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基本构造

合集下载

电梯工作原理

电梯工作原理

电梯工作原理引言概述:电梯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了便捷快速的垂直交通方式。

然而,电梯的工作原理却是众多人所不了解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梯的工作原理,包括电梯的基本构造、电梯的运行方式、电梯的安全保护系统以及电梯的维护保养。

一、电梯的基本构造1.1 电梯井和轿厢:电梯井是电梯的运行空间,轿厢则是电梯内部供乘客乘坐的空间。

电梯井和轿厢之间通过导轨连接,轿厢可以在导轨上上下运行。

1.2 驱动系统:电梯的驱动系统由电动机、减速器和传动机构组成。

电动机提供动力,通过减速器和传动机构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轿厢的上下运动。

1.3 控制系统:电梯的控制系统包括电梯按钮、控制器和电气元件等。

乘客通过按下按钮选择所需楼层,控制器接收信号后控制电动机实现轿厢的运行。

二、电梯的运行方式2.1 电梯的起升运行:当乘客按下按钮选择楼层后,电梯控制器接收信号,电动机启动并驱动轿厢沿导轨上升或下降,直到到达目标楼层。

2.2 电梯的停靠控制:当电梯到达目标楼层时,控制器会控制电动机停止运行,并使轿厢与楼层平齐,以方便乘客上下电梯。

2.3 电梯的门控制:电梯的门控制系统通过电动机和门系统实现轿厢门的开关。

当电梯到达目标楼层时,门控制系统会自动打开轿厢门,乘客上下电梯后,轿厢门会自动关闭。

三、电梯的安全保护系统3.1 限速器:电梯的限速器是一种安全装置,用于监测电梯的运行速度。

当电梯超过预设的安全速度时,限速器会自动刹车,确保电梯的安全停靠。

3.2 安全钳:安全钳是一种安全装置,用于防止电梯的自由坠落。

当电梯发生异常情况时,安全钳会自动夹紧导轨,阻止电梯的运行。

3.3 紧急通信系统:电梯内部配备有紧急通信系统,乘客可以通过该系统与外界联系,寻求帮助。

四、电梯的维护保养4.1 定期检查:电梯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包括电梯的机械部件、电气系统以及安全装置的功能检测,以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4.2 日常保养:电梯的日常保养包括轨道的清洁、电梯门的润滑以及按钮的维护等,以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和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

电梯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电梯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电梯基础知识培训资料一、电梯的基本构造1. 电梯的组成部分电梯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轿厢、对重、导轨、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等。

- 轿厢:用于承载乘客或货物的部分,通常由钢板焊接或者冲压而成,其尺寸和承载能力根据不同的需求而定。

- 对重:用于平衡轿厢的自重,一般安装在导轨上,并通过钢丝绳与轿厢相连,起到平衡作用。

- 导轨:用于引导轿厢的升降运动,通常分为直线导轨和曲线导轨两种,能够确保轿厢稳定地运行。

- 驱动系统:用于推动轿厢的运行,通常包括电动机、减速器、钢丝绳等组成。

- 控制系统:包括电气控制系统和操作系统,用于控制电梯的运行、开关门等功能。

2. 电梯的工作原理电梯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机驱动轿厢上升或下降,在运行过程中,对重与轿厢的重力平衡,保证轿厢的稳定运行。

控制系统根据楼层按钮的指令,控制电梯的运行。

当电梯到达指定楼层时,控制系统会让电梯停在该楼层,并打开门。

当所有的乘客进出完成后,控制系统会在一定时间后自动关闭电梯门并继续运行。

二、电梯的安全知识1. 电梯的安全操作规程- 乘坐电梯时,应按楼层按钮,不得在电梯内乱动或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乘客和电梯的正常运行。

- 当电梯出现异常或故障时,乘客应保持镇定,按下电梯内的紧急报警按钮,并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 在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不要乘坐电梯,应采取适当的疏散方式离开建筑物。

2. 电梯的日常维护和安全检查- 定期进行电梯维护保养,检查电梯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运行,保证电梯的安全性能和舒适性。

-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包括检查电梯轿厢、对重、钢丝绳、导轨、控制系统等部件是否有异常,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三、电梯的故障处理1. 电梯的常见故障- 电梯无法启动或停止:可能是由于电源故障、电动机故障或控制系统故障引起的,需要检查相关部件并进行修理。

