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稀土永磁产业发展与现状
稀土永磁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稀土永磁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及建议稀土永磁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磁性和稀有元素成分的材料,具有在较低温度下保持较高磁性,因此在电子、汽车、新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全球新兴技术的推动,稀土永磁材料行业正迅速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从现状和建议两方面对稀土永磁材料行业进行分析。
一、行业现状1. 市场需求增长迅速随着电动汽车、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电子设备、通讯设备等领域对稀土永磁材料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未来几年稀土永磁材料市场需求将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2. 行业发展技术不断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稀土永磁材料行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近年来,不少企业在新材料研发、生产工艺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动了行业的良性发展。
3. 行业发展存在制约虽然稀土永磁材料行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行业内个别企业产品质量不稳定,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
稀土永磁材料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对于环保要求较高的市场造成了影响。
稀土永磁材料生产过程中对稀有元素资源的消耗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担忧。
二、建议1. 提高产品品质为了拓展市场竞争力,稀土永磁材料生产企业应该不断提高产品品质,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企业可以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加强质量管理等手段,提高产品品质,并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2. 加强环境保护稀土永磁材料生产过程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企业要加强环保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可以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加大废物处理和资源回收的力度。
3. 提高资源利用率稀土永磁材料生产需要大量稀有元素资源,而全球稀土资源的储量有限。
企业应该加大对稀土资源的节约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寻求替代品或者新材料的开发,降低对稀有元素的依赖程度。
4. 加强科研与产业融合为了推动稀土永磁材料行业持续发展,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应该加强合作,加大对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2024年稀土磁钢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稀土磁钢市场前景分析引言稀土磁钢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汽车、航空航天和军事等领域。
本文旨在分析稀土磁钢市场的前景,并探讨相关因素对市场的影响。
稀土磁钢的定义和应用稀土磁钢是一类由稀土金属和铁等元素组成的永磁材料。
由于具有较高的磁导率、磁饱和度和剩磁等特性,稀土磁钢广泛应用于电机、发电机、传感器和磁盘驱动器等领域。
稀土磁钢市场的发展现状稀土磁钢市场在过去几年里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对高效能源转换和储存系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进一步推动了稀土磁钢市场的发展。
此外,汽车工业和电子设备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稀土磁钢市场提供了巨大的需求。
稀土磁钢市场的前景分析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稀土磁钢市场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材料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报告,稀土磁钢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保持在可观的水平,未来几年内有望继续增长。
驱动因素稀土磁钢市场的增长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驱动:1.新能源行业的兴起: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对高效能源转换和储存系统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稀土磁钢作为能源转换和储存系统中的重要材料之一,将受益于新能源行业的发展。
2.汽车工业的发展: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将推动对稀土磁钢的需求增加。
稀土磁钢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包括电机和发电机等关键组件。
