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谎背后的原因

合集下载

孩子说谎话是什么原因造成1

孩子说谎话是什么原因造成1

孩子说谎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1、获得成就:有的孩子想象力丰富,描述事情时,常常参杂着自己想象的场景、人物,说得绘声绘色,炫耀自己。

此时,在纠正的同时,要肯定他们的能力,不可粗暴制止,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2、表示对抗:还有的孩子说谎,与父母干涉过多有关,比如孩子做作业时,一会叫他喝水,一会叫他吃点心,孩子很不耐烦,随口说“不渴、不饿”,以表示对抗。

这种情况下,需从改善亲子关系入手,既不过度溺爱,也不过于纵容。

3、逃避惩罚:多数情况下,孩子说谎是为了逃避惩罚,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淘气惹祸了怕家长责罚。

一旦发现这种情况,需讲明利害关系,果断制止健康。

若一次达到目的,不良行为就可能得到强化。

4、模仿大人:孩子有时会看到父母、周围的大人,或者电视上有撒谎的镜头,他们抑制不住好奇心,跟着学。

因此,当着孩子的面时,家长一定要谨言慎行。

孩子说谎话怎么办告诉孩子诚实是美德。

家长要学会告诉孩子,诚实善良是一种美德。

孩子的美德和习惯都应该从小培养,很多人都会说孩子太善良了,也会不好,因为“人善被人欺”。

但是,他们却忘了,平凡才是生命的常态。

只有诚实善良,才能拥有更多的知心朋友,才会为平凡的生活增添色彩。

诚实和善良也是一个人,与他人相处交往的基石,家长要时刻教育孩子诚实友爱的重要性,可以讲一些寓言故事,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

家长别帮孩子撒谎,要做正确的选择。

有些家长对孩子百般心疼和溺爱,孩子耍赖不去上学,家长就给老师打电话说孩子病了,帮着撒谎。

这样的行为是在害孩子,家长的做法让孩子感觉撒谎是对,连父母都帮难道错了吗。

一旦这种观念形成,那么孩子在以后甚至成年之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就会用谎言来欺骗别人。

所以,作为家长应该坚持原则,不能包庇、袒护孩子,更不能帮着孩子一起犯错。

当孩子有这样的要求时,家长一定要拒绝,而不是协助。

父母做好的榜样。

对于喜欢说谎的孩子,威胁或强迫他承认自己的谎言不是很好的办法,父母最好可以用一定的时间,冷静、严肃地与孩子谈谈。

9岁孩子撒谎背后的心理

9岁孩子撒谎背后的心理

9岁孩子撒谎背后的心理1、逃避惩罚多数情况下,孩子说谎是为了逃避惩罚,由于孩子做错事情或者考试没考好等,担心受到家长的责备或者责罚等,表现出老是说谎的状况,主要是为了逃避责任或者孩子存在较强的羞耻心。

2、不良心理问题由于孩子心理发育逐渐增强,可能会进入逆反期阶段,表现出对家长的教育或行为不赞同,经常顶嘴。

可能与家长保持对立观点,老是说谎欺骗家长,不服从管教等,通常属于明显的叛逆期症状,是心理发育方面出现问题的表现。

3、家长的过度表扬现在盛行的赏识教育让好多家长的表扬泛滥成灾。

能正常的吃口饭,走个路也夸赞,久而久之让孩子生活在甜蜜的温室里,离不开没有赞扬的温室,更是听不得半点批评。

为了听到更多的赞扬或者避免听到批评声,孩子慢慢就找到了撒谎这个不用吹灰之力就可让别人开心也让自己开心的“好办法”。

4、为了引起注意来撒谎孩子有通过别人的注意来肯定自己的存在的特性,如果在孩子的经历中,说谎比较能引起成人的关切,孩子就可能用这种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