- 电梯无法平稳运行:可能是由于导轨、对重、钢丝绳等部件损坏或老化所致,需要进行检查和更换。

- 电梯门无法正常开合:可能是由于门轨偏移、门闩故障或控制系统故障引起的,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相关部件。

电梯分部分项划分

电梯分部分项划分

电梯分部分项划分一、电梯的基本构造电梯由电动机、传动机构、控制系统、轿厢、导轨、门等组成。

其中,电动机和传动机构负责驱动轿厢上下运动,控制系统控制电动机的启停和轿厢门的开关,轿厢和门则是乘客进出和运输物品的通道。

二、电梯的安全装置电梯的安全装置主要包括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和紧急照明等。

限速器可以在轿厢下坠时及时切断电源,安全钳能够在轿厢超速或电机失速时固定轿厢,缓冲器则能够在轿厢到达限位时吸收冲击力,紧急照明则是在停电或其他突发情况下为乘客提供照明。

三、电梯的维修保养电梯的维修保养需要定期进行,包括清洁、润滑、检查和更换部件等。

在维修保养时需要注意安全,遵循相关操作规程和标准,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四、电梯的日常管理电梯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日常巡检、维修记录、故障处理等。

巡检时需要检查电梯各部件的运行情况、门的开关是否正常、安全装置是否完好等。

维修记录应该详细记录维修人员的姓名、时间、维修内容和更换部件等信息,以备日后参考。

故障处理时需要及时排除故障,保证电梯正常运行。

五、电梯的节能措施电梯的节能措施包括使用高效的电动机和变频器、安装能耗监测系统、调整轿厢重量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降低电梯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六、电梯的技术创新电梯的技术创新主要包括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等方面。

智能化可以通过安装人脸识别系统、语音控制系统等提高电梯的智能化程度;数字化可以通过电梯监控系统、远程监控等提高电梯的数字化水平;网络化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多台电梯的联网管理,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七、电梯的未来发展方向电梯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包括节能、智能、安全等方面。

在节能方面,电梯将采用更加高效的电动机和变频器,以及更加智能的能耗监测系统;在智能方面,电梯将采用更加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和监测系统,实现更加便捷的乘梯体验;在安全方面,电梯将采用更加完善的安全装置和监测系统,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电梯的基本结构

电梯的基本结构

电梯的基本结构电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它的基本结构包括电梯井、电梯轿厢、导轨系统、驱动机构和控制系统。

下面将从这五个方面对电梯的基本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梯井电梯井是电梯安装的核心部位,它是电梯轿厢上下运行的垂直通道。

电梯井的墙壁由防火材料制成,以保证电梯的安全性。

电梯井内还安装了紧急停车装置和救援设备,以备发生紧急情况时使用。

同时,为了保证电梯井内的空气流通,还会设置通风设备。

二、电梯轿厢电梯轿厢是电梯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空间,它由钢板和玻璃等材料制成。

电梯轿厢内设有按钮、指示灯等控制设备,乘客在轿厢内可以选择所需的楼层。

轿厢内还设有应急通话装置,方便乘客在紧急情况下与外界联系。

为了保证乘客的安全,电梯轿厢内还设置了安全门和限速装置。

三、导轨系统导轨系统是电梯轿厢上下运行的轨道,它由上导轨和下导轨组成。

导轨系统一般采用特殊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

导轨系统起到引导和支撑轿厢的作用,保证电梯的平稳运行。

四、驱动机构驱动机构是电梯的动力来源,它主要由电动机、减速器和传动装置组成。

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传动装置传递给轿厢,驱使轿厢上下运行。

驱动机构的性能直接影响电梯的运行速度和平稳性。

五、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电梯的大脑,它由电梯主机、电梯控制柜和电梯控制器等组成。

控制系统负责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控制电梯的开关门、上下行和停靠等动作。

同时,控制系统还能实时监测电梯轿厢内的人数和重量,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总结:电梯的基本结构包括电梯井、电梯轿厢、导轨系统、驱动机构和控制系统。

电梯井是电梯运行的垂直通道,电梯轿厢是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空间,导轨系统是轿厢上下运行的轨道,驱动机构是电梯的动力来源,控制系统是电梯的大脑。

这些部分相互配合,共同保证了电梯的安全运行。

对于人们来说,电梯是现代生活的必需品,而了解电梯的基本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电梯。