3.电子设备产业的增长:随着消费电子设备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升级,对稀土磁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稀土磁钢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涵盖了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多个领域。
市场竞争和机遇稀土磁钢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于中国等国家的生产商。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矿资源国家,具有显著的优势。
然而,稀土磁钢市场依然存在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创新:稀土磁钢市场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包括材料组成、生产工艺以及产品性能的提升等方面。
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可以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2023年中国稀土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解析模板

稀土应用广泛多样
1. 新能源领域:稀土元素是太阳能电池、风能发电和燃料电 池等新能源技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稀土元素的特殊物 理性质可用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提高风力发电机 组的磁动力性能,以及用于制造燃料电池的催化剂。 2. 电子领域:稀土元素在电子器件制造中具有重要应用。它 们可以用于制造高性能磁性材料,如硬盘驱动器和音频扬声 器。此外,稀土元素还可用于发光二极管(LED)的制造, 以及具有超导性能的材料制备。 3. 环保领域:稀土元素具有良好的吸附和催化性能,可用于 环境污染治理和废水处理。稀土元素催化剂可以降低大气污 染物的排放,如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此外,稀土元素还 可用于制备高效脱硫剂,净化煤炭燃烧产生的废气。 4. 生物医药领域:稀土元素广泛应用于生物荧光探针,用于
稀土元素的应用前景广阔
稀土应用前景分析 稀土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较低,且难以提取,因此 被称为稀土元素。这些元素在许多高科技产品中 具有重要应用,如手机、电脑、风力发电机、高 速列车等。
现状分析
1. 中国稀土产业的规模与发展: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是稀土产量最大的国家,占据了世界稀 土总产量的80%以上。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稀土产 量达到了132,000吨,是全球第一大稀土生产国。这一数字 表明了中国稀土产业的规模之大。 2. 稀土的应用领域与市场需求:稀土在许多高科技领域中起 到了关键作用,如磁性材料、光电材料、新能源材料等。目 前,稀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其市场需求也呈现增长趋 势。据统计,2019年全球稀土需求量达到了19.5万吨,而供 应量却仅为13.3万吨,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02
稀土应用的趋势与前景
Trends and Prospects of Rare Earth Applications
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产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产业现状及趋势分析稀土永磁材料是指稀土元素RE(铈Sm、钕Nd、钐Sm)和过度族金属元素TM (铁Fe,钴Co)形成的合金经一定的工艺制成的永磁材料,是对相关产品性能、效率提升较为明显的重要基础材料,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应用量较大,目前也已成为稀土新材料中最大的消费领域。
现在所应用的永磁材料主要经历了金属永磁、铁氧体和稀土永磁三个阶段,其中稀土永磁材料是目前磁性最好、发展最快的永磁材料。
钕铁硼合金是目前性能最好的稀土永磁材料。
稀土永磁材料至今已有两大类、三代产品。
第一大类是稀土-钴合金系,包括第一代SmCo5和第二代Sm2Co17合金,均是以金属钴为基的永磁材料合金,但由于原材料昂贵,受到资源和价格的限制,主要应用与高端领域。
第二大类是钕铁硼合金,1983年由日本和美国同时发现,称为第三代永磁材料,由大量的钕、铁、硼三种元素构成,其中钕元素的占比在25%-35%。
目前第四代铁氮(碳)永磁体,尚处于研发阶段。
在已有的三代稀土永磁材料中,钕铁硼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磁性强等特点,由于原料易得、价格便宜的优点,发展极为迅速。
按照制造工艺的不同,钕铁硼磁材可分为烧结、粘结和热压三类,其在性能和应用上各具特色,下游应用领域重叠范围比较少,相互之间起到功能互补而非替代或挤占的作用。
烧结钕铁硼是目前产量最高、应用最广泛的稀土永磁材料,占比约超过90%,大部分中国钕铁硼磁材制造商主要生产烧结钕铁硼磁材。
2019年,稀土磁性材料产量保持平稳增长。
其中,烧结钕铁硼毛坯产量17万吨,同比增长9.7%;粘结钕铁硼产量7900吨,同比增长5%;钐钴磁体产量2400吨,同比增长4%2019年烧结钕铁硼毛坯产量占比94.3%,粘结钕铁硼占比 4.4%,钐钴磁体产量占比仅1.3%。
国家近年出台行业发展规划以及多项政策文件鼓励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产业发展。
钕铁硼磁材产业链上游主要是稀土矿开采、分离及冶炼,中游是钕铁硼的精深加工企业,下游是消费电子和基础工业等传统应用领域,以及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应用领域。
稀土永磁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稀土永磁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稀土永磁材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新材料,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电子器件、
