌面积只占有效面积的 6.%,与全省平均值 8 %相 比,低 1.个百分 8 9 6 71
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及解决方法

我国水资源短缺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地表水资源短缺:我国地表水资源总量较少,尤其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
极为紧张。
2.地下水资源枯竭:由于过度开采和污染,许多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已经枯竭,无法满
足人类的需要。
3.水质恶劣:许多水源受到污染,水质恶劣,不能直接饮用。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实施水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通过节约用水、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节约用
水量。
2.控制水污染:通过立法、技术改造、环保设施建设等手段,控制水污染,保护水资
源。
3.开发新型水资源:通过开发海水淡化、再生水、边远地区水资源等技术,开发新型
水资源。
4.加强水资源管理:通过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5.加强水资源研究:加强水资源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我国水资源现状简介50字

我国水资源现状简介50字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分布不均。
近
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
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都在不断增加。
目前全国600
多个城市中,一半多的城市缺水,其中一部分城市严重缺水,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缺水问题将会更加
突出。
我国水资源人均量低。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是我国人口众多,若按人均水资源量计算,人均占有量
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
110位。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
我国水资源分布同人口、耕地分布极不协调,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
资源量占全国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
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
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
大部分地区年内
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连续丰水或连续枯
水年较为常见。
水涝以及旱灾,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国民经
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讲解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壹我国水资源现状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增加。
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而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目前的供水已经到了最严峻时刻。
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增长,到2030 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至1700至1800立方米,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节约水资源,强化水资源稀缺意识已刻不容缓,大家得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滴水。
此外,我国水资源开发中还存在着其他问题:(1 洪水灾害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存在潜在威胁(92 水分利用效率不高(3水资源普遍受到污染2003年,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其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
淮河流域仍有一半的支流水质污染严重,海河、辽河生态用水严重缺乏,其中内蒙古的西辽河已连续五年断流。
太湖、巢湖、滇池均为劣五类水质,总氮和总磷等有机物污染严重。
以黄河为例,工业污染是黄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73%,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15亿元至156亿元。
同时,令人担忧的是,沿黄地区许多农田被迫用污水灌溉,给区域内居民健康带来危害。
据初步测算,区域内每年人体健康损失达22亿至27亿元。
黄河水污染同时还带来水资源价值损失、城镇供水损失,并增加了处理污水的市政额外投资,每年总损失近60亿元。
地球上的水虽然看上去很多,然而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并不多。
据专家估计,地球上的13.86亿立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中,其中96.7%的水集中在海洋里,目前还无法利用。
而大陆上所有淡水资源总储量只占地球上的水量的3.3%,这3.3%里的85%集中在南极和格陵兰地区的冰盖和高山渺无人烟的冰川中,在现阶段内也难以利用。
地球上实际上能为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河流径流和地下淡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水资源短缺的情况
中国水资源短缺的情况
杨雪兰20091133105 09设计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增加。
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而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目前的供水已经到了最严峻时刻。
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增长,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至1700至1800立方米,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节约水资源,强化水资源稀缺意识已刻不容缓,大家得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滴水。
此外,我国水资源开发中还存在着其他问题:(1)洪水灾害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存在潜在威胁(92)水分利用效率不高(3)水资源普遍受到污染2003年,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其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
淮河流域仍有一半的支流水质污染严重,海河、辽河生态用水严重缺乏,其中内蒙古的西辽河已连续五年断流。
太湖、巢湖、滇池均为劣五类水质,总氮和总磷等有机物污染严重。
以黄河为例,工业污染是黄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73%,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15亿元至156亿元。
同时,令人担忧的是,沿黄地区许多农田被迫用污水灌溉,给区域内居民健康带来危害。
据初步测算,区域内每年人体健康损失达22亿至27亿元。
黄河水污染同时还带来水资源价值损失、城镇供水损失,并增加了处理污水的市政额外投资,每年总损失近60亿元。
地球上的水虽然看上去很多,然而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并不多。
