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科普知识

合集下载

核医学护理科普

核医学护理科普

核医学护理科普核医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和核技术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在核医学中,护理工作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核医学护理的科普知识。

一、核医学的基本原理核医学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射线来检测和诊断疾病。

这些射线可以穿透人体组织,并在遇到特定物质时产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影像。

这些影像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关疾病的重要信息,如位置、大小和程度等。

二、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是核医学中的重要物质。

它们是一种特殊的原子,能够自发地发出射线。

在核医学中,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包括碘-131、锝-99m等。

这些同位素被用于不同的诊断和治疗目的。

三、辐射防护在进行核医学检查时,医护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患者和自身免受辐射的伤害。

这些措施包括使用防护服、佩戴辐射监测仪、控制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接触时间等。

同时,对于接受放射性治疗的患者,也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四、患者护理在核医学检查和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接受特殊的护理。

这包括在检查前进行必要的准备、在检查过程中保持舒适、在检查后注意观察身体状况等。

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向患者解释检查和治疗的过程、可能的风险以及后续的注意事项等。

五、环境保护由于核医学涉及到放射性物质的使用,因此在使用和处理这些物质时需要特别注意环境保护。

医护人员需要遵守相关的法规和规定,确保放射性物质的正确使用和处理,以避免对环境和公众造成危害。

总之,核医学护理是一项专业而复杂的工作。

它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患者和自身的安全和健康。

同时,也需要遵守相关的法规和规定,确保放射性物质的正确使用和处理,以保护环境和公众的健康。

核医学知识点

核医学知识点

核医学知识点核医学是一门专注于利用放射性物质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

它在医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医生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且准确的方法来获取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信息。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核医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核素扫描技术和核医学的发展前景。

核医学的基础是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是指原子内核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

它们具有放射性衰变的特性,可以通过辐射来释放能量。

在核医学中,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包括钴-57、钴-60、碘-131和铊-201等。

这些同位素在医学上被用来标记药物,从而使其在人体内可见。

核素扫描是核医学的重要技术之一。

它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来获取有关人体器官结构和功能的信息。

在核素扫描中,医生会向患者体内注射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药物。

这些放射性药物会在体内发出放射性粒子,通过专用的摄影机或探测器来探测这些粒子的分布情况。

通过分析和处理这些数据,医生可以获得关于内脏器官、骨骼和血流等方面的信息。

核素扫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心脏、肺部、肝脏、肾脏和骨骼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核医学的发展前景令人振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核医学在临床应用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方面,核医学为医生提供了一种无创的、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使得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避免了手术和痛苦。

另一方面,核医学在治疗方面也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例如,放射性碘可以用于治疗甲状腺疾病,放射性铀可用于治疗骨癌。

这些疗法对一些传统治疗方法无效的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然而,核医学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需要严格的安全控制和管理。

这些物质具有放射性,具有一定的辐射风险。

因此,在核医学实践中,必须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以确保医生和患者的安全。

其次,核医学在成本和设备方面也面临一些问题。

一些先进的核素扫描设备价格昂贵,使得它们在某些地区难以普及。

因此,核医学的普及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

核医学基础知识课件

核医学基础知识课件

核医学从业人员的资质与培训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监测
核医学技术能够检测甲状腺的功能和形态,对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甲状腺疾病诊断
通过核医学技术,可以检测胰腺功能和血糖代谢情况,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监测。
糖尿病诊断与监测
05
核医学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放射性核素治疗
放射性核素治疗是指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出的射线来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放射性核素包括钴-60、铱-192等。
02
放射性核素与标记化合物
放射性核素的特点
放射性核素具有独特的核衰变性质,能够发射出各种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这些射线可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
放射性核素的分类
根据其放射性质和应用,可以将放射性核素分为医用放射性核素和非医用放射性核素两类。医用放射性核素主要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非医用放射性核素则用于科学研究、工业检测等领域。
放射性核素的特点与分类
标记化合物是将放射性核素连接到其他化合物或生物分子上的产物。制备标记化合物的方法有多种,如化学合成、酶促合成、微生物转化等。
标记化合物的制备
在选择标记化合物时,需要考虑其稳定性、特异性、安全性等因素。此外,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适当的标记化合物,如药物研发、生物示踪、医学诊断等。
利用核医学技术,可以早期发现脑梗塞病灶,为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冠心病诊断
脑梗塞诊断
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
帕金森病诊断
通过核医学成像技术,可以检测脑部多巴胺神经递质的分布情况,有助于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
核医学技术能够检测脑部淀粉样蛋白沉积情况,有助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发现。

