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基本结构

合集下载

电梯的设计方案

电梯的设计方案

电梯的设计方案摘要:本文将讨论电梯的设计方案,包括电梯的基本结构、运行原理、安全措施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技术创新,电梯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并提供更安全、高效的垂直交通解决方案。

引言:电梯作为现代城市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们垂直交通需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设计合理的电梯能够提供便捷、快速且安全的运输服务,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电梯的设计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电梯的基本结构、运行原理、安全措施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电梯设计者和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电梯的基本结构电梯的基本结构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电梯井:电梯井是放置电梯设备的垂直通道,用于电梯的上下行运动。

电梯井通常由混凝土或钢结构建造,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2. 电梯轿厢:电梯轿厢是乘客乘坐的空间,通常由钢材或钢板制造而成。

轿厢内部应设计合理,舒适度和安全性需要考虑。

3. 电梯门:电梯门用于轿厢和楼层之间的开关门,分为外门和内门两种。

电梯门的安全性和灵活性是设计的重点。

4. 电梯驱动系统:电梯驱动系统用于提供电梯的上下运动能力。

常见的驱动系统有液压驱动和机械驱动两种。

二、电梯的运行原理电梯的运行原理基于重力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通过电动机驱动电梯轿厢上下运动,通过拉绳和滑轮系统实现这一过程。

控制系统通过监测电梯位置和乘客需求,确保电梯能够按照指定的楼层到达。

三、电梯的安全措施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性,设计者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 电梯门的安全保护:电梯门必须具备防夹功能,防止乘客在门关闭时被夹伤。

此外,还可以安装门磁和安全光幕等设备,以提供额外的安全保护。

2. 过载保护:电梯应该具备过载保护功能,以防止轿厢超载。

当超载情况发生时,电梯应停止运行或警告乘客。

3. 紧急救援系统:电梯应该配备紧急救援系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乘客的安全疏散。

4. 防止电梯滑坡:电梯轿厢应配备防止滑坡装置,以确保在突发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

电梯基本原理和结构(全)

电梯基本原理和结构(全)

