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颗粒分析密度计法数据1
试验一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

试验一土的颗粒分析试验(一)、试验目的颗粒分析试验是测定干土中各种粒组所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借以明确颗粒大小分布情况,供土的分类与概略判断土的工程性质及选料之用。
(二)试验方法与适用范围1、筛析法:适用于粒径大于0.075mm的土。
2、密度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
3、移液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
4、若土中粗细兼有,则联合使用筛析法及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
(三)、筛分法实验1、仪器设备:(1)符合GB6003——85的要求的试验筛。
粗筛:圆孔,孔径为60mm、40mm、20mm、10mm、5mm、2mm;细筛:孔径为2.0、1.0、0.5、0.25、0.1、0.075mm。
(2)、天平:称量1000g与称量200g。
(3)、台秤:称量5kg.。
(4)、振筛机:应符合GB9909——88的技术条件。
(5)、其他:烘箱、研钵、瓷盘、毛刷、木碾等。
2、操作步骤(无粘性土的筛分法)(1)从风干、松散的土样中,用四分法按下列规定取出代表性试样:①粒径小于2mm颗粒的土取100g——300g②最大粒径小于10mm的土取300g——1000g③最大粒径小于20mm的土取1000g——2000g④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土取2000g——4000g⑤最大粒径小于60mm的土取4000g以上。
称量准确至0.1g;当试样质量多于500g时,准确至1g。
(2)将试样过2mm细筛,分别称出筛上和筛下土质量。
(3)取2mm筛上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粗筛的最上层筛中;取2mm筛下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最上层筛中,进行筛析。
细筛宜放在振筛机上震摇,震摇时间一般为10——15min。
(3)由最大孔径筛开始,顺序将各筛取下,在白纸上用手轻叩摇晃,如仍有土粒漏下,应继续轻叩摇晃,至无土粒漏下为止。
漏下的土粒应全部放入下级筛内。
并将留在各筛上的试样分别称量,准确至0.1g。
(4)各细筛上及底盘内土质量总和与筛前所取2mm筛下土质量之差不得大于1%;各粗筛上及2mm 筛下的土质量总和与试样质量之差不得大于1%。
TM-85土壤密度计试验规程

TM-85土壤密度计试验规程密度计法(比重计法)一、土壤密度计仪器设备密度计法试验设备包括:1.密度计常用密度计分两种:(1)甲种密度计,刻度单位为20℃时每1000cm3悬液内所含土粒质量的克数,自0~60(或-5~50),最小分度单位为1.0(或0.5);(2)乙种密度计,刻度单位为20℃时悬液的比重;自0.995~1.050(或0.995~1.020),取小分度为0.001(或0.0002),精度为0.0002(或0.00005),但分度为0.0002的密度计读数比较困难;2.量筒有效容积1000cm3,内径60mm,高450mm;3.分析天平除与筛析法相同外,需要一台分析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4.辅助设备辅助设备除筛析法的所有辅助设备外,还需要温度计、搅拌器、煮沸设备(砂浴)、分散剂、纯水、秒表等。
二、土壤密度计试验步骤密度计法试验步骤包括:1.密度计法进行颗粒分析试验宜采用天然含水率土样。
也可采用风干(烘干)土样进行;2.对于风干(烘干)土样,取代表性土样100~300g,放入研钵中,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碾散。
将研散后的土过2mm筛,将筛上土研散再过筛,直到筛上仅留下大于2mm的颗粒为止;3.将粒径小于2mm的土样拌和均匀,称取土粒质量的土样作为试样。