核医学科普知识宣传问答

核医学科普知识宣传问答

核医学科普知识宣传问答目录一、关于核医学1.你听说过医院里有核医学科吗?2.核医学科能做哪些诊断与治疗?3.核医学是如何发展的?4.什么是ECT?比CT先进吗?5.什么是PET?6.什么是PET/CT?7.核医学显像检查和放射影像、超声检查方法有什么区别?8.核医学影像技术与其他影像诊断技术的关系如何?9.应用放射性药物检查安全吗?10.核医学检查是否很贵啊?11.为什么称核医学显像为功能代谢与分子影像诊断技术?12.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主要有哪些方法?13.核医学肿瘤分子影像诊断技术的特点是什么?14.孕妇可以做体内诊断核医学检查吗?15.对碘过敏的人可以注射做体内诊断核医学检查吗?16.儿童可以做核医学显像检查吗?17.有假牙或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可以行核医学显像检查吗?检查时可以带手表吗?18.做核医学显像的同时可以做CT扫描吗?19.什么是核医学治疗?二、ECT20.全身骨显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哪些问题?21.全身骨显像病人需要做哪些准备?22.全身骨显像与X线骨片比较有哪些优缺点?23.所有恶性肿瘤病人术前都要行全身骨显像检查吗?24.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无骨痛症状还有必要做全身骨显像检查吗?25.肿瘤病人骨显像出现异常是否都是骨转移?26.做脑灌注检查有什么作用?27.做脑灌注显像前要做什么准备?需要注意什么问题?28.做脑扫描前需要禁食吗?29.脑局部灌注显像与CT比较有哪些优势?30.在神经系统核医学可做那些检查?31.做1次检查后,多久可重复脑灌注显像?32.偏头疼的脑灌注显像有哪些价值?33.痴呆患者的脑灌注显像有哪些价值?34.癫痫病灶的脑灌注显像的临床指征是什么?应用价值如何?35.颅脑损伤的核素脑灌注显像的临床指征是什么?应用价值如何?36.精神疾病的脑灌注显像的临床指征是什么?应用价值如何?37.脑死亡是如何诊断的?如何用核素脑灌注显像做脑死亡的诊断?什么时候需要用核素脑显像诊断脑死亡?38.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有心前区不适、疼痛、憋气等症状的患者有什么帮助?39.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患者还有其他什么帮助?40.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选择有什么帮助?41.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放过支架或做过搭桥手术的患者有什么作用?42.什么是负荷心肌灌注显像?43.为什么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时要同时进行负荷试验?44.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时患者应注意什么?45.负荷试验前患者要注意什么?46.如何进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47.核素心肌显像对心肌梗死患者有什么作用?48.什么是核素心肌代谢显像?49.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和多排CT及冠状动脉造影有什么不同?50.了解心肌缺血对冠心病人有什么重要意义?51.确定心脏"罪犯血管"有什么意义?52.什么是核素肺灌注显像?53.肺栓塞是肺动脉阻塞性疾病,行肺灌注显像就可以诊断,为什么还要进行肺通气显像?54.在行核素肺灌注/通气显像诊断肺栓塞时,为什么要同时进行核素双下肢静脉显像?55.肺灌注显像可取代肺功能检查吗?或者后者能取代前者吗?56.用于检查泌尿生殖系统的核医学方法主要有哪些?57.肾图和肾动态显像主要用于检查临床哪些问题?58.和其它的肾功能检查法(如血肌酐和尿素氮测定),核医学方法有什么不同?59.进行肾动态显像检查需要作什么准备?60.透析的患者可以作肾图和肾动态显像吗?61.儿童能作肾动态显像吗?62.刚做完静脉肾盂造影或增强CT检查,可以立刻作肾动态显像吗?63.肾动态显像能发现肾血管病变吗?64.反复多次进行肾动态显像对身体有危害吗?三、PET65、PET和PET/CT能解决肿瘤患者什么问题?66.PET、PET/CT技术为何能发现早期肿瘤?67、PET和PET/CT能解决脑部疾病患者什么问题?68、PET和PET/CT能解决心血管疾病患者什么问题?69.PET和PET/CT健康体检能带什么好处?70、为什么称PET和PET/CT是探测肿瘤的"雷达"或发现肿瘤"神探"?71、为什么说PET、PET/CT检查实际为患者节省了医疗费用?72、PET、PET/CT主要适用于哪些人群?73、健康体检从没病找病开始有何意义?74、脑葡萄糖代谢显像有何临床价值?75、脑PET葡萄糖代谢显像与SPECT脑灌注显像有什么区别?76、PET脑肿瘤显像有何价值?四、核素治疗77、应用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安全吗?78、放射性碘治疗甲亢的原理是什么?79、131碘是什么药物?在医学上有何用途?80、哪一种甲亢适合放射性131碘治疗?81、甲亢病人在行131碘治疗前应做哪些准备?82、甲亢病人在行131碘治疗前应做哪些方面检查?83、甲状腺的核医学检查对人体有害吗?84、放射性碘治疗甲亢的效果怎样?85、服131碘后怎样进行重复治疗?86、服131碘后应注意什么?87、放射性碘治疗甲亢的早期毒性反应有哪些?88、放射性碘治疗后甲状腺机能减退怎么办?89、放射性碘治疗甲亢能否使突眼症加重?90、放射性碘对生育和后代有影响吗?91、放射性碘治疗甲亢能否致癌?92、甲亢用131碘治疗后能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吗?93、甲亢病人能否同时用抗甲状腺药物和131碘进行治疗?94、甲亢伴有恶性突眼,在131碘治疗后能恢复吗?95、Graves病甲亢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各有何有缺点?96、放射性碘治疗甲亢的相对禁忌症是什么?97、放射性碘治疗甲亢的绝对禁忌症有哪些?98、甲减治疗的利弊?99、什么情况下适合应用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癌?100、哪些骨转移癌的病人适合应用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来治疗?101、为什么可以应用放射性核素来治疗骨转移癌?102、为什么可以应用89Sr来治疗骨转移癌?103、应用89Sr治疗骨转移癌安全吗?104、与其它治疗方法相比,应用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癌有哪些优点,价格贵吗?一、关于核医学1.你听说过医院里有核医学科吗?走进医院,大家都知道内科、外科,也会知道检验科、放射科等,但一说起核医学科,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

