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第2课时)教学课件

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第2课时)教学课件

n-4.1=4.8
(3)X×2=4.8
y×3=4.8
m×4=4.8
n×5=4.8
(4)X÷2=4.8
y÷3=4.8
m÷4=4.8
n÷5=4.8
解方程X÷2.5=4的过程; 解:X÷2.5×2.5=4×2.5
X=10
形如aX=b的方程的解法: 形如X÷a=b的方程的解
aX=b
X÷a=b
解aX÷a=b÷a
解X÷a×a=b×a
X=b÷a
X=b×a
不计算,把每组方程中代表数值最大的字
母全出来
(1)a+13=18.1 b+14=18.1
c+15=18.1 d+16=18.1
),
计算:
(1)2.4X=0.96 (2)X÷0.6=3.6 (3)2.76÷X=2.3 (4)2.5X=1.25×8(验
算)
不计算把每组方程中代表最小值的字母圈
起来
(1)X+1.1=4.8
y+2.1=4.8
m+3.1=4.8
n+4.1=4.8
(2)X-1.1=4.8
y-2.1=4.8
m-3.1=4.8
(2)a-1.2=6
b-2.2=6
c-3.2=6
d-4.2=6
(3)2a=120
3b=120
4c=120
5d=120
(4)a÷0.6=4
b-1.6=4
c-2.6=4
d÷3.6=4
活动二:解方程
x+3.2=4.6 x-1.8=4
1.6x=6.4
x÷1.1=3
活动任务:讨论“怎样解简单的方程?”
活动流程: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第二课时教学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第二课时教学课件

五年级 数学
学习任务二: 解方程。
① x+1.2=4.8 ③ x÷7=2.1
② 1.4x=4.2 ④ 20-x=9
五年级 数学
方程的左边是3.6+1.2=4.8…… ①
方程的左边是
x+1.2……
五年级数学
根据等式的性质1……
根据等式的性质2…… ②
五年级 数学
方程左边 0.3÷7……
小伟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解方程第二课时教学课件
年 级:五年级
学 科:数学(人教版)
五年级 数学
依据等式的性质1……
方程两边同时 减去3……
五年级 数学
解方程时利用等式的 性质……
小勇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x+3=8或x-3=9……
小勇
五年级 数学
五年级 数学
等式的性质2 也可以用来 解方程吗?
小涵
x
3x=18
xx
从图中可以看出……
小兰
学习任务一:
解方程3x=18。把你的想法写一写、画一画。
五年级 数学
五年级 数学
等式的性质2
要使方程 成立……
五年级 数学
为什么要在方程的 小勇 两边同时除以3呢?
小丁
五年级 数学
3x
18
x xx
x
五年级 数学
检验:方程左边……
五年级 数学
利用等式的性质2…… 经检验,答案是正确的。
小彤
五年级 数学
小伟
五年级 数学
有什么收获?
像3x=18,x÷7=2.1这样的 方程,根据等式的性质2……
小彤
两次运用等式的性质……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第08课时_解方程(二)》(说课稿)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第08课时_解方程(二)》(说课稿)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第08课时_解方程(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材第五单元第08课时,主要内容是解方程(二)。

这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学习的。

通过这一课时,学生需要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技巧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根据我对五年级学生的了解,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方程知识基础,对解方程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解方程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步骤的理解和应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解方程的步骤和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能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等解方程的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板书、练习题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引出本课时主题——解方程(二)。

2.知识讲解:讲解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重点讲解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步骤。

