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二第三章 第一节课件
合集下载
地理必修2湘教版第3章第1节课件26张

No 南方种甘蔗,北方种甜菜。3、为什么我国江南丘陵种茶树, 东北平原种大豆。4、影响新疆的绿洲农业生产的主要(zhǔyào)条件是什么。假若你想办 工厂,你的主要(zhǔyào)目的是什么。运输费用······。深圳位于广东省南部,南临深圳湾和大 鹏湾,与珠海隔珠江口相望。气 候。市 场。谢谢
Image
3、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餐桌上
交通(jiāotōng)及是影响农业的区位(qū wèi)因素
第十六页,共27页。
(二)矿业区位(qū wèi)条件 1、为什么山西成为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
(néngyuán)基地?
2、为什么大庆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
矿业的生产区位与自然环境的联 系密切,并受到运输条件 (tiáojiàn)的影响
农业(nóngyè)、工业、交通 运输业、商业、金融业、信 息业等
产业(chǎnyè)活动的区 位特征:
与产业部门特点和
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第五页,共27页。
(一)农业区位条件 (tiáojiàn)
种植业
广义 林 业
(guǎngyì) 牧 业 农业
渔业
第六页,共27页。
第七页,共27页。
龙井茶
huán jìnɡ) 的联系最为密切
第十页,共27页。
1、平原地区适宜发展(fāzhǎn)哪种农业? 山地适宜发展(fāzhǎn)哪种农业?
第十一页,共27页。
2、为什么我国南方(nánfāng)种甘蔗,北方
第十二页,共27页。
3、为什么我国江南丘陵种茶树, 东北平原(píngyuán)种大豆
第二十七页,共27页。
消费市场
现实区位优势
廉价劳动力
技术等
充足的原料、动力;质高价廉的劳动力;
Image
3、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餐桌上
交通(jiāotōng)及是影响农业的区位(qū wèi)因素
第十六页,共27页。
(二)矿业区位(qū wèi)条件 1、为什么山西成为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
(néngyuán)基地?
2、为什么大庆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
矿业的生产区位与自然环境的联 系密切,并受到运输条件 (tiáojiàn)的影响
农业(nóngyè)、工业、交通 运输业、商业、金融业、信 息业等
产业(chǎnyè)活动的区 位特征:
与产业部门特点和
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第五页,共27页。
(一)农业区位条件 (tiáojiàn)
种植业
广义 林 业
(guǎngyì) 牧 业 农业
渔业
第六页,共27页。
第七页,共27页。
龙井茶
huán jìnɡ) 的联系最为密切
第十页,共27页。
1、平原地区适宜发展(fāzhǎn)哪种农业? 山地适宜发展(fāzhǎn)哪种农业?
第十一页,共27页。
2、为什么我国南方(nánfāng)种甘蔗,北方
第十二页,共27页。
3、为什么我国江南丘陵种茶树, 东北平原(píngyuán)种大豆
第二十七页,共27页。
消费市场
现实区位优势
廉价劳动力
技术等
充足的原料、动力;质高价廉的劳动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 说课课件ppt

提出问题:为何南山荔枝农业分布 独具地理特色?
设计意图 减小学生对农业的陌生感, 激发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进 入课堂
导入 热身
一.农业概述 1.概念 2.分类 3.区位 位置(where) 因素(why)
教学方法 谈话式讲授
设计意图
为后面的自主学习和案例探 究铺垫知识基础。
导入 热身 环节一
自主学习:从不同的材料分析影响南山荔枝分布 的不同区位因素。
“一亩田”是专业的、供应,查询实时更新的价格信息,并可以直接参与交 易下单,通过地图定位,查看距离最近的供求信息。
思考:材料中哪些农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变化?
