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挖法地铁车站基坑支护结构及主体结构设计_车站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章总说明 (1)第二章工程概况 (3)一、工程概况 (3)第三章施工总体方案及施工组织安排 (6)一、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案概述 (6)二、车站主体结构施工顺序安排 (6)三、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7)四、车站主体结构进度安排 (7)五、施工设备与劳动力安排 (9)六、施工组织管理 (10)七、施工场地布置 (12)第四章结构工程施工准备 (13)第五章结构工程施工方法 (14)一、单段施工步序 (14)二、接地网施工 (17)三、垫层施工方法 (18)四、底板施工方法 (18)五、侧墙、端墙施工方法 (19)六、结构立柱施工方法 (20)七、楼(顶)板、梁施工方法 (20)八、盾构环的制作及安装方法 (21)九、抗浮压顶梁 (23)十、内部结构施工 (24)第六章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25)一、模板工程施工 (25)二、预埋件及预留孔施工技术措施 (32)三、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33)四、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36)五、诱导缝及施工缝施工措施 (41)六、车站结构抗浮措施 (45)七、车站结构测量措施 (46)八、顶板回填及路面恢复 (46)第七章结构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8)一、施工控制 (48)二、裂缝控制 (49)三、防渗漏保证措施 (51)四、对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保证措施 (52)五、结构模板与支架施工质量措施 (53)六、结构混凝土的质量保证措施 (54)第八章结构工程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56)第九章结构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8)一、施工现场规范要求 (58)二、进入基坑要求 (58)三、高处作业安全措施 (58)四、支架和支架工程安全措施 (59)五、满堂支架搭设安全措施 (59)六、支架和支架拆除安全措施 (60)七、模板工程安全措施 (60)八、加强监控量测,确保安全 (61)九、认真实施标准化作业,确保安全 (61)第十章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62)第一章总说明1、编制依据〈1〉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统一标准》(DBJ08-236-2006)《地下工程防水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卫生标准》(JGJ146-200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2〉招投标文件〈3〉《南市站主体结构施工图》图纸会审记录及相关会议纪要〈4〉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土建工程土建施工图纸、业主提供的参考资料等;〈5〉现场调查资料、场地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调查报告;〈6〉南市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建设标准(包含临时建筑);〈7〉南市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8〉相关会议纪要、工作联系单。
车站主体明挖基坑结构施工方案

陶然亭车站主体明挖基坑结构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北京地铁四号线05标段土建施工合同;2)北京地铁四号线工程陶然亭车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设计图纸;3)现场调查所获得的资料;4)国家相关行业现行的技术规范、验收标准;5)我公司在地铁领域和车站工程中的施工经验;二、工程概况陶然亭车站位于菜市口南大街与陶然亭路、白纸坊路交叉十字路口,呈南北向布置。
车站主体设计为地下二层两跨岛式站台车站。
设计起点为里程K5+411.25,终点里程K5+607.75,车站中心里程K5+490,全长196.5米。
车站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车站共设四个出入口,两个风道。
车站南、北两端为地下两层明挖结构,中间段为地下一层暗挖结构。
其中南端明挖段长55米,北端明挖段长94米,中间暗挖段长47.5米。
详见“图1 北京地铁四号线5标段陶然亭车站施工总平面图”。
根据设计图纸和场地实际情况,车站主体结构在平面上分成南、北端与主体暗挖三大施工区域。
明挖主体结构由底板、站台板、中板、顶板以及侧墙和柱等构件组成。
详见“图2 陶然亭车站主体明挖段主体结构横断面示意图”。
整个车站明挖主体结构采用顺作法施工,即自底部向顶部施工,其主体结构砼的施工程序为:底部结构→边墙、柱→中板→顶板。
