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设计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一、背景说明深基坑施工是指地下工程中特别要挖掘深且边坡陡峭的基坑,为了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支护设计。

本文以某深基坑为例,制定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二、工程概况某深基坑位于城市中心,地下水位较高,设计挖掘深度达到20米,基坑边坡倾斜角度为45度。

三、支护设计方案1.针对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采取暂时性降水措施。

通过使用井点降水、水泵降水等方式,将基坑内的地下水位降至工作面以下。

2.针对基坑边坡的倾斜角度,采取钢支撑和锚杆加固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支护。

钢支撑方案:在基坑边缘设置钢支撑,通过截斜杆和上中下横梁相结合的方式,构成一个合理的支撑系统,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锚杆加固方案:基坑边坡上设置锚杆,锚杆与边坡土体形成一个整体,通过锚杆的强固作用,提高边坡的抗滑性能。

3.为了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设计中需要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

对钢支撑和锚杆进行荷载承载力计算,确定材料和规格。

对支护结构进行稳定性分析,检查是否满足工程要求。

4.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工况和施工要求。

特别是在挖掘基坑和安装支撑结构时,要逐级逐段进行,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和安全。

5.对于基坑挖掘完毕后的支护结构,需要进行监测和定期维护。

监测土体位移和支护结构的变形,及时采取相应的补充加固措施。

定期维护支护结构,修补损坏部分,确保支护结构的完好性。

综上所述,本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针对具体工程情况,通过暂时性降水、钢支撑和锚杆加固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了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同时要加强监测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完整版深基坑与边坡支护工程课程设计

完整版深基坑与边坡支护工程课程设计

完整版深基坑与边坡支护工程课程设计目录第一章原始资料第二章支护方案比选第三章围护结构内力计算第四章基坑稳定性验算第五章基坑施工方案设计第六章施工图绘制参考文献第一章原始资料1.1工程概况某建筑物的场地条件如图2所示,基坑左侧距离道路边缘距离为8.5m,基坑长度69.0m,基坑宽度为23.0m,距基坑右侧4.6m处有两栋6层工商局宿舍。

图2 基坑平面图1.2岩土层分布特征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在A-B-C-D段主要分布的土层如下:(1)杂填土(Q m1):褐灰至褐红色,以粘性土为主,含大量砖块及碎石生活垃圾,人工填积,结构松散,不含地下水,湿。

