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考试重点整理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考试复习重点

计算机网络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概述1、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宜占用该电路.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址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一一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址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一一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一一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來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败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2、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

1.速率数据率(data rate}、比特率(bit rate).单位:b/s,或kb/s. Mb/s, Gb/s 等.2.带宽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单位:b/s .3、吞吐量(throughput)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此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的限制.4、时延发送时延: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

计算机网络考试复习资料以及答案(吐血整理)

计算机网络考试复习资料以及答案(吐血整理)

计算机⽹络考试复习资料以及答案(吐⾎整理)计算机⽹络考试复习资料(吐⾎整理)⼀.填空题1、在数据报服务⽅式中,⽹络节点要为每个分组选择路由,在虚电路服务⽅式中,⽹络节点只在连接建⽴时选择路由2⽹络协议是通信双⽅必须遵守的事先约定好的规则。

⼀个⽹络协议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部分组成3.局域⽹的英⽂缩写为LAN,城域⽹的英⽂缩写为MAN,⼴域⽹的英⽂缩写为WAN4.两个最重要的⽹络参考模型是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5.ISO的全称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84年正式颁布了⼀个OSI参考模型全称为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该模型包含七个层次6.计算机⽹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络具有资源共享功能、信息传递与集中功能和综合信息服务功能7.OSI采⽤了分层的结构化技术,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共有七层,它们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层以及应⽤层。

两个主机之间进⾏传输时,每层都有⼀个接⼝,通过协议的有关规定达到传输数据的⽬的8.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向下直接与⼆进制⽐特流相连接,向上与数据链路层相接。

设⽴物理层的⽬的是实现两个⽹络物理设备之间的透明⼆进制⽐特流,对数据链路层起到物理连接的作⽤9.超⽂本的含义是:该⽂本中含有链接到其他⽂本的连接点10.⽹络按地域分类分为三⼤类型:局域⽹(LAN)、城域⽹(MAN)、和⼴域⽹(WAN)11.⽹络的传输⽅式按信号传送⽅向和时间关系,信道可分为三种单⼯、半双⼯和双⼯12.Internet采⽤了⽬前在分布式⽹络中最流⾏的客户/服务器模式13.试例举四种主要的⽹络互连设备名称:中继器、集线器、⽹桥和路由器14.结构化布线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六个⽅⾯内容:户外系统、垂直量竖井系统、平⾯楼层系统、⽤户端⼦区、机房⼦系统和布线配线系统15.对⼀般⽹络管理⽽⾔,实现⽹络安全的最简单的⽅法是:⼊⽹⼝令密码确认、合法⽤户权限设定和定期安全检查运⾏⽇志记录16.路由器在七层⽹络参考模型各层中涉及⽹络层17.计算机⽹络由通信⼦⽹和资源⼦⽹组成18.在典型的计算机⽹络中,信息以包为单位进⾏传递,其主要结构有包头、数据、包尾19.服务是各层向它的上层提供的⼀组原语,协议是定义同层对等实体之间交换的帧,分组和报⽂格式及意义的⼀组规则20.数据链路层的信息传送格式是帧21.⽹络层的信息传送格式是包22.传输层的信息传送格式是报⽂23.TCP/IP⽹络模型的四层结构,从底到上分别是链路层、⽹络层、传输层、应⽤层24.按传输技术可将⽹络分为两类,即点到点⽹络、⼴播式⽹络25.从通信的⾓度看,各层所提供的服务可分为两⼤类,即⾯向连接服务、⾯向⽆连接服务26.计算机⽹络中的三种信道连接⽅式分别为点到点连接、共享信道、信道复⽤27.ATM⽹络采⽤星型拓扑结构28.⼴域⽹⼀般由主机和通信⼦⽹组成29.在⼴域⽹中传送的数据单元称为分组30.在⼀个计算机⽹络中,当连接不同类型⽽协议差别⼜较⼤的⽹络时则要选⽤⽹关设备31.在计算机⽹络的定义中,⼀个计算机⽹络包含多台具有⾃治功能的计算机;把众多计算机有机连接起来要遵循规定的约定和规则,即通信协议;计算机⽹络的最基本特征是资源共享32.常见的计算机⽹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和⽹状33.常⽤的传输介质有两类:有线和⽆线。

