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互联网技术试题
新一代互联网技术 第三章

3.4.1 基于GA的QoS组播路由机制
基本思想
约束Steiner树问题是NP完全问题 将多个约束转化为一个启发式费用,将求解约束Steiner树
问题转化为求解启发式费用最小的Steiner树问题 运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GA)求解启发式费 用最小的Steiner树问题 通过GA找出前k个最小启发式费用Steiner树 从启发式费用最小的Steiner树开始依次检验每棵树的使用 费用、CPU资源、缓冲区资源、带宽资源、延迟及出错率 约束是否得到满足 如果第i(1 i k )棵树满足所有约束,则算法终止 如果直到第k棵树都满足不了所有约束,则与用户协商解决
Steiner树
NP完全问题 基于启发式或智能优化算法求解
3.4 QoS组播路由机制举例
基于GA的QoS组播路由机制 粒子群优化ABC支持型QoS组播路由机制
3.4.1 基于GA的QoS组播路由机制
问题描述
已知连通图 GV , E
,V 和 E分别为图上所有节点
及所有边的集合 已知对于任意节点 v j V 有如下参数:排队延 迟 t j ,发送延迟 j ,可用CPU资源 rc j ,可用 缓冲区资源量 rb j ,出错率 v j 对于任意边 eij E 有如下参数:传播延迟 ij , 可用带宽资源量 ij ,出错率 eij k 3分别为使用CPU资源、缓冲区资源、 k 2、 k1 、 带宽资源的单位价格
为每个组播组选定一个汇合点或核心,以它为 组播源将组播数据分组单播到汇合点或核心,
由它向其它成员转发
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汇合点或核心
3.2 组播树构建
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考试题库(试题143道含答案)

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考试题库(试题143道含答案)()是工业技术软件化的重要成果,本质上是一种与原宿主解耦的工业技术经验、规律与知识的沉淀、转化和应用的载体。
A手机APP(正确答案)B工业APPC电脑端软件D控制系统()拓扑结构存在若干节点中心,且任何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都要经过中心节点。
A.环形B.星型C.树型(正确答案)D.网状型RS232接口标准是一种串行通信的标准,实现()的通信方式。
A点对点(正确答案)B点对多C多对多D多对点在数据存储阶段,主要困难是由于数据的()造成数据的分类管理和防护难度大。
A格式化B多样化(正确答案)C复杂化D简单化CAN总线使用的数据编码是()A归零码(RZ)B.非归零码(NRZ)(正确答案)C.曼彻斯特编码D差分曼彻斯特编码CAN总线远程帧不存在数据场,所以DLC的数值应永远被设置为0。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ElectronicProductCode最正确的释义是哪一个?()A.电子产品代码B.产品电子代码(正确答案)C.自动识别D.编码体系ISO数据接收无通信方确认,通过功能块无法看到确认信息。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ModBus标准,主要解决一根双绞线实现与()个设备间的通信,也是当前最受欢迎的工业现场通信协议的一种。
A一B无数C多(正确答案)D无限VPN是()A.仅供您使用的个人网络B.VLAN之间的通信隧道。
C.跨Internet的加密连接。
(正确答案)D.局域网(LAN)内的虚拟网络。
49使用托管交换机替换非托管交换机的一个原因是:()A.可支持多个VLAN(正确答案)B.B.可减少冲突域C.可在网络之间路由D.可管理路由器表安全隔离网闸与防火墙相比,需要采取更强的安全隔离技术,请指出下列哪一项技术不会在安全隔离网闸中使用()A.专用的安全通信协议B.专用的硬件通信通道C.应用层的数据交换D.支持数据包路由(正确答案)安全生产方针是()A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正确答案)C安全生产人人有责D管生产必须管安全标识载体,就是指承载标识编码资源的标签。
XXX需科目《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试题及答案(共150题)-当代科学技术前沿考试

XXX需科目《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试题及答案(共150题)-当代科学技术前沿考试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试题及答案(共150题)一、单项选择题1.(D)是国际上首个独立掌握火星着陆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
[2分]A。
前苏联B。
美国C。
日本D。
中国2.无人遥控潜水器最早出现在(A),主要用于考古方面的研究。
[2分]A。
1953年B。
1973年C。
1993年D。
2003年3.在生命起源的理论中,(B)主张从物质的运动变化规律来研究生命的起源,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物可以转变为有机物,有机物可以发展为生物大分子和多分子体系,直到最后出现原始的生命体。
