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学生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学生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为了准确、公平和客观地评定每个学生的实验成绩,充分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全面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实验教学质量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制定实验成绩考核评定方法:

第一条《植物生物学实验》、《生理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免疫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I 》、《生物化学实验II 》、《分子生物学实验》、《生物科学专业实验》、《生物技术专业实验》、《药物分析实验》、《药物制剂实验》、《药理学实验》成绩评定方法:实验习惯成绩占10%;实验预习考试成绩占10%;实验操作成绩占30%;实验报告成绩占20%;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占10%;实验设计成绩占20%。制定实验习惯规定21 条,违反每条规定扣0.5 -5 分;对实验习惯表现突出的学生并给予1 -2 分的加分。实验习惯成绩总分为10 分,扣除满10 分者;或实验预习考试成绩达不到6 分者,视该科实验成绩为不及格,重修该门实验课程。

第二条《研究创新实验》成绩评定方法:创新实验习惯成绩占10%;实验方案设计成绩占30%;创新实验操作成绩占40%;创新实验论文成绩占20%。创新实验习惯成绩不及格者该科总成绩视为不及格。

第三条《生物学实验原理与技术》成绩评定方法:植物生物学实验理论考试成绩占8%,生理学实验理论考试成绩占8%,微生物学实验理论考试成绩占12%,遗传学实验理论考试成绩占8%,细胞生物学实验理论考试成绩占12%,免疫学实验理论考试成绩占8%,生物化学实验I理论考试成绩占20%,生物化学实验U理论考试成绩占12%,分子生物学实验理论考试成绩占12%。

XX 大学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4年

2月26日(制定人:XXX修订人:XXX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法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是直接认知被评价者行为的最好方法。它适用于在教学中评价那些不易量化的行为表现(如兴趣、爱好、态度、习惯与性格)和技能性的成绩(如唱歌、绘画、体育技巧和手工制成品)。但被观察者知道他被人观察时,他的行为便不同于平常,因而观察的结果并不完全可靠。为了提高观察的可靠性与精确度,一方面应使观察经常化,用日志或报告形式记录一些学生的行为或轶事,使评价所依据的资料更全面;另一方面可采用等级量表,力求观察精确。 行为日志或轶事报告,一般都用来记录学生有意义的或异常的行为表现。要重事实,如实描述行为的发生经过,并可以作简要的解释、说明。行为日志,可以由教师为全班学生专备一个本子,每个学生占若干页,以记录其突出的行为表现。行为日志由教师保管,轶事报告则需交教导处,供研究学生工作之用。 2.测验法 测验主要以笔试的形式进行,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它适用于对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成绩评定。测验的优点是能在同一时间内用同一试卷测验众多的对象,收集大量可供比较研究的宝贵资料,它不仅简便易行、运用广泛,而且结果也比较可靠。但测验也存在局限性,如难以测定学生智力、能力和行为技能等。 (1)测验的质量指标 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如果一个测验在反复使用或以不同方式使用都能得出大致相同的可靠结果,那么这个测验的信度就高;否则,信度则较低。影响信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测验的长度、测验的时间、受试者的身心状态、测验的标准等。 效度是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出的东西。一个测验的效度总是对一定的测验目标而言的,故不能离开特定的目标笼统地判断这个测验是否有效度。 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试题过难或过易都不能准确测出学生的真实成绩,所以,一张试卷总的来说难易要适中,即它的试题既要有较难的题,又要有较易的题。 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区分度与难度有关,只有在试卷中包含有不同难度的试题,才能提高区分度,拉开考生得分的差距。

小学生学业成绩等级制评定办法

仓头二小学生等级积分制实施办法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完善小学考试制度和评价制度的改革特制定《小学生等级积分制实施办法》。 一、实行等级制的目的 1、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使小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成长。 2、积极引导教师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全面素质培养。 3、充分发挥教育评价在办学方向上的导向作用,促进学校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4、大力改变社会、家长对学生片面的期望,创设素质教育的社会环境。 二、等级制评定的内容 1、评定的范围包括学生按规定所学的全部课程。 2、评定的内容包括学科课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活动课侧重参与程度及效果。 三、等级制评定的形式 1、小学一、二年级取消考试;其他各年级取消期中考试。小学升初中取消考试,实行就近入学,对口直升。 2、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学业成绩评定采用A、B、C、D四等。 3、加强平时学生学习过程的作业检查和单元检测,针对作业和检测结果评定等级并写出指导性评语。 4、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根据学科特点,采取口(耳)试与笔试结合、笔试与操作结合、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结合、知能考试与行为考核结合,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查结合等形式。 5、期末终结性考试,学生要求重考,学校允许在规定时间内

