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二则》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古代寓言二则》课件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古代寓言二则》课件苏教版
学生1
我认为这两则寓言故事非常有教 育意义,它们教会了我如何正确 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100%
学生2
通过学习这两则寓言,我深刻体 会到了寓言故事的魅力,它们以 简单易懂的方式传达了深刻的道 理。
80%
学生3
我觉得这两则寓言故事中的角色 形象鲜明,它们的行为和语言都 很有代表性,让人印象深刻。
寓言在现代社会的启示
要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意见,不要一意孤凭主观想象和经验行事,否则 会适得其反。
故事中的成语和名句
成语
郑人买履(比喻墨守成规、不灵 活的人)。
名句
宁信度,无自信也。(宁愿相信 尺子,也不相信自己脚的感受。 )
03
古代寓言二则:《刻舟求剑》
故事内容概述
01
启示1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应 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态,不 要骄傲自大,否则会像“郑人 买履”一样遭受失败。
启示2
“刻舟求剑”的故事告诉我们 ,要善于适应变化,不要固守 旧有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否则 会错失机会。
启示3
在与人交往中,我们应该注重 实际,不要只看重表面现象, 否则会像“画蛇添足”一样失 去真实的价值。
05
课程总结与作业布置
本课重点回顾
分析寓言中的人物形象 ,理解其象征意义。
了解并掌握寓言故事的 创作背景和寓意。
理解并掌握寓言故事中 的语言特点,如比喻、 拟人等修辞手法。
理解并掌握《古代寓言 二则》中两篇寓言故事 的含义。
作业布置与要求
01
02
03
04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 识。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 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5 课《古代寓言二则》课件(苏

《古代寓言二则》PPT课件 (共24张PPT)

《古代寓言二则》PPT课件 (共24张PPT)

4.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5.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思考
楚人是个怎样
的人? 这个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①② ③④
刻舟求剑 (课本剧)
人物:楚人 船夫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懂得: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 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 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 要。讽刺了那些不顾客观实际的发展 变化,不知变通的愚蠢之人。也告诉 我们不要静止地看问题,要用运动和 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终于
《郑人买履》课堂练习
请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2.至之市,而忘操之。 3.吾忘持度。 4.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5.宁信度,无自信也。
思考
郑人是个怎样
的人?腐
合作探究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懂得:
人不能墨守成规, 而要重视根据实际得 出的体会和结论。
刻舟求剑
jù立即。
渡水。
楚人有涉江 者,其剑自舟中 坠于水。遽契其 舟,曰:“是吾 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 者入水求之。舟 已行矣,而剑不 行。求剑若此, 不亦惑乎!
qì 雕刻。
这儿。
糊涂。
《刻舟求剑》课堂练习
请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遽契其舟
3.是吾剑之所从坠。
1、再长的路一步一步得走也能走到终点,再近的距离不迈开第一步永远也不会到达。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3、现在决定未来,知识改变命运。 4、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5、龙吟八洲行壮志,凤舞九天挥鸿图。 6、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7、当你把高尔夫球打不进时,球洞只是陷阱;打进时,它就是成功。 8、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9、永远不要逃避问题,因为时间不会给弱者任何回报。 10、评价一个人对你的好坏,有钱的看他愿不愿对你花时间,没钱的愿不愿意为你花钱。 11、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12、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13、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14、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15、不管怎样,仍要坚持,没有梦想,永远到不了远方。 16、心态决定命运,自信走向成功。 17、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18、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19、就算生活让你再蛋疼,也要笑着学会忍。 20、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21、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22、糊涂一点就会快乐一点。有的人有的事,想得太多会疼,想不通会头疼,想通了会心痛。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4、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关乎命运。 25、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 26、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27、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28、有时候,生活不免走向低谷,才能迎接你的下一个高点。 29、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 30、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3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2、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33、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34、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35、生命可以不轰轰烈烈,但应掷地有声。 36、每临大事,心必静心,静则神明,豁然冰释。 37、别人认识你是你的面容和躯体,人们定义你是你的头脑和心灵。 38、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39、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40、事虽微,不为不成;道虽迩,不行不至。 41、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42、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43、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44、仁慈是一种聋子能听到、哑巴能了解的语言。 45、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46、在浩瀚的宇宙里,每天都只是一瞬,活在今天,忘掉昨天。 47、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48、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49、人往往会这样,顺风顺水,人的智力就会下降一些;如果突遇挫折,智力就会应激增长。 50、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不是无知,而是对无知的无知,才是知的死亡。 51、对于最有能力的领航人风浪总是格外的汹涌。 52、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53、年少时,梦想在心中激扬迸进,势不可挡,只是我们还没学会去战斗。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学会了战斗,却已没有了拼搏的勇气。因此,我们转向自身,攻击自己,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 54、最伟大的思想和行动往往需要最微不足道的开始。 55、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6、远大抱负始于高中,辉煌人生起于今日。 57、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58、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59、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从今天开始,每天微笑吧。 60、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天下皆难事。 61、在清醒中孤独,总好过于在喧嚣人群中寂寞。 62、心里的感觉总会是这样,你越期待的会越行越远,你越在乎的对你的伤害越大。 63、彩虹风雨后,成功细节中。 64、有些事你是绕不过去的,你现在逃避,你以后就会话十倍的精力去面对。 65、只要有信心,就能在信念中行走。 66、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67、心中有理想 再累也快乐 68、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69、任何山都可以移动,只要把沙土一卡车一卡车运走即可。 70、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71、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72、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3、如果一个人爱你、特别在乎你,有一个表现是他还是有点怕你。 74、先知三日,富贵十年。付诸行动,你就会得到力量。 75、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76、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 77、年轻就是这样,有错过有遗憾,最后才会学着珍惜。 78、时间不会停下来等你,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79、在极度失望时,上天总会给你一点希望;在你感到痛苦时,又会让你偶遇一些温暖。在这忽冷忽热中,我们学会了看护自己,学会了坚强。 80、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古代寓言二则》1精品PPT课件