大学《计算机网络安全》考试重点

大学《计算机网络安全》考试重点

1.网络安全的威胁:非授权访问.信息泄露或丢失.破坏数据完整性.拒绝服务攻击.网络传播病2.网络安全的防护体系是以防护为主体,依靠防火墙、加密和身份认证等手段来实现的。

1.黑客入侵攻击的一般过程:确定攻击目标.收集被攻击对象的有关信息.利用适当的工具进行扫描.建立模拟环境.进行模拟攻击.实施攻击.清除痕迹。

2.暴力破解、sniffer密码嗅探、社会工程学以及木马程序或键盘记录程序等手段。

3.网络监听概述:是黑客在局域网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在网络中监听他人的数据包,分析数据包,获取敏感信息,网络监听原本是网络管理员经常使用的一个工具,主要用来监视网络的流量、状态、数据等信息。

4.S niffer工作的过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步:把网卡置于混杂模式;捕获数据包;分析数据5.木马的分类:远程访问型木马;键盘记录型木马;密码发送型木马;破坏型木马;代理木马;FTP木马。

6.木马的工作过程:配置木马;传播木马;启动木马;建立连接;远程控制。

7.普通木马的服务程序打开特定的端口监听,攻击者通过所掌握的客户端程序发出请求,木马便与其连接起来。

此类木马的最大弱点在于攻击者必须和用户主机建立连接,木马才能起作用。

反弹木马型木马分析了防火墙的特性后发现,防火墙对于连入的连接往往会进行非常严格的过滤,但是对于连出的连接却疏于防范,于是,与一般的木马相反,客户端打开某个监听端口,反弹端口型木马的服务端主动与该端口连接,客户端使用被动端口,木马定时监测控制端的存在,发现控制端上线立即弹出端口主动连接控制端打开的主动端口。

由于反弹式木马使用的系统信任端口,系统会认为木马是普通应用程序,而不对其连接进行检查。

防火墙在处理内部发出的连接时,就会信任反弹木马。

1、DOS攻击的目的:使服务器崩溃并让其他人也无法访问;黑客为了冒充某个服务器,就对其进行DO S攻击,使之瘫痪;黑客为了启动安装的木马,要求系统重新启动DO S攻击可以用于强制服务器重新启动。

计算机网络技术资格考试常见考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资格考试常见考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资格考试常见考点计算机网络技术资格考试是评估一个人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考试。

无论是从事计算机网络相关工作的从业人员,还是计算机网络爱好者,都可以通过参加这个考试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

在备考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常见的考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考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计算机网络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

它描述了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等。

考生需要了解每种拓扑结构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应用场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

二、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通信的规则和约定。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考生需要了解每种协议的功能、特点以及应用场景,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协议进行通信。

三、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网络中非常重要的考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如DDoS攻击、SQL注入攻击等,以及相应的防御措施。

此外,还需要了解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以及它们的原理和应用。

四、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的网络设备有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等。

考生需要了解每种设备的功能、特点以及使用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网络搭建和管理。

五、网络管理网络管理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包括网络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

考生需要了解网络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对网络进行配置、监控和故障排除。

六、无线网络无线网络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无线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如无线局域网(WLAN)、蓝牙、移动通信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优化方法。

七、云计算云计算是计算机网络领域的热门技术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云计算的基本概念、架构和应用场景,能够理解云计算的优势和挑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及答案

复习参考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二十一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这里的网络中可使用户能够迅速传送数据文件,以及从网络上查找并获取各种有用资料,包括图像和视频文件的网络是( C )。

A、电信网络B、有线电视网络C、计算机网络D、无限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有:( B )、资源共享和进行分布处理。

A、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B、数据传输C、共享数据库D、使用服务器上的硬盘下列关于服务器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

A、集群系统中一台主机出现故障时会影响系统的性能B、采用RISC结构处理器的服务器通常使用WINDOWS系统C、热插拔功能允许用户在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更换硬盘、电源等D、分布式内存访问(NUMA)技术将对称多处理器(SMP)和集群(Cluster)技术结合起来下列关于网络接入技术和方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

