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模拟试题(卷)PDF.pdf
电工专业能力考试模拟题目和解答

电工专业能力考试模拟题目和解答1. 题目某电路中有三个电阻,分别为R1=10Ω,R2=20Ω,R3=30Ω,串联连接。
请计算总电阻(Rt)。
1. 解答总电阻(Rt)可以通过串联电阻的公式计算:Rt = R1 + R2 + R3 = 10Ω + 20Ω + 30Ω = 60Ω2. 题目某电路中有两个电阻,分别为R1=15Ω,R2=25Ω,并联连接。
请计算总电阻(Rt)。
2. 解答总电阻(Rt)可以通过并联电阻的公式计算:1/Rt = 1/R1 + 1/R2 = 1/15Ω + 1/25Ω = (25 + 15)/(15 * 25) =40/375 = 8/75Rt = 75/8Ω = 9.375Ω3. 题目某电路中有四个电阻,分别为R1=10Ω,R2=20Ω,R3=30Ω,R4=40Ω,并联连接。
请计算总电阻(Rt)。
3. 解答总电阻(Rt)可以通过并联电阻的公式计算:1/Rt = 1/R1 + 1/R2 + 1/R3 + 1/R4 = 1/10Ω + 1/20Ω + 1/30Ω +1/40Ω= (12 + 6 + 4 + 3)/(60 * 2) = 25/120Rt = 120/25Ω = 4.8Ω4. 题目某电路中有两个电阻,分别为R1=50Ω,R2=100Ω,串联连接。
请计算总电阻(Rt)。
4. 解答总电阻(Rt)可以通过串联电阻的公式计算:Rt = R1 + R2 = 50Ω + 100Ω = 150Ω5. 题目某电路中有三个电阻,分别为R1=20Ω,R2=30Ω,R3=40Ω,并联连接。
请计算总电阻(Rt)。
5. 解答总电阻(Rt)可以通过并联电阻的公式计算:1/Rt = 1/R1 + 1/R2 + 1/R3 = 1/20Ω + 1/30Ω + 1/40Ω= (6 + 4 + 3)/(60 * 2) = 13/120Rt = 120/13Ω ≈ 9.23Ω以上是电工专业能力考试模拟题目和解答。
(完整版)集成电路工艺原理期末试题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二零一零至二零一一学年第二学期集成电路工艺原理课程考试题A卷(120分钟)一张A4纸开卷教师:邓小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评卷教师1、名词解释:(7分)答:Moore law:芯片上所集成的晶体管的数目,每隔18个月翻一番。
特征尺寸:集成电路中半导体器件能够加工的最小尺寸。
Fabless:IC 设计公司,只设计不生产。
SOI:绝缘体上硅。
RTA:快速热退火。
微电子:微型电子电路。
IDM:集成器件制造商。
Chipless:既不生产也不设计芯片,设计IP内核,授权给半导体公司使用。
LOCOS:局部氧化工艺。
STI:浅槽隔离工艺。
2、现在国际上批量生产IC所用的最小线宽大致是多少,是何家企业生产?请举出三个以上在这种工艺中所采用的新技术(与亚微米工艺相比)?(7分) 答:国际上批量生产IC所用的最小线宽是Intel公司的32nm。
在这种工艺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有:铜互联;Low-K材料;金属栅;High-K材料;应变硅技术。
3、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主要有哪两种隔离工艺?目前的主流深亚微米隔离工艺是哪种器件隔离工艺,为什么?(7分)答: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主要有局部氧化工艺-LOCOS;浅槽隔离技术-STI两种隔离工艺。
主流深亚微米隔离工艺是:STI。
STI与LOCOS工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更有效的器件隔离;显著减小器件表面积;超强的闩锁保护能力;对沟道无侵蚀;与CMP兼容。
4、在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轻掺杂漏(LDD)注入工艺是如何减少结和沟道区间的电场,从而防止热载流子的产生?(7分)答:如果没有LDD形成,在晶体管正常工作时会在结和沟道区之间形成高电场,电子在从源区向漏区移动的过程中,将受此电场加速成高能电子,它碰撞产生电子空穴对,热电子从电场获得能量,造成电性能上的问题,如被栅氧化层陷阱俘获,影响器件阈值电压控制。
LDD注入在沟道边缘的界面区域产生复杂的横向和纵向杂质剖面。
LDD降低的杂质浓度减小了结和沟道区间的电场,把结中的最大电场位置与沟道中的最大电流路径分离,从而防止热载流子产生。
电路原理试卷及答案

电路原理试卷及答案Word文档《电路原理》试题A卷一、填空:要求有计算过程。
(每空5分,共15分)1、图1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的功率为。
(4分)2、图2所示电路中电流I为。
3、图3所示电路中电流U为。
