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 (共24张PPT)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优秀教学课件(28张)(共28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优秀教学课件(28张)(共28张PPT)
国家的权益非常重要。我们已经开始根据WTO规则和 规定,处理中外经贸纠纷,维护了我国的合法权益。
外国产品充斥中国市场
材料五: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关税的大幅度减让 ,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有可能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 ,这将使中国落后的企业和产业面临严峻的考验。们 也不应忽视伴随入世和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如东西部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问题、国 有企业结构调整中的失业和再就业问题等。
第二篇章 春的气息—— 开放的过程
闽南三角区 珠江三角洲
环渤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
浦东
1984年经,中济共特中区央决定
进一步开放沿海城市。大
连含、义天:津指、国秦皇家岛划、出青一岛、
想烟定一台的想、范上:围海为,、南实什通行么、特国连殊云 家这港 广 沿的几把、 州 海经个经宁、港济波湛口制地济政、江城地方特策温、市区州北获和呢区。、海得经设?福共了济在州经14体、济个
(3)沿海经济开发区 (4)上海浦东
A、(1)(2)(3)(4) B、(1)(3)(2)(4)
C、(2)(1)(3)(4) D、(2)(3)(1)(4)
2、以下对中国加入WTO的比喻最为恰当的是 ()
A、引狼入室,有百害而无一利 B、掉进金窝,有百利而无一害 C、隔靴瘙痒,无多大意义 D、一把双刃剑,关键看你如何应对
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 化等领域开放。
第三篇章 春色满园
——开放格局的形成与深化
(二)对外开放的深化——加入WTO
结合课本回答: 1、简介WTO:前身、成立时间、性质。 2、中国加入WTO的时间、影响。
前身: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建立: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共23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共23张PPT)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互动探究(1)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上海是如何逐步走向开放的?
(2)分析中国政府成立上海自贸区以撬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时代
背景。
提示:(1)1984年,上海成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1985年,以上海
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开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1992年,上海浦东的
开放开发,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16-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探究点
当堂检测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6.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改革开放以来所“采 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 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解析:解读材料关键信息:“开放整个海岸”。1984年国家开放大连、 天津、青岛、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1)材料一歌词中“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什么?这个“圈”又 是怎样扩大的? (2)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二图示中的内容补充完整。(注:E、F分别 为福建省的城市和地区) (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1)“圈”:在广东、福建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扩大:形成了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12-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探究点
当堂检测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1.1982年1月5日,“跟我学”(FOLLOW ME)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 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 (共22张PPT)

(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 (共22张PPT)
济特区的“特”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 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它主要包括( ①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A.①②③ B.①②④ ) ③社会主义 ②独立的管理体制
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④市场调节为主
C.①③④
D.②③④
练出高分
1
2
3
4
5
解析
1980年,中国设立了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在经济
特区,国家给予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实行以公有制为主
练出高分
1
2
3
4
5
3.(2013· 海南高考)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
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
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 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这一措 施( ) A.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 C.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
深化探究
2.不同 (1)背景不同:当代对外开放是在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经 济全球化逐步加强的情况下出现的;旧中国对外开放是在西方 列强为了掠夺原料、打开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出现的。 (2)基础不同:当代对外开放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旧 中国对外开放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 (3)性质不同:当代对外开放是中国与世界各国正常的经济技 术交流,是主动的开放;旧中国对外开放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 经济侵略与掠夺,是被动的开放。 (4)结果不同:今天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引进外资,发展中国的 民族经济,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旧中国的对外开放不利于中 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 20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岳麓版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知识点一 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知识点二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PPT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PPT
1、设立经济特区
为何广东是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天时:赶上了对外开放的好时代。 地利:临近港澳,地理位置优越。 人和:海外有2400万侨胞和港澳同胞,省内 有1200万归侨侨眷。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PPT
珠海 海南
厦门
汕头 深圳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PPT
畹町市-- 中缅边境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PPT
思考:我国的对外开放 的新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有什么特点?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PPT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PPT
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
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PPT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 1月1日,总部在日内瓦。它的前 身是1948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关 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 协定”)。该组织有一个关于关 税和贸易准则的多边国际协定。 这一市场规则由大家共同制定、 共同遵守,包括国民待遇原则、 最惠国待遇原则、非歧视待遇原 则等。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PPT
一、加入WTO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 建设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二、有利于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充分 利用国际资源增强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三、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参与国际贸易 新规定的制定; 四、有利于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
……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PPT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PPT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优秀教学课件(27张)(共27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优秀教学课件(27张)(共27张PPT)