电梯原理结构电梯的基本结构是:一条垂直的电梯井内,放置一个上下移动的轿箱(Cab)。

电梯井壁装有导轨,与轿箱上的导靴限制轿箱的移动。

轿箱的支撑及升降有两种方法:曳引式多条钢缆,把轿箱悬挂在电梯井顶部机房的曳引轮之上。

钢缆另一端悬挂作平衡的对重。

对重一般为轿箱加上50%负载时的重量。

当轿箱移动时,对重会向反方向移动。

曳引轮是依靠钢缆的粗糙表面及引轮上坑纹之间的摩擦力来拉动轿箱。

因此当钢缆或曳引轮用旧之后,必须适时更换以防滑溜。

电动机负责带动曳引轮转动,提供动力升起或放下轿箱。

电动机可能是交流,亦有可能是直流。

部分电动机要使用齿轮带动曳引轮,较新及较快的电梯一般会采用无齿轮带动。

部分高层曳引式电梯还有重量补偿:在轿箱及对重之下设有一条钢缆或锁链,连接到地上。

作用是补偿悬挂轿箱或对重的钢缆长度改变引起的重量变化。

曳引式电梯必定会有各种安全装置,防止轿箱因钢缆继裂、制动失灵等任何原因造成的堕落。

最低限度的安全装置包括:在机房装设的钢缆限速器,在轿箱及对重上安装安全钳。

安全钳即奥的斯当年发明的机械安全装置,当加速到某一速度时会自动钳紧导轨,把轿箱或对重刹停。

在电梯井的底部,还会装有缓冲器,作为最后的保护。

曳引式电梯一般需要在电梯顶部设置机房。

近年设计新型的曳引式电梯,采用纤维-钢缆复合缆索,可以减少所需的润滑及维修。

此外新型的电动机体积小,可以安装在井壁,免除机房设置。

液压式轿箱由底下的柱塞支撑及升降,柱塞由液压推动。

部分柱塞可作望远镜式折叠,减少地底所需要的深度。

部分柱塞不可折,安装时地下必需挖一个洞。

因为柱塞的限制,液压式电梯一般只会在两至五层高的建筑物上使用(不多于20米)。

液压式电梯的优点是机房可设置在任何位置,而且占地较少,机械亦较为简单;一般使用亦较少机会发生问题。

但是亦有耗电较多,速度低的缺点(秒速不高于1米)。

电梯原理结构分章(点击进入查看相关内容)第一章:电梯的型号与分类第二章:电梯结构原理与安全保护装置第一节:曳引系统第二节:轿厢与门系统第三节:导向系统第四节:重量平衡系统第五节:电气控制装置第六节:电梯安全保护装置第三章:继电器逻辑控制电梯系统第一节:呼叫指令的记忆与解除第二节:选层器第三节:自动定向电路第四节:最远的反向呼叫电路第五节:电梯的启动与换速电路第六节:平层停止运行电路第七节:开关门控制电路第八节:信号显示电路第九节:电梯的安全保护第四章:电力拖动系统第一节:直流电梯拖动系统第二节:交流电梯拖动系统第五章:电梯的保养与维修第一节:电梯的维保安全技术要求第二节:电梯故障的检查测量基本方法第三节: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第一章:概述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已成为现代城市的标志。

电梯初级知识点总结图解

电梯初级知识点总结图解

电梯初级知识点总结图解一、电梯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 电梯的基本结构电梯主要由电梯舱、悬挂系统、门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电梯舱是乘客和货物的载体,悬挂系统包括导轨、钢丝绳、平衡块等,并负责支撑和运行电梯舱。

门系统包括门轨、门扇等,负责电梯的开启和关闭。

传动系统包括电动机、减速机、导轮等,负责提供动力和传递力量。

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柜、电气元件、传感器等,负责控制电梯的运行和安全。

2. 电梯的工作原理电梯的运行是由电动机驱动,通过传动系统提供力量,使得电梯舱在导轨上上下运动。

控制系统监控电梯的运行状态,通过电气信号和控制指令控制电梯的开闭、停靠等操作。

电梯的安全装置和紧急系统能够在发生故障或紧急情况下及时保护乘客和货物的安全。

二、电梯的安全设施和标准1. 电梯的安全装置电梯的安全装置包括限速器、安全钳、轿厢限位器、门锁检测装置、地震传感器等。

限速器在电梯超速时立即制动,安全钳在电梯发生意外时立即切断电梯的电源,轿厢限位器能够确保电梯在轨道范围内运行,门锁检测装置能够确保电梯门的关闭,地震传感器能够在地震发生时及时停机。

2. 电梯的安全标准电梯的安全标准包括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国际标准主要是由国际电梯协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主要包括EN115、EN81、ISO 9001等。

行业标准由国内电梯行业协会和标准化组织制订,地方标准由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制订。

三、电梯的维护和保养1. 电梯的维护周期电梯的维护周期通常包括日常维护、周期性维护和定期大修。

日常维护是指对电梯日常运行中的小故障和异常进行处理,周期性维护是指根据电梯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定期大修是指根据电梯的使用寿命进行全面维修和更新。

2. 电梯的维护内容电梯的维护内容包括机械部分的润滑、检查和清洁,电气部分的检查和调试,安全装置和紧急系统的测试和维护,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的检查和校准等。

3. 电梯的维保单位和人员电梯的维保单位通常是由电梯生产厂家或专业维保公司提供,维保人员需要有相关的资质和证书,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电梯,保证电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电梯的基本结构

电梯的基本结构

第一章 电梯的基本结构(机械设计科—胡曦,刘向洋参考日方资料第5章)电梯是大型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机械部分相当于人的躯体,电气部分相当于人的神经;机械与电气两方面的高度结合,形成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产品—电梯.1.1 电梯总体基本结构不同分类的电梯,其部件结构、电气控制情况也不相同。

结合我司的产品,主要以曳引式电梯为例介绍其基本结构,参见图 一-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 一-错误!未定义书签。

曳引机装配 绳轮组装底座装配 架机梁 防护罩组装控制柜 限速器 轿厢绳头楔套 对重绳头楔套导轨撑架(轿厢侧) 轿顶电器箱导轨(轿厢侧) 导轨(对重侧) 轿顶轿厢 轿顶防护栏 开门机 轿门 对重层门框架 层门 召唤箱对重防护栏限速器张紧装置 控制电缆爬梯缓冲器(对重侧)缓冲器(轿厢侧)小门套井道挂线架导靴 曳引钢丝绳 极限开关补偿链(缆)安全钳限速器钢丝绳 导轨撑架(对重侧)位置检测器、支架及隔磁板1.2 电梯主要部件一览表:根据图一-错误!未定义书签。

,把电梯分为如下几个主要部分:机房部分、轿厢及对重部分、层站部分、井道和底坑部分;对其名称和功能予以说明:按电梯的功能系统进行说明,则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曳引系统功能: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用电梯运行。