二、分别用节点法、网孔法和戴维南定理求图4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图4图5图6三、求图5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ab。
(10分)四、含理想变压器电路如图6,V U S00100∠=•,求负载R上电压有效值U。
(10分)五、求图7中各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15分)图7六、电路如图8所示,开关K闭合前电路已稳定,用三要素法求K闭合后的u c(t)。
(10分)七、(10分)电路如图9所示。
已知:U=8V,Z1=1-j0.5Ω,Z2=1+j1Ω,Z3=3-j1Ω。
(1)求输入阻抗Zi;(2)求•1I。
图8图9一、选择题(单选):(20分)1、电阻与电感元件并联,它们的电流有效值分别为3A和4A,则它们总的电流有效值为()。
A、7AB、6AC、5AD、4A2、关于理想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下列各式正确的有()A、u=ωLiB、u=LiC、u=jωLiD、u=Ldi/dt3、耦合电感的顺串时等效电感为()。
A、L eq=L1+L2+2MB、L eq=L1+L2-2MC、L eq=L1L2-M2D、L eq=L1L2-M24、单口网络,其入端阻抗形式是Z=R+jX,当X<0时,单口网络呈()A、电阻性质B、电感性质C、电容性质二、填空:(每空2分,共14分)1、图1.1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吸收的功率为。
2、图1.2所示电路中电阻的单位为Ω,则电流I为。
3、已知i=10cos(100t-30。
)A,u=5sin(100t-60。
)A,则i、u的相位差为且i u。
4、为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对容性负载,应并接元件。
5、三相对称电路,当负载为星形接法时,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为相电流与线电流的关系为。
三、电路见图3,用网孔分析法求I。
集成电路原理及应用试卷(一)

湖南科技学院二00五年下学期期末考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3级《 集 成 电 路 原 理 及 应 用 》试 卷(一)考试类型:闭卷 考试时量:120分钟题号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总分 分数分数 签名签名一.填空题(一.填空题(1515分,每空1分)1、集成运放的基本构成包括 、 、 和 四个部分。
2、集成运放的引出端类别有 、 、 、和 五类。
3、 运算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大, 运算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小。
4、 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流等于零, 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入流等于 流过反馈电阻中的电流。
5、电压比较器的基本功能是实现 的比较,它是用输出 来给出判断结果的一种电路。
二、选择题(二、选择题(1414分,每小题2分)1、集成运放的输入级采用差分放大电路是因为可以、集成运放的输入级采用差分放大电路是因为可以 (( ))。
A 减小温漂减小温漂 B 增大放大倍数增大放大倍数 C 提高输入电阻2、为提高集成运放的放大倍数,集成运放的中间级多采用、为提高集成运放的放大倍数,集成运放的中间级多采用 (( ))。
A 共射极放大电路共射极放大电路 B 共集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 C 共基放大电路3、现有电路:A 反相运算电路反相运算电路B 同相运算电路同相运算电路C 积分运算电路积分运算电路D 微分运算电路 E 加法运算电路 F 乘方运算电路得分得分 评卷人评卷人得分得分 评卷人评卷人(1)欲将正弦波电压转换成二倍频电压,应选用 ( ))。
(2)欲将正弦波电压叠加上一个直流量,应选用 ( ))。
(3)欲实现 Au =-100的放大电路,应选用 ( ))。
(4)欲将方波电压转换成三角波电压,应选用 ( ))。
(5)欲将方波电压转换成尖顶波电压,应选用 ( ))。
三.判断题(5分,每小题1分,对的打“V ”,错的打“X ”)1.采用有源负载可以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
( )) 2.运放的输入失调电压Uio 是两输入端电位之差。
电路原理练习题

u (t) 3 (1 et ) (V)
C
2
方法二 用三要素法来求i1(t) 。
1
u (0 ) u (0 ) 0(V)
C
C
S
画出t=0+时的等效电路(电容短路),求i1(0+)。
(11)i1(0) i2 2 2i1(0)
i1(0 ) (11)i2 2i1(0 )
i (0 ) 4
I2
Isc
I
SC
20V
