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怎么找投资人与合伙人
如何寻找合伙人?

26第254期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和谁合伙等合伙制的问题,既要解决为什么合伙的问题,又要解决和谁合伙的问题。
到自己的利益,企业设计绩效管理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对于合伙的问题,最高阶段其实是绩效管理,因为绩效管理的背后会影响利润。
合伙经营要解决是为什么要合伙的问题,但首先要解决的是和谁合伙的问题。
其实你要找的是三类合伙人。
一类叫财务投资者,就是你要一笔钱,但他最好不要参与经营管理,到时候给他一个利益的分配或者红利分享。
一般来说,给你投资的这个人要非常成熟,要非常信任你,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不在乎那笔钱。
寻找财务投资者,一定要寻找特别成熟的、有闲钱的,现在有些富人实业不做了,就愿意做天使投资。
第二类,我们称之为资源投资者。
什么是资源投资者?有这样一个案例,在美国硅谷的一家公司,它的财务投资和资源投资是合并在一起的。
投资人把他的财务投资给你,还帮助你去寻找一些资源,这叫做资源投资。
资源投资,虽然给了你钱,投资人占股份20%,但它其实是有含金量的,这个含金量就是对这个行业的资源。
投资人可以借给你、可以支持你,这就是资源投资者。
通过财务手段进行量化,但是又增加了财务投资的价值。
财务可以增加价值,比方说找合伙人的时候,一个人说:“我给你两百万。
”另外一个人说:“我同样给你两百万,还可以给你介绍这个行业的资源,我们投了别的企业,它是你的下游,可给你介绍客户。
”可以发现,第二个投资者的含金量就增加了。
第三类,能力投资者。
比如有个年轻人,他有钱、有渠道,但没有技术,所以希望找一个有技术的人一起合伙。
这时候要找的这个人,他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最好是产品的核心技术。
商业未来的发展、商业的启蒙,其实是要产品和技术的。
但商业的发展靠的是商业的关系,就是能不能把技术转化成商品?商品能不能卖到更大的量?一般来说,刚刚开始合伙的时候,技术合伙人不应该占股权过多,否则它在今后会影响到商业关系。
创业的8个KNOW HOW

维普资讯
F AST COMP ANY
段 ,但 也 可 用 同一 方 式 处 理 。 先 跟 客 户 人 群 常 去 的地 方 , 并 随 处 发 放 。 首
面 谈 , 诉 他 们 首 次 会 面 不 收 费 。 论 一 告 讨 下 他 们 在 做 什 么 ,给 他们 提 些 建 议 ,并 了 单 。 向 当地 的 图 书 馆 管 理 提 供 计 算 机 服
一 一
兴趣的人呢?
户 不 喜 欢 设 计 公 司 的 设 计 , 那 么 公 司 所
这 是 个 比 较 典 型 的难 题 。 大 多 数 人 花 费 的 时 间 ( 此 之 外还 有 5 l 时 除 一 0小 想 搭 乘 马 上 就 要 起 飞 的 飞 行 器 。 这 对 那 办 ? 为 此 而 索 求 补 偿 显 然 是 不 可 能 的 。 这 样 , 司 能 否 获 得 收入 , 要 看 客 户 是 公 就
司 , 公 司创 办 人 对 如 何 确 定 最 低 成 本 毫 把 项 目方 案 交 给 别 人 实 施 。
景 观 设 计 公 司 虽 说 只 有 一 个 设 计 阶
2 0 ..0 月刊 0 28 1 数字财 富 4 9
的数 目。同 时 ,亲 戚 、 友 的 资 助 及 信 用 无 头 绪 。 如 果 告 诉 潜 在 的 客 户 说 为 了 设 朋
元 , 在 这 一 阶 段 结 束 时 客 户 得 到 的 是 完
怎 样寻 找 投资 人 ? 有 些投资数额,比 怎 样确 定价 格 ? 在有些行业 ,服务价 整 的 项 目设 计 方 案 。 接 下 来 是 项 目实 施
方 说 10万 元 ,对 大 企 业 、大 投 资 者 来 说 格 很 难 确 定 。 比 方 说 有 一 家 景 观 设 计 公 阶 段 , 小 时 收 费 X元 , 者 他 们 也 可 以 0 每 或 不 值 得 一 提 , 但 对 个 人 来 说 是 一 笔 不 小
合伙人股权分配常见的15大问题详解!

