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适用的围护结构形式
基坑围护结构类型

基坑围护结构类型什么是基坑围护结构,现阶段,我国基坑围护结构类型有哪些?基本情况怎么样?以下是相关基坑围护结构类型相关内容,基本情况如下:基坑围护结构主要承受基坑开挖卸荷所产生的水压力和土压力,并将此压力传递到支撑,是稳定基坑的一种施工临时挡墙结构。
基坑围护结构类型主要包括:板桩式基坑围护、柱列式基坑围护、地下连续墙基坑围护、自立式水泥土挡墙基坑围护、组合式基坑围护、沉井法基坑围护类型,下面梳理相关常用处理方式,基本情况如下:⑴深层搅拌桩支护。
它是利用水泥、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机械, 将软土和固化剂( 浆液或粉体) 强制搅拌, 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 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桩体( 水泥土搅拌桩) , 利用搅拌桩作为基坑的支护结构。
水泥搅拌桩适宜于各种成因的饱和粘性土, 包括淤泥、淤泥质土、粘土和粉质粘土等, 加固深度可从数米至50~60 米。
由于其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 故常适用于基坑深度不大( 5~7 米) 、可采用重力式挡墙结构形式的基坑。
这种支护结构防水性能好,可不设支撑, 基坑能在开敞的条件下开挖,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⑵排桩支护。
排桩包括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及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等, 其支护形式包括:①柱列式排桩支护: 当边坡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时, 可利用土拱作用, 以稀疏的钻孔灌注桩或挖孔桩作为支护结构;②连续排桩支护: 在软土中常不能形成土拱, 支护桩应连续密排, 并在桩间做树根桩或注浆防水; 也可以采用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密排。
③组合式排桩支护: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软土地区, 可采用钻孔灌注桩排桩与水泥搅拌桩防渗墙组合的形式。
对于开挖深度小于 6 米的基坑,在无法采用重力式深层搅拌桩的情况下, 可采用600mm 密排钻孔桩, 桩后用树根桩防护, 也可采用打入预制混凝土板桩或钢板桩, 板桩后注浆或加搅拌桩防渗, 顶部设圈梁和支撑;对于开挖深度为6~10 米的基坑, 常采用800~1000mm 的钻孔桩, 后面加深层搅拌桩或注浆防水, 并设置2~3 道支撑; 对于开挖深度大于10 米的基坑,可采用地下连续墙加支撑的方法, 也可采用800~1000mm 大直径钻孔桩加深层搅拌桩防水, 设置多道支撑。
深基坑基坑护壁方案

深基坑基坑护壁方案
1.基坑边缘围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边缘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框架围护结
构围住,这个围护结构按照不同的地质情况有多种形式,如悬臂式护坡、
箱形结构等。
2.护坡:在基坑边缘进行护坡处理,以确保土方不会陷落到基坑内。
护坡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案,如土工布护坡、钢筋混凝土墙护坡等。
3.土方支护:基坑开挖过程中,根据地质条件和基坑深度,采取不同
的土方支护方式。
常用的支护方式有挡墙支护、钢支撑支护、土钉墙支护等。
4.排水系统: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要及时排除地下水,以减少水压对
于土体的影响,保证基坑的稳定。
排水系统一般包括排水井、排水管道等。
5.监测系统:在基坑开挖和护壁过程中,要设置监测系统对基坑和支
护结构进行实时监测,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监测系统可以包
括地下水位监测、支撑结构监测等。
此外,还可以考虑采用混凝土护壁桩、梁式护壁等。
但总体来说,深