2I I I 5
SC
1
2
3I 2I 5
1
2
I 40A SC
I I 2I 20
SC
1
2
则 R UOC 120 3Ω
R 0
0I
40
SC
U
故当R R 3Ω时,它可获得最大功率。 OC
0
P
2
UOC
1202
1200W
4R max 4 3
0
3Ω 120V
u1 4Ω
i1
i
20V
a
i u
b
u1
4Ω
4Ω
4Ω i a
u1 4Ω
u
b
方法二(开短路法) 求 ISC
8I 4I 4I 20
SC
1
2
4I 12I 4I u 0
SC
1
2
1
4I 4I 8I 100 20
100V
SC
1
2
u 4(I I )
1
2
SC
u1
4Ω
4Ω I1 4Ω
a
u1 4ΩUOC来自4u1(20 u1) 44
u1
20
模拟电路放大电路基础PDF

ic(βib)
icRC C2 υo
2.2.1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静态分析有计算法和图解分析法两种。
(1)静态工作状态的计算分析法 (2)静态工作状态的图解分析法
①静态工作状态的计算分析法
根据直流通道可对放大电路的静态进行计算
IB
=
V CC − V BE R
b
IC = β IB
V =V − I R
第二章 放大电路基础
2.1 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
2.1.1 放大的概念 2.1.2 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2.1.3 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2 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2.2.1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2.2.2 放大电路的动态图解分析 2.2.3 三极管的低频小信号模型 2.2.4 共射组态基本放大电路微变等效
频段和高频段放大倍数都要下降。当A(f)下降
到中频电压放大倍数A0的 1/ 2 时,即
A( f ) = A( f ) = A0 ≈ 0.7 A
L
H
2
0
(02.0 6)
图 02.05 通频带的定义 相应的频率fL称为下限频率,fH称为上限频率。
fbw=fH-fL
通频带定义为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之差。 通频带越宽,表明放大电路对信号频率的适应能 力越强。
– 偏置电路VCC 、Rb——
– 耦合电容C1 、C2—— 输入耦合电容C1输出耦合电容C2
保作用是通交流隔直流。
当输入信号υi=0时,电 路工作在直流状态,也称静态。
三极管各参量用VBE 、IB 、 VCE 、IC表示。
当输入信号υi不等于零 时,电路工作在交直流状态, 此时三极管的瞬时各参量: 以上各量都由两部分组成,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期末考试《电路原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期末考试《电路原理》模 拟 试 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闭卷;2.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3.所有答案请直接做在试卷上,做在草稿纸上无效;4.考试结束,试卷、草稿纸一并交回。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电路和及其对应的欧姆定律表达式分别如图1-1、图1-2、图1-3所示,其中表达式正确的是( b )。
(a )图1-1(b )图1-2(c )图1-3 RIURUIURIU =-I R图 1图 2图 3U =-I RU =I R+++图1-1 图1-2 图1-3 2、在图1-4所示电路中,已知U =4V ,电流I =-2A ,则电阻值R 为( b )。
(a )2(b )2(c )83、在图1-5所示电路中,U ,I 均为正值,其工作状态是( b )。
(a )电压源发出功率(b )电流源发出功率 (c )电压源和电流源都不发出功率4、图1-6所示电路中的等效电阻R 为( b )。
(a )4(b )5(c )6UR+ U I SS+AB4 Ω4 Ω6 Ω8 Ω1 Ω ...图1-4 图1-5 图1-65、在计算非线性电阻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时,叠加定理( a )。
(a )不可以用(b )可以用 (c )有条件地使用6、理想运放工作于线性区时,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c )。
(a )只具有虚短路性质 (b )只具有虚断路性质 (c )同时具有虚短路和虚断路性质 7、用△–Y 等效变换法,求图1-7中A 、B 端的等效电阻R 为( b )。
(a )6(b )7(c )98、图1-8所示电路中,每个电阻R 均为8,则等效电阻R 为( a )。
