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物成分表2018年(标准版)第6版 第一册 素食
植物食品与动物食品被普遍关注的几种营养素含量对比表

走不出吃肉蛋奶的误区归根到底是无知或者是愚痴?人们普遍的观念是,为了保持健康的身体或者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平时应当多吃“有营养的”、“营养高的”、“营养好的”食物。
毫无疑问,这种观念的出发点是正确的。
这第一步是理性的,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对于什么是有营养的、营养高的、营养好的食物,人们的认识却有明显的差别,甚至截然相反。
有人认为,肉类、蛋类、奶类属于这样的食物。
至于为什么这样认为,可能很多人说不上来,可能另有很多人说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钙,而蛋白质和钙是重要营养素,对身体好,是不可缺少的。
也有很多人几乎什么都说不上来,只是历代以来大家都这么说,因而自己也想当然地这样认为。
多数人深陷误区而难以走出“营养学专家”们讲了多年,喊了多年,让人们多吃肉、蛋、奶,信誓旦旦地宣称动物蛋白是比植物蛋白更好的“优质蛋白”,是人体所必需的。
这些所谓的专家,把越来越多的人喊进了饮食的误区。
结果,人们的钱不自觉地流进了生产商的账户,又被迫流进了药商、医院的账户和医生的腰包。
这些进入误区的可怜的人们,不但无端地消耗了大量的金钱,还把自己吃成了病人、废人、短命人。
也许,在这个贪婪、浊恶、群魔乱舞的市场经济社会里,识别真假专家是需要个人的理性、智慧和福报的。
一旦缺乏了理性、智慧和福报,走出误区是很难的,虽然整个事情容易得就如同把手掌翻转一下——易如反掌。
历来就有很多人能够按照自然规律而吃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说得清楚、吃得理性(尊重自然规律而吃)、健康少病的人群所占的比例不大。
他们清楚地知道自然界中什么食物是真正对健康有益的,什么食物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
因此,他们就按照这自然规律安排自己的饮食,不乱吃、不瞎吃。
正因为他们会吃,所以生活成本低,身体安然自在,少病苦,少拖累,健康长寿,快乐无比。
他们是有福报、有智慧的人。
那么,这样的人群到底是怎样吃的呢?说来却很简单,他们少吃动物食品,多吃植物食品,甚至有的人,有很多人,只吃植物食品,不吃动物食品,他们就是人们常说的素食者。
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二册

我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二册第一部分:概述我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二册,是我国食物成分测定的权威标准,内容丰富全面,对于我们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掌握科学饮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二册的内容、重要性以及对食物与健康的深远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
第二部分:我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二册的内容我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二册是在前几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修订,涵盖了大量新的食物成分数据。
该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食物分类:对不同种类的食物,如谷物、肉类、蔬菜、水果等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并针对每类食物提供了详细的成分数据。
2. 营养成分表:详细列出了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指标,为我们科学合理地膳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3. 食物能量表:提供了各种食物的热量值,帮助我们控制热量摄入,维持身体健康。
4. 食物功能成分表:对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食物成分,如膳食纤维、功能性糖类、生物活性物质等进行详细的归纳和总结。
第三部分:我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二册的重要性我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二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食物成分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点,指导我们进行合理搭配膳食,保持身体健康。
该册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食物成分测定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政府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和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部分:我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二册对食物与健康的深远影响我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二册的出版,不仅对我们了解食物、科学膳食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全民健康、预防营养相关疾病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该册的指导,人们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膳食搭配,平衡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入,保持身体的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
另外,我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二册的发布,也将对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一册

