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政治权力的分配与规范理论

合集下载

政治权力的配置

政治权力的配置
立法权——议会;

行政权——行政机关;
司法权——司法机关。
二、政治权力在空间上的纵向配置

在一般情况下,政治权力总是需要分层的。 什么是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指的是国家的内部构成形式,即
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 互关系。

复合型国家——联邦制,以美国为典型。联邦制是 若干个单位联合组成的统一国家 ,美国是世界上 第一个建立现代联邦制的国家,另外还有俄罗斯、 加拿大、德国、印度、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亚等 国也实行联邦制。 单一制国家——中央集权,以中国为典型。指由若 干不享有独立主权的一般行政区域单位组成统一主 权国家的制度,和复合制相对。
政治权力配置

从人类的政治实践看,政治权力在空间 上的配置,包括在同一级政府不同机构 之间的横向配置,以及不同层级政府之 间的纵向配置。这是各国宪法最重要的 内容。

一、政治权力在空间上的横向配置

政治权力的横向配置是通过国家权力职能 上的分解并将之赋予相应的国家机构,并 同时体现这些不同国家机构之间关系。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示意图
阶级内容 国体: 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权力
(横向落实权力)
国 家
统治形式
(权力配置)
政权组织形式
(政体)
统治阶级如何 落实权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国家结构形式
(纵向落实权力)

单一制和联邦制的区别
区别 名称
立法 机关 一 个
宪法
中央 机关 一 个
国籍
外交 权力 一中 行央 使统
单 一 制
一 部
一 个
联 邦 制
多 个
都组 联 有成 邦 宪部 及 法分 各

政治学民主制度与政府权力的分配

政治学民主制度与政府权力的分配

政治学民主制度与政府权力的分配民主制度是当今世界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政治制度,它涵盖了政府权力的分配、运行机制以及人民参与政治决策的方式等方面。

在政治学中,民主制度被认为是一种能够保障公民权益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效方式。

本文将探讨政治学中民主制度的基本特征以及政府权力在民主制度中的分配方式。

一、民主制度的基本特征民主制度的核心是人民的参与和民意的表达,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 平等性:民主制度要求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每个人都享有相同的政治权利和机会。

不论贫富、种族、性别等背景,每个公民都有平等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利。

2. 选举和代表制:民主制度通过选举产生政府的领导人和议会代表,代表人民的意愿与利益。

选举使人民有权通过投票选择他们认为最有能力代表他们的候选人或政党。

3. 多元化和包容性:民主制度鼓励不同政治观点、利益集团和意见的多样性。

政府应该尊重少数意见,并保证它们的权利不受侵犯。

4. 透明度和问责制:民主制度要求政府的决策过程透明,公众能够获得信息并参与评估政府的行为。

政府应对其行动负责,并接受公众的监督。

二、政府权力的分配在民主制度中,政府权力的分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正确认识和合理分配政府权力,有助于保证政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1. 三权分立:三权分立是民主制度中常见的权力分配原则。

它将政府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个独立的部门,各司其职、互相制衡。

这样可以确保政府的权力不会过度集中,减少权力滥用的可能性。

2. 独立的司法系统:独立的司法系统是民主制度中重要的一部分。

司法部门应独立于行政和立法部门,有权对违法行为进行审判。

这有助于避免政府干预司法,保护公民权益。

3. 地方自治:在民主制度中,政府权力的分配也包括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需求和利益,对特定事务进行管理和决策,从而更好地满足本地区的民众需求。