A、“三网融合”中的三网是指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和有线电视网B、宽带接入技术包括Xdsl,HFC,SDH,无线接入等C、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WLAN、802.3U等D、Cable Modem的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36Mbps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 B )。

A、实现对等连接B、转发收到的分组C、进行信息分组处理D、存储收到的分组Internet中采用的交换技术是( C )。

A、电路交换B、报文交换C、分组交换D、信元交换客户程序的特点是被用户调用后运行,在通信时主动向远地服务器发起通信(请求服务)。

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 B )的地址,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复杂的操作系统。

A、客服程序B、服务器程序C、进程D、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网络中,( C )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因此它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A、吞吐量B、时延C、带宽D、速率协议是( D )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或约定。

计算机网络(一)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一)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一)试题及答案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1.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 [单选题] *A、多个主机互联互通(正确答案)B、以单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C、国际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D、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2. 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 [单选题] *A、ARPANET(正确答案)B、ChinaNetC、InternetD、CERNET3. 一个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包括() [单选题] *A、若干数据库(正确答案)B、一个通信子网C、一系列通信协议D、若干主机4. OSI 模型是分层的模型,那么使用此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单选题] *A、加快通信的速度。

B、使得每一层彼此独立。

C、使得修改某一层的协议时,可以不影响其他层的协议。

(正确答案)D、增加通信的可靠性。

5. 什么是 MAC 地址() [单选题] *A、电脑的地址。

B、集线器的地址。

C、交换机的地址。

D、网卡的地址。

(正确答案)6. 集线器的 MAC 地址是什么() [单选题] *A、00:01:02:03:04:05B、127.0.0.1C、ff:ff:ff:ff:ff:ffD、集线器没有 MAC 地址(正确答案)7. OSI 模型的两个黄金法则是什么() [单选题] *A、切勿混淆层级,并尊重施加的标准。

B、切勿产生环路,并尽可能避免冲突。

C、清楚地标识机器,并为它们提供一致的寻址。

D、仅在相邻层之间进行通信,并尊重各层的独立性。

(正确答案)8. 在一个以太网帧中,位于最开头的是什么信息() [单选题] *A、帧的大小。

B、目的 MAC 地址。

(正确答案)C、源 MAC 地址。

D、目的 IP 地址。

9. 系统可靠性最高的网络拓扑结构是() [单选题] *B、网状型(正确答案)C、星型D、树型10. 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单选题] *A、PANB、LAN(正确答案)C、MAND、WAN11. 下列关于广域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广域网能连接多个城市或国家并能提供远距离通信B、广域网一般会包含OSI参考模型的7个层次(正确答案)C、大部分广域网都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数据交换D、广域网可以提供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服务模式12. 在以下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 [单选题] *A、双绞线B、无线信道C、同轴电缆D、光纤(正确答案)13. 下列只能简单再生信号的设备是() [单选题] *A、网卡B、网桥C、中继器(正确答案)14. 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通过局域网连入到广域网的,而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一般是通过()设备实现的。

计算机网络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整理G

计算机网络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整理G

计算机网络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整理G计算机网络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整理——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目前使用最广泛,也是相对传统的一种主流网络结构是:( )A. 树型拓扑结构B. 环型拓扑结构C. 总线拓扑结构D. 总线/星型拓扑结构2. OSI模型有7个功能层,从下向上第四层是: ( )A.. 物理层B. 会话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3. IBM令牌环网络主要采用( )介质。

A..同轴电缆和光纤B. 双绞线C. 光纤D. 双绞线和光纤4. 以下不属于网络协议故障的表现的是:( )A(计算机无法登录到服务器B(计算机在网上邻居中看不到自己,也无法在网络中访问其他计算机C(网线、跳线或信息插座故障D(计算机无法通过局域网接入Internet5. 以下能作为网络安全的特征的是:( )A(保密性 B. 共享性 C. 完整性 D. 可控性6. 决定局域性的主要技术要素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传输介质与( )A.网络拓仆B.体系结构C.数据库软件D.服务器软件7. 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任务是:屏蔽本地资源与网络资源的差异性,为用户提供各种基本网络服务功能,完成网络共享系统资源的管理,并提供网络系统的( )A.www服务B.安全性服务C.多媒体服务D.E-mail服务8. 布线系统与( )紧密相关.A..网络体系结构B.局域网C.楼群D.传输介质9. 网卡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A.将计算机连接到通信介质上B.网络互联C.进行电信号匹配D.实现数据传输10.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与( )相结合的产物.A.电话B.线路C.各种协议D.通信技术11. 在整个网络的设计,功能,可靠性和费用方面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是( )A.误码率B.拓仆结构C.网络距离D.网络传输速率12. OSI参考模型中的网络层的功能主要是由网络设备( )来实现的.A.网关B.网卡C.网桥D.路由器13. 不属于TCP/IP分层模型的是( )A(IP层 B.应用层 C.会话层 D.TCP层14. IP地址的主要类型有几种:( )A.4B.5C.6D.715. 非屏蔽双绞线由4对相互扭绞的线对组成,这8根线外面有保护层包裹。