三、总体施工方案概述南、北明挖基坑主体结构施工时,总体上分五步完成整个一环结构施工。
如下图所示:3.1围护边桩及桩间支护施工根据桩身穿过地层和地下水情况,经技术、经济、环境保护等综合比较,决定选择旋挖钻机进行钻孔灌注施工。
考虑到北端基坑比南端基坑工程量大,北端基坑采用2台旋挖钻机,南端基坑采用1台旋挖钻机。
采用间隔跳2根作法施工围护边桩,桩顶设钢筋砼冠梁。
桩间采用10cm厚网喷砼支护,随土方开挖,自上而下施工。
3.2.2 土方开挖施工南北基坑土方开挖主要采用挖掘机开挖,分别用3台反铲分别在三层台阶上接力开挖,后期少量土方采用垂直方式提升。
南端基坑由北向南开挖,北端基坑由南向北施工。
沈阳地铁二号线明挖车站的结构设计

浅谈沈阳地铁二号线明挖车站的结构设计摘要以沈阳地铁二号线五里河站为例,介绍沈阳地铁明挖车站结构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车站考虑的主要荷载和荷载组合,以及计算模型建立原则。
关键词明挖地铁车站结构设计计算模型abstract:taking shenyang metro line 2 wuli river station as an example, introduced the shenyang metro open-cut station structure designing principle and technical standard, the station takes the main loads and load combinations, as well as establishment of calculation model principle.key words: open-cut subway stationstructure designcalculation model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地下车站结构根据施工工法可分为明挖、盖挖以及暗挖三种形式。
明挖法是地下车站诸多施工方法中应用最多的工法,具有施工作业面多,速度快,工期短,质量易保证,工程造价低、对地层的适应性好、浅埋时土建工程造价及运营费用低等优点,在地面交通和环境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对于浅埋车站应尽可能采用。
1、工程概况沈阳地铁二号线五里河站位于青年大街东侧,二环路与浑河之间,车站与青年大街平行大致呈南北向布置。
车站附近的青年大街和二环路属于城市主干道,其交通流量大,为城市交通的大动脉。
车站站位现状为绿地。
五里河站为岛式站台车站,有效站台宽度12米,车站主体结构总长140.05米。
结构形式为三层双柱三跨箱型框架结构,结构顶板覆土厚度约4.0米,底板埋深约23.56~25.16米。
北京地铁车站明挖法施工

北京地铁车站明挖法施工摘要:本文以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成寿寺站明挖施工为例,筒述明挖地铁车站施工工艺。
同时,本文论述了全钢大模板单侧支模技术,在地铁外墙施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外墙单侧支模技术在北京市地铁车站施工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北京地铁;明挖法;单侧支模;支撑计算1、工程概况成寿寺站为地下二层双柱三垮箱型框架结构,岛式车站,明挖顺做法施工。
车站位于规划石榴庄路下,长度204.8m,宽度20.9m,站台有效长度113m,站台宽度为12m,总建筑面积11456m2,主体建筑面积为8695m2。
土层分布较为稳定,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土、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地层、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地层。
车站及区间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粉质粘土、粉细砂、粉质粘土、砂卵层。
潜水含水层为粉细砂④3层。
该层地下水以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方式为主,主要以人工开采方式排泄,地下水流向自西向东偏北,具体为:上层滞水(一)、潜水(二)、层间潜水(三)。
2、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法基坑围护结构采用φ800@1400mm钻孔灌注桩+桩间网喷混凝土方案,围护桩锚固长度为5m,其中盾构井范围围护桩加密、加深,间距变为1200mm,锚固长度变为7m。
基坑内侧横向设置三道钢管支撑,钢支撑采用t=12,φ630的钢管。
第一道钢支撑设在围护桩顶部的冠梁位置,钢支撑水平间距 6.0m;第二道、第三道钢支撑分别设在现况地面下8m和13m位置,钢支撑水平间距3.0m。
基坑标准段内采用对撑,在端部与角部采用斜撑。
施工程序:施工准备→挖探坑→施做围护桩→施做冠梁→土方开挖→施做桩间土喷锚护壁→架设支撑→土方开挖→施做桩间土喷锚护壁→架设支撑。
2.1灌注桩施工要点⑴每棵灌注桩施工工艺分为钻进成孔和灌注成桩两阶段,各棵流水作业。
⑵人工开挖探孔,探明桩位处有无地下物后,开始成孔作业。
⑶桩位适当外放,控制成孔精度,避免孔壁坍塌,确保桩体不侵限。
⑷加强清孔、水下混凝土施工、钢筋笼加工的工序管理,控制沉渣厚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保证桩体质量。
