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结构

合集下载

曳引驱动电梯的主要组成及结构

曳引驱动电梯的主要组成及结构

曳引驱动电梯的主要组成及结构电梯是由其不同功能的8个系统组成的(如下图),分别是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质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等。

▲曳引驱动电梯结构曳引驱动电梯主要有以下零部件:(1)控制柜:各种电子元器件和电器元件安装在一个有防护作用的柜形结构内的电器控制设备。

(2)轿厢:运载乘客或其他载荷的轿体部件。

(3)开门机:使轿门和层门开启或关闭的装置。

(4)门锁装置:轿门与层门关闭后锁紧,同时接通控制回路,轿厢方可运行的机电联锁安全装置。

(5)安全触板:在轿厢关闭过程中,当有乘客或障碍物触及时,轿门重新打开的机械门保护装置。

(6)光幕:在轿门关闭过程中,当有乘客或物体通过轿门时,在轿门高度方向上的特定范围内可自动探测并发出信号使轿门重新打开的门保护装置。

(7)曳引机:包括电动机、制动器和曳引轮在内的靠曳引绳和曳引轮槽摩擦力驱动和停止电梯的装置。

(8)有齿轮曳引机:电动机通过减速器驱动曳引轮的曳引机。

(9)无齿轮曳引机:电动机直接驱动曳引轮的曳引轮。

(10)曳引绳:连接轿厢和对重装置,并靠曳引轮槽的摩擦力驱动轿厢升降的专用钢丝绳。

(11)导轨:供轿厢和对重运行的导向部件。

(12)补偿装置:用来平衡由于电梯提升高度过高、曳引绳过长造成运行过程中偏重现象的部件。

(13)轿顶检修装置:设置在轿顶上部,供检修人员检修时应用的装置。

(14)操纵箱:用开关、按钮操纵轿厢运行的电气装置。

(15)停止按钮(急停按钮):能断开控制电路或发出控制信号给处理器,最终使轿厢停止运行的按钮。

(16)极限开关:当轿厢运行超越端站停止装置时,在轿厢或对重装置未接触缓冲器之前,强迫切断主电源和控制电源的非自动复位的安全装置。

(17)超载装置:当轿厢超过额定载重量时,能发出警告信号并使轿厢不能运行的安全装置。

(18)限速器:当电梯的运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一定值时,其动作能导致安全钳动作的安全装置。

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

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
增添一个叫做换向器的装置,换向器配合电刷可保证每个 极下线圈边中电流始终是一个方向,就可以使电动机能连 续的旋转,这就是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特点:
(一)调速性能好。所谓“调速性能”,是指电动机在 一定负载的条件下,根据需要,人为地改变电动机的转速。 直流电动机可以在重负载条件下,实现均匀、平滑的无级 调速,而且调速范围较宽。
对重装置一般由对重架,对重 块,导靴等组成.如图
对重的布置
对 重 在 轿 厢 后 面
W=G+KQ
W – 对重的总重量 G – 轿厢自重 Q – 轿厢额定载重量 K – 电梯平衡系数(一般取0.4~0.5)
对 重 在 轿 厢 侧 面
重量补偿装置
重量补偿装置是悬挂在轿
厢和对重底面的补偿链条,补偿 绳等.在电梯运行1,其长度的变
电梯层门和轿厢门一般由门、导轨架、滑轮、滑块,门框、地坎等部件组 成。门一般由薄钢板制成,为了使门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刚性,在门的背面 配有加强筋。为减小门运动中产生的噪声,门板背面涂贴防振材料。门导轨有 扁钢和C型折边导轨两种;门通过滑轮与导轨相联,门的下部装有滑块,插入地 坎的滑槽中;门的下部导向用的地坎由铸铁、铝或铜型材制作,货梯一般用铸铁 地坎、客梯可采用铝或铜地坎。
化正好与曳引绳长度变化趋势 相反,当轿厢位于最高层时,曳 引绳大部分位于对重侧,而补偿 链(绳)大部分位于轿厢侧;当轿 厢位于最底层时,情况与上述正 好相反,这样轿厢一侧和对重一 侧就有了补偿的平衡作用.
补偿装置
补偿装置的种类
门系统
电梯门系统可以分为两种,装在井道入口层站处的为层门,装在轿厢入口 处的为轿厢门。层门和轿厢门按照结构形式可分为中分门、旁开门,垂直滑动 门、铰链门等。中分式门主要用在乘客电梯上,旁开式门在货梯和病床梯上用 得较普遍,垂直滑动门主要用于杂物梯和大型汽车电梯上。铰链门在国内较少 采用,在国外住宅梯中采用较多。