导入 热身 环节一 环节二 环节三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农业新闻材料,引 导学生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 变化。
导入 热身 环节一
材料5:反映出的区位因素是技___术__、___交__通___
荔枝“天生娇气”,不易保存,因此品质下降很 快,货架寿命极短。作为国有大型农场,南山西 丽果场拥有完善的采后加工设施和冷库,加之专 业的物流运输队伍通过飞机、货船等运往日本、 欧盟等国家地区,为“南山荔枝”打开了通往世 界的道路。
课标
学情
自一然、区教位学因目素标
教材
结构:承上启下 内容:呼应课标
教学 目标
学情
课标
教学重点: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变化
自一然、区教位学因目素标
教学难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布局
教材
教学 目标
课标
知识: 零散的农业知识
学情 能力:可认知、推理和自
学,不知分析思路 情意:陌生,缺乏农业理念
C.交通运输题的便型捷丰富,D.由城易市居到民难收入增加
自四然、区板位书因、素亮点
设计意图 减小学生对农业的陌生感, 激发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进 入课堂
导入 热身
一.农业概述 1.概念 2.分类 3.区位 位置(where) 因素(why)
教学方法 谈话式讲授
设计意图
为后面的自主学习和案例探 究铺垫知识基础。
导入 热身 环节一
自主学习:从不同的材料分析影响南山荔枝分布 的不同区位因素。
“一亩田”是专业的、供应,查询实时更新的价格信息,并可以直接参与交 易下单,通过地图定位,查看距离最近的供求信息。
思考:材料中哪些农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变化?
导入 热身 环节一 环节二 环节三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农业新闻材料,引 导学生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 变化。
导入 热身 环节一
材料5:反映出的区位因素是技___术__、___交__通___
荔枝“天生娇气”,不易保存,因此品质下降很 快,货架寿命极短。作为国有大型农场,南山西 丽果场拥有完善的采后加工设施和冷库,加之专 业的物流运输队伍通过飞机、货船等运往日本、 欧盟等国家地区,为“南山荔枝”打开了通往世 界的道路。
课标
学情
自一然、区教位学因目素标
教材
结构:承上启下 内容:呼应课标
教学 目标
学情
课标
教学重点: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变化
自一然、区教位学因目素标
教学难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布局
教材
教学 目标
课标
知识: 零散的农业知识
学情 能力:可认知、推理和自
学,不知分析思路 情意:陌生,缺乏农业理念
C.交通运输题的便型捷丰富,D.由城易市居到民难收入增加
自四然、区板位书因、素亮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公开课教学课件共33张 (共33张)

自然因素
区
要区
位
选
位因 素
社会经济因素
择
农业地域(dìyù)的形成
第二十三页,共34页。
农业区位
因素是变 化的
训练展示
内容
1 2
3
展示
1组孟璐
3组付饶
6组李同
点评
点评评价量规
7组蔺嘉盛
1、有没有找出关键词,关键 词是否正确(1分)2、是否 能根据关键词联系课本知识 或者联系材料图表(1~2分 ) 3、语言是否简洁(jiǎnjié) 流畅,讲解是否简单易懂 (1~2分)
第十页,共34页。
二.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zhǔyào)因
素
气候
光照、热量和降水
(qìhòu)
自然(zìrán)地形
因素
土壤
水源
市场 交通
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
和规模
社会经济因素 政策
科技
劳动力等
第十一页,共34页。
三、农业的主导(zhǔdǎo) 区位因素
影响
(yǐngxiǎng) 西北地区农 业发展的主 导因素是什 ●么?水源
姜你军
●市场(shìchǎng)
“姜你军”、“豆你玩” 、“蒜你狠” ———刻画出 农产品因市场需求大,出现价格( jiàgé)普涨走势。
经历了 “姜你军”的壮观 ,目前,姜价暴跌,成了 “被姜军”。
第十七页,共34页。
三、农业的主导(zhǔdǎo) 区位因素
以色列的无土栽培(wú
tǔ zāi péi)
限制 性因
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 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 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
素 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该地
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课件(共44张PPT)

地形
水源、市场 交通、市场 地形
粗
自
放
种植园农业
给
农
农
业
水稻种植业
业
商品谷物农业
混合农业
游牧业
密 集
大牧场放牧业
商 品
农 业
乳畜业
农 业
畜牧业
案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
羊毛和小麦主要产于 东南部和西南部,东 南部的墨累—达令盆 地是主要的小麦 —牧羊带
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 农业的优点有哪些?