合伙人股权分配常见的15大问题详解!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文章,是《合伙人股权分配常见的15大问题详解!》,是关于股权分配的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有法律问题来找大状。
前言合伙人股权分配系列问题由15个常见问题组成:1、我想创业,去哪里找合伙人?2、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公司合伙人?3、哪些人不应该成为合伙人?4、合伙人股权分配常见的10个坑5、合伙协议和公司章程有什么区别?6、合伙人之间股权比例怎么设置?7、什么时候签署合伙人股权分配协议比较合适?8、合伙创业,大家应该按照出资比例分配股权吗?9、如何确定资金和人力占股的比例?10、创业者可以给那些很牛逼的兼职人员发大量股权吗?11、创业初期,需要给投资人预留股权吗?12、合伙人退出时,该如何确定退出价格?13、股权发放后,发现合伙人拿到的股权与贡献不匹配,怎么办?14、退出机制怎么谈,不伤合伙人之间的感情?15、限制性股权的成熟方式一般有哪些?一、我想创业,去哪里找合伙人?如果在熟人关系里找,最好的合伙人应该是前同事,同学次之,朋友再次之,亲戚最末。
从前同事关系到创业的合伙人关系是工作关系平移,之前大家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现在换了个坑继续战斗,其磨合成本是最低的。
每个单位都有其狗血的剧情和不堪的过去,如果经历过那些办公室的勾心斗角之后,还是认为对方是可以合作的,那么这种阶级友谊能大大降低建立互信的时间成本。
同样,同学有过共同求学的经历,例如共同完成一次小组作业等,这与工作关系最为接近,也比较容易完成向创业团队的工作关系转换。
朋友分为工作关系的朋友和私人关系的朋友,这两种情况下,都没有在同一屋檐下共事的经历,而且从甲方或乙方变成合伙人,或从酒肉朋友变成合伙人,都还是有个适应过程。
亲戚就不用说了,天生就有的亲属关系大家不会去珍惜,会想当然认为是应该的;再加上错综复杂的亲情关系(夫妻老婆店摆个小摊还行,不适合规模化运营),会让商业合作关系变得复杂化。
如果陌生人里找合伙人(多半还是经熟人介绍的),这有个熟悉和建立信任的过程,不确定性会更大一些,好或不好全凭人品和运气了。
创业项目融资的N种方法

创业项目融资的N种方法1.自筹资金:创业者可以利用自身的资金作为初期投资。
这包括个人储蓄、借贷、信用卡等。
自筹资金的优点是可以自由支配资金,并且无需分配股份或利润,但风险较大,可能会耗尽个人储蓄或增加债务负担。
2.家人和朋友融资:创业者可以向家人和朋友寻求资金支持。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相对容易获得资金,并且通常会得到更宽松的条件,但需要注意家人和朋友的期望和风险。
3.天使投资者:天使投资者是一群愿意为初创企业提供早期资金支持的个人或组织。
他们通常会在交换股权或期权的情况下投资,并提供经验和资源支持。
与风险投资不同,天使投资者更愿意投资初创的高风险项目。
4.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指专门投资于高风险和高回报项目的投资公司。
通过向初创企业提供资金和经验,他们帮助企业实现快速增长。
风险投资通常会要求较高的股权份额,并在企业增值后退出投资。
5.合伙人:创业者可以寻找合适的合伙人,共同投资和经营企业。
合伙人通常会共同承担风险和责任,并分享企业的利润和损失。
6.众筹:众筹是通过大众的集资来实现创业项目的资金需求。
创业者可以在众筹平台上发布项目,并以产品、股权等形式回报支持者。
众筹的优势是能够同时融资和市场验证项目,但需要投入较大的时间和精力来组织和推广。
7.债务融资:创业者可以通过银行贷款、企业债券、债务融资工具等形式借入资金。
债务融资的优势是可以保留所有权,并且在还款后不受影响,但需要承担利息和还款压力。
8.科技券和补贴:一些国家和地区会提供创新科技企业的财政支持,包括科技券、补贴和税收减免等。
创业者可以利用这些政策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融资压力。
9.公司收购和合并:创业者可以通过出售部分或全部股权来获得资金,并将企业与投资者拥有的其他企业合并或收购。
这种方式可以快速获得资金和资源,并扩大企业规模,但需要谨慎选择合作伙伴。
10.上市和私募: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和发展阶段时,可以选择通过发行股票进行上市融资,或从私募投资者获得资金。
合伙人模式方案

合伙人模式方案概述合伙人模式是一种商业经营模式,通过与不同合作方达成商业合作协议,共同投资、运营和管理一个商业项目。
合伙人根据事先约定的股权比例,分享项目的投资收益和利润。