5、模仿性的说谎在这些小学生的家中,如果他们的家长经常说谎,孩子多半也不会诚实,有些家长当着自己小孩的面,就经常就不说实话。

例如,来了电话,父亲就对孩子说如果有人找我,就说我不在。

另外,如果这些大人喜欢夸大其词,把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吹得天花乱坠。

孩子受此影响也会不知不觉地进行模仿,效仿大人吹牛说谎。

9岁孩子撒谎家长怎么做?1、找到孩子的原因如果发现孩子有说谎的情况,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他们说谎的原因,然后根据原因和孩子进行交流,解除他们内心的忧虑。

在孩子没有理由需要说谎的时候自然就不会再次出现这种行为了。

2、明确自己的观点孩子在小的时候并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也不知道说谎是错误的行为,所以父母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一定要清晰地告诉孩子,说谎是不正确的行为。

当孩子明确知道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之后,也能有效地避免他们犯错。

3、以身作则要教育这些小学生不要说谎,家长首先应该以身作则。

孩子爱说谎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孩子爱说谎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孩子爱说谎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孩子爱说谎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一、孩子为什么说谎1、他们说谎有时是由于不让他们说真话。

2、被家长哄骗之后心态发生改变。

孩子的感情体验无论是积极的、消极的,或是矛盾的,都不应该鼓励他按照父母的意愿来说,而应该按照孩子自己的体验去说。

例如,孩子生病时,不想服药,家长骗他说药不苦;不想打针,家长骗他说打针不痛。

这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什么印象呢?那就是可以用说谎的方法欺骗别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和实现自己的意愿。

3、家长所谓的权宜之计往往会成为孩子说谎的样板。

如有人敲门找爸爸,爸爸不愿见,就叫孩子告诉找他的人说:“爸爸不在家”。

家长骑车带孩子,被民警发现并批评时,家长就对民警说:“孩子生病,急着送医院”。

孩子遇到类似的情景,情急之下就会说谎。

所以,家长平时应该时刻留心自己的言行,切断孩子说谎的隐性心理动机,为孩子做出诚实的榜样。

4、在家长的诱导和刺激下说谎。

母亲急着催孩子起床去上学,孩子还想睡一会,哼哼唧唧的一脸苦相。

母亲不应提示说:“是不是肚子疼?”孩子为了达到目的,就会按母亲的提醒顺杆爬,谎称肚子疼得利害。

如果真的肚子疼,孩子会主动说出来的。

孩子和玩伴打架了,有的母亲会不由自主地鼓励孩子说谎:“是不是他先打你?”,“是他先惹你的,对不对?”,“你没有打他,他就哭了,对不对?”,“他头上的包是自己不小心摔的,对不对?”这样的'提示绝不会使孩子诚实地说出事实真相“不,他是我打哭的”。

刺激孩子说谎的家长往往自食其果。

5、孩子的愿望得不到实现,孩子内心有一种渴望。

总而言之,父母的态度和言行不应该引起孩子用谎言为自己辩护的心理动机,也不应该有意提供说谎的机会。

发现孩子说谎,我们的反应不应该是斥责和惩罚,而是就现有的事实向孩子讲解,使孩子懂得和感受到没有必要对我们说谎。

二、宝宝撒谎的三种形式1、幻想性撒谎3岁内的宝宝无法分清想像与现实,常常把想像的事物当作现实的事物来描述。

他们往往会即兴、随意地把自己听到的故事,看到的事物经过自己的想像加工,套用到现实的人或事上去,出现没有逻辑、不真实的“撒谎”;他们也可能把自己的愿望施加到某件事情上,把本来不存在的事情说得跟真的一样,但是又漏洞百出,这只是他们通过想像表达自己愿望的一种方式。

学生说谎的表现原因和处理方法分析

学生说谎的表现原因和处理方法分析

学生说谎的表现原因和处理方法分析引言诚实是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说谎则是一个人品格的负面表现。