组成:曳引机—由电动机、制动器、减速箱和曳引轮组成,为电梯的运行提供动力;曳引钢丝绳—连接轿厢和对重,靠曳引轮间的磨擦力来传递动力,驱动轿厢运行.导向轮—安装在曳引机机架或承重染上,将曳引绳引向对重或轿厢悬挂中心的绳轮.反绳轮—是指设置在轿厢和对重上的动滑轮及设置在机房或井道的定滑轮.导向系统功能:限制轿厢和对重的运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定向运动。

组成:导轨-在井道中确定轿厢与对重的相对位置,并对它们的运动起导向作用的组件.导靴—装在轿厢和对重架上,与导轨配合,强制轿厢和对重沿导轨运行的部件。

第二章电梯的基本结构.ppt

第二章电梯的基本结构.ppt
一部电梯总体的组成有机房、井道、轿 厢和层站四个部分,也可以看成一部电 梯占有了四大空间
三、功能上的八个系统
1.曳引系统 功能:输出与传递动力,驱动电梯运行 组成的主要构件与装置: 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
三、功能上的八个系统
2.导向系统 功能: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
电动机调速装置等
三、功能上的八个系统
7.电气控制系统 功能: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和控制 组成的主要构件与装置: 操纵装置、位置显示装置、控制柜、平
层装置、选层装置
三、功能上的八个系统
8.安全保护系统 功能: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及人身安
全的事故发生 组成的主要构件与装置: 机械方面: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端站保
轿门必须关闭,到站时才能打开 组成的主要构件与装置: 轿厢门、层门、开门机、联动机构、门
锁等
三、功能上的八个系统
5.重量平衡系Leabharlann 功能:相对平衡轿厢重量以及补偿高层
电梯中的曳引绳长度的影响 组成的主要构件与装置: 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等
三、功能上的八个系统
6.电力拖动系统 功能:提供动力,对电梯实行速度控制 组成的主要构件与装置: 曳引电动机、供电系统、速度 反馈装置、
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上、下运 动 组成的主要构件与装置: 轿厢的导轨、对重的导轨及其导轨架
三、功能上的八个系统
3.轿厢 功能:用于运送乘客和(或)货物的组
件,是电梯的工作部分 组成的主要构件与装置: 轿厢架和轿厢体
三、功能上的八个系统
4.门系统 功能:乘客或货物的进出口,运行时层、
第一章 电梯的基本结构

电梯的基本结构认识

电梯的基本结构认识

电梯的基本结构认识电梯是一种用于垂直运输人员和物品的交通工具。

它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包括电梯轿厢、钢丝绳、电动机、控制系统以及安全装置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梯的基本结构。

1.电梯轿厢电梯轿厢是电梯的乘坐区域,用来运载乘客或货物。

它通常由坚固的金属材料制成,如钢铁或铝合金。

电梯轿厢有各种规格和尺寸,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

部分电梯还配备了内部装饰,如地毯、灯光和镜子等,提供更加舒适的乘坐环境。

2.电动机电动机是电梯的驱动力源。

它通常安装在电梯轿厢的顶部或底部,通过转动驱动轮来带动电梯轿厢上升或下降。

电动机通常是交流电动机或直流电动机,具有足够的功率和扭矩以提供足够的动力。

3.钢丝绳钢丝绳是连接电动机和电梯轿厢的组成部分。

它由多股细钢丝扭成的绳索制成,具有很强的抗拉强度和耐久性。

钢丝绳通过滑轮或齿轮系统与电动机相连,将电动机的动力传递给电梯轿厢。

4.控制系统电梯的控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用于监控和控制电梯的运行。

它包括控制面板、按键、传感器和电路等组成部分。

乘客通过按压电梯内外的按钮来选择目的楼层,控制系统通过对电动机的控制来实现电梯的运行。

控制系统还具备安全功能,如紧急停止按钮、防止超载和电梯故障时的紧急疏散等。

5.安全装置电梯的安全装置是确保乘客和货物安全的关键部分。

其中包括限速器、安全锁、行程开关和缓冲器等。

限速器使用离心力感应电梯速度,当电梯速度超出安全范围时,它会触发制动器阻止电梯的继续上升。

安全锁用于防止电梯轿厢脱离钢丝绳,行程开关用于监测电梯轿厢的位置。

缓冲器则用于减少电梯的冲击力,在电梯到达目的楼层时提供平稳停车。

除了上述基本结构,还有其他一些辅助设备和部件,如照明系统、通信系统和监控系统等。

它们为电梯的使用和维护提供便利,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总之,电梯是一种复杂的机械设备,它包含了多个部件和系统,通过电动机的驱动和控制系统的调控,实现了人们的垂直运输需求。