电梯基本原理及结构

电梯基本原理及结构

电梯基本原理及结构电梯,作为现代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通过垂直运输人员和物品,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

本文将介绍电梯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以便更好地理解电梯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一、电梯的基本原理电梯的基本原理是运用物理学中的力学原理,以及电学中的电机和电控原理。

电梯通过电机的驱动,通过钢丝绳或液压系统使电梯车厢上下运动。

其中,电机起到提升和下降的功能,钢丝绳或液压系统起到承载和支撑的作用。

在电梯内部,还设置了控制系统,通过按钮或触摸屏控制电梯的停靠楼层,并确保乘客的安全。

电梯内还设置了配重系统,平衡电梯的重量变化,使其垂直运动更加平稳。

二、电梯的基本结构1. 电梯机房:电梯机房是电梯的核心部件,内部配置有电机、控制系统以及安全装置。

电梯机房通常位于建筑的顶部或底部,便于维修和保养。

2. 曳引系统:曳引系统是电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电机和钢丝绳构成。

电机带动钢丝绳,使电梯车厢上升或下降。

钢丝绳连接着电梯车厢和配重块,起到承载和平衡的作用。

3. 电梯井道:电梯井道是电梯运行的垂直通道,用于保护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井道内安装有导轨,使电梯车厢顺利运行。

4. 电梯车厢:电梯车厢是乘客乘坐的空间,通常由金属制成,内部装有按钮和指示灯,供乘客选择楼层和显示当前运行状态。

5. 安全系统:电梯的安全系统包括多项安全装置,如限速器、上限开关、下限开关和门锁等。

这些安全装置确保了电梯的稳定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6. 控制系统:电梯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电梯的运行和停靠。

通过按钮或触摸屏,乘客可以选择楼层,并与控制系统进行交互。

控制系统还包括后台程序和监控系统,以确保电梯运行的安全和顺畅。

三、电梯的工作流程电梯的工作流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电梯的启动:乘客通过按钮或触摸屏选择要前往的楼层,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后,告知电机启动。

2. 电梯的运行:电机带动钢丝绳,使电梯车厢沿着井道上升或下降。

3. 电梯的停靠:当电梯到达指定楼层时,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后,减速并停靠在该楼层。

电梯定义及分类电梯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

电梯定义及分类电梯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

电梯定义及分类(一)定义根据《特种设备目录》,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非公共场所安装且仅供单一家庭使用的电梯除外。

即升降式电梯和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统称为电梯。

(二)分类根据《特种设备目录》,电梯分为4个类别、10个品种:(1)曳引驱动:通过曳引轮绳槽与曳引钢丝绳的摩擦传动实现钢丝绳两端的轿厢和对重上升或下降运行的电梯。

目前大部分电力驱动的电梯都采用该种驱动方式。

(2)强制驱动:用钢丝绳缠绕卷筒以卷扬驱动方式使轿厢升降的电梯。

此类电梯结构较简单,但因卷筒容绳量有限而使电梯的行程较短,且发生过卷扬时易导致钢丝绳被拉断,故较少使用。

(3)液压驱动:液压电梯是靠电力驱动液压泵输送液压油到液压缸,直接或间接驱动轿厢的电梯。

常用于负载大、速度慢及行程短的场合,如停车场、工厂及低层的建筑中。

(4)乘客电梯: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

其特点是:运行安全舒适装饰新颖美观;为便于乘客进出轿厢,迅速疏散,一般轿厢宽度尺寸比深度大,其比例约在10:7 ~10:9。

(5)载货电梯:通常有人伴随,主要为运送货物而设计的电梯。

其特点是:结构牢固;为节约投资和保证良好的平层精度,额定速度较低;轿厢容积比较大,一般轿厢深度大于宽度或两者相等。

注:载货电梯没有不可以载人的规定,但考虑到载货电梯配重较重,载荷轻易造成冲顶,所以载货电梯通常由人伴随的运货,原则不能单独载人。

(6)防爆电梯:一般称具有防爆性能的电梯为防爆电梯。

防爆电梯的原理与一般电梯的原理一样,只是防爆电梯除了具备一般电梯所必须的性能外,还必须具有防爆性能。

常见应用于化工生产厂区。

(7)消防员电梯:消防员电梯是指安置在建筑的耐火封闭结构内,具有前室和备用电源,在正常情况下为普通乘客使用,当建筑发生火灾时其附加的保护、控制和信号等功能可专供消防员使用的电梯,能将消防员及其设备运送至指定楼层,从而提高作战效率,节约消防员体力。