本文将介绍合伙人模式的基本原理、优势和应用场景,并提供一种可行的合伙人模式方案。
合伙人模式原理合伙人模式的原理是基于合作伙伴共同承担风险和责任,通过资源共享和分工合作,共同实现项目的投资回报。
合伙人模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寻找合作伙伴:首先需要寻找与自身业务或项目需求相符的合作伙伴,可以通过行业协会、商业网络或人脉关系等途径寻找潜在合作伙伴。
2.商议合作协议:双方应商讨并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合作期限、投资额度、股权比例、利润分配等关键事项。
合作协议是确保双方权益和利益平衡的基础。
3.资源共享:合作伙伴按照协议约定的股权比例共享投资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和市场渠道等资源。
资源共享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
4.分工合作:合作伙伴根据各自的专长和能力,分工合作、共同承担经营和管理责任。
分工合作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5.利润分配:根据合作协议约定的股权比例,按照一定的分配原则,将项目的投资收益和利润进行分配。
利润分配是保障合作伙伴权益的关键环节。
合伙人模式的优势合伙人模式具有以下优势:1.风险共担:合伙人共同承担项目的风险和责任,降低了个人承担风险的压力。
即使项目遇到困难,合作伙伴可以共同努力解决问题,增加项目成功的机会。
2.资源共享:合作伙伴可以共享投资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和市场渠道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个合作方的成本压力。
3.专业分工:合作伙伴根据各自的专长和能力,分工合作、共同承担经营和管理责任。
专业分工可以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4.利益共享:按照合作协议约定的股权比例,分享项目的投资收益和利润。
通过合伙人模式,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益共享,提高合作伙伴的收益水平。
合伙人模式的应用场景合伙人模式适用于多个行业和领域,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创业公司:创业公司通常面临种子轮和天使轮融资的问题,合伙人模式可以是一种解决方案。
有创业点子应该如何去拉投资

有创业点子应该如何去拉投资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没有较多的人脉和资源,的确会存在如何查找融资的困惑,初创项目一般都比较困难,缺人、缺钱,所以尽快拿到第一笔是许多创始人关怀的头等大事,那么如何去拿到第一笔钱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关于如何拉投资的文章,盼望对你有所关心。
假如,我有一个不错的点子,想要把它实现,从而创业,那我去哪里拉投资?我们不得不承认许多人是很聪慧的,常常能想出许多赚钱的点子,许多的确也还不错。
常常有人给我发信息:“鹿鹿,你觉得某某生意怎么样?”“鹿鹿,我有这个想法某某某,市场潜力多么巨大。
”“鹿鹿,我觉得做某某某生意确定行。
”我说:“嗯,都挺好的,那你去做吖。
”结果,提议者面有难色,次数一多,我就开头明白了,他们的意思是——我这个点子很厉害的,盼望你来做,顺便带着我发财。
我感觉自己做不来(或者不想做)。
次数一多,我自然就很烦躁:“你自己想的点子,你自己不去做?让别人做,带你发财,有这么好的事儿?”你约我谈的商业合作,自己连个方案都没有,你就出个点子,让我帮你进展成一个可实施的方案,再落实完了,带你一起发财,这科学吗?究竟是谁的脑壳坏掉了?大家可能觉得夸张,但是我真的遇到很多这样的人。
你以为自己想出一个绝世好点子,但实际上想到这个点子的没有百万也有几万,或许最终只有一个人胜利了,那个人就是把它落到实处的人。
这个世界上缺的不是赚钱的点子,而是把它落到实处的人。
许多人之所以始终混得不如意的缘由,缺少的也不是赚钱的机会,而是执行力。
没有条件,想方法制造条件。
我遇到过很多混得比较胜利的人士,有的是职场高管、有的创业胜利、有的炒房暴富。
这些厉害的人有一个共同点:目的性特殊强、执行力也特殊强;没有条件制造条件也要把想法落实了。
举个例子:大家都艳羡别人炒房暴富,可是其实大家都一样经受着10来年前楼市的低谷,机会对许多人来说是公平的。
许多人说:“虽然当时我看到了楼市会涨,但是我没钱,所以没买。
”事实是这样吗?我跟大家共享过一个人民老师刷爆n张信用卡,借遍全部的亲戚伴侣,买下盐田海边几套房子,结果还被人称赞大傻冒的例子。
怎样选择合伙人和如何进行股权分配?

