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利益与政治权力、政治权利

合集下载

政治权利——精选推荐

政治权利——精选推荐

政治权利一、政治权利的含义(一)、含义:所谓政治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主张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

政治权利的内容是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形式是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法定资格,行为上表现为政治权利法定范围内的自主性。

在现实生活中,它体现为个人政治权利和集体政治权利。

对政治权利这一定义可做如下解释:(1)政治权利本质上是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要求。

(2)政治权利以建立在特定经济关系和利益基础上的政治权力为前提条件和后盾力量。

(3)政治权利体现着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

(4)政治权利是法定的资格性规定。

(二)、政治权利的特性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共同利益和政治权力具有强烈的阶级特性,由此决定了政治权利具有相应的阶级特性。

政治权利的阶级特性,是其根本特性。

除此之外,政治权利还具有其他特性:1、政治权利具有主体的相对个性这是指政治权利属于相对共同利益意义上的社会个体的政治权利,而且政治权利的实现归根到底是相对共同利益意义上的社会个体的权利得实现。

一方面,在权利的所属意义上,政治权利是属于相对个体的权利,包括作为政治权利主体的个体和群体。

另一方面,在权利实现的意义上,政治权利最终要落实为相对个体实现的权利。

同时,政治权利得相对个体,也是政治权力的主体利益在社会成员政治资格上的转化。

2、政治权利具有法定规范性作为社会成员的法定政治资格,政治权利体现着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规定着政治权力和社会成员进行政治行为、从事政治活动和承担政治义务等内容,因而政治权利具有规范性的特点。

政治权利的规范,是一种强制性规范,它导源于政治权利主体所处利益中共同利益的非市场实现性,它也是政治权力的强制约束性在政治权利主体法定政治资格上的转化。

3、政治权利具有权利主体的自主性政治权利是社会成员在法定范围之内自由从事政治活动的政治资格,因而它具有权利主体自主性的特点。

政治学理论之 政治关系理论

政治学理论之 政治关系理论

是否与人们的认知有关?
政治关系的内涵; 政治关系的实质内容;
利益的因素:
• 心理基础是人们的需要; • 利益反映着一定阶段上人们 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 • 利益反映着特定历史阶段上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利益的内在矛盾性
利益自我实现要求与社会实现途径之间的 矛盾; 利益形式的主观性和利益内容的客观性之 间的矛盾; 利益的目标性和手段性之间的矛盾; 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与利益发展的无限性之 间的矛盾。
政治关系理论
政治关系的内涵; 政治关系的内容; 政治关系的实质; 利益、利益关系; 利益与政治权力; 利益与政治权利; 政治关系的分析视角; 政治关系的发展前景。
政治关系的内涵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给予特定 的利益要求而形成的,以政治强 制力量和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 关系。
政治关系的内容 三层关系:
政治权利:社会成员实现利益分配 的政治资格。
政治权利本质上是政治权利主体单个 成员利益与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之间 的利益; 政治权利是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统 一;
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最终指向都是利益的实 现
政治权利是对社会成员的一种特定身 份的规定; 政治权利的获得必须以政治权力为先 决条件。
政治权利的特性:
会自由、结社自由、迁徙自由、罢工自由);
平等权; 参政权。
—— 英国:1679,《人生保护法》;1689《权利法案》; 美国:1776,《权利宣言》;1776,《独立宣言》; 法国:1789,《人权宣言》。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自由权、平等权、民主权。
政治权利在政治关系中的作用
有利于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 有利于政治生活的正常进行; 有利于政治权力主体成员政治积极性的 发展; 有利于社会政治的建设和发展。

第二篇 政治关系

第二篇 政治关系

第二篇政治关系E #政治关系: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强制力量和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政治关系包括三层关系:利益关系,政治权力关系,政治权利关系。

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权利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原因:利益的矛盾的二重性:实现要求的主体性和实现途径的社会性。

第一章利益与政治E # 利益: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征需要---利益源于人的需要;---生产是联系人的需要与需要对象的中介;---人的需要收到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利益的三方面要素:利益的心理基础是人的需要;利益反映一定阶段上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利益反映特定历史阶段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利益的内在矛盾:利益是一种收到主体于客体,自然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影响和制约的社会现象,决定了利益多矛盾规定性和复杂的特性。

1)实现要求主体性和实现途径社会性的矛盾;2)形式的主观性与内容的客观性的矛盾;3)目标性与手段性的矛盾;4)利益具体有限性和发展无限性的矛盾;利益关系: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代表不同的利益主体。