明挖法地铁车站基坑支护结构及主体结构设计

【摘要】地铁车站作为地铁线路整体设计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各种困难如环境污染、地址条件差等等。
本次设计的目的是在已有的资料基础上进行,按照各规范对宁波轨道交通一号线望春站进行结构设计。
本课程设计主要进行车站围护结构或主体结构设计。
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基坑的保护等级、围护结构选型(考虑结构受力、工程投资等)、围护结构入土深度的确定(基坑抗隆起、抗管涌、抗倾覆验算)、支撑的选型及布置方式、围护结构内力及支撑内力计算、围护结构变形计算、围护结构配筋计算、主体结构内力。
在车站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车站附属基坑结构支护结构设计中,主要工程地质条件、根据车站建设要求的初步设计以及支护结构的类型和尺寸、典型断面和基坑插入比相关数据已经在基本资料中给出,在此资料基础上对基坑进行稳定性验算和变形验算。
依据验算结果进行验证,变形与稳定性均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根据支护结构和车站主体结构设计类型与尺寸,利用sap2000软件分别对不同工程施工阶段进行模拟验算。
对基坑开挖、回筑过程的计算,得到最大应力,进行钻孔灌注桩以及地下连续墙配筋。
对主体结构用使用阶段内力的模拟计算,得到各结构的弯矩。
配筋结束后进行裂缝控制验算等工作。
最后对结构的防水进行设计,完成宁波轨道交通一号线望春站结构设计。
【关键词】支护结构;主体结构;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内力计算;配筋计算前言 (4)一.工程概述 (5)1.1设计背景 (5)1.2工程概况 (6)1.3车站周边环境 (6)1.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8)1.4.1各岩土层地层岩性 (8)1.4.2水文地质概况 (12)1.5车站建设规模确定 (13)二.设计依据与设计标准 (14)2.1设计依据 (14)2.2设计规范 (14)2.3设计原则与设计标准 (15)2.3.1主要设计原则 (15)2.3.2主要设计标准 (16)2.4设计思路 (17)三.车站主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18)3.1确定基坑的安全等级 (18)3.2确定主基坑的环境保护等级 (18)3.3断面选择 (19)3.4主体支护结构选型 (21)3.4.1围护结构选型 (21)3.4.2支撑结构选型 (23)3.5支撑竖向布置 (24)3.6支撑水平布置 (25)3.7围护插入比及地下连续墙厚度的初步拟定 (25)3.8基坑稳定性分析 (26)3.8.1整体稳定性验算 (26)3.8.2钻孔灌注桩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26)3.8.3抗滑移稳定性验算 (32)3.8.4抗隆起稳定性验算 (32)3.8.5抗渗流稳定性验算 (35)3.8.6抗突涌稳定性验算 (36)3.9基坑开挖阶段围护结构内力计算 (36)3.9.1弹性地基梁法概述 (36)3.9.2计算参数 (38)3.9.3计算工况 (39)3.9.4围护结构工况计算流程 (40)3.10基坑开挖阶段轴力 (59)四主体结构设计 (59)4.1主体结构尺寸 (59)4.2主体结构设计荷载 (60)4.2.1 荷载参数设置 (60)4.2.2 荷载计算 (61)4.3 荷载组合 (61)4.4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围护结构内力计算 (62)4.5 主体结构内力计算 (68)4.5.1 主体结构工况 (68)4.5.2主体结构内力计算 (69)4.5.3 变形与支撑构件轴力计算 (82)4.5.4 主体结构抗浮稳定性分析 (84)五.车站围护结构配筋 (86)5.1 工程材料 (86)5.2地下连续墙配筋计算 (86)5.3钻孔灌注桩配筋计算 (89)六.结语 (90)前言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地铁车站设计,目的是掌握地铁车站设计流程和主要方法,锻炼并提高设计能力以及基本的科研工作能力。
浅谈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浅谈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交通堵塞等城市问题日益突出。
地铁是解决城市公共交通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近十几年来,我国大中城市纷纷兴起了建造地铁的热潮。
而建造地铁车站,大都采用明挖施工形式。
本文以大连地铁南关岭车站明挖施工为例,简述明挖地铁车站施工工艺。
关键词:地铁施工,明挖法,结构一、工程概况大连市地铁一期工程204标段包括姚家站、南关岭站、姚家站—南关岭站区间。
全长1.9km,其中南关岭车站为地下二层结构,站台宽度2*14m+12m,车站主体长度708.8m,宽64。
9m。
车站基坑深度8m~19m,建筑面积约79200平米,共设置6个人员出入口5个疏散口,3组风亭,均采用明挖施工。
二、主体结构施工流程1)主体结构施工分段南关岭站,分为站前段、站后段和车站主体等五个部分进行施工,主体施工分段进行,每段长度根据设计情况初步确定为20米左右,共12节段。