怎样选择合伙人和如何进行股权分配?导读:雷军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曾指出,对于小米的创立而言,寻找合适的合伙人是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
无论是挑选合伙人还是进行股权分配,这都是创业公司所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
妥善处理这些问题,能够锻造出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团队,即便面临创业失败,也能够有机会重新崛起;反之,若处理不当,往往会导致创业项目陷入困境,甚至停滞不前。
从估值高达数亿的明星初创企业“泡面吧”,到因股权争议而解散的“西少爷”,众多新兴企业因股权分配问题而夭折。
这股狂热的互联网创业浪潮孕育了众多年轻而杰出的创业者。
像“泡面吧”和“西少爷”这样因股权争端而分崩离析的创业团队,既非首例,亦非末例。
什么样的人适合一起创业在选择创业伙伴时,必须审慎考虑两个关键要素:首先是价值观的契合以及对事业目标的共同认同;其次是能力与资源的互补性。
多数情况下,创业团队的解散或成员的分离,往往是由于创始人之间在价值观上的不一致或缺乏认同,导致了严重的意见分歧;或者是由于团队成员的能力或资源未能为核心发展贡献价值,从而不得不退出。
股东间理念的差异、性格的冲突以及信任的缺失,均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存亡的关键因素。
在创业过程中,每位合伙人应具备独特的优势,并在项目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例如,若我的创业项目需要研发能力,我可能会寻找一位擅长研发的合伙人。
然而,如果我的项目并非以技术为核心,那么将技术工作外包,支付五万元可能更为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技术合伙人并非不可或缺。
反之,若我的创业项目专注于技术领域,且某位人士在技术方面具有卓越才能或能有效管理技术团队,那么邀请其成为合伙人将极有可能是至关重要的。
的。
可以替代的合伙人都不要,尽管你们私交可能很好。
例如,您的同学、同事或您所信赖的人所推荐的朋友,彼此之间在价值观、性格、能力及资源等方面具有深入的了解,而创业初期的高效执行力往往源自于创始团队之间的相互熟悉与信任。
股权分配的原则和方法在美国,股权的平等分配并不妨碍公司的发展。
创业团队股权分配

创业团队的股权分配创业团队人员设置:现在我们都在讲着创业,首先单打独斗的创业时代早就过去,必须要有一个初始的团队,创业团队一定要找志同道合的人,能和团队相处的人,不能和团队磨合的人,再有能力也不能要,否则会非常麻烦。
当然,要想让所有合作伙伴长久团结在一起,最重要的还是要得到市场认可的价值,也就是利益。
创始人团队可在2-7个人左右为佳,选的人最好和你互补。
如果是两个人,最好是一个主内(产品研发),一个主外(市场和销售)。
如果是多人,则可按几个职能来寻找Partner,产品、研发、UI.运营、市场等,让产品先做出来、推广起来,再就是行政、人事、财务,这些一般都是兼任,创业团队很难奢侈到有独立的人事、财务经理,更何况即使有合适人选,你能给他的股份也和他前期实际能起到的作用不成正比,除非他是一人多能。
创业团队,每个合伙人都要是万金油,要兼任很多职能。
权责的设置:一定要明确谁是CEO。
创业团队一定会争吵,必须明确吵得不可开交时谁可以拍板。
没有这点共识,团队解散的风险很大。
CEO不光要有坚定的信心,还得善于协调团队关系,鼓舞团队向前。
经验告诉我们,失败的项目大多是领头人不明确,先干一段再说。
说是大家不计较股份,那只会为以后发展埋下隐患。
等真的干起来了,往往领头人也选不好了。
或者是股份每说好,后面闹矛盾。
再有就是团队容易放弃,碰到困难就各自去找工作了。
创业伊始就要避免这个问题,和团队讲清楚。