电梯初级知识点总结图解

电梯初级知识点总结图解

电梯初级知识点总结图解一、电梯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 电梯的基本结构电梯主要由电梯舱、悬挂系统、门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电梯舱是乘客和货物的载体,悬挂系统包括导轨、钢丝绳、平衡块等,并负责支撑和运行电梯舱。

门系统包括门轨、门扇等,负责电梯的开启和关闭。

传动系统包括电动机、减速机、导轮等,负责提供动力和传递力量。

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柜、电气元件、传感器等,负责控制电梯的运行和安全。

2. 电梯的工作原理电梯的运行是由电动机驱动,通过传动系统提供力量,使得电梯舱在导轨上上下运动。

控制系统监控电梯的运行状态,通过电气信号和控制指令控制电梯的开闭、停靠等操作。

电梯的安全装置和紧急系统能够在发生故障或紧急情况下及时保护乘客和货物的安全。

二、电梯的安全设施和标准1. 电梯的安全装置电梯的安全装置包括限速器、安全钳、轿厢限位器、门锁检测装置、地震传感器等。

限速器在电梯超速时立即制动,安全钳在电梯发生意外时立即切断电梯的电源,轿厢限位器能够确保电梯在轨道范围内运行,门锁检测装置能够确保电梯门的关闭,地震传感器能够在地震发生时及时停机。

2. 电梯的安全标准电梯的安全标准包括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国际标准主要是由国际电梯协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主要包括EN115、EN81、ISO 9001等。

行业标准由国内电梯行业协会和标准化组织制订,地方标准由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制订。

三、电梯的维护和保养1. 电梯的维护周期电梯的维护周期通常包括日常维护、周期性维护和定期大修。

日常维护是指对电梯日常运行中的小故障和异常进行处理,周期性维护是指根据电梯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定期大修是指根据电梯的使用寿命进行全面维修和更新。

2. 电梯的维护内容电梯的维护内容包括机械部分的润滑、检查和清洁,电气部分的检查和调试,安全装置和紧急系统的测试和维护,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的检查和校准等。

3. 电梯的维保单位和人员电梯的维保单位通常是由电梯生产厂家或专业维保公司提供,维保人员需要有相关的资质和证书,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电梯,保证电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电梯的基本结构

电梯的基本结构

电梯的基本结构电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它的基本结构包括电梯井、电梯轿厢、导轨系统、驱动机构和控制系统。

下面将从这五个方面对电梯的基本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梯井电梯井是电梯安装的核心部位,它是电梯轿厢上下运行的垂直通道。

电梯井的墙壁由防火材料制成,以保证电梯的安全性。

电梯井内还安装了紧急停车装置和救援设备,以备发生紧急情况时使用。

同时,为了保证电梯井内的空气流通,还会设置通风设备。

二、电梯轿厢电梯轿厢是电梯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空间,它由钢板和玻璃等材料制成。

电梯轿厢内设有按钮、指示灯等控制设备,乘客在轿厢内可以选择所需的楼层。

轿厢内还设有应急通话装置,方便乘客在紧急情况下与外界联系。

为了保证乘客的安全,电梯轿厢内还设置了安全门和限速装置。

三、导轨系统导轨系统是电梯轿厢上下运行的轨道,它由上导轨和下导轨组成。

导轨系统一般采用特殊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

导轨系统起到引导和支撑轿厢的作用,保证电梯的平稳运行。

四、驱动机构驱动机构是电梯的动力来源,它主要由电动机、减速器和传动装置组成。

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传动装置传递给轿厢,驱使轿厢上下运行。

驱动机构的性能直接影响电梯的运行速度和平稳性。

五、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电梯的大脑,它由电梯主机、电梯控制柜和电梯控制器等组成。

控制系统负责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控制电梯的开关门、上下行和停靠等动作。

同时,控制系统还能实时监测电梯轿厢内的人数和重量,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总结:电梯的基本结构包括电梯井、电梯轿厢、导轨系统、驱动机构和控制系统。