(1)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场 内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 休耕地,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 (2)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 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 内交替进行。 (3)灵活的生产选择。农民可根 据市场的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 是多牧羊。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因a地.培制育宜良,种,扬改长良避耕短作,制建度立。 与当橡胶地、生小麦态条件一 致的农业生态系统。
光照
大棚
扩进大行b某.改良种造种农自培作然育物要、素的改区良气位候耕范作围通湿制。风度度等多种修没技建有梯限术田制有?改革,
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
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所面临的问题?
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西部,处在雨影区,降水稀少。 灌溉成为这里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条件。为此,澳大利亚政府大力修 建"东水西调"水利工程。
世界混合农业分布图
我国广大农耕区在谷 物生产的同时,也饲 养猪、羊、兔及各种 家禽是不是混合农业?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寒冷,但却出
现了不同的农
业区位类型,
为什么?
A 三江平原的 种植业
人教版地理课件必修二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共37张PPT)

土壤
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技术
以色列的无土栽培
34
2、读图分析讨论:如果想在图中安排乳牛、 花卉、小麦、养鱼、果园等类型,应该怎样 进行区位选择?并说明理由。
果园
养鱼
乳牛
花卉
小麦
35
小结:
知 区位的含义 识 农业区位因素 结 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构
农业区位条件的评价
36
产国和出口国。 该段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区位因素?
市场因素
28
你能指出图中提示了 哪些区位因素吗?
劳动力、气候、、水源、交通
29
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的显著优点有三: (1)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场内的土地 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地,充分保持麦
田的肥力。 (2)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的耕作
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进行。 (3)灵活的生产选择。农民可根据市场的
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30
31
下列资料反映出何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海南以水田为主,一 年三熟,能生长椰子、橡 胶等热带经济作物。而我 们这里以旱田为主,一年一 熟或两年三熟,只能生长 苹果,梨等温带水果。主 要原因是什么呢?
毫米和1500毫—米—以好上暖。喜湿 短光照
11
不同气候类型下部分城市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
热带季风气候
气温(℃)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降水量(㎜)
15
500
0
400
-15
300
-30
200
100
读图填表 孟买
北京
0
罗马
夏季
冬季
是否适合 水稻生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公开课教学课件共38张PPT

寿光发展成为蔬菜基地有哪些有利区位因素? ⑩劳动力
2、农业区位因素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科技、 机械
气候、水源
地形、土壤
政策
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农业区位选择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3、主导区位因素
主导区 位因素
案例
对农业区位选择影响
桔生淮南则为桔, 气候 生于淮北则为枳 影响农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等 东南丘陵盛产茶叶, 影响作物的种类和产量等 土壤 山东丘陵盛产花生
2、农业区位因素山东寿光蔬菜基地
①地形平坦 ②气候适宜 ③水源丰富 ④土壤肥沃 山东省寿光市地处黄河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蔬 菜之乡”。这里光照充足,雨量适度,地下水源丰富, 土质肥沃,蔬菜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寿光市交通发达。 ⑤交通发达 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青羊铁路纵贯南北,羊口港 ⑥市场广阔 可直达日本、韩国、香港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劳动力素质高, 气候暖湿; 有灌溉水源 地广人稀,生产 规模大
地势较 平坦; 土壤肥 沃
(1)有利: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然 地形、土壤 地势较平坦;土壤肥沃 因素 气候、水源 气候暖湿;有灌溉水源—墨累-达令河的水源 人口密度
社会 经济 因素 劳动力素质高,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 竞争优势大 交通发达便利(靠近主要公路,距海港近) 有固定的销售市场(国际市场) 科技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
交通
市场 科技 政策
政府扶持鼓励
思考: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所面临的问题?