埋深1.00~1.11m,层厚1.20~4.00m,层底标高66.70~66.80m。

(2)素填土2(Q m1):褐红色,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砖块及碎石。

人工新近填积,未完成自重固结,结构松散,不含地下水,湿。

埋深0.00~1.10m,层厚1.20~4.00m,层底标高63.10~66.70m。

(3)淤泥质杂填土3(Q a1):褐灰至灰黑色,含大量碎石及生活垃圾腐烂物,具臭味,含地下水,软塑状,易变形,很湿。

埋深1.80~4.00m,层厚0.70~2.90m,层底标高63.10~64.10m。

(4)粉质粘土4(Q a1):褐黄至褐红色,含少量灰白色团状高岭土及铁锰氧化物,裂隙发育,摇震无反应。

土状光泽,干强度一般,顶部受水浸泡严重。

硬塑,中密,稍湿。

埋深0.00~4.70m,层厚2.10~6.70m,层底标高60.30~62.00m。

(5)圆砾5(Q a1):黄至黄褐色,以石英硅质岩碎屑为主。

含少量砂粒及粘性土,胶结一般。

粗颗粒呈圆状,中风化。

粒径Ø>20mm 占35%,5~20mm占25%,粘性土占5%,富含地下水,中密饱和。

埋深5.00~7.60m,层厚4.50~5.30m,层底标高55.80~56.70m。

(6)粘土6(Q a1):紫红色,由下伏基岩风化残积而成,含少量斑状灰白色高岭土及石英粉砂、云母碎屑,裂隙发育,土状光泽,摇震无反应。

某工程基坑支护课程设计

某工程基坑支护课程设计

某工程基坑支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基坑支护的基本原理,理解不同类型支护结构的工作机理;2. 学会分析基坑支护工程中土体的力学性质,并能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稳定性计算;3. 了解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具备评估支护方案合理性的能力。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专业知识,针对具体工程案例设计合理的基坑支护方案;2. 掌握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识别与处理方法,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3. 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工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专业观;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关注工程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3.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基坑支护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为未来从事基坑支护工程领域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以上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1. 基坑支护概述- 基坑支护的概念与分类- 基坑支护工程的重要性2. 基坑支护原理- 土压力理论- 支护结构工作机理3. 土体力学性质分析- 土体的物理性质- 土体的力学性质- 土压力计算4. 基坑支护设计- 支护结构选型- 稳定性分析及计算- 支护结构设计方法5. 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施工工艺及流程- 质量控制与验收- 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6. 基坑支护工程案例- 典型工程案例分析- 支护方案优化与评价本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以上六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安排合理进度,以使学生全面掌握基坑支护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将结合实际案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基础工程基坑支护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基坑支护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基坑支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基础工程中基坑支护的重要性,掌握基坑支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基坑支护结构的特点及适用条件,了解其设计和施工要点。

3. 引导学生了解基坑支护工程中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培养学生对工程安全意识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基坑支护工程案例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技能。

2. 提高学生运用相关软件和工具进行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组织协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基础工程基坑支护领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专业认同感。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工程质量对社会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基坑支护理论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基坑支护工程概述- 基坑支护的作用和重要性- 基坑支护工程发展历程及现状2. 基坑支护基本原理- 土压力理论- 支护结构受力分析- 稳定性和变形控制原理3. 常见基坑支护结构及特点- 支护桩、地下连续墙- 土钉墙、重力式挡土墙- 锚杆支护、组合支护4. 基坑支护工程设计- 设计原则与步骤- 支护结构选型与计算- 施工组织设计5. 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施工监测与质量控制- 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理6. 基坑支护工程案例分析- 典型工程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及启示7. 基坑支护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简介- 行业发展前景及挑战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使学生在逐层深入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基坑支护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深基坑悬臂桩支护课程设计

深基坑悬臂桩支护课程设计

某住宅楼深基坑支护设计院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某住宅楼深基坑 (1)支护设计 (1)目录: (2)1前言 (1)2设计资料及设计要求 (1)2.1建筑物概括 (1)2.2地层岩性 (1)2.3设计要求 (2)3悬臂桩设计 (2)4坑壁土压力计算以及嵌固深度的确定 (3)(5)计算嵌固深度 (4)5悬臂桩内力计算 (4)5.1桩身剪力计算 (4)5.2桩身弯矩计算 (6)6悬臂桩配筋及其稳定性验算 (7)6.1桩身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配置纵筋 (7)6.2桩身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配置箍筋 (8)6.3桩身稳定性验算 (9)6.3.1抗滑稳定性验算 (9)6.3.2临界滑动面稳定性验算 (9)6.3.3抗隆起稳定性验算 (11)7桩顶冠梁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8结语.........................................................................................................错误!未定义书签。

1前言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市政建设的大力开发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产生了大量的深基坑支护设计问题,并使之成为当前基础工程的热点和难点。

深基坑的设计是土力学基础工程一个古老的传统课题,同时有是一个综合性的岩土工程难题。

深基坑课程设计

深基坑课程设计

基坑支护工程设计说明书(1)工程概况珍珠泉大厦位于济南市珍珠泉南侧,主楼为14层,高度为46m;裙楼为6层,均采用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60002m。

主楼地下2层,裙楼地下1层,筏板基础。

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9m。

该工程南侧距泉城路12m,西侧紧邻某5层住宅楼,基坑距建筑物外墙最远处为19m,最近处为14m;距建筑物外侧围墙最远处为12m,且该住宅楼北侧有一平房距基坑仅为8m(图1)。

基坑开挖深度为9m。

图1.1 基坑平面布置图(2)周边环境状况说明南侧距泉城路12m,西侧紧邻某5层住宅楼,基坑距建筑物外墙最远处为19m,最近处为14m;距建筑物外侧围墙最远处为12m,且该住宅楼北侧有一平房距基坑仅为8m,基坑安全等级按二级考虑,基坑周围地表均布荷载按25kPa考虑。