《古代寓言二则》1精品PPT课件

应读准的字音:
1、先自度( duó)其足 2、吾忘持度( dù) 3、遂( suì)不得履 4、宁( nìng )信度( dù)
相同的字,在不同的句子中意义有时相同,有 时不同:
置之其坐 至之市
已得履
先自度其足
得 遂不得履 度 吾忘持度
之 而忘操之
反归取之

先自度其足 而
而置之其坐
何不试之以足 而置之其坐 而忘操之
寓意:
处理问题不能只相信条条框框,不 能只相信书本上的知识或以往的经验, 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要大胆尝试。
中国古代寓言
杯弓蛇影 滥竽充数 削足适履 亡羊补牢 ……
画蛇添足 掩耳盗铃 守株待兔 井底之蛙
叶公好龙 狐假虎威 拔苗助长 黔驴技穷
伊索寓言:
《说谎的放羊娃》《狐狸与葡萄》 《口渴的乌鸦》 《狼与母山羊》 《蚊子与狮子》 《乌鸦与狐狸》 《农夫与蛇》 《狼与老太婆》
已经拿到鞋子,(才想起忘了拿尺寸), (他)于是对卖鞋的人说:“我忘了拿尺 寸。”
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等(他)回来时,集市已经结束了, (他)终于没有买到鞋子。
评一评
用自己的语言评价一下郑人
愚蠢、死板、固执、 迂腐、不知变通 ……
刻舟求剑
jù立即。
渡水。
其剑楚自人舟有中涉坠江于者,qì雕刻。
……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懂得: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 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 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 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第5课《古代寓言二则》(共34张PPT)

第5课《古代寓言二则》(共34张PPT)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郑人:郑国人。
履:鞋子。 度:量长度,(动词)
欲:想,想要
者:……的人 其:他自己的
而:连词,表顺承关系
之:代量好的尺码。
置:放
其:他的
坐:同“座”,座位。
译文: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事先量了自己的脚, 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至之市,而忘操之。
至:到 之:动词,到……去。 市:集市
机应变。
固执
迂腐
2 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什么道理?
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随机应变,根据实
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否则就会闹出笑话。
不能墨守成规
卜妻为裤 郑县人卜子,使其妻为裤, 其妻问曰:“今 何如?”夫 曰 :“象吾故。”妻子因毁 新令如故。
郑县人卜子,一次,让妻子为他做条 新套裤。妻子问:“这条套裤做成什么样 式的呢?”卜子随口回答说:“就照我那 条旧的做吧。” 于是,妻子做好新套裤后,又按旧裤
鞋的人)说:“我忘了带尺码了。”就返回家拿尺码。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及:到,等到
罢,结束,这里指集市的交易已经结束了。
遂,终于。 得:买到 译文:等到他又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 终于没有买到鞋。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何:为什么
“试之以足”即“ 以