电梯基本构造

电梯基本构造

培训资料,仅供参考 | © KONE Corporation | Key customer training | YU Miao
门安全装置
强制性的安全装置: • 关闭力限制器。 其它门安全装置: 门板 光幕
安全触板 光幕 钢丝绳 控制杆 控制滚轮
光幕电缆 安全触板 安全触板电缆
微动开关
2-34
KONE 3000 MiniSpace™电梯结构
蝶式曳引机 主电源开关 机房金属线槽 机房 控制柜 楼层显示器 呼梯按钮 层门 轿厢导轨支架 轿厢导靴 轿架 轿顶反绳轮 门机 轿门 井道 轿厢导轨 曳引钢丝绳 轿顶接线箱 轿厢 随行电缆 对重反绳轮 对重架 急停按钮 补偿钢丝绳 补偿装置 限速器张紧轮 曳引绳头组合 限速器 井道固定照明 井道线槽 对重导轨支架 对重导轨
KONE碟式无齿轮曳引机
2-10
2012-10-19
培训资料,仅供参考 | © KONE Corporation | Key customer training | YU Miao
KONE小机房碟式无齿轮曳引机
制动器
测速发电机
曳引轮 导向轮
机座
2-11
2012-10-19
培训资料,仅供参考 | © KONE Corporation | Key customer training | YU Miao
2-13
2012-10-19
培训资料,仅供参考 | © KONE Corporation | Key customer training | YU Miao
补偿装置
弥补曳引绳的重量 减少曳引机工作量 一端接轿厢底部,再通过电梯井 道底部的导轮或转向轮沿井道向 上接至对重底部 分补偿链(电梯速度<3.5m/s 时采用)和补偿绳(电梯速度 ≥3.5m/s时采用)

电梯的运行原理与构造

电梯的运行原理与构造

电梯的运行原理与构造电梯作为现代化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的运行原理与构造是如何实现的呢?本文将从电梯的基本构造、动力系统和安全装置三个方面来探讨电梯的运行原理与构造。

一、电梯的基本构造1. 电梯机舱:电梯机舱是电梯的主要运行部分,通常由一台或多台电动机驱动。

机舱内部有一个控制面板,供用户选择楼层并进行停靠。

2. 导轨系统:导轨系统是电梯上下行的轨道系统,通常由两个垂直的导轨和一个横向导轨组成,以确保电梯在垂直方向上的稳定运行。

3. 对重系统:对重系统使得电梯在运行时保持平衡。

它通常由一个或多个重物和一条钢索组成,重物的重量与电梯机舱及其乘客的总重量相近。

4. 起重系统:起重系统由电梯机舱和钢索组成,用于提升和下降电梯。

钢索通过滑轮和电动机连接,电动机的动力通过钢索传输给电梯机舱。

二、电梯的动力系统1. 电动机:电梯的电动机通常为交流感应电动机,它是电梯的动力源。

电动机负责驱动电梯机舱的移动,使其上升或下降到所需楼层。

2. 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用于传输电动机的动力到电梯机舱。

它通常由电动机、传动轴、齿轮和链条等组成,以确保电梯的平稳运行。

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电梯动力系统中的关键部分,用于控制电梯的运行。

它通常由电子控制器、传感器和按钮等组成,以便用户可以选择目标楼层。

三、电梯的安全装置1. 限速器:限速器是电梯的重要安全装置之一。

它通过检测电梯的运动速度并在超过设定速度时自动启动刹车系统,以保证电梯的运行安全。

2. 安全钳:安全钳是一种安全装置,用于固定电梯机舱在导轨上。

当电梯出现故障或突发情况时,安全钳能够有效地阻止电梯的下坠,保护乘客的安全。

3. 紧急停止按钮:紧急停止按钮位于电梯机舱和楼层走廊的显眼位置,一旦按下,电梯将立即停止运行,以应对紧急情况或事故。

总结起来,电梯的运行原理与构造主要包括基本构造、动力系统和安全装置三个方面。

通过了解电梯的核心组成部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梯如何运行以及保障人们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升降機結構圖請按圖中文字,以檢視相關部件的詳情請按圖中文字,以檢視相關部件的詳情緊急停掣升降機不同部份均設緊急停掣(或稱停機掣、紅掣),形式為按下停機,拉出放行,以保障維修人員安全。