电梯井是电梯运行的垂直通道,电梯轿厢是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空间,导轨系统是轿厢上下运行的轨道,驱动机构是电梯的动力来源,控制系统是电梯的大脑。

这些部分相互配合,共同保证了电梯的安全运行。

对于人们来说,电梯是现代生活的必需品,而了解电梯的基本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电梯。

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ppt课件

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ppt课件
构、门锁等组成。轿厢门设有轿厢入口, 由门扇、门导轨架、开门机和门刀等组成 。层门谁在层站入口,由门扇、门导轨架 、门靴、门锁及应急开锁装置组成。开门 机设在轿厢上,是启闭轿厢门和层门的动 力源。
17
门系统
电梯门系统可以分为两种,装在井道入口层站处的为 层门,装在轿厢入口处的为轿厢门。层门和轿厢门按照结 构形式可分为中分门、旁开门,垂直滑动门、铰链门等。 中分式门主要用在乘客电梯上,旁开式门在货梯和病床梯 上用得较普遍,垂直滑动门主要用于杂物梯和大型汽车电 梯上。铰链门在国内较少采用,在国外住宅梯中采用较多。
28
曳引绳绳头组合
纲丝绳的两端必须与有关的构件 连接,端接装置是纲丝绳绳头与有关
绳 夹
构件间的过度连接装置.它也叫绳头
组合,其联接方法有多种形式,安全可
靠的方法有合金固定法(巴氏合金填
充锥套简法),自锁楔形绳套法和绳夹
固定法.
巴 氏 合 金
自锁楔形绳套
29
导向轮,反绳轮,曳引轮
其实,导向轮,反绳轮和曳引轮都只 是搭载曳引绳的一个圆轮,但它们 因为使用地方和使用效果的不同, 所以它们的名称也就此区分.
36
电气控制系统
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主要是指对电梯主曳引电动机和门机的启动、运行方向、 减速、停止的控制,以及对每层站显示、层站召唤、轿内指令、安全保护等指令信 号进行管理。操纵是实行每个控制环节的方式和手段。
控制系统的功能与性能直接决定着电梯的自动化程度和运行性能。随着微电子 技术、交流调速理论和电力电子学的迅速发展及广泛使用,不仅提高了电梯的整机 性能,而且也改善了电梯的乘坐舒适感、提高了电梯控制的技术水平和运行可靠性。 电气控制系统的类型除传统的继电器控制外,PLC控制和微机控制的电梯产品已成 为主流。

简易电梯知识点总结高中

简易电梯知识点总结高中

简易电梯知识点总结高中一、电梯的原理电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机驱动电缆或液压系统使电梯吊舱上升或下降。

电梯能够以垂直方向运动是因为它的驱动系统能够对电梯吊舱施加一个恒定的力使其运动。

同时,为了保证电梯的安全,电梯还配备了紧急制动系统和安全装置,以防万一发生意外情况。

二、电梯的结构电梯主要由电梯井、吊舱、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安全系统和门系统等部分组成。

电梯井是电梯的运动轨道,吊舱是电梯的载体,驱动系统是电梯的动力来源,控制系统是电梯的大脑,安全系统是为了保障乘坐者的安全,门系统是为了确保乘坐者的出入方便和安全。

所有这些部分的协调合作才构成了电梯的整体结构。

三、电梯的安全电梯作为一种载人的交通工具,安全问题十分重要。

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电梯必须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电梯制造商必须按照标准要求对电梯进行严格的测试和检验。

此外,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也必须配备完善的安全装置,比如紧急制动系统、过载保护系统、电气安全系统等。

这些安全装置可以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触发,将电梯停下来,保障乘坐者的安全。

四、电梯的维护保养电梯作为一个大型机械设备,在日常运行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

一方面,定期的维护保养可以确保电梯的运行状态良好,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维护保养还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一些潜在的问题,确保电梯的安全性。

通常,电梯的维护保养需要由专业的维保人员进行,他们会对电梯的零部件进行检查、保养和更换,以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总之,电梯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在现代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们应该了解电梯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关注电梯的安全性,并确保电梯得到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乘坐安全和电梯的正常运行。

厢式电梯结构和原理

厢式电梯结构和原理

厢式电梯结构和原理
厢式电梯是一种最常见的电梯类型,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如下:
结构:
1. 电梯井:指电梯轿厢运行的垂直通道,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或钢制而成。