(a )3(b )4(c )69Ω9Ω9Ω3Ω9ΩAB....RRRRR图9、在图1-9所示电路中,如果把每个元件作为一条支路处理,则图中支路数和结点数分别为( b )。
四川大学电路考试试卷及答案

( ) 3、(15 分)电路如图 3-3 所示,已知 i = 2 cos 103 t + 30o A
,
C1 = 100 μ F
试求 R、L、C2 之值。
2H i
0.5Ω
iS
1F 1Ω
图 3-3
图 3-4
4、(15 分)电路如图 3-4 所示,t=0 时电路无初始储能, iS = 2δ (t) + 3ε (t) A ,求电流 i (t ≥0)。
R=10Ω
5分
当ω
=
3 × 103
rad
s 时:
1
j
ω
L
−
1 ωC1
+
jωC2
=0
C = 12 ⋅5μF
5分
4、(15
分)解: H (s)
=
I (s) IS (s)
=
s2
+
0.5 2.5s
+ 1.5
(可用分流关系做)
6分
1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图 3-1
图 3-2
2、(15 分)求图 3-2 所示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
本题 4 页,本页为第 3 页 教务处试题编号: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B 卷)
学号:
姓名
[ ( ) ( )] uS = 10 2 cos 103 t + 30o + 8 cos 3 × 103 t + 45o V
A. 电阻吸收功率, 电压源与电流源供出功率; C. 电阻与电流源吸收功率, 电压源供出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原理——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进行电路分析时,关于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B)。
(A)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均必须根据规定进行设定
(B)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均可以任意设定
(C)电压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设定,但电流的参考方向必须根据规定进行设定
(D)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设定,但电压的参考方向必须根据规定进行设定
2、在图1-1所示电感元件中,电压与电流的正确关系式为(D)。
(A)(B)(C)(D)
3、对图1-2所示电流源元件,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A)i恒为10mA、u不能确定(B)i恒为10mA、u为0
(C)i不能确定、u为∞(D)u、i均不能确定
4、在图1-3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则电流I2为(D)。
(A)-3A (B)3A (C)-1A (D)1A
图1-1 图1-2 图1-3
5、关于理想变压器的作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只能对电压进行变换(B)只能对电流进行变换
(C)只能对阻抗进行变换(D)可同时对电压、电流、阻抗进行变换
6、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 i是(A)。
(A)无穷大(B)零(C)约几百千欧(D)约几十千欧
7、在图1-4所示电路中,各电阻值和U S值均已知。
欲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流过电阻R G的电流I G,需列出独立的电流方程数和电压方程数分别为( B )。
(A)4和3 (B)3和3 (C)3和4 (D)4和4
8、在图1-5所示电路中,当L S1单独作用时,电阻R L中的电流I L=1A,那么当L S1和L S2共同作用时,I L应是( C )。
(A)3A (B)2A (C)1.5A (D)1A
图1-4 图1-5
9、图1-6所示电路中,当R1减少时,电压I2将(C)。
(A)减少(B)增加(C)不变(D)无法确定
10、图1-7所示电路中,电压U AB=20V,当电流源I S单独作用时,电压U AB将( C )。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为零
图1-6 图1-7
11、电路如图1-8所示。
在开关S闭合接通后,当电阻取值为、、、时得到4条曲线如图所示,则电阻所对应的是( A )。
(A)曲线1 (B)曲线2 (C)曲线3 (D)曲线4
图1-8
12、图1-9(a)所示电路的等效电压源电路如图1-9(b)所示。
则图1-9(b)中和的值分别为( B )。
(A),(B),
(C),(D),
(a)(b)
图1-9