了解电梯的基本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从而更好地使用和维护电梯。

电梯的基本结构

电梯的基本结构

电梯的基本结构电梯最基本的部分是载物的轿厢,轿厢由钢丝绳牵引沿轨道内的导轨运行,电梯的动力是电动机,为了电梯的使用和安全还要有许多辅助设施。

曳引系统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等组成。

曳引机由电动机、制动器和减速箱组成,是电梯运行的动力。

曳引钢丝绳绕在曳引轮上,靠与曳引轮的摩擦力带动,驱动轿厢升降。

导向轮和反绳轮用来悬挂曳引钢丝黾。

导向系统导向系统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架组成。

导轨架固定在电梯井道壁上,上面固定导轨,导靴固定在轿厢架和对重架上,运行时导靴夹住导轨,保证轿厢和对重沿导轨作升降运行。

在电梯井道内有两对导轨,分别是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

轿厢轿厢是载客或载物的厢体,由轿厢架和轿厢体组成。

轿厢架是承重构架,曳引钢丝绳和导靴都安装在轿厢架上。

轿厢是电梯的工作容体,由于载客或载物的不同要求,设计成不同尺寸和不同结构。

重量平衡系统曳引式电梯的钢丝绳悬挂在曳引轮上,一端悬挂轿厢,另一端悬挂一组与轿厢重量相当的重物叫对重,轿厢与对重作相反运动,一升一降,当轿厢升至顶端时,对重到达底端。

曳引轮转动时靠钢丝绳的摩擦力带动钢丝绳转动,钢丝绳带动轿厢,对重到达底端,钢丝绳与曳引轮摩擦力减小发生打滑,不能再带动轿厢上升而发生冲顶事故。

电梯运行中,悬挂轿厢的钢丝绳在曳引轮两侧长短不同,会造成轿厢和对重重量失衡,此时要在轿厢与对重下加重量补偿装置,叫补偿钢丝绳。

门系统电梯上有两重门,随轿厢运动的是轿厢门,装在每个楼层的是层门,在门上有开关机和门锁,在两道门没有关闭时,电梯不能运行。

电力拖动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由曳引电动机、速度控制装置和供电系统组成,电梯的电力要专线专供。

电气控制系统电梯的运行状态控制由电气控制系实行操纵和控制,电气控制系统的控制和电力拖动系统的配电屏都放在电梯井顶端的机房内。

安全保护系统为了保证电梯运行安全,在电梯上了多种安全保护装置,主要有限速器,全钳、缓冲器、端站保护装置等。

限速器检测电梯运行速度,当电梯行超速时,限速器可以带动安全钳对轿进行减速刹车。

电梯基本结构.

电梯基本结构.

1.3 涡轮蜗杆曳引机(一)
TK型:蜗杆上置、单边支撑。 (适合低速轻载) TY型:蜗杆下置、双边支撑。 (适合告诉重载)
TY型 TK型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9 Hitachi., Ltd.
1.4 涡轮蜗杆曳引机(二)
吊挂方式 说明
正置
逆置
导向轮水平投影在绳 导向轮水平投影在
有齿曳引机
蜗轮蜗杆
斜齿轮
无齿曳引机
电动机+减速机构+制动器+曳引轮 永磁电动机+制动器+曳引轮
传动比大 结构紧凑
噪音小 制造简单 效率低 (70%) 易磨损、寿命低
效率高(90%) 承载能力大 寿命长
制造费用高 噪音大
无减速机构、低速大转矩 效率高、噪音低
(技术发展方向)
制造费用高 相关控制元件费用高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9 Hitachi., Ltd.
1.2 曳引机
组成:电动机+减速机构+制动装置+联轴器等组成。 主要产品:涡轮蜗杆、斜齿轮、无齿同步曳引机。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9 Hitachi., Ltd.
日立
■ 制动器制动 力矩: 参照日本JIS
标准设计:制动器按轿 厢载重190%,抱闸抱 紧10分钟,制动器仍 可正常打开使用,并且 经过500万次寿命试 验确认结构可靠性。
安全
普通 ■ 制动器制动 力矩: 参照国家标
准设计:制动器按轿厢 载重150%,抱闸抱 紧10分钟,制动器仍 可正常打开使用。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9 Hitachi., Lt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电梯的基本结构(机械设计科—胡曦,刘向洋参考日方资料第5章)
电梯是大型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机械部分相当于人的躯体,电气部分相当
于人的神经;机械与电气两方面的高度结合,形成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产品—电梯。