2. 电梯轿厢:指电梯运送人员或物品的部分,通常由金属或玻璃制成,内部配有灯光、按钮等设备。

3. 导轨系统:导轨用于保持电梯轿厢的运行轨迹,通常由钢制而成。

4. 电动机:电动机用于提供电梯轿厢的动力,通常安装在电梯轿厢或者电梯井的顶部。

5. 防坠安全装置:用于防止电梯轿厢意外坠落的安全装置。

工作原理:
1. 电梯轿厢通过电动机提供的动力,沿着导轨系统在电梯井内上下运行。

2. 当用户在楼层上按下相应楼层的按钮时,电梯控制系统会接收到信号并分析,从而确定电梯轿厢的目标楼层。

3. 控制系统会根据当前的状态和目标楼层,调整电梯轿厢的运行方向和速度,使其准确到达目的楼层。

4. 在电梯轿厢到达目标楼层的过程中,控制系统会根据楼层传感器或开关信号,适时停下电梯轿厢以便用户上下电梯。

5. 在电梯轿厢运行过程中,防坠安全装置会检测电梯轿厢的速度,如果速度过快或轿厢意外失控,安全装置会立即启动,锁定电梯轿厢以防止坠落意外发生。

总之,厢式电梯通过电动机提供动力,沿着导轨系统在电梯井内上下运行,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电梯控制系统的指令,准确到达目标楼层,并通过安全装置保证乘客的安全。

电梯培训课件_电梯的基本结构

电梯培训课件_电梯的基本结构
28
第 2节
电梯机房部分
29
第 2节
电梯机房部分
限速器:安装在电梯机房的地面上;
安全钳:安装在轿厢两侧,贴近电梯导轨,它的联
动装置设在轿顶; 张紧装置:位于井道底坑内,固定在矫厢导轨背面, 作用是张紧限速器钢丝绳;该绳两端分别绕过限速 器轮和底坑张紧轮,两个接头固定在轿厢侧面。
30
第 2节
电梯技术
电梯的基本结构
绪言:

preceding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了解并掌握电梯的基本结构组成、电梯 机房、井道、底坑、轿厢、电梯曳引机、对重、导向系统、门 系统、安全保护装置的作用,以及电梯的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 的原理等。
内容框架:

第 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第6节 第7节
32
第 3节
电梯井道部分
33
第 3节

电梯井道部分
3.1 导轨
导轨和导靴是电梯轿厢和对重的导向部分。 导轨种类:T型、L型(低速)、槽行、其他 导轨长度一般为3~5m,不允许采用焊接和螺 栓直接连接,需用专门的连接板连接。 对导轨的材料、表面粗糙度、安装精度都有要 求。

34
第 3节
3.2
31
第 2节电梯机房部分 Nhomakorabea本节思考:




1.电梯内的曳引机就是指电动机吗? 2. 无齿曳引机的研制是电梯速度越高越困难还是越低 越困难? 3.曳引轮绳槽为什么要分成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用途和 优缺点? 4. 限速器—安全钳的工作原理、电梯超速时的动作次 序你清楚吗? 5.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必须给对重侧也安装限速器— 安全钳装置?

电梯机房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1)一、前言 (2)二、电梯的结构 (3)(一)电梯的基本结构 (3)(二)机房部分 (5)(三)井道及地坑部分 (5)(四)围壁部分 (5)(五)层站部分 (5)(六)曳引系统 (5)(八)门系统 (7)(九)轿厢 (7)(十)重量平衡系统 (8)(十一)电力拖动系统 (9)(十二)电气控制系统 (9)(十三)安全保护系统 (9)三、电梯的工作原理 (10)(一)电梯系统工作原理 (10)四、实习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电梯在国民经济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实际上电梯是根据外部呼叫信号以及自身控制规律等运行的,而呼叫是随机的,电梯实际上是一个人机交互式的控制系统,单纯用顺序控制或逻辑控制是不能满足控制要求的,因此,电梯控制系统采用随机逻辑方式控制。

目前电梯的控制普遍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采用微机作为信号控制单元,完成电梯信号的采集、运行状态和功能的设定,实现电梯的自动调度和集选运行功能,拖动控制则由变频器来完成;第二种控制方式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取代微机实现信号集选控制。