再重考一次。 四、等级制评定的操作 操作原则及程度:判断正误,综合权重,评定等级,附加评语。 1、命题考试。依据市统一制定的《考试标准》,各学校自行命题并组织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综合能力三个部分,按B:B:C的比例构成。 2、评卷定等。由学校按市统一制定的评卷定等标准评定等级。 首先,对卷面考查判断正误。按正确率90%以上为A、80%以上为B、60%以上为C,其余为D的标准,评定出每部分的等级。 其次,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部分的等级为基准,兼顾综合能力部分的等级,评定出卷面等级。 最后,以期末终结性考试的等级为基准,兼顾平时单元检测和“三动”操作考核,评定出学科学业等级。 一、二年级以平时考查为主,考查的主要开式是课堂提问和课外作业,每学期至少考三次。以平时考查为主,兼顾“三动”操作的考核等级,评定出学科学业等级。 教师在学生的考卷和作业上不仅要评定等级,还要作出诊断性评语、指导性评语和鼓励性评语。 3、统计分析。学业成绩以班级、学校为单位,统计及格率、优秀率。 质量分析要根据课程特点,分项各类统计正误率,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

如何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

一、原始分和标准分的定义 原始分是考试后直接从卷面上得到的分数。 标准分是指通过原始分转化而得到的一种地位量数,它反映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绩中的位置。因此,无论试题难或易,无论整体原始分偏高或偏低,整体标准分都没有什么变化。 二、标准分的计算 根据教育统计学的原理,标准分Z是原始分与平均分的离差以标准差为单位的分数,用公式表示为:Z=(X-A)/S 其中:X为该次考试中考生个人所得的原始分;A为该次考试中全体考生的平均分;S为该次考试分数的标准差。 通过转换后得到的标准分Z在一般情况下都带小数,而且会出现负值,实际使用时不太方便,所以还要对Z分数进行线性变换(T变换):T=500+100Z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分。这种标准分的平均值为500,也就是说,如果某考生的标准分为500,则该生的成绩处于此次考试的中间位置。 标准分有如下性质: ⑴平均值为0,标准差为1; ⑵分数之间等距,可以作加减运算; ⑶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是线性转换,不会改变原始分的分布形状,也不改变原来分数的位置次序。 三、使用标准分比使用原始分有什么好处? 根据教育统计学的原理,原始分转换成标准分的意义可以从下面的比较中反映出来: ⑴单个标准分能够反映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绩中的位置,而单个原始分则不能。 例如,某考生某科的原始成绩为85分,无法说明其这科成绩究竟如何,因为这与试题的难度有关,与总体考生的分数有关。如果某考生某科的标准分为650,即Z分数为1.5,则通过查正态分布表,查得对应的百分比为0.9332,于是我们知道,该考生的成绩超过了93.32%的考生的成绩,这就是分数解释的标准化。 ⑵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比,而不同学科的标准分是可比的。 不同的学科,由于试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各学科的分数价值也就不同。例如某考生的语文原始成绩为80分,数学原始成绩为70分,从原始分看,其语文成绩优于数学成绩。但如果这次考试全体考生的语文原始分平均为86分,而数学原始分平均为60分,则该考生的语文成绩处于全体考生的平均水平之下,而数学成绩处于全体考生的平均水平之上,即该生的数学成绩实质上优于语文成绩。从标准分的角度来衡量,其语文标准分小于500分,而数学标准分大于500分。由于标准分代表了原始分在整体原始分中的位置,因此是可比的。 ⑶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加,而不同学科的标准分之间具有可加性。 既然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比,那么也就不可加。多学科成绩,只有在各科成绩的平均值相同、标准差也相同的条件下,才能相加,否则是不科学的。各学科原始分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一般都不相同,而各学科的标准分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都基本相同,因此,各科的标准分是可加的。 四、什么是增值? 教学增值就是评价时将学生原有基础一并考虑,用以比较原有基础与接受教师教育后成绩增进的幅度。增值评价分为两步:首先根据原有基础得到一个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管理办法

欢迎阅读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制度 为不断推进我校的教学改革进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总结多年来我校学生评价实施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办法,制定并实施《西渠中学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制度》,具体如下: 一、总体思路 1、以等级评价代替分数评价。 以往我校采用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办法,主要是采用学生的考试分数进行评价,并把各科考试成绩简单累加后得出最后的学业成绩评定。这样的评价办法常常受到试卷难易程度的影响,并产生诸多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产生消极影响。等级评价能够比较准确地衡量学生在同一年段学生群体中的学习水平,帮助教师和学生确定下一阶段教和学的策略、目标;有利于模糊分数的些微差距,消除分数评价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有助于师生保持正常的心态,专注于教学改革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等级分为学科等级和学业成绩综合等级两项。 2、从本校学生实际出发,设定学科等级比例。 从学生群体来看,学生学业的差距客观存在,并且呈橄榄形分布。合理的比例是能够相当准确地衡量一个学生在一个群体中的大致学习水平的。 3、把等级转化为学分,按照比例评价学生的综合学业成绩。 从学生个体来看,客观存在多数学生科目学习成绩不均衡的状况,单纯的学科等级评价不能准确地衡量学生的总体学习水平,把学科等级量化为学分再进行第二次等级综合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二、操作办法 1、等级设置。