4
其中一种变化趋
势并说明形成的
历史原因
选 择 题
201 4其 他
经济特 区、世 贸组织
4
解读历史材料中的
主要是基于
信息,调用所学知 识,,正确解析历
材料 它主要包括
引用、直接原因是 图表
史现象。
学案反馈

Hale Waihona Puke 表扬小表扬

表扬



一 组
曲彦妤、李华讯 于青青、张世东
四 组
于忠义、戴雨 朱雪婷、傅蓉媛
七 组
前提 原则 做法 目的
实质
知识梳理、合作探究 、展示点评
梳理组
展示组
点评组 全体
1组 3组 5组
梳理:3分钟 ① 指出重点 ② 标清序号 ③ 划出关键
7组 8组 9组
展示:3分钟 ① 运用知识 ② 简练术语 ③ 总结方法
2组
4组 6组
点评:2-3
① 字迹结构 ② 评判对错 ③ 总结方法 ④ 打分 ⑤ 征求意见
补充质疑 订正学案 总结方法 自我反思
请进来
走出去
经济腾飞 国力强盛
深圳
汕头
海南
珠海
厦门
大连 广州
上海 天津
拓展延伸
1、上海浦东的开发为什么成为重点?它 为什么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浦东开放定邓位小:平曾如此解释“出 (1)以牌浦东顺开序放”为:龙“头为, 什进么一我步开考 发(长2)江带沿虑动岸长深城江圳市三开;角放洲?和因整个它长对江着流香域 经济的新港飞;跃开;放珠海,是因为它 (3)把对上海着建澳成门国;际开经放济、厦金门融,、因贸 易中面心向之世为一界它、。对面着向未台来湾、;面开向放现海代化南、 是浦东的汕使头命,。因为它们对着东南 意义: 亚。 ((12))成开为创高了浦科多东技个就产全不业国一和第样现一代,了工成,业为浦基上东地海 新的经济面增对长的点是。 太平洋,是欧美, (3)成是为中全国世9界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

岳麓版 必修二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共19张PPT)

岳麓版 必修二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共19张PPT)





厦门
汕头
海南
在这些地区建立特区原因:
1)区位优势: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 通道或海运港口。
2)历史渊源:是著名的侨乡,离香港、澳门、台湾 较近,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经济特区“特” 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对外开放格局的 1、设立经济特区 形成
2、沿海开放城市
的设立 3、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
2.为中国经济创造了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有利于维 护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
挑战
随着关税降低和保护性政策的丧失,国外先进的 产品和服务将大量涌入中国 ,这将使中国落后的企 业和产业面临严峻的考验。
课堂小结
对 全方位、 外 多层次、 开 开放格局
1980年开始,5个经济特区 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
纺织工人说:"中国加入WTO是对我们很有利的!"
但是汽车工人们和农民们却说:“中国加入WTO对我们来说简 直是雪上加霜,生意难做啊!
想一想为什么他们会对中国入世产 生如此截然不同的反应?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1.世界市场对中国的开放,将使中国可以利用国内 国际两种资源开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全面参与国 际竞争,提升综合国力。
③历来是对外开放的门户
④具有比国内其他地区更雄厚的工业基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2014江苏历史)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是( ) D
A.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路钱 B.四项基本原则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A、、我学国习对外外国开先放进的管最理主经要验目和的先是进(技D术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优质课件(30张)(共30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优质课件(30张)(共30张PPT)