3.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技巧。

4.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实际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提醒学生注意解方程的步骤。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解方程第2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解方程第2课时
9-20不够减。
问题:1. 观察解方程的每一步,找找问题的原因。
(提示:可以想20-几=9,口算x是多少。)
比较:请仔细观察这两个方程,你有什么发现?
被减数Βιβλιοθήκη 减数x-20 = 920-x=9
解:x–20+20 = 9+20 解:20-x-20=9-20
x = 29
9-20不够减。
2. 怎样调整?能不能把新知识转化为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呢?
解方程 第二课时
列方程并解答。
解: x+1.2=4
x+1.2-1.2=4-1.2
x=2.8
解方程:
X+3.2=4.6 解:X+3.2-3.2=4.6-3.2
X=1.4
方程左边=X+3.2 =1.4+3.2
=4.6 =方程右边 所以,X=1.4是方程的解。
3x=18
x xx
例2:解方程:3x=18 3x÷(3 )=18÷( 3 )
◇ 1、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例3 解方程 20-x=9
解:20-x+x=9+x 20=9+x
9+x=20 9+x-9=20-9
x=11
等式两边加上相同的式子,左
右方两程边左仍然边相=等2。0-x
=20-11 为什么要交=换它9 们的位置呢?
=方程右边 所以,x=11是方程的解。
问题:1. 第一步为什么要在方程两边加x?
x=1
x÷1.5=1.5 解: x=1.5×1.5
x=2.25
3.解方程:
1.6 x =6.4
x-20 = 9
x ÷7=0.3
x ÷2.1 = 3
例3 解方程 20-x=9
问题:1. 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解这个方程。 2. 你遇到了什么困难?请你和同学讨论一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方程(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方程(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思维。]
板书设计
解方程(2)
教学反思与改进
【环节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白主计算解答,再请学生上黑板展示。注意学生的书写格式,并集体订正。(强调要检验)
2.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第2题。
(1)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找出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2)解答方程,要求验算。
(3)请学生上讲台汇报,汇报时让学生说清楚数量关系。
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生由于学生前面已经积累了大量采用逆运算解方程的经验,对于运用天平平衡的原理来解方程造成了极大的干扰,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借助观察、操作、猜想与验证等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目标确定
1.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掌握形如ax=b,a-x=b,x+a=b类型的简单方程的解法,会检验-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
方程左边=20-x
=20-11
=9
=方程右边
所以,x=11是方程的解。
9.教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解方程需要注意什么呢? (让学生自主说一说,再汇报。)
学生1: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解方程时要先写“解”,等号要对齐,解出结果后要检验。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互动交流,动口动脑又动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现、比较、归纳出解题方法,知识迁移起到重要作用。]
(2)教师:是不是有点难呀?我们可以根据复习题第2题来思考,
现在动动你们的大脑,把计算方法找出来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一道减法式子,x在这道题中是减数。根据:减数=被减数-差,来完成。
板书: 20-x=9
x=20-9

解方程 第二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沪教版

解方程 第二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沪教版

解方程第二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解方程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包括解一元一次方程和简单的多元一次方程。

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本节课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这些知识。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并能够运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理解多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多元一次方程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解方程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教学难点:1. 学生在解多元一次方程时可能会出现混淆和错误,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指导。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出现不知道如何建立方程模型的情况,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和方程的建立。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解方程的例题和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示范。

2. 学生准备草稿纸、计算器和笔记本,以便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记录。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解方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教师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通过例题进行示范,让学生跟随解题过程。

3. 练习:学生进行一元一次方程的练习,巩固解法,并解决实际问题。

4. 讲解:教师讲解多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并通过例题进行示范,让学生跟随解题过程。

5. 练习:学生进行多元一次方程的练习,巩固解法,并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解题技巧进行总结,并回答学生的问题。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解方程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复习。

板书设计:1.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和公式。

2. 解多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和公式。

3. 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作业设计:1.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练习题。

2. 解多元一次方程的练习题。

3. 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学生能够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多元一次方程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简易方程 2.解简易方程 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简易方程 2.解简易方程  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简易方程 2.解简易方程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简易方程 2.解简易方程第2课时》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通过上一课时,学生已经了解了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本课时将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但是对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和技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方程的解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方程的实际意义。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例子讲解解方程的步骤和技巧。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解方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解方程的步骤和技巧。

2.例题:准备一些典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用于讲解和练习。

3.小组讨论材料: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有方程,用于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引入方程的概念,例如:“小明买了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比小明多2个,请问小红买了几个苹果?”让学生感受方程的实际意义。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典型的一元一次方程,如2x + 3 = 7,引导学生观察方程的特点。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这些方程。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步骤和技巧。