当采用天然含水率为的土样作为试样时,按下式计算所需湿土质量: (4-10)4.将制备好的试样倒入三角烧瓶中,注入大约200cm3的纯水,浸泡18小时以上,用天然含水率土样直接进行颗粒分析试验,可不浸泡或缩短浸泡时间。
稍加摇荡以后,放在砂浴上煮沸。
从沸腾时开始记时,粘土和不易分散的土,煮1小时左右,其它土不少于0.5小时;5.试样冷却后,倒入进行颗分试验用的量筒中,将烧杯中土洗净并全部倒入量筒中后,加入10cm3的分散剂(4%的六偏磷酸钠或6%双氧水或1%的硅酸钠),然后加清水至1000cm3;6.用搅拌器在量筒中沿整个悬液深度上下搅拌大约1min,往复各30次,使悬液内土粒分布均匀;7.取出搅拌器,同时开动秒表,测经1、2、5、15、30、60、120、1440min时的密度计读数。
颗粒分析试验(密度计法)1

颗粒分析试验(密度计法)(一)概述颗粒分析试验的目的是测定土中各种粒组含量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并据此绘制颗粒大小分配曲线。
密度计法适用于分析粒径小于0.075mm 的土样,若试样中含有大于0.075mm 的粒径时,应联合使用密度计法和筛析法。
(二)试验原理密度计法是将一定质量的试样加入4%浓度的六偏磷酸钠10mL ,混合成1000mL 的悬液,并使悬液中的土粒均匀分布。
此时悬液中不同大小的土粒下沉速度快慢不一。
一方面根据斯笃克(Stokes, G .G , 1845)定律计算悬液中不同大小土粒的直径,另一方面用密度计测定其相应不同大小土粒质量的百分数。
1. 斯笃克定律斯笃克研究了球体颗粒在悬液中下沉问题,认为不同球体颗粒在悬液中的下沉速度υ与它们直径大小d 有关,这种反映悬液中颗粒下沉速度和粒径关系的规律,称为斯笃克定律。
按照这一定律,土颗粒在溶液中下沉时,较大的土粒首先下沉,经过某一时段t ,只有比某一粒径d 小的土粒仍然浮在悬液中,这些土粒在悬液中通过铅直距离L ,在时间t 内下沉速度υ为2w s 1800)(d t L ηρρυ-==tLG G d ⋅-=-=wo wT s w s )(1800)(18γηρρηυ式中:η —纯水的动力粘滞系数,Pa·s (10-3); d —土颗粒粒径,mm ;ρ—土粒的密度,g/cm 3;G s —土粒的比重;w ρ—水的密度,g/cm 3;wo ρ—温度4℃时水的密度,g/cm 3;wT G ——温度T ℃时水之比重;L —某一时间t 内土粒的沉降距离,cm ; t —沉降时间,s 。
为了简化计算,用图 1–1的斯氏列线图,便可求得粒径d 值。
此时,悬液中在L 范围内所有土粒的直径都比算得的d 值小,而大于d 的土粒都下沉到比L 大的深度处。
图1–1 斯笃克列线图2.悬液中土粒质量的百分数设V 为悬液的体积,W s 为该悬液内所含土颗粒总质量。
TM-85土壤密度计试验规程

TM-85土壤密度计试验规程密度计法(比重计法)一、土壤密度计仪器设备密度计法试验设备包括:1.密度计常用密度计分两种:(1)甲种密度计,刻度单位为20℃时每1000cm3悬液内所含土粒质量的克数,自0~60(或-5~50),最小分度单位为1.0(或0.5);(2)乙种密度计,刻度单位为20℃时悬液的比重;自0.995~1.050(或0.995~1.020),取小分度为0.001(或0.0002),精度为0.0002(或0.00005),但分度为0.0002的密度计读数比较困难;2.量筒有效容积1000cm3,内径60mm,高450mm;3.分析天平除与筛析法相同外,需要一台分析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4.辅助设备辅助设备除筛析法的所有辅助设备外,还需要温度计、搅拌器、煮沸设备(砂浴)、分散剂、纯水、秒表等。
二、土壤密度计试验步骤密度计法试验步骤包括:1.密度计法进行颗粒分析试验宜采用天然含水率土样。
也可采用风干(烘干)土样进行;2.对于风干(烘干)土样,取代表性土样100~300g,放入研钵中,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碾散。
将研散后的土过2mm筛,将筛上土研散再过筛,直到筛上仅留下大于2mm的颗粒为止;3.将粒径小于2mm的土样拌和均匀,称取土粒质量的土样作为试样。