設有緊急停掣部份:機房轉動部件附近、機箱頂部及底部、機槽底及最底層井道入口。

升降機機房機房為升降機的控制及動力系統的所在之處,升降機系統在此,接上由大廈所提供的三相交流電。

近年,無機房升降機漸趨普遍,但基於技術限制,有機房升降機仍然主導市場。

1. 控制櫃控制櫃內裝有控制版,有如升降機的大腦,控制升降機開關門,運行速度及方向,接收樓層、機內按鈕訊號等等,並配合同組升降機(如有)作群組控制。

舊式控制櫃上一般會裝設多個繼電器(一般稱為索掣/拍仔)控制升降機的運作,現時多由集成電路控制。

在無機房電梯,控制板分別設於最頂層門外及井道頂層,頂層門外的一部份較小型,放置較常調校零件,而井道頂層的一塊較大型,用作放置較大的零件及供電之用,所佔空間因而縮小。

部份較大型的升降機系統會另外設置控制系統作中央控制。

舊式控制櫃2. 限速器限速器為升降機的安全裝置,顧名思義,防止升降機超速運行而引起意外,此裝置多裝在機房,但有部份會裝在井底,限速纜連接限速器,並在井的另一端扣好,由升降機箱帶動運作。

多數限速器都用離心力來運作,機箱帶動限速纜令限速器轉動,當內部轉動器超過所設定速度時,轉動器會被鎖上,令升降機停下。

早期的限速器會控制安全鉗直接把機箱剎停,乘客就會因此困升降機,較為不便,新一代的安全鉗,可在超速時把訊號傳到控制板令升降機減速,若及時減速限速器會被釋放,若未有減速,就會透過裝在機箱的安全鉗剎停升降機。

沒有鋼纜的油壓升降機不需裝設限速器。

雙向限速器設於槽底的限速器3. 樓層選擇器(選層器)此系統用以偵測升降機所在位置,接收層站及機箱內樓層按鈕的訊號,並傳送至控制櫃控制升降機停站。

早期的樓層選擇器構造全以機械組成,透過鋼纜及滑輪連接機箱,以齒輪減速,在機房做出一個運行模型,模型中的構件與機箱同步行走,從而得悉升降機的位置。

機箱外乘客的招喚、機箱內乘客所選的樓層,會反映在選層器上的器件上,故此早期的樓層按鈕並不分方向(因為分方向會更複雜),只會在升降機經過時截停。

較新的選層器,用電子方式代替大多機械性部份,升降機井道內指定距離上會安裝訊號產生器,並使用裝在機箱的感應器接收,用電腦模擬出(部份)選層器的功能。

選層器中間部份會隨升降機位置走動4. 蓄電池當電力突然中斷時,提供機箱通風及照明功能,並能讓警鐘及對講機運作。

部份新升降機甚至會裝上大容量電池,使升降機能在停電時駛至最近層站開門。

升降機所用的電池款式5. 對講機讓機房維修人員(或大廈管理處)聯絡被困升降機內人士,亦可方便維修人員互相通訊。

6. 機房門供維修人員出入機房之用,機房門外需附有警告字句,禁止擅自進入。

機房門須向房外開啟,門鎖需設計成對外鎖上,內進需用鎖匙,但外出無需鎖匙。

機房門口的警告字句一設於地底的機房7. 電動機驅動升降機運行,請參閱現代升降機驅動技術分頁。

舊式電動機體積比較大現時法例已規管電動機裝上保護罩。

8. 制動器多用電磁鐵方式控制,非作用時,制動器由彈簧推著,夾著連接電動機的飛輪,使升降機停下,當通電時,制動器被磁力拉開,讓升降機開動。

紅框所示為制動器作用部份9. 驅動輪(纜輪)(只限非油壓升降機)由於電動機的轉軸直徑不長,鋼纜亦不能大幅掘折繞在轉軸上,升降機會透過連接電動機的驅動輪把鋼纜繞起來,驅動輪上有纜槽以控制鋼纜繞上的位置及加強摩擦力,機種不同所用的纜槽不同。