在学生中,有时会出现说谎的现象,这给老师和家长带来了困扰。

学生说谎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为了逃避惩罚,或是为了获得利益。

我们应该认识到说谎的危害,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帮助学生培养诚实的品质。

一、学生说谎的原因分析1. 逃避惩罚学生说谎的原因之一是为了逃避遭到惩罚。

当学生做了错误的事情或违反了规定,他们可能会为了不受到责罚而选择撒谎。

这是因为他们害怕面对后果,害怕被批评或惩罚,于是便选择说谎来逃避责任。

当一个学生没完成作业却声称已经完成了,他可能是害怕老师的责骂或扣分,于是选择撒谎掩盖自己的过错。

2. 获得利益另一个常见的原因是为了获得利益。

有些学生会撒谎来获得老师或同学的好感,或是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们可能撒谎说自己生病了,以便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或者为了获得更高的分数,他们可能利用谎言来欺骗老师。

3. 惯性说谎还有一些学生则是因为养成了说谎的习惯,不自觉地便会编造谎言。

可能因为家庭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形成了说谎的习惯,无论事情大小,都会撒谎来掩盖真相。

二、学生说谎的处理方法1. 理解和关心对于学生说谎的行为,老师和家长应该有一颗理解和关心的心。

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心理,包容他们的行为,尤其是在逃避惩罚的情况下,要设身处地地去考虑学生的感受和原因。

并且表现出对学生的关怀和理解,不可嘲讽或批评孩子。

2. 沟通和引导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发现学生撒谎时,老师和家长应该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撒谎的原因。

对于逃避惩罚的情况,可以让学生明白错误的严重性,给予合理的惩罚,并与他们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惯性撒谎的情况,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诚实的重要性,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教育。

3. 培养诚实品质老师和家长也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诚实品质。

可以通过教育和榜样示范,引导学生明白诚实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岁的孩子为什么老说谎父母该怎么办

6岁的孩子为什么老说谎父母该怎么办

6岁的孩子为什么老说谎父母该怎么办6岁孩子出现老是说谎的问题,这是父母都很头疼的问题,不知道应该如何教育才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6岁孩子老说谎的原因,分享给大家!6岁孩子老说谎的原因1、自我保护:为了逃避某种不愉快或者痛苦的结局。

2、模仿:撒谎可以是从大人或者身边的人学来的恶习。

3、自夸:为了满足虚荣心,希望得到大人的表扬或者注意。

4、敌意:出于对某人的敌意而说谎,从而达到诋毁他人的目的。

5、谋利:为了得到一些好处而说谎。

6、无意识说谎:年纪小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说谎,或者是对事物的认识不清,从而无意识地说谎。

孩子经常说谎的家长应对方法1、增强自我意识:当孩子说谎时,家长不仅要及时指出来,还可以帮助他复述事件的整个过程,让他认清他自己所起的作用。

2、灌输正确的道德观:父母不能忽视孩子说谎,不然便是实际上等于赞许这种行为。

家长应该要言传身教地教育孩子不诚实是不道德的。

3、正确运用奖惩手段:孩子撒谎时采取适当的惩罚手段,同事对于孩子诚实的行为应及时地给予鼓励和奖励。

5:注意父母与孩子的互动:家长自身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同时要和孩子增加互动,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避免孩子再次说谎。