欢迎阅读 学科等级和学业成绩综合等级(简称“综合等级”,下同)均为四个等级,即优良、良好、合格、不合格,或A、B、C、D。缺考和零分不计等级。 2、学科等级评定。 (1)学科等级四个等级的比例分别为:优良20%、良好35%、合格35%、不合格10%。学科等级人数为该年段学生总数乘以等级比例。 (2)评定办法。 以下两种办法结合使用,评定时只需满足A或者B两项条件中的一项即可;一般以A办法为主评定。 A、学科等级评定时,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按照比例数评定等级。优良、良好两个等级出现分数并列,以致超过该等级比例人数时,均按优良或者良好高等级评价,其下一个等级比例人数仍旧保持不变,即最后减少不合格等级人数。 B、考试卷面成绩达到90%以上(含90%),记为优良等级;考试卷面成绩达到80%以上(含80%)、90%以下,记为良好等级;考试卷面成绩达60%以上(含60%)、80%以下,记为合格等级;考试成绩低于60%的,记为不合格等级。 三、其它规定 1、采用等级评价后,学生的考试成绩按照等级记载。 2、年段或者学校组织的阶段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试题难度要适中,卷面分大体要达到80%的及格率;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要测试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题型要多样化,要有一定比例的开放性试题,可以设计分值不同的选做题,供不同基础的学生选做。考试结束,各备课组要进行试题命题分析,改进命题方法,提高命题质量。 3、本暂行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和实施。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生课程学习成绩评定办法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网教院[2012]15号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生课程学习成绩评定办法 (修订) 为了进一步完善网络教育的教学体系,加强学生的过程学习监控,根据网络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结合四川大学网络教育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组成 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由形成性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学习成绩的35%,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学习成绩的65%。 1、形成性考核成绩 形成性考核成绩是对学生平时课程学习过程的考核和评价。根据我校网络教育的实际情况,形成性考核成绩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①课程网上作业成绩:占该课程学习成绩的25﹪; ②网上学习行为积分:占该课程学习成绩的10﹪。 ③课程学习小组讨论和参与课程网上月导学:教师根据学生参与情况加分(最高分为5分)。 2、期末考试成绩 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是按照该课程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的65﹪计算。 二、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评定方式 (一)形成性考核成绩的评定: 1、课程网上作业成绩:为了帮助学生平时的课程学习,达到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四川大学课程教学教师将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课程教学学期内将该课程作业分次布置在网上。每个学生按照时间要求直接在网上完成,网上提交,由系统自动评阅判分。 2、网上学习行为积分: ①点击学习资源时间连续在线5分钟积0.1分,10分钟积0.2分,以此类推。累计不超过6分。 ②点击学习资源次数点击1次资源积0.1分,累计不超过2分。 ③课程论坛参与每个有效帖积0.5分,精华贴积1分,无效贴不加分,累计不超

过2分。 3、课程学习小组讨论成绩: 学生自学小组的学习是远程教育的一种重要学习形式。学生参加校外学习中心组织和安排的自学小组的学习情况将作为其形成性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并由学生管理人员(班主任)负责学生的签到及考核工作(见附件一,存留备查)。 4、课程网上月导学和实时答疑成绩:课程教学老师根据学生参加网上导学和答疑情况综合评定学生网上成绩,并按照加分(最高分为5分)计入该门课程学习总成绩。 (二)期末考试成绩的评定: 期末考试成绩评定由阅卷教师或阅卷小组根据期末考试试卷阅卷要求及评分细则给分。 三、学生课程学习成绩评定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1、各校外学习中心要按照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规定和要求认真组织学生及时完成课程网上作业。 2、各校外学习中心要认真组织学生参与网上学习和课程论坛讨论。 3、各校外学习中心要按照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规定和要求建立和完善学生自学学习小组,并组织和安排学生自学学习小组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讨论和学习交流活动,同时作好相应的学生签到及成绩考核评定工作(见附件一)。 附件一:《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生学习小组学习讨论签到表》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二○一二年九月二十日 主题词:远程教育课程学习成绩评定办法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二○一二年九月二十日印发

学生成绩评价标准

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 学生成绩评价标准 The standards of stud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2013

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 第2页 为贯彻《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深化课程教材改革 行动计划(2004—2007)》的精神,并根据市教委开发并制定语文等六门基础学科及汽车运行与维修等50个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特此制定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学生成绩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是教学目标的价值回应。传统教学评价习惯以考卷为评价工具,以教师提供的“正确答案”为评价标底,鼓励学生记忆知识,评价结果却略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价和反馈。现今,就业市场对中职毕业生的最大不满表现在职业能力与职业态度方面。用人单位普遍希望中职毕业生能够懂得知识有机整合,能够掌握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工艺和方法,良好的职业诚信,沟通合作能力,以及如何在实际环境中将任务付诸实现的综合职业能力。 为此,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教学全过程评价为基础,以职业能力测试为重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机制,将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目标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突出形成性评价,结合课堂训练、课堂比赛、模块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注重平时成绩记录。强调目标评价,即强调课程结束后总结性评价,注重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已成为符合职业教育的新评价标准。 第一章 引言 学生成绩评价标准 1 引言 2 公共文化课程 3 体育与健康课程 4 德育课程 5 专业课程(知识型) 6 专业课程(技能型) 7 专业实训课程 8 考查课程 学生成绩评价标准 第 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教学全 过程评价为基础,以职业能力测试为重点,结合课堂训练、课堂比赛、模板考核等手段,形成符合职业教育的新评价标准