4. 公民参与:民主制度强调公民的参与和政治权利。

政府权力的分配也应考虑公民的权利和利益,以便满足人民的需求和期待。

第三讲 权力与政治 第四讲 人权与政治1

第三讲 权力与政治  第四讲 人权与政治1

第二节 人权的基本种类及具体内容
一、人权(权利)分类
二、生命权:胎儿、安乐死、死亡标准、死刑争论
三、人身自由:奴役、苦役、酷刑、非法拘禁、搜查、 逮捕、迁徙自由。
四、宗教信仰自由:信教自由、传教自由、政教分 离。 五、公正审判权:正当的法律程序,罪行法定主义, 证据至上,不溯及以往,一罪不二罚,禁止自证其 罪,辩护。
第一节 人权的含义、价值与历史发展 第二节 人权的基本种类及具体内容 第三节 言论自由的基本界限(国际视野) 第四节 人权理论与中国人权政策
一、人权、公民权利与自由
1、人权:human right,作为人类生而具有的 权利与自由,它是普遍的,无差等的。 2、公民权利:citizenship,作为一国公民受 宪法和法律保护的资格与利益。 3、自由:freedom,在法律范围内,不受干涉 地按照自己的意进
人权方面的积极作用。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参加21项国际人权公约,并采取多 种措施认真履行公约义务。中国政府于1997年10月签署 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2001年2月中 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该公约,中国政府于2003年如 期向联合国提交了首次履约报告,并于2005年4月接受 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委员会审议。中国政府于 1998年10月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得到保障。
中国宪法和法律法规对保障公民的劳动权、休息权、男女平等权、男女同工同酬权、 知识产权、社会保障权、获得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结婚和离婚自由权,以及从 事和参加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活动的权利等,作出全面规定。以受教育 权为例,中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目前高等教育毛 入学率达23%。

政治体系知识:政治体系的四个维度——权力分配、政治文化、政治参与度、政治制度

政治体系知识:政治体系的四个维度——权力分配、政治文化、政治参与度、政治制度

政治体系知识:政治体系的四个维度——权力分配、政治文化、政治参与度、政治制度政治体系是由政治组织、制度和法规所组成的,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政治运作的基础框架。

政治体系的作用是为政治参与者提供一种稳定的、可预测的环境,从而使政治决策制定和执行更有效。

在政治体系这个广阔的领域内,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个维度,分别为权力分配、政治文化、政治参与度和政治制度。

一、权力分配权力分配是政治体系中最基本的维度之一。

在任何国家或地区中,权力的分配方式和权力机构的性质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权力的分配方式参照国家/政府/地区来定,这体现在不同的制度安排上。

例如,法国和美国是两个典型的权力分配不同的国家。

法国的政治体系是高度集中的,权力由总统和国民议会掌握,地方政府相对较弱。

而美国采用联邦制,权力被分配到中央政府和50个州之间,并由三个互相制衡的权力机构掌握。

权力机构的性质也影响着政治体系的健康发展。

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采用不同的制度安排,可以通过各种机制来限制或遏制权力不正之风。

例如,例如法国、美国、英国等采用的总统/议会制度,国家元首与国家机构分开,国会和行政机构分开,从而制衡权力;中国的政治体系则采用人民民主专政制度,通过层层代表,保证人民的利益和权益。

二、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指的是影响公民在政治参与中的文化预设和价值观念,这样形成支持或者反对政治参与行为的意愿。

政治文化可以分为传统政治文化和新政治文化。

传统政治文化是指长期形成的、关于权威和权力的观念,承认和接受权力垂直分层和大权归一的政治制度。

例如,东亚的君主制度等。

新政治文化则是由现代民主主义制度所形成的一种具有平等主义、法治和自由的政治文化,这已经成为现代世界政治体系的主流。

在新政治文化中,公民有权参与政治决策,政治决策必须以民众利益为核心。

三、政治参与度政治参与度指的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程度。

政治参与可以通过选举投票、签名请愿、示威、游行、抗议等形式表达。

在现代民主国家中,政治参与被认为是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民众对政治体系的信任和支持程度。

政治科学中权力分配理论简介

政治科学中权力分配理论简介

政治科学中权力分配理论简介权力分配理论是政治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它研究了权力在政治体系中如何分配、运行和制约。

权力分配理论对于理解政治体制的性质、政府组织的方式、政治行为的模式以及政策决策的过程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简要介绍权力分配理论的概念、起源和主要的学派观点,帮助读者对这个领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权力分配理论的概念权力分配理论是一种用来研究政治体系中权力如何被分配的理论框架。

权力在政治体系中通常由政府和政治组织行使,它决定了政治体系的性质、政治行为的规范以及政府的决策模式。

权力分配理论试图解释权力是如何被分配、运行和制约的,以及这种分配是否合理和正义的问题。

权力分配理论的起源权力分配理论在政治科学领域中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三种权力分配的理想模式: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

他认为,权力应该被分配给一个合理的组织,以确保政府的稳定和公平。

这些理念对于后来的权力分配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权力分配理论的学派观点1. 传统观点传统观点包括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等。