面对孩子说谎行为时父母正确的做法1、如果你明知孩子说谎,不要对他一再追问。

其实,父母是希望能够再给孩子一次说实话的机会,结果反倒又给了孩子一次说谎的机会。

因此,如果父母知道真相,就不要再反问孩子;当父母不知道真相,但是能够肯定孩子的答案也不可信,那么也不要向孩子提问题。

总之,不要向对你说谎的孩子提问题。

否则,只能迫使孩子再用谎言遮掩他先前的谎言,既加深了孩子心理的内疚和不安,也使父母更加火冒三丈。

与其这样,还不如相信自己的判断,告诉孩子你希望或要求他如何去做。

2、如果孩子是习惯性的说谎,那么向孩子提问题之前你就先告诉孩子你知道他会对你说谎,然后允许他给你一个更好的说法。

很多孩子在说谎之前根本就没想他们还能说点别的理由。

因此,父母可以先发制人:”我知道,如果我问你,你肯定不想对我说实话。

幼儿说谎行为原因及对策研究

幼儿说谎行为原因及对策研究

幼儿说谎行为原因及对策研究
幼儿说谎行为原因及对策研究
一、原因
(一)家庭环境因素
1.父母关系不和谐。

有时候,孩子会听到父母之间的冲突或者争吵。

家中的矛盾现象会让孩子产生害怕、痛苦的感受,也可能给他们一种只要说谎就可以解决一切的错觉。

2.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

家庭经济拮据会让孩子焦虑和恐慌,他们也会感觉到家里的经济状况对他们存在很大的压力。

这就会让孩子隐瞒实情,甚至会去说谎。

3.父母缺乏正确的教育。

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产生缺乏教养和学习概念,他们会因此而形成一种把说谎当成许多解决方法的习惯。

二、对策
(一)家庭环境处理
1.保持家庭和谐。

家庭气氛要舒适,家长要有耐心地引导孩子,以免家庭暴力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

2.增强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家庭父母应多找找工作,提高家庭收入,以缓解孩子的压力。

3.正确教育孩子。

一方面,应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另一方面,父母要多给孩子有助于增强自信的实践机会,比如开展一些有趣的游戏。

【心理教育】幼儿说谎话的原因

【心理教育】幼儿说谎话的原因

【心理教育】幼儿说谎话的原因
1、因父母的教育不当而说谎。

说谎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发现幼儿说谎时父母应及
时教育。

但是,有时造成幼儿说谎的原因,往往就是平时父母的教育不当而导致的。

幼儿
模仿性很强,父母的不诚实行为,不仅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还会在他们的心灵
播下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种子。

2.因害怕受到谴责和虐待而撒谎。

孩子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很好奇,尤其是他们刚在家
里买的东西。

他们必须亲自去看一看。

如果不小心的话,他们经常会弄坏东西。

此时,由
于孩子们内心的紧张,他们害怕被父母责骂和殴打,并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撒谎。

3、因有某种愿望而说谎。

幼儿时期,心理发育尚未健全,感知事物的能力和成人还
有一定的差别。

有时,幼儿常会把希望得到的东西当成已经得到的。

这是由于孩子的心理
活动和思维发展尚不完善,因而产生了“幻想”,并非真在说谎。

做父母的不能加以责怪,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小孩
口中往往说的“我有”或“我已玩过”等等,常常不仅是在流露愿望,而且也是在掩
饰愿望和克制愿望。

面对上述说谎的原因,家长应该冷静,有针对性。

首先家长要作出表率作用,家长自己做人要诚实。

第二,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不应该一味地责骂、殴打和责骂,而应该理智地行动,感
性地知道,这样,如果孩子再次犯错,他就不会因为害怕而撒谎。

经常说谎的孩子是什么心理

经常说谎的孩子是什么心理

经常说谎的孩子是什么心理1、模仿心理如果爸妈是经常说谎的人,那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也会说谎,模仿爸妈说谎。

例如你明明在家,这时有人邀请你打牌,然而你对朋友撒谎说不在家,有事出去了,孩子听到你这话时,就学会了自己不想做的事时,也采取跟你一样的方式。

2、逃避心理孩子经常说谎的原因其实原因就是为了逃避责任,也就是说孩子撒谎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这个行为时错误,但是为了保护自己从而选择了说谎掩饰。

伴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长。

这时候的他们就会有自己的想法,遇到错误时也就会逃避掩饰。

3、寻求关注心理因为这种原因撒谎的孩子,多是因为父母陪伴的过少造成的。

很多父母由于工作很忙,无暇照顾孩子,甚至是教育孩子。

这类孩子为了寻求父母的关注就会选择“善意”的谎言,来换取父母的关注和陪伴,这样的孩子真的很让人心疼。

因为这些孩子的内心是善良的,本质并不坏,只不过他们真的是太渴望父母的陪伴和关爱了。

经常说谎的孩子应该怎么教育1、父母要保持平常心因为每个人都会撒谎,更何况孩子。

如果孩子的谎言是善意的,或者只是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那么作为父母也无需严阵以待、如临大敌,甚至是上纲上线。