# 利益包括利益主体之间的两方面联系1 同一层次:个人与个人利益,社会群体与社会群体利益;2 不同层次:个人与群体利益;# 利益的基本矛盾促进利益关系形成首先利益本质上是利益主体的需求,任何利益又是社会产物;其次群体利益一般是在个体之间的利益基础上形成的;E # 共同利益:同一社会关系中,尤其是经济关系和经济地位基础上形成的,人们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

#利益关系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集体、利益集团、阶层、阶级、民族@ # 共同利益的基本特征:1)公共性;2) 非市场实现性;3) 单一性;4) 相对独立支配性;5) 多重价值复合性;@ # 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政治关系中的作用:利益是政治关系的基础1) 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2) 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条件和基础;3) 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特征的形成基础;4) 利益关系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功能;----在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1) 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2) 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3) 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源泉;4) 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章政治权力#政治权利在历史上的解释:中国古代对权利的解释:1衡量审度之意,2制约别人的能力;西方:能力#政治权力形成的必要条件:实际力量发生对比关系时,一方力量能够超越另一方,则形成制约关系,力量强大的拥有权力,成为权力主体。

学习完政治权力政治权利及公共利益等内容后你有哪些心得

学习完政治权力政治权利及公共利益等内容后你有哪些心得

学习完政治权力、政治权利及公共利益等内容后你有哪些心得政治权力、政治权利以及公共利益是当代社会非常重要的概念和议题。

在学习相关内容之后,我对这些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一些心得体会。

1. 政治权力的本质和作用政治权力是指在一个社会中管理和决策的能力,它的本质是权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政治权力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治权力的合理行使可以确保社会秩序的维护,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政治权力的不当行使,可能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政治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非常必要。

2. 政治权利的意义及保障政治权利是公民在政治生活中行使的权力,包括选举权、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等。

学习政治权利的意义让我明白,政治权利的保障对于民主社会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政治权利的保障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并在实践中倾听民意,确保公民的政治权利得到尊重和保护。

同时,我认为,公民在行使政治权利时也应当注重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

3. 公共利益的概念和重要性公共利益指的是对整个社会或者大部分人群利益的关注和追求。

学习公共利益的概念让我深刻认识到,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并不存在对立,相反,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有着紧密的联系。

公共利益的实现需要政府、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当以公正和平衡的态度制定和执行法律政策,组织应当注重社会责任,个人也应当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为社会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

4. 政治权力、政治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关联政治权力、政治权利与公共利益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政治权力的合理行使可以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为公共利益的实现提供保障。

公共利益的追求需要政治权力的有效行使和政治权利的广泛行使。

政治权力、政治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关联需要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来实现,同时也需要公民自身的意识和觉悟。

只有政府、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发展。

政治学概论第02章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

政治学概论第02章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

三、利益关系
利益关系就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是利益的载体,所以,利益关系说到底是人与 人的关系。
关于利益关系,主要有三点: 1 、利益差异 2 、共同利益 3 、利益矛盾
1、利益差异
主体的差异决定了利益的差异。利益 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必须承认这一事 实。承认了利益的差异,才能形成权利 意识、才能形成维护权利的政治制度。
(3)形式:表现为特定的社会公共权力。
(三)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
立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 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满足着人的需要,同时制
约着需要的取向。 • 人的需要由社会来分配和满足,需要就转化成
一种利益。 • 即:被赋予了社会特性的自我需求就是利益
• 例子:粮食是人生存的必需品。从需求的角 度看,是个人的需要;但从社会的角度看, 粮食是以分配的方式获取的。个人需要被 赋予了社会特性。需要转化为利益。
• (一) 权力 • (二)政治权力的本质 • (三)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 • (四)政治权力的特征
(一)权力
1、权力的含义
权力就是权力主体为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而拥有的 对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
2 、权力形成的条件
权力产生的重要条件是利益冲突 权力双方力量的不对等
(一)权力
3、权力三要素 权力主体 权力客体 权力内容(目的)
3、利益矛盾
• (3)利益矛盾的解决方式:

A:矛盾双方自行解决问题(私了)

B:通过政治权力的介入来解决(公断)
• 政治学要研究的是后一种情况,即通过国家政
权来实现满足、调节、维护或破坏的政治利益,及
由政治利益决定的政治关系、体制、文化和行为。
四、利益与政治的关系
1、利益导致政治:人类创造政治的目的 是为了获得利益最大限度的满足; 2、利益决定政治:利益的内在矛盾决定了 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特性。 3、政治协调利益的满足:政治创造制度; 政治创造价值;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