君主制强调一个人或一小群人掌握权力,如君主或统治集团。

贵族制则认为权力应由一些地位高的特权阶层担任。

民主制认为权力应该分配给所有公民,通过选举和参与的方式实现。

2. 社会主义观点社会主义观点强调社会公有制和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

它主张通过国家机构行使权力,并通过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革来实现权力的分配和制约。

3. 现代观点现代观点关注于制衡和权力分散。

制衡理论认为权力应该被分散到不同的政治机构和组织之间,以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和滥用。

例如,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就是一种典型的制衡机制。

权力分配理论的意义权力分配理论对于理解政治体制、政府组织、政治行为和政策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帮助我们分析权力的分配是否合理、权力运行是否正常以及如何制约权力的滥用。

通过研究权力分配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政治体系的结构、政府的职能以及个体在政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治学中的权力分配与民主制度

政治学中的权力分配与民主制度

政治学中的权力分配与民主制度在政治学中,权力分配与民主制度是两个关键概念。

权力分配指的是政治体系中如何将权力分散给不同的机构和个体,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而导致滥用。

而民主制度则是一种通过选举和参与来实现公民权利和政治参与的制度。

本文将探讨权力分配与民主制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权力分配是现代政治体系中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的目的是确保政府的权力不会被滥用,同时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权力分配可以通过三个主要的机制来实现:分权、制衡和透明度。

首先,分权是指将政府的权力分散到不同的机构和个体之间。

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在一个人或一个机构手中。

例如,在许多国家,政府的权力被分散到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独立的机构中。

这样一来,各个机构之间可以相互制约,避免权力滥用和腐败。

其次,制衡是指不同机构之间相互监督和制约的机制。

例如,在美国宪法中,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机构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同时也相互制约。

行政机构由总统领导,但立法机构可以对其进行监督和弹劾;司法机构则可以审查和裁决政府的行为是否符合宪法。

这种制衡机制确保了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平衡,避免了权力的滥用。

最后,透明度是指政府行为和决策的公开和透明。

透明度可以通过信息公开、媒体监督和公众参与来实现。

一个透明的政府能够使公民了解政府的行为和决策,从而对其进行监督和参与。

透明度可以防止政府滥用权力,同时增加政府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权力分配与民主制度密切相关。

民主制度是一种通过选举和参与来实现公民权利和政治参与的制度。

在民主制度中,政府的权力是通过选举产生的,而不是通过继承或暴力夺取。

选举使公民能够通过投票来选择他们认为最能代表他们利益的政府。

同时,民主制度也强调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保障公民的言论、结社和集会自由。

权力分配和民主制度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权力分配可以保障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行。

通过权力分散和制衡,政府的权力得到了限制和监督,从而避免了权力滥用和腐败。

第四讲 政治权力的分配与规范理论

第四讲 政治权力的分配与规范理论

寻租活动的危害
一,它们造成了经济资源配臵的扭曲,阻止了更 有效的生产方式的实施; 二,它们本身白白耗费了社会的经济资源,使本 来可以用于生产性活动的资源浪费在这些于社会 无益的活动上; 三,这些活动还会导致其他层次的寻租活动或 “避租”活动:如果政府官员在这些活动中享受 了特殊利益,政府官员的行为会受到扭曲,因为 这些特殊利益的存在会引发一轮追求行政权力的 浪费性寻租竞争;同时,利益受到威胁的企业也 会采取行动“避租”,与之抗衡,从而耗费更多 社会经济资源。
• 2、经济人假设是指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的 最大化,它是个体行为的基本动机。理性选 择假设是指个人在选定目标后对达成目标 的各种行动方案根据成本和收益作出选择 • 3、所谓经济人假设是指作为个体,无论处于 什么地位,其人的本质是一致的,即以追求个 人利益,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动机 • 4、经济人假设是指: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 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 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 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
寻租理论
• 寻租理论的思想最早萌芽于1967年塔洛克 (Tullock,1967)的一篇论文。但作为一个 理论概念是到1974年才由克鲁格(Krueger, 1974)在她探讨国际贸易中保护主义政策 形成原因的一项研究中正式提出来的。
寻租案例
1)我们大都经历过这样的事:上学时有些同学很 会讨老师欢心,从获得当班干,三好学生,甚至 助学金,奖学金和毕业分配的好处。 2)Tullock举过一个极端的例子:49年前后的中 国,有人不惜以自残的方式获取伤残不足和别人 的施舍。 3)亚柯卡领导克莱斯勒时寻求的政府巨额资金支 持。 4)国内的一些贫困县每年会得到国家一笔扶贫款, 于是有些县为了得到这笔扶贫款,甘愿戴上贫困 县的帽子,而戴上帽子的更舍不得脱贫。