但要是孩子经常说谎,甚至偷拿家里的钱,父母要首先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和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

父母要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平时在某些方面对孩子要求过高、过于严厉,没有充分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然后要逐渐改变自己教育孩子的态度和方式,让孩子感到对父母说实话是安全的,也是更好的沟通方式。

2、让孩子认识到说谎会带来巨大危害对于经常说谎的孩子,家长就必要让其知道说谎是不对的事情,而且属于不道德的问题,可以给孩子讲童话故事,比如狼来了的故事。

当然也可以直接与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知道说谎带来的是不信任,而且这个错误行为有可能需要更多谎言来掩盖,要告诉孩子诚实才是立人之本。

3、温和对待,与孩子建立起信任如果孩子因为怕受到惩罚而经常说谎,无论孩子犯了多大的错,父母千万不要戳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撒谎背后的原因
来源: 作者:幸孕网时间:2012-12-06 16:04
小孩到了一定的年龄后,可能会有撒谎的时候,很多时候,家长一发现孩子撒谎,就气不打一处来,轻则训斥,重则惩罚,其实,家长更应该读懂宝宝撒谎背后的原因。

1、害怕受到惩罚
事例:杯子打碎了,妈妈打屁股
3岁的男孩凯凯在家里跑动时不小心碰倒桌子,碰坏了妈妈刚刚买来的精致茶具中的2个杯子,妈妈回来后当然“龙颜大怒”,质问凯凯怎么回事,凯凯胆怯地说:猫咪刚才从桌子上蹦过去,碰坏了杯子。

妈妈明知凯凯在撒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朝凯凯的小屁股狠狠地揍了几下。

分析:哲学家罗素说过:“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基诺特分析儿童说谎的原因时也说:“说谎是儿童因为害怕说实话挨骂而寻求的避难所。

”2~3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是非判断,当他们发现自己做错事时,会本能地害怕随之而来的惩罚,特别是已经有过做错事被训斥、惩罚的经验。

建议:此时妈妈不要为了让孩子说真话而一个劲地盘问,那样只会使孩子把谎话编得越来越圆。

为孩子创造一种说真话的宽松环境,告诉孩子人都会犯错,应当勇敢的承认,下次注意了就行了。

当孩子主动说了实话后,首先要表扬孩子的诚实,然后再妥善处理孩子的错误。

2、理解性心理错位
事例:老师表扬我是好孩子
强强是个调皮好动的孩子,看到一个小朋友带来的“机器猫”很好奇,一把枪过去自己先玩起来,那个小朋友哭哭啼啼地找老师告状了。

老师把强强叫到一边温柔地说:“抢小朋友东西是不对的,下次改了还是好孩子。

”咦?老师表扬我是好孩子了,强强心里这个美啊!回到家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而枪小朋友玩具的事情反而忘得一干而净了。

分析:心理错觉让宝宝误读别人的话。

2~3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不能全面理解语言的含义。

孩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足而产生了心理错觉,从而说出了与客观事实不符的话。

就如同故事中的宝宝,把老师的客观评价当成了表扬,出现“撒谎”现象。

建议: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对于这类“说谎”现象,家长不能操之过急,应该帮助孩子分析成人的话的真正含义,消除孩子的模糊认识。

3、想象和现实混淆
事例:是大象带我飞回来的
星期天爸爸带悦悦到动物园。

动物园可真好玩,狮子、河马、大象、犀牛……哎呦,看得悦悦眼花缭乱。

咦?为什么动物和人长得不一样?为什么白天鹅长着丰满的羽毛和大大的
翅膀?如果大象长了翅膀,它这么大块头就能带着我飞回家了。

回到家后,悦悦自豪地告诉妈妈:“是大象带我飞回来的。


分析:2、3岁左右的孩子见闻逐渐广泛,感情丰富、语言能力逐渐发展,想象力也异常丰富。

长着翅膀的大象、和房子一样大的冰箱,诸如此类天马行空的想象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中极为常见。