目录分析
2014年首都师 1
范大学718政 治学原理考研 真题及详解
2014年四川师 2
范大学814政 治学原理考研 真题及详解
3 2013年武汉大
学641政治学 原理考研真题 及详解
4 2013年对外经
济贸易大学 792政治学考 研真题及详解
5 2013年电子科
技大学691政 治学原理考研 真题及详解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政治学基础》(王浦劬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政治学权威 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专业课, 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王浦劬《政治学基础》教材的配套辅导系列:1.[电子书]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3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2.[电子书]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3版)配套题库 【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3.[电子书]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4.[电子书]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本书是王浦劬《政 治学基础》教材的配套电子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名校考研真题。本书精选了武汉大学、首都师范 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名校的考研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答案解析。本书历年真题的答案及解析由高分考生 根据本科目考研的参考教材和相关教师的授课讲义等精心编写而成,解题思路清晰、答案翔实,突出难度分析, 对常考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及详解。严格按照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的章目编排,共分 为20章(共有7编),精选与各章内容配套的习题并进行解析,所选试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 重理论联系实际,突显当前热点,同时精选了大量现实案例并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为模拟试题及详解。根据名 校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仿真名校历年考研真题的难度和风格,精心编写了2套模拟试题,并进行了详细的解 答。

政治学基础第二篇政治关系

政治学基础第二篇政治关系

第二篇政治关系政治关系: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政治关系是人类社会政治的一般本质内容,其他政治现象则是政治关系的外化和具体表现,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也必然要表现为人类社会政治的发展和变化。

政治关系内含着三个层面的关系:利益关系、政治权力关系、政治权利关系。

第一章利益与政治第一节利益的含义一、利益的形成和本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人的利益的形成是一个从人的需要到人的劳动再到社会关系的逻辑过程。

利益: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构成因素:1、利益的心理基础是人的需要2、利益反映着一定阶段上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3、利益反映着特定历史阶段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二、利益的内在矛盾1.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

利益要求的主体实现性源于其需要的主体满足,是一切利益的天然本性和基本规定,利益实现途径的社会性是指任何利益必须在社会中通过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途径才能实现。

这一矛盾使社会利益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必要和可能。

2.利益形式的主观性和利益内容的客观性之间的矛盾。

利益内容反映着特定社会生产发展水平和社会关系背景下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状况,是客观的。

利益对于外部状况的反映是以人们的主观意识和心理的形式存在的,是主观的。

3.利益的目标性与手段性之间的矛盾。

1)利益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人们的活动为了实现和满足特定的利益和需求进行,有目标意义。

2)从人们形成社会关系,参与社会生活,提高自身素质,治理和管理社会和公共生活,推动人类历史的进步和发展来说,利益具有手段意义。

4.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与利益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和水平上,就每个社会成员的特定需要和需要层次来说,利益总是具体有限的,但就社会和社会成员的需要的总体发展来说,利益又具有无限发展可能。

第二节利益关系一、利益关系的含义利益关系:是利益主体的利益所包含的基本矛盾和双重特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外化和展开,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的基本矛盾和双重特性的相互作用和社会体现。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章节题库-政治关系第一章至第三章【圣才出品】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章节题库-政治关系第一章至第三章【圣才出品】

第二编政治关系第一章利益与政治一、概念题利益关系[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研]答:利益关系是指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社会联系,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和社会前提,为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特性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并且规定了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力的功能。

利益关系包括利益主体之间两个方面的利益联系:①个人与个人之间、同一层次的社会群体之间乃至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利益联系,即同一层次上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系。

②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之间、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利益之间,以及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联系,即不同层次上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系。

二、简答题1.简释政治关系的含义。

[中山大学2012年研]相关试题:什么是政治关系?如何从利益的视角理解政治关系的构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研]答: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政治关系包含着三个层面的关系:(1)由人们的需求引起的,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利益关系;(2)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在社会利益关系基础上结成特定的社会政治力量,并在这种力量对比关系中形成的政治权力关系;(3)在社会利益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主张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所构成的政治权利关系。

政治关系是人类社会政治的一般本质内容,其他政治现象则是政治关系的外化和具体形态表现,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也必然要表现为人类社会政治的发展和变化。

2.政治关系的决定因素。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政治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1)政治关系包含着三个层面的关系:①也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是利益关系,这是由人们的需求引起的,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利益关系;②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在社会利益关系基础上结成特定的社会政治力量,并在这种力量对比关系中形成了政治权力关系;③在社会利益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主张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构成了政治权利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那就是任何社会主 体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之一就是利益,同 时,利益实现的程度也决定着社会主体的 生存发展的状态。利益的充分实现就能保 证社会主体的发展;实现得不充分,发展 社会受限;如果利益被剥夺,就谈不上发 展,生存都成为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看待利益问题的呢? 关于马克思主义对利益问题的观点有以 下几点: 利益具有三个基本要素: 一是人的需要; 二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三是特定的生产关系
关于利益关系,主要有三点:
一、利益差异
二、共同利益 三、利益矛盾