第四章 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 演示文稿

第四章 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 演示文稿

二、政治权力类型与政治权力关系
2.政治权力的关系 • 不同性质社会的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 • 执政党权力与社会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 • 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之间的关系 • 立法权立、行政权立和司法权力之间的关 系
三、政治权力的作用及实现方式
1.政治权力作用的特点 政治权力作用的基本特点是: 第一,特定的目标指向性 第二,特定的效益性 第三,效用的两面性 第四,影响的广阔性和深远性
四、政治权力的分配理论和原则
1.政治权力分配的理论 莫斯卡认为,一切社会都存在两个阶级,统治阶级和被 统治阶级。统治阶级属于一个很小的群体,他们属于政治 精英。具有某些明显的不同凡人且又令人尊敬的品质的精 英的统治之所以得以实施,权力之所以能够在精英之中进 行分配,原因在于精英的组织化。 米歇尔斯从特殊组织(政党)的角度研究权力问题,提 出了著名的“寡头统治铁律”(iron law of Oligarchy), 认为组织从来就是寡头的组织。任何社会都是由组织(政 党)来实施统治,而组织又是由少数领袖(寡头)来实施 统治。即使民主党也是如此。 20世纪50年代,莱特·米尔斯(Wright Mills)的著 作《权力精英》(the power elite)指出,三种相互封 闭的集团支配着美国社会,即政治领袖集团(political leaders);社团领袖集团(corporte leaders)和军事 领袖集团(Military leaders)该集团的大所属并非选举 产生,但控制着美国的政治方向。
三、政治权力的作用及实现方式
2.政治权力的实现方式 政治权力的实现方式一般可以划分为“积极的 (正面的,positive)”和“消极的(反面的, negative)”,前者以奖励为手段,后者以惩罚 为策略,两者经常被一并使用,所谓“恩威并 施”、“胡萝卜加大棒(Carrot and stick)”. 经济学家基思·鲍尔丁(Keith.Boulding)将政治权 力的运行和实施分为三种方式:武力威胁(the stick)——交易(the deal ) ——忠诚(the kis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马克思主义模式
与上述三种不同,马克思主义为政治权力 分配提供了完全不同的解释。 核心观点:社会的经济秩序决定了政治权 力的分配。 但马克思主义也承认统治阶级内部会出现 分化(division),这种分化使得国家内部 的自治(autonomy)成为可能。
权力分配的原则
任何社会都是由精英来统治和实施管理的。 那么,我们的问题在于:民主制度下的精 英管理与专制制度下的精英管理有何不同?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就解释了现代社会, 政治权力分配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 市场的运作并不一定是完备的,市场的功能也可 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妨碍,这时政府就会介入市场。 政府介入市场,用权力配臵资源,其结果就会产 生各种各样的额外收益点,即权力导致的租金, 就会诱导越来越多的寻租活动。政府批准、同意、 配额、许可证或特许等,对于资源配臵都有影响, 它们实际上都是在创造一个短缺的市场,谁拥有 这一市场的份额就相当于拥有某种特权。在这些 短缺的市场上,人们企图用自己的资源去获得特 权,争取特权的原始分配,或者设法替代他人去 取得特权,或者从他人手中去买得或者抢得、偷 得特权,或者规避政府管制取得非法的“特权”。 而对于已经拥有特权的人来说,则是如何保护其 特权。
权力寻租
• 权力寻租则是把权力商品化,或曰以权力 为资本,去参与商品交换和市场竞争,谋 取金钱和物质利益。即通常所说的权物交 易、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等等。 像物质形态的土地、产业、资本那样,在 这里,权力也被物化了,转化为商品货币, 进入消费和财富增环节。权力寻租所带来 的利益,成为权力腐败的原动力。
• 所以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实行高薪养廉, 所带来的结果只能是薪金和寻求个人效用 的同时增加,增加薪金使得官员的u1增加 到u1`,同时他们的u2也有很大的增长,用 公式表示就是u1`>u1+u2,腐败现象仍然存 在,而且似乎短时间内它的“生命力”还 挺强。