之”。

试穿
这里的“之”指履。
译文: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穿鞋的大小 呢?”
的样子,把它弄得又脏又破,看看差不多
了,这才交给 丈夫。
课堂小结
寓意:
整则寓言叙述郑人买履的过程和结果,通
过人物对话,揭示了郑人固执、迂腐的性格,

《古代寓言二则》PPT课件(上课用)

《古代寓言二则》PPT课件(上课用)

的你!

5、付出努力却没能实现的梦想,爱了很久却没能在一起的人,活得用力却平淡寂寞的青春,遗憾是每一次小的挫折,它磨去最初柔软的心智、让我们懂得累积时间的力量;那些孤独沉寂的时光,让我们学会守候内心的平和与坚定。那些脆弱的不完美,都会在努力和坚持
下,改变模样。

6、人生中总会有一段艰难的路,需要自己独自走完,没人帮助,没人陪伴,不必畏惧,昂头走过去就是了,经历所有的挫折与磨难,你会发现,自己远比想象中要强大得多。多走弯路,才会找到捷径,经历也是人生,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做更好的自己!
ǚ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郑人买履 ó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 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
ù
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
ì
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ì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 ǚ,鞋子
ó,量郑长人短有欲买履者, 同“座”,座先自度其足,而置 量好的位尺码。之其坐。至之市,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懂得: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 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 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 要。讽刺了那些不顾客观实际的发展 变化,不知变通的愚蠢之人。也告诉 我们不要静止地看问题,要用运动和 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练习巩固
说出下列字意思
之:反归取之 至之市 试之以足 惑:不亦惑乎 度:吾忘其度 自度其足 反:及反 坐:置之其坐 无:无自信也

7、时间就像一张网,你撒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纽扣第一颗就扣错了,可你扣到最后一颗才发现。有些事一开始就是错的,可只有到最后才不得不承认。

8、世上的事,只要肯用心去学,没有一件是太晚的。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对阳光,对美,对痛楚。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件古代寓言两则课件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件古代寓言两则课件

教育意义
寓言故事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能够启 迪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和人生观。
古代寓言的起源和发展
01
02
起源
发展
古代寓言起源于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寓言逐渐发展成熟,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 ,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古代寓言的代表作品和作家
01
代表作品
《庄子》、《列子》、《韩非 子》等著作中收录了大量经典
的古代寓言故事。
先秦时期的庄子、列子、韩非子 等思想家和文学家都是古代寓言
的代表性人物。
02
作家
古代寓言的文学价值和影响
文学价值
古代寓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语言优美、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能够 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
影响
古代寓言对中国文学、哲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迪了一代又一 代人的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古代寓言也影响了世界文 学的发展,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观点和感悟。
01
02
03
04
05
延伸阅读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庄子》、《论语》等经典著作
这是一本收录了众多古代寓言故事的书籍 ,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寓言的起源和 发展。
这些经典著作中包含了丰富的寓言故事和 哲学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 人文素养。
《成语故事大全》
网络资源
这是一本收录了众多成语故事的书籍,其 中也包含了一些寓言故事,有助于学生更 好地理解成语的出处和含义。
教师点评和总结,强调寓言文学的教育 意义和价值
02
古代寓言故事介绍
寓言故事的特点