⒈利益差异
主体的差异决定了利益的差异,这是由利 益的内在矛盾所决定的。利益的差异是客观 存在的,必须承认这一事实。从政治上来看, 承认了利益的差异,才能形成权利意识、才 能形成维护权利的政治制度。不承认利益的 差异,就不会很好地维护人权。 比如,我们承认社会上弱势群体有特殊的利 益,我们才能维护他们的权利,才能建立维 护其权利的制度,如社会保障制度,承认东 西部地区不同的利益,方能制定促进东西部 地区不同的发展政策等等。我们承认个人利 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差异,才能形成 对三者的利益进行平等维护的制度。

这就是说,需要是具有自我性的特点, 但需要的实现却是社会性的。需要获得 了社会性内容就成为一种利益,就是说, 当人的需要由社会来分配和满足时,需 要就转化成一种利益。即:被赋予了社 会特性的自我需求就是利益。

粮食是人生存的必需品,是每一个人生命 的需要,但粮食的生产是在一定范围内的 人们共同生产的,而共同生产的成果就要 在生产者之中进行分配。从需求的角度看, 是个人的需要;但从社会的角度看,粮食 又是以分配的方式获取的,这样,分配就 成为利益的分割、配置。个人需要被赋予 了社会特性。需要转化为利益。
3) 纵向利益矛盾



纵向利益矛盾的产生: (1)纵向利益矛盾的产生条件:
不同层次上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矛盾(注 意另一种表述:同一利益主体内不同利益间的矛盾)


(2)纵向利益矛盾的产生客观基础:
四个差别

(3)纵向利益矛盾的产生主观条件:不 合理配置两方面的利益
4、利益矛盾的解决

解决方式: 1)矛盾双方自行解决问题 2)通过政治权力的介入来解决



所谓共同利益是指不同社会主体利益中相同部分, 或相互重合的部分。共同利益来源于“利益社会 性”的特性。前面我们说,任何社会主体的利益 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实现的。正是利益实现 的这种社会性,使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具有了部 分重合,即产生了共同利益。之所以叫第三种利 益是指它是在两种不同利益基础上形成的,又独 立于这两种利益。比如,东西部的共同利益,不 能说它是东部利益,或西部利益。再比如公共工 程修路,符合各自的利益,但不能还原为一方的 利益。这就是说,公共利益有自己的特性:
第一章 利益与政治权力、政治 权利
第一节 利益与政治
一、利益的含义及其产生形成

追求特定的利益是任何社会主体都具有的价 值取向,对于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 来说都是如此。个人有自己特定的利益、家 庭有自己特定的利益,政党也是这样,比如 中国共产党,追求的是代表和维护劳动人民 的利益。英国有一位政治家在说到国际关系 时说,没有永久的敌人,没有永久的朋友, 只有国家利益是永恒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 关系,实际上是一利益关系。


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必然要追求 各种各样的利益,在社会关系中,在社会 生活中追求自身的利益。 利益成为一种价值并具有了普遍性的意义。
二、利益的内在矛盾

从上述关于利益与需要的关系可以看出, 利益的本质就是主体的自我需要。这个 主体可以是个体,可以是群体:
对个人而言,利益就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对一个国家而言,利益就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 需要。
第三节
利益关系与政治关 系

不是所有利益都与政治、政权发生联系, 比如婚姻中的利益关系;经济合同签订者 双方的经济利益关系;私人隐私所涉及的 利益关系等等。我们要研究的是与政治、 与政权发生联系的利益关系,那么,利益 与政治的关系是什么呢?
(2)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从人的自然属性 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的,认为人的需 要是人的本能,而不是人性的本质, 它是动物的一种属性。 不同的看法,从需要出发得出了两种 完全不同的结论并形成不同的政治理 论体系

⒉需要是在生产中实现的


这里的生产是广义上的生产,包括物质生 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三方面。 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是生产的动机,没 有需要就没有生产,人的需要就是通过提 供物质产品和精神新产品实现的。生产的 产品满足着人的需要,同时又刺激着新的 需要的产生,从而导致需要和生产成为一 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在生产中满足人的需要,是人与动物的 基本区别,也是人从动物中分离出来的 条件之一,并且是人类发展的基础。
⒊需要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转换为利益