基坑基坑护壁方案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地质条件、土体性质
等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
在进行深基坑基坑护壁方案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地质条件和现
场实际情况,确保护壁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具备
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以确保基坑施工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安
全目标。
深大基坑常用的7种支护形式 一文总结

深大基坑常用的7种支护形式一文总结深大基坑是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的一个大型基坑工程项目,该项目采用了多种支护形式来保证工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以下是深大基坑常用的7种支护形式的总结。
1.桩基支护:桩基支护是深大基坑中最常用的一种支护形式。
它通过预埋钢筋混凝土桩或钢桩来增加土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深大基坑中,桩基支护主要用于抵抗地下水压力以及减少土体的变形。
2.土钉墙支护:土钉墙支护是一种通过埋设土钉并与土体形成一体化结构来支撑土体的方法。
深大基坑中的土钉墙常用于防止周边土体滑塌、增加基坑的稳定性,并减小基坑变形。
在土钉墙的施工中,常用的钢质土钉和高强度注浆材料可以提供较高的支护效果。
3.框架支护:框架支护是指在基坑周围设置钢模板或钢板框架,通过钢模板或钢板框架的支撑来保证基坑的稳定。
这种支护形式适用于基坑周围土体较硬、稳定性较好的情况。
深大基坑中的框架支护常用于房屋基坑或小型基坑的施工。
4.浅明支护:浅明支护是一种通过设置明挖的支撑结构来保证基坑的稳定。
深大基坑中的浅明支护常用于地铁、隧道等大型工程项目的施工。
浅明支护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和地下水位的变化,并保证工程安全进行。
5.液压支撑:液压支撑是一种通过设置液压撑架或液压支架来支撑基坑的施工方法。
深大基坑中的液压支撑主要用于大型基坑或深基坑工程,通过调整液压撑架的长度和角度来适应不同地质条件和基坑变形情况。
6.支撑墙支护:支撑墙支护是一种通过设置混凝土墙或钢筋混凝土墙来支撑土体的方法。
深大基坑中的支撑墙支护常用于多层地下车库、地铁站等大型工程项目的施工。
支撑墙可以提供较好的土体支撑能力和稳定性,同时也能充当基坑封闭结构的功能。
7.围护结构支护:围护结构支护是一种通过设置环绕基坑的围护结构来保护土体不受外力破坏。
深大基坑中的围护结构支护主要用于大型地下管廊和隧道的施工。
围护结构支护可以提供较好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保证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八种常见的基坑支护形式

八种常见的基坑支护形式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坑处理不到位,后果也不堪设想,今天本文带大家了解八种常见的基坑支护形式优劣分析。
一、基坑支护的目的与作用1、保证基坑四周的土体的稳定性,同时满足地下室施工有足够空间的要求,这是土方开挖和地下室施工的必要条件。
2、保证基坑四周相邻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设施在基坑支护和地下室施工期间不受损害,即坑壁土体的变形,包括地面和地下土体的垂直和水平位移要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3、通过截水、降水、排水等措施,保证基坑工程施工作业面在地下水位以上。
二、基坑支护结构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1、放坡开挖优势:只要求稳定,价钱最便宜。
劣势:回填土方较大。
适用:场地开阔,周围无重要建筑物的工程。
2、围护墙深层搅拌水泥土深层搅拌水泥土围护墙是采用深层搅拌机就地将土和输入的水泥浆强行搅拌,形成连续搭接的水泥土柱状加固体挡墙。
优势:由于一般坑内无支撑,便于机械化快速挖土;具有挡土、止水的双重功能;一般情况下较经济;施工中无振动、无噪声、污染少、挤土轻微。