《古代寓言二则》精品ppt课件

《古代寓言二则》精品ppt课件
之:反归取之 至之市 试之以足 惑:不亦惑乎 度:吾忘其度 自度其足 反:及反 坐:置之其坐 无:无自信也
翻译句子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2、宁信度,无自信也 3、是吾剑之所从坠。 4、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你说我说
1、畅谈你通过学习这两则寓后懂得了一 些什么样的道理。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 13、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个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4古代寓言二则 |教科版 (共20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4古代寓言二则  |教科版              (共20张PPT)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 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谁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 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 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 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 之有余,请/画地为蛇,谁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 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 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 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楚有祠者,赐其
舍人
卮酒。
祭祀 赏给
商量 (相互 说)
手下 一壶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 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谁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 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 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 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这则寓言故事的题目是《画蛇添足》, 请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 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作为旁观者,我想对这个人说 : 。
道理
做事不可多此一举, 否则会弄巧成拙 ,反 而会把事情办糟。
读一读
请你用“画蛇添足”说说身 边的现象。
再见
做 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 wèi 画蛇,曰:“吾能 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
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 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寓言
杯弓蛇影 滥竽充数 削足适履 亡羊补牢 ……
画蛇添足 掩耳盗铃 守株待兔 井底之蛙
叶公好龙 狐假虎威 拔苗助长 黔驴技穷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 之。
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带尺寸)就对 卖鞋的人说:“我忘了带尺寸。”就回家拿 尺寸。
持,拿着。度(dù),名词,这里指脚 的尺寸。反,返回,同“返”。取,拿的意 思。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等到他又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终 于没有买到鞋。 罢,结束,这里指集市的交易已经结束了。 遂,终于。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 呢?” “试之以足”即“以足试之”。 这里的“之”指履
寓言的特点
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 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2、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 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 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 喻今,借小喻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 以是物。
4、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手 法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 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 的需要。
处理问题不能只相信条条框框,不能只相信书本上 的知识或以往的经验,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要大胆尝试。
总结
二则寓言讽刺的都是那种因循 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 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蠢 人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吕氏春秋》也称《吕览》,吕不韦使其 门客各著所闻,集论成书。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刻舟求剑
shè
jù qì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
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
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huò
剑若此,不亦惑乎?
再读课文,读通文意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 里,急忙在船边刻上记号,
楚人,楚国人。其,他的。遽,立刻,急忙。契, 雕刻。其,那,那个,指示代词。
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说,:代“词,这这儿,是这我儿,的指剑楚掉人所下刻去之的处地。所方从。坠”,剑
坠落之处。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船停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止,停止,船至江边而止。其,那个。所契者,只船 上刻记号之处。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 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固பைடு நூலகம்定句式,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
读懂寓意
楚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拿到剑吗?为 什么?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懂得?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 自己的脚。”
度,量好的尺码。自,自己,代词。
读懂寓意
通过课文,你认为郑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固执、迂腐、愚蠢、死板、不知变通 ……
学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人不能墨守成规,而要根据 实际做出相应的改变
刻舟求剑
作者简介
吕不韦(?--前235),战国末年政治家。 原为大商人,后被任为相国,封文信侯。秦 王赢政年幼即位,尊吕不韦为仲父。后因获 罪被免职,在迁往蜀郡途中自杀。
5、“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 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郑人买履
作者简介
作者: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 年)即韩非。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当 时思想家荀卿的学生。他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 法家思想,吸取了他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 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后人称《韩非子》。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duó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
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

suì
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n宁ìn信g度,无自
信也。”
重点词注释
郑---春秋时一个小国名。 度---忖度,作动词用,计算、测量。后 一个“度”名词,尺子。 之---量好的尺码。 坐---同“座”,座位。这里指一椅子、 凳子一类家具。 操---操持,带上,拿着。 罢---集市解散。 履---鞋子。 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以 的意思。
再读课文,读通文意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事先量了自己的 脚,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位置上。 郑人:郑国人。履:鞋子。度(duó):量 长度。之:这里指量好的尺寸。坐:座位。
至之市,而忘操之。 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上它。 之:动词,到……去。而:连词,连接前 后的两个分句,表示转折关系。 操:拿在手里。之:这里指量好的尺寸。
认识寓言
寓言好似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取出比袋
子大得多的东西。
——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寓言”顾名 思义,就是寓意于言。“意”就是教育意义。 “言”就是比喻的故事。寓言常带有讽刺或劝诫 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 或教训。寓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蕴味深长的道 理,给人以启示。“寓”有“寄托”的意思,最 早见于《·寓言》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