[2分]A。
特创论B。
生源论C。
泛胚种论D。
化学进化论4.海洋立体观测监视系统是利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海洋综台、立体观测监视的组合系统,下列不属于海洋立体观测监视系统的技术手段的是(B)。
[2分]A。
调查船观测B。
深海生物资源C。
浮标监测D。
卫星遥感5.载人潜水器,特别是载人深潜器是当代海洋科技的制高点之一。
下列属于我国载人深潜器的是(D)。
[2分]A。
“双鱼座”4号B。
“深海6500号”C。
”和平I”号D。
“蛟龙”号6.(B)年,前苏联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空间科技的新纪元,人类从此进入空间时代。
[2分] A。
1947B。
1957C。
1967D。
19777.(A)由一层石墨层片卷曲而成,是结构最简单的碳纳米管。
[2分]A。
单壁碳纳米管B。
多壁碳纳米管C。
石墨烯D。
富勒烯8.海岸带生境具有独特的生物群落和极高的生态价值,下列不属于海岸带生境的是(A)。
[2分]A。
热液口B。
珊瑚礁C。
湿地D。
三角洲9.相比传统燃油车,以下哪点不属于纯电动汽车的缺点:(C)。
[2分]A。
续航里程短B。
充电时间长C。
车辆能耗高D。
仅适用于市区内通勤10.1948年,(B)物理学家XXX等提出了大爆炸宇宙模型,该模型取得巨大的成功。
[2分]A。
前苏联B。
美国C。
德国D。
专业技术试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困惑和对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困惑和对策第一次考试一、单选题1、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有几大重点()。
正确答案:C6"2、下列哪项不属于电机驱动系统的要求()。
正确答案:D环境适用性弱"3、理念的创新()。
正确答案:A网络免费加入"4、美国注重什么经()。
正确答案:D虚拟经济"5、航空,国外几大基地()。
正确答案:B3"6、电机驱动系统包括两部分()。
正确答案:B电机和控制器"7、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数字代号()。
正确答案:A863计划"8、新能源产业()。
正确答案:B太阳能"9、成都航空产业基地()。
正确答案:D:青羊"10、销售的创新()。
正确答案:D:打折网"二、多选题11、我国要积极发展的新兴产业有()。
正确答案:A高端装备制造业"C:新材料"12、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具有()等特征。
正确答案:A新兴性"B:阶段性"13、智能材料一般有哪些功能()。
正确答案:A传感功能"B:自我诊断功能"C:反馈功能"14、使用智能电表能实现以下哪些方面().正确答案:A用户跟踪自己用电情况"B:错峰用电"C:调整负荷特性"D:节能"15、()是信息革命时期的技术发明。
正确答案:A纺织技术"B:互联网"16、()是运输机械革命时期的技术发明。
正确答案:A纺织技术"B:?蒸汽机"C:铁路"D:火车"17、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业()。
正确答案:B:海洋工程装备"C:高端智能制造与基础制造装备"D:卫星及应用"18、新一代互联网有哪几方面?正确答案:A更安全"B:更智能"C:地址空间更大"19、有机高分子材料根据性能和用途可以分为几大类?()正确答案:B:橡胶"C:纤维"D:塑料"20、新型工业化就是要把握新技术革命机遇,大力发展()等新兴产业,加快新技术改造提升传.正确答案:A纺织技术"B:新能源"三、判断题21、我国太阳能行业拥有了一批在海外成功上市的优质企业,其中浙江籍企业占60%.()正确答案:正确"22、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确答案:正确"23、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邓小平同志定下的方针.()正确答案:错误"24、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已经成功首飞.()正确答案:错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困惑和对策第二次考试一、单选题1、美国就是主要依靠哪个产业()。
2020公需科目-新一代网络与通信

新一代网络与通信1.目前,中国在()中,Ipv6应用规模最大。
(10.0分)A.教育科研网B.科学技术网C.公用互联网D.金桥信息网我的答案:A√答对2.1993年,从()接了一条电路通到斯坦福大学,是中国第一条连接到国际互联网的通路。
(10.0分)A.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B.中国科技大学过程工程研究所C.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D.清华大学大气物理研究所我的答案:C√答对3.现阶段,公共互联网的性能改进主要依靠()方法来实现。