• 这样一种所谓的怪圈,究其原因在于改革的只是 官员寻租的表面现象,并没有触及到它的根本也 就是它的制度前提,没有建立一个职能明确的政 府。所以尽管每年都要反腐败,但仍然有很多人 “以身试法”。 • 中国现阶段取得反腐工作要求取得成效,最根本 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消除 腐败在中国存在的制度前提,也就是要进行“制 度创新”,这里的创新指的是消除或改革不合理 的制度,真正建立起真正廉洁、公正、高效的政 府,政府官员能够真正作为人民的公仆,这样反 腐败才能取得根本性的胜利。
(三)限制政府权力的途径
以权力限制权力——横向分权、纵向分权 以权利约束权力
以权利约束权力前提条件(罗纳德〃德沃 金): 宪法和法律需要对公民权利做出明确规定; 公民需要有权利观念和自觉维权意识; 制度安排能够为公民维权提供有效途径; 有公正的司法系统,保证侵权行为能够得 到及时合理的惩治。
寻租理论
• 寻租理论的思想最早萌芽于1967年塔洛克 (Tullock,1967)的一篇论文。但作为一个 理论概念是到1974年才由克鲁格(Krueger, 1974)在她探讨国际贸易中保护主义政策 形成原因的一项研究中正式提出来的。
寻租案例
1)我们大都经历过这样的事:上学时有些同学很 会讨老师欢心,从获得当班干,三好学生,甚至 助学金,奖学金和毕业分配的好处。 2)Tullock举过一个极端的例子:49年前后的中 国,有人不惜以自残的方式获取伤残不足和别人 的施舍。 3)亚柯卡领导克莱斯勒时寻求的政府巨额资金支 持。 4)国内的一些贫困县每年会得到国家一笔扶贫款, 于是有些县为了得到这笔扶贫款,甘愿戴上贫困 县的帽子,而戴上帽子的更舍不得脱贫。
• 1)寻租者(Rent-seeker)可以是个人, 企业和政府。 2)为了得到寻租的好处,寻租者需要花费 成本。Tullock的例子里,寻租者的成本是 他们的身体,他们本可以通过劳动自食其 力(当然更累更苦些)。 3)寻租是寻租者的主动行为。 4)必须有一个能够控制资源分配或影响资 源分配的作为管治者的个人或组织。
高薪能否养廉?
• 进入90年代以来,政府官员的腐败丑闻不 断见诸报端,尽管我国政府每年都开展反腐 败的专项斗争,但腐败现象却依然存在, 对此,有人在考察了西方国家特别是新加 坡的政府体制之后,便认为中国的反腐败 应学习他们的方法,也就是要采取“高薪 养廉”的途径。
• 在分析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权利拥有者也 即权人的效用。个体一旦拥有权利,就可 以给他带来一定的收益或者好处,我们把 这称之为权利效用。用u来表示。它实际上 包括两部分,即单纯权利给权人所带来的 效用,也即权人的薪金效用用u1来表示, 还有的就是权利给权人所带来的其他方面 的效用或者满足,用u2来表示。即 u=u1+u2。
• 受多元主义模式的启发,我们可以将政治 权力分配的原则归纳为以下几点: 结构分化原则 多元主义原则 精英主义原则 公开竞争原则 程序公开原则
二、权力规范的理论与实践
(一)政府是什么? 洛克——必要的恶《政府论》 托马斯〃潘恩——免不了的祸害《潘恩选集》 政府是由我们的罪恶产生的,因为我们不是天使, 所以我们才需要政府。但政府也不是天使,因此, 对待政府的权力就要时时警惕。 马克思、恩格斯——肿瘤、累赘《马克思恩格斯 选集》
• 2、经济人假设是指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的 最大化,它是个体行为的基本动机。理性选 择假设是指个人在选定目标后对达成目标 的各种行动方案根据成本和收益作出选择 • 3、所谓经济人假设是指作为个体,无论处于 什么地位,其人的本质是一致的,即以追求个 人利益,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动机 • 4、经济人假设是指: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 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 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 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
多元主义也强调精英决策是比较合理的权力分配 方式,但与精英主义不同,多元主义认为没有一 个可以垄断所有权力的经营组织,由于分工不同, 每个人都只可能是所在领域内的精英(专业精 英),而非全能型的精英。
(3)法团主义模式
典型代表——德国和奥地利