每节段的施工时间为25天,考虑到各阶段的搭接施工时间,节段施工按20天计算,南关岭车站主体结构采用“纵向分段、竖向分层”的原则施工,施工分段的原则是施工缝位于两个中间柱跨距的1/4~1/3处,并结合其它因素一并考虑.2)施工前准备工作(1)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仔细进行测量、放样及验收,严禁超挖.(2)掌握车站结构浇筑和支撑拆除的要求及操作程序,对侧墙、中(顶)板模型支撑系统进行设计、检算、报监理业主审批后,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安排进料。
(3)对内部结构施工顺序,施工进度安排,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向工班及全体管理人员进行认真交底,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4)垫层浇筑前,认真做好接地网等的施工.三、钢筋施工3。
1钢筋加工制作(1)钢筋必须有质保书或试验报告单.(2)钢筋进场时分批抽样物理力学试验.使用中发生异常(如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时),要补充化学成份分析试验。
(3)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作业指导书

主体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1 目的及适用范围明挖法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在地下空间分段施工,作业条件差,施工工序多,工序转换频繁,需开展严格流水作业,主体结构施工是车站施工质量和进度控制的关键,施工过程严格控制,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满足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采取明挖顺作法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
2 依据2.1 车站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
2.2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等相关参考资料。
(1)《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6)《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7)《交流电气装臵的接地》(DT∕T621-1997)(8)《电气装臵安装工程接地装臵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9-92)(9)《接地装臵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DT475-92)(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11)《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92)(12)《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2.3我公司地铁施工经验。
3 职责3.1项目部施工技术部门负责技术方案制定,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过程监督检查和指导,施工测量、检测及监测等工作。
3.2项目部安全质量部门负责施工过程安全与质量检查及监督等管理工作。
3.3项目部物资设备部门负责物资、设备供应和进场检查、验收;负责机械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等管理工作;负责施工用电和施工用水的管理工作。
3.4项目部主体结构作业队负责实施。
4 施工工艺流程车站主体结构(以地下两层车站为例)施工流程见图4-1。
图4-1 车站主体结构(以地下两层车站为例)施工流程图5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5.1 施工准备(1)在结构施工前,先对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测,并经监理及第三方监测单位复核。
[北京]地铁车站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明挖基坑法)
![[北京]地铁车站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明挖基坑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eb7c3c4a7302768e993948.png)