核医学知识总结

核医学知识总结

核医学知识总结一、核医学基本概念核医学是一门利用核技术来研究生物和医学问题的科学。

它涉及到核辐射、放射性核素、核素标记化合物以及相关的仪器和测量技术。

核医学在临床诊断、治疗和科研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核辐射与防护核辐射是指原子核在发生衰变时释放出的能量。

核辐射可以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类。

在核医学中,主要涉及的是电离辐射,它可以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因此,在核医学实践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三、放射性核素与标记化合物放射性核素是指具有不稳定原子核的元素,它们能够自发地释放出射线。

在核医学中,放射性核素可以用于显像、功能研究、体外分析和治疗等多种应用。

标记化合物是指将放射性核素标记到特定的化合物上,使其具有放射性,以便进行测量和分析。

四、核医学成像技术核医学成像技术是指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通过相应的仪器和测量技术,获得生物体内的图像。

目前常用的核医学成像技术包括SPECT、PET和PET/CT等。

这些技术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进行无创、无痛、无损的检测,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核素显像与功能研究核素显像是核医学中的一种重要应用,它可以用于显示生物体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利用相应的成像技术,可以获得器官或组织的图像,进而了解其功能状态。

核素显像在心血管、神经、肿瘤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六、体外分析技术体外分析技术是指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通过测量其放射性强度,来分析生物体内的成分或生理过程。

体外分析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定量准确等优点。

常用的体外分析技术包括放射免疫分析、受体结合试验等,它们在临床诊断和科研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七、放射性药物与治疗放射性药物是指将放射性核素标记到特定的药物上,使其具有治疗作用。

放射性药物可以用于治疗肿瘤等疾病,通过射线的作用,破坏病变组织或抑制其生长。

核医学重点知识整理

核医学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章核医学:是一门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

我国核医学分为临床核医学和实验核医学。

核素(nuclide):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能态的一类原子同位素(isotope):是表示核素间相互关系的名称,凡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质子数)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或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

同质异能素(isomer):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中子数,处于不同核能态的核素互称为同质异能素。