探究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和实际分析加入世贸 给我国带来的机遇。
机遇
加入WTO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 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有利于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 国际资源增强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参与国际贸易新规 定的制定; 利于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经济发 展。
……
第21课
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曾经这样妙喻中国 入世:如果我们只是一般性参加世界经济,那不遵守 世界规则也可以,就像担着菜篮卖小菜的那种小贩, 尽管市场就在那里,你也可以不进入市场,可以不遵 守工商部门的规则,看到工商管理干部来了就赶快跑。 但如果要进入世界经济的主流,想把生意做大,你就 要进入市场,要成为市场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就得在 市场里建一个铺面,就得遵守市场的规则,甚至还得 与工商部门建立好的关系。而且这个时候你不按照市 场规则办事也不行,跑也跑不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这是中国代表 石广生在中国加入 世贸组织的议定书 上签字。
一、经济特区与经济开发区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1月)
性质 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 世界性统一市场 2001年 1986年 过程 1981年 影响 1)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2)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 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3)有力的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经济特区 含义: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 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 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 我国经济的发展。
“特”?: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如吸引外资、 减免税收等)和经济管理方法。
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深圳、珠海、
汕头、厦门、海南
80年代起,建立经济特区 1984年,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984年后,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 1992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内陆省会城市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共46张PPT)(共46张PPT)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共46张PPT)(共46张PPT)

社会调查
国际的名牌进入中国…….
社会调查
中国的名牌走向世界…….

中国现代历史进程受到过两股来风 的影响。一股是1917年后十月的凛冽北 风。 另一股是1978年后的南方温暖海风, 这股暖风带给了中国天翻地覆的巨变, 带领我们的民族开放国门主动的融入世 界。而迎接这股南来暖风的窗口就是深 圳。从一个小渔村成长为中国经济最发 达的城市,它成长巨变的背后承载了多 少人的期望、经历了多少曲折?让我们 一起带着问题来到这个中国梦开始的地 方。
二、怎样开放?
(一)一名难求 1979年初,吴南生: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 工业贸易区? 1979年邓小平说就叫特区 不久,谷牧首次提出“出口特区”。 这时,改革反对派们嘘声四起:“他们不懂!陕 甘宁是‘政治特区’,不是‘经济特区’ 198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经济特区”用名。
(二)艰难前行 “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第一笔外资:谷牧引入第一笔日资,被奶奶骂 “汉奸” 第一次出租土地:出租土地等于“卖国”? 第一次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四分钱奖励” 惊动中南海。
(三)激烈交锋 1982年一位领导要将《旧中国租界的由来》 作为附件一并下发,特区被影射为清末上 海的租界。 某元老到了深圳,痛哭流涕地说:“只剩 下一面五星红旗,全都资本主义化了。” 有人编了顺口溜:“辛辛苦苦几十年,一 夜退到解放前。”
为何这些在今天看来根本不算什么的做法在当时会遭到那么多 的阻碍?那些同样是元老的反对派为何要阻碍开放的进行?
“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 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 当时宝安一个农民日劳动收入为0.70到 1.20元,而香港农民劳动一日收入60-70元, 两者相差100倍。
原因:穷困生活的逼迫 根源:计划经济体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 主 学 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退
推进新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其次对我国经济发展也将提出严重挑战: 随着关税降低和市场的扩大开放,外国先进的产品 自 和服务将大量涌人中国,这将使中国落后的企业和产业 主 面临严峻的考验。 学 习 面对西方高科技、高技术产品的竞争,中国会有许 多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的企业被挤垮。 中国的失业人口也有上升的可能。
对外开放?这个举措有什么战略意义?