雨影区 墨 累 河
澳大利亚政府大力修建 山地雨影效应—— 东水西调水利工程
(1)有利: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然 地形、土壤 地势较平坦;土壤肥沃 因素 气候、水源 气候暖湿;有灌溉水源—墨累-达令河的水源 人口密度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课件:3.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ppt

改变了“_________”的历史 第(1)题,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图中②地距离宅基地最近,方便农户安排农事活动。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任务驱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 “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你 知道为什么吗?
1.概述 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_自__然__因__素__可以看作是相对稳定的,而农业生 产的_人__文__因__素__则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 2.主要变化因素
(1)三江平原中的三江指的是哪些河流?
【解析】第(1)题,气候条件主要从光照、降水、热量、气温日较差等方面回答。
提示:气候、地形、劳动力、市场等。
第5题,库尔勒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不具备全年热量充足这一条件。
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区域上大力扩展是因为
()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_______农产品的需求。
答案:地处低纬度地区,气候湿热(主要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热带雨林和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光热充足,大豆生长期降水丰富;古老的巴西高原,土地开阔平坦;土质较好。
改革开放自以来然,我国因农业素区位在选择的农巨大业变化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
(3)说明亚洲水稻种植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提示:亚洲水稻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与人口稠密区的分布是一致的。 (4)亚洲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提示:亚洲季风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 对土地和粮食的需求压力;种植历史悠久,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全年热量充足
(1)建玻璃温室的目的主要是改善作物生长的什么条件?为此山东寿光冬季温室顶部坡面应朝哪个方向?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任务驱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 “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你 知道为什么吗?
1.概述 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_自__然__因__素__可以看作是相对稳定的,而农业生 产的_人__文__因__素__则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 2.主要变化因素
(1)三江平原中的三江指的是哪些河流?
【解析】第(1)题,气候条件主要从光照、降水、热量、气温日较差等方面回答。
提示:气候、地形、劳动力、市场等。
第5题,库尔勒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不具备全年热量充足这一条件。
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区域上大力扩展是因为
()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_______农产品的需求。
答案:地处低纬度地区,气候湿热(主要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热带雨林和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光热充足,大豆生长期降水丰富;古老的巴西高原,土地开阔平坦;土质较好。
改革开放自以来然,我国因农业素区位在选择的农巨大业变化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
(3)说明亚洲水稻种植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提示:亚洲水稻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与人口稠密区的分布是一致的。 (4)亚洲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提示:亚洲季风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 对土地和粮食的需求压力;种植历史悠久,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全年热量充足
(1)建玻璃温室的目的主要是改善作物生长的什么条件?为此山东寿光冬季温室顶部坡面应朝哪个方向?