稳定性核素(stable nuclide):原子核极为稳定而不会自发地发生核内成分或能态的变化或者变化的几率极小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发生核内成分或能态的变化,而转变为另一种核素,同时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核衰变(nuclear decay):放射性核素自发地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变为另一种核素的过程,核衰变实质上就是放射性核素趋于稳定的过程衰变类型:α衰变(产生α粒子);β–衰变(产生β¯粒子(电子));β+衰变(正电子衰变)与电子不同的是带有正电荷;电子俘获;γ衰变。

α粒子的电离能力极强,故重点防护内照射。

β-粒子的射程较短,穿透力较弱,而电离能力较强,因此不能用来作显像,但可用作核素内照射治疗。

γ衰变(γdecay):核素由激发态向基态或由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发射出γ射线的衰变过程,也称为γ跃迁。

γ衰变只是能量状态改变,γ射线的本质是中性的光子流。

电子俘获衰变:一个质子俘获一个核外轨道电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和放出一个中微子。

电子俘获时,因核外内层轨道缺少了电子,外层电子跃迁到内层去补充,外层电子比内层电子的能量大,跃迁中将多余的能量,以光子形式放出,称其为特征x射线,若不放出特征x射线,而把多余的能量传给更外层的电子,使其成为自由电子放出,此电子称为俄歇电子内转换(internal conversation)核素由激发态向基态或由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除发射γ射线外也可将多余的能量直接传给核外电子(主要是K层电子),使轨道电子获得足够能量后脱离轨道成为自由电子,此过程称为内转换,这种自由电子叫做内转换电子衰变公式:Nt=No e衰变常数:某种放射性核素的核在单位时间内自发衰变的几率它反映该核素衰变的速度和特性;λ值大衰变快,小则衰变慢,不受任何影响不同的放射性核素有不同的λ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在一很短的时间间隔内发生核衰变数除以该时间间隔,即单位时间的核衰变次数;A=dN/dt放射性活度是指放射性元素或同位素每秒衰变的原子数,目前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为贝克(Bq),也就是每秒有一个原子衰变,一克的镭放射性活度有3.7×1010Bq。

核医学科普知识宣传80个问答.

核医学科普知识宣传80个问答.

只 1 1. 你听说过医院里有核医学科吗?走进医院,大家都知道内科、外科,也会知道检验科、放射科等,要看病也知道去哪个科。

但一说起核医学科,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

核医学科是干什么的?是检查疾病还是治疗疾病?能诊治些什么病?核医学科是用现代核医学的技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室。

是由于我们国家经济相对比较落后,核医学科多半集中在大医院,中、小医院里很少建有核医学科。

2. 什么是核医学?核医学是一种利用标记有放射性核素的药物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是医学现代化的产物,是核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科学。

核医学是一个发展十分迅速的一门新兴学科,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是核医学的最基本技术。

3.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是怎么回事?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是核医学的精髓,无论诊断还是治疗都和这项技术密切相关。

示踪技术其实大家并不陌生。

比如,在自然界观察野生动物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就是利用的示踪技术。

科学家把野生熊猫抓住后,在它身上放上一个无线电发射器,人们在房间内通过仪器就可以探测到大熊猫的行踪,那个无线电发射器就是一种示踪物。

可以想象,作为示踪物,一定很轻,很小,不能被熊猫察觉,也不能影响和干扰熊猫的行为和功能。

核医学检查用的示踪物不是无线电发射器,而是放射性核素。

把放射性核素连在某些化合物上,就成了放射性药物,把它引入体内,我们通过仪器就能在体外探测到那个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假如想了解心脏,我们就把放射性核素和喜欢到心脏的药物连在一起,如果想找到肿瘤也可以把放射性核素连到亲肿瘤的药物上,因此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可以观察到患者的各个脏器或组织的代谢和功能。

4. 核医学 SPECT 能做哪些检查?能了解心脏、肾脏、肝脏、胆囊、甲状腺等主要脏器的功能;能了解心肌、脑、肺等脏器的血流灌注;能了解和判定肿瘤的存在以及淋巴转移和骨转移等等一切有关脏器与组织的功能、血流和代谢。