Excel表格在统计学生成绩中的应用

excel函数在学生成绩统计中的应用 Excel俗称电子表格,是集表格、计算和数据库为一身的优秀软件,其数据处理的核心是函数和数据库,本文仅介绍用Excel2KX进行成绩统计和一些日常统计的函数。 一?考试成绩的统计 (一)对班学生成绩的总体评估统计 1■假设E4: E53单元格存放某班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若要计算该科的总分、人平分、及格人数、及格率、优秀人数、优秀率、最高(低)分、分段统计等。 (1)参考人数统计: 若要将参考人数放在E54单元格中,只需选定该单元格并插入“计数函数”:“ COUNT ”并 选定要计数的单元格区间E4:E53或(输入)公式:“ =COUNT(E4:E53)”回车即可; (2)学科总分的统计: 若要将该科的总分存放在E55单元格中,只需选定该单元格并插入“求和函数”:“ SUM ” 并选定要计数的单元格区间E4:E53或(输入)公式:“ =SUM (E4:E53)”回车后即可计算出该科总分(注:在E55单元格只显示计算结果。如要修改该公式,只需选定该单元格,在编辑栏内即可修改)。 (3)学科平均分的统计: 若要将该科人平分存放在E56单元格中,选定该单元格插入平均值函数“ AVERAGE ”并选定求值区间“ E4:E53”或输入公式:“=AVERAGE(E4 : E53)”,回车后即可计算出人平分(注:数组或单元格引用中的文字、逻辑值或空白单元格将被忽略,但单元格中的“0”则 参与运算)。 (3)学科及格人数统计: 若要将该科的及格人数存放在E57单元格中,选定该单元格插入计算某个区域内满足指定条 件的单元格数目函数的条件函数:“ COUNTIF ”,插入函数的方法是单击“插入”菜单中的 “插入函数(F), ”命令,弹出一个“插入函数”对话框,在其中的“选择函数”下的列表框中选定选定“ COUNTIF ”函数,单击“确定”,弹出一个“函数参数”指定对话框,在其中的“Ran ge”右边矫形框中输入统计的区间E4:E53或(单击矫形框右端的压缩图标,再在工作表中选择统计区间E4:E53,再单击“函数参数”压缩框中右端的扩展图标,返回扩展的“函数参数”对话框中),再单击对话框中的“ Criteria ”右边的矩形框,并键入及格条 件:“ >=60 ”,最后单击“确定”即可;也可以手动编辑输入公式及条件:COUNTIF(E 4: E53,〃>= 60〃)”回车,即可计算出该科的及格人数(空白单元格、文字、逻辑值、错误值均被忽略)。

数学建模——如何正确、合理的评价学生成绩

数学建模——如何正确、合理的评价学生成绩 我们仔细阅读了曲阜师范大学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 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B/观、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 参赛队员:***0710601079(07级应数一班) ***0710601144(07级应数一班) ***0710601002(07级应数一班) 日期 2009 年 5 月 28 日 客观、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 本文以学生的四个学期的考试成绩为依据,从考试的排名的估计和排名的方法两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了探讨并对学生下个学期的考试成绩进行了预测。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借助了概率统计、运筹学和决策论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了分析;文章的后半部分运用概率统计的次序统计 量对学生的下个学期的成绩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平均值、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分数 符号引入:i表示第个i学生; NUM(i,j)表示第个i学生的第j学期成绩; AVE(i)表示第i个学生的四学期成绩平均数; VAR(i)表示第i个学生四学期学习成绩标准差; 客观、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 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目的是激励优秀学生努力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鼓励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树立信心,不断进步。然而,现行的评价方式单纯的根据“绝对分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忽略了基础条件的差异;只对基础条件较好的学生起到促进作用,对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的学生很难起到鼓励作用。 假定四次考试试题难易适当,并且每个学生都发挥出应有水平。 公式简述:

工程造价 西华大学 成绩评定表(1)