从控制方式和性能上来说,这两种方法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国内厂家大多选择第二种方式,其原因在于生产规模较小,自己设计和制造微机控制装置成本较高;而PLC可靠性高,程序设计方便灵活,抗干扰能力强、运行稳定可靠等特点,所以现在的电梯控制系统广泛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来实现。

电梯是将机械原理应用、电气技术、微处理器技术、系统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及空气动力学等多学科和技术集于一体的机电设备,它是建筑物中的永久性垂直交通工具。

为满足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电梯的智能化、自动化技术迅速发展。

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微电子和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电梯的技术含量日益提高。

在改善电梯性能的同时,对电梯的设计、管理和维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电梯系统一、前言随着时光的飞逝,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我来到富菱电梯制造(广东)有限公司也快半年了,在企业里我学到许多许多。

在大半年的企业实习中,我在师傅们的身上学到了许多知识。

有开始的不认识到了解,最后深入了解,从中认识到了许多,也在里面得到了很多。

电梯的定义,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

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电梯。

它是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

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

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

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

电梯是一种解决垂直运输的交通工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主要由曳引机、控制柜、轿厢、门、导轨、限速器、缓冲器、对重装置、随行电缆和曳引机钢丝绳等部件组成。

二、电梯的结构(一)电梯的基本结构电梯是机与电紧密结合的复杂产品,是垂直交通运输工具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电梯,其基本组成包括机械部份和电气部份,结构包括四大空间(机房部分、井道和底坑部分、围壁部分和层站部分)和八大系统(曳引系统、导向系统、门系统、轿厢、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组成。

如图1、图2图1图2(二)机房部分机房用来安装曳引机、电控屏、限速器等。

机房可以设置在井道顶部,也可设置在井道底部。

当机房设于井道底部时,即为曳引机下置式曳引方式。

这种方式结构复杂,建筑物承重大,对井道尺寸要求大,只有在机房无法顶置时才使用。

对于绝大多数电梯,椭均设于井道顶部。

机房必须有足够的面积,高度、承重能力及良好的通风条件。

组成:总电源控制盒、控制柜、曳引机、导向轮、限速器。

(三)井道及地坑部分井道由围壁、顶板及底坑围成一个在纳电梯轿厢和对重的有限空间。

为了出人,在每个层站开有入口。

井道的底坑深入地面,用于安装缓冲器、限速器、钢丝绳涨紧装置等。

由于深人了地面,因此要求防水,最好有排水设施。

组成:导轨、导轨支架、对重、缓冲器、限速器张紧装置、补偿链、随行电缆、底坑、井道照明。

(四)围壁部分围壁的作用是将电梯与外界分隔开,当导轨架直接安装在围壁上时,它还应承受费切力。

围壁的结构分为封闭式和空格式。

(五)层站部分层站是各楼层中,电梯停靠的地点。

每一层楼,电梯最多只有一个站;但可根据需要在某些层楼不设站。

组成:层门(厅门)、呼梯装置(召唤盒)、门锁装置、层站开关门装置、层楼显示装置。

(六)曳引系统电梯曳引系统的作用是输出动力并且传递动力,从而使电梯完成向上或向下的运动。

电梯的曳引系统如图3图3电梯的曳引系统曳引系统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及反绳轮等组成。

曳引机是电梯的主要拖动机械,它驱动电梯的轿厢和对重装置作上、下运动,是电梯的动力源,。

曳引机由电动机、联轴器、制动器、减速箱、机座、曳引轮等组成,根据需要,有的曳引机还装有冷却风机、速度反馈装置(光码盘)、惯性轮等。

根据电动机与曳引轮之间是否有减速箱,可分为有齿曳引机和无齿曳引机。

对于有齿轮曳引机,需在曳引电动机转轴和曳引轮转轴之间安装减速器(箱),目的是将电动机轴输出的较大转速降低到曳引轮所需的较低转速,同时得到较大的曳引转矩,以适应电梯运行的要求。

制动器是电梯的一个重要安全装置,对主动转轴起制动作用。

除了安全钳以外,只有它能使工作中的电梯轿厢停止运行,另外它还对轿厢与厅门地坎平层时的准确度起着重要作用。

电梯曳引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轿厢和对重装置联接,绳承受着电梯全部悬挂重量,且反复弯曲,承受很高的比压,还要频繁承受电梯起动和制动的冲击。