劣势:位移、厚度相对较大,对于长度大的基坑,需采取中间加墩、起拱等措施以限制过大的位移;施工时需注意防止影响周围环境。
适用:闹市区工程。
3、高压旋喷桩高压旋喷桩所用的材料亦为水泥浆,它是利用高压经过旋转的喷嘴将水泥浆喷入土层与土体混合形成水泥土加固体,相互搭接形成排桩,用来挡土和止水。
优势:施工设备结构紧凑、体积小、机动性强、占地少,并且施工机具的振动很小,噪声也较低,不会对周围建筑物带来振动影响和产生噪声等。
劣势:施工中有大量泥浆排出,容易引起污染。
对于地下水流速过大的地层,无填充物的岩溶地段永冻土和对水泥有严重腐蚀的土质,由于喷射的浆液无法在注浆管周围凝固,均不宜采用该法。
适用:施工空间较小的工程。
4、槽钢钢板桩这是一种简易的钢板桩围护墙,由槽钢正反扣搭接或并排组成。
槽钢长6~8m ,型号由计算确定。
优势:耐久性良好,二次利用率高;施工方便,工期短。
基坑围护结构分类

基坑围护建筑词类,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多层地下室、地下铁道、地下商业街等各种地下建筑用的方法。
有重力式搅拌桩挡墙、地下连续墙、桩列式挡墙等。
、介绍80年代末,成为上海城市建设的新趋势之一。
在建筑物稠密的城市中心,深基坑的开挖成为岩土工程的一个重要课题。
基坑围护体系,是一个土体、支护结构相互共同作用的有机体,由于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道等因素的制约,对支护结构的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能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及坑内作业的安全、方便,而且要使坑底和坑外的土体位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确保邻近建筑物及市政设施正常使用。
方法一、重力式搅拌桩挡墙在软粘土地基中开挖深度为5~7米左右的基坑,应用深层搅拌法形成的水泥土桩挡墙,可以较充分利用水泥土的强度,并可利用水泥土防渗性能,同时作为防渗帷幕。
因此,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水泥土重力式挡墙一般做成格栅形式,按重力式挡墙计算。
广泛用于开挖深度7米以内的深基坑围护结构、管道沟支护结构、河道支护结构、地下人行道等。
80~90年代,水泥土搅拌桩支挡结构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进一步发展,已有数百项工程采用这一新技术。
由于施工时无振动、无噪音、无污染、开挖基坑一般不需要井点降水,也不需要支撑和拉锚,基坑内整洁干燥,有利文明施工。
基坑周围地基变形小,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因此受到普遍欢迎。
1981年,宝钢纬三路P-5污水处理站是上海地区利用深层搅拌法作为挡土结构的先导。
1983年,上海市人防科研所、同济大学地下工程系等单位在市科委的支持下,提出了“水泥土搅拌桩侧向支护应用技术研究”的课题,结合四平路地下车库深基坑开挖进行试验研究。
该基坑的实际开挖面积为86米×49米,开挖深度5.75米,局部深度6.75米。
经过对水泥搅拌桩的物理力学特性、影响水泥土抗压强度的各种因素(水泥掺入比、水泥标号、龄期及养护条件等),对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渗透系数等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许多第一手资料,经过实际开挖,顺利完成了研究任务。
11种基坑支护的方式

八种常见的基坑支护形式优劣分析基坑支护的目的与作用1.保证基坑四周的土体的稳定性,同时满足地下室施工有足够空间的要求,这是土方开挖和地下室施工的必要条件。
2.保证基坑四周相邻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设施在基坑支护和地下室施工期间不受损害,即坑壁土体的变形,包括地面和地下土体的垂直和水平位移要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3.通过截水、降水、排水等措施,保证基坑工程施工作业面在地下水位以上。
基坑支护结构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1.放坡开挖优势:只要求稳定,价钱最便宜。
劣势:回填土方较大。
适用:场地开阔,周围无重要建筑物的工程。