有能忽悠的CEO为了鼓励团队,乱承诺,殊不知这样的承诺都是定时炸弹,来了没多久就走,还不如不来。
股份如何分配?CEo在团队里初始股份比例要在40-70%之间,最少不少于30%。
具体根据合伙人多少和能力相当程度而定。
对于大家公认优秀的团队1.eader,最好能在50%左右。
因为谁做了CEO,就意味着从此以后谁的付出最大,承担的风险最大。
即便在中途其他合伙人离开或卖股票,CEO也不能随随便便离开或CYE卖股。
这也是一种约定,和团队的约定,和投资者的约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业公司怎么找投资人与合伙人今天分享的这个“人”的策略适合什么样的公司?第一适合你在做一个全新的Solution 或产品,在国内没有或从没人做过;第二,你所在行业是一个在快速变化行业。
基本上我对人的认识是在这样一个环境,所以如果你是在一个传统行业或不太变化的行业,可能今天我所讲的所有跟“人”有关的东西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你所需要的经验或者对人的看法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一个会遇到的人:投资人可能你要做一个东西时,第一反应是融钱。
我对投资人的看法是这样,包括我们以前吃过的亏或者经验教训:首先你要找投资人时,投资者角色应该是一个Financial Service Provider,就是它跟银行本质上没什么区别,你找银行去借钱和找投资人借钱时没差,这是投资人最重要的角色;然后第二个我们看到的东西或者说我的经验是,很多时候投资人会试图和你讲我有很多资源,然后有时候也会有很多同学跟我讲说,哎你看,我找投资人最重要的是他有多少资源,但其实我觉得这个按照我的经验是错的。
首先投资人他必须是一个好的Financial Service Provider;然后第二重要的是,他是不是个好的Partner,这两点比什么都重要。
为什么?因为我觉得我们拿第一笔钱时我特别感谢我们投资人,因为他和我们说了一句特别实在的话。
他说:“你们想好了没有拿我们的钱?”我说:“我觉得想好了。
”然后他说:“我告诉你你在干什么。
你现在在做的这个决定是在Hire 一个Employee,但是这个Employee 你永远不能Fire,而且他还可能Fire 你,所以你想好了没有你要Hire这么一个Employee?”我觉得这是找投资人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所以你要找钱时,要想一想你愿不愿意跟这个人聊,愿不愿跟他沟通,然后沟通时是不是很顺畅,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很多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人我真的很烦他,我也不喜欢他,然后他有很多资源,然后为了我的创业公司能成功,为我的公司能顺利发展,所以他的钱我就拿了。
反正我见过的很多朋友拿这种钱的基本没什么好结果。
那为什么呢?有两种事。
第一个他可能有很多资源,但是你们俩合不来,然后你说往A 方向走,他就说B 方向好,那这种时候是特别恶心的。
然后他又是董事会成员,他又可以Fire 你,这时候你们两个如果打起来就很讨厌,比如我给你插个人进来,这种竞争是导致中国很多创业公司死掉的原因,在美国我觉得其实也一样。
然后第二点是说,我有资源,但给不给你用是两回事,那可能在融钱时你看重的是他的资源,但合同全部签完后,他是不是给你用是另一回事。
比如你看国内很多投资人可以一下子投出去100 个项目,如果把他的时间每天除以100,你算一下能够出多少时间给你?也就是说,他的资源对你不见得有效。
所以我的经验就是说,你就老老实实地想清楚你要找的是一家Financial Service Provider。