(3)设计依据说明(1)《珍珠泉大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珍珠泉大厦施工图设计》(3)《济南市珍珠泉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2)(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1 工程地质该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杂填土:成分为粉质粘土、灰渣及碎砖、瓦片等,结构松散;②淤泥质粉质粘土:灰黑色,软塑~流塑,饱和;③粘土:棕红~褐色,可塑~硬塑,含少量姜石;④残积土:灰绿色,可塑~硬塑,中密,很湿,为闪长岩风化。

2 土层物理性质指标表1.1 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3 地下水地下水位高:地下水位距天然地坪仅为 1. 4m,且基坑要经过整个雨季后才能回填。

(5)设计思路及方案比选说明基坑围护结构型式有很多种,其适用范围也各不相同,根据上述设计原则,结合本基坑工程实际情况有以下几种可以采取的支护型式:(1)悬臂式围护结构悬臂式围护结构依靠足够的入土深度和结构的抗弯能力来维持整体稳定和结构安全。

深基坑支护课程设计计算书

深基坑支护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方案综合说明1.1 概述1.1.1 工程概况广州市东濠涌污水处理工程拟设地下水质净化泵房滤池,滤池呈长方形,由西北向东南布置。

长约90m,宽约25m,基坑深约6m。

建设场地的地貌单元属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形起伏小,原为闲置地,经人工平整后地势平坦,钻孔孔口高程为8.30m。

1.1.2 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北侧为约5m宽的过道,东侧距离坑边为4m有一排旧老民居,基础和结构差;南侧7m为6层的小学教学楼,西侧为河涌(涌堤距离坑边15m)。

1.1.3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场地勘察揭示的地质资料,经综合整理,可将场地内岩土自上而下划分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海陆交互相沉积土层、残积土层及白垩系沉积岩等四大类。

现分述如下:ml,层号1)人工填土层(Q4顶面高程8.30~9.55m,厚度3.00~4.50m;土性为杂填土,灰褐、灰黄、褐红等杂色,由粉质粘土、中粗砂、砾砂、碎石、砼块、块石等建筑垃圾组成,硬质物含量约占20~70%,稍湿,稍压实。

标贯试验2次,实测击数范围值N’=6~7击。

mc,层号2)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土层(Q4普遍分布,按土性不同可划分为4个亚层。