地理必修2人教新课标第3章第1节同步课件36张

自主(zìzhǔ)学习法 讨论探究法
第十一页,共37页。
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的可用性研究/***
六、教学(jiāo xué)过程:导入新课
许昌(xǔ chānɡ)烟叶
信阳毛尖(máo jiān)
新郑大枣
灵宝苹果
设计的意图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融入课堂。
第十二页,共37页。
许昌(xǔ chānɡ)烟叶 信阳毛尖
源。
第二十页,共37页。
日本政府对本国农产品实行高额补贴,并对国外 农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来保护(bǎohù)国内农业生产。
政策 (zhèn gcè)
第二十一页,共37页。
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在西安举行
(jǔxíng)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我们看到了无土栽培
和彩色玫瑰,这说科明学技术
也在改变着农
第三十一页,共37页。
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的可用性研究/***
2011新课标试题(shìtí)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 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工业中 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gǎngkǒu)。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
新郑大枣
灵宝苹果
讨论探究:
1、这些农产品分布的地区一样吗?位置 2、假如在平顶山给你一块(yī kuài)土地来布 局农业生产,你会考虑哪些因素呢?联系
学生(xué sheng)分组讨论: 我此时参与其中并做适当引导。调动学生(xué sheng)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xué sheng)的探究能力(3分钟)。
第一页,共37页。
河南(hé nán)特色农产品
许昌(xǔ chānɡ)烟叶
第十一页,共37页。
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的可用性研究/***
六、教学(jiāo xué)过程:导入新课
许昌(xǔ chānɡ)烟叶
信阳毛尖(máo jiān)
新郑大枣
灵宝苹果
设计的意图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融入课堂。
第十二页,共37页。
许昌(xǔ chānɡ)烟叶 信阳毛尖
源。
第二十页,共37页。
日本政府对本国农产品实行高额补贴,并对国外 农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来保护(bǎohù)国内农业生产。
政策 (zhèn gcè)
第二十一页,共37页。
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在西安举行
(jǔxíng)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我们看到了无土栽培
和彩色玫瑰,这说科明学技术
也在改变着农
第三十一页,共37页。
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的可用性研究/***
2011新课标试题(shìtí)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 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工业中 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gǎngkǒu)。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
新郑大枣
灵宝苹果
讨论探究:
1、这些农产品分布的地区一样吗?位置 2、假如在平顶山给你一块(yī kuài)土地来布 局农业生产,你会考虑哪些因素呢?联系
学生(xué sheng)分组讨论: 我此时参与其中并做适当引导。调动学生(xué sheng)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xué sheng)的探究能力(3分钟)。
第一页,共37页。
河南(hé nán)特色农产品
许昌(xǔ chānɡ)烟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为3月初老枝萌芽,4月初展叶,4月中旬孕蕾,5~6月开花,
花期约20天。 材料三 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在这一天,情侣之间
互送玫瑰、巧克力以表达爱意,近几年我国的情侣之间也在仿 效学习,在天寒地冻的隆冬季节,花费“ 高价钱 ” 购置“不合
时宜”的玫瑰花,过起了情人节。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地形 、土壤、水源等 自然因素 气候、______ 社会经济 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
因素
科技 等 策、_______
较快 _______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
历史 发展阶段,在 地域 和一定的 _______ (1) 概念:在一定的 _______ 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
耕作制度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 地 形 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 林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
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
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 牧业或林业;平原适宜 发展种植业
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高低不
同而有所不同
土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 壤 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 选种适宜生长的农作物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 mm 水 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 的地区,农业分布在河 源 产的主导因素 湖水、地下水、冰雪融
农耕区的家禽、家畜饲养不属于混合农业。珠江三角洲的基
塘生产属于混合农业。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3.农业生产对环境带来的都是有利影响吗? 提示 农业生产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如土地荒漠化、
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预 习 效 果 自 测 ] 1.下列有关农业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题,发展到第 Ⅲ阶段时,该地区主要种植一两种农作物,形成
较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故利于提高商品率。故选B。
答案
(1)B
(2)C
(3)B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2. 以色列国土除地中海沿岸外,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奇缺。 但就在这样的地方,枣椰林、葡萄园、果园到处可见,生产
的粮食、蔬菜、水果不仅能自给,还能大量出口。对水资源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
地理位置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________ (1)含义 相互 联系 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______
合理利用 的选择。 (2)区位选择实质:决策者对农业土地_________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2.农业区位的变化 类别 具体因素 发展变化 比较稳定 发展变化
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1)读图分析澳大利亚大陆降水分布的特点。
(2)澳大利亚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为什么?