五年级数学上册4 简易方程2.解简易方程 解方程第二课时课件

五年级数学上册4 简易方程2.解简易方程 解方程第二课时课件

白色皮 20块 少 4块
等量关系式:
(1)黑色皮的块数 × 2 - 4 = 白色皮的块数
(2)黑色皮的块数 × 2 - 白色皮的块数 = 4 (3)黑色皮的块数 × 2 = 白色皮的块数 + 4
智慧大脑
思考: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哪些步骤?
课堂检测
1、只列方程,不解答
海象寿命×3-20=蓝鲸寿命
3x-20=100 3x-20+20=100+20 3x=120 3x÷3=120÷3 x=40 答:海象的寿命大约是40年。
扩展延伸
宁夏的同心县是个“干渴”的地区,年平均 蒸发量250cm,比年平均降水量8倍还多10cm。 同心县的年平均降水量是多少厘米?
解:设同心县的年平均降水量是x厘米。 年平均降水量×8 +10 =年平均蒸发量
为什么会这样呢?
8 x +10 =250 8 x +10 -10 =250 -10 8 x =240 8x ÷8 =240 ÷8 x =30
答:同心县的年平均降水量是30厘米。
总结质疑
回顾一下,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谢谢大家
简易方程
实际问题与方程(2)
学习目标:
1、学会用方程解乘加,乘减应用题, 体会方程 解稍复杂应用题的优越性。 2、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 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块
黑色皮
假设: 黑色皮有
黑色皮的2倍
x 块。
白色皮 20块 少 4块
找出未知数之后,是不是直接列方程呢?
中国队踢足球怎么样呢?
仔细观察,足球有什么特征呢?
问题导学
问题:1、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x-12)×8=24 解: (5x-12)×8÷8=24÷8 5x-12=3 5x-12+12=3+12 5x=15 5x÷5=15÷5 x=3 (100-3x)÷2=8 解: (100-3x)÷2×2=8×2 100-3x+3x=16+3x 100=16+3x 16+3x=100 16+3x-16=100-16 3x=84 x=28
18÷x=12
课堂练习
1.每支铅笔多少钱?
12支 每盒18元
18÷x=12
解:18÷x×x=12x 18=12x 12x=18 12x÷12=18÷12 x=1.5
x元/支
检验:方程左边=18÷1.5 =12 =方程右边 所以,x=1.5是方程的解。
练一练
4.2-x=3.6
5.1÷x=3
解:4.2-x+x=3.6+x 4.2=3.6+x 3.6+x=4.2 3.6+x-3.6=4.2-3.6 x=0.6
问题:1. 你能说说他们的想法吗?分别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分几 大步解决?依据是什么? 2. 请你检验一下。
三、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2. 看图列方程并求解。
2x+30×2=158 解: 2x+60=158 2x+60-60=158-60 2x=98 2x÷ 2=98÷ 2 x=49 问题:1. 你能根据图意列出方程吗?
解方程(第2课时)
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x+3.2=4.6
1.6x=6.4
x-1.8=4
解:x+3.2-3.2=4.6-3.2 解:1.6x÷1.6=6.4÷1.6 解:x-1.8+1.8=4+1.8 x=1.4 x=4 x=5.8
检验:方程左边=1.4+3.2 检验:方程左边=1.6×4 检验:方程左边=5.8-1.8 =4.6 =6.4 =4 =方程右边 =方程右边 =方程右边 所以,x=1.4是方程的解。 所以,x=4是方程的解。 所以,x=5.8是方程的解。
2. 看图列方程并求解。
x+3x=80 解: 4x=80 4x÷4=80÷4 x=20
问题:1. 你能根据图意列出方程吗?
方程左边=x+3x =20+3×20 =20+60 =80 =方程右边 所以, x=20是方程的解。
2. 想一想,怎样解这个方程?把过程写下来。 3. 解方程的第一步是根据什么定律得到的? 4. 请你检验一下x=20是不是方程的解。
检验
3x+4=40 方程左边=3x+4 =3×12+4 =36+4 =40 =方程右边 所以,x =12是方程的解。
问题: x=12是不是方程的解?请你检验一 下。
(二)解决问题,分享方法
② 40-3x=4
解:40-3x+3x=4+3x 40=4+3x
4+3x=40
4+3x-4=40-4 3x=36 3x÷ 3=36÷ 3 x=12
检验:方程左边=4.2-0.6 =3.6 =方程右边 所以,x=0.6是方程的解。
解:5.1÷x×x=3×x 5.1=3×x 3×x=5.1 3×x÷3=5.1÷3 x=1.7
检验:方程左边=5.1÷1.7 =3 =方程右边 所以,x=1.7是方程的解。