汽车工业、能源领域等。
稀土永磁材料行业的发展现状具有以下特点:
1. 市场需求增长迅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稀土永磁材料的市
场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2.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稀土永磁材料的制备工艺、性能和稳定性得到了大幅提高,
特别是近年来,新型稀土永磁材料的研发进展迅速,性能优越。
3. 行业竞争激烈:目前,国际上主要的稀土永磁材料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日
本和韩国等地区。
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来保持竞争优
势。
4. 市场价格波动:稀土永磁材料的价格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主要受到稀土市场供需
关系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稳定,价格波动较为明显。
2. 加强行业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内外稀土永磁材料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建立行业
联盟,共同研究解决行业内存在的问题,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3. 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断提高产
品的性能指标,满足市场需求。
4. 探索新的应用领域:积极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如新能源、环保领域等,发挥稀土
永磁材料的优势,扩大市场空间。
5. 加强环保管理:稀土永磁材料的生产过程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要加强环保管理,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推动绿色生产。
稀土永磁材料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提
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加强行业合作和交流,才能促进稀土永磁材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稀土永磁材料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稀土永磁材料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摘要:近年来,烧结钕铁硼生产技术一直在不断进步,晶界扩散、晶界调控等工艺被普遍采用,晶粒细化技术正在推进;靶式气流磨在生产中开始使用,自动成形、自动检测和自动充磁等也有很大提高。
随着烧结钕铁硼在高性能电机中日益广泛的应用,高磁能积且高工作温度磁体成为研发的核心目标,成果显著。
为了促进稀土元素平衡利用、降低磁体成本,高丰度稀土烧结磁体研发也取得重大突破。
粘结磁体方面,国产各向同性快淬钕铁硼磁粉的产量增长迅速,钐铁氮磁粉量产也初具规模,各向异性HDDR钕铁硼磁粉已可批量生产,各向异性粘结磁体正在开发之中。
自本世纪以来,全球钕铁硼产业在中国的带动下持续放量增长。
2002~2017十五年期间,我国和全球烧结钕铁硼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7.8%和14.5%,粘结钕铁硼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0.1%和5.6%。
2017年,全球稀土永磁材料的成品产量为13.1万吨,其中烧结钕铁硼磁体占91.4%,粘结钕铁硼磁体占6.7%,热压/热变形钕铁硼磁体占0.6%,烧结钐钴磁体仅占1.3%。
关键词: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钐钴;烧结;粘结;快淬1 前言世界上磁性最强的稀土永磁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信息通讯、消费电子、节能家电、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及航空航天等许多领域,已经成为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材料[1]。
自从1967年第一块YCo5永磁体问世[2],稀土永磁家族中1968年出现了第一代1∶5型Sm-Co永磁体[3],1977年出现了第二代2∶17型Sm-Co永磁体[4],1983年又出现了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磁体[5,6]。
钕铁硼磁体最大磁能积的理论极限值为64 MGOe,2006年实验室样品已达到59.6 MGOe[7],工业产品已超过55 MGOe。
自1983年被发现的三十五年以来,钕铁硼一直是当今世界上磁性最强的永磁材料。
由于制备方法不同,钕铁硼材料主要分为烧结、粘结和热压/热变形磁体3大类。
稀土永磁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稀土永磁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及建议稀土永磁材料是一种具有高能效、高性能和高稳定性的材料,在现代化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稀土永磁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电动汽车、新能源、高速列车、大型机械设备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同时,稀土永磁材料行业也一直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因此,如何促进稀土永磁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当前稀土永磁材料行业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从技术方面来看,稀土永磁材料在生产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生产工艺需要改进,产品质量需要提高等方面。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大,导致部分中小型企业难以生存。