他们常常根据自己的愿望去幻想,以想象代替现实。

但由于生活经验少,缺乏知识,再加上记忆的不准确,想象往往容易受情绪支配,对一些事物分辨不清,出现想象与现实的混淆,此时说谎只是把心中的愿望表达出来,这种行为与孩子的品行无关。

建议:遇到这种情况,尽量采用鼓励性的语言,比如:“大象带你飞回来的,你太神气了!”来满足孩子的欲望。

接下来,帮助孩子分清什么是幻想,什么是现实,并教会孩子如何表达想象和愿望。

4、受成人言行影响而撒谎
事例:妈妈也骗人
王阿姨打电话约妈妈出去吃饭,妈妈说她生病了去不了。

不对呀,妈妈没有生病啊。

“妈妈,你哪生病了啊?”我话还没有说完,妈妈就伸出手指“嘘”让我别出声。

一天晚上,邻居小朋友打电话让我出来玩,我就告诉她我生病了。

妈妈说:“小孩子不许说谎!”我没说谎啊,妈妈上次就是这样和阿姨说的啊。

分析:幼儿模仿能力很强,成人在社会交往中一句漫不经心的谎话都可能被宝宝模仿。

如果父母经常当着宝宝的面说些小谎话,以后孩子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会说谎。

另一种情况是家长有时不经意说了的话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兑现,比如有些家长许诺星期天带孩子到公园玩,但由于紧急的或特殊的情况未能实现,孩子就会觉得大人是在说谎,我以后也可说谎。

建议:父母要反思自己的言行,身教胜于言传。

当父母告诉孩子要说“实话”时,要反思自己是否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在此基础上修整自己的言行。

另外,许诺孩子的事情就要认真履行,如果不能兑现要向孩子说明理由,取得孩子的理解。

5、为取悦父母而撒谎
事例:偷个小红花让妈妈表扬
妈妈总是当着我的面夸邻居家的小姐姐能唱会跳、长得漂亮,她从来不夸我,在妈妈眼里我这也不好、那也不好。

今天幼儿园里老师教我们剪小红花,我偷偷地把一只小红花塞到了口袋里。

回家后我告诉妈妈,今天我的表现好,老师奖励了我一只小红花。

妈妈夸我真是个好孩子,我心里美滋滋地。

分析: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很高,如果孩子表现得好就会很高兴,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如果孩子没有达到期望就会训斥孩子,长此以往,孩子为了取悦父母就会说谎。

而父母如果不了解情况,让孩子撒谎成功,尝到了甜头,会强化孩子的说谎行为。

建议:面对孩子这样的说谎行为,家长要检查自己对孩子要求是否得当,期望是否合理,适当的期望是孩子进步的动力,但如果期望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范围,就会让孩子形成心理压力,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

孩子的不良行为都是缘于对父母有条件的爱的感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和充分的尊重,孩子就会健康的发展
6、表现欲萌动
事例:其实我根本就没画完
幼儿园里,老师让大家画一只大红苹果。

“画好的小朋友请举手。

”“我画好了!”康康第一个举起了手。

老师笑眯眯地对他点点头。

康康心里很美,我是小朋友中最棒的一个!可是没想到,老师还让他把画好的红苹果展示给大家。

“糟糕!”其实康康根本就没画玩,这可怎么办啊?
分析:表现欲驱使宝宝说“大话”
幼儿期的孩子表现欲很强烈,当孩子学会一首新歌,画了一张自己满意的画,会搭一种新的积木样式或会做一种新的游戏,就会高兴地向父母显示。

表现欲能增强宝宝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感,同时调动宝宝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孩子在强烈的表现欲驱使下,会不自觉地说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大话”,这些“大话”往往被父母理解为说谎。

建议:父母首先要用鼓励的言行帮助孩子巩固、发展他的表现欲和表现能力,提高其自信心与积极性。

如:“宝宝真棒,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培养孩子客观的自我认知。

接下来对于孩子给予客观的评价,逐渐培养孩子对自我客观的认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