(一)理解图意,列出方程 看图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3. 填空。 已知 + + =16 + =12
那么=( 4 )来自=( 8 )问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谢谢
谢 谢
反思检验 2(x-16)=8
别忘了检验!
方程左边=2(x-16) =2×(20-16) =2×4 =8 =方程右边 所以,x=20是方程的解。
问题: x=20是不是方程的解?请你检验一下。
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1. 解方程。
(5x-12)×8=24 (100-3x)÷2=8
三、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1. 解方程。
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解这个方程
20-x=9
想一想:这样的解方程对吗?
20-x=9 解:20-x-20=9-20 x=9-20 ? 思考一下: 1. 观察解方程的每一步,找找问题的原因。 (提示:可以想20-几=9,口算x是多少。) 2. 怎样调整?
解方程
20–x = 9
20-x = 9 x-1.8 = 4 解:20-x + x = 9 + x 解:x-1.8 + 1.8 = 4 + 1.8 20 = 9 + x x = 5.8 9 + x = 20 (以前解方程模式) 9 + x-9 = 20-9 x = 11 想一想: 1. 今天学的解方程与以前解方程的模式进行 比较,有什么不同? 2. 你认为在解这样的方程时需要注意什么?
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1. 解方程。
检验: 方程左边=(5x-12)×8 =(5×3-12)×8 =3 ×8 =24 =方程右边 所以, x=3是方程的解。
检验: 方程左边=(100-3x)÷2 =(100-3×28)÷2 =16÷2 =8 =方程右边 所以, x=28是方程的解。
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引入问题,探究新知
(二)汇报交流,感悟方法 解方程 2(x-16)=8
预设1:
解:2(x-16)÷2=8÷2 x-16=4 x-16+16=4+16 x=20 预设2: 解: 2 x-32=8 2x-32+32=8+32 2x=40 2x÷2=40÷2 x=20
问题:你能说说他们的想法吗?他们分别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 分几大步解决?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检验: 方程左边=2x+30×2 =2×49+30×2 =98+60 =158 =方程右边 所以,x=49是方程的解。
2. 这个方程有几步运算?怎样解?把过程写下来。 3. 请你检验一下x=49是不是方程的解。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解方程 2(x-16)=8
请你自己把这个方程解完。
问题:1. 观察这个方程有几步运算?可以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 你还能想到什么? 2. 你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吗?请你写一写。
①3x+4=40
②40-3x=4 ③3x=40-4
问题:1. 你能根据图意列出方程吗?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吗?
2. 观察这些方程是几步运算?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解决问题,分享方法 ① 3x+4=40 解:3x+4-4=40-4 3x=36 3x÷ 3=36÷ 3 x=12
问题:1. 观察这个方程,可以先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
问题:1. 观察这个方程,可以先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
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1. 解方程。 6x-35=13
3x-42×6=6
问题:1. 观察这个方程有几步运算?可以先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
2. 请你独立思考并在纸上完成。
三、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1. 解方程。
3x-42×6=6 6x-35=13 解: 3x-252=6 解: 6x-35+35=13+35 3x-252+252=6+252 6x=48 3x=258 6x÷ 6=48÷ 6 3x ÷ 3=258÷ 3 x=8 x=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