10. 盤機輪當升降機在非停站位置困人,且不能由升降機系統移動升降機時,維修人員可透過此裝置,把機箱手動移到層站放人,需由另一位維修員配合制動系統使用。

11. 滅火器升降機乃重型機械,維修時難免涉及燒焊等容易著火的工程。

由於電器房不能裝自動灑水器,一般會設置減火筒或滅火沙,也有部份裝上FM200滅火系統(例如部份地底升降機房),以保障機房內外人員的安全。

12. 鋼纜制動器於升降機門打開時固定鋼纜,避免因任何故障(例如制動器鬆脫、制櫃失靈等)而令機箱移動造成意外,此項裝置現時屬附加,惟政府正考慮立例為所有升降機裝上。

13. 機房通風由於機器運作會發出熱力,機房需有其獨立的通風系統,油壓升降機更多有空調,一般獨立於升降機井道。

14. 吊勾機房頂每部升降機設備上方必需設有吊勾,以供吊起摩打等設備。

此吊勾已生銹,故有指示不能使用升降機井道井道是供升降機箱運行的地方,除維修外,必需對外隔絕以免危險。

1. 升降機外門防止人跌入升降機井道,供人進入停站的升降機。

外門設有自動關閉裝置(如彈簧或鐵塊),而且設有機械鎖以保持機門緊閉。

外門並附有聯鎖電路,若外門因任何原因(升降機在平層範圍除外)意外開啟,升降機便會即時停下。

2. 安全限位感應器(過籠掣)升降機箱必須與井頂及井底保持距離,以免撞上。

過籠掣負責感應升降機有否超出運行區,若超出運行區,便會以急停方法停止升降機,部份機種需要維修人員重置,或透過遠端控制來恢復運作。

較高速升降機設有多重過籠掣,以供不同速度下制動。

3. 井底緩衝器當升降機機箱因種種原因不能停止時,而撞向井底時,井底緩衝器為最後一防線,加長撞擊時間,減低作用力,使機箱及乘客傷害減少。

若井底下方仍有其他空間(如走廊、商場入口、房間),對重亦要裝上井底緩衝器以免撞穿井底。

低速升降機的井底緩衝可以是一條/數條大彈簧,高速升降機則是油壓柱。

升降機撞上緩衝器屬嚴重故障,因此升降機會停止運作。

一些高速升降機會特別加強井底緩衝器,例如額外裝上一次性的緩衝器。

4. 導軌裝設在升降機的運行範圍,就如火車的路軌,配合導靴引導升降機在適當地方穩定運行。

5. 對重抵消「機箱重量+50%的額定載重量」,減少能源需要及對驅動系統的損耗,油壓升降機不適用。

在一些預計長期低/高用量的升降機,對重重量或會調整至「機箱重量+40%或60%的額定載重量」無機房升降機的對重6. 井底爬梯、井底門供維修員出入升降機井底之用,井底爬梯連接最底層站升降機門,維修員需爬梯進入,梯側需另設停機掣讓維修人員按下。

井底門側不用爬梯,比較安全及方便,因此法例建議採用。

井底門和機房門一樣,門外需附有警告字句,禁止擅自進入。

7. 鋼纜連接升降機機箱、驅動系統及對重,油壓升降機也許沒有鋼纜。

升降機鋼纜的安全系數為10,代表所用鋼纜,需能承受10倍滿載的負荷。

鋼纜不能只有一條,即至少要裝上兩條。

部份升降機有其獨有的鋼纜,例如鍊型鋼纜,扁型鋼纜。

鋼纜固定方法8. 隨行電纜提供機箱內所需的電力,控制機箱上各部件的運作,一般會由機箱懸吊到設在井道中央的接線箱,然後接到機房。

9. 補償纜規定秒速超過2.5米的升降機裝上。

在長程升降機中,機箱在高層或低層站時,因鋼纜本身有重量,對重和機箱所拉出的鋼纜長度極為懸殊令驅動機的負荷上升。

補償纜可補償這種情況,原理是把補償纜一端裝在機箱底下,而另一端則裝在井道或對重下,補償兩邊行機鋼纜的重量差距。

補償纜可加強高速升降機機箱的穩定性。

其中一款補償纜10. 樓層按鈕供人在樓層召喚升降機之用,一般分為輕觸式、微動式和機械式三種。

輕觸式:透過人體電流、雜波信號等方法感應,用者按下時,按鈕並不會動,最耐用機械式:最便宜及常用的按鈕,用者按下時接通電路,耐用性一般微動式:又稱為薄膜式,實際原理與機械式相同,但電路器件較薄,靈敏度高,可是較不耐用11. 樓層顯示屏顯示升降機當時所在位置,非必須裝設。