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成绩评定表学生姓名:学号:年级/班: 所属学院(直属系):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所在专业:工程造价 学习态度(15)技术水平与实际能力 (25) 创新(10)说明书、图纸质量(50) 总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附)课程设计指导教师成绩评定标准 项目分值 优秀 (100≥x≥90) 良好 (90>x≥80) 中等 (80>x≥70) 及格 (70>x≥60) 不及格(x<60) 学习态度15 学习态度认真,科学作 风严谨,严格保证设计 时间并按任务书中规定 的进度开展各项工作 学习态度比较认 真,科学作风良 好,能按期圆满完 成任务书规定的 任务 学习态度尚好,遵 守组织纪律,基本 保证设计时间,按 期完成各项工作 学习态度尚可, 能遵守组织纪 律,能按期完成 任务 学习马虎,纪律涣 散,工作作风不严 谨,不能保证设计 时间和进度 技术水平 与实际能力25 设计合理、理论分析与 计算正确,实验数据准 确,有很强的实际动手 能力、经济分析能力和 计算机应用能力,文献 查阅能力强、引用合理、 调查调研非常合理、可 信 设计合理、理论分 析与计算正确,实 验数据比较准确, 有较强的实际动 手能力、经济分析 能力和计算机应 用能力,文献引 用、调查调研比较 合理、可信 设计合理,理论分 析与计算基本正 确,实验数据比较 准确,有一定的实 际动手能力,主要 文献引用、调查调 研比较可信 设计基本合理, 理论分析与计 算无大错,实验 数据无大错 设计不合理,理论 分析与计算有原 则错误,实验数据 不可靠,实际动手 能力差,文献引 用、调查调研有较 大的问题 创新10 有重大改进或独特见 解,有一定实用价值 有较大改进或新 颖的见解,实用性 尚可 有一定改进或新 的见解 有一定见解观念陈旧 论文(计算 书、图纸)撰写质量50 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层次清晰,语言准确, 文字流畅,完全符合规 范化要求,书写工整或 用计算机打印成文;图 纸非常工整、清晰 结构合理,符合逻 辑,文章层次分 明,语言准确,文 字流畅,符合规范 化要求,书写工整 或用计算机打印 成文;图纸工整、 清晰 结构合理,层次较 为分明,文理通 顺,基本达到规范 化要求,书写比较 工整;图纸比较工 整、清晰 结构基本合理, 逻辑基本清楚, 文字尚通顺,勉 强达到规范化 要求;图纸比较 工整 内容空泛,结构混 乱,文字表达不 清,错别字较多, 达不到规范化要 求;图纸不工整或 不清晰 注:本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应装入学生课程设计资料袋作为资料保存。

综合评价预测学生学习成绩的数学模型

摘要 对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的目的是激励优秀学生努力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鼓励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树立信心,不断进步。然而,现行的评价方式单纯的根据“绝对分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忽略了基础条件的差异;只对基础条件较好的学生起到促进作用,对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的学生很难起到鼓励作用。所以,一种能够全面、客观、公正的新型综合评价模式急需建立与应用。来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以更好地促进全体同学学习的进步与发展。本文通过对附件所给的数据进行全面的整合与分析,考虑各种可能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对学生学习状况的综合评价模型。从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来为学校提供更好的评价模型: 1.针对问题一:对612名学生四个学期的综合成绩进行整体分析,经过对数据的初步 处理和计算,绘制表格做出扇形图,更加直观的对计算结果(平均分、及格率、良好率、优秀率、极差等)的解析客观整体的评价学生学习的状况。运用matlab对其进行直方图的统计以及正态曲线的拟合,通过结果客观去全面公正的对整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 2.针对问题二:对具体到个人的学习状况的分析和评价以及模型的建立。m.考虑到每 位同学的其实分数的差异即基础不同的同学学习成绩进步空间的难易是有差别的。每位同学在不同难度的试卷测试中的发挥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引进了奖罚因子(a)并用多种微分方差和指数方程来转换测验成绩,使较低水平学生大幅增长的成绩与较高水平的选手小幅增长的成绩可以进行比较。 n.其次考虑到原始分一般不能直接反映出考生间差异状况,不能刻划出考生相互比较后所处的地位,也不能说明考生在其他等值测试上应获得什么样的分值。我们采用了标准分计算法——将原始分数与平均分数之差除以标准差所得的商 数,来评定对象之间的差异,它是以标准差为单位度量原始分数离开平均数的度量,标准分是一个抽象值,不受原始单位的影响,并且接受代数方法的处理。 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建立了标准分与进步度结合的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针对问题三:基于问题一中对数据的处理,以及考虑到现实情况中学习成绩的波动性,学生的成绩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变量,但是任何两个学期的学习成绩又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的因素。我们选择了基于微分拟合方程的灰色预测模型。(灰色系统理论认为,已有的数据携带者充分的信息,采用一定的数据生成方法,可以减少数据的随机性,增加数据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拟合建模将会提高模型精度)因此我们对原始分数进行了一次累加,使得生成数规律性大大增强,从而提高模型可靠性。并且利用残差分析对所建模型进行检验保证预测结果的精确度达到满意程度. 针对每一问题,考虑多种实际因素,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与计算。建立了能够对学生成绩进行客观全面又公正的综合评价模型与合理的预测模型。在反复检验与运算的基础上不断地对模型进行改进和完善。相信所建模型能够帮助学校解决传统依靠绝对分数不能公正的评判学生学习状况的不足。 关键词:数据分析、正态分布、标准分、微分拟合、灰色预测模型 一、问题的重新提出