最后,稀土资源的短缺、获取成本的增加以及环保压力等因素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一、技术创新在技术方面,我们需要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此外,我们需要加强对新型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以满足市场对高性能、高能效、高稳定性等方面的需求。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稀土永磁材料的应用研究,将其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二、市场开拓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大,导致部分中小型企业难以生存。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开拓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降低产品成本。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加强产品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等。
三、资源节约稀土资源短缺、获取成本增加以及环保压力等因素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节约资源的措施,如加强稀土资源的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发替代品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环保工作,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减少环境负担。
总之,稀土永磁材料行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促进其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我们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开拓市场,节约资源,以推动稀土永磁材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2024年稀土永磁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稀土永磁市场规模分析一、引言稀土永磁材料作为一种具有特殊磁性和独特性能的材料,在现代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稀土永磁市场规模的分析对于了解稀土永磁材料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稀土永磁市场规模进行详细分析。
二、市场规模现状目前,稀土永磁材料的市场规模已经逐年增加。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全球稀土永磁材料市场规模达到了XX亿美元。
其中,亚太地区是全球稀土永磁材料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占据了市场份额的XX%。
除此之外,欧美地区和中东地区也是稀土永磁材料市场的重要消费地。
三、市场规模趋势未来几年,稀土永磁材料市场的规模有望保持增长态势。
主要受益于新能源车辆和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将是稀土永磁材料市场规模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此外,风电、节能灯等领域对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四、市场规模的影响因素稀土永磁市场规模的增长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全球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稳定程度会直接影响稀土永磁材料的市场需求。
其次,新能源政策的推动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稀土永磁材料市场规模的增长具有积极影响。
此外,市场上其他替代品的竞争也会对市场规模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市场规模分析方法市场规模的准确分析对于稀土永磁材料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常用的市场规模分析方法包括需求分析、产能分析和供需平衡分析等。
通过采用这些方法,可以对市场规模进行科学、准确的预测和分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
六、市场机遇与挑战稀土永磁市场规模的增长为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随着市场的扩大,企业需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不断开发创新产品,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国家政策的变化和替代品的竞争也是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七、结论随着新能源和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稀土永磁材料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增长态势。
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趋势和需求变化,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不断创新,以应对市场的机遇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稀土永磁产业发展与现状Ξ李晨松,和金生,董丽平(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072) 摘 要:由于上游产业的带动,我国的稀土永磁材料发展速度很快,其中Sm 2Co 永磁增长缓慢,N dFeB 永磁材料以其优良的性价比获得了高速增长,并改变了稀土永磁产业的产业结构。