退
推进新课
对外开放的格局
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 自 主 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学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 习 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退
推进新课
对外开放的格局
原因:①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


退
推进新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问 中国为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做出了哪些努力?中国加 题 情 入世界贸易组织说明了什么问题? 境


退
推进新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努力:①对经济体制加以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与世界经济接轨。②加快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 自 主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说明世界大市场对中国开 学 放,中国对外开放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中国加入世界贸 习 易组织,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中


退
推进新课
对外开放的格局
请同学们一一找出14个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在地图上
问 (1)这些开放城市和开放区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条件? 题 (2)中央决定开发浦东的目的是什么?开发浦东有哪些有利 情 条件?取得了什么成就? 境
(3)请你概括一下,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怎样逐步形成 的?
的位置,结合教材内容思考:
年代中同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退
推进新课
对外开放的格局
(3)1979年中央决定对广东、福建的对外经济活动给予更多
的自主权;1980年中央决定将深圳等四个沿海城市设立为经济特
自 区;1984年开放沿海l4个城市;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等为经济 主 开放区并划定海南省为经济特区,1990年开放浦东。由此,我国 学 的整体开放格局完全形成。 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习
岳麓版

20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退
课堂导入
对外开放前的深圳
今天的深圳
我国古代曾经流传过“点石成金”的故事,是什么 “金手指”让深圳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变成一个现代化 大都市的呢?


退
推进新课
对外开放的格局
(1)什么是经济特区?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
思 么? 考 (2)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


退
推进新课
对外开放的格局
(1)这些城市和地区,水陆交通便利,自然资源 自 丰富,工业基础雄厚,科学技术先进,农业条件好, 主 乡镇企业发达,还有广阔的内陆地区作为依托,是我 学 习 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最富裕、 最发达的地区。


退
推进新课
对外开放的格局
(2)目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浦东开放为龙头,进一
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
对外开放格局。


退
推进新课
对外开放的格局
问 题 情 境
比较19世纪末期的开放与现在的开放。


退
推进新课
对外开放的格局
前提不同:19世纪末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前 提下,在中国主权已经不在完整的情况下,南美国强行提出的现 在的开放是在中国作为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在独立自主、平等 互利的情况下,中国主动提出的。 目的:19世纪末,帝国主义打开中国的大门,是为了对中国 进行商品、资本输出:现在的改革开放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力。 性质:19世纪末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现在的改革开放是 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结果:19世纪末由于帝国主义的压迫,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而现在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

自 主 学 习

退
推进新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问 题 情 境
入世给中国带来什么?


退
推进新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首先给我们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机遇,表现为: 为中国经济创造了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 可以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机遇。 有利于维护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 世界市场对中国的开放,将使中国享有各国开放市 场带来的机会和好处,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发国内 国际两个市场,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加快中国企业的国 际化进程。

自 主 学 习

退
推进新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退
推进新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问 题 情 境
1.世贸组织的英文名称是什么?前身是什么?
2.前身及世界贸易组织分别成立于什么时候? 3.世界贸易组织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4.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如何?


退
推进新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世贸组织的英文简称是WTO;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分别成立于1948年和 1995年。 3.性质是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4.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1)中国是其前身关税与 贸易总协定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国 民党当局窃据等历史原因,中止了在关贸总协定中的活动。(2) 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员列席总协定主持召开的国际纺织贸易 协议谈判会议。(3)1986年,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 中的缔约国地位。(4)2001年,中国终于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正 式成员。
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会融、贸易中
自 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有利条件: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独特的地 主 学 理优势;良好的建港和水运条件;人才和产业化优势。 成就:浦东面貌发生巨人变化,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 习
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90
要海运港口;②是著名的侨乡;③离港澳台近;④在
自 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⑤资源较丰富。 主 意义:深圳等经济特区不仅本身实现了经济的持续 学 习 快速健康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其他地区的经济发 展,有效地发挥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对加速我 国的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退
推进新课
对外开放的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