2.围护墙深层搅拌水泥土深层搅拌水泥土围护墙是采用深层搅拌机就地将土和输入的水泥浆强行搅拌,形成连续搭接的水泥土柱状加固体挡墙。
优势:由于一般坑内无支撑,便于机械化快速挖土;具有挡土、止水的双重功能;一般情况下较经济;施工中无振动、无噪声、污染少、挤土轻微。
劣势:位移、厚度相对较大,对于长度大的基坑,需采取中间加墩、起拱等措施以限制过大的位移;施工时需注意防止影响周围环境。
适用:闹市区工程。
3.高压旋喷桩高压旋喷桩所用的材料亦为水泥浆,它是利用高压经过旋转的喷嘴将水泥浆喷入土层与土体混合形成水泥土加固体,相互搭接形成排桩,用来挡土和止水。
优势:施工设备结构紧凑、体积小、机动性强、占地少,并且施工机具的振动很小,噪声也较低,不会对周围建筑物带来振动影响和产生噪声等。
劣势:施工中有大量泥浆排出,容易引起污染。
对于地下水流速过大的地层,无填充物的岩溶地段永冻土和对水泥有严重腐蚀的土质,由于喷射的浆液无法在注浆管周围凝固,均不宜采用该法。
适用:施工空间较小的工程。
4.槽钢钢板桩这是一种简易的钢板桩围护墙,由槽钢正反扣搭接或并排组成。
槽钢长6~8m ,型号由计算确定。
优势:耐久性良好,二次利用率高;施工方便,工期短。
劣势:不能挡水和土中的细小颗粒,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需采取隔水或降水措施;抗弯能力较弱,支护刚度小,开挖后变形较大。
基坑围护结构形式

基坑围护结构形式
基坑围护结构形式
基坑围护结构是指在基坑周围建立的一系列结构,以保障基坑的稳定和施工的安全顺利,基坑围护结构形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挡土墙
挡土墙是最常见的基坑围护结构形式,主要是指在基坑周围建立的一面或多面垂直于地面的墙体,以防止基坑周围的土方滑坡、崩塌。
挡土墙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根据挡土墙的高度和土质情况来选择挡土墙材料,一般常用的挡土墙材料有混凝土、钢板桩、木板桩、石灰土等。
2.操作平台
操作平台是指建立在基坑周围用于加强和巩固基坑的工作平台,通过加固基坑周边的土方,使基坑在施工过程中更加稳定安全。
操作平台的形式根据施工要求的不同而异,主要形式包括架空式、加强式和地面式。
3.支撑结构
支撑结构主要用于支撑在基坑内施工的钢模板和模板,以保障模板不塌陷或倒塌。
支撑结构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常用的支撑材料包括钢管、木材和钢板等,通过组合这些材料来构建纵向和横向的支撑结构。
4.锚杆
锚杆是一种用于加强基坑土体和结构的钢筋杆,在基坑深部钻入土体中,并与锚固点连接。
锚杆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单肢锚杆、双肢锚杆、预应力锚杆等,通过锚固土体和结构来增强基坑的稳定性。
以上就是基坑围护结构形式的几个方面,基坑围护结构的选择需要根
据施工要求和土质情况来进行决策,并合理加固基坑,以确保施工的
安全和顺利进行。
基坑围护结构

第一节 基坑围护结构的类型
二、基坑围护结构的选型 遵循原则: 基坑围护结构构件不应超出用地范围; 基坑围护结构的构件不能影响主体工程结构构件的正常 施工; 基坑平面形状尽可能采用受力性能好的圆形、正多边形 和矩形。
具体选型方案见P308 表12-5 参考规范: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上海市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08-61-97)
第四节 基坑围护结构内力计算
弹性地基梁法
围护结构简化为一单位宽度的竖放的弹性地基梁,梁 受墙后土压力的作用,土的作用则用一系列的土弹簧来 代替,计算土弹簧刚度方法则可有e法、m法、c法等, 支撑或锚杆也可用一系列的弹簧来代替。山肩帮男法、 弹性法和弹塑性法,该方法考虑了土、结构和支撑或锚 杆的共同作用,结合增量法可以考虑复杂的施工过程, 方法简便,关键是土体弹簧刚度的确定,该方法是目前 工程应用的主流方法,已足可以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
《上海市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08-61-97)规定: 1、一级基坑工程: (1)支护结构作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 (2)基坑开挖深度大于、等于10m; (3)距基坑边两倍开挖深度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 代 优秀建筑、重要管线需严加保护时。 2、 除一级和三级以外的均属二级基坑工程; 3、开挖深度小于7m,且周围环境无特别要求时,属三级基 坑工程。