学生成绩综合评价模型

学生学习状况评价与预测 摘要 随着社会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提高问题日益凸显,各种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层出不穷,但是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重要手段,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传统的评价方法忽略了学生基础条件的差异,并不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全面、客观、合理的评价,因而,建立一种科学的评价方法势在必行。 本文首先通过分析附件中的612名学生四个学期综合成绩,发现成绩会根据试题的不同导致分布状态的变化,利用SK法,Q-Q图检验为负偏态分布。所以首先利用转化函数将所给的成绩进行标准化使得标准化后的成绩能够满足统一的正态分布曲线,去除了试卷难度对于学生的影响。 然后在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估中,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基于层次化分析的模糊评价的改进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这三个评价模型进行评价。 基于层次化的模糊评价模型是模糊分类模型的改进,通过层次分析的方法能够得到可行科学的评估权值,利用标准化的成绩能够得到每个学生的评估总分,并不是模糊分类模型中量子化的得分。而DEA法主要注重的是成绩的稳定上升,是对于前两种模型的补充。 在预测过程中我们运用了线性回归预测模型、模糊分析预测模型、GM(1,1)成绩预测模型、ARIMA(0,1,1)成绩预测模型,通过预测结果我们发现,在假设学生学习状况不变的情况下模糊分析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良好,可以很好的反映学生的动态的进步情况,而GM(1,1)的预测结果很差,不推荐使用。如果考虑实际学生成绩波动和季节性变化的影响,则需要使用ARIMA(0,1,1),实际中这个模型的预测结果最好。 预测成绩表 第5学期 最后,我们对我们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客观的比较,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标准化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层次分析 DEA 线性回归预测模型模糊分析预测模型 GM(1,1) ARIMA(0,1,1)

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总结

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总结 篇一: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我校制定了学生学业水平测评方案。 (一)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创造适宜于孩子们成长的环境,使学生实现思想、智力、心理、实践、身体、创新、审美能力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总结)(二)体现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状况。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学业评价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进行全面发展评价,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在打好共同基础的同时,实现有个性特长的发展。通过评价主体的互动、评价内容的多元和动态的评价过程,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 (三)探索科学可行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根据我校的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方式,规范、完善评价的内容、标

准、方法和程序,加强公示、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确保学生评价工作的实效和公正。通过探索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健全学生评价制度,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实施学生学业评价方案,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初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初中新课程方案的要求。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给初中教育与学生以正确的导向。(二)操作性原则。方案实施要为家长老师学生所理解与接受,操作简便、直观。方案的指标体系合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操作实现信息化。 (三)公平性原则。加强学业评价工作的制度建设,提前公布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人员和有关规章制度,并广泛征求师生和家长的意见。保障评价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进行,对学生的评价全面、客观、科学。 (四)发展性原则。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功能。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适当收录反映学生成长过程和发展水平的描述与实证材料。正确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评价学生的素质,客观反映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长。(五)教育性原则。对学生的评价过程实质是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引导过程,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过程。评价的过程、目的首先在于对学生进行教育。

成绩单学生的自我评价

成绩单学生的自我评价 成绩单学生的自我评价一 1、A家长对孩子的评价:A,你是一个聪明、勇敢、调皮、好动的孩子。日常生活中,你尊老爱幼,在学校也能团结同学,上课认真听讲并积极主动发言,你表现不好的地方就是自控力差,脾气有点大,学习自觉性不够,希望在这即将大考的一个星期内,你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加最后一把油,争取考出好的成绩,妈妈相信你! A的自评:我喜欢学习,但有时学习态度不好,妈妈批评我时,我经常跟妈妈顶嘴,我决心改掉这个坏习惯,做妈妈的好孩子! 成绩单学生的自我评价二

2、B家长评语:你是一个性格开朗、活泼、可爱的男生,在学校里能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在家里,能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成绩良好,但是不够细致,学习上还需要继续努力。希望你能更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训练,加强能力的培养,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B自评:我,在生活中乐于助人,能关心团结同学。在学习上刻苦努力,思维活跃。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进步。 成绩单学生的自我评价三 3、C家长评价:宝宝是个喜欢读书,讲礼貌,性格开朗,助人为乐的孩子,本学期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希望新的一学期再接再厉,力争更大的进步! C自评:我整体还是比较听话的,就是做事情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不高。我会尽力改正的。

成绩单学生的自我评价四 4、D家长评语:你是个爱学习的,有上进心的,善良且懂得分享的孩子,家庭作业从来不让妈妈费心!你理解妈妈和老师的辛苦,但是上课时坐不住,表达能力欠缺,经常犯粗心大意的毛病,不过在犯错后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且以实际行动来改进或者改正。一学期下来,总体上你是进步的!妈妈希望你再接再厉,为美好的明天继续打基础! D自评:我有点好动,有时会粗心大意的;我和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我爱学习,喜欢运动、看书,喜欢老师,我下学期要改掉好动和粗心大意的毛病。我还想学到更多知识! 成绩单学生的自我评价五 5、E家长评语:你生活中豁达开朗、与人为善、明事理,

数学建模竞赛成绩的综合评价与预测模型

201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 赛"暑期模拟赛封面 参赛题目数学建模竞赛成绩的综合评价与预测模型 参赛编号2012007 皖西学院 应用数学学院 2012.8