本文从稀土永磁材料市场的供给和消费两个方面,对我国N dFeB 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
关键词:稀土永磁;N dFeB 市场;供给;消费中图分类号:F 426;TM 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0277(2005)0120078204 稀土永磁材料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高性能金属功能材料,它的出现对推动工业进步,特别是电机工业、办公自动化等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实现元器件的小型化、轻量化、高性能、高可靠性方面,稀土永磁材料显示出优秀的特性,并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现主要用于各种微特电机、音响设备、选矿机械、微波器件、仪器仪表、医疗保健仪器设备及办公自动化等方面。
1 稀土永磁材料的分类和发展的概况111 稀土永磁材料的分类和发展稀土永磁材料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按性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1-5型Sm 2Co 5)、第二代(2-17型Sm 2Co 17)、第三代(N dFeB )[1],其发展的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各类商用磁体发展历史示意图1967年采用粉末法制造出第一块Sm Co 5,其磁能积为511M GO e ;1968年采用普通制粉法制造的Sm Co 5,磁能积为811M GO e ;同年采用静压工艺,制造出磁能积为1815M GO e 的Sm Co 5永磁体。
直到1970年才首次将液相烧结法用来制造Sm Co 5永磁体,从而使得Sm Co 5的制造工艺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
1972年首次用还原扩散法制造出磁能积为26M GO e 的Sm Co 5永磁体,1973年制造了Sm Co 5单晶体,磁能积达到32M GO e ,再一次在实验室创造了单晶Sm Co 5磁性能的新纪录。
由于Sm Co 5中含有66%左右的Co ,而Co 是非常昂贵的战略元素,因此,自从Sm Co 5出现后,人们就开始考虑Co 的取代,1977年用粉末冶金法研制的Sm 2Co 17,其磁能积达到30M GO e ,创造了实用稀土永磁磁能积的最高记录,使之成为第二代稀土永磁材料。
在性能上,由于Sm 2Co 系稀土永磁材料具有非常优秀的温度稳定特性和可靠性,它们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仪器仪表工业和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其成为第一代和第二代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
1983年,日本住友特殊金属株式会社的佐川真人等人首先用粉末冶金法研制出性能为36M GO e 的第三代永磁材料——N dFeB 系永磁材料。
N dFeB 系永磁材料的出现,使制造者和使用者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N dFeB 系永磁体上。
1995年磁能积已经能够达到5112M GO e ,用快淬与热挤压变形法研第26卷第1期2005年2月 稀 土Ch inese R are Earth s V o l .26,N o.1Feb ruary 2005Ξ收稿日期:2004203229作者简介:李晨松(19772),男,河北辛集人,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和知识管理。
制出的各向异性快淬磁体,其磁性能已经达到40M GO e ,用还原扩散法研制的磁能积达到36M GO e 。
1987年,日本住友特殊金属公司宣布获得5016M GO e 的N dFeB 磁体,1990年日本东北金属公司的研究者声称可以得到磁能积为5213M GO e 的N dFeB 磁体,1993年,住友特殊金属公司宣布制成世界最高磁能积的N dFeB 磁体,磁能积达54M GO e 。
钕铁硼从实验室到工业规模生产仅经历了3~4年,其发展势头和实用化比其他材料快2~3倍,最终成为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
112 性价比是稀土永磁材料发展的驱动力无论是哪种稀土永磁材料,如果要成为一种商品,要占领并巩固其特定市场,甚至形成一个产业,除了要满足使用时的性能要求之外,更要有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价格。
在磁性材料领域,用来表征一种材料商业价值的指标是性价比W ,其计算公式为磁体的密度与单位价格的乘积,除以其磁能积,单位为美元 焦耳。
一般的,一种磁性材料的W 越小,表明其商业价值的潜力越大,市场前景越好。
N dFeB 稀土永磁的性价比在20世纪90年代不断下降,其技术和市场的成长前景很好。
Sm 2Co系列稀土永磁,由于原料中含有战略元素Co ,且Sm 的价格昂贵,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成本的劣势始终无法使其性价比优于N dFeB 稀土永磁(如图2所示),因此,N dFeB 稀土永磁的研发和产业化速度之快是前面多种磁性材料所无法比拟的。
图2 1985~2010年Sm 2Co 和N dFeB 永磁体性价比变化趋势图2 我国稀土永磁行业的发展现状211 Sm 2Co 永磁体我国的钐钴磁体产业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当时的上海跃龙化工厂首先采用还原 扩散工艺大规模生产钐钴磁粉和钐钴永磁,但由于钴原料完全仰赖进口,因此磁体价格昂贵,限制了磁体的广泛使用。
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钐钴永磁的产量始终停留在100吨的水平。
1990~2003年间中国钐钴磁体的产量(吨)、产值($×105)、价格($ kg )示于表1。