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一册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一册是中国国家标准局制定的一份关于食物成分分析的参考资料。
本版标准是基于第五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和完善的,对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和掌握食物的成分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该标准的一些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和解读。
首先,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一册主要包括了三个部分,分别是总述、附录和索引。
总述部分对该标准的目的、适用范围、主要术语和定义等进行了说明,为后续的具体内容提供了基础。
附录部分介绍了各种食物成分的分析方法,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常见成分的测定方法。
索引部分则提供了各种食物成分的具体数据和信息,为用户查询提供了便利。
在总述部分中,除了对该标准的目的和适用范围进行了说明外,还对该标准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了定义。
例如,对于“食物成分”的定义是指食物中存在的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和特性的化学物质。
同时,该标准强调了对食物成分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以确保用户能够获得高质量的信息和数据。
附录部分是本版标准的核心内容,详细介绍了各种食物成分的分析方法。
例如,对于蛋白质的测定方法,该标准建议采用Kjeldahl法或氨基酸分析法进行测定。
对于脂肪的测定方法,建议采用酶解法或溶剂提取法进行测定。
对于碳水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建议采用改良的斯亚里什法进行测定。
通过这些测定方法,可以准确地分析出食物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为科学合理地评价食物提供了依据。
索引部分提供了各种食物成分的具体数据和信息,用户可以通过查询相应食物的名称,了解该食物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和比例。
对于不同用户的需求,该标准提供了不同的索引方式,包括按食物名称、按成分名称以及按食物类别等。
这样,用户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查询,并且通过比较不同食物的成分含量,进行科学合理的食物选择。
总的来说,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一册为用户提供了科学合理地评价和掌握食物成分的依据。
通过该标准的使用,用户可以了解各种食物的成分含量和比例,进行科学合理的食物选择和搭配。
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该部分主要包括术语解释和中国主要食物名称中英文对照表。其中,术语解释 部分主要介绍了一些常用的营养学名词和专业术语,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 用本书。而中国主要食物名称中英文对照表则列出了常见食物的中英文名称, 方便读者查阅和使用。
《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这本书的目录结构清晰明了,内容丰富详实,具有 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等特点。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中国主要 食物的成分数据和营养价值,对于促进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数据
营养
分表
公众
禁忌
提供
帮助
标准
中国
食物 饮食
合理
食物
成分
健康
这些
价值
各种
中毒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是一本关于中国食物成分的权威书籍,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编 写,旨在为公众提供准确、可靠、科学的食物成分数据,帮助人们合理选择饮食,促进健康。 本书收集了各种常见食物的成分数据,包括谷物、蔬菜、水果、肉类、禽类、鱼类、乳类、蛋类、 豆类、油脂等,详细列出了各种食物的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矿物质、 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数据。这些数据是按照科学方法进行测定的,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书提供了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数据,包括每份食物的可食部、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 物、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等含量以及营养素密度等指标。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各种 食物的营的所有数据都是经过科学实验验证的,而且 采用了国际通用的营养标签法,使得数据的可信度非常高。这不仅为我们提供 了准确的营养成分信息,也为我们提供了比较不同食物营养成分的依据。
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六版第一册

我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六版第一册1. 我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的意义我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是国家食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全面、准确地收集和整理我国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数据,为科学合理膳食提供依据。
第六版第一册是该标准的最新版本,涵盖了大量的食物成分数据,对人们科学饮食和健康生活至关重要。
2. 第六版第一册的内容和特点第六版第一册收录了多种食物的成分数据,包括宏量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等多个方面。
它不仅涵盖了传统的常见食物,还纳入了一些新近推广的特色食物,如鲜食茶、有机食品等。
第六版对营养成分的分析方法和测定技术也进行了更新和完善,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我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六版第一册的应用与推广第六版第一册的发布,为食品生产企业、餐饮服务机构、科研单位以及个人提供了权威的食物成分数据,对健康饮食、营养补充、食品研发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该标准的推广和应用也提高了人们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和重视,促进了全民健康意识的培养和普及。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食物成分数据的权威来源,我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六版第一册对于促进人们科学饮食、健康生活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食物成分表的应用,充分利用其中的信息,做出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保障自身及家人的健康。
5. 总结我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六版第一册以其全面、准确的数据、更新的分析方法和广泛的应用价值,成为推动我国健康饮食、营养科研和食品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通过学习和应用该标准,我们将更好地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饮食选择,实现个人健康和全民健康的共同目标。
我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六版第一册的发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人们对于食物成分表的应用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也促使食品生产企业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和营养成分的提供,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
中国食物成分表 详细版

100 346 12.9 12.7 0.9 0.6 71.8 0 0 0.08 2.6 0.7 21.5 8 5.1
100 472 3.6 9.5 21.1 0.7 60.9 0 0.12 0.06 0.9 2.28 1144 25 4.1
100 220 14.5 15.8 4 31.3 30.1 20 0.3 0.3 12.5 4.47 12.2 206 9.9
序号
名称
1 大黄米(黍) 2 大麦(元麦) 3 稻谷(早籼) 4 稻米(大米) 5 稻米(粳,特级) 6 稻米(粳,标一) 7 稻米(粳,标二) 8 稻米(粳,标三) 9 稻米(粳,标四) 10 稻米(早籼,特等) 11 稻米(早籼,标一) 12 稻米(早籼,标二) 13 稻米(晚籼,特) 14 稻米(晚籼,标一) 15 稻米(晚籼,标二) 16 稻米(籼) 17 稻米(优标) 18 稻米(籼,标一) 19 稻谷(红) 20 稻米(香大米) 21 方便面 22 麸皮 23 高粱米 24 挂面(赖氨酸) 25 挂面(标准粉) 26 挂面(精白粉) 27 谷子(龙谷) 28 黑米(稻米(紫)) 29 花卷 30 黄米 31 煎饼 32 烤麸 33 苦荞麦粉 34 烙饼(标准粉) 35 馒头(蒸,标粉) 36 馒头(蒸,富强粉) 37 面筋(水)(水面 38 面筋(油)(油面
100 490 7.1 26.9 25.1 1.3 39.1 0 0.03 0.05 2.2 7.18 29.5 29 2.5
维生 胆固
类别
素C (毫
醇 (毫
克) 克)
11 0 0
11 0 0
11 0 0
11 0 0
11 0 0
11 0 0
11 0 0
11 0 0
各类小食营养成分表(标准版)