第一你去弄清楚这个人的钱是不是很充足,会不会说投完后过两天突然就没了,然后讲哎,咱们你这个钱回来点行不?然后第二点,这个人你去跟他投过的公司聊一聊,他是什么风格,特喜欢插手的还是说投完后从来不管的,然后你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就是你要去衡量他是否是和你很合得来的合作伙伴。
这两点如果都满足,那基本就差不多了,如果他还有资源,那自然最好,但如果没有,也不错。
但现实中经常你的现实是:一个人是特别职业的Financial Service Provider 但没资源,另一个有资源但有点恶心。
那按照我的经验,我会选第一个而不会选第二个,所以这是我对投资者的一个看法。
你是创始人你控股,他能怎么影响你?(下面提问) 但如果他一定要董事会席位呢?虽然我不能控制你,但是我可以捣乱嘛,就是每次你投票我就投反对票,你恶心吧?一个创业公司恶心就已经是快死了对吧,我就恶心你好了。
然后你可以在下一轮融资时把我股份全部买回去,你可以把我踢出去嘛,没问题的。
就是这种问题,就是说不帮忙就已经很好了,总归是:这种情况下他什么都不做都比恶心你好。
第二个人:Co-Founder其实我的经历是这样,第一个问题是:你是不是有必要找Co-founder?有时候我和几个朋友在聊,他说我要找个Co-founder,然后我就问你要做个什么Business?他说我要做个在线教育,那个东西是什么什么样的,然后听完我就说:你这个平台一点基础难度都没有啊,你干嘛要找个Tech Co-founder?你找个技术的Manager,甚至找个好的开发者让他弄个平台都弄得出来,你干嘛找个Co -founder ?为什么说这个话呢?因为一家公司死你去看所有原因里面,我相信30% 以上是Founder 打架。
真的是这样,所以如果你不确认这哥们是个很好的叫Co-founder 的人,其实你不要去找Co-founder,你去找个很好的工程师或者很好的团队经理,你给他百分之几的股份就够了,已经足够足够。
那什么样的人是比较好的Co-founder 呢?第一Trust。
就是你们之间一定要互相非常非常信任,我可以把身子转过去这边是你的,那边是我的,然后我们一块儿打,比如说被人围起来的时候,你不用担心说这个时候这哥们后面靠不住了他散了你知道吗?后面来人给你弄一下。
也就是说,如果你发现一个人你们没法背靠背地信任,对不起,这个人没法做你的Co-founder,他可能是个Employee,可能是个什么东西,但肯定不是Co-founder。
然后第二点,对这个Business 对你在做的这个事,一定要和你有一样高的信仰和信心,他坚定认为这个东西可以成功是有前景的。
这件事特别重要,之前我们遇到的事情是说,很多Co-founder 之间是特别好的哥们,然后呢我创业我去找你,但是这哥们做来做去就变成这样:咱们哥们真的挺好也有信任,但是这个Business 我真的不是那么看好它。
我想说的是:在你创业的时候如果你不是真的从心往外有这个信心,是很难做下去的,因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然后他唯一不走的原因是说:我们是很好的哥们。
那这个时候我觉得其实又是有点问题的,因为他要带Team 嘛,你想一下如果你这个Team 的Leader 不是那么坚信地相信这个Business,但同时他对Team 又有潜移默化的效应。
第三从能力来说,要有互相钦佩的感觉。
就比如你找个Tech co-founder,你要有这种感觉,我一想到他就说,啊这个人真牛逼他太牛逼了,然后他一想到你就是:啊这个人做产品和Market 做得特别棒。
就是你们要有这种感觉,这是对劲的Co-Founder 的感觉。
提到这个东西,你就想啊我的合伙人太棒了是整个行业里最棒的,我觉得互相这样一种感觉是很长期的一个基础,它也是一种证明说:你们之间的Skill 是偏互补,而且各自一定是很强的。
最后一点是:Skill 互补,千万不要找个Co-founder 和你是彻底Overlap 的,那你们知识结构不互补完全重叠,你找他干嘛呢?第二,你们知识结构和Skill 互补,但要有一点Overlap,这一点我觉得也挺重要的。