(10.0分)A.演化法B.重叠法C.革命法D.归纳法我的答案:B√答对4.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问题是关键。
(10.0分)A.频率B.带宽C.技术D.基站我的答案:A√答对1.下面哪些是互联网现有的演进技术?()(10.0分))A.P2P(点对点)技术B.移动IP技术C.Ipv6技术D.高效路由交换技术我的答案:BCD√答对2.对于网络与通信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10.0分))A.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的一种B.计算机网络不属于通信技术C.通信即是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D.通信包括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和互联网我的答案:AD√答对1.移动通信网包括空中接口和核心网络两个部分。
(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2.奥巴马提出来美国要发展国家宽带计划,要引领宽带无线业务的高潮。
(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3.电信业提出的一个概念NGN即下一代网络,是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网络。
(10.0分)我的答案:错误√答对4.目前,在商业中使用的波分复用技术是同轴电缆传输的。
(10.0分)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2023年现代工程技术创新与发展的试题

2023年现代工程技术创新与发展返回上一级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1 .根据本课程,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的窘境。
•A.“内忧外患”•B.“内力不足”•C.数字化转型的重点是出推行设计团队招标、设计方案招标等方式。
“云”“网”“端”的角度来看,工业互联网平台以“云”为核心,通过“网”的泛在连接,实现对海量终“端”、资源、数据和主体的汇聚集成与优化配置。
工业互联网平台中()是基础。
FP5-FP7计划由()提出“外部受敌”•D.“两端挤压”我的答案:D在标识网络的应用中,“通过标识解析映射系统,实现标识与IPv4/IPv6的互联互通”指的是()应用方式。
互联网+制造”发展路线图包括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2 .本课程中,地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五个抓手不包括()。
•A.抓核心技术创新•B.抓产业体系整合•C.抓产业生态构建•D.抓生产要素配置我的答案:未做答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3 .2010年9月8日,国务院通过(),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重点发展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列入了国家发展的重要议程。
•A.《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B.《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C.《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D.《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我的答案:未做答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4 .预计到2025年,5G基站的直接投资将达到()万亿元;带动的全产业链的相关投资将超过()万亿元。
•A.5,2.5•B.1.5,3•C.2.5,5•D.3,1.5我的答案:未做答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5 .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中,()是基础。
•A.IaaS•B.PaaS•C.数据采集•D.工业APP我的答案:未做答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6 .“将数据与控制分离,实现网络组件按需工作与灵活管控”指的是智慧标识网络的()机制。
•A.服务•B.协同•C.适配•D.合作我的答案:未做答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7 .根据本课程,目前全球与我国的半导体市场增长需求分别是()?•A.增加、增加•B.放缓、放缓、•C.增加、放缓•D.放缓、增加我的答案:未做答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8 .制造业是供给侧改革的主战场,推进()是形成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和经济发展新优势的重要举措。