請參閱升降機的顯示屏分頁。

12. 井道救生門在升降機不停站的位置裝設,方便意外救援,任何救生門或層站之間距離不得超越11米(約三層)。

救生門形式可以是一道完整升降機門,或一個小門。

門鎖和機防門一樣,需對外上鎖,對內自由開啟。

小門,足夠一個人進出完整升降機門,機外沒有按鈕13. 井道照明燈井道頭尾半米及每隔最多7米需裝上照明燈,供維修人員使用。

14. 井道通風井道需有通風窗口,提供新鮮空氣予機箱內乘客。

升降機運行時的活塞效應能有效帶動通風。

升降機機箱機箱用作接載乘客或貨物。

1. 機箱框架升降機機箱一般由工字鐵焊成,較大型的工字鐵先焊成一個框架,橫向放入機箱,用以支撐整個機箱,並連接鋼纜或滑輪,然後在框架底部焊上多條工字鐵,並以橫陣加固,便成為地台,最後把機箱四面用鐵板或玻璃包起,並預留開門位置,便能成型為一個機箱。

當然,還要作外觀上的裝修。

裝上工字鐵、鐵板的數目和型式,按升降機用途而定,載貨升降機一般會把地台加固,避免重量過度集中,壓爛地台。

製造及安裝一個新的升降機機箱,佔整部升降機價錢一半,因此,部分更換升降機工程會保留舊機箱,並於翻新後供新機使用。

機箱大小和載客量有一定關係,若機箱較大,升降機的載客能力必須較高。

2. 導靴/飛機轆多隻連接機箱的導靴包圍住導軌,固定及平衡機箱的,限制著機箱的運行範圍,可分為導靴及飛機轆兩種導靴:用鐵片圍繞著導軌,鐵片和導軌間裝有供摩擦用的物質(如塑膠),需定時更換,為減低摩擦力,導軌上裝有潤滑油箱,在行駛時塗上潤滑油,用在較慢的升降機及載貨升降機。

飛機轆:正式名稱為「滾輪導靴」,用多個滾輪夾著導軌三面,不用加潤滑油,多用在較快的升降機,成本較高,部件亦較多,但可提供較穩定舒適的運行環境。

導靴,其上方油箱供接觸面潤滑之用滾輪導靴3. 升降機內門系統屏閉機箱,使機箱內的人不能和機外接觸產生意外。

內門上設有閘鎖以確保不能隨意打開,若強行被打開,升降機便會停下。

在自動門升降機上,內門裝上了電動機,以門臂帶動機門開關;以及連接外門的門刀,連接外門一併移動,並附防夾裝置(如安全碰邊),避免自動關門時夾人。

4. 護腳板防止升降機未停定而開門時,腳部意外夾進外門與機箱底空隙,甚或停層不準時,有機會由層站意外進入機底而跌入機槽。

5. 機箱救生門此門設計只可由機箱頂打開而不能由機內打開。

遇上故障時,救援人員可打開此門,把乘客帶離機箱,並從井道其它出口離開。

兩部相鄰的升降機可裝在機箱側,遇上故障時透過另一未故障升降機機箱救援。

當機頂救生門開啟後,升降機的警鐘會一直響起。

升降機頂設有救生門6. 機箱滑輪為配合不同曳引比,部份升降機機箱頂/底部可能會裝上滑輪供鋼纜走動。

7. 機箱內按鈕除了必須安裝的開門及警鐘按鈕之外,機箱按需要而裝上樓層按鈕供乘客選擇所往樓層(升降機智能分配系統除外),按鈕構造和井道上的樓層按鈕一樣,部份會設有維修掣、手動控制等按鈕(可能會鎖上)。

請參閱升降機的按鈕演變分頁打開了的操控面板8. 機箱顯示屏顯示升降機的位置,部份可顯示其它資訊。

9. 超載感應避免升降機載上過多乘客,感應裝置多裝在機箱框架,感應機箱內的重量。

亦有些裝在機房、機箱頂等位置,裝在機箱樓板下的款式較能直接感應到載客情況,較為準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