法团主义的特征:国家与社会团体(主要 是经济性的)合作,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 和实行来实现权力的分配。国家从社团的 合作中获得好处(经济支持),社团则作 为社会成员的代表,在承认现行权力的前 提下分享权力。
寻租活动的危害
一,它们造成了经济资源配臵的扭曲,阻止了更 有效的生产方式的实施; 二,它们本身白白耗费了社会的经济资源,使本 来可以用于生产性活动的资源浪费在这些于社会 无益的活动上; 三,这些活动还会导致其他层次的寻租活动或 “避租”活动:如果政府官员在这些活动中享受 了特殊利益,政府官员的行为会受到扭曲,因为 这些特殊利益的存在会引发一轮追求行政权力的 浪费性寻租竞争;同时,利益受到威胁的企业也 会采取行动“避租”,与之抗衡,从而耗费更多 社会经济资源。
• 高薪养廉的经济学含义就是增加权人的薪 金,使得薪金给权人带来的新的效用即u1`, 能够大于先前的效用,用公式来表示就是 u1`>u1+u2。从而使得权人失去利用权力给 自己谋取利益的刺激力和诱惑力。
• 这一理论在国外一些国家比如新加坡是比较合理 的,但这其中的分析隐含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制度 条件即政府的效率是很高的,而且政府的职能也 是明确的,即为社会提供公共品,公共服务,在 这样的环境下,u2即权利带来的其他效用是比较 然而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却恰恰相反,u1即权 人的薪金效用是非常小的,比起其他高收入的职 业,权人往往会感到不平,从而权人也就有可能 为自己谋取更多的个人效用,也即权利私人效用 的膨胀,同时在中国拥有一定的权利还意味着其 他许多无形的效用满足,比如出入高级轿车,专 职的办事秘书等等,而这些都是无法通过一个简 单的高薪养廉能够解决的。
• 米歇尔斯从特殊组织(政党)的角度研究 权力问题,提出著名的“寡头铁律” (iron law of minority),认为组织从来都 是寡头的组织。任何社会都是由组织来统 治,而组织又是由少数寡头来实施统治。 即使民主的政党也是如此。
(2)多元主义模式
它介于精英主义和传统民主主义之间的中间立场。 认为现代民主是一个开放竞争的舞台,不同的 利益和团体为了影响社会而展开竞争。
一、权力的分配理论与原则
• 在任何政治体系(政治行为主体与政治制 度的有机统一。 它不仅包括政府机构和国 家体系,还包括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中, 政治权力都不可能实现平均分配。受社会 地位、财富和个人政治素养的差异影响, 政治权力的分配往往会呈现出一种非均衡 状态。
• 政治学关注权力分配,因为它关系到社会 制度的合理与稳定性问题。 • 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找出一种实现权力 平均分配的法则,而是努力使权力分配尽 可能公开化、制度化和合理化。
政治权力分配的三种模式
• (1)精英主义模式 由意大利的帕累托、莫斯卡和德国的米歇 尔斯提出。 帕累托的观点:少数精英统治社会,更少 数的精英实施政治统治,这是任何社会的 普遍规律。社会权力总是在精英之间进行 分配。
• 莫斯卡的观点:社会分为统治阶级和被统 治阶级。统治阶级是一个人数很少的群体, 属于政治精英,控制着社会的大多数人。 他们垄断权力并享受权力带来的一切好处。
(二)限制政治权力的必要性
政府决策失误 政府扩张,官僚低效 官员腐败和政府俘获
经济人假设 • 经济人假设”来自亚当· 斯密《国富论》中 的一段话: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 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 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 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对他们有好处。 经济人特征 1、经济人假设是指每个人都以自身利益最大 化为目标
第四讲 政治权力的分配与规 范理论
一、权力的分配理论与原则 二、权力的规范理论与实践
政治权力作为一种力量,具有积极和消极两 方面的作用。 积极:是组织社会、维持秩序、实施公共 政策、实现组织目标不可缺少的手段。 消极:可以成为实施专制和暴政、谋取不 正当利益的工具。被视为“必要的恶”。 在肯定政治权力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必须对 它进行规范,努力通过制度安排来实现政 治权力的有效性和有限性的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