这个其实是百姓网经历,我们三个人特别互补,可以说在过去那么多年,有段时间我们几乎是谁也不问谁,就是这块是你的,你全拿走干掉,那块是你的,你全拿走干掉,但就是说:过了五六年后会有一个问题,就是当遇到一些事时,我们彼此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我举个例子,曾经有一次我们发生分歧,就是我们负责融资的Co-founder 跑过来说我们一定要融资。
我说,你看我们团队Work 得很高效,然后银行里还有500 万现金,干嘛要融资?然后他说一定要融资,你看看外面的世界一定要融资。
然后就为这个事我们吵了差不多将近半年。
但后来证明他是对的:因为那个时候是金融危机,就是我们其实应该拼命拿钱然后砸死所有竞争对手。
但这里的问题是什么呢?我只看公司内部运营,然后他看着外面所有东西,就是说他看到的东西是我从来没看到过的,所以Co-founder 间,你要知道说他看到的东西是是什么,不然就会产生我们这个问题,就是没法沟通,因为大家看到的东西根本不一样,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怎么分股份?关于怎么分股份,我相信大家最头痛的问题也是这个。
我们的经验是这样:第一不管你有几个Co- founder,五个也好三个也好,但一般超过三个就很少看到有成功的。
先假设你有三个:第一条一定要有一个人控股。
平分股份是最傻最傻的一个做法,这种做法一定不要有。
或者你们两个人51%、49% 也可以,但你绝对不要50%、50%,因为不管你现在关系有多好,没准哪天你们就会争起来。
然后最痛苦的是这种争有时候是说,大家都是对公司好,但是我们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那在这种时候谁对都行,但你必须要有个结论,你不能两边没法有结论,因为你不能来回晃,一晃这个公司就死定了。
第二点是一定要签四年的协议,就是即便你是创始人,所有人的承诺都是四年,必须有四年投资,就是说我可以答应给你这个股份,但你要用这四年时间去赚走。
这是很重要的保证,因为创业时经常是这样,一开始时大家觉得一辈子都会在一块,就是那种感觉你知道吗?但还是那个问题:人是会变的,然后可能你遇到的困难,或者这个公司走的方向,过了六个月以后你不喜欢,那怎么办?如果你没有这些签署,我占了你49% 的股份,然后我拍拍屁股走了。
最经典的例子在美国,两个女人创立一个公司,然后说我俩特别要好,各自50% 和50% 股份。
好,然后所有合同Sign 完第二天,那个姐们说拜拜。
从拿A 轮开始,她就拿50% 的股份,然后一直到这个公司卖掉。
这个是最经典案例在美国,所以对创始人来说,一定要有这些东西,我答应给你这个股份,但你要用这四年时间去赚走。
然后第二个问题可能是,很多时候大家不好意思去Argue,你给他30%,是不是太少了?他会不会不高兴?然后我不好意思和他去争这个东西。
但这时其实是个很好的经验,你必须和你的Co-foounder 坐在一块,把这种撕破脸皮的问题摊清楚,那怎么摊呢?我的建议是摊贡献。
就是你认为你对这家公司的贡献会是什么?你把这个东西一个个列出来,比如融资、业务、政府关系、PR、市场等等。
然后很多时候你发现说这个东西很难讲,因为一切还没开始做呢,我不认为你有那么多怎么办?那我们就先做两个月试试看,看看这两个月进展,然后根据进展我们再来做一遍,看看你是不是值这么多。
那做一遍后,大家自己会心理有数,你们再重新算一遍说各自百分之几会比较好。
还有一个问题是Co-founder 走时你是给还是不给股份,给多少或者怎么样。
这个其实是很随意的,就看你怎么定。
一般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你所有股份都没有;另一种是你保留,保留到公司并购或者IPO。
那多数公司走的是第二种,但也有走第一种的比如奇虎,因为周鸿祎很Aggresive,只要你走,你什么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