表1 1990~2003年间中国钐钴磁体的产量、产值和价格变化情况一览表项 目199019952000200120022003产量 吨5566135170220265产值 ($×105)61161210111613161514价格 ($ kg )1109474686258212 N dFeB 永磁体N dFeB 是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其科研、生产、应用都保持持续高速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稀土原材料和稀土永磁材料生产的大国,而且具有很好的科研基础,并且具有庞大的消费市场,这些都为我国开发和生产N dFeB 稀土永磁材料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1995年前,我国烧结N dFeB 生产厂约有110家,其中生产能力在20吨 月以下的有90家,30~90吨 月的约15家,100~180吨 月的约5家。
我国从1994年到2002年烧结和粘结N dFeB 的产量增长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我国烧结N dFeB 和粘结N dFeB 增长趋势图随着我国N dFeB 永磁产业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且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目前我国主要生产钕铁硼磁体和投资生产钕铁硼磁体的上市企业主要有:中科三环、北京安泰、宁波韵升、津滨发展、太原刚玉、首钢烟台和金田铜业,它们的主营业务,钕铁硼产品类型及钕铁硼产量见表2所示。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宁波韵升,该公司的烧结钕铁硼都在N 48以上,其中N 52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研制项目已经在2003年9月通过省级鉴定,N 50~N 53的高品质烧结钕铁硼磁体的生产能力在2004年已达到1350吨,由于在2001年就已经取得专利许可,因此该部97第1期 李晨松等:我国稀土永磁产业发展与现状分产品几乎全部出口外销;与此同时,安泰科技也开始了针对钕铁硼的一系列资本运作,如果运作成功,其产能将在近期内提高到3000吨 年。
表2 生产烧结钕铁硼的国内上市公司一览表企业名称主营业务钕铁硼类型钕铁硼产能 吨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稀土永磁材料烧结钕铁硼、粘结钕铁硼6000宁波韵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钕铁硼永磁材料、八音琴、电机、弹性元件烧结钕铁硼粘结钕铁硼2000(N50~N53)300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超硬及难熔材料、非晶微晶合金、烧结稀土永磁、粘结稀土永磁、软磁合金、生物医学材料、精细金属制品产业烧结永磁材料粘结永磁材料1000500太原双塔刚玉股份有限公司棕刚玉系列产品、特种耐火材料、自动化仓储物流设备及技术、钕铁硼磁性材料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3000(N45)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钢铁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300天津津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数讯电子、高性能磁性材料、有色金属材料烧结钕铁硼粘结钕铁硼300500 1:表中数据为作者根据上市公司2003和2004第三季度年报总结而得,部分来自公司网站公布信息 2:首钢是参股烟台首钢磁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占25143% 在产品档次方面,我国的N dFeB永磁产品档次参差不齐但是总体水平相对日本、美国等永磁强国还比较低,主要原因是技术整体水平相对落后。
以N dFeB粘结磁体为例,表3列举了1999年~2003年我国国产粘结N dFeB磁体和外资粘结N dFeB磁体的产量、产值和价格对比。
从中可以明显看出,虽然我国的粘结N dFeB产量高于外资厂商的产品很多,但是价格却低于外资厂商近一倍,这反映了我国粘结N dFeB产品的附加值偏低。
表3 1999年~2003年我国国产N dFeB和外资N dFeB的产量、产值和价格对比年 份19992000200120022003国产外资国产外资国产外资国产外资国产外资产量 吨280200360340500200600340720380价格 ($ kg)8213676134681326613165130产值 ($×106)221962712271364515634261439164415446184914213 稀土永磁行业发展现状的评价稀土永磁行业的发展和稀土产业、电子信息、航空航天、通讯技术、交通运输等下游产业密切相关,它不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是一个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行业。
本文从稀土永磁产业的供给和消费两个方面对我国稀土永磁行业进行了整体评价。
21311 稀土永磁供给现状(1)制造能力与产量由于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稀土永磁材料的生产能力逐年提高,目前仅生产N dFeB永磁的厂家就有100多家,烧结N dFeB的产量更是占到全球产量的40%以上,在2000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产量第一的生产大国。
以烧结N d2 FeB为例,表4表明了我国和主要生产国生产烧结N dFeB的供给状况。
最新的数据表明,在2004年,我国的烧结N dFeB的产量所占全球比重已经超过50%,成为全球稀土永磁材料生产大国。
表4 全球烧结N dFeB供给状况一览表(2000年)国家中国日本美国欧洲合计生产厂商数量14042~32~3148~150总产量 吨611065301720160016420单位企业平均产量 (吨 厂)43161632.5573~860533~800占据全球市场份额 %3813401910181010100 注:资料来源:国家稀土办相关资料统计08稀 土 第26卷(2)投资规模状况我国企业的单产规模平均在千吨左右,与磁材制造强国差距很大,这种规模上的差距使得企业在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