人要进行生产,不论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 生产,必须是一种共同行为,单个人的生 产不可能进行,而共同活动、共同行为使 人在生产中结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其中包括 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等;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等等。 人的需要就是在这样的关系中实现的。
一般说来解决矛盾的方式有两种: • 一种是矛盾双方自行解决问题;(私了) • 另一种则是需要通过政治权力的介入来解 决,或者以政治权力为中介,或者由政治 权力支持其中的一方面压倒另一方使矛盾 得到解决。(公断)


政治学要研究的是后一种情况,即通过国家政权 来实现满足、调节、维护或破坏的政治利益,及 由政治利益决定的政治关系、体制、文化和行为。 也就是说,政治学不是研究一切利益关系,只研 究政治利益关系,或者说与政权发生联系的利益 关系。那些不与政权发生联系的利益关系由社会 科学的其它学科来研究。比如经济学、社会学、 教育学、心理学、法学。

1) 横向的利益关系:
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2) 纵向的利益关系:

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4、利益矛盾与利益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多重 复杂性 1)基本内容:

两个原构主体的利益 第三方利益
首先 其次 再次 最后

2)多重复杂性:
Biblioteka 利益关系


但这个需要不能自行实现,而是在社会 关系中实现的,这就决定了利益本身存 在的矛盾,或这叫做内在矛盾。

之一,需要的自我性与实现的社会性。



之二,利益形式的主观性与内容的客观性 所谓形式的主观性,是说利益是主体的自 身需要形式上表现为人的心理欲求愿望等; 内容客观性是说,人们的需要反映了特定 社会生产和生活状况。原始社会人的衣食 住行有当时的要求,要穿科技含量高的衣 服,要吃色香味俱全的食品,要住现代化 的居室,要汽车、火车、飞机,这些原始 社会的人不可能提出来,不会成为当时人 们的需要。就是说,需要尽管是主观的产 物,但它是客观环境决定的。
⒊利益矛盾
1)利益矛盾的分类:

横向 纵向
2)横向利益矛盾


(1)横向利益矛盾的产生: 客观基础 主观条件 (2)横向利益矛盾的存在形态: 形态: 对抗 非对抗


(3)横向利益矛盾影响因素:生产资料 的占有关系 在原始社会; 在私有制社会; 在社会主义社会;

利益从内容上来说,包括物质利益、非物质 利益,比如荣誉、地位、职位机会等,虽然 它们可以带来物质利益,但就其本身而言, 则是非物质的,因此,利益实际上是综合体。 凡是能给社会主体(个人、群体、政党、国 家)带来物质与精神、生理与心理满足的事 物都是利益。比如对个人而言,荣誉能带来 心理满足,荣誉就是一种利益;对一个国家 来说,在国际社会中国家地位的上升能给国 民带来民族自豪感,那么,国家在国际社会 的地位,就是一个利益问题。
第二节
利益关系
利益关系的含义


1、利益主体含义与分类 利益主体是指具有自身利益愿望并能自主 地行动实现其愿望的个人或由个人组合成 的群体或组织。 分类:个人、群体

2、利益关系的含义与分类 含义: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系。 分类:

横向利益联系 纵向利益联系

3、利益关系的形成:利益矛盾运动的结果。

这就是说,公共利益有自己的特性: 特性一,相对独立,来源于两方的利益之中, 又凌驾于其上。不单独受两方中某一方支配。 特性二,相对稳定性,共同利益一旦形成就 具有相对稳定性,不是说共同利益的内容相对稳 定,而是说共同利益的社会属性相对稳定,就是 说,共同利益是以社会利益的身份出现的,一旦 形成,这种社会利益保持相对稳定。 特性三,全局性。共同利益一旦形成,对于 各利益主体利益的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如果共 同利益遭到破坏,利益关系就会变化或解体,使 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受到影响。
之三,利益的目标性与手段性之间的 矛盾。 追求特定的利益,是人们的目标,利 益就是目标。但是从人的生存和发展 来说,利益追求都是手段,是为了生 存和发展的目标服务的。对个人、群 体、国家而言都如此。




之四,具体利益的有限性与利益发展的 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所谓具体利益的有限性,是说,对社会 特定发展阶段的人而言,他们的需要是 有限的,特定的。人们的需要不可能超 出当时历史发展的水平。 但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而言需要又是无 限的。正是这种有限性与无限性把人类 社会分为不同的阶段,并推动着人类社 会的发展。
不同范围和社会含义的社会利益

1)不同范围下的社会利益的表现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