(1)、淤泥、淤泥质土(层号2-1)各钻孔均有分布,顶面高程 6.32~4.40m,顶面埋深 3.00~4.50m,厚度0.50~3.70m。

呈灰黑色,饱和,流塑,粘性好,含有机质、粉砂,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

标贯试验7次,N’=2~4击。

建议该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60kPa。

(2)、粉土(层号2-2)共10个钻孔有分布,顶面高程4.58~2.30m,顶面埋深4.90~6.70m,厚度0.50~2.90m。

呈灰黄、褐黄、灰白色,饱和,稍密状,局部夹较多砾砂。

标贯试验9次,N’=6~10击。

建议该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160kPa。

(3)、粉质粘土(层号2-3)共7个钻孔有分布,顶面高程4.53~1.75m,顶面埋深4.50~7.20m,厚度0.50~3.30m。

2016深基坑支护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6深基坑支护课程设计任务书
2.0
5.0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计算方法
采用等值梁法进行手算,并运用理正深基坑软件按弹性法和经典法进行校核对比。
3.地面堆载q取值
根据周围环境条件q综合取值q=20.0kPa。
4.支撑标高
基坑所有第一层支撑中心标高均为-1.85m(相应于主体结构的±0.00)。
5.支护结构安全等级
②-3淤泥质粉质粘土~粉土交互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为流塑状态,粉土为稍密状态。层厚0.7~4.5m,埋深8.5~11.6m。
②-4粉砂、粉土与粉质粘土交互层:灰色,粉砂为松散状态,粉质粘土为流塑状态。层厚0.7~3.7m,埋深8.5~13.0m。
③-1粉质粘土:褐灰~绿灰色,可塑,局部硬塑。层厚1.1~4.3m,埋深11.0~14.8m。
深基坑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二、设计资料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三幢高层及裙房的基坑,场地下均设有一层地下室相连通。工程主体结构±0.00对应绝对标高+11.00,东侧自然地面标高平均为+9.50,西侧、南侧及北侧地面标高平均为+10.50。地下室底板顶标高为-6.2,东侧局部地下负-1层顶板,标高-4.20,考虑底板及垫层厚度,基坑实际开挖深度约6.60m(北侧、西侧及南侧)~5.60m(东侧),局部3.60m。
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 。
6.基坑各段土层分布及有关设计参数
(1)西侧AB段
基坑挖深-6.60m,地下水位埋深为地面下-2.00m,冠梁顶下落地面下-1.00m,支撑中心位于自然地面下-1.35m。土层①来自1①-2②-1
②-2
②-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国家开发银行数据中心深基坑支护设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土木工程二班陆加弟、田梦楠、侯丹指导教师:张斌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八日目录第一部分工程资料1.工程概况2.场地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2.1 地形地貌2.2 地层构成2.3 拟建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第二部分设计内容1.基坑开挖断面设计1.1设计依据2.支护方案确定2.1基坑支护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2.2基坑支护方案选择3.土钉墙设计3.1土钉设计参数3.2计算过程3.3面层技术参数4.桩锚设计4.1设计内容4.2桩锚体系计算过程5.基坑支护结构施工组织设计5.1土方开挖施工设计5.2基坑测量施工方案5.3土钉墙施工方案5.4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5.5预应力锚杆施工方案5.6滞水处理方案第三部分计算内容1.计算说明书1.1土钉墙内部稳定验算1.2土钉墙整体稳定性验算1.3桩锚体系验算第四部分设计图纸及计算书1.支护结构剖面图2.相关结构设计大样图感谢信参考文献工程资料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国家开发银行数据中心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工程地点: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三星庄北本工程场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三星庄北,东临规划的创新园经二路,西临规划的创新园经一路,北临创新园中环路,南临周家巷,交通便利。

拟建的国家开发银行数据中心主要有1#设备用房、2 #科研用房、传达室及地下车库组成。

最大基础埋深-8.0米,拟采用土钉墙+桩锚的护坡方式进行基坑护坡。

拟建的建筑物概况见表1-1,其中2#科研用房建筑形体呈“U”形,西侧地上3层,无地下室,北侧及东侧地上4层,1层地下室,西侧及北侧楼体均设置房顶机房。

表1-1拟建建筑物设计概况2.场地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苏家坨镇三星庄北,地貌单元属于永定河冲积扇上部。

从拟建场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可以看出,勘察期间场地现状在中部主要为葡萄、果树、大棚等农业园地,地表的各种植物及构筑物尚未清除;在东部主要为苗圃,草木丛生;西侧主要为旧有的建筑物场地(旧有建筑物地面以上的结构部分已经拆除,砼地面以及基础尚未拆除),地面堆放有大量的建筑生活垃圾。

场地现状地形较平坦,地面高程约为43.69~45.65m。

根据现场走访调查,建设场地西北角曾经为鱼塘,后经回填至现状标高。

2.2地层构成根据地层钻探结果,拟建场地30.00m深度范围内的地层主要有人工填土、新近沉积层及一般第四纪沉积层构成。

现根据现场钻探情况将场地地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人工填土层:主要由①素填土组成,局部地段为①1杂填土。

①素填土:黄褐色~灰褐色,湿~饱和,松散~稍密,主要成分为粘质粉土素填土,含少量圆砾及碎石,可见大量植物根茎;①1杂填土:杂色,稍湿~湿,松散~稍密,主要成分为建筑垃圾,以碎砖、混凝土碎砖为主,可见其他建筑材料碎块。

新近沉积层:②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黄褐、黄灰、暗褐、灰褐色,很湿,软塑~可塑,含氧化铁、云母,可见少量螺壳、姜石及有机质,属中高压缩性土。