数学建模竞赛成绩的综合评价与预测模型 摘要本文把所给的数据进行整理后,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 型,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和Topsis综合评价法三种模型解答了问题一和问题二。 并且对问题三,我们给出了认为还需要考虑的因素才能对各高校数学建模成绩科学、合理地进行评价和预测。 针对问题一,我们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我们通过求解“建模水平Q”这一数学指标来对安徽高校的建模水平进行综合排序。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的相关知识,求出安徽各个高校获得赛区一等奖、赛区二等奖、赛区三等奖的特征向量=(0.6442 0.2706 0.0852 ),用向量C=[c1j](j=1,2,3)来表示安徽赛区各个高校的获奖情况。由公式求出各个高校每年的建模水平,进而得出每年各个高校的排序。考虑到高校各年的成绩对综合排名的不同影响,这里对五年的成绩再一次进行加权,求出年份权重,继而求出建模水平,对各个高校进行综合排序。前五名依次为:安徽大学、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安徽财经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对2012年各校数学建模成绩的预测,我们采用灰色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结合的灰色神经网络模型,通过 GM(1,1)进行初预测,而后运用 BP 神经网络进行再预测。 针对问题二,考虑到所给数据量大、时间跨度长等特点,从数据中总结出,年均获奖组数、稳定性、参赛率、高教社杯获得情况四个因素,采用Topsis 综合评价法,鉴于篇幅有限,我们选取了49所本科和40所专科学校,先对10所本科高校进行综合排序,再用相同的方法对所选高校进行排序针对问题三,问题三的解决主要是对问题一问题二的总结与拓展,在求解问题一和问题二时,我们发现有些高校分别在安徽省和全国有着不同的排列顺序,通过网络上搜集相关资料,我们发现参赛经历、师资力量、学校受重视程度、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因素对学校综合排名有影响。 关键字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模型灰色神经网络模型 Topsis综合评价法

学生成绩综合统计表

学生成绩综合统计表

4.6 学生成绩综合统计表(一)案例背景 期末考试后,除了要统计各个分数段人数分布情况外(前面章节已经介绍了多种统计分数段的方法)可能还要统计年级和各班的及格人数与及格率,优秀人数与优秀率,以及各班里前、后若干名(如年级前20名和后20名)的人数和比例等。 本案例以某中学高一年级4个教学班100名学生的期末考试的3科成绩和总分为样本,统计全年级4个班级学生的期末考试及格人数与及格率,优秀人数与优秀率,以及各班里年级前20名和后20名的人数和比例,以便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将前20名和后20名学生的成绩在统计表中标示出来,以使得前、后20名的成绩能够在成绩表突出显示。 要实现本案例中的功能,学员应该掌握以下EXCEL技术点 ●基础知识条件格式 ●函数应用ISNUMBER函数SUM函数,LARGE函数,SMALL函数 ●综合应用函数嵌套数组公式。 最总效果展示

4.6.1创建原始数据表 Step 1创建工作簿、重名工作表 创建工作簿“综合统计表.xls”,然后将工作表重命名为“统计表”,删除多余工作表。 Step2输入原始成绩 ①在单元格A49输入表格标题:“高一年级期末考试成绩统计表”,选择你好单元格区域A49:G49,单击“合并及居中”按钮,字体、字型、字号设置为黑体加粗16号。 ②在单元格区域A50:G50输入字段名:“班级”,“学号”,“姓名”,“语文”,“数学“,“英语”和“总分“。 ③在单元格区域A51:F150输入全年级4个班100名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 “=SUM(D51:F51) ”,④在单元格G51输入公式: 然后按键确认,计算出第一个学生的“总分”。 ⑤选中单元格G51,双击单元格G51右下角的填充柄即可完成其余学生“总分”的统计工作。 ⑥选中单元格区域A50:G150,按图2样式设

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与预测模型

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与预测模型 【摘要】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时,科学准确地计算出学生的名次及进步情况具有重要意义。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目的是激励优秀学生努力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鼓励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树立信心,不断进步。 然而,现行的评价方式单纯的根据“绝对分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忽略了基础条件的差异;只对基础条件较好的学生起到促进作用,对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的学生很难起到鼓励作用。 本文针对题目中所给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以及预测展开了全面分析。首先,在问题(1)中,我们通过Excel数理统计的方法,将学生的分数划分为优秀(80-100)、良好(60-79)和不及格(0-59)三个分数段,并且统计出相应分数段的分布率。然后,我们根据三个分数段建立加权函数,计算出所有学生在四个学期相应的加权值,进而得出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在进步。 其次,对于问题(2),我们针对现行评价方式中绝对分数的片面性,采用Hale进步分方法和…,全面客观地评价这些学生的学习状况。在Hale模型中,利用Hale提出的指数函数模型,对全体学生的成绩进行计算分析评价。利用Hale模型还对整体情况作了评测,得到学生成绩整体稳定,略有起伏的结论。……..;在********模型中,…………….。 接下来的问题(3),在预测学生后两个学期的学习情况时,我们主要使用了两种预测方法。首先,建立灰色预测模型,结合第一学期至第四学期的学生成绩,通过Matlab对后两个学期的成绩做出预测分析。然后,同理预测出第四个学期的成绩,结合第四个学期的实际分数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其次,我们又建立了基于趋势比率法的“季节指数”的模型,把学生成绩的波动以一学年为一个周期并将学年中的1,2学期比作季节1,2最终得到一个较好的结果。 关键字:加权函数,Hale进步方法,灰色预测模型,趋势比率法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我校制定了学生学业水平测评方案。 (一)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创造适宜于孩子们成长的环境,使学生实现思想、智力、心理、实践、身体、创新、审美能力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二)体现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状况。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学业评价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进行全面发展评价,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在打好共同基础的同时,实现有个性特长的发展。通过评价主体的互动、评价内容的多元和动态的评价过程,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 (三)探索科学可行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根据我校的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方式,规范、完善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加强公示、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确保学生评价工作的实效和公正。通过探索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健全学生评价制度,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实施学生学业评价方案,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初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初中新课程方案的要求。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给初中教育与学生以正确的导向。(二)操作性原则。方案实施要为家长老师学生所理解与接受,操作简便、直观。方案的指标体系合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操作实现信息化。 (三)公平性原则。加强学业评价工作的制度建设,提前公布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人员和有关规章制度,并广泛征求师生和家长的意见。保障评价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进行,对学生的评价全面、客观、科学。 (四)发展性原则。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功能。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适当收录