薯片(不含盐, 减脂)
A
薯片(不含脂 肪,添加盐)
A
薯片(减脂)
A
薯片(无添加盐)
A
薯片(添加盐)
A
薯片(烧烤味)
A
薯片(芝士味)
A
薯片(酸忌廉洋 葱味)
A
贝加薄片
A
软杂锦果麦条
A
软蝴蝶饼
A
软蝴蝶饼(无添 加盐)
A
香蕉片
A
黑麦糙米饼
A
咖哩牛肉干
B
山楂果丹皮
B
牛肉干
B
100克
487
100克
379
100克
硬蝴蝶饼(添加 盐)
A
硬蝴蝶饼(添加 盐)
A
硬蝴蝶饼(糖衣
面层,朱古力
A
味)
粟米制零食(洋 葱味)
A
粟米泡芙或扭纹
条(芝士味,无
A
添加)
粟米糙米饼
A
粟米脆片
A
粟米脆片(无添 加盐)
A
粟米脆片(烧烤 味)
A
粟米脆筒
A
粟米脆筒(焗烤 味)
A
粟米芝士泡芙及 扭纹条(低脂)
A
粟米饼
A
粟米饼(极低钠)
A
糖浆/焦糖爆谷 (不含脂肪)
盐)
墨式粟米脆片
(低脂,没有另
A
加脂肪焗制)
墨式粟米脆片 (塔可味)
A
墨式粟米脆片 (焗烤味,减脂)
A
墨式粟米脆片 (焗烤芝士味)
A
墨式粟米脆片 (田园味)
A
墨式粟米脆片
[以较少油焗制
A
而成]
墨式黄粟米脆片
A
《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一二册出版