将滑动力矩与抗滑力矩分别对圆心 O取矩,得 1 2 滑动力矩M S (H q ) D 2
抗滑动力矩
H 4
4
dZ D Z d D Z d D M h M r Z
0 0 0
将上式积分并整理后得
H 2 1 2 3 2 M r K a tg 2 qH D 2 q f D 3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适用的围护结构形式
1.基坑支护的类型及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1.1 放坡开挖
适用于周围场地开阔,周围无重要建筑物,只要求稳定,位移控制五严格要求,价钱最便宜,回填土方较大。
1.2 深层搅拌水泥土围护墙
深层搅拌水泥土围护墙是采用深层搅拌机就地将土和输入的水泥浆强行搅拌,形成连续搭接的水泥土柱状加固体挡墙。
水泥土围护墙优点:由于一般坑内无支撑,便于机械化快速挖土;具有挡土、止水的双重功能;一般情况下较经济;施工中无振动、无噪音、污染少、挤土轻微,因此在闹市区内施工更显出优越性。
水泥土围护墙的缺点:首先是位移相对较大,尤其在基坑长度大时,为此可采取中间加墩、起拱等措施以限制过大的位移;其次是厚度较大,只有在红线位置和周围环境允许时才能采用,而且在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时要注意防止影响周围环境。
1.3 高压旋喷桩
高压旋喷桩所用的材料亦为水泥浆,它是利用高压经过旋转的喷嘴将水泥浆喷入土层与土体混合形成水泥土加固体,相互搭接形成排桩,用来挡土和止水。
高压旋喷桩的施工费用要高于深层搅拌水泥土桩,但其施工设备结构紧凑、体积小、机动性强、占地少,
并且施工机具的振动很小,噪音也较低,不会对周围建筑物带来振动的影响和产生噪音等公害,它可用于空间较小处,但施工中有大量泥浆排出,容易引起污染。
对于地下水流速过大的地层,无填充物的岩溶地段永冻土和对水泥有严重腐蚀的土质,由于喷射的浆液无法在注浆管周围凝固,均不宜采用该法。
1.4 槽钢钢板桩
这是一种简易的钢板桩围护墙,由槽钢正反扣搭接或并排组成。
槽钢长6~8m ,型号由计算确定。
其特点为:槽钢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基坑施工完毕回填土后可将槽钢拔出回收再次使用;施工方便,工期短;不能挡水和土中的细小颗粒,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需采取隔水或降水措施;抗弯能力较弱,多用于深度≤4m的较浅基坑或沟槽,顶部宜设置一道支撑或拉锚;支护刚度小,开挖后变形较大。
1.5 钢筋混凝土板桩
钢筋混凝土板桩具有施工简单、现场作业周期短等特点,曾在基坑中广泛应用,但由于钢筋混凝土板桩的施打一般采用锤击方法,振动与噪音大,同时沉桩过程中挤土也较为严重,在城市工程中受到一定限制。
此外,其制作一般在工厂预制,再运至工地,成本较灌注桩等略高。
但由于其截面形状及配筋对板桩受力较为合理并且可根据需要设计,目前已可制作厚度较大(如厚度达500mm 以上)的板桩,并有液压静力沉桩设备,故在基坑工程中仍是支护板墙的一种使用形式。
1.6 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围护墙是排桩式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多用于坑深7~15m 的基坑工程,在我国北方土质较好地区已有8~9m 的臂桩围护墙。
钻孔灌注桩支护墙体的特点有:施工时无振动、无噪音等环境公害,无挤土现象,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墙身强度高,刚度大,支护稳定性好,变形小;当工程桩也为灌注桩时,可以同步施工,从而施工有利于组织、方便、工期短;桩间缝隙易造成水土流失,特别时在高水位软粘土质地区,需根据工程条件采取注浆、水泥搅拌桩、旋喷桩等施工措施以解决挡水问题;适用于软粘土质和砂土地区,但是在砂砾层和卵石中施工困难应该慎用;桩与桩之间主要通过桩顶冠梁和围檩连成整体,因而相对整体性较差,当在重要地区,特殊工程及开挖深度很大的基坑中应用时需要特别慎重。
1.7 地下连续墙
通常连续墙的厚度为600mm、800mm、1000mm,也有厚达
1200mm的,但较少使用。