目录第1章编制依据 (1)1.1相关规范、规程及标准 (1)1.2相关图纸 (1)1.3工程所在地的现场调查资料 (1)第2章工程概况 (2)2.1车站地理位置 (2)2.2车站设计概况 (2)2.3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2)2.4主要工程数量 (4)第3章总体施工部署 (5)3.1施工组织机构 (5)3.2施工准备 (6)3.3施工进度计划 (8)3.4材料进场计划 (9)3.5设备进场计划 (10)3.6劳动力需求计划 (11)第4章主要施工工艺 (12)4.1基坑土方开挖施工 (12)4.2基坑支护施工 (16)4.3桩间锚喷支护 (24)第5章冬季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26)5.1冬季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26)5.2冬季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7)第6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29)6.1 质量保证体系 (29)6.2施工工艺过程控制 (29)6.3材料、机械、劳务采购控制 (30)6.4不合格品控制 (31)6.5质量控制标准 (31)6.6质量控制措施 (32)第7章监测内容及监测控制标准 (34)7.1主要监测项目控制标准 (34)7.2主要监测项目及监测频率 (34)7.3主要监测项目实施方法 (36)7.4信息化施工管理程序 (40)7.5工程突发情况及监测应急措施 (42)第8章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 (43)8.1支撑结构的变形失稳 (43)8.2地表沉降 (43)8.3管线破坏 (43)第9章成品保护、环境保护及安全措施 (44)9.1 土方开挖施工保护 (44)9.2 环境保护 (44)9.3安全措施 (45)第10章现场文明施工 (51)10.1文明施工的组织管理 (51)10.2文明施工措施 (51)第11章风险源控制及应急预案 (53)11.1安全控制目标 (53)11.2风险管理及应急事件处理机构 (53)11.3风险源影响因素分析与评价 (53)11.4本工程重大安全风险分布概述 (54)11.5施工风险上报层次划分 (54)11.6风险源控制措施概述 (54)11.7现场安全控制措施 (55)11.8风险源控制技术措施 (56)第1章编制依据1.1相关规范、规程及标准(1)《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2)《轨道交通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实施)(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5)《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8)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9)北京市地方标准《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90-2007 (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1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14)《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15)《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01)(16)《车站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JQB-049-2005(17)与工程相关的其它规范、规程及标准1.2相关图纸⑴《北京轨道交通大兴线工程**站车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设计图》(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⑵《北京轨道交通大兴线工程详细勘察**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1.3工程所在地的现场调查资料第2章工程概况2.1车站地理位置**站位于**大街与**路十字路口,沿**大街跨**路口南北向布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时间2013 年7 月22 日至2013 年7 月26 日止指导教师姓名学生姓名学号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系)城市轨道与铁道专业三年级明挖法地铁车站基坑支护结构及主体结构设计宁波地铁望春站【摘要】地铁车站作为地铁线路整体设计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各种困难如环境污染、地址条件差等等。
本次设计的目的是在已有的资料基础上进行,按照各规范对宁波轨道交通一号线望春站进行结构设计。
本课程设计主要进行车站围护结构或主体结构设计。
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基坑的保护等级、围护结构选型(考虑结构受力、工程投资等)、围护结构入土深度的确定(基坑抗隆起、抗管涌、抗倾覆验算)、支撑的选型及布置方式、围护结构内力及支撑内力计算、围护结构变形计算、围护结构配筋计算、主体结构内力。
在车站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车站附属基坑结构支护结构设计中,主要工程地质条件、根据车站建设要求的初步设计以及支护结构的类型和尺寸、典型断面和基坑插入比相关数据已经在基本资料中给出,在此资料基础上对基坑进行稳定性验算和变形验算。
依据验算结果进行验证,变形与稳定性均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根据支护结构和车站主体结构设计类型与尺寸,利用sap2000软件分别对不同工程施工阶段进行模拟验算。