《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一二册出版一、本文概述《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一二册的出版,是中国营养学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也是我国食品营养科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该成果汇集了我国众多食品营养学专家的智慧和努力,经过长期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验证,最终形成了这一全面、准确、权威的食物成分数据库。
本文将对《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一二册的出版背景、意义、内容特点以及应用前景进行概述,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对《中国食物成分表》的出版背景进行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食物营养成分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国营养学专家不断开展食品营养研究,逐步建立了完善的食品营养成分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中国食物成分表》应运而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科学、准确的食品营养信息。
本文将对《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一二册的出版意义进行阐述。
该版本的出版不仅代表了我国食品营养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也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同时,该版本还为政府制定营养政策、食品标签管理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
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该版本的出版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指导他们合理选择食物,实现均衡营养。
接下来,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一二册的内容特点。
该版本在保持前五版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覆盖范围,增加了新的食物种类和营养成分。
同时,该版本还采用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方法,提高了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
该版本还注重与国际接轨,参考了国际先进的食物成分数据库,使我国的食物成分数据更加具有国际可比性。
本文将对《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一二册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食品营养科学研究将不断深入。
作为食品营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中国食物成分表》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该版本将继续为我国营养政策制定、食品标签管理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该版本还将为食品产业提供技术支持,推动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 40.3 235 7.1 1.3 50.9 -
0
0 0.12 0.02 0.79 0 Tr
58 43 146
165
100 63.5 142 23.5 0.1 12.3 0.9 0 -
0.1 0.07 1.1 0 0.65 76 133 69
15
100 7.1 492 26.9 25.1 40.4 1.3 0 -
Tr 0.02 1.1 0 -
19 72 83
95
100 36.4 257 7.5 2.3 52.9 1.9 0 -
0.02 0.04 -
0 1.03 20 146 141 149.3
100 40.5 236 7.8 1 49.8 1.5 0 -
0.05 0.07 -
0 0.86 18 136 129 165.2
0 0.11 0.46
0 0.15
0.02 1.1 0.05 2.7 0.01 2.8 0.01 0.56 0.01 1.1 0.03 1 0.19 0.05 1.91 0.11 2
0 Tr
24 92 102 11.5
0-
8 142 100 60.9
0 1.22 17 92 101 304.2
0 Tr
100 11.8 351 11.9 0.1 75.8 0.4 0 -
100 5.6 378 9.9 2.6 78.9 0.5 0
100 9.9 362 15.7 2.5 70.9 -
0-
100 12 352 10.4 1.1 75.9 1.6 0
0 0.07 0.28 0
0 0.02 Tr 0.12
64 13.4 100 13.1 100 13 100 12.8 100 13.5
64 10.2 100 13.7 100 12.3 100 12.9 100 14.3 100 70.6 100 70.1 100 88.6
64 11.3 100 12.6 100 13.8 100 12.3 100 14.2 100 13.8 100 12.3 100 10.7 100 2 100 11.2 100 11.7 100 13.2
可食 部分 (%)
100
水分 (克
) 14.5
能量 (千 卡)
282
蛋白 质
(克 1)5.8
脂肪 (克
) 4
碳水 化物 (克 6)1.4
膳食 纤维 (克 3)1.3
胆固 醇
(毫 克)0
维生素A (视黄 醇当量
μg 10
维生 素B1 (毫 克0).3
维生 素B2 (毫 克0).3
烟酸 (毫 克) 12.5
46 71.3 100 93 100 13.4 100 11.2 100 13.6 100 12.5 100 13.1
351 10.3 1.1 75.2 0.6 0
403 36.4 10.1 44.5 5.6 0
403 7.9 22.9 42.4 2 0 -
388 6.9 17.6 51 0.9 - -
353 11.4 0.9 75.1 0.9 0 -
348 11.2 0.5 74.7 0.2 0 -
338 11.9 1.3 75.2 10.8 0
0.03 0.05 2.2
0 7.18 29
98 45
29.5
100 24.2 301 8.9 0.6 65.6 0.8 0 -
0.22 0.07 1.8 0 0.47 12 139 123 21.4
100 29.7 283 8.5 1.6 59.5 1.5 0 -
0.35 0.1 3.1 0 0.47 13 142 161
4 24 15 2 62.5
0-
14 97 209
35
0 2.31 2 13 7
1
0 0.32 31 167 190
3.1
0 1.25 30 120 124
1.5
100 12.7 100 4.3 100 24.8 100 21.8 100 11.5 100 11.9 100 10 100 11.2 100 10.4 100 10.2 100 13.3 100 13.2 100 13.9 100 13.1 100 13.7 100 16.2 100 14.2 100 13.5 100 14
3.4
100 29 277 8.9 0.4 60.7 -
0
100 10.5 355 11 0.1 77.7 0.2 0 -
100 6.1 436 8.5 15.1 68.3 3.6 - -
100 72.7 107 3.9 0.4 60.7 -
0
100 25.9 298 8 2.1 62.7 2.1 0 -
名称
麸皮 挂面(标准粉) 花卷 烙饼(标准粉) 馒头(蒸,标粉) 馒头(蒸,富强粉) 面筋(水)(水面 面筋(油)(油面 面条(生,代表值) 面条(标准粉)(切 面) 面条(富强粉)(切 面) 面条(干切面) 面条(虾蓉面) 面条(煮,富强粉) 烧饼(糖) 通心面(通心粉) 五谷香 小麦粉(标准粉) 小麦粉(特二粉) 小麦粉(特一,富强 粉) 小麦胚粉 油饼 油条 挂面(代表值) 挂面(精制龙须面) 小麦 小麦粉(代表值) 龙须面(素) 龙须面(鸡蛋) 稻米(大米代表值) 稻米(粳,标二) 稻米(粳,标三) 稻米(粳,标四) 稻米(粳,标一) 稻米(粳,特级) 稻米(晚籼,标二) 稻米(晚籼,标一) 稻米(晚籼,特等) 稻米(籼稻,红) 稻米(籼米) 稻米(籼米,标一) 稻米(籼米,优标) 稻米(香米) 稻米(早籼) 稻米(早籼,标二) 稻米(早籼,标一) 稻米(早籼,特等) 黑米 米饭(蒸,粳米) 米饭(蒸,籼米) 米粥(粳米) 糯谷(早糯) 糯米(江米) 糯米(粳糯) 糯米(籼) 糯米(优糯米) 糯米(紫红,血糯 籼米粉(干,细) 籼米粉(排米粉) 高蛋白豆米粉(籼 河粉 玉米(白,干) 玉米(黄,干) 玉米(鲜) 玉米罐头(玉米笋) 玉米面(白) 玉米面(黄) 玉米面(强化豆粉) 玉米糁(黄) 大麦(元麦)
维生 素C (毫 克)0
维生 素E (毫 克4.)47
钙 (毫 克)
206
磷钾 (毫 (毫 克) 克)
682 862
钠(毫 克)
12.2
100 12.4 348 10.1 0.7 76 1.6 0 -
0.19 0.04 2.5 0 1.11 14 153 157
150
100 45.7 214 6.4 1 45.6 1.5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