河北大学计算机网络考试内容(命中率100%!!个人整理,版权所有).doc

河北大学计算机网络考试内容(命中率100%!!个人整理,版权所有).doc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不同地理位置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一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按逻辑功能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按物理结构分为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资源共享,负载均衡和分布处理,信息交换,综合信息服务4.拓扑结构计算机的连接方式叫做“网络拓扑结构”(p8)星形拓扑,总线拓扑,环形拓扑,树形拓扑,混合形拓扑,网状拓扑,蜂窝状拓扑。

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基础1.数据通信技术包括模拟数据通信技术和数值数据通信技术。

数据:有意义的实体。

数据可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

模拟数据是在某区间连续变化的值,数字数据是离散的值。

信号:数据的电子或电磁编码。

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流,电压或电磁波;数字信号是一系列离散的电脉冲。

信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信源:通信过程中产生和发送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信宿:通信过程中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信道:信源和信宿之间的通信线路2.数据通信中的主要技术指标2.1数据传输速率2.1.1数据传输速率位/秒 bps或b/s2.1.2信号传输速率也称波特率或码元速率,调制速率2.2信道容量表示一个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位/秒(bps)2.3误码率是二进制数据位传输是出错的概率。

3.通信方式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

串行用于远距离传输,并行用于近距离传输。

(p18)并行通信,多个数据位同时在两个设备之间传输。

计算机内总线结构就是并行通信,这种方法优点是传输速度快,处理简单。

串行通信,数据是一位一位的在通信线路上传输。

方向性结构有三种,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4.数据编码技术★4.1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实现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互换的设备称作调制解调器)模拟信号传输的基础是载波。

载波具有三大要素:幅度,频率,相位。

数字调制的基本形式:移幅键控法(ASK),移频键控法(FSK),移相键控法(PSK)4.2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同步过程不归零码曼彻斯特编码:从高到低跳变表示“1”,从低到高表示“0”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开始时无跳变表示“1”,有跳变表示“0”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三个步骤:采样,;量化,编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述通信子网:是指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集合,主要为用户提供数据的传输,转接,加工,变换等。

资源子网:资源子网主要由网络的服务器、工作站、共享的打印机和其他设备及相关软件所组成。

: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这只是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计算机网络: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作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掌握)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时延、利用率(信道利用率、网络利用率)(掌握)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心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主要由:语法,语义,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掌握)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OSI的七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掌握)TCP/IP的四层协议:网络接口层,网际层IP,运输层,应用层。

(掌握)五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第二章物理层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即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

(掌握)通信的三种方式:单向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双向同时通信(掌握)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

带通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最基本的带通调制方法:调频,调幅,调相。

(掌握)传输媒体:双绞线的类型:无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多模光纤:可以存在许多条不同角度入射的光线在一条光纤中传输的光纤单模光纤:是光线一直向前传播,而不会产生多次反射的光纤信道复用:为了通过共享信道、最大限度提高信道利用率。

主要技术有: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波分复用WDM,码分复用CDM。

(掌握)频分复用FDM:用户在分配到一定的频带后,在通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占用这个频带。

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

时分复用TDM: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帧),每一个时分复用的用户在每一个TDM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隙。

用户所占用的时隙是周期性的出现。

所有用户在不同的时间点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更利于数字信号的传输。

波分复用WDM:光的频分复用。

一根光纤上复用两路光载波信号的复用方式。

码分复用CDM:共享信道的方法,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不会互相干扰。

码分多址CDMA: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频谱类似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链路:是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数据链路:除了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