对基坑开挖、回筑过程的计算,得到最大应力,进行钻孔灌注桩以及地下连续墙配筋。
对主体结构用使用阶段内力的模拟计算,得到各结构的弯矩。
配筋结束后进行裂缝控制验算等工作。
最后对结构的防水进行设计,完成宁波轨道交通一号线望春站结构设计。
【关键词】支护结构;主体结构;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内力计算;配筋计算前言 (5)一.工程概述 (6)1.1设计背景 (6)1.2工程概况 (7)1.3车站周边环境 (7)1.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9)1.4.1各岩土层地层岩性 (9)1.4.2水文地质概况 (13)1.5车站建设规模确定 (14)二.设计依据与设计标准 (15)2.1设计依据 (15)2.2设计规范 (15)2.3设计原则与设计标准 (16)2.3.1主要设计原则 (16)2.3.2主要设计标准 (17)2.4设计思路 (18)三.车站主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19)3.1确定基坑的安全等级 (19)3.2确定主基坑的环境保护等级 (19)3.3断面选择 (20)3.4主体支护结构选型 (22)3.4.1围护结构选型 (22)3.4.2支撑结构选型 (24)3.5支撑竖向布置 (25)3.6支撑水平布置 (26)3.7围护插入比及地下连续墙厚度的初步拟定 (26)3.8基坑稳定性分析 (27)3.8.1整体稳定性验算 (27)3.8.2钻孔灌注桩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27)3.8.3抗滑移稳定性验算 (33)3.8.4抗隆起稳定性验算 (33)3.8.5抗渗流稳定性验算 (36)3.8.6抗突涌稳定性验算 (37)3.9基坑开挖阶段围护结构内力计算 (37)3.9.1弹性地基梁法概述 (37)3.9.2计算参数 (39)3.9.3计算工况 (40)3.9.4围护结构工况计算流程 (41)3.10基坑开挖阶段轴力 (60)四主体结构设计 (60)4.1主体结构尺寸 (60)4.2主体结构设计荷载 (61)4.2.1 荷载参数设置 (61)4.2.2 荷载计算 (62)4.3 荷载组合 (62)4.4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围护结构内力计算 (63)4.5 主体结构内力计算 (69)4.5.1 主体结构工况 (69)4.5.2主体结构内力计算 (70)4.5.3 变形与支撑构件轴力计算 (83)4.5.4 主体结构抗浮稳定性分析 (85)五.车站围护结构配筋 (87)5.1 工程材料 (87)5.2地下连续墙配筋计算 (87)5.3钻孔灌注桩配筋计算 (90)六.结语 (91)前言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地铁车站设计,目的是掌握地铁车站设计流程和主要方法,锻炼并提高设计能力以及基本的科研工作能力。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城市地铁仍在紧张施工中。
随着轨道交通的日益普及,有关方面的研究也进一步加深。
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人们日常出行生活密切相关,所以轨道交通的设计施工应按照车站设计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并与车站所在区域的城市规划相互协调,以人为本,以满足客流要求、乘降安全、疏导迅速、环境舒适、布置紧凑、便于管理的基本功能要求。
并结合地形条件,综合考虑施工技术、建筑艺术、先进设备和运营管理的现代设计理念。
城市地铁设计中地铁车站的设计是关键。
地铁车站在设计时要受到各种既有条件的限制而选择不同的方案。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地面之间关系可分为地下工程、地面工程和高架工程,武汉市三号线体育中心南站为地下车站,而地下车站横断面类型主要有矩形、拱形和圆形等形式。
结构形式的选择与车站规模、施工方法等有关,我国地下车站多采用矩形和拱形。
国内外修建地铁车站的方法主要有明挖、盖挖以及明挖盖挖相结合三种。
明挖法具有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容易保证等优点;但当对地面交通和地下管线的干扰过大而采用明挖法不可行时或在车站埋深较大、地质条件较好时常采用盖挖方案;在明挖和盖挖方案均受到限制时,充分利用现场的边界条件采用明挖、盖挖相结合的设计方案有时也能取得意料不到的效果。
本次课程设计将以宁波地铁车站为背景,通过分析提供的车站地质资料(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周边建筑物及管线等环境)、车站平面图、剖面图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对宁波地铁一号线望春站主体结构、支护结构进行内力计算、配筋等工作。
同时对其进行围护结构的稳定性验算和主体结构裂缝控制验算等计算。
一.工程概述1.1设计背景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城市地铁仍在紧张施工中。
随着轨道交通的日益普及,有关方面的研究也进一步加深。