新一代网络与通信 试卷答案

1.目前,中国在()中,Ipv6应用规模最大。
(10.0分)A.教育科研网B.科学技术网C.公用互联网D.金桥信息网我的答案:A√答对2.1993年,从()接了一条电路通到斯坦福大学,是中国第一条连接到国际互联网的通路。
(10.0分)A.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B.中国科技大学过程工程研究所C.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D.清华大学大气物理研究所我的答案:C√答对3.现阶段,公共互联网的性能改进主要依靠()方法来实现。
(10.0分)A.演化法B.重叠法C.革命法D.归纳法我的答案:B√答对4.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问题是关键。
(10.0分)A.频率B.带宽C.技术D.基站我的答案:A√答对下面哪些是互联网现有的演进技术?()(10.0分))A.P2P(点对点)技术B.移动IP技术C.Ipv6技术D.高效路由交换技术我的答案:BC×答错BCD正确2.对于网络与通信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10.0分))A.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的一种B.计算机网络不属于通信技术C.通信即是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D.通信包括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和互联网我的答案:AD√答对1.移动通信网包括空中接口和核心网络两个部分。
(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2.奥巴马提出来美国要发展国家宽带计划,要引领宽带无线业务的高潮。
(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3.电信业提出的一个概念NGN即下一代网络,是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网络。
(10.0分)我的答案:错误√答对4.目前,在商业中使用的波分复用技术是同轴电缆传输的。
(10.0分)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及应用

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及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也在不断地进化。
新一代的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现实,并且迅速被人们接受和应用。
这些新技术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智能、更加便捷和更加有趣。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
1.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I)是互联网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AI技术已经成为许多行业的关键,包括医疗、金融和制造业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虚拟助理,例如Siri、Alexa和Google助手。
这些虚拟助理可以通过语音命令帮助我们完成各种事情,比如调节它们控制的设备,查找信息,设置提醒等等。
另一个有趣的应用是AI绘画。
AI可以自动生成绘画作品,甚至可以模拟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的风格。
一些公司也在研发AI语音合成,该技术可以使用AI生成逼真的语音。
2. 5G网络技术5G网络是一种高速、低延迟的新一代互联网通信技术,它可比4G快100倍,并且能够支持更多的设备连接。
5G网络的低延迟和高速度意味着我们可以在网上看高清视频、进行云游戏,而不必担心网络卡顿或缓慢速度。
另外,由于5G网络速度很快,可以使更多的设备接入互联网,这也为智能家居、物联网和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3. 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基于分布式数据库,它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交易技术。
区块链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数字货币领域,例如比特币、以太币等。
通过区块链技术,交易可以更为安全和透明,并且可以去除了中间人。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其他领域,例如物流、保险和房地产等。
比如,使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建立一个互助保险平台,通过智能合约完成保险交易,去除了中间人和额外的保险费用,为用户提供了更经济实惠的保险服务。