若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

(CRC 循环冗余检测、零比特填充简答题或计算题)局域网的拓扑::星形图,环形图,总线图,树形图CSMA/CD协议: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掌握)“多点接入”表示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载波监听”是指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要发送数据,以免发生碰撞;“碰撞检测”就是计算机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大小MAC层的硬件地址:由48位,16进制的数字组成的地址。

也就是网卡的物理地址。

实际上就是适配器地址或适配器标识符EUI—48。

MAC(Media AccessControl)地址,或称为MAC位址、硬件位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

在OSI模型中,第三层网络层负责IP地址,第二层资料链结层则负责MAC位址。

因此一个主机会有一个IP地址,而每个网络位置会有一个专属于它的MAC位址。

碰撞域:又可以说叫冲突域,在以太网中,如果某个一个CSMA/CD网络上的两台计算机在同时通信时会发生冲突,那么这个CSMA/CD网络就是一个冲突域。

如果以太网中的各个网段以中继器连接,因为不能避免冲突,所以它们仍然是一个冲突域。

广播风暴:网桥只适合于用户数不太多(不超过几百个)和通信量不太大的局域网,否则有时还会因传播过多的广播信息而产生网络拥塞。

这就是所谓的广播风暴第四章网络层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掌握)应用层:各种应用层协议(HTTP,FTP,SMTP)运输层:TCP,UDP。

在网络层以上使用的中间设备是网关。

用网关连接两个不兼容的系统需要在高层进行协议转换。

网络层:ICMP,IGMP,IP,RARP,ARP。

中间设备是路由器网络接口层:与各种网络接口。

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中间设备是网桥或桥接器物理层:物理硬件。

使用的中间设备是转发器分类的IP地址:A类:1.0.0.0 ~126.255 .255.255B类:128.1.0.0 ~191.255 .255.255。

C类:192.0.1.0 ~223.255 .255.255。

ARP,即地址解析协议,实现通过IP地址得知其物理地址。

工作流程:1、ARP进程在本局域网上广播发送一个ARP请求分组;2、在本局域网上所有主机上运行的ARP进程都收到此ARP请求分组;3、主机B在ARP分组中见到自己的IP地址,就向主机A发送ARP响应分组,并写入自己的硬件地址;4、主机A收到主机B的ARP响应分组后,就在其ARP高速缓存中写入主机B的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

子网掩码,掩码(IP的范围)RIP: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是因特网的标准协议,最大优点就是简单。

是一种在网关与主机之间交换路由选择信息的标准。

IGP 内部网关协议: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

EGP 外部网关协议:若源主机和目的主机处在不同的自治系统中,当数据报传到一个自治系统的边界时,就需要使用一种协议将路由选择信息传递到另一个自治系统中。

路由器的构成:路由选择部分(控制部分,核心构件是路由选择处理机)和分组转发部分(交换结构,一组输入端口,一组输出端口)。

IGMP 网际组管理协议:让连接在本地局域网上的多播路由器知道本局域网上是否有主机参加或退出了某个多播组。

VPN 虚拟专用网:通过一个公用网络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是一条穿过混乱的公用网络的安全、稳定的隧道。

NA T 网络地址转换:将私有(保留)地址转化为合法IP地址的转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Internet接入方式和各种类型的网络中。

原因很简单,NAT不仅完美地解决了lP地址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避免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隐藏并保护网络内部的计算机第五章运输层标志进程:因为运输层直接为上层的调用进程提供服务,它需要地址来唯一地标志进程间的通讯。

或者说进程通过TSAP(transport service access point)来调用运输层提供的服务端口号:大致有两种意思:一是物理意义上的端口,比如,ADSL Modem、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用于连接其他网络设备的接口,如RJ-45端口、SC端口等等。

二是逻辑意义上的端口,一般是指TCP/IP协议中的端口,端口号的范围从0到65535,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的一个32bit地址。

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是OSI 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

(掌握)TCP 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连接导向)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运输层通信协议(掌握)复用:应用层所有的进程都可以通过运输层再传送到IP层分用:运输层从IP层收到数据后必须交付给指明的应用进程。