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人们日常出行生活密切相关,所以轨道交通的设计施工应按照车站设计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并与车站所在区域的城市规划相互协调,以人为本,以满足客流要求、乘降安全、疏导迅速、环境舒适、布置紧凑、便于管理的基本功能要求。
并结合地形条件,综合考虑施工技术、建筑艺术、先进设备和运营管理的现代设计理念。
城市地铁设计中地铁车站的设计是关键。
地铁车站在设计时要受到各种既有条件的限制而选择不同的方案。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地面之间关系可分为地下工程、地面工程和高架工程,武汉市三号线体育中心南站为地下车站,而地下车站横断面类型主要有矩形、拱形和圆形等形式。
结构形式的选择与车站规模、施工方法等有关,我国地下车站多采用矩形和拱形。
国内外修建地铁车站的方法主要有明挖、盖挖以及明挖盖挖相结合三种。
明挖法具有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容易保证等优点;但当对地面交通和地下管线的干扰过大而采用明挖法不可行时或在车站埋深较大、地质条件较好时常采用盖挖方案;在明挖和盖挖方案均受到限制时,充分利用现场的边界条件采用明挖、盖挖相结合的设计方案有时也能取得意料不到的效果。
本次课程设计将以宁波地铁车站为背景,通过分析提供的车站地质资料(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周边建筑物及管线等环境)、车站平面图、剖面图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对宁波地铁一号线望春站主体结构、支护结构进行内力计算、配筋等工作。
同时对其进行围护结构的稳定性验算和主体结构裂缝控制验算等计算。
1.2工程概况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为东西向的基本骨干线,由主线和东延伸线组成,连接了城市西部的工业园区,通过高桥地区、望春桥地区、汽车西站、大卿桥、西门口居住区,天一广场三江口商业中心,东部新城中心区、北仑中心区等大型客流集散点。
1号线主线全长21.3公里,其中高架线7.3公里,地下线14公里,共设车站19座,其中高架站5座,地下站14座。
1号线东延伸线全长23.4公里,其中高架线15.3公里,地面线8.1公里,共设车站7座,其中地面站1座,高架站6座。
望春站,是地下轨道交通车站,为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和6号线的换乘枢纽,远期小交路折返站。
望春站位于海曙区机场路西侧,望春桥北面,望春路南侧绿带内。
车站长458.5米,净宽19.7米,埋深14.755米,地下建筑面积20528平方米。
本站为地下两层车站,基坑开挖深度14.3 米,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法+ 止水帷幕,插入比1.03 。
本站覆土约1.35m 底板埋深位于②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中,需采取抗浮措施,经计算除采取压顶梁形式解决外还需设置φ1000抗拔桩,设于柱下。
风道、出入口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SMW工法桩。
主体结构为双层三跨箱型框架结构,设4 个出入口,2 个风亭。
车站预留与远期六号线的换乘通道,与远期六号线形成通道换乘。
1.3车站周边环境望春站位于望春小区附近,主体结构位于望春路南侧,后塘河北侧,距河边3~10m 。
车站南侧为密集的1~3 层民房,小店铺林立,北侧以民房和多层厂房。
望春路路面较小,仅为2车道公路,交通流量大。
车站主体位于望春路和规划支路的路口东南角,沿望春路东西向布置,大部分位于南侧的道路红线外。
望春路站西端是配线明挖段、及由地下向地面段过渡敞口段。
设 4 个出入口,2 个风亭。
车站预留与远期六号线的换乘通道,与远期六号线形成通道换乘。
其平面图如图1-1所示。
图1-1 望春站总平面图车站南侧约一倍基坑深度范围内有市级文物望春桥。
望春桥位于西郊西塘河与中塘河的合流处,浅基础,是宁波仅存的石拱桥。
由于望春桥距车站基坑仅12m,设计施工时须考虑地铁车站开挖施工对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望春站位于望童路以东望春路上,沿线建筑物众多,地下管线密布,纵横交错,但地下管线分布复杂,设计施工时应充分重视。
施工前应予以迁移与有效保护,设计与施工时各管线具体情况详见《“宁波市轨道交通1 号线一期工程”地下管线物探报告》。
由于望春站位于宁波西大门,且望春路经过多次改造,地下障碍物较多,主要为建筑物老基础,老基础分布复杂,设计、施工时应充分重视。
望春站根据管线资料分析估算本站地下管线迁改见表1-1表1-1 望春站地下管线1.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1.4.1各岩土层地层岩性(1)①1-1层:杂填土(mlQ )杂色,以灰黄色为主,松散~稍密,望春路上部为中密,成份杂,主要由碎块石、砖瓦片、粘性土、建筑垃圾等组成,局部混少量生活垃圾,碎块石大小混杂,均一性差。
碎块石径一般约5~15cm,大者大于50cm,一般上部碎石含量高,下部粘性土含量高。
表部在机动车道上为混凝土路面,人行道表部为大理石地砖或普通地砖。
该层场地均有分布,土质不均,厚度为1.3~3.3m ,平均2.08m 。
)(2)①2层:粘土(al-lQ34灰黄色,软塑,厚层状构造,含有铁锰质斑点,粘塑性好,韧性高,干强度很高,无摇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