当采用天然含水率为的土样作为试样时,按下式计算所需湿土质量: (4-10)4.将制备好的试样倒入三角烧瓶中,注入大约200cm3的纯水,浸泡18小时以上,用天然含水率土样直接进行颗粒分析试验,可不浸泡或缩短浸泡时间。
稍加摇荡以后,放在砂浴上煮沸。
从沸腾时开始记时,粘土和不易分散的土,煮1小时左右,其它土不少于0.5小时;5.试样冷却后,倒入进行颗分试验用的量筒中,将烧杯中土洗净并全部倒入量筒中后,加入10cm3的分散剂(4%的六偏磷酸钠或6%双氧水或1%的硅酸钠),然后加清水至1000cm3;6.用搅拌器在量筒中沿整个悬液深度上下搅拌大约1min,往复各30次,使悬液内土粒分布均匀;7.取出搅拌器,同时开动秒表,测经1、2、5、15、30、60、120、1440min时的密度计读数。
颗粒分析实验报告

篇一:颗粒分析实验报告颗粒分析实验报告专业班级港航学号 0903010125姓名景永春同组者姓名孙涛实验编号实验名称密度计法(比重法)颗粒分析实验实验日期 2011.9.13 批报告日期成绩教师签名一、实验目的测定干土中各粒组含量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二、实验原理微小球体在水中下沉时,球体的运动近似满足如下规律:1.小球体在水中沉降的速率是恒定的;2.小球体沉降的速率大小与球体的直径d的平方成正比。
上述规律可用下式表示:v=(gs-gwt)ρw4℃gd2/1800η由式可知,颗粒比重一定时,颗粒愈大,在水中沉降的速率愈快。
现将一定质量ms 的土与水搅拌成总体积为v的均匀悬液,然后观察悬液中颗粒下沉情况和悬液浓度的变化。
再由下式:di=k1 (??/ti)将测量粒径di的问题转化成为测定任一时刻ti及相应落距l的问题,再算出d≤di的颗粒占总土质量百分含量pi,就可得到试验结果。
三、实验仪器(1)(2)(3)(4)(5)乙种密度计量筒,有效容积1000cm3,内径60mm,高450mm 秒表搅拌器温度计四、实验步骤(1)取风干土样100~300g辗散后过2mm筛,至仅留下大于2mm的颗粒为止。
(2)将粒径小于2mm的土样搅拌均匀,称取m=30g的土样作为试样。
(3)将试样加水煮沸1小时,冷却后将全部土倒入试验量筒,加入10cm分散剂,加水至1000cm。
(4)搅拌悬液约1min,往复各30次,使悬液土粒分布均匀。
(5)取出搅拌器同时开动秒表,测经1,2,5,15,30,60,120,1440min时的密度计读数。
每次测度前15秒左右将密度计放入量筒。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干土质量:30g 悬液体积:1000ml 密度计型号:乙型土粒比重:2.70密度计校正:ri = ri +n+mt—co计算l:根据乙种密度计读数与沉降距离表计算计算粒径di= k1 /ti)计算d≤di的颗粒占总土质量百分含量pi=100v*gs*(ri—1)*ρw4℃/ms/(gs-gw20) 绘制粒径分布曲线土粒粒径d(mm)六、实验分析与评估1、该方法较之筛析法的优缺点:首先,筛分法是利用不同孔径的分析筛筛分风干土,以此将不同粒径的土颗粒区分开,对于粒径稍大的土颗粒来讲,是比较方便可行的,但是对于粒径较小的土颗粒来讲,会有较大误差,因为细小的土颗粒具有一定的吸附性,会黏附在分析筛上面,对实验造成影响。
密度计法测颗粒级配指导书

颗粒级配分析(密度计法)一、目的和适用围通过数据分析,判断土的组成、级配性质。
本试验方法使用于分析粒径小于0.075mm 的细粒土,具体方法步骤参照《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及材料(第2版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用书)。
二、试验原理对应于粒径小于0.075mm 的细粒土,采用比重计法。
小球体在水中下沉时满足:①小球体在水中沉降的速度是恒定的;②小球体沉降速率与球体直径d 的平方成正比。
比重计是利用这一原理来进行颗粒分析的。
密度计是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
它的主体是个玻璃浮泡,浮泡下端有固定的重物,使密度计能直立地浮于液体中;浮泡上为细长的刻度杆,其上有刻度数和读数。
目前,使用的有甲种密度计和乙各密度计两种型号,本试验采用甲种密度计。