13、在图1-10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U=10V,电阻R=30W,则电流I值为( C )。
(A)3A (B)2A (C)1A (D)∞
14、在图1-11所示电路中,已知U=4V,电流I=-2A,则电阻值R为( B )。
(A)(B)(C)(D)
15、图1-12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容元件的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是( C )。
(A)(B)(C)(D)
16、在电路模型中,其组成元件是( B )。
(A)实际电路元件(B)理想电路元件
(C)实际元件和理想元件(D)不能确定
17、在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分别为下列规格的电灯泡中,其电阻值最大的是( C )。
(A)100W、220V (B)100W、110V (C)60W、220V (D)60W、110V
18、某电阻电路,设具有b条支路和n个结点。
若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电路,则一般需列出独立的电流方程数和电压方程数分别为( B )。
(A)n-1和b-n (B)n-1和b-(n-1)
(C)n和b-n (D)n和b-(n-1)
19、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如图1-13所示,在线性区、理想运放条件下,其虚短路是指( A )。
(A)u+=u-(B)i+=i-(C)i+=i-=0 (D)u+=u-=0
20、图1-14所示电路的作用是( B )。
(A)使高频信号较易通过而抑制较低频率信号
(B)使低频信号较易通过而抑制较高频率信号
(C)使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都较易通过
(D)使低频和高频之间的中频信号较易通过
图1-13 图1-14
21、判断耦合电感同名端的实验电路如图1-15所示。
在开关S闭合瞬间,若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则( A )。
(A)b与c端为同名端(B)a与c端为同名端
(C)b与d端为同名端(D)无法判定其同名端
22、在图1-16所示电路中,U、I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C )。
(A)U=U S+R0I(B)U=U S-R L I (C)U=U S-R0I (D)U=U S+R L I
图1-15 图1-16
23、在换路瞬间,关于换路定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B )。
(A)、
(B)、
(C)、
(D)、
24、电路的频率特性是指( A )。
(A)电路响应与频率的关系(B)输入电压与频率的关系
(C)输入电流与频率的关系(D)电源功率与频率的关系
25、已知图1-17所示正弦电流电路输入电压。
发生谐振时,若电压表V2、V3的读数均为20V,则电压表V1的读数为( D )。
(A)10V (B)20V (C)40V (D)50V
26、图1-18所示电路中,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应该是( B )。
(A)大小、方向与图中相同的理想电流源
(B)大小、极性与图中相同的理想电压源
(C)大小、方向与图中相反的理想电流源
(D)大小、极性与图中相反的理想电压源
图1-17 图1-18
27、电路如图1-19所示,已知R、L、C元件的电压有效值分别为UR =8V、UL = 9V、UC = 3V,则总电压的有效值U为( C )。
(A)20V (B)14V (C)10V (D)6V
28、图1-20所示耦合电感元件的等效电感L ab为( C )。
(A)9H (B)13H (C)7H (D)15H
图1-19 图1-20
29、电路如图1-21所示,负载阻抗Z L可任意调节,当其获得最大功率时,Z L和P Lmax分别为( B )。
(A)5Ω、3W (B)5 + j1Ω、5W (C)5 + j1Ω、20W (D)20 – j1Ω、5W
30、电路如图1-22所示,设V,则电路的平均功率和RL串联支路的功率因数分别为( C )。
(A)不能确定(B)32W、0.5 (C)32W、0.707 (D)16W、0.707
图1-21 图1-22
二、电路如图2-1所示,试用网孔分析法求电流I1和I2。
(共10分)
图2-1
解:(10分)
(8分)
(2分)
三、电路如图3-1所示,已知uc(0-) = 3V,求t≥0的uc(t)。
(10分)
图3-1
解:
(4分)
四、电路如图4-1所示,若用节点分析法求电流,试列出有关方程。
(10分)
解:(10分)
(2分)
图4-1
五、电路如图5-1所示,已知V、负载电阻R L= 8Ω。
求当R L获得最大功率时,理想变压器的变比n以及负载所获得的最大功率P Lmax 。
(10分)
书山有路解:
(3分)
(3分)
∵当时,负载可获得最大功率
∴,n-2 (4分)
或 A
11。