地下连续墙刚度大,止水效果好,是支护结构中最强的支护型式,适用于地质条件差和复杂,基坑深度大,周边环境要求较高的基坑,但是造价较高,施工要求专用设备。
1.8 土钉墙
土钉墙是一种边坡稳定式的支护,其作用与被动的具备挡土作用的上述围护墙不同,它是起主动嵌固作用,增加边坡的稳定性,使基坑开挖后坡面保持稳定。
土钉墙主要用于土质较好地区,我国
华北和华东北部一带应用较多,目前我国南方地区亦有应用,有的已用于坑深10m 以上的基坑,稳定可靠、施工简便且工期短、效果较好、经济性好、在土质较好地区应积极推广。
1.9 SMW工法
SMW工法亦称劲性水泥土搅拌桩法,即在水泥土桩内插入H 型钢等(多数为H 型钢,亦有插入拉森式钢板桩、钢管等),将承受荷载与防渗挡水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同时具有受力与抗渗两种功能的支护结构的围护墙。
SMW 支护结构的支护特点主要为:施工时基本无噪音,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结构强度可靠,凡是适合应用水泥土搅拌桩的场合都可使用,特别适合于以粘土和粉细砂为主的松软地层;挡水防渗性能好,不必另设挡水帷幕;可以配合多道支撑应用于较深的基坑;此工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代替作为地下围护的地下连续墙,在费用上如果能够采取一定施工措施成功回收H 型钢等受拉材料;则大大低于地下连续墙,因而具有较大发展前景。
1.10 基坑支护选型小结
基坑支护型式的合理选择,是基坑支护设计的的首要工作,应根据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的要求及不同支护型式的特点、造价等综合确定。
一般当地质条件较好,周边环境要求较宽松时,可以采用柔性支护,如土钉墙等;当周边环境要求高时,应采用较刚性的支护型式,以控制水平位移,如排桩或地下连续墙等。
同样,对于支撑的型式,当周边环境要求较高地质条件较差时,采用锚杆容易造成周边土体的扰动并影响周边环境的安全,应采用内支撑型式较
好;当地质条件特别差,基坑深度较深,周边环境要求较高时,可采用地下连续墙加逆作法这种最强的支护型式。
基坑支护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周边环境的安全。
2.基坑支护的设计要求
基坑支护作为一个结构体系,应要满足稳定和变形的要求,即通常规范所说的两种极限状态的要求,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所谓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基坑支护来说就是支护结构破坏、倾倒、滑动或周边环境的破坏,出现较大范围的失稳。
一般的设计要求是不允许支护结构出现这种极限状态的。
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则是指支护结构的变形或是由于开挖引起周边土体产生的变形过大,影响正常使用,但未造成结构的失稳。
因此,基坑支护设计相对于承载力极限状态要有足够的安全系数,不致使支护产生失稳,而在保证不出现失稳的条件下,还要控制位移量,不致影响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因而,作为设计的计算理论,不但要能计算支护结构的稳定问题,还应计算其变形,并根据周边环境条件,控制变形在一定的范围内。
一般的支护结构位移控制以水平位移为主,主要是水平位移较直观,易于监测。
水平位移控制与周边环境的要求有关,这就是通常规范中所谓的基坑安全等级的划分,对于基坑周边有较重要的构筑物需要保护的,则应控制小变形,此即为通常的一级基坑的位移要求;对于周边空旷,无构筑物需保护的,则位移量可大一些,理论上只要保证稳定即可,此即为通常所说的三级基坑的位移要求;
介于一级和三级之间的,则为二级基坑的位移要求。
对于一级基坑的最大水平位移,一般宜不大于30mm,对于较深的基坑,应小于0.3%H,H为基坑开挖深度。
对于一般的基坑,其最大水平位移也宜不大于50mm.一般最大水平位移在30mm内地面不致有明显的裂缝,当最大水平位移在40-50mm内会有可见的地面裂缝,因此,一般的基坑最大水平位移应控制不大于50mm为宜,否则会产生较明显的地面裂缝和沉降,感观上会产生不安全的感觉。
一般较刚性的支护结构,如挡土桩、连续墙加内支撑体系,其位移较小,可控制在30mm之内,对于土钉支护,地质条件较好,且采用超前支护、预应力锚杆等加强措施后可控制较小位移外,一般会大于3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