1.1电梯总体基本结构
不同分类的电梯,其部件结构、电气控制情况也不相同。

结合我司的产品,主
要以曳引式电梯为例介绍其基本结构,参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控制柜
限速
轿厢绳头
位置检测
导轨(轿厢
导轨撑架(轿厢
井道挂
安全
控制电
限速器钢
限速器张紧
图一-1
1.2电梯主要部件一览表:
根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把电梯分为如下几个主要部分:机房部分、轿厢及对重部分、层站部分、井道和底坑部分;对其名称和功能予以说明:
1.2.1机房部分
1.2.2轿厢以及对重部分
1.2.3层站部分
1.2.4井道内部件
按电梯的功能系统进行说明,则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曳引系统
功能: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用电梯运行。

组成:曳引机—由电动机、制动器、减速箱和曳引轮组成,为电梯的运行提供动力;
曳引钢丝绳—连接轿厢和对重,靠曳引轮间的磨擦力来传递动力,驱动轿厢运行。

导向轮—安装在曳引机机架或承重染上,将曳引绳引向对重或轿厢悬挂中心的绳轮。

反绳轮—是指设置在轿厢和对重上的动滑轮及设置在机房或井道的定滑轮。

导向系统
功能:限制轿厢和对重的运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定向运动。

组成:导轨—在井道中确定轿厢与对重的相对位置,并对它们的运动起导向作用的组件。

导靴—装在轿厢和对重架上,与导轨配合,强制轿厢和对重沿导轨运行的部件。

导轨支架—固定安装在井道壁上,用于支承导轨的部件。

轿厢
功能:用于容纳乘客或货物,是电梯的主要工作部分。

组成:轿厢体—是电梯的工作容体,具有与载重和服务对象相适应的空间。

轿架—是固定轿厢体的承重架构。

门系统
功能:封住层站入口及轿厢入口。

组成:轿厢门—设置在轿厢入口的门。

层门—设置在层站入口的门,又称厅门。

开门机—使轿厢门、层门开启或关闭的部件。

层门框架—用于安装层门,并由外力驱动层门开启或关闭的部件。

门锁装置—设置在层门内侧,门关闭后,将门锁紧,同时接通控制电路,使轿厢才能运行的机电联锁安全装置。

重量平衡系统
功能:相对平衡轿厢重量,在电梯工作中能使轿厢与对重间的重量差保持在某一限额范围之内,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

组成:对重—由对重架和对重块组成,其重量与轿厢满载时的重量成一定比例,与轿厢的重量差具有一个衡定的最大值,又称平衡重。

重量补偿装置—在高层电梯中,补偿轿厢与对重曳引绳长度变化对电梯平衡设计影响的装置。

常见的有补偿链、补偿缆、补偿绳。

电力拖动系统
功能:提供动力,实行电梯速度控制。

组成:曳引电动机—电梯的动力源。

供电系统—为电梯的曳引电动机提供电源的装置。

电动机调速装置—对曳引电动机实行调速的装置。

速度反馈装置—为电动机调速装置提供电梯速度信号的装置。

调节曳引电动机运转速度的装置
电气控制系统
功能: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和控制。

组成:操纵装置—为电梯的运行提供具体操纵信号的装置;即轿内操纵箱和厅
外召唤箱。

位置显示装置—用灯光、数字或图像显示电梯所在楼层及运行方向的装置。

控制柜(屏)—对电梯实行电气控制的装置,安装在机房中。

平层装置—由磁(光电)感应器和隔磁(遮光)板配合构成。

磁(光电)感应器安装在轿厢顶部,隔磁(遮光)板安装在每一层站井道的适当位置,以隔磁(遮光)板插入磁(光电)感应器起到隔磁(遮光)作用,发出平层信号。

安全保护系统
功能: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

组成:限速器—能反映电梯实际运行速度,当速度超过允许值时,能发出电信号及产生机械动作,切断控制电路或迫使安全钳动作;它安装在机房中。

安全钳—接受限速器操纵,以机械动作将轿厢强行制停在导轨上。

安装在轿厢(或对重)的两侧。

缓冲器—安装在底坑地面上,当轿厢或对重撞击底坑时,能吸收能量,减缓冲击。

端站保护装置—又称极限开关装置,是一组防止电梯超越上、下端的开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