TCP可靠传输的实现:以字节为单位的滑动窗口;超时重传时间的选择;选择确认SACKTCP的流量控制: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要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

利用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必须考虑传输效率。

TCP的拥塞控制: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到网络中,这样可以使网络中的路由器或链路不致过载。

方法: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快恢复TCP的运输连接管理:运输连接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送和连接释放。

(掌握)第六章应用层DNS 域名系统:用于命名组织到域层次结构中的计算机和网络服务。

是因特网使用的命名系统,用来把便于人们使用的机器名字转换为IP地址。

主域名服务器:为了提高域名服务器的可靠性,DNS域名服务器都把数据复制到几个域名服务器来保存,其中一个是主域名服务器,其余的是辅助域名服务器。

主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的查询一般都是采用递归查询;本地域名服务器向跟域名服务器的查询通常都是迭代查询域名的转换过程:把不方便记忆的IP地址转换为方便记忆的域名地址。

(掌握)域名服务器中的高速缓存的作用:可大大减轻根域名服务器的负荷,使因特网上的DNS 查询请求和回答报文的数量大为减少。

(掌握)FTP文件传送协议:是因特网上使用的最广泛的文件传送协议,提供交互式访问,允许客户知名文件的类型与格式,并允许文件具有存取权限。

WWW 万维网:是一个大规模的、联机式的信息储藏所。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是用于完整地描述Internet上网页和其他资源的地址的一种标识方法HTTP 超文本传送协议:是一个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请求和应答的标准,是面向事务的应用层协议,它是万维网上能够可靠的交换文件的重要基础。

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是一种制作万维网页面的标准语言,它消除了不同计算机之间信息交流的障碍。

万维网的重要基础。

电子邮件系统:由用户代理;邮件服务器;以及邮件发送协议(STMP)和邮件读取协议(POP3)Telnet:远程终端协议。

计算题:例:学院新建4个机房,每个房间有25台机器,给定一个网络地址空间:192.168.10.0,现在需要将其划分为4个子网。

分析:192.168.10.0是一个C类的IP地址,标准掩码为:255.255.255.0 要划分为4个子网必然要向最后的8位主机号借位,那借几位呢?我们来看要求:4个机房,每个房间有25台机器,那就是需要4个子网,每个子网下面最少25台主机。

考虑扩展性,一般机房能容纳机器数量是固定的,建设好之后向机房增加机器的情况较少,增加新机房(新子网)情况较多。

(当然对于我们这题,考虑主机或子网最后的结果都是相同的,但如果要组建较大规模网络的时候,这点要特别注意。

)我们依据子网内最大主机数来确定借几位。

使用公式2n-2 >= 最大主机数2n-2 >= 2525-2 = 30 >= 25所以主机位数n为:5相对应的子网需要借3位确定了子网部分,后面就简单了,前面的网络部分不变,看最后的这8位得到6个可用的子网地址:全部转换为点分十进制表示11000000 10101000 00001010 00100000 = 192.168.10.32 11000000 10101000 00001010 01000000 = 192.168.10.64 11000000 10101000 00001010 01100000 = 192.168.10.96 11000000 10101000 00001010 10000000 = 192.168.10.128 11000000 10101000 00001010 10100000 = 192.168.10.160 11000000 10101000 00001010 11000000 = 192.168.10.192子网掩码: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00000 =255.255.255.224这就得出了所有子网的网络地址,那个子网的主机地址呢?注意在一个网络中主机地址全为0的IP是网络地址,全为1的IP 是网络广播地址,不可用所以我们的子网地址和子网主机地址如下:子网1: 192.168.10.32 掩码: 255.255.255.224主机IP:192.168.10.33—62子网2: 192.168.10.64 掩码: 255.255.255.224主机IP:192.168.10.65—94 子网3: 192.168.10.96 掩码: 255.255.255.224主机IP:192.168.10.97—126子网4: 192.168.10.128 掩码: 255.255.255.224主机IP:192.168.10.129—158子网5: 192.168.10.160 掩码: 255.255.255.224 主机IP:192.168.10.161—190子网6: 192.168.10.192 掩码: 255.255.255.224主机IP:192.168.10.193—222我们只要取出前面的4个子网就可以完成题目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