局部夹砂质粉土~粘质粉土薄层或透镜体。

② 1砂质粉土~粘质粉土:黄褐、黄灰、暗褐、灰褐色,很湿,密实,含氧化铁和云母,可见少量螺壳、姜石及有机质,属中高压缩性土。

局部夹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粉砂、细砂薄层或透镜体。

② 2淤泥质粘土:暗褐、灰褐、灰色,很湿,软塑~可塑,含氧化铁和云母,可见少量螺壳、姜石及有机质,属高压缩性土。

② 3泥炭质粘土:灰黑、黑色及暗褐色,很湿,可塑,含云母、氧化铁,含有机质,具微臭味,易崩解,失水后干缩现象很明显,属高压缩性土。

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或透镜体。

第四纪沉积层:③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黄褐、黄灰、灰黄色,很湿,软塑~可塑,含氧化铁、云母。

局部夹砂质粉土~粘质粉土薄层或透镜体,属中高压缩性土。

③ 1砂质粉土~粘质粉土:黄褐、黄灰、灰褐色,湿,密实。

可见氧化铁和云母。

局部夹粉砂、细砂薄层或透镜体,属于压缩性~中低压缩性土。

④重粉质粘土~粘土:灰褐、灰黄、灰绿色,很湿,可塑。

含氧化铁、云母。

局部夹砂质粉土~粘质粉土薄层或透镜体,属于中高压缩性土。

⑤淤泥质粘土:黄褐、灰褐色,局部灰黑色,很湿,可塑,可见氧化铁、云母。

局部为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薄层或透镜体,属中高压缩性土~中压缩性土。

⑤ 1砂质粉土~粘质粉土:黄褐、黄灰、灰褐色,很湿,密实。

可见氧化铁、云母,属于低压缩性土。

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表见表2—1。

表2—1 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表2.3拟建场地水文地质条件2.3.1地下水分布情况勘察期间,在地表下30.00(m)范围内实测到4层地下水见表2—2:2.3.2历年地下水变化状况建厂区历年(1959年)最高地下水位接近自然地表。

据在该拟建场地附近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包括上层滞水)埋深约为1.00m。

上层滞水的主要补给源以大气降水、农业灌溉等入渗为主,主要的排泄方式为大气蒸发;潜水的主要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入渗及侧向径流补给,以径流方式排泄;微承压水及承压水,主要接受侧向径流补给,以径流方式排泄。

地下水年变化幅度约为1.0m~2.0m。

设计内容1.基坑开挖断面设计1.1设计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较深(12.5m),根据地质勘查报告提供的地质情况,基坑上部为较厚的素填土①1层、杂填土①2层,土钉成孔较困难,中部为粉质粘土②层,下部有局部③1粘质粉土~砂质粉土,支护难度较大。

根据地勘报告,基坑开挖范围内无潜水地下水,只有上层滞水,因此不考虑进行专门的降水,开挖时注意滞水的导排,滞水部位的导排必须畅通。

基坑拟采用分步开挖的方案,上部先期开挖2.7m,第二步开挖至设计深度。

2.支护方案确定2.1基坑支护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1)考虑到地下结构施工可能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基坑支护要经过雨季施工的考验,要求支护设计时需适当加大安全系数。

(2)护坡工程必须与土方工程一体化安排,要为土方工程的顺利施工创造快捷和良好的前提条件。

(3)护坡工程在确保为后续施工创造出良好的施工作业面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土方回填。

(4)护坡工程要尽量减少与土方施工的工序穿插的次数,以缩短工期。

2.2基坑支护方案选择(1)目前比较成熟的支护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护坡桩+锚杆支护、悬臂桩支护、上部土钉墙(挡土墙)下部桩锚支护、土钉墙支护、微型桩复合土钉墙支护和地下连续墙支护等,适合本工程的支护方式为桩锚支护和上部土钉墙+桩锚支护这两种方式。

(2)几种支护方式的优缺点比较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及场地周围的堆载情况,同时结合本地区施工经验,本着经济安全原则,设计结果如下:基坑上部采用土钉墙支护,深度为2.7m,坡度为1:0.2下部采用钻孔灌注桩座位护坡桩,同时结合锚杆做桩锚体系支护。

3.土钉墙设计基坑开挖深度为2.7m ,边坡坡度为1:0.2。

计算后采用钻孔式土钉,设置双排土钉,具体土钉参数如下表:3.1土钉设计参数图3.1土钉布置图3.2计算过程土钉的参数选取见上表 3.2.1土钉内部稳定性验算(1)由于无具体资料,按以往经验,取τ=37kpa. (2)土钉墙面层土压力:22/0.5618 2.2c H γ==⨯12ϕ=︒221tan (45)0.6620.661811.88/a a K P P K q kN m ϕ=︒-====⨯=11.88x y E Ps s kN ==在上部1m 与2m 处各有一排土钉。