因此,对电梯曳引钢丝绳的强度、耐磨性和挠性均有很高的要求。

当钢丝绳的绕绳比大于1时,在轿厢顶和对重架上应增设反绳轮。

反绳轮的个数可以是1个、2个甚至3个,这与曳引比有关。

导向轮的作用是分开轿厢和对重的间距,将曳引钢丝绳引向对重或轿厢的钢丝绳轮,采用复绕型时还可增加曳引能力。

导向轮安装在曳引机架上或承重梁上。

(七)导向系统导向系统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架等组成。

它的作用是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

导轨固定在导轨架上,导轨架是承重导轨的组件,与井道壁联接。

导靴装在轿厢和对重架上,与导轨配合,强制轿厢和对重的运动服从于导轨的直立方向。

(八)门系统门系统由轿厢门、层门、开门机、联动机构、门锁等组成。

轿厢门设在轿厢入口,由门扇、门导轨架、门靴和门刀等组成。

层门设在层站入口,由门扇、门导轨架、门靴、门锁装置及应急开锁装置组成。

开门机设在轿厢上,是轿厢门和层门启闭的动力源。

(九)轿厢轿厢用以运送乘客或货物的电梯组件。

它是由轿厢架和轿厢体组成。

轿厢架是轿厢体的承重构架,由横梁、立柱、底梁和斜拉杆等组成。

轿厢体由轿厢底、轿厢壁、轿厢顶及照明、通风装置、轿厢装饰件和轿内操纵按钮板等组成。

轿厢体空间的大小由额定载重量或额定载客人数决定。

组成:轿厢、轿厢门、安全钳装置、平层装置、安全窗、导靴、开门机、轿内操纵箱、指层灯、通讯报警装置。

如图4图4(十) 重量平衡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由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组成。

对重由对重架和对重块组成。

对重将平衡轿厢自重和部分的额定载重。

重量补偿装置是补偿高层电梯中轿厢与对重侧曳引钢丝绳长度变化对电梯平衡设计影响的装置。

(十一)电力拖动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由曳引电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装置、调速装置等组成,对电梯实行速度控制。

曳引电机是电梯的动力源,根据电梯配置可采用交流电机或直流电机。

供电系统是为电机提供电源的装置。

速度反馈装置是为调速系统提供电梯运行速度信号。

一般采用测速发电机或速度脉冲发生器,与电机相联。

调速装置对曳引电机实行调速控制。

(十二)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由操纵装置、控制屏、位置显示装置、平层装置、选层器等组成,它的作用是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和控制。

操纵装置包括轿厢内的按钮操作箱或手柄开关箱、层站召唤按钮、轿顶和机房中的检修或应急操纵箱。

控制屏安装在机房中,由各类电气控制元件组成,是电梯实行电气控制的集中组件。

位置显示装置是指轿内和层站的指层灯。

层站上一般能显示电梯运行方向或轿厢所在的层站。

选层器能起到指示和反馈轿厢位置、决定运行方向、发出加减速信号等作用。

(十三)安全保护系统安全保护系统包括机械和电气的各类保护系统,可保护电梯安全使用。

机械方面的有:限速器和安全钳起超速保护作用;缓冲器起冲顶和撞底保护作用;还有切断总电源的极限保护等。

电气方面的安全保护在电梯的各个运行环节都有。

三、电梯的工作原理(一)电梯系统工作原理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用于电梯的启停控制;轿厢操作盘用于轿厢门的关闭、轿厢需要到达的楼层等的控制;厅外呼叫的主要作用是当有人员进行呼叫时,电梯能够准确达到呼叫位置;指层器用于显示电梯达到的具体位置;拖动控制用于控制电梯的起停、加速、减速等功能;门机控制主要用于控制当电梯达到一定位置后,电梯门应该能够自动打开,或者门外有乘电梯人员要求乘梯时,电梯门应该能够自动电梯信号控制基本由PLC软件实现。

输入到PLC的控制信号有运行方式选择(如自动、有司机、检修、消防运行方式等)、运行控制、轿内指令、层站召唤、安全保护信号、开关门及限位信号、门区和平层信号等。

电梯信号控制系统如图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