做不同的检查,了解的功能代谢目的不同使用的放射性药物品种不同,种类非常多;而标记的放射性核素常常就非常少的几种。

核医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核医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射线还可以与物质原子核发生 碰撞,使原子核获得能量并发 生跃迁。
射线的能量在物质中传播时会 逐渐减少,最终以热能的形式 散失。
放射性测量
放射性测量是利用专门设计的仪 器和设备来测量放射性核素的活 度、能量和分布等参数的过程。
常用的放射性测量仪器包括盖革 计数器、闪烁计数器和半导体探
测器等。Βιβλιοθήκη 测量放射性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安 全规范,以保护测量人员的安全
随着放射性药物的需求不断增 加,如何保证放射性药物的生 产质量和安全性成为了一个重 要问题。未来将会有更严格的 生产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出台 。
放射性药物的运输与储存
放射性药物的运输和储存需要 特别注意安全问题。未来将会 有更完善的运输和储存方案出 台,确保放射性药物的安全使 用。
核医学与其他医学影像技术的结合
核医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目录
• 核医学概述 • 核物理基础 • 核成像技术 • 核医学在临床的应用 • 核医学的未来发展
01
核医学概述
核医学的定义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进行疾病诊断、治疗和研究的医学分支。 它涉及了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仪器设备和标记技术等多个领域。
核医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效手段。
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是一种核医学影像技术,用于观察人体器官和组织的血流 灌注和代谢情况。
详细描述
SPECT成像通过检测放射性示踪剂发射的单光子,能够生成三维图像,用于诊 断心脏病、脑部疾病和肿瘤等疾病。
γ相机成像
总结词
γ相机成像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核医学影像技术,用于观察人体器官和组织的形 态和功能。
实时成像技术
实时核成像技术能够提供动态的、实时的图像,有助于医 生观察病变的发展和变化,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医学科普知识1.什么是核医学?核医学是用放射性药物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是核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的现代科学,是一门发展十分迅速的新兴学科。

核医学影像检查(ECT),是将标有放射性核素的药物引入人体后通过探测放射性核素分布而反映脏器功能和代谢状况来诊断疾病。

用放射性核素治疗疾病,则是利用浓聚在病变部位的放射性药物所发射出射线来消灭那些病变细胞而达到治疗目的。

2.核医学检查安全吗?核医学检查使用的每一种放射性核素,在临床应用之前,科学家们都做过大量实验,确保其安全性。

核医学检查中所受到的辐射量比普通X光拍片更少(只有后者的1/3到1/2)。

由于放射性核素衰变,并在数小时,最多1~2天从身体内排出,极少发生副反应。

因此,做核医学检查是非常安全的。

3.为什么有时需要多次做核医学检查?安全吗?多次做核医学检查是根据临床医疗需要,有多种多样的原因。

有的是在治疗前后做两次检查,以观察疗效如何;有的需要连续观察药物代谢情况,以了解器官功能状态;有的本来就需要两种检查结合起来诊断,如负荷心肌显像与静息心肌显像、肝血池与肝胶体显像等。

多次检查一般会安排间隔数日(一天以上),前次检查注射到体内的放射性药物已经基本衰变和排出。

多次检查是安全的,也是完全有必要的。

4.怀孕妇女能进行核医学检查和治疗吗?一般情况下不建议怀孕和哺乳期妇女做核医学检查和治疗。

如果知道自己已怀孕,或者认为可能怀孕,或者怀孕了而医生不一定从外表上发现,请及时告诉医生。

对于未生育妇女,大量资料与研究表明,临床常规核医学检查不会导致不孕。

5.儿童能进行核医学检查吗?儿童(包括婴儿)做核医学检查是安全的。

医生会根据儿童具体情况、年龄、体重等方面来调整放射性显像药物(显像剂)用量。

放射性核素影像检查,对于诊断某些儿童疾病有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肝胆显像鉴别诊断新生儿黄疸、小儿胃肠道出血定位诊断等。

6.核医学影像检查(ECT)一般步骤?主要有四个步骤:① 检查前准备;大多数核医学检查不需要特殊准备,如果需要,医生会提前告诉如何准备。

② 注射显像剂;不同检查需要注射不同显像剂,注射之后根据不同检查,等候时间也不相同,有的只需数分钟,有的2~3小时,有的1~2天后;目的是让显像剂能充分到达所需检查部位。