因此:1211.8E E kN == 3.2.2土钉锚固力计算111137 3.140.1(50.3 2.2)50.4211.884.2b T D L E kN TK E τπ=⋅⋅⋅=⨯⨯⨯-⨯====满足要求。

3.2.3土钉强度验算2310/y f kN mm =最危险的情况下,土钉抗拉安全系数为2233.14(0.02)3101032.8 1.5411.88y d f E π⨯⨯⨯==> 满足要求。

3.2.4土钉墙外部稳定性验算 (1)抗滑稳定性验算0.60.6 2.2 1.321.8 2.2 1.3252.2712()tan (52.2718 1.32)1tan1222 1.32145.211.88223.7645.2 1.923.76t xax i t H ax B H mW HB kN mF W qB s c B s kNE T kNF k E γϕϕ==⨯===⨯⨯=⋅=︒=+⋅⋅+⋅⋅=+⨯⨯⨯︒+⨯⨯===⨯====∑(2)抗倾覆稳定验算00()21.32(52.5718 1.32)1250.18 2.223.7617.423350.18 2.8817.42W x ax W q B M W qB s kN mH M E M K M =+⋅=+⨯⨯⨯=⋅=⋅=⨯====3.3面层技术参数边坡面层编制φ6.5@200×200钢筋网片,每排土钉横向设置1Ф16横向通筋与土钉主筋端部以“L ”形短钢筋焊接牢固,每两列土钉竖向设置1Ф16竖向通筋置于横向通筋后面与横筋点焊,然后喷射C20素混凝土(厚度80~100mm),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石=1:2:2。

3. 桩锚体系设计4.1设计内容本工程拟采用钻孔灌注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的护坡桩,经计算设计桩长11m 。

桩顶设置冠梁,冠梁高度为0.5m ,宽度为1.0m 。

具体配筋情况见结构设计大样图。

锚杆参数见下表4.2桩锚体系计算过程4.2.1求桩埋入土内深度 地面超载:218 2.239.6/kN m ⨯=经加权后,土的重度319/kN m γ=,23.6c kPa =,15.8ϕ=︒ 等效内摩擦角:arctan(tan )D chϕϕγ=+ 代入数据求得D ϕ= 26︒ 将参数带入方程232(2/3)()()0322p a a K x h x K h x qK h x γγ+++++=32(2190.38219 2.61)(6190.38 5.8339.60.38319 2.61 5.8)x x ⨯⨯-⨯⨯+⨯⨯⨯+⨯⨯-⨯⨯⨯232(6190.38 5.8639.60.38 5.8)(2190.38 5.8339.60.38 5.8)0x +⨯⨯⨯+⨯⨯⨯+⨯⨯⨯+⨯⨯⨯=简化后得3235.15566.466198143360x x x --++= 试算后 4.3x m =,施工时尚应乘 1.1~1.2K =。

最后确定桩长10.5m 4.2.2求桩顶锚拉力A T2239.60.38(5.8 4.2)150.481/2190.38(5.8 4.2)3611/219 2.61 4.2437.38q A p E kN E kN E kN =⨯⨯+==⨯⨯⨯+==⨯⨯⨯= 带入方程1/3()1/2()1/3()A q pA h x E h x E xE T h x +++-=+134.3A T kN =为了桩锚支护整体的稳定性,取150A T kN = 4.2.3求最大弯矩 由公式223max ()226a a a A a a a A qK qK K T y K qK y K yM T y γγγ-±+==--将数据代入223max 39.60.38(39.60.38)219134.30.384.3190.3839.60.38 4.3190.38 4.3134.3 4.3342.7326y mM kN m-⨯±⨯+⨯⨯⨯==⨯⨯⨯⨯⨯=⨯--=⋅4.2.4钻孔灌注桩配筋计算采用单支撑挡土墙计算方法,将锚杆布置在桩顶,假定锚杆无位移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