(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有何分布规律?其地域类型形成的主 要区位因素有哪些?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答案
(1)降水量由北、东、南沿海向内陆减少,呈半环状分布。
细作,集约经营 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位
科技
水利化等农业现代化过 程,影响农业的发展
选择的范围;利用农业科技,
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粮食产量; 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生活习惯、 历史因素
影响农业地域类型
课前预习新知
农业地域类型结构的转变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2.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社会经济条件、科技条件等在不断变化中,其将通过对地形、 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 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部,其组成是小麦和牧羊相结合。
答案 B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探究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活动】
材料一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பைடு நூலகம்料二
玫瑰原产于我国华北,性喜阳光,对土壤与气候的适
应性强,在气候温和、土壤湿润、雨量充沛的条件下生长繁茂,
)
D.吐鲁番种植葡萄
解析 横断山区立体农业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海南岛种
植天然橡胶、吐鲁番种植葡萄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气候;江南 丘陵种植茶树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土壤。 答案 A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4.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主要(
)
A.分布在国土的中、西部
B.分布在国土的东南部和西南部 C.水稻和牧牛相结合 D.小麦和牧牛相结合 解析 澳大利亚的牧羊业主要分布在其国土的西南部和东南
其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故选 B。第 (2) 题,高科技是以
色列农业的招牌,滴灌技术是解决最大难题 ( 缺水 ) 的最有效途 径,故选A。 答案 (1)B (2)A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探究点二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及分布
【探究活动】
读“澳大利亚降水、自然带、人口和小麦—牧羊
的科学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以色列实现这一飞跃的重要途径。 据此,完成(1)~(2)题。 (1)限制以色列农业发展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热量 B.水源 )
C.土壤
D.地形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2)以色列发展农业的主要途径是(
)
A.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滴灌技术
B.改善自然条件,提高机械化水平 C.培育优良品种,增加作物产量 D.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 解析 第(1)题,以色列降水少且分配不均匀,所以水源是限制
(3)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技术、劳动力。 (4)限制性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要的因素。 (5)主导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 (6)优势因素: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明显优越性的因素。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即时巩固】
1. 下图为 “ 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 ” 。 读图完成 (1)~(3)题。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 接干预农业生产 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机械
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劳 地广人稀的地区发展商品农 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业要以机械化为基础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
劳动力
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 营方式 通过机械化、良种化、
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1)该地区可能位于(
)
A.江淮平原
C.黄河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
D.三江平原 )
(2)该地区土地利用变迁的最主要原因是( A.灌溉技术的提高 C.市场需求的变化
B.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D.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3)发展到第Ⅲ阶段时,该地区最有可能(
A.自然灾害多发 C.农业投入不足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反思归纳】
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 类分布、复种制度和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气候
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 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和
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 要求的水分条件不同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2)东南沿海地区开发历史悠久,是殖民者最早登陆的地区;气 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 (3)分布于国土的东南部、西南部。主要区位因素:①气候温暖
湿润;②土壤肥沃;③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河流)。④距海洋
较近,交通便利;⑤机械化水平高;⑥科技先进,实现良性循 环;⑦商品率高。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答案
D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2.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A.气候 C.市场需求 解析 B.土壤 D.政策
)
最终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市场的需求。
答案
C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3.下列各地区农业与地形因素最密切的是(
A.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B.海南岛种植天然橡胶 C.江南丘陵种植茶树
变的,而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因此,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要经常关注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以便及时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和规模。 (2)气候。
(3)玫瑰花在自然环境下的正常的花期出现在 5~6月份,但情人
节时(2月14日)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值隆冬季节,此时玫瑰还没有 萌芽,所以其出现在市场上是“不合时宜”的。 (4)技术和市场。
择的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然环境各因素
)
②农业区位选 ③农业区位因素仅指自
①农业区位就是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④农业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
A.①②
解析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农业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
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各因 素的相互联系。农业区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农业区位 选择的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业生产地区。 条件 、结构、经 (2)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_______
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农业土地 的 (3)成因:是人们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_________ 结果。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