③ 检查拍片;在拍片前医生会通知病人排尿等一些准备,也是为了让检查更准确。

拍片时要躺在专用检查床上,可以正常呼吸,根据医生要求采取一定姿势,仪器探头需要尽量靠近身体,这时仅仅是拍照,并不会额外增加放射线。

④ 分析报告;医生会根据所拍摄照片并结合其他各种检查情况综合分析结果。

一般当天发出检查报告。

7.ECT与CT等其他影像学检查有何区别?有本质区别。

核医学成像取决于脏器或组织的血流、细胞数量、细胞功能、代谢活跃程度和排泄引流等因素,是一种功能代谢影像。

ECT诊断基础和依据是疾病情况下人体正常生理与代谢发生改变,而这种改变往往要比结构、解剖上的变化来得早,也就能比较早地发现与诊断疾病。

而CT、MR(磁共振)、B超等检查,主要是显示脏器或组织解剖形态学变化,尽管分辨率很高,但对于发现功能代谢变化不如核医学检查。

核医学功能显像检查方法简单、灵敏、特异、无创、安全、易于重复、结果准确可靠。

8. 核医学影像检查(SPECT、PET)是否很贵?核医学显像检查费用都是几百元、上千元,直观感觉的确很贵。

价格主要取决于设备和使用成本。

而这么昂贵的检查究竟值不值,主要看其在整个诊断治疗过程中能起多大作用和最终是为患者省钱还是费钱。

比如,核医学全身骨显像(骨扫描)是早期发现肿瘤骨转移最灵敏的方法,做一次需要几百元。

可是通过它发现骨转移,以避免许多不必要手术,而错误手术的开支远远大于做骨扫描的支出。

再比如,冠心病患者在做了核医学心肌血流灌注显像后,会让许多患者避免不必要的导管介入治疗;而减少因导管治疗的风险和术后发生的再狭窄更是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9. 核医学影像技术主要有哪些?为什么称为分子影像诊断技术?主要包括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和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

通常所说的ECT 是指SPECT。

PET是目前国际上最尖端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之一,也是目前在细胞分子水平上进行人体功能代谢显像最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

核医学影像技术在分子影像学研究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可定量分析活体组织的生理生化过程,如血流量、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脂肪酸代谢、神经递质合成速度、受体密度及其与配体结合的选择性和动力学、蛋白质功能与基因表达等。

可早期发现和判断人体内存在的功能代谢和细胞分子水平的异常变化,对常规放射影像学检查不能发现或诊断困难的复杂疑难疾病,如各种恶性肿瘤早期定位、定性、定量和定期诊断,正确指导实施合理的个体化综合治疗;高危人群早期筛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脑功能性疾病诊断与监测等等都有重要作用。

【SPECT检查】1. 核医学SPECT能做哪些检查?能了解心、肾、肺、肝、胆囊、甲状腺等主要脏器功能;能了解心肌、脑、肺等脏器血流灌注情况;能了解和判定肿瘤以及淋巴转移和骨转移等一切有关脏器与组织功能、血流和代谢异常。

做不同的检查,了解的功能代谢目的不同,使用的放射性药物品种不同,种类非常多。

2. 什么是全身骨显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哪些问题?骨显像是核医学最常用检查项目之一,是将亲骨性放射性药物由静脉注入体内,通过特殊仪器进行全身成像的一种技术。

它能够比较清楚的显示全身骨骼形态,能反映骨骼血液供应和代谢情况,对诊断各种骨骼疾病和观察治疗效果有很重要的价值。

主要用于恶性肿瘤,可早期发现骨转移病灶。

以及诊断X线难于发现的细微骨折,如肋骨、指骨骨折等。

还用于观察移植骨成活情况及人工关节置换后疗效随访等。

3. 全身骨显像检查前需要做哪些准备?注射显像剂后,需要多饮水,一般在注射后两小时内饮水约500~1000毫升,排尿时应防止尿液污染衣裤及身体,如果发现污染应及时更换污染的衣服并要将污染皮肤局部清洗后再做检查;并在检查前排尽尿液,同时取下身体上的金属物品如项链、钥匙、硬币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如果近日内在放射科检查使用了钡剂(肠道造影),则应将其排净后再约检查。

4. 全身骨显像与X光骨片比较有哪些优缺点?全身骨显像最主要优点是探查骨病有很高灵敏度,能在X光检查出现异常前更早发现病变。

一般情况下,骨显像比X光骨片提前3~6个月探查到恶性肿瘤骨转移病灶。

而且,一次成像可了解全身骨骼情况,能发现X光检查范围以外病灶。

对一些最常转移到骨的肿瘤,如乳腺癌、肺癌、胃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等,不管有无骨痛症状,都应常规定期骨显像检查(3~6个月)。