学生成绩评价及预测模型

学生成绩评价及预测模型 摘要 学生学业成绩的分析和评价, 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也是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科学地分析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 不仅可以使教师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还可以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 也能为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分析。为了全面、客观、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本文通过在对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中的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612名学生的成绩进行分类评价,建立了成绩评价模型。 首先,根据统计学知识,通过对附表所给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对612名学生的整体成绩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说明。同时运用Excel软件画出学生成绩波动图、成绩等级饼状分布图等,并对各图进行了相关分析和说明,最终得出学生总体成绩分布属于负偏态分布,绝大多数学生成绩分布在60-90分之间的结论。最后还运用非参数检验方法Kolmogorov-Smirnov检验、Shapiro- Wilk检验以及图示检验法(直方图、标准Q-Q图以及箱式检验图)对结论进行检验,使用SPSS软件进行绘图与计算,最终验证了学生成绩分布为非正态分布,且为负偏态分布的结论是正确的。 然后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上建立了基于快速聚类(k-均值聚类)分析的成绩评价模型。在确定分类数为5类后,利用SPSS进行快速聚类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其聚类中心均值依次为:62.223755、89.029319、54.237350、34.400759、14.932222,各类人数分别为231、286、84、8、3,分类结果科学合理。 为了对612名学生后两个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预测,本文采用灰色预测理论中基于时间序列的GM(1,1)一阶一元微分方程模型建立了成绩预测模型,为了保证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先对数据列进行了必要的检验处理,并且通过残差检验和级比偏差值检验两种方法对灰色预测GM(1,1)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的预测结果能达到较高的要求。最后利用Matlab编程得出预测函数,计算每个学生第5、6学期的成绩预测值以及前四个学期的拟合成绩,并且运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Shapiro- Wilk检验以及图示检验法对对第5、6学期成绩预测值的正态性分布进行检验,得出学生成绩的总体分布不服从正态分布,而是负偏态分布,与前四个学期的分析结果相吻合,因此可以判定预测结果是合理可靠的,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本文还就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校管理部门提出相关的建议。 最后讨论了GM(1,1)模型的推广问题,通过添加平衡因子改进模型级比数列的计算方法,以及添加上限条件修改输出函数的方法改进了模型,使得模型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更广的适用范围。 关键字:成绩预测描述统计k-均值聚类分析灰色预测GM(1,1) 负偏态分布

成绩评定表

重庆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 题目电子资源下载交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 专业班级物联网2012-01 学生姓名王鹏杰2012442221学号

评阅教师成绩75指导教师成绩75 中等答辩成绩85总成绩(五级记分制) 成绩评定说明 1.各分项成绩评定采用定量评分的方法,以百分制计算,即由指导教师根据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译文及平时综合情况给予全面评定,再由评阅教师根据设计(论文)质量评定,答辩小组根据答辩情况给予评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总成绩由答辩委员会负责汇总,指导教师权重0.40、评阅教师权重0.20、答辩权重0.40。最后总成绩按90分及以上的为优秀,80-89分良好,70-79分中等,60-69分及格,60分以下不及格五等记载。 2.答辩小组评分主要针对论文的技术水平及创新、文档质量、对知识的运用 能力、答辩水平,给出答辩成绩。 3.评定成绩若有争议,应由答辩委员会最终裁定。 各专业学生的成绩应符合正态分布规律。4. 重庆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评语 学生姓名王鹏杰学号2012442221 2012-01专业年级物联网

电子资源下载交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题目 该生在毕业设计期间态度端正,学习认真,能够按照指导教师要 求完成毕业设计系统。该课题是电子资源下载交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数据库等技术,并借鉴开源社区中最语言与本课题采用PHPMySQL 经典的技术思想和开发模式,实现了电子资源信息查询,浏览、搜索和在线付费下载的前台小模块和电子资源信息管理、分类管理、订单管理等后台的模块,系统经调试,运行正确,各模块运行正常,论文结构合理,符合逻辑,文章层次分明,语言较准确,文字较流畅,达到规范化要求。该课题成果是一套可运行的网站系统,在网络辅助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