据专家估计,地球上的13.86亿立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中,其中96.7%的水集中在海洋里,目前还无法利用。
而大陆上所有淡水资源总储量只占地球上的水量的3.3%,这3.3%里的85%集中在南极和格陵兰地区的冰盖和高山渺无人烟的冰川中,在现阶段内也难以利用。
地球上实际上能为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河流径流和地下淡水。
地下水占地球淡水总量的22.6%,为8600万亿吨,但一半的地下水资源处于800米以下的深度,难以开采,而且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带来诸多问题。
河流和湖泊占地球淡水总量的0.6%,为230万亿吨,是陆地上的植物、动物和人类获得淡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可是由于水体污染,这一部分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又在急剧减少。
大气中水蒸气量为地球淡水总量的0.03%,为13万亿吨,它以降雨的形式为陆地补充淡水。
目前能够为人类开采利用的河流径流和地下淡水一般只能达到40%。
我国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2万亿m3,除通过土壤水直接利用于天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外,可通过水循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仅次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
按1997年人口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总量为2200m3,人均占有量仅有世界平均数的¼,居世界第121位,被列为世界上12个贫水国之一。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从1980年到1999年,我国社会经济总用水量增加了约四分之一,从4437亿立方米增加到5591亿立方米。
其中农业用水占70%,工业用水占20%,生活用水占10.1%。
新世纪面临的重大水问题
当代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但人均淡水资源却是贫国。
我国水资源可利用量、以及人均和亩均的水资源数量极为有限,降雨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地区分布差异性极大,这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基本特点。
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不大,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居第110位。
除了水资源不足外,中国水资源还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颁布不均匀性。
水资源分布的趋势是东南多西北少,
相差十分悬殊。
南方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浙闽台诸河片和西南诸河四个流域片的耕地面积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6.59%但水资源占有量却占全国总量的81%,人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平均值的1.6倍,平均每公顷耕地占有的水资源量则为全国平均值的2.2倍;而北方的辽河海滦河黄河淮河四个流域片耕地很多,人口密度也不低,但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总量的19%,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全国平均值的19%,平均每公顷耕地占有的水资源量则为全国平均值的15%。
因此,我国北方不少地区和城市缺水现象十分严重。
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降雨主要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的年际、季际变化也很大,造成水旱灾害频繁。
全国大部分地区在汛期四个月左右的径流量占据了全年降雨量的60%~80%,集中程度超过欧美大陆,与印度相似。
这就导致了年内的分布不均,甚至出现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的情形,使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更加严重。
农业缺水和城市缺水是中国缺水的两大主要表现。
由于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绝大部分。
目前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约为0.481×108hm2,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1.2%,近一半的耕地得不到灌溉,其中位于北方的元灌溉耕地约占72%。
河北、山东和河南三省缺水最多:西北地区缺水量也不少,而且区内大部分地区为黄土高原,人烟稀少,改善灌溉系统的难度较大:宁夏、内蒙古的沿黄灌区以及汉中盆地、河西走廊一带,则急需扩大灌溉面积。
城市是人口密集和工业、商业活动频繁的地区,城市缺水在中国表现得十分尖锐。
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已达300余个。
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4个。
缺水量并不完全决定于供水资源的丰歉程度,而是与需水量和供水能力密切相关的。
因此,在发展经济和建设城市时,必须对可利用的水资源量进行周到的规划,并对水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进行相应的规划和建设,以尽可能缓解城市的水危机。
还需要指出的是,人类在用水过程中的浪费也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在开源节流这两种战略中,节流比开源所需的资金一般要少,而且通过节流,可以减少污水排放量,减轻水污染,更可切实保护水资源,可谓一举多得,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的。
干旱造成草原退化,沙漠面积扩大,也会使河流湖泊面积缩小。
中国自1949年来大力建设人工草场,但抵不过草地退化面积的增加。
全国沙漠面积已从13.7km2增加到17.6km2,还有潜在的沙漠化土地面积约15.8km2。
此外,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湖泊、水库及河道水曲日益缩小,甚至干涸,消亡而沦为沙漠。
例如,新疆的罗布泊特马。
(一)主要灾情
进入90年代,中国水旱灾害和水污染频繁发生,水多、水少、水脏与水环境恶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1)洪涝灾害:累计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了1.1万亿元,约相当于同期财政收入的1/5。
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的年份有1994年(1797亿元)、1995年(1653亿元);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的年份有1996年(2208亿元)、1998年(2684亿元)。
世界银行曾测算,中国每年洪涝灾害损失100多亿美元。
(2)干旱灾害:由于供水不足每年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300亿元,正常年份和较旱年份,粮食减产在100~250亿kg(正常年份,如1996年减产100亿kg,较旱年份,如1994年、1995年减产粮食250亿kg),但遇到严重干旱年份粮食减产曾高达近500亿kg(如1997年,北方一些地区干旱持续时间长达100多天,黄河下游发生了有史以来,断流天数、断流河长均创历史记录。
这一年因旱粮食减产476亿kg,对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失是新个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年份)。
世界银行曾测算,中国每年干旱缺水造成的损失约为35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