4. 联邦学习联邦学习是一种分布式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将多个客户端的数据收集起来,共同训练一个模型,而不需要将数据发送到一个集中的地方进行处理。
这项技术不但可以保护用户的隐私,也可以减少数据传输和存储的成本。
目前,联邦学习已经在医疗、金融和网络安全等领域中得到了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解释如下概念(40 分)
∙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是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的一种技术。
∙单播(unicast):是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点到点连接。
(一对一)
∙组播(multicast):主机之间“一对一组”的通讯模式,也就是加入了同一个组的主机可以接受到此组内的所有数据,网络中的交换机和路由器只向有需求者复制并转发其所需数据。
(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
∙广播(broadcast):主机之间“一对所有”的通讯模式,网络对其中每一台主机发出的信号都进行无条件复制并转发,所有主机都可以接收到所有信息,不管你是否需要。
(一对所有)
∙泛播(anycast) :(一对多,但只要求任意一个接收方收到即可)
∙ABC(Always Best Connected)
:总最佳连接,即用户总是可以选择最适合其需要额网络连接方式,一旦有更好的就可以重新选择。
∙重路由 :路由重分配,即由用户移动、节点/链路故障、成员加入/退出/网络重构等引起的路由器重新分配。
∙组通信原子性 :原子性保证一个发送给某个组的消息,它要么被该组所有成员接收,要么就不被任何成员接收。
原子性同时可以提供消息传递的顺序性,虚拟同步,安全性,时时性,网络断开等要求
∙WDM: 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在发送端通过复用器将两种或多种不同频率(波长)的光载波信号复合在一起并耦合到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接收端通过解复用器将各种不同频率的光载波信号分离,然后再由光接收机作进一步处理以恢复原始信号
∙DWDM: 密集波分复用(Dense WDM) 信道间隔较小
可以实现波长间隔为纳米级甚至零点几个纳米级的复用大容量/超大容量主干网
∙CWDM: 稀疏波分复用(Coarse WDM) 载波通道间距较宽,一根光纤上通常复用2到16个波长,CWDM系统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波长和100公里以内的传输距离时,系统成本低(只有DWDM系统的30%),非常适合城域网
∙光突发交换:(Optical Burst Switching, OBS) 突发可以看成是由一些具有相同出口边缘节点地址和相同QoS要求的数据分组组成的超长数据分组
∙网络生存性:(Survivability)是指网络面对发生的故障能够维持某种服务水平的能力
∙隐藏终端:基站A向基站B发送信息,基站C未侦测到A也向B发送,故A和C同时将信号发送至B,引起信号冲突,最终导致发送至B的信号都丢失了。
∙暴露终端:指在发送节点的覆盖范围内而在接收节点的覆盖范围外的节点,暴露终端因听到发送节点的发送而可能延迟发送。
但是,它其实是在接收节点的通信范围之外,它的发送不会造成冲突。
这就引入了不必要的延时。
∙硬切换:移动终端同时只可以与一个接入网络连接,与新接入网络建立连接前中断与旧接入网络的连接,切换期间会话中断
∙软切换
:移动终端可以同时与多个接入网络连接,切换期间移动终端同时与新/旧接入网络连接,切换后才断开与旧接入网络的连接,切换期间会话正常
∙水平切换:在采用同一技术的网络内部进行的切换即同构网
络间切换
∙垂直切换:在采用不同技术的网络之间进行的切换即异构网络间切换
∙软件定义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 SDR)对无线电信号的载波频率、信号带宽、调制方式和网络访问等可进行软件定义和实现的无线电系统,可编程调制解调器
2.(5 分)从信息安全角度看,如何保证实体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和内容安全实现?
答:实体安全:
①机密性:保证系统不以电磁等方式向外泄露信息。
②可用性:保证系统至少能够提供基本的服务。
运行安全:
①可控性:保证系统的机密性,使得系统任何时候不被非授权的人所恶意利用。
②可用性: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确保系统时刻能为授权人提供基本服务。
数据安全:
①真实性:保证数据的发送源头不被伪造。
②机密性:保证数据在传输、存储过程中不被获取并解析。
③完整性:保证数据在传输、存储等过程中不被非法修改。
④抗否认性
内容安全:
①真实性(来源伪造):路由欺骗,域名欺骗。
②机密性(内容解析):对传递信息进行捕获并解析。
③完整性(进行修改):删除局部内容或附加特定内容。
④可用性(阻断传输):阻断信息传输系统,使得被传播的内容不能送达目的地。
3.(5 分)为什么IntServ的可伸缩性差而DiffSev的可伸缩性相对好一些?