甲种密度计刻度杆上的刻度单位表示20℃时每1000cm 3悬液所含土粒的质量。
由于受实验室多种因素的影响,若悬液温度不是20℃时悬液的密度(或土粒质量),必须将初读数经温度校正;此外,还需进行弯液面校正、刻度校正、分散剂校正。
本试验采用斯托可斯公式来求土粒在静水中沉降速度;密度计法是通过测定土粒直沉降速度后求相应的土粒直径,如下式所示:tL G G d wTg wT s ⨯-⋅⨯=ρη)(1018004。
各符号见操作步骤中说明。
已知密度的均匀悬液在静置过程中,由于不同粒径土粒的下沉速度不同,粗、细颗粒发生分异现象。
随粗颗粒不断沉至容器底部,悬液密度逐渐减小。
密度计在悬液中之沉浮决定于悬液之密度变化。
密度大时浮得高,读数大;密度小时浮得低,读数小。
若悬液静置一定时间t 后,将密度计放入盛有悬液的量筒中,可根据密度计刻度杆与液面指示的读数测得某深度H t(称有效深度)处的密度,并可按上述公式求出下沉至H t处的最大粒径d;同时,通过计算即可求出H t处单位体积悬液中直径小于d的土粒含量,以及这种土粒在全部土样中所占的百分含量。
颗粒分析校正项目及方法

土颗粒分析数据处理(以甲种密度计为例)一、计算小于某粒径试样质量占总试样的百分数:式中 X ——小于某粒径试样质量百分数(%),计算至0.1%;m d ——试样干质量(g );30g, 当试样中易溶盐含量大于0.5%时,应洗盐 C s ——颗粒密度校正值;从表1查得 m T ——悬液温度校正值;从表2查得 C D ——分散剂校正值; n ——弯液面校正值; R ——甲种密度计读数。
表1 甲种密度计颗粒密度校正值C s)(C 100D s C n m R m X -++=T d表2 甲种密度计温度校正值m T注意:此例中为乙型密度计 n=0.9994-0.9998=-0.0004分散剂校正值C D1、仪器设备①.搅拌器:搅拌杆应高出量筒。
②.分散剂:4%六偏磷酸钠。
2、校正步骤①.注适量纯水于1L量筒中,再加入用量与试验时相同的4%六偏磷酸钠(NaPO3)6溶液,然后用纯水稀释至刻度。
②.放搅拌器于量筒内上、上搅拌均匀;另取一个1L量筒注纯水至刻度,两者同时放入恒温水槽中使至20℃恒温。
③.先将密度计放入纯水量筒中,测记密度计读数;取出密度计再放入加分散剂的量筒中,测记密度计读数,两者读数之差即为分散剂校正值。
3、分散剂校正值计算:C D=R D20-R H20式中: C D——分散剂校正值;R D20——加分散剂溶液密度计读数;R H20——纯水中密度计读数。
二、计算土粒粒径:t L k.L dT=⋅-⋅⨯=t819)(10184ww ρρρηs式中 d ——土粒粒径(mm),计算至0.001mm ;η——水的动力黏度(=10-6kPa·s),查表3;ρs ——颗粒密度(g/cm 3);T w ρ——T ℃时水的密度(g/cm 3),查表3;ρw ——4 ℃时水的密度(g/cm 3); L ——某一时间内土粒沉降距离(cm );根据密度计形状参数和密度计读数计算 t ——沉降时间(s )。
土工试验颗粒分析试验

土工试验颗粒分析试验8 颗粒分析试验8.1 一般规定8.1.1 本试验方法分为筛析法、密度计法、移液管法。
8.1.2 本试验根据土的颗粒大小及级配情况,可分别采用下列4种方法:1 筛析法:适用于粒径为0.075mm~60mm的土;2 密度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3 移液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4 当土中粗细兼有时,应联合使用筛析法和密度计法或筛析法和移液管法。
8.2 筛析法8.2.1 本试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 试验筛: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GB/T 6003.1的规定;2 粗筛:孔径为60mm、40mm、20mm、10mm、5mm、2mm;3 细筛:孔径为2.0mm、1.0mm、0.5mm、0.25mm、0.1mm、0.075mm;4 天平:称量1000g,分度值0.1g;称量200g,分度值0.01g;5 台秤:称量5kg,分度值1g;6 振筛机: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实验室用标准筛振荡机技术条件》DZ/T 0118的规定;7 其他:烘箱、量筒、漏斗、瓷杯、附带橡皮头研柞的研钵、瓷盘、毛刷、匙、木碾。