一些隐性或细微骨折,如肋骨裂纹骨折和腕部舟骨骨折等,最初X光不能发现,而骨显像则能够及时发现和诊断。

但也有缺点,主要是特异性不高,往往难以仅根据骨显像异常来明确骨病性质。

因此,当肿瘤患者骨显像出现异常时不要过于紧张,应结合病史及相关影像学资料综合分析和正确判断。

5. 什么是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有什么作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是通过注射到体内的核素显像剂,来观察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及心肌细胞功能状态,也就是说可以直接看心肌是否存在缺血。

与其它诊断冠心病影像学技术比较,具有简单、无创伤、安全、诊断准确性高等优点。

如果有心前区不适、疼痛、憋气等症状,可能是冠心病心肌缺血所引起。

可以通过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准确率大于90%。

对于已诊断为冠心病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可以评估疾病预后状况及估测危险度。

6. 为什么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要同时做负荷试验?检查程序和注意事项有哪些?一般情况下冠状动脉即使狭窄达到70~80%,静息状况下可能不表现心肌缺血,只有当心脏耗氧量增加即负荷(运动、劳累、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心肌缺血才表现出来。

所以为了准确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时要做负荷试验。

分为运动负荷和药物负荷(目前常用腺苷)两种。

负荷试验前应停用扩张血管药物及抑制心率药物(如:硝酸酯类药、血管紧张素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都可能影响负荷试验,而影响心肌缺血诊断准确性。

负荷和静息显像分两次做。

检查程序是:负荷试验或静息状态下静脉注射显像剂,20分钟至半小时后吃脂肪餐(油煎鸡蛋、全脂牛奶、巧克力等),90分钟左右行心肌灌注显像。

注意事项:检查当日早餐进素食,检查前1~2日停用扩张血管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检查当日携带脂肪餐到核医学科。

患有支气管哮喘者不建议做腺苷药物负荷试验。

7.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多排CT及冠状动脉造影有什么不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主要显示心肌有无缺血和心肌细胞功能是否正常。

多排CT和冠状动脉造影则显示冠状动脉血管有无斑块、钙化及狭窄。

打个比方:冠状动脉好比灌溉的水渠,心肌好比水稻,如果水稻长势好,说明养料和水分供给充足,就不需要去修水渠;一旦哪块稻田里的水稻出现枯萎,说明这块稻田缺乏养分,就需要去修理供应这块稻田的水渠。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就是观察水稻的长势(心肌有无缺血),而多排CT及冠状动脉造影则是观察水渠是否有堵塞(供应心肌的冠状动脉血管有无阻塞)。

8. 什么是核素肺灌注显像?诊断肺动脉阻塞性疾病,为什么还要进行肺通气显像?核素肺灌注显像是通过静脉注射少量放射性蛋白颗粒,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并暂时停留在肺毛细血管中,体外扫描显示肺动脉及分支的通畅情况。

核素肺灌注显像可以准确判断肺动脉血管及分支堵塞的部位、范围和程度。

用于诊断肺栓塞,灵敏度非常高。

由于引起肺动脉阻塞的疾病较多(如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肿瘤、肺部感染等),都可能导致肺灌注显像异常,但这些疾病同时也会引起肺通气显像异常,而肺栓塞时肺通气显像多数正常,因此,肺灌注(PERFUSION)显像和肺通气(VENTILATION)显像联合应用可以大大提高肺栓塞诊断准确性。

9.泌尿生殖系统核医学检查方法主要有哪些?与其它方法有什么不同?主要有:肾图、肾动态显像、肾静态显像、膀胱输尿管反流显像、阴囊显像和子宫输卵管显像等。

其中最常用的是肾图和肾动态显像,可以了解肾脏功能情况以及肾功能受损程度,也可以判断尿路是否存在梗阻。

肾动态显像可计算出肾功能很重要的参数值: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

肾图和肾动态显像反映了尿液生成和排出过程。

其所得到的信息更符合生理状态下泌尿系统的状况,结果也就更准确。

临床常用肾功能实验室检测方法只能得到两只肾脏总和的功能情况,无法了解每个肾脏的具体情况。

而肾图和肾动态显像能够观察和判断每只肾脏各自的功能和每侧尿路通畅情况,这一优势在临床上非常有价值。

10. 肾动态显像检查需要什么准备?透析患者可以作肾图和肾动态显像吗?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

由于肾动态显像是一种功能性检查,应在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进行,因此受检者不宜空腹,应正常饮食,否则可能造成结果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