IntServ:要求在每一跳都要为每条流建立和维护紫云啊预留状态,路由器运行开销大,导致喜用可扩展性差,难以在核心网部署。
DiffServ:复杂而繁重的对每条流的处理由边界路由器完成,核心路由器仅处理聚集
4.(5 分)请扼要叙述如何构建共享树。
答:为每个组播组选定一个汇合点或核心,以它为根建立一棵组播树,覆盖所有源和目的节点。
组播源将组播数据分组单播到汇合点或核心, 由它向其它成员转发
5.(10 分)请画示意图并结合图简要说明什么是基于通路的保护/恢复、基于链路的保护/ 恢复、基于子通路的保护/恢复。
答:
6. (5 分)请画示意图并结合图简要说明移动 IPv4 存在的三角路由问题。
答:由外地代理或移动节点本身在隧道末端解封装 数据分组后,将其交给移动节点上的各种应用。
反向传递时,移动节点发送的数据分组的源地 址是其家乡地址,目的地址是通信节点的地 址,并使用标准的IP 路由机制进行转发,数据分组不需要家乡代理的处理,直接由外地代理转交给通信节点。
三角路由:通信节点和移动节点之间数据发送路径和返回路径不同。
7.(5 分)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主要的数据提交模型有哪几种?各是什么含义?
答:
8.(5 分)请画示意图并结合图简要说明基于星上处理和星际链路技术的卫星互联网的含义。
答:
为了克服现有多层卫星网络“冗余连接”模型( 如MLSN,SOS 等网络) 复杂性高的缺点,采用“骨干/接入”模型[3]简化多层星座卫星网络,即由GEO 与MEO 卫星网络构成骨干传输网,LEO 卫星网络构成地面接入网。
多层卫星网络结构如图所示。
在多层卫星网络中,GEO 卫星负责对网络路由表进行维护,不承担地面小型终端的业务传输; MEO 卫星作为网络的交换节点,为相连的MEO,LEO 卫星和地面信关站提供连接和信息交换; 每颗LEO 卫星作为具有交换功能的用户接入节点,负责为低速移动用户和高速固定用户提供接入连接,并为其覆盖范围内的用户提供信息
交换; 位于不同LEO 卫星覆盖区的用户之间、卫星用户与地面网络用户之间、地面网络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换通过LEO 与MEO 卫星间的ISL 以及MEO 星际网络来
实现。
9.(5 分)SAVA 的中英文全称是什么?SAVA 体系结构分成哪几个层次? 答:
10.(5 分)什么是认知无线电?认知网络和认知无线电网络是一回事吗?认知网络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
答:
11.(10 分)请参考如下网络拓扑图,以学生从二舍寝室通过CERNET 访问新浪网站为例, 阐明为什么提供QoS 保证应该是端到端的。
答:QoS是一个端到端的行为,并不是点到点行为,如果一台计算机与远端的另一台计算机进行通信,为保障其服务的可靠性,需要在其数据经过的每个节点都部署QoS。
如果只在某个了点节点部署Qos是不能保障其服务的质量。
考点:掌握共性关键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手段,主要包括:NGI体系结构(P1-27),服务质量控制技术(P2-21),组播通信技术(P1-34;P3),了解网络管理技术(P1-35)和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P1-39)的基本概念。
掌握单元关键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手段,主要包括:光网络(P4)、移动与无线网络、空间网络、可信网络和认知网络通
信技术,了解其应用的基本情况。
主要内容如下: 1、绪论 1.1 NGI的由来 1.2 NGI与NGN 1.3 NGI体系结构 1.4 NGI 关键技术 1.5相关国际标准 2、服务质量 2.1 基本概念 2.2 QOS控制模型 2.3 资源预留 2.4 QoS路由 3、组播 3.1 基本概念 3.2 组播树构建 3.3 组播质量控制 3.4 组播树维护 4、光网络 4.1 基本概念 4.2 网络模型与网元 4.3 路由选择与波长分配 4.4 虚拟拓扑与通信量疏导 4.5 网络容错与生存性机制 5、移动与无线网络 5.1 基本概念 5.2 移动互联网 5.3 无线网状网 5.4 移动自组网 5.5 无线传感器网络 5.6 工业无线网络5.7 切换 6、空间网络 4.1 基本概念 7.2 邻近空间互联网 7.3卫星互联网 7.4 太空互联网 7、可信网络 7.1 基本概念 7.2 可信网络体系结构 8、认知网络 8.1 基本概念 8.2 认知网络模型 8.3 组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