8.2.2 筛析法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从风干、松散的土样中,用四分法按下列规定取出代表性试样:1)粒径小于2mm的土取100g~300g;2)最大粒径小于10mm的土取300g~1000g;3)最大粒径小于20mm的土取1000g~2000g;4)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土取2000g~4000g;5)最大粒径小于60mm的土取4000g以上。
2 砂砾土筛析法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应按本标准第8.2.2条第1款规定的数量取出试样,称量应准确至0.1g;当试样质量大于500g时,应准确至1g;2)将试样过2mm细筛,分别称出筛上和筛下土质量;3)若2mm筛下的土小于试样总质量的10%,则可省略细筛筛析。
若2mm筛上的土小于试样总质量的10%,则可省略粗筛筛析;4)取2mm筛上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粗筛的最上层筛中;取2mm筛下试样倒入依次选好的细筛最上层筛中,进行筛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小于0.075mm土占土总质量 百分比(%)
28.5
2.75
比重校正值GS
0.979
密度计读数
试验 时间
下沉 时间 (t) min
悬液 温度
℃
密度 计读
数 R
温度 校正
值 m
土粒
分散 剂校 正值
CD
弯液 面校 正值n
Rm= R+m+ n-CD
沉降 粒径
RH= RmGs
距离 L
(cm)
d (mm)
小于某 粒径的 土质量 百分数 (%)
小于某 粒径的 总土质量 百分数 (%)
14:20 0.5 20.0 23.0 0.0 1.40 1.28 22.9 22.4 14.2 0.070 14:21 1 20.5 21.6 +0.1 1.40 1.20 21.5 21.0 14.6 0.050 14:25 5 20.5 20.1 +0.1 1.40 1.11 19.9 19.5 15.0 0.023 14:35 15 20.0 17.5 0.0 1.40 1.14 17.2 16.9 15.7 0.014 14:50 30 19.5 14.3 -0.1 1.40 1.19 14.0 13.7 16.5 0.010 15:20 60 20.0 9.8 0.0 1.40 1.27 9.7 9.5 17.6 0.007 16:20 120 19.0 7.2 -0.3 1.40 1.33 6.8 6.7 18.4 0.005 18:20 240 19.0 4.3 -0.3 1.40 1.39 4.0 3.9 19.1 0.004 14:20 1440 19.0 4.0 -0.3 1.40 1.40 3.7 3.6 19.2 0.002
安徽德正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土颗粒分析试验检测原始记录(密度计法)
委托编号:
检测编号:
第 页共 页
委托单位
样品名称
工程名称
样品编号
工程部位
试验环境
采样程序
委托日期
检测类型
试验日期
检测依据
主要仪器 名称及编号 干土总质量
(g)
土粒比重G
GB/T50123-1999(2008)、SL237-1999
土壤密度计(甲种(DZ091)、)玻璃液体温度计(DZ097)、量筒(DZ126)
73.1 68.7 63.6 55.1 44.7 30.9 21.8 12.7 11.8
20.8 19.6 18.1 15.7 12.7
8.8 6.2 3.6 3.4
检测结论 备注 校核:
土粒沉降距离L=a-bRH
a=20.15
b=0.2644 检测:
温度对应水密度
0.998232 0.998128 0.998128 0.998232 0.